范文一: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同步测试 1课时
[基础达标]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大气环境问题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酸雨、全球变暖均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 B .二氧化碳的增多与毁林有关 C . 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D . 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
2.为了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 ( ) A . 保护森林 B. 采用新能源,代替煤炭
C . 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D. 人工制取臭氧,向大气排放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 3-4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
A .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 B .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
C .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 D .酸雨污染、气候变暖
4.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 )
A .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B .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
C .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D .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
5.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A .光污染 B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C .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D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能力训练]
二、 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 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5年 2月 16日,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 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回答 6— 7题。
(第 3-4题)
6.温室气体主要指 (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 D .甲烷
7.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 不良后果是 ( )
A .两极冰雪大量融化,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 .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增加
C .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降低
D .将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三、综合题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 B 、 C 三地出现严重酸雨污染,
A 、 B 两地酸雨严重的原因是 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发现所降酸雨与英国有关,其原
因是
。
(2) D 地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3)图中 E 国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 ,但是从卫星照片上可以清楚地显示 大火燃烧过的累累“疮疤”,这些“疮疤”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 臭氧层空洞 b. 全球变暖
c. 酸雨 d. 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第 9题)
(第 8题)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1. C 2. C 3. C 4. D 5. A 6. AD 7. AD
8. (1) A 、 B 两地工业发达, 煤、 石油消费量大, SO 2、 氮氧化物排放量大 英国的 SO 2、 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西风的吹动下飘送到北欧地区, 形成酸雨 (2) 土地沙漠化 (3)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原始迁移农业造成的
9.(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a 、 c 、 b 、 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 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 过度消耗;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 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内调作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 2课时
[基础达标]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是指 ()
A .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B .即将出现,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C .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围家
D .环境问题已经跨越了地域、跨越了社会制度、跨越了经济发展水平
2. 2005年 11月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严重水污染后,我国迅速向俄罗斯政府作出了污染报 告,这说明了 () A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B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
C .环境问题的积累性 D .环境问题的社会性
3.以反对核战争、反对环境污染、反对生态破坏和揭露全球环境问题而闻名的是 () A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贸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4. 有关环境伦理观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关心人类大局
B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区别在于不存在价值观的冲突
C .从后代人的立场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德的判断
D .我们要尊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
5.有关当代环境问题的发展正确的是 ()
A .从生态破坏向全面环境污染发展
B .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方向发展
C .从微观损害向宏观损害发展
D .从多样化向单一化方向发展
[能力训练]
二、 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 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6.太空垃圾是指
()
A .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 .陨石 C .小行星和星际物质 D .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7.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B .环境问题的单一性
C .环境问题的积累性 D .环境问题的季节性
三、综合题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河曾遭到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他鱼类。如 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中出现了上百种鱼类。
材料二:伦敦原有“雾都”之称, 1952年发生了死亡 4000人的污染事件,近年来由
于政府采取措施,空中的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 1986年那里发生了世界上最严 重的核泄露事故。
(1)环境污染的形式多种多样,材料一涉及的是 污染,材料二涉及的是 污染, 材料三涉及的是 污染。
(2) 人类历史上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当代社会又滋生出 _______、 _______等新的环境问题,这说明环境问题的 性。
(3)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 _________观,合理利用 _______, 防止环境污染和 ________,以促进经济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9.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②③④⑤与所反映的环境问题连线。
① 酸雨问题
② 沙漠化问题
③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④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⑤ 海域污染问题
(2)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②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 ,由此 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全球性环境问题跨越了 ______、跨越了 ______、跨越了 ___________。
(5)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 ______与国际 ______的重要内容。
第 2课时
1. D 2. D 3. A 4. B 5. C 6. AD 7. AC
8. (1)水 大气 核 (2)电磁波辐射 太空污染 累积 (3)环境伦理 自然资源 生态破坏
9. (1) ①——沙漠化问题 ②——酸雨问题 ③——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④——农 (第 9题)
田土壤侵蚀问题 ⑤——海域污染问题 (2)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 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酸性气体 (3)热带雨林 CO 2增加,气候变暖,极地冰 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危及滨海地区水土流失加剧(4)地域 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5)交往 合作
范文二: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教师版
班级姓名时间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规范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
高三地理第 1页 共 2页
完成《导与练》自主梳理。 【合作探究】
考点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温室气体就是 CO2吗?
