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2007年第21期(总第73期)
职业圈
ZHIYEQUAN
NO.21,2007
(CumulativetyNO.73)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
刘志芬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课程的性质分析,认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及相应行为的改进是评价的标准;心理测量法、
作品分析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性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法、洽谈法是评价的六种方法;为使评价结果落到实处,提出了评价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
(2007)21-0121-02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弱化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如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种单纯知识传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最后按照学习成绩看教育成果。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和实效,是学生心理素质的真正提高,就不能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正确的教育评价。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一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使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困扰,纠正行为偏差,化解矛盾与冲突;二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积极适应社会;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力。因此,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学生知、
情、意、行的全面改善为标准。即看其是否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有关信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是否使学生有情感投入,获得了有益的情感体验;是否使学生掌握了有用的生活技能;是否使学生有决心完成某种有意义行为的“行动意向”。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需要注意教学的效果主要不是让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心理保健的方法、技巧,而是要实际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在学习、生活、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所带来的变化为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新型课程,其实施效果,即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何种程度的发展,很难通过考试等书面形式完整地反映出来。书面考试的评价结果,即成绩的高低,并不能真正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作
的结果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要科学地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即评价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及相应行为的改进,可通过心理测量法、
作品分析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性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法和洽谈法进行。
(一)心理测量法
使用心理测验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了解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通过心理测试(后测)与实施前的诊断性评价(前测)相对照,考察在前后测之间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进而评定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效果。目前,国内开展心理素质研究使用的测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瑞文智力、SCL-90、16PF三个量表组合来测评心理素质;二是教师依据自己对心理素质的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自制出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测试问卷。
(二)作品分析法
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
强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评定,如通过学生的学习体会、个案分析等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把学生的日常活动情况,有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写出记录,作为评价的材料。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研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观察内容;二是选择观察策略;三是制定观察记录表。其中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
(四)情境性评价法
情境性评价法是指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后效果的评价就必须找到不仅允许表现这种行为的情境,而且实际上能够鼓励或唤起这种行为的境情。情境性评价法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要求,它是一种既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评价方法。
(五)自我评价法与他人评价法
评价的方法按评价的主体划分,可分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定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尽量收集多方面反映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及相应行为变化的信息,从而做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较完整、较客观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被评者对自己所作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思性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感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情
-121-
况、情绪调控能力等方面有提高或改善。其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增强人们的评价能力;不足是缺少外界参照系,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可能产生社会期望效应,掩盖自己真实但不合规范的思想,因而评价的客观性较差。他人评价法是让被评者周围的人对他进行评价,这里的“他人”要非常熟悉与了解被评者,“他人”的范围越大,评价越全面、客观。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及相应父母、同学、邻居。他人行为变化进行评价时,他人可以是老师、
评价与自我评价各有所长,在实践中可把两种评价结合起来。
(六)洽谈法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摒弃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师生协商对话式的评价。它突出了过去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者身份,从而使得评价中出现了被评价者的声音。它改变了以往教师作为唯一评价者的身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商对话来对课程实施后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评价声音是真实、客观、有价值的。通过师生洽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征询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改进课程的参考。
生活等产生长期的积极教学效果能否持续,是否对学生的学习、
影响。进行延缓评价是为了更真实、客观地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素质确实产生的影响。
(三)注意教学之外的引起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因素在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素质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要慎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可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但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文化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因此,在做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或无效评价时,应该特别谨慎,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四)注意评价与课程改进相结合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课程教学的发展。因此,评价结果应与课程改进有效结合起来。具体而言,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全程中,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过程的安排与师资的培养等方面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这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恰当地使用心理测验,避免副作用
心理测验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评价心理测验的使用是否适当,首先要了解心理测验的选择是效度与常模;否适宜,是否符合测试目的,有无注意测验的信度、
其次要了解测试者的资格和经验如何;第三要了解测试者对测“标签”,而是了解学生验结果的态度,测验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
的实际状况。任课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不仅仅解释这些资料的结果,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如何改变不良的行为特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
(二)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即时效应和长期效应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及相应行为的改进,需要一个积累和酝酿的过程。所以,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时,应该考虑到追踪评价或延缓评价的问题。进行追踪评价是为了了解
[1]刘华山.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河南
教育,2006.
