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国之栋梁_张丽坤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O.6,2014(Total No.150)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总第150期)
学术论坛
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国之栋梁
张丽坤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千
发展的重要传承。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百年来得以延续、
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主旋律,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宣传途径,以培育富有中国精神的国之栋梁。
关键词: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4)06-0089-02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深入剖析“中国梦”这一施政理念。习**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根植在、流淌在我们民族血液里面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传承。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国之栋梁。但是,由于当代的大学生成长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受着多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存在弱化与缺失的倾向。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应是当前乃至今后高校德育工作的观、主旋律。
一、解读中国精神的真正内涵
1.兴国之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其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等的综共同社会实践的合反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民族精神在其长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三大基本特征:一是有着深远浓厚特征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沉淀,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民族光荣传统的升华。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以及性格特征。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处事之道,到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人之道;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之道,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民之道;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张丽坤,女,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辅导员,讲师。
二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民族气节。
性。“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些都是被历史证明的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代表中华民族铮铮气节和品质的民族精神。三是适应潮流的先一种精神能不能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活动起到精神进性。
支撑和行动动力的作用,能不能适应历史的潮流,能不能紧跟时代的脉博,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否三个重要条件。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使之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支柱,同时也成为了未来青年一代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具有着丰富的历文化性和时代性内涵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史性、
发达的兴国之魂。
2.强国之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它集中表现于社会意识形态中,并通过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的多种领域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得以体现,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在不断建设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体。
程中,需要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时代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开拓创新,增强复兴民族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培养勤思考、勇攀登的使命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求实精
·89·
学术论坛
神,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要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分析新形势,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坚持创新的同时,还要始终保持蓬勃斗志昂扬的锐气、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淡薄向上的朝气、
名利、无私奉献的慨然正气。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我们的经济中国越变越大,政治中国越变越强。由此可见,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催人奋进的强国之魄。
二、弘扬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组成,是一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国个民族生生不息、
精神,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使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弘扬中国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然,这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要在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的原则下进行的。它需要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斗志昂扬,脚踏实地的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奋进。这是一个异常艰巨而又而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一非常振奋人心的任务。
种能够支撑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这条纽带和动力就是中国精神。它可以感召和凝聚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它可以激励和鼓舞人民在建设的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斗志弥坚。
2.弘扬中国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得以形成的重要源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当今中国要想在发展经济方面、在提高国际社会的地位方面提供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提高国家整体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就只有不断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党的十七大同时也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指出,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3.弘扬中国精神是应对世界多元化思想文化的有效措施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形势早已形成,且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的
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国之栋梁
全球化、全球及区域间的合作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显得日益密切。但是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仍然相互激荡,前面的各种现象也使得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处于不间断的激烈竞争中。他们一边对他国进行文化方面的渗透,一边对他国内政横挑竖捡,为此他们不遗余力的对西方的社会思潮进行各种方式的宣传,试图西化或分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思想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加深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保持和发扬我们的中国精神,冷静的思考、沉着的应对扑面而来的多元化思潮,吸收先进,求同存异,抵制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文化入侵,则关系着我们整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4.弘扬中国精神是引导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的有效方法
追求独立、勇于创新、当代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富于挑战,可以说是社会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而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也正好从各个方面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层次的需求。有些西方的学者认为中国当代的大在当今多元的思想学生是信仰缺失的一代。这是因为,
和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的性格倾向。在国家和平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丰衣足食的现代社会,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渐渐被隐藏,忧患意识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被广大民众所认同的主流思想来唤起当代大学生沉睡的意识,用一种精神去激励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信仰、精神健康、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思想困惑的有效方法。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族精神发展到当代,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增添了更先进的理念。在培育国之栋梁的高等教育阶段,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当代的大学生就一定能够永远斗志昂扬,不断开创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申振东,王友. 试论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紧迫性与对策———兼论贵州省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现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08-113.
[2]李少莉.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2008,(2).究,
[3]伍思文. 略论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弘扬与培育[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3).
[4]程亚萍.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培育[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5]罗红,黄启学,苏祖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J].桂海论丛,2005,(8).
