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
也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 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现实的发展可以割裂和历史的联系,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
复古主义:片面台高传统文化,用传统的价值观点来看待、衡量、评价现实的实际,否定传
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
全盘西化:一方面把现代化等与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现代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对立起来,因而
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画文化的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 闭关自守:绝对的排斥外来文化,特别是对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
不思变革,抱残守缺。
以上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科学的否定观,运用辩证的否定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对待外来文化,
应该有鉴别的,有选择的学习,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有自己民族特
点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维护专制,压抑人性。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注重建设公平
公正的社会,解放人性。
中国传统文化偏重实际、轻视思辩。不喜欢探究与实际无关的抽象概念,而把对人际关系的
注意和研究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世伦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果之一,
就是使中国人变得虚伪自私,圆滑世故。
西方文化重视实际,也重视精神的价值。尤其重视哲学和宗教,把对美好社会和人类本性的
探究放在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尊重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伦理和人道主义价值观。西
方文化的成果建成了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人适应社会,关注的是人的处世,是人的修行。
然而离开美好社会,去适应一个专制社会,结果只能造就一代又一代萎靡畸形的中国人。中
国传统文化结晶出一套关于畸形人格的个人伦理。 西方文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适应人,关注的是社会的公平,社会的改造,让
社会符合人性。所以,既改造了社会,又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西方文化结
晶出一套关于公平社会的社会伦理。
今天,中国人要建立自己的精神大厦。靠几片破旧的秦砖汉瓦,决然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
认识,两种文化的优劣,以西方文化的精华(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普世价值)为主,同时吸取中
华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让中华文化真正地崛起。 一公斤和一厘米, 哪个温度高?
这显然是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一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费心去讨论的问题.理由很简单:
公斤和厘米,根本就不在一个度量单位下,怎么比较? 可是,类似的逻辑,仅仅是看起来稍微复杂了一点,就让几位貌似是高手的ID们争论不休了.他
们争论的是: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哪个更先进? 窃以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自然科学存在一个独立于学科之外的客观的衡量比较体系,也就是数字的"多"和"少". 100比99多,无论从物理意义上,化学意义上,还
是信息学意义上,100都比99多.所以,从自然科学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哪种机器的工作效率高
--每小时生产出的零件"多"的那一台; 也可以比较哪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优秀--每年GDP"多"的那一个.
但是,社会科学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衡量比较体系.孔子和柏拉图谁更伟大? 曹雪芹和莎士比亚谁的文采好? 各位可以就类似问题继续争论,本人很乐观很自信地估计,各位争论到胡子白了也争论不出来个所以然.正如各位现在正在津津乐道地争论的那
个话题: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哪个更先进?
和本文一开始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比较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谁更先进,就象比较一公斤和一厘米哪个温度高.在不存在同样的度量单位的情况下,这样的比较无疑是很可笑的. 文化本身,是含有对自身认可的度量衡的.比如中国文化,就更看重感性方面的人自身的修身
养性,以及与大自然和和谐互动;而西方文化,则更偏重于理性方面的效率最大化. 因此,以西方文化的度量衡来看,西方文化当然是优于中国文化的,因为它比中国文化更有效率. 同理,以中国文化的度量衡来看,中国文化则远远先进于西方文化,因为它比西方文化更和谐. 正如我们看到,持有"西方文化先进论"的朋友们,有力论据就是西方的物质文明极大发达;而他们的反方,则坚持认为中国文化在"德"的方面占有至高点.
这不是鸡同鸭讲吗? 这不是两帮人在埋头研究"一公斤和一厘米哪个温度高"吗? 一方说: 公斤的温度高,因为公斤重! 另一方说: 厘米温度高,因为厘米长!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
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
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
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
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
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
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
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
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
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
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
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
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
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
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
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
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
几方面: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
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
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
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
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
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
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
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
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
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
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
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
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
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
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
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
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
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
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
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
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
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
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
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
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
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
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
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
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
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
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
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
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
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
现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
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二、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
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
发生。
三、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
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四、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
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
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
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
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
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
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
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
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
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
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
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
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
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
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
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
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
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
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
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
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卢秀华副教、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 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
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
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
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
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
的管理思想中。
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种
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东方文化由于排斥物质,也就产生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西方哲学文化的产生,是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备,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开
始。从神学文化走向物质文化,西方的哲学文化起到了过渡作用。在西方哲学文化中,要解
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
决定物质?这种哲学上的大辩论,最终把西方文化从神学的混沌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偏
重于物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物质文化的思维,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大进步。 在这期间,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力地支持了唯物论,并因此而把神学思维撇在了历史的后面,
神学从此而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摆设”。
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同时孕育出了科学
思维,也孕育出了科学理论。“分子论”的诞生,宣告了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因为这是西
方人物质思维的开始,物质思维是以探索物质构成和崇尚物质光华为思维特征的。
东方人的思维是物性思维,以“阴阳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的分析,优点是
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作出预测和
运筹,借势运力,寻找最佳决策,讲究思维能力;西方人的思维是物质思维,以“分子论”
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内部构成的发现,掌握事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优点是宜于根据事物结
构创造新事物和新功能,讲究创造才能。
东方文化教育孩子,是“靠吓”和压制,生怕孩子“出事”或不依照家长的意志成长,用
诸多禁忌规限孩子,让他们在特定的模式里生活。西方着重培养孩子独立性格,用启导方式
让孩子认识事物,让孩子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所以孩子自小对人处事都不会“怕
字当头”,不怕人也不怕动物和妖魔鬼怪。万圣节晩上母亲陪孩子扮鬼怪家家户户去讨取糖
果,东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但那是洋人启导孩子的一种方式。 西方教育,强调学生学业与工作能力平行。我认识的两个大学毕业女生,一个膺选海外教师
到日本教英语,一个得“破格”入硏究院,皆因社会服务即义工优异而战胜竞争者。一个加
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官员在暑假前对学生家长讲话指出,全省中学生成绩优异者绝大部分为华
裔,但他们普遍都是社会服务精神状态不亢奋的一群,缺乏领袖才的培养。 一个移民专家在新移民论坛上说:加拿大需要人才,更需要有领袖才的。加拿大是开放社会,
有领袖才者能开放自己,接受别人,也让别人接受自己;第二,有协调能力,既要办好事,
也要有协调工作和人事的能力;第三,有危机感和有独立应变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儒释道三家,即儒教、佛教、道教。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都是代表东方文
化,讲究心理建设,着重道德和理性,与西方文化讲物质文明、偏于科学的发展,这方面是
有区别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辩证的否定关系。传统的否定观(形
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就是仅仅的事物的对立面,简单地说就是A的否定就是非A。而辩
证的否定观指,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事物本身就包含肯定与否定这两方面(传统否定观
认为事物只有肯定方面),所以当事物的发展就分成三个阶段,原始肯定阶段-传统否定阶段
-否定的否定阶段。辩证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不合理的继承合理的,是积极的扬
弃,是事物更高级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抛弃和完全对立。 把握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就要“取其精华,去去糟粕”,就是继承
合理的,批判不合理的,然后用形成新的更高级的现代文化。而不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和西方文化或者简辨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过程,这是
一个包含肯定的否定过程,因而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过程。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辨证否定,即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应当肯
定其合理的东西,错误的态度是否定一切,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正确是态度应当是辨证否定,即在向西方文化学习时,应当
有选择有批判的学习,错误的态度是肯定一切,导致全盘西化论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
环节,是扬弃即克服与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坚
持辨证否定观就是要反对形而上学,用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
能否定一切。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方面,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不能群盘继承也不能全
盘否定,对好的方面要加以继承并发扬,对不好的方面要加以回避和纠正以促进好的发展。
范文二: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西方节日在西方的庆祝方式和在中国庆祝方式的对比 摘要:世界文化发展博大精深,节日是文化的最好体现,不同节日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西方节日同样体现了其优秀的文化渊源。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加强,西方节日在东方国家的发展,如圣诞节、情人节早已被中国人接受,在理解方式和庆祝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本土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好机遇的同时,也涉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话题。西方文化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发的文化危机,是不可忽视的。如何保住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本国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关键词:西方节日,庆祝方式,传统习俗,民族自信心
目录:(一)西方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庆祝方式
1. 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例,描述节日来由和传统庆祝方式
2. 节日如何为中国人接受和庆祝方式的变化
(二)两种文化的结合,前人如何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1.西方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可忽视.