【提示】 这种认识不全面。温室气体是指能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气体, 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氯氟烃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2.当前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吗?
【提示】 不对。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加剧了该环境 问题的产生、危害。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是正进入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排放了较多的温室 气体等。
3.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平流层之 中。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大气的对流层的高度也高。南 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平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 因而臭氧层破坏严重。
4.我国四川盆地酸雨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原因是什么? 【提示】 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5.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提示】 减少人为酸性气体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植树种草。
典例 1下图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 ________, B 表示 ________, C 表示 ________。 (2)环境问题 A 对江苏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主要为 ________。
(3)我国产生 C 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是 ________(选项 ) ,请指出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A .山西、陕西 B .新疆、内蒙古 C .吉林、山东 D .江西、湖南 【答案】 (1)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2)沿海地区低地被淹
(3)B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退耕还林、还牧 ) ;解决农牧区的能 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 (答出 4点即可 ) 考点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为什么要尊重与善待自然?
【提示】 自然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2.环境问题就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吗?
【提示】 不是,还包括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
典例 2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完成 (1)~(3)题。 (1)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 .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 .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
D .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 (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 A .人与环境之间应和谐相处
B .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 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 .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 .天人合一
(3)下列观点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 ( )
A .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 .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 .人类活动都会给生物体带来灾难 D .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达标演练】
一、选择题
读漫画《危险》,回答 1~2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 A .水资源短缺 B .全球变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 .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
垦
C .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2
D .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 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该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 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 3~4题。 3.图中 ( )
A .① — ② — 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C .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4.据图分析,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 ( )
A .农村更多使用沼气来获得绿色能源 B .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C .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D .大规模地发展第三产业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 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 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下图,回答 5~6题。 5.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 A .北极上空 B .南极上空 C .赤道上空 D .北大西洋上空 6.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 A .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 .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 . 各国共同行动, 最大限度地减少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 D .严格控制发达国家 CO2的排放量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 ——日月坛 (微排大厦 ) 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这里是 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
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 7.5万平方米,而且采用全球 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 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坂城简图。
(1)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2)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 多大风。民谚说“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
(3)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案】 (1)优势: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来 源。
缺点:太阳能存在强度弱、不连续、不稳定,增加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难度;利用太阳能发 电,需要进行光电转换,而目前光电转换的效率很低,且成本高。
(2)地处西北,受冬季风影响大;昼夜温差大;位于山口位置。
(3)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强, 全球变暖;产生废渣,污染环境;废水污染水源。
范文三: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导学案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 结合有关材料和图形 (分布图、示意图、推理图等 )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 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眼光去看待全球环境问题,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的反思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 理观。
【导学过程】
一、 观视频并写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① ;②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二、 探究活动
活动一:填表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而人类的活动反过来又会 影响气候,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字母填在方框内 :
A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 .海平面上升
D .两极冰川融化 E .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F .淹没沿海低地平原.
结论:该示意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拓展:联系所学知识,建立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思维导图
活动二:读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对于 1981年, 1987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
② 氯氟烃(氟利昂)等人造化学物质来自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 坏,试简单分析原因。
③ 研究表明,南极地区的臭氧在 9— 11月(春季)含量最低,试说明原因。
活动三:读世界酸雨和中国酸雨分布图回答
1. 写出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思考这些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
2我国北方冬季采暖消耗的矿物燃料多,为何酸雨的危害不如南方严重?