[2]邓如陵.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评价[J].教学与
管理,2006.
[3]董晓星,陈家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4.
[4]王淑敏,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课评价标准的探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
[5]张大均,陈丽.关于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作者简介】刘志芬(197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上接第78页)学生的行为教育,每天公布检查分数,每周进行小结,每月一次评比。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每学期开展以“文明、诚做好操、扫好地、讲卫实、守信”为内容主题教育活动,从站好队、生、有礼貌等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部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针对性,有检查、有督促,保证德育常规工作的质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界观、价值观。
化素质,提高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不但改变了学生传统的上学枯燥的观念,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放松心情,缓和学习的压力,以便全力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同时也培养了班级群体能力,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了班级的战斗力,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岗位,人人参与,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这样过硬的师资,完善的管理,良好的校风校貌,为我们远航的舰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一定会一路乘风破浪,直到胜利的彼岸。茂名市交通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四、总述
在学生的课外活动方面,我校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为口号,通过茂名市交通技工学校校运动会,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以及全校性的篮球比赛,演讲比赛,校园卡拉OK大奖赛等多种形势的文体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文
出版社,2004.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教
高[2006]16号).
-122-
范文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教 材解 渎 心理辅 导是学 校实施 心理 健康 教 戬,仃 垛教师必须有一 个煎新学习的过 育的重要途辐 . t殳 理健康教 育课 而3 |心 程是学校 心理辅 导1 作 的 3 基本 形 二 剃I 式1 个别辅 导 . 团体辅导 、 活动 课程) 之 开设心理健氍教育躁程可以使心理 一 这一道襁实际也是教师更新自我 、 改 酱生活品质的过程 学习 的邀径魁多种 多 样 的:加强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学习。 抛 商囱野的理论寨捧 ; 国内外歼设类似 储鉴健j 雕教育成为学校 的一项经常性 制度 化的工作 .i i 且也是经 过学 和 训练的 『 i 教 师力所 能及的 【 . 作 斛 I前 已l 我 目 靛 国有条 件开展 , I理健康 教育 活动 的多 i 数学校所采刚 。 但是. 心理健康毂 育课程 叉魁一门 性质 比较特殊 的课 .一 门更具 孽, I k 性 . 性和综合性 的课程 国内有蝗 实政 学者反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课程化 、 学科 化. 观点主罂是反 对把心理健康 教育 其 变成一种 纯知识传 授 、 脱离学 生生话 实际的学科 . 而不是 反对采用 以活动燥 程的形式 拜展心理健康教育 与一般学 科 课程不同的是 . 心理 健康教 岢课稗特 别注 重开放 - 、 陡 实践 件 、 所性 、 亲 活动 课程的先行经验 . 包括德育 1 1 一 : I 些 作t的 成功做法 : 油过学术交流 和数学X J 潜 皑帮, 心体会他人的梅救终验 ; 自已在 l程 比计 5 l 8 及教育实践中孵于创新 不断反恩 . 不断 根据心埋辅导1作的璎求 . : 缔合近年来我 国部分学 校开【 盐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 的实 际, 秤这里。 我们提H若干标准 , l 以作为观 氍 巾的许多主翘 . “ 的责任” 把握 如 我 命运 ”“ 被老师误解 ” 男孩童辑, 解 C 庸B 础. 这列干兜饕心弹健康 教育垛程. i 密” . 提l 暂 等 就萁 J 向窑来说。 是从学生成长 都 心瑚辅 导‘ 作恂 专业水平.也许是有 益 发展 的需要 出发米 设计的 .嗣此不鹰把 T : 的 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一 门有浓亟说教意味 的英雄 主义教育’ 、 劝肇励 忠教育构1程 , 韪 }劂的 为什么要 关注学生合理1 螫的 l ; } 满足?因为个人合理需要 的满足是保证 鹭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相反 , 各种 外墩 性问题( 打架 、 如 骂人 、 撒谎、 欺懈 、 毁坏 公物等) 与内攻性同避( 、t 、 舟眨 F卑 自谴 、 孤僻 冷漠 、 生理抱 怨等) 自 产生 . 都是由于学生 的归臌需要 、尊熏蔼蟹澄 有得 到合理满足 而引起的. .在心理健康 教 育中. = 荚{ 学生需要的满足. l : 特别船荚 注学生 自我价值需要的{ .具有攘螫 莆足 的意义,埘为每个学生在心最} 处都潲 I i } 塑自己是一个疆饕的人 , 有价值的儿 . 能 对环境 产生影响 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嫌 性 验性。如果说 许多学科 栏 具有 体“ 为未来生活 做准备 ”的性 质 . 