2. 提倡中西文化交流,不应死守传统
(三)本人观点
1.论述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
失的严重性
2.论述外来节日在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影响
3.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正文:(1)(耿卫忠 2006:1)。节日的庆祝方式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浓缩,透过各个地域的节日文化及习俗,了解各地的民族历史及其文化渊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感受着不同节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西方节日文化凭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现西方国家、民族历史及其文化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可以充分认知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加强我们与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沟通与了解,促进改革开发的成果和国际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结合与渗透,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所认知。80年代还离我们很远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在潜移默化中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欢快的气氛和特殊的纪念意义吸引着广大年轻一族。
(具体可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62182.html)。如今在情人节这天,中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通常在这一天,亲朋好友,父母子女、老师同学都会以玫瑰花,
巧克力,或者贺卡来表达彼此的爱;商家也看好节日的商机,在节日期间引进各品种各种价位的玫瑰来吸引情侣;各式餐厅也会推出情侣套餐及各类抽奖活动来吸引顾客。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情人节的活动并非只限于情侣之间,它已成为人们用来联络感情的纽带。 〈圣诞节最早是用来纪念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从性质上说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渐渐地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很盛行。〈现在圣诞节传统庆祝方式,亲朋好友之间通常会互寄卡片,并且写上两句:祝您圣诞快乐,新年平安。当初圣诞卡的寄送,只通行在基督徒之间,到了二十世纪初,普遍风行,不论是不是基督信徒,都以圣诞卡向亲友祝福和恭贺新年。寄赠圣诞卡,除了表示庆贺圣诞佳节外,也向亲友祝福,表示思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真挚的关怀和安慰使他们感到人间温暖,让他们度过一个温馨的圣诞。圣诞前夕(12月24日)也就是常说的平安夜,在西方国家中,晚上总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走在冰冰的雪地上,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直到今日,报佳音在西方已经变成圣诞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具体可参考http://www.cnhubei.com/200601/ca986250.html)。 在国外,圣诞节就如同中国的“春节”一样,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在国内,从年龄层次看,庆祝圣诞节的主体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和小朋友。年轻人将其作为繁忙工作学习之余,与朋友聚会休闲的好机会;小朋友在幼儿园听老师讲圣诞故事,唱圣诞歌曲,晚上睡觉将长统袜放在床头,期待明早起来发现袜子里塞满圣诞礼物;情侣之间则将其视为除情人节之外,一定要在一起庆祝的节日。
毫无疑问,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国人享受节日的同时,也被另一种文化所影响着。已有不少文化研究者对此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民族情感,而如今中国人近乎狂热得过起了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已经成为除春节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这些变化让人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不无忧虑。〈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那灿烂的文化仍流传至今,其中的传统节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有自己民族的节日,却偏偏总是过起西方人的节日。难道西方的节日比自己的民族的节日更有内涵吗?还是更进步?还是更有意义?每年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在年轻人的眼里似乎比春节和七夕更加有意思,不断地被西化,没有了古人的文化素养,不会什么诗词歌赋,不会什么琴棋书画,也就失去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当然,这些西方节日的逐步普及和没有民族意识的商家是分不开的,为了商业利益不渝于利在中华大地上宣传西方的节日,在这些节日上作出各种促销方式,而在一些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却没有什么宣传。商人唯利是图,不惜以民族文化的流失作为代价来赚钱。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不能摒弃它,而是要将它发扬光大。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他的坚贞不屈足以让每个人感动,他的爱国精神就是一笔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而古时的人们,总是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缅怀这位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正如汪国真所说:“圣洁是一种感情,而这种感情价值无法代替。”因此,,端午节得以流传至今;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值得我们去珍惜〉(具体可参考http://www.jieri.org.cn/article/minzujieri/200707/200707055505.html)。
也有人认为,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体现,作为一名与时具进的中国人,不应该死守传统。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不会让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历史的沉痛教训,让国人意识到开放政策的重要性。所以,庆祝西方节日是加强国际交流的很好体现。
范文三:东西方传统文化与数学
文化结构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由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要受到一定的精 神文化制约,因而可将文化结构分成三个层面:“这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①。数学在建立发 展过程中,受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及制约。