(提示:从地形、降水、风、工业类型去考虑)
总结
活动四:谈谈你对“拯救地球,人人有责”这句口号的理解。
【当堂检测】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 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 1-2题。
1. 请阅读世界某区域环境问题分布图,关于图中 a 、 b 、 c 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正确 的
A . a 为荒漠化严重区 B . b 森林破坏为严重区
C . c 为酸雨严重区 D.发达国家无 b 类环境问题
2. 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 、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 、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 、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 、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3. 下图是 “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 , B 表示 , C 表示 。
(2)我国产生 C 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是 ________(选项 ) ,请指出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至少写三个) 。
A .山西、陕西 B .新疆、内蒙古 C .吉林、山东 D .江西、湖南
范文四:当代环境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 题目名称: 当代环境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姓 名: 张锦辉
学 号: 20101613310085
评阅教师:
2010年 月 日
摘要:由当代中国存在的环境问题深入研究了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在保
护中所遇到的问题,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要害提出相应的因对措施。呼吁各界力量保护环境,
为美好的地球尽一份力。
关键词:当代 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思考
恩格斯曾经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这样的
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这句话非常深刻的提到环境与人的发展中处
于的矛盾状态。
如何让环境、资源与人的发展协调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及各界人民最热门
的话题之一,同时也是科学家深感忧虑的难题。由于全球生态灾害频发和自然资
源的耗竭,人和周围环境的失衡也日趋严重,人口的压力,大面积森林的毁坏,
白色垃圾,水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黑色风暴,地震,海啸,不胜枚举。
因此环境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首先,就人与环境的本质来讲,
环境侠义概念是围绕人类的生态圈,广义概念是指包含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与非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环境不远人,
人不离环境。[1]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查,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
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只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
制约。
可以说人本来就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伟大杰作, 是在环境中成长与环境共同
发展起来的. 因此环境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改造了环境, 环境也势必会改变人类甚至毁灭人类。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对自然的每一次灾害性的
破坏,自然就会用更惨痛的教训来报复,如:各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退
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就近几年自然灾害数据就一直呈上升趋势。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 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
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 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
许多地方一片汪 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 灾
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死亡8182人,受伤 51395人,倒塌房屋508
万间。
1970年1月5日,通海地震。死亡15621人,受伤 26783人,倒塌房屋338456
间。
1975年8月,河南大水。 7503号台风在福建登陆, 经江西南部、湖北,5
至7日在河南省伏牛山麓停滞和徘徊 20多个小时,最大降水量1605毫米,使
汝河、沙颖河、唐 白河三大水系各于支流河水猛涨,漫溢决堤,板桥、石漫滩 水
库垮坝失事,造成特大洪水,毁房断路,人畜溺毙,灾情 极为严重,直接经济
损失100亿元。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 伤16.4万人,倒塌房
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以上。由于“**”四人帮干扰和唐
山地震的严重破 坏, 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 济
濒于崩溃的边缘。
根据1949-1989近40年来,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析洪涝灾害排在 首位,
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1990年以后大致如下:
1998年南方地区的大洪水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
引发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
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塞舌尔、肯尼亚等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十多个国家,造
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次地震是近40年来全世界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是印度
洋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海啸灾难共造成约23万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包括
数千名外国游客,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受灾最重的印尼有近17万人死
亡或失踪,其中亚齐省死亡人数达12万,20万人流离失所。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
2005年8月29日,五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东南部,导致严重的
人员财产损失。 “卡特里娜”飓风造成1800多人死亡,20多万所住宅被摧毁,
数百万人无家可归,80万人重新安置和上千亿美元的财产损失,美国东南部名
城新奥尔良几乎遭到“灭顶之灾”,该市80%被洪水淹没,灾区总面积约30万
平方公里。一连串的损失数字,使这场飓风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
2005年10月南亚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烈
地震并波及邻近的阿富汗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其中,巴基斯坦受灾最为严重,
死亡人数超过7.3万,9000多人失踪,10万多人受伤,其中近7万人重伤。
地震还在巴基斯坦造成60万座房屋等各种建筑物的倒塌,350万人无家可