么心 那 理健珥教育 课程更重 视 “ 验 、 受今 毛 体 享日的生活” 燕洼学匏行为蜓雨符合} 体与社会的要 I j二 对待学 生: 理解 、 尊重 理 解 、尊系魁心艘健 康救育燥程在 为 了提高 心理健康 教育 蝶襁 的质 求 义爨注意学生个人台弱蹄婴的满 足. l 儆刊牡 会 目标( 对外) 与个人 尉杯( 内) 对 兼顺。这与单纯洼露按照社 会璎求来 规 范学生个人行为的思想遒铡教 育挹有 所 河 南 教 育 e 0 6年 第 5期 ? 0 2 总第 3 4期 3师生荚 系方 面的蘸率蟹求 尊重学生就 是尊重学生 的需要 和看法 . 接纳学生 . 承 认学生 的独特性 我们可 以水同意学生 的看法 和行 为,旭必须把每个学生 岛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教材 解 滇 ‘ j 其他人不棚同的独立的个体予以接 受 柱 ‘学 ,交往的过程 中. I : 应接纳他 们. 尊重他们 . 听他们的意 见和愿望 . 倾 插动, 等等。 多样的恬动形式有利于学生 获褥多样 的人生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谋稷的瞒动性决定 j, 蟹 其作用主墨;引导、 化 、 议 因 瞻 催l 建l 以消l 桨 隔阁 六、 人际沟通 : 真诚、 开放 在心 理健康教 育课 L. 沧魁 师生 无 使他们感到内已的存存‘ 价值. 而不臆 忽视、 蔑税 讽刺 、 苦他们 , 挖 或把 自已 之间的沟通. 还是 E 的沟征. 学 之 应该 安 令 、 任的钒 丽中进行 , 信 做 的意见强加于他们。 程 r. } 救师廊 量做 到 “ 有同感 ”的理 真诚和开 }有 放 l 这样, 学生才 会歪 实问题 , 以漓理和解 决 . 予 而不娃掩虢 为r 解 . 与 生 通的 为 珲健 膏 晕 境 学 曲闩三 真 体 才 面埘 L 真 理 学生 在 学 掏 过 心 瞧 举 终争 薷 L 实 验, 的 会 向二 的解。所谓“ 有问感” 解. 的理 就是指教师 淄 势羹觑巾 震摧 勖釉 能 要暂时放 弃 自已的 砰价标准 . 设想站在 黉置 和 逃避真诚.意昧蒋师生在淘垴巾都要努 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思考与感 怫地位 可以从 穷蔼穆.{) 盘 鼍 潞 iJ 做到表照如一. 一致. 言行 前后一贯. 坚持 |真 话, 兑 不掩饰 . 不做作. 不说套话 . 空话 、 假话 为了做到真i沟通. 师列 赶 l 教 学乍,[ 蚓集体对它的每个成员 . 都应持 丌 放、 宽容的态度 , 哪怕学生蜕【米的是甜 } J稚、 错误的. 训包 也『 着宽容的态度予 以拦 受. 对学生 采取 一种无批 评态度 J要 否f除 了教 师潲堂灌 、独 霸垛堂 的现 I ! I 点主要娃理智客观年I ¨ 殳身处地 对于学 象 。因为虽然一些重 舜的观点 、 本的 基 生 一些 合适 的 : 确 的规点 . 我们 戋讽是必须讲授刺 瑷碟壤擞膏 罐 时 憾? 定要 ” 一针 『【” 见 n 地批 评 . 是 认 l 而 穗 一般不以系统 知识 的传授为 目的。2 () 一学 生把他 f 的想法充分地 表达“ 米 , 『 】 { 计 提供新 的信息 .新的观察 M题的视野 . 康救霄 嫌程巾 . 决策 、 选择 、 判蜥 、 锗论 纳. 而决不能作 } 异 { 吼刺 、 蔑视 的反 或 对类似 问题正确处理的 事例 . 以引导 学 生 自主探索 . 山合理 的蠡论 . 樽 ! 作出 i 合理的决策 三、 遣作形式: 活动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授系统 的知识为主.而以学生获得体验为主. 这 就决定 了心理健 康教育 课程是 一门 活 动课程 衡 l 眭一堂活动 课上得好 不 好. 应考虑到 以下几点 : … I活动课 是否 有 明确的 、 当的 口标 如 , 适 要求 学生 都应由学生个 人或 小组作出 . 师不 能 应 教 沟通中的真诚 和 真话 . 兑 是心理健廉 把 自己静意见强加 攀生 ∞ 掘如何滑 教育课程的最基本的要求。 动 何分托喇色 煨流 舟察 如伺 七 措施: 教育 个别对待 畴方面 悬否- 涛学生发 挥越象 示 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个人化 造摄佛了余地 c 是番爆为使每个学生 4 ) 工 作 心理健辟教育课程虽然在 { } 组磐形 椰参船到蒲黏中 撒捌 “ 来 垒摄参与 . 式 . 上是以 班级为 单位. 但在具体敷育 捎 并特别荣l耶磐 有 藏l感 坪 时推 少表 施 上. 涟 卓 必须针对 每个学生的特殊悄 况, 宴 现 冉a盼学缴 蝣鲔 觏 禽l挥插 动蛊 行个别对待 发 对于邪些家庭境况不好 , 掣 习成绩 不理想 、社交有嗣难 、身体有融 疾、 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学生 。 小俄 不但“ 消除不良 情绪” 就不是一个通肖的目 理 艇靡教静蜾l 的 穗动} , 不悬为活 忽略. 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龇 而且 以帮 标.因为任何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 动碗辩动。 也雨饭投娃蛤学生挺供 他 们发 挥自己的 潜能, 积累成功的经 验. 性. 要消除所谓 “ 良情绪” 是不可能 集体 倾诉的掘龠, 必卿《 出 它 - 《 予学生知, 恢复和 增强舟 情。 对于那些有不同程墟 的. 也是做不 到的 (卜? 2 堂谭所包禽的 慵 惑 } 面教磐 。 书.a 的 藏 §侮谜成情 心理 行 为问题的学生 .还应进行个螂 几个活动目标之间是否有一定的l立 拙 性 、 翳性 、 连 递进性。如. 消除误解” “ 这 一意方面的爵 标和 生蒋技能方面的惜标是 咨询 谈话. 取得家庭的配合. 蚪 使其州地 撮 童辨的,l也是魏们轻常饔易忽略 逐步得 到解决 。 丝 的。 此 评骱心理健康教育龋酰冁的获 八、 师售行 : 教 正面示范 心理健 康教育 主题所设 髓的 几个活 动髓 标之间, 就具有递进性 其目 标为 体验受 误解的心情. 讨论消除误解的策 略 . 所学 镱略消除 同学 之间安际存 运用 张的误解。(是否设置了典型的或包禽 3 ) 冲突的活动情境 .【衍动内容是否符 合 4 ) 该年龄 段学生的生活实际。 5 是胥 ( 活动 ) 为学生扩展 思维 、 倾诉 内心忧 虑 、 实践 自己的 承 提供了 【活动方 机会 6 ) 式是 甭多样化, 是否有利下 学生扩展认识范 嘲, 获得有蔬 的人生体验。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常见量. 煮 灞爝 b 生获樽了相瘦的 腺 熟l 学 基础知 胡翮霄虢慵媳外. 妊饕注意考鲞l 《是静 扩』 鼍出鹊 横野 1 ) 黯 {: ! . 破变 刁 悬 『 学抱卿察 阿艇的穷臻 谊) 常生最j 醑有情 感投A . ̄ E gr 4 -有摘神情感 体验; 如. 箍否体艟剐“ 褥有能办” } 衙体聩 到 瓣缀重槛我 , 蒋体验测 集体的 是 澄暖” 燕萄体验 I 芷 妁岍樽 。 萋 1 I 胄 。