东方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是农业经济。这种情况决定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中国 古代数学也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九章算术》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书有九章,包含246个问题 。都和农业生产有关,九章分别是方田(土地测量)、粟米(百分法和比例)、衰分(比例分配)、少广(减 少宽度)、商功(工程审议)、均输(征税)、盈不足(过剩与不足)、方程(列表计算的方法)、勾股(直 角三角形)。这些问题都是用来解决农田的测量、粟米的称量,农业水利工程的测算等。《五曹算经》是一部 为地方行政人员所写的应用算术,全书五卷,有田曹、兵曹、集曹、仓曹、金曹五个部分。田曹卷的主题是田 地面积的量法;兵曹算术大都是军队的给养问题;集曹问题和《九章算术》粟米章问题相仿;仓曹解决粮食的 征收、运输和储藏问题;金曹问题以丝绢、钱币等物资为对象,是简单的比例问题。我国古代大数学家刘徽到 祖冲之、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和圆面积的辉煌成就中,都深深地打着农业经济的印记。农业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 ,车轮是否圆,不仅和车辆行驶中的平稳状况有关,而且还和省力有关,因而农业经济的需要使得我国圆周率 的研究在世界数学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过去,农业的显著特点是靠天吃饭,天文、节气的测算是农业生产的需 要,在中国,古代天文测算的成果是相当辉煌的,“东汉末年天文学家刘洪造乾象历法(公元206年),创立 了推算定朔、定望时刻的公式”。“隋朝天文学家刘焯在他的杰作《皇极历》(公元600年)中创立了一个推 算日、月、五星行度的比以前更加精密的公式”②。天文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解一次同余式就是由天 文测算开始的。天文数学的发展除了物质文化的需要,还受到制度文化的要求,中国数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历 法有关,“在《畴人传》中很难找到一个数学家不受诏参与或帮助他那个时代的历法革新工作。”③除了中国 ,古代埃及数学的建立基础也是农业的需要。埃及几何学的起源被史学家们归因于泥罗河泛滥后土地的重新测 量;巴比伦的数学起源也是如此,尤其是巴比伦数学的60进位制来自于天文学;印度数学和占星术有关,而占 星术又和农业及宗教有关。
东方数学的建立比西方要早,但东方的数学在理论化的道路上行动迟缓。原因何在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力关系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社会制度是宗法等级 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分散的家族和农民需要有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 。在这种社会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中国古代稳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主要特点是静态的、 和解的、自然的、消极的心理特点。造成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思想僵化、调和持中, 这种文化心理使得数学只停留在实用上。没有就数学而数学,使数学自身的规律没有得到完善。“在古代东方 的全部数学中甚至找不到一个我们今天称之为‘证明’的例子,代替论证的只有程序的描述,所讲授的内容只 是‘如此这般地做’,而且也不是以一般规则的形式提出来,只不过是在一系列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④ 这段话虽有失偏颇,但也道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在中国数学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刘徽、墨子、惠施等天才 的数学家,但他们的数学研究和成就不能和西方的阿基米得、欧几里德相比较。这主要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理论 研究不受重视所致。汉王朝建立以后的“重农抑商”政策使数学研究受不到贸易的诱惑。农业经济的财富有限 和填饱肚子的生活状况,不允许人们的思想向实用以外的地方延伸;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也扼杀了大批在数学 研究上具有不凡才华的人。在科举制度中数学不是要考的课程,为“学而优则仕”而奋斗的人们,自然不会将 数学当作主修课程来学习。另外,农业经济的贫困使得没有多少人来学文化,学数学的人自然更少。在这种情 况下,中国古代数学的许多成就只处在应用和描述过程阶段,没有提高到抽象的、系统的理论阶段,从而使数 学的发展
和升华受到限制,象“勾股定理”、“圆周率”这些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数学成就,没有造成相应的数 学的轰动效应。“勾股定理”在我国商高的时代就应用比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发现早600年,但由于我们没有给 出严格的数学证明,这个定理在现在还认为是毕氏的成果,称为“毕氏定理”。墨子的极限理论也没有引起足 够的重视,后来西方数学传入我国时才知西方极限思想和黑子的思想是一致的。“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的价 值观具有明显的伦理性。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环境不需进行商品交换(至少不需要太多的货币介入)。生产 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使用价值,人们关心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以不言利为荣,“重义轻利”的思想渗透到 人们的思想深处。数学的应用只局限于分配环节中。而在复杂的流通和交换领域中数学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多农少商没有足够的财富供人们享受,财产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的探险精神和“想入非非”,从而限制了数 学向理性的发展。
在西方,小亚西亚海岸新兴的商业城市、希腊本土、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海滨,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刺激 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商品贸易发达,对计算要求的提高,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实用”的 理论研究。古代东方静态的观点和西方动态的观点不一样,表现在数学上唯理论的气氛浓厚起来。人们不但要 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问“什么”,而且要问“为什么”,要解决“所以然”和“为什 么”。古代东方的以实践和经验为根据的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和“后劲不足”。为了知道“所以然”和“ 为什么”,就得在数学的证明方法上作一定的努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现代意义上的数学产生了。东方的几 何学只为测量提供方法,而证明的几何学是由公元6世纪前半期米利都的泰勒斯开创的。泰勒斯不是农业经济 中的“耕夫”,而是一个商人,他在经商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后,在后半生从事研究和旅行。