·90·
范文二:如何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_
如何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精 主持人语
神生长于中国大地,与中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命运一同脉动。从根本上说,培育
和强化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整体建设、总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
分。
精神的力量源于信仰的忠诚,源
于实践的砥砺,源于历史的感知。弘扬
中国精神,就是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
强国之路,用中国历史培植中国精神的
根。这是时代赋予中国精神的鲜明主
题。
潘剑/摄
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依托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一方面,必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中国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另一方面,必须全面落实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总布局,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用实 现中国梦的辉煌成就托起中国精神。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得越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成效越大,每个中国人的人生越出彩、梦想越
一个民族的进步精神,首先要在该民族的先进分子中得以奉行。中国精 能成真,中国精神就越刚健昂扬。
神能否发扬光大,关键在党的先锋队作用发挥得如何。当今社会,坚定精神 高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复杂的形势,怎样做一个精神高地的坚守 者已成为重大课题。人民群众从先锋队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精神,就能够更加 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激发改革创新精神,同心协力为中国梦奋斗不止。
西部大开发 2013.5 ?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88 西部 大讲堂
陈 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 理学会名誉会长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但是,我们还必须正 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和其他部 分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这两个 “核心”的地位,注意发挥其“核心”的作用;另一方 面也要关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其他因素和成分的地 位和作用。以勤俭为例,它虽然不是中国精神的核心, 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精神 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中间一直传诵着关于勤俭美 德的动人故事和处世格言,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 家”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包括改革 开放以来的历史,也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历史。
王幸生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队政治工 作》总编辑、少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 要、更带有决定意义的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是 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 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绝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更带有决定意义的是 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 价值观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凝聚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实 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的征途中,如何凝聚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如何 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和活力,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 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和全国 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攻坚克难的紧迫要求。当前,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激流涌 动,暗礁横陈。如何攻坚克难、破礁除险,同样离不开 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 旋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石。 中国精神是托起中国梦,成就美丽的人生、美丽的中国 的强大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www.xbdkfzzs.com
范文三:如何培育与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精神生长于中国大地,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一同脉动。从根本上说,培育和强化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建设、总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精神的力量源于信仰的忠诚,源于实践的砥砺,源于历史的感知。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用中国历史培植中国精神的根。这是时代赋予中国精神的鲜明主题。
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依托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另一方面,必须全面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用实现中国梦的辉煌成就托起中国精神。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得越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成效越大,每个中国人的人生越出彩、梦想越能成真,中国精神就越刚健昂扬。
一个民族的进步精神,首先要在该民族的先进分子中得以奉行。中国精神能否发扬光大,关键在党的先锋队作用发挥得如何。当今社会,坚定精神高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复杂的形势,怎样做一个精神高地的坚守者已成为重大课题。人民群众从先锋队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精神,就能够更加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激发改革创新精神,同心协力为中国梦奋斗不止。
陈 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但是,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和其他部分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这两个“核心”的地位,注意发挥其“核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其他因素和成分的地位和作用。以勤俭为例,它虽然不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精神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中间一直传诵着关于勤俭美德的动人故事和处世格言,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历史。
王幸生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队政治工作》总编辑、少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更带有决定意义的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更带有决定意义的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凝聚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途中,如何凝聚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如何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和活力?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攻坚克难的紧迫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激流涌动,暗礁横陈。如何攻坚克难、破礁除险?同样离不开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石。中国精神是托起中国梦,成就美丽的人生、美丽的中国的强大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范文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于艳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丹东118008)
摘 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正是我们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教学中我们探索和实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为祖国建设培养出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 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赏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罔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从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孑L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非人也”,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i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为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 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我们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收效如下:
(一)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我们走进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螳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阅读经典,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修养,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素以勤劳节俭著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创造了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围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
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3]曲洋,陈赞.关于调职院校开展伎文化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范文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第9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1课时(总第 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号 设计人
【课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师寄语】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
【学习目标】1、熟记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2、知道党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导学步骤】
任务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自主探究]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
2、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为核心的 、 、
[合作交流] 1、你还知道哪些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小组内交流)
2、阅读课本P100材料,说一说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任务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合作交流] 1、阅读课本P101材料,讨论后面的问题。
[归纳]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和的精神支撑。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 ,抵御了 , 延续了伟大的 ;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 和 ,推翻了 ,建立了 ,实现了国家的初步 。
2、结合课本P103图片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为什么还要弘扬民族精神?
[归纳]
⑴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 和 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 的 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 强弱的重要尺度。 ⑵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 ,保持 精神状态;
⑶ 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 建设和全面建设 社会;
⑷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 ,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 ,增强民族自信心。
【收获平台】依据知识提纲谈收获
民族精神的内涵
耀中华
民族精神的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 党的作用
【自主训练】
1、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艰苦奋斗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会上,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的天衣无缝,美妙绝伦。广大观众都对这个民族特色浓郁、极富传统文化韵味的舞蹈作出了“震撼、感动、流泪”的评价。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 )
① 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心肠 ②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③人们对观音菩萨的迷信和崇拜 ④残疾演员不畏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人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③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这句话说明( )
A只要人数多,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B只有中国才有民族精神
C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可以一帆风顺的完成任务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材料一:刘翔,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材料二: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一介农夫,撒播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1) 是什么激励他们成功?请说出其内涵。
(2)请你谈谈对民族精神巨大作用的理解。
(3)从刘翔、袁隆平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东西?
第三单元 第9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2课时(总第 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号 设计人
【课题】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教师寄语】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之灵魂,国家之瑰宝。
【学习目标】1、知道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2、明确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重、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导学步骤】
任务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主探究]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建设。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 重要思想为指导。
[合作交流] 1、阅读课本P105材料,议一议: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2、阅读课本P106材料和图片,讨论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节”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任务二:火炬在我们手中
[自主探究]
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 和 教育、 和 教育、 教育、 和 教育。
[合作交流] 阅读课本P107材料,讨论后面的问题。
总结: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首先要以 ,自觉接受 。在各科学习中,结合学科内容理解 的内涵,阅读优秀的 ,从中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
其次,积极参加 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现在 中。(说说我们应怎样做?)
【收获平台】依据知识提纲谈收获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青少年应 文化建设中应 (国家)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
【自主训练】
1、中国与美国首次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于当地时间2005年10月1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开幕。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展示。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②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④有利于我们吸收西方的一切文化成果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05年10月16日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论坛在临沂市举办,对开展“红色旅游”认识正确的是:
①能够提高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能够促进革命老区的环境保护 ④能够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当:①全盘否定 ②全盘吸收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总理指出,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对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文化建设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③文化建设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④只要物质文化和政治文明搞好了,就可以建设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并不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05年11月11日,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中,发布了5个拟人化娃娃形象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传递着“北京欢迎你”的心声。请你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谈一下你对“福娃”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国之栋梁_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