归。
2006年夏四川地区的大干旱 四川重庆至8月份已是遇到50年来特大干旱 。
2007年夏,太湖暴发大范围蓝藻。湖面污染严重,影响到了居民及生产的
用水。在此时,网络上流传着将“太湖美”变为“太湖霉”的搞笑歌词。但是,现实
的确是如此的,太湖里蓝藻的大量滋生,不仅污染了湖水,还使鱼虾无法生存。
2007年11月锡德”风暴
2007年11月,孟加拉国受强热带风暴“锡德”袭击,约4100人死亡,800多万人
受灾,约120万间房屋、近万所学校校舍以及10万公里左右的道路遭到破坏,
经济损失逾23亿美元。
“锡德”是孟加拉国130多年来遭受的最强烈的风暴之一。其强度与1991年
的另一场造成14.3万人死亡的强热带风暴相当,由于孟政府提前作出预警并
及时疏散人员,此次人员伤亡大幅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纷纷向孟加拉
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2007年11月开始的长江中下游干旱 据称为50年未遇
2008年1月南方九省的大暴风雪
在2008年1月10日,雪灾在南方爆发了。严重的受灾地区有湖南,贵州,湖北,
江西,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 其中1月26、
27、28日的第三次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强度强,再加上前两次的影响,
因而造成了最严重的损失。
2008年5月2日“纳尔吉斯”重创缅甸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
川县映秀镇。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
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
冲,造成青藏高原抬升。
2009年秋干旱事件
2009年9月以来长江流域来水明显偏少,洞庭湖、鄱阳湖两湖出现严重旱情。
2009年11月北方暴雪
11月9日以来北方暴雪。
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幕一幕,我不忍看到那满目疮痍的大地,不忍看到污浊不
堪的河流,天空和那些因环境污染而畸形受伤和死去的人啊.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
哀。
每一场自然生态灾害的背后,又怎能没有人类破坏环境为代价所造成的呢?
当我们在抱怨自然的不公平和无情时,又有多少人在深思环境问题,考虑发展问
题。
那环境问题到底怎样产生的呢?由于人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唯一的高级智能
生物,经过不断地进化,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自然规律,特别是在16世纪17
世纪的科技发现,自此进入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获得了空前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的能力,再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苦难,可以说科学技
术是一把双刃剑。
【2】环境问题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乃至整个环境的生态退化
和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人类活动所发生
的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
水、干旱、台风、龙卷风、雪崩等。另一种是由人类活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即次
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环境破坏,二是环境污染。环
境问题是指认得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效应。其表现形式为盲
目的开垦荒地荒滩,围胡、围海造田,滥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用水。掠
夺性捕捞,乱采、乱挖、乱伐,不恰当的兴建工程项目,不合理的灌溉等。其后
果表现为水土流失,风蚀,土壤的沙化、盐渍化,地面下沉,森林面积消减,珍
惜物种灭绝,水荒,气候条件恶化等,进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是指人
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物质或能量,使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强度超过了适用于
该环境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3】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人类和
地球的关系进入了十五前列的新阶段。空前的科学技术力量,迅速增长的人口已
经把我们对环境影响从局部和区域扩展到整个星球。在这个变化中,人类从根本
上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命系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分析。环境自身是资源公共性和生态价值,由于在活动
中,人们只关注的仅仅是资源的价值,而忽视了生态价值,引发了环境问题。其
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外部性与生态系统有自净能力的矛盾;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
人类需求的无限膨胀的矛盾,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4】环境问题的观念原因剖析。大卫-雷-格里芬曾说:“我们时代严重的全球问
题——从核武器的威胁和有毒化学物质到饥饿、贫穷好环境恶化,,到对地球赖
以生存的体系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是几个世纪前菜开始的西方工业思想体系
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因此思想主导行为,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消费观,和
【5】征服自然的霸权观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开
始了宝贵的觉醒。特别是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以个人为中心,往往重视个人利益
忽视生态效益,注重短期效应,忽视长期效应,因此不能整体的看待人,社会,
自然的关系,不能正确的看待长期效益与短期的利益问题,在对待自然问题上,
导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片面化,把自然作为满足自己的工具,生产资料的
占有者对劳动者和自然的掠夺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从而使环境透支,生态毁坏。
还有消费主义的生活观,物质主义的发展观。资本主义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
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对环境的需要。思维方式的建立是开始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
一步。
当前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中国城市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态势十分严峻,可以
用三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控制,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属煤烟型污
染。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20世纪90年代人为烟尘和粉尘年排放量分别为1324×104 t和781×104 t,
人为排放SO 2为1495×104 t,人为排放CO 2约6.5×108 t碳。
总悬浮微粒(TSP )和SO 2的浓度分布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冬季高
于其他季节,居住区、商业区高于工业区,且早晚出现两个高峰。大气中铅、苯
并[a]芘等有害物质70%以上集中在可吸入颗粒物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
染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
境问题之一;汽车噪声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
2.中国农村生态破坏
1989年以前,中国森林资源始终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毁林开荒、森林