他在几何学 中的主要成果有“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则全等”、“内接与半圆的角必为直角”等⑤。这些成果的意义不 在于断言的本身,而是提供了一些逻辑推理(象他的第五个问题巴比伦比他早知道近1400年,但没有形成严格 的证明)。使得数学被推向抽象、系统化轨道的还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以及他们的继承者形成的毕氏学派和 柏氏学派。由于商业的发达、财富的增长,使得人们旅行的欲望越来越高,而旅行和游动的生活方式给数学的 发展提供了机遇。前面提到的泰勒斯的后半生就是在旅行和数学研究中渡过的,“他有一段时间住在埃及”⑥ 。毕达哥拉斯也有旅行和流动生活的经历。“他曾在埃及居住了22年,从埃及神庙的祭司那里了解了古埃及有 关数学、天文方面的知识??回国后,又前往希腊的移民地阿佩宁半岛的克罗托纳城定居”⑦。从这两位数学 大师的经历看,不能不说旅游这种文化活动给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商业贸易的发展,可诱导战争的爆发, 战争不仅给侵略者掠夺来物质财富,而且也带来了许多精神财富,其中就有数学成就。公元前334年,马其顿 国王亚历山大领兵进入埃及,不久挥师东进,横扫了波斯帝国的军队,到了印度河西岸,建立起庞大的亚历山 大帝国和亚历山大城,这个城市的建设主要着眼于文化科学设施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不久就成为当时 世界科学文化的名城,欧几里德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熏陶和成熟起来的伟大的数学家。他对数学宝库的贡献是《 几何原本》。他的几何和东方几何的不同之处是,不仅从应用的角度来谈,而是就几何而几何的角度加以研究 ,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真伪。而且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代数方程。他的著作中的许多公理、定理和定义 除了适应当时的经验外,还具有普遍的意义。阿基米得也是当时伟大的数学家,他采用穷竭法来求圆的周长和 直径的比值,其指导思想和我国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不同之点是“刘徽是从圆内接正多边形 着手,而阿基米得不仅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还从外切正多边形这个角度进行计算”⑧。这就体现出西方数 学家多方位的思维方式。另外,阿基米得在研究圆的同时,还研究了球和圆柱的问题,他在《论锥形体和球形 体》中使用了近似于现代数学的方法。他的工作不仅涉及到具有很大应用价值的数学问题,而且提出了许多明 确的数学概念,在这一点上要比东方数学先进。商业贸易具有
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远航贸易。这种背景下产 生了保除业。而保险的兴起又促使了概率论的产生和发展。虽然刺激概率论的是赌博,但起源是商业文化。即 使是赌博也是产生于发达的商业文化城。可见,东西方传统文化不仅影响到不同的数学分支和范围,而且在同 一数学问题上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表述的形式、研究的动机也存在差异。再来看一个事实,《周 易》及先天图二分法与菜布尼兹的二进制,两者一个讲对分,一个讲进位。但都“用两个符号表示无限的事物 或数学其客观存在的排列法则,决定了先天图与二进制算术的一致”⑧。二进制和先天图没有关系,这是不同 时代的东西方数学家,在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其一致性是令人吃惊的,但思想方法却完全不同。二 进制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欧洲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有意识地运用十进制知识而创造的一种计数方法。 二分图是《周易》众多象数体系中的一个,其中有合理的因素。但其动机不免有些封建意识的糟粕,因为它不 是依靠科学的依据推出来的。
范文四:教会法与西方传统文化
摘要:教会法是基督教关于教会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的法规,是中世纪西欧封建法律 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教会法是与神权密切联系的神权法,它有严密的教阶制度,以基督教 教义为宗旨,以《圣经》为最高渊源。教会法与罗马法、日耳曼法共同构成欧洲中世纪三大 法律支柱。教会法对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制度的各个角落。教会法与 西方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及教会法对西方近代部门法律的影响无疑是今天人们重点研究的历 史课题。
关键词:教会法;西方法制;基督教
教会法也称寺院法或教规法,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 泛指整个基督教会 (包括罗马 天主教、 东正教、 东方基督教的独立教会以及新教的圣公会和加尔文教等 ) 在不同历史时期所 制定和编纂的各种规则和章程;狭义上,特指中世纪这一时期在西方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的罗马天主教的法规。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法规。教会法实际上包含了宗教与 法律两部分规则。教会法是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个人的品德、生活守则的一些宗 教规则、章程和法规,它是西欧中世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共同适用的一种法律形式。同 时,教会法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都有所涉 及,因而通常也被看作是广义上的法的组成部分。
一、教会法的主要内容
(一)债权制度
为调整教会与其他经济体及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 12世纪以后教会法发展出自己的 契约法体系,并且在与世俗权利争夺的过程中,教会法院取得了对于世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经 济契约的广泛的管辖权,确定了契约当事人必须遵守教会契约法主张的契约必须遵守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契约的每一承诺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具有约束力。教会法还主张契约的标的应 该平等、合理,即一方当事人提供的价值必须与另一方相等,为此教会法学家为契约中的不 同的标的物作了价格上的规定。 教会法禁止牟利, 禁止附利息贷款, 不准经营商业获取暴利。 但这一规定实际上具有很大的虚伪性。
(二)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
在所有领域中,婚姻家庭与伦理道德联系最为紧密,教会法作为一种宗教法,对婚姻家 庭关系的规定也最为周密和详尽。从结婚属宣誓圣礼之一的教义出发,确认了一夫一妻和永 不离异的原则。教会法认为一夫一妻是上帝的安排,违反这一原则的婚姻无效,由此引申出 不准离婚的原则, 认为离婚是改变上帝的决定, 是对上帝不忠的行为, 重婚被视为一种犯罪。 教会法规定:双方合意为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条件,双方必须依法定方式明确表示自愿交付 或接收对于身体的永久专权。 同时, 1215年以前教会法规定凡七亲等以内的旁系血亲赫尔姻 亲禁止结婚。 1215年以后禁止结婚的范围才缩小到四亲等以内。在家庭方面,教会法肯定了 古代世俗法中夫妻不平等的原则,确认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属于从属地位,没有单独支配财 产和签订契约的权利。正如《圣经》中所说的:做妻子的,应该服从你们的丈夫,就像服从 主一样,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脑, 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脑一样。 在亲子关系方面 , 教会法确认 父亲对子女有完全的管理和人身财产支配权。