渤 学生悬蓠获褥了膏用 肋生衢按螗。当 别 的 进当l育衍 自己 盼 撼 礁捌担忧, 蚕 属 I 愤时. j 可 I 1占 罔—种平静i疆定韵岛 i i I 许多 心理辅导专 家都谈到.辅导 师本人的心理特质及对待学生的 态度. 是比辅导方法更 重群 更能影响心理辅 导效果的因衷 选种 困索的作用 . 首先 通过教师行 为的正面示范来体现的 在 心理健康教育 过程中. 教师行为的示 作用町 以表现在 各个 方I . 守 时 、 直 如: i 稍 侑、 理解人 , 嗨重人、 说真话. 负责任 . 主 宽容 自尊自 信 接纳自己, 懒得维 自 身权箍、 替于表达向 真实感受、 己的 佃 听他人意见、 于与人 赫 合作 , 圳 遇到【 难斗的问 题是清一色的书面练 和讨论. 气 对嗬发送 一” 活 嘞 褥 德息: 整 抱怨 面临 ; 逮就l 挫折不 全面否 定自己 , 等 这树动方式 一 。 £ 实在心瑚健康教育曝中 .种有用盼生蒲拄施 你孝断 我的 一来 .教师的有行就成 丁心殚健康状箍 _ 姗 旷 可以采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话 此瓣雪1 l瓣. 麟撇 7精 如 瞻霹 6 所 从 书写练习、 身体运动、 阅读练习、 反馈练 为穗 撇 我幂始泡l已蠹搬嫩l 膏 胄 缸 睡 楚。 i 习、 信任练习( 自人信任行走1角色扮 演 - 辩出燕香: 嘲宅 . 脚 霄搬 成莱辅有 意义枵 游戏、 我肯定练习 道德两难推理练 自 I曲的. 抒鳓j 蚋司 。如, 与网 学产生 习、 值澄清游戏、 价 行为训练游戏 舞 I嘶闻的攀生 竞 擞心明哭主动找对努潢 £ j河 南 教 育 【 0 6年 第 5共 ? 第 3 4 期 20 l总 { 3的最好注释. 这种和风 细雨式的教育种 影响, 为学生形成良 好的 心理索质和倒 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挺供 丁戢适宜的嗣 境条 件。 ( 责编 海 字)
范文三: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摘要: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评价到动态性评价、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从书面性评价到情境性评价、从定论式评价到协商对话式评价;档案袋评价是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解决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面积的需求与师资缺乏的矛盾[1]。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上都存在着不同,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理念能最充分地体现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目标和任务,将该课程的宗旨和目标演绎得最充分和彻底。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门新型课程,再加上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学科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灵活多变性等都给该课程的评价带来了诸多困难,其实施效果(即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何种程度的发展)很难通过考试等书面形式完整地反映出来。书面考试的评价结果并不能真正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结果以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实践表明,课程评价方法与技术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一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一)从封闭性评价到动态性评价
在多尔看来,现代主义框架中的课程评价基本上是用来“区分胜利者和失败者”、“考试几乎普遍地作为区分手段而不是对话的起点”[2]。而建构主义已消解了现代主义课程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封闭性,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动态性。动态性评价能够表明能力是发展的,并能预测学生将来如何独立操作。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传统的静态测量至多告诉我们关于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动态评价是设计用来揭示儿童发展的潜在水平[3]。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动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应坚持目标达成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课程目标是评价的一个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依据。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积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生存状态”,即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其二,应坚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评价学生行为。建构主义课程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根基于过程性或情境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绪状态、参与程度、思维见解,是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学生在一种情境中的表现,必然有一定的根源。所以,在评价时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关注事件的起因,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评价才是比较全面的。
(二)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