火灾和病虫害也是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森林破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资
源短缺,珍稀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还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
重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和水库的淤塞等,使陆地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
草原退化是草原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有0.87×108 hm2退化,
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1/5。且每年仍有133×104 hm2的草原继续退化。草原退化
原因主要是牲畜的发展与草场的生产能力不适应,草原建设和管理落后以及滥垦
过牧造成的。另外,草场的病、虫、草、鼠害加重了草原的退化,草原退化又进
一步导致这些灾害的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据调查,“三北”
地区11个省区有15.8×104 km2的土地存在沙化的潜在危险。
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态势是:点上好转,面上在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
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104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
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104 km2,风力侵蚀面积为188×104 km2。每年黄
河输沙量为16×108 t,长江带走泥沙24×108 t。全国每年土壤流失量总计达50×108
t ,其中氮、磷、钾流失量约4000×104 t。建国40多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
267×104 hm2,每年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据有关统计,全国约89%的贫困地
区属于水土流失区。http://loess.geodata.cn/html/kepu/docc/wenmingbrow.asp-id=1903&classid=60.html
中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中国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
6个方面:
(1)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人口基数大与有限资源承载力的
矛盾,环境改善的长期性与要求的急迫性,环保产品的推广问题,环保能力建设
不足与环保任务繁重的矛盾等
(2)在处理环境保护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3)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上,存在简单化、狭隘化。
(4)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
倾向。
(5)环保的主体手段与依靠力量上,存在各自为政的部门化。
(6)在环境保护的实施上,存在重行政手段轻综合措施的倾向。[6]
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要求的无限性
以及环境污染的制约性,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史社会生产的大趋势。其次大力发
展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要求在生产环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研发并推
广适合国情的减量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大力开发能源替代
技术。第三,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消费应该以经济,生态,公正的原则进行。第
四,重视人口问题,继续实行切实有效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
量。第五,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灌输环保理念,培养环保后备力量,及影响当代
先锋。在环保事业中,永远不要忽视公众的力量。公民,环保组织的力量会引导
时代的发展。第六,建立生态市场经济并完善市场机制。第七,采用各种管理措
施,如: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政治、行政手段,文化手段,还有科技手段。第
八,打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新的全球环境秩序。
美丽的大地,碧蓝的天空,鸟语花香,一个和谐安详的环境,一个灵动的星
球。希望不要再我的眼前消逝。让你我共同努力,fight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自然辨证法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3]我们被偷走的未来,唐艳鸿,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大卫-雷-格里芬 后现代科学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5]周生贤,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6]陈亮,人与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7]1.http://wenwen.soso.com/z/q107812282.htm
2.http://qjwb.zjol.com.cn/html/2008-05/06/content_2224387.htm
3.http://www.tfol.com/10026/zt/200606/sc-cq0815/index.html
4.http://222.68.17.190/news/content.aspx?NewsId=160180
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0/25/content_12320176.htm
6.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eidizaoyuxuexiji/
[8] http://loess.geodata.cn/html/kepu/docc/wenmingbrow.asp-id=1903&classid=60.html
范文五: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前预习】
事件污染致害原因
玛纳斯大气污染
洛杉矶
多诺拉
伦敦
四日
水俣海洋
米糠油食品
富山水体
【问题探究1】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四大表现:
3、八大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4、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是 ,其后果是:
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后,出现全球性环境问题,如
【归纳总结】
2. 八大公害事件(注意前四个异同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问题探究2】
1.读图1.8
⑴此图可表明哪一个环境问题?
⑵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⑷怎样治理?课本p60
2. 从上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归纳总结】
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⑥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问题探究3】
1.(案例2)人类排放的污染物是如何到达极地地区的?
2.从上案例可以看出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哪些?
【归纳总结】
总结: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难题,要深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进而确立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思想。
【课堂反馈】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