教会法采用遗嘱继承和无遗嘱继承两种制度,但只限于动产继承,而不动产继承仍须由 世俗法律调整。由于教会的财产有相当部分来自教徒的赠与,特别是遗赠,因此教会更提倡 和维护遗嘱继承制度。教会法院有权验证遗产的遗嘱和监督遗嘱的执行,并有权处理无遗嘱 的遗产的分配。
(三)刑法制度
教会法充满了强烈的宗教色彩,成为教会迫害异端,钳制思想的工具。其规定了名目繁 多的宗教犯罪,凡违反教义或宗教信仰的行为均被宣布为宗教犯罪,其中叛徒、信奉异教、
别立教派、亵渎圣物等行为被定为特别宗教犯罪,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1215年,教皇英诺 森一世主持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并颁布了教皇敕令,要求严厉镇压所谓异端分子。 1233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发布通谕,重申严厉打击异端活动。教会法重视对婚姻、家庭关 系的保护,对侵犯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规定了许多罪名,如亲属相奸罪、通奸罪、重婚罪、 背叛贞操罪等。对侵犯财产和封建特权的行为,教会法视为破坏上帝秩序的犯罪而处以重刑 [1]132-176。教会和教会法学家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出发,提出了教育刑思想,他们 认为,对犯罪的惩罚不是报复而是用惩罚手段回复上帝创造的秩序,注重对行为人的灵魂进 行净化,使之早日回归社会。并主张在刑罚的适用上不分身份、地位、贫富的差别,一律平 等。
(四)诉讼制度和法院组织
教会与世俗法院争夺司法权,在教会内部建立了不同等级的教会法院,分为三级,从低 到高依次为:主教法庭,大主教法庭,教皇法庭。为了加强神权统治,维护正统信仰,罗马 教廷 13世纪时在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等国普遍设立了异端裁判所, 直接由教皇控制, 专理 有关宗教的案件。著名科学家布鲁诺就是被异端裁判所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这一野蛮制度 直到 19世纪才最终废除。 教会法院的诉讼制度大多源自罗马法, 又有创新。 在证据方面, 废 除了宣誓、决斗等做法,而采用书面证据和证人证言,并严惩作伪证的行为。教会法要求在 审判中遵循良心原则,后来发展成为西方的自由心证原则 [2]217。在民事诉讼方面,其特点 是无论起诉、上诉、证据、判决 , 均须采取书面形式,程序较繁琐。在刑事诉讼上,使用了纠 问式诉讼方式,废除了有被害人及其家属提起诉讼的做法。但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野蛮残酷 的诉讼制度,实行有罪推定,严刑逼供,刑罚残忍。
二、教会法的特征
(一)教会法是一种与神学密切联系的神权法
教会法的基本信条和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上帝以及由上帝创造的秩序。就其内容来看, 教会法所确立和调整的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他的创造者上帝之间的关系。 所以 , 教会法的违法概念首先不是指人的行为对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秩序的侵犯, 而是对上帝 的不敬以及对上帝秩序的侵犯。与此相联系,教规当然地成了教会法的重要部分,这反映了 教会刑法制度的典型的神学意义。
(二)教会法带有世俗的封建性
教会法的世俗封建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会法首先按世俗封建秩序模式, 确立了体系完备的教会权力的等级结构;另一方面,其法律的许多内容与世俗封建制度密切 联系 , 表现出封建性。以格里高利改革尤其是 1075年格里高利《教令集》为基础, 12世纪晚 期和 13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已发展成一个较之西欧大陆封建王国更加完备、 健全的教会组织 系统,形成了一种以教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式的体系结构。在这一体系结构中,教皇是最高 首脑,所有的其他基督教教徒都是教会的肢体和它的成员。中世纪教会到处行使的统治不仅 仅限于宗教,而且行使政治、经济、行政和社会的权力:它的管理延伸到基督教国家的每一 个王国;它不仅是每个国家中的国家,而且也是一个超国家。教会的统一性和的官方语言在 整个中世纪产生了一种世界主义。一切基督教徒一方面是国家的臣民,另一方面,也是教会 的臣民,必须对教会效忠,受教会法的管辖。
(三)教会法具有相对完善的体系性
教会法虽然没有发展像近代法那样的部门法体系,但它在中世纪作为一种超越国界普遍 适用的法律,与各种世俗的封建法
中国律相比,具有相当完备的体系性。教会法作为一种体系性的法律,形成于 12世纪末到 13世纪初。在 12世纪末,这种法律被称为教会法,在 13世纪则已被称为教会法大全。这表 明教会法的体系已经形成。在以后的时期,教会法学家们将既存的各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不断
加以重新组合和重构 , 使教会法的体系更加完备。
范文五: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化传统
收稿日期 :2008-03-04
作者简介 :刘春晓 (1966-) , 女 , 河北任丘人 ,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 。
第 41卷 第 6期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 11月 V o l . 41 N o . 6
J O U R N A LO FZ H E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N o v . 2008
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化传统
刘 春 晓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北京 100089)
摘 要 :可以把基督教精神归纳为 :秩序 ; 约 ; 博爱 。 基督教精神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科学和法制精 神提供了信念上的支撑 , “ 自由 、 平等 、 博爱 ” 等现代价值观是基督教 “ 爱 ” 的精神在文化发展中的必然表 现 。 基督教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在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中融合出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精神 , 它不仅属于西方 , 更属于世界 。
关键词 :基督教精神 ; 秩序 ; 约 ; 博爱 ; 西方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 :B 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04(2008) 06-0028-04
贺麟先生曾言 :“ 基督精神即为耶稣基督的人格所 表现的精神 , 或耶教 《 圣经 》 中所含的精义 , 与耶教教会 的组织间实有极大的区别和冲突 。 甚至于有时最能代 表耶教真精神的人 , 反不为耶教教会所承认 , 反而为教 会所压迫驱逐 。 而自命为正教的教会 , 以及教会中显 赫的领袖 , 反不能代表耶教的真精神 。 因此有必要将 耶教的精神与耶教组织教会区分明白 , 可免到许多混 淆与误会 。 精神的耶教是一种健动的创造力 , 让人去 追求一种神圣的无限的超越现实的价值 。 ” [1](P 129) 本文所谈的基督教精神正是贺麟先生所言意义上的 “ 耶教的精神 ”。
概括而言 , 基督教精神有三点 :秩序 、 约和博爱 。 一 、 秩序是基督教精神的首要内容