建构主义在反思传统量化评价的基础上,愈来愈强调注重情境性、真实性、过程性的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是相对的两种评价方式。前者基本上是“针对后者的偏失而表现的一种反动”。质性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质性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评价方法更多的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质性评价方法主要有评语、行为观察、情境性测验、档案袋评价等。质性评价是一种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兼顾认知、情意、技能的整体课程评价;质性评价要建立相关资源库,达成资源共享的目的,能够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呈现个别化的学习进程;质性评价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内容的设计和评价标准的建立,以提升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从书面性评价到情境性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注重书面性评价,常见的方式之一是书面性考试和测验,书面性评价能较好地反映知识性内容的掌握程度及一定的问题解决技能,而对于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评价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情境性评价就是针对书面考核成绩对评价学生心理成长状况的不足而提出的。情境性评价是指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使其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对学生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
对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就是要“提倡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教育。……与此相应,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应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4]情境性评价是一种目标自由的评价,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一个特点就是评价的目标比较自由。目标自由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克服根据特殊设计的目标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偏见[5]。如果在教学一开始就已知一特定目标,那么教学过程与评价一样,都可能存在偏见。而为评价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则将导致标准参照教学,这意味着教学可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标准参照教学和评价是原型地客观地建构,它不适宜于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目标自由评价观认为,若不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向评价人员提供信息,那么评价就会比较真实。因此,课程的效果在情境中评估符合目标自由评价的要求,它是一种既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评价方法。
情境性测验是较为适合心理评价要求,又便于操作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评价方法。姚本先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6]教材中即将其视为主要的评价方法之一,在其课程评价中曾有这样一个情境设计:“为了商量班上的活动安排,班长(男)约文艺委员(女)放学后留下来进行讨论,结果惹来一些闲话。你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作出回答,然后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能够从一个侧面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果及学生心理成长的状况。 (四)从定论式评价到协商对话式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定论式评价,学生几乎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是一种单向的、归纳式、下结论式的评价。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则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从定论式评价转向协商对话式评价,学生是以主体身份参与课程评价的全程,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蕴含着学生的声音,它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对话式评价,参与、商定、民主是这种评价的代名词。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摒弃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师生协商对话式评价。它突出了过去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者身份,从而使得评价中出现了被评价者的声音。被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称之为“第四代评价”的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7]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形象地说明了建构主义课程中教师的作用。