《 圣经 ·创世记 》 开篇即神造天地万物 , 神用六天 先后创造了 :光 ; 空气和水 ; 陆地 、 海洋和各种植物 ; 太 阳 、 月亮和各样星宿 ; 水中的生物和天空的飞鸟 ; 牲畜 、 昆虫 、 野兽 。 最后 , 神说 :“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 , 按 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 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 、 空中的鸟 、 地上的牲畜和全地 ,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 ”(创世记 1∶ 24-26) 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 , “ 神看着是好的 ”、 “ 各从其类 ” 被反复强调 , 可见 《 圣经 》 对于秩序的肯定 和强调 。
肯定秩序的思想在与希腊哲学的碰撞与融合过程 中生发出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 , 即对事物内 在秩序和规律性的肯定 。 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 逻各斯 ”(l o g o s ) , 而 《 圣经 》 中上帝用以创造世界的 “ 道 ”, 在希腊文中也是 “l o g o s ”, 当然两个 “ l o g o s ” 的意 义有所不同 。 希腊哲学的 “ l o g o s ” 有 “ 理性 ”、“ 智慧 ”、
“ 规律 ” 等含义 , 而基督教 “l o g o s ” 的概念则来自 《 旧约 》 中耶和华的 “ 话 ” 的说法 , 是对上帝全知全能的一个形 象描述 。 上帝用话语创世 , 因此 , “ 道 ” 既是上帝的言 说 , 又是决定万物秩序的本质 [2](P 73~74) 。 《 新约 》 中更有了关于 “ 道 ” 的具体言述 :“ 太初有道 , 道与神同 在 , 道就是神 。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 万物都是借着它造 的 ”(约翰福音 1∶ 1-3) , 这种 “ 道与神 ” 同一的思想 , 明显带有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思想融合的迹象 。
希腊哲学的 “l o g o s ” 和圣经的 “ l o g o s ” 意义虽有不 同 , 但二者也有相通之处 , 这就是对于智慧和秩序的认 同 。 这一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 , 成为两希文明融合的纽带并为西方哲学和自然科 学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思想资源 。 西方哲学尽管流派 纷呈 , 但我们都能从两大文明的源头看到它们的萌芽 ; 而自然科学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 一个重要前 提就是承认事物的秩序和规律的先在性 。 比如 , 哥白 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 就是出于他对秩序的坚定信心 , 作为神学家的哥白尼深信上帝创造的秩序 , 在大量观 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 这一学说在当时遭到 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教会的反对 , 面对这种情况 , 他不敢出版自己的著作 , 正是在波兰教会的支持与敦 促下 , 他的著作才得以陆续问世 [3](P 9~10) 。 另一位 科学巨人牛顿也是因为确信宇宙的有序性 , 才努力探 索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爱因斯坦则认为 :“ 科学就 是一种努力 , 通过系统的思想把这个世界中可以感知 的现象尽可能完全地联系起来 。 大胆地说 , 它是通过 概念化的过程对存在进行后验重建的企图 。 ” [4]他甚 至认为 , 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谜 , 这就是世界竟然是可
以理解的 , 事物的普遍联系竟然可以由人的理性来模 拟和重建 。
因此 , 科学的前提是万物皆具有秩序和规律 , 人的 理性与之具有同一性 。 这个前提不容置疑 , 否则科学 的存在就是不可能的 , 然而这个前提恰恰是科学无法 证实的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基督教精神给予了科学精 神信念上的支撑 。 因此武断地说基督教阻碍了科学的 发展 , 是不符合史实的 。
有一种观点把中世纪科学发展史上出现的教会迫 害科学家的状况归咎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 因为 在中世纪 , 教会接受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而按照亚 里士多德的逻辑 , “ 绝不可能证明与前提的普遍性程度 相同的东西 , 更不能证明比前提的普遍性程度更高 的东西 。 …… 思维只能 理解 、 剖析 已有的 东西 , 而 不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 [5](P 185) 如果教会为这 样的思想所统摄 , 当然会对新思想加以压制甚至迫 害 。 这种观点可能比较接近史实 , 但却存在着对亚 里士多德思想一定程度的误解 。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具有许多片面性 , 尤其是 他的政治伦理 思想 , 但教 会所接受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并不全面 。 正如黑 格尔所指出的 :“ 亚里士多 德哲学这个名 称是有多 种意义上的 — — — 就是 , 人们所 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 东西 , 曾有各种不同的形 式 , 在不 同的时代 很不相 同 …… 一个重要的意义是 指得名于 中世纪 的那个 形式 , 当时人们由于知识 不足 , 把 经院哲学 称为亚 里士多德哲学 。 经院学者曾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有过 很多钻研 ; 但是 … … 我们在他们那里所见到的一切 发挥以及全部的理智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 , 并不属 于亚里士多德 。 经院哲学不过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学 说的传统引申出来的 。” [6](P 281) 黑格尔的评价是 客观而中肯的 。 实际上 , 作为物理学家的亚里士多 德非常重视经验观察和归纳总结 , 其形而上学思想 更是集古希腊思想之大成 。 所以 , 笼统地说基督教 或者希腊哲学抑制 了科学的发展 都过于简 单和片 面 , 中世纪科学发展中出现的教会迫害状况只能说 是历史的局限 。
二 、 “ 约 ” 是基督教 《 圣经 》 的一个主题
《 圣经 》 的另一个名字就是 《 旧约全书 》 和 《 新约全 书 》, “ 约 ” 即神与人所立之约的意思 。 在圣经中这样的 约定有七个 。 即伊甸之约 、 挪亚之约 、 亚伯拉罕之约 、 西奈山之约 、 祭司之约 、 大卫之约和新约 。 ① 从这几个 “ 约 ” 里面我们可以看到 :神为人所立之约有对人之行 为的约束 , 即人所当遵守的约定 , 更有对人的祝福与应 许 , 当然应许与祝福的前提是人的守约 。 而新约则完 全超越了 “ 律法 ”, 新约是爱的约定 , 是神与人 “ 里面 ” 的约定 。 “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 , …… 我要宽 恕他们的不义 , 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 。 ”(希伯来书 8∶ 10、 12) 但爱的约定不是不要律法 , 而是强调主体对于 律法的内在自觉和超越 。
“ 约 ” 的思想与基督教所主张的 “ 人的有限性 ” 观 念紧密相联 。 人皆有 “ 原罪 ” 是基督教的基本主张 , 但 “ 原罪说 ” 的精神实质并非指人道德上的恶 , 而在于指 出 “ 人之有限性 ”。 希腊文中 , “ 罪 ” 的基本意义是射箭 时 “ 不中的 ”, 即偏离目标 , 而不是一般中国语文中法 律上的犯罪或道德上的罪恶 。 所谓人人有原罪 , 是 说人人都有 局限性 , 都有自由意志 , 所以 也就都有 背离上帝的倾向和 可能 [7](P 44) 。 正是 人的有限 性或 “ 原罪 ” , 才使人在追求存在意义的过程中不断 转向有限之 物 , 即转 向人自身或某 种具体之 物 , 从 而产生了各 种各样的偶像崇 拜 , 如 自我崇拜 、 领袖 崇拜以及马 克思所说的 “ 商品的拜物教 ” 等 。 或者 说 “ 人之有限性 ” 使 人在生存的过程 中往往遗忘了 存在本身 , 而生 活在他者 的阈限之 中 。 当然 , 在文 化的传承过程中 , 原罪也逐渐具有了道德层面的含 义 。
“ 原罪说 ” 的意义在于 , 它一方面揭示了人之存在 的有限性这样一个普遍事实 , 另一方面又蕴涵有人具 有追求无限之本性的意义 。 作为与无限相对而存在的 有限之物 “ 人 ”, 与其他存在之物的区别就在于他分有 了无限的特性 , 由此人就具有了通过超越有限达至与 无限统一的本性 。 正如贺麟先生所言 :“ 耶教宣扬教义 常注重两点 , 一方面使人觉悟自身的弱点和身心疵病 , 养成人谦卑的态度 , 力求自我的改造与再生 。 一方面 唤醒人认识神圣的理想或价值在前面 , 促其进取和实 现 。 ” [1](P 133) 需要指出的是 , “ 人之有限性 ” 的观念与 强调人 、 重视人并不矛盾 。 从创造的角度看 , 人是创造 的顶端 , 在受造物中 , 只有人是照着上帝的 “ 形象和样 式 ” 所造 , 因此在上帝的眼里 , 人是最宝贵的 。 无论是 旧约还是新约 , 都没有离开这一点 。 旧约中的耶和华 神并没有因为人的屡次违约而放弃人 , 新约中耶稣更 是强调律法的为 “ 人 ” 而设而不是相反 。 因此 , 说基督 教压低人 , 贬损人是有失公允的 。 中世纪的教会确实 做了不少迫害人压制人的坏事 , 但这种行为并非基督 精神的外显 , 相反却是对基督精神的违背 。 马丁 ·路 德的宗教改革之所以受到人文主义者的普遍欢迎正在 于基督精神所包含的深厚人文内涵 。 俄国思想家别尔 嘉耶夫正确地指出 :一般的观点认为 , 中世纪哲学是基 督教的 , 近代哲学是非基督教的 。 但实际上 , 相反的结 论才是正确的 。 他认为近代哲学的中心转移到人身上 成为主体哲学 , 原因就在于到了近代 , 基督教中人的解
① 可参阅 《 圣经 》 创世记 3∶ 16、 17, 9∶ 8-11, 17∶ 6-8; 出埃及记 19∶ 3、 5、 6; 民数记 25∶ 10、 12、 13; 撒母耳记下 7∶ 13, 23:5。
放思想才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内部 , 主体哲学拥有基督 教基础 [8](P 11) 。
从西方文化的传承看 , 基督教 “ 人的有限性与约的 观念 ” 在与罗马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整合了罗马的法 制思想 , 使契约和法制意识成为信仰观照下世俗生活 的重要部分 , 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契约观念和法制精神 的传统 。
我国学者杨解君先生指出 , 在西方 , 契约自古就具 有神圣性 , 契约在西方社会的历史脉络是从宗教到社 会再到政治 , 最后又通过具体法律制度回馈到理念层 次的进步史 。 契约在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 逐渐凝 练而成具有平等 、 人格独立 、 自由 、 人权 、 诚信 、 协作等 人文精神的契约理念 。 而且被赋予了宗教的 、 政治的 、 经济的和社会的意义 ; 而契约理念 , 更是凭借平等 、 自 由 、 权利 、 协商的精神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9]。 这里 , 应该指出的是 , 契约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 自由 、 平等 的主体 的合 约 , 契约 的前提 是自 由平 等的 个体 存 在 , 而非有差等的个体存在 。 而 “ 人人平等 ” 正是基 督教的一个基本主张 , 它肯定人与人之间在上帝面 前的平等关系 , 并借着信仰使平等思想在整个西方 社会得到广泛传 播 , 从这 个意义上讲 , 基督 教精神 为契约思想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 自由以 平等为条件 , 只有在平等 的基础上才能 谈自由 , 否 则自由只能是思维领域的空灵遐思 。 当然 , 不能否 认基督教在历史的 一定时期的确 充当了统 治阶级 的工具 , 但这恰恰是基督 精神所反对的 , 基 督精神 本质上反对把任何实存的东西至上化 。 所以 , 文化 精神与现实实际之间的关系的确非常复杂 。
相较而言 , 中国社会所缺乏和需要的正是契约意 识和法制精神 , 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突出 。 如果 说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在悠长的农业社会为人们提供着 行为上的指向的话 , 那么自近代 “ 西学东渐 ” 以来中国 的传统价值观念就日渐式微 , 20世纪以来文化和社会 的变迁 , 特别是 60~70年代的 “ ** ” 更使儒家 的传统价值观变得支离破碎 。 在革除旧文化的大旗 下 , 人们不畏天地 、 不惧鬼神 ; 战天斗地 、 无所不为 。 10年 “ ** ” 造成了在不只一代人中的 “ 价值观混乱甚至 空场 ”。 在这样的情势下 , 市场经济的大潮顺理成章地 使金钱成为人们行为的第一价值原则 。 一些人无视法 律甚至起码的道德约束 , 只要有利可图 , 什么都可以 做 、 什么都敢做 。 于是我们又听到了复兴传统的呼声 , 但是 , 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 , 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靠传 统的复兴是不可能得以维系的 。 恩格斯早在 《 政治经 济学批判大纲 》 中就指出 , “ 商业就是一种合法的欺 诈 ”, 在商业活动中 “ 每个人必然尽量设法贱买贵卖 …… 因此商业所产生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互不信任 , 以 及为这种互不信任辩护 , 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达到不道 德的目的 ” [10](P 600) 。 而竞争则促使社会无秩序的 状况活动起来 。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 货币作 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 、 替换了 , 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 , 从而 是颠倒的世界 , 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 和替换 ” [11](P 145) 。
今天的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 与马克思恩格斯年代的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不同 , 但 也有交叉和相同之处 。 商业和货币在带来巨大经济 效益的同时 , 也带给了这个社会相当程度的不良竞 争和道德领域善恶价值观念的颠倒 。 因此 , 在市场 经济时代 , 面对社会 生活诸领域出 现的不良 现象 , 只是 “ 倾泻自己的 道德义愤 ” 寄希望 于道德从根本 上扭转社会的 无序状态只能是美好的愿 望 。 “ `人 的理智 ' 来自 `生活深处 ' , 并且不会因为任何哲学 的或其他学 术研 究而 破坏 自己 天然的 习性 ” [12] (P 172) , 因此 , 现 代社会如何立 足于现实 使中华文 化更好地吸取西方契约文明和法制文明的精华 , 形 成富有自己民族特色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文化 应成为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
三 、 博爱是基督教精神的核心