我们所倡导的师生之间协商对话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正是建构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改变了以往教师作为唯一评价者的身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商对话来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评价“声音”是真实的、客观的、有价值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协商对话式评价中所倡导的主体多元、价值多元,不能将其搞成评价中的相对主义,导致“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的现象,而应在多元的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和广泛的磋商,发挥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的作用,最终形成一个以“一元”为主导的多元评价格局,这个“一元”不是建立在“绝对权威”基础上的“一元”,而是充分吸纳“多元”的一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协商对话式评价,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一大举措。传统课程评价是游离于学习进程之外的某种调控机制,而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则是学习进程的一部分,即课程评价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其中协商对话式评价最能表达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协商对话式评价可以分为师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类,三者共处于师生对话的情境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出发,协商对话式评价是平等的、非定论性的,体现了师生之间新型的“我—你”关系,课程评价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方式——档案袋评价
建构主义强调心理成长是学生基于个体体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发展的。因此,学生是“活动式探究者”、“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出了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课题,也就是基于体验与活动的、关注学生内在心理需要的学习,以及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与发展为轴心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学习观的转变导致了课程评价观的转变。这是因为,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经验,创造每一个学生学习,就得洞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然而传统课程评价往往把学生简单地等级化、分数化,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同建构主义课程评价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需要寻求新评价方式。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推行“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就是一种旨在把握每一个学生学习轨迹的评价。
档案袋评价,也称之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属于质性评价的一种,在国外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课程评价方式,集中体现了上述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它作为等级化、分数化评价的一种替代,有其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评价方式着力于收集课程学习中学生努力与进步的作品,调查每一个学生获得的经验和兴趣,探究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通过编制“成长档案”,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轨迹。它的优势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档案袋评价的档案可以分三类:一是学生用档案,二是教师用档案,三是共同档案。
档案袋评价是建构主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方式,这一点已经为广大教师的实践所证实。例如,芜湖市北塘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就运用了档案袋评价,在班级的“闪亮光荣簿”上,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进步,使其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产生设计新的理想自我的动力。
文献参考:
[1] 姚本先、方双虎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00.
[2] 【美】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7.
[3] 郭裕建. “学与教”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述评[J],心理科学,2002(1):104-106.
[4] 蔡永红. 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34-37.
[5] 高文. 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9.
[6] 姚本先、方双虎等. 《心理健康教育》(共12册)[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004.
[7] 李雁冰. 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一)[J],上海教育,2001(11):39-41.