《 旧约 》 虽然强调律法 , 但仍贯穿着爱的思想 。 亚 当和夏娃违背了 “ 不吃善恶树上的果子 ” 的约定 , 但耶 和华仍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 ; 以色列人一再背叛耶 和华 , 但耶和华仍引领他们出红海 , 进到 “ 流着奶和蜜 ” 的迦南地 。 《 旧约 》 中耶和华神曾几次因不满人的罪恶 想要灭绝人类 , 又都怜悯人类 , 爱 (a g a p e ) 就是怜悯 。 《 新约 》 更强调爱 , 新约本身就是爱的约定 , 耶稣说 :“ 我 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 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 ; 我怎样爱 你们 , 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 , 众 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 ” (约翰福音 13∶ 34) 在耶稣看来 , 爱是连接人和上帝的唯一纽带 。 “ 爱 ” 就是 “ 要尽心 、 尽性 、 尽意 , 爱主你的神 , 这是诫命中的 第一 , 且是最大的 。 其次也相仿 , 就是要爱人如己 ”(马 太福音 22∶ 37-40) 。 因此 , 基督教所讲的 “ 爱 ” 是神 对人的爱 , 是人对神的爱 , 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 爱 。 “ 爱 ” 是博爱 , “ 并不分犹太人 、 希腊人 、 自主的 、 为 奴的 、 或男或女 ”(加拉太书 3:28) ; 也不分好人还是坏 人 ; “ 爱 ” 甚至包括 “ 爱仇敌 ”, 这样爱才完全 。 因为 “ 神 叫太阳照好人 , 也照坏人 ”。 当然 , “ 爱仇敌 ” 的意思并 不是爱仇敌所犯下的罪行 , 也不是爱仇敌的为人 。 而 是主张要以 “ 爱心 ” 来对待仇敌之作为 “ 人 ”。 爱又是 “ 恒久忍耐 , 又有恩慈 ”, 是 “ 不计算人的恶 , 不喜欢不 义 , 只喜欢真理 ”, 所以 , “ 爱仇敌 ” 并不是无原则的爱 , 它所体现的正是基督信仰的包容 、 宽恕与引邪归正 。 博爱尤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 。 神对义人说 :“ 我饿 了 , 你们给我吃 ; 渴了 , 你们给我喝 ; 我住客旅 , 你们留
住我 ; 我赤身露体 , 你们给我穿 ; 我病了 , 你们看顾我 ; 我在监里 , 你们来看我 。 …… 我实在告诉你们 :这些事 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 , 就是不做 在我身上 。 ”(马太福音 , 25∶ 35-45) 对弱者的爱护就 是对上帝的崇敬 , 对弱者的冷漠就是对神的损伤 [13] (P 251) 。 因此 , “ 神就是爱 , 住在爱里面的 , 就是住在神 里面 , 神也住在他里面 ”(约翰一书 4∶ 16) 。
可见 , 爱不仅仅一种情感 , 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 的伦理价值 , “ 爱是对分离者重新结合的推动 ”, 借着这 爱 , 存在者能够摒弃各种表象上的疏离 , 而达致与其本 质的结合 。 赵敦华先生认为 :“ 以爱为纽带将上帝和 人 , 以及人与人联系起来 ” 的基督教伦理是一种关系伦 理学 。 它以上帝为最高标准 , 以人神关系为基础 , 以人 与人的关系为中心 , “ 爱 ” 不仅仅是精神 , 还是一种合 约 。 神圣的合约是人与人的契约的样板 , 而且是后者 的保障 。 合约关系产生另外两种关系 :“ 正义 ” 和 “ 合 作 ”。 这种关系伦理与现代世俗社会的伦理学有很多 交叉点 , 能够适应当代政治 、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可望 在将来有较大发展 [14]。 美国学者阿尔伯特 ·甘霖认 为 :“ 神圣之爱主要是彰显在赦免上 , 而且爱 (a g a p e ) 就 是怜悯 。 基督教与古希腊风俗之差距 , 没有比这一点 更彻底的 。 甚至道德的良善也不是爱的条件 。 这一原 则在人类关系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 这革命性影响甚 至在基督徒之中也难以了解和接受 。 ” [13](P 224~225) 所以 , “ 博爱 ” 精神之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个重 要内容 , 其源流在于基督教文化而非古希腊哲学 。 古 希腊哲学是强调等级的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 人分等级 。 柏拉图把他的 “ 理想国 ” 中的人分为三个等 级 :(甲 ) 统治者 、 有学问有智慧的人 ; (乙 ) 战士 ; (丙 ) 供应需品的人 :农人 、 手工匠人 。 不同等级的人是由不 同的材料做成的 , 其中甲等人是用金子做的 , 乙等人是 用银子做的 , 丙等人是用铜和铁做的 。 如果说柏拉图 关于人的不平等学说建立在他的理想国乌托邦基础 上 , 亚里士多德则在现实中确立了人的不平等 。 亚里 士多德认为人类从来就存在着自然的奴隶和自然的自 由人的区别 , 那种缺乏理智而具有体力的是天然的奴 隶 , 而富有理智遇事能操持远见的人则能成为主人 。 奴隶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 , 奴隶是主人的 “ 有生命的财产 ”、“ 会说话的工具 ”。
基于此 , 说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回归 有悖常理 ,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 “ 自由 、 平等 、 博爱 ” 等具 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观恰恰是基督教 “ 爱 ” 的崇高价值观 在文化发展中的必然表现 。 文艺复兴不是也不可能是 简单的 “ 回到希腊 ”, 应该说 , 它是中世纪社会政治 、 经 济 、 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 通过它 , 原始的基督教文化 和古典的希腊文化发生了更加深刻的互补与融合 。 文 艺复兴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 但它对人的力量的无限 夸大 , 也造成了人的私欲膨胀和目空一切的为所欲为 , 为西方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忧 。 它开启了西方近代以 降对于无限与终极的疏离而受限于有限藩篱的端口 , 致使今天的西方社会伦理精神颓败 、 社会问题层出不 穷 。
综上所论 , 笔者认为 , 基督教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 过程中 、 在中西方文明冲突与碰撞中融合而出的一种 世界性文化精神 , 它不仅属于西方 , 更属于世界 。
参 考 文 献
[1]贺麟 . 文化与人生 [M ].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 [2]赵 敦华 . 基 督教 哲 学 1500年 [M]. 北京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5.
[3]杨庆球 . 俗世寻真 [M ]. 香 港 :宣道出版社 , 2002. [4]赵峰 . 略论信仰 [J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4, (4) .
[5]文德尔 班 . 哲学 史 教 程 :上 卷 [M ].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1997.
[6]黑格尔 . 哲学史讲 演录 :第二 卷 [M ]. 北 京 :商务 印书 馆 , 1983.
[7]何 光 沪 . 月 映 万 川 [M]. 北 京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3.
[8]别尔嘉耶夫 . 末 世论形 而上学 [M ]. 北京 :中国 城市 出版 社 , 2003.
[9]杨解君 . 契约 文化的 变迁 及其启 示 (下 ) [J ]. 法 学评 论 , 2005, (1) .
[10]马克 思 恩格 斯 全 集 :第 一 卷 [M ].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 1956.
[11]马克思 . 1844年 经济 学哲 学手 稿 [M ]. 北京 :人 民出 版 社 , 2000.
[12]马克 思 恩格 斯 选 集 :第 一 卷 [M ].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 1972.
[13]赵敦华 . 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 [M ]. 哈 尔滨 :黑龙江 人民出版社 , 2004.
[14][美 ]阿尔伯特 ·甘霖 . 基督教 与西方 文化 [M ]. 赵 中辉 译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责任编辑 辛世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