范文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与思考
【摘要】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不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调整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20-1.5 心理学上,“适应”意指外部环境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作为主体的人根据新环境提出的要求,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积极的能动反应,有效地利用内外资源,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大学入学阶段是新生心理上的适应期,也是“断乳期”,从此以后,几乎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自己把握。但是刚刚离开中学的校园,还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期望,在这样的兴奋中,很多同学并没有完全做好转变的准备。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家庭期望等因素的转变,使他们一时无所是从,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适应期、完成角色转变,对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处于不断变革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生活、新思想、新潮流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缺乏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牢,内心产生困惑、焦虑、抑郁。同时,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恐惧,对未来的命运、个人价值体现产生了迷茫。此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尚、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 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学新生入学前由于忙于高考,家长将他们的生活几乎全部包下来了,相当多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这些学生离开父母到大学后,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自理能力差,会觉得无所适从。一些新生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开支,经常会出现寅吃卯粮的情况;甚至连洗衣服、铺床也成为负担。还有一些新生出现了饮食、水土、气候等方面的不适应。 学习方法的改变:许多新生习惯于高中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不适应。大多数新生表示,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以及该怎样学。在中学阶段,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大学则不同,课程安排不像中学那样紧凑,所以学生的空闲时间比较多。缺乏科学、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及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就导致一些同学、容易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你玩我也玩,你谈恋爱,我也谈恋爱。 人际关系的不适:再者,中学生的生活圈子小,人际关系比较单一;而且同学之间生活习惯相同,语言相通,共同的目标都是考上大学,所以人际交往比较顺利,同学间关系融洽。而高校中的人际关系较之中学更为复杂。进入大学后,由于班级和宿舍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所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加之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特别是新生刚到学校,对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还较陌生,所以心里的想法和困惑不愿也不知找谁诉说,经常感到孤独,思念家人,留恋中学的一切。 二、解决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矫治,就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埋下隐患,以致,大学四年在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中度过,甚至有的误入歧途,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新生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他们大学生活的顺利起航扫清障碍。 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教育新生在新的环境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一年级的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让处于彷徨阶段和认识模糊阶段的大学新生一开始就接受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还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引进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专职心理健康医生;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诊断室、心理聊天室,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开通专门的心理咨询求助热线,定期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掌握初步发现心理不良发展趋势、初步判断、积极开导等基本方法,另外,可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宽松愉快、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新生不适应因子,缓解焦虑忧郁度,使他们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新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和肯定,让新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体育运动、书画展览、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新生在各种活动中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展现自己对美、知识的追求,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如实的看待自己的短处,也表现在如实的分析自己的长处。大学新生社会阅历肤浅,而且刚从高考的胜利喜悦中走来,他们自信、自豪,往往对自己的长处看得过多,忽视自己的短处。因此,必须帮助大学新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并且能用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之短。—个人只有公平的与他人比铰,对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够正确对待人生中发生的各种突变,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才能摆脱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困境。 三、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及时针对筛查出的新生进行回访,并开展个别辅导。新生入学后,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水平测查是首要的。通过分析、统计,对筛查出的新生进行回访,充分了解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切入点。同时,及时对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缓解其心理危机,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新生辅导员通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尽快帮助新生融入班集体。团体辅导活动能帮助新生深刻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温暖,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感,尽快融入班集体,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安排新生辅导员接受相应的团体辅导培训,熟悉新生团体辅导方法,在班集体中积极开展。如“桃花朵朵开”“滚雪球”“解开千千结”等活动,既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具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知识但处于青年时期的十分特殊的群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决定着四年大学的生活,学习,甚至一生。所以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面对,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负责任和科学的态度给新生上好这“第一课”。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齐全: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范文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探析 作者:杨鑫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中》 2013年第 02期
【摘要】目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其学业成就评价更是处于空缺状态, 没有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为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有效的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教学效果,笔者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业成就的 评价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业成就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 02-0081-01
我国自 20世纪 80年代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加之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课堂教 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了学校教育。为了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系 统、规范地实施,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行政手段大力促使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 程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并不完善,选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检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针的有效实施情况,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 科学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激发和强化教师的工作动力。本文主要探 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因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中最核 心的、最基本的活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概念界定
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对象之一。学生的学业成就指的是学生学习的结 果,通过测量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它强调这 种结果是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获得的,是学生学习学校教育所提供的课程所取得的成就。基于 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过程 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就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 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信息,包括平时心 理健康学业成就和最终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并对这些信息整理、统计、分析,以此来考察课程 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所发挥的作用,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提供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