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是常说常新的重要话题。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对于人类教育事业公平原则最早的原创性表述。公认的解说,是指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就是说,无论对谁,都能够也都应该进行教育。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怀抱“吾从周”“克己复礼为仁”的治世理念,在王室腐化式微、诸侯逐强争霸的时代背景下,经艰辛备尝的政治实践历程之后,集中精力聚徒教学和整理典籍,终成伟大的文化教育宗师。他首创性地打破“学在官府”的体制,打破仅从贵族中吸纳教育对象的固有限制,切实实践教化民众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稳定统治的教育原则,积极推广私学,使任何愿意受教治学之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史书上所述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彰显了孔门教学情形之盛,展现了孔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辉煌业绩。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间不断撞击与融合,随着“天赋人权”等等科学先进理念的引进,“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也在不断突破其原有局限,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迄今仍然拥有不言而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若说“有教无类”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原则,那么“因材施教”则是落实“有教无类”原则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值得学习、借鉴和弘扬的精华内容之一。其有名的教学实例就见载于《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虽说“天赋人权”“生而平等”,但作为具体的每一个个人,其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则是自然、客观地存在着。即如那些未必科学客观的分类: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对此,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就有这样的通识,即:通过教育,就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来落实“有教无类”的原则。
当前,我们开展现代化建设,落实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和历史的条件下,运用“因材施教”,落实“有教无类”。也就是说,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认识和把握“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对于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范文二: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无疑是我们教育领域经常性提到的问题,也是经常性做不到的问题。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需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需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因性而教、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还要能够促进学生能够因教而学、因材择学。
因材施教,其实是在助长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丰富性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差距差异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
二、有教无类
许多文史科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有教无类也很熟悉。一般的认为,有教无类,就是不对学生区别对待,一律视之,很有教育公平的意思。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上却不是那么一帆
风顺的。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但是许多人给“有教无类”以新解。比如易中天先生认为:“有教育则没有类别”,也就是:人在教育之前是有差别的,有贫富、贤愚等差别,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易中天先生指出,该观点据他本人所知最早为谢质彬先生提出,并深表同意。
三、二者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言,因材施教强调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这与《礼记》中“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
有教无类,按照一般的理解,则是注重教育公平,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按照某些学者专家的新解,则是强调教育的同一性、目的性、规定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达到某种共同的要求或水平。
因此,在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得到公平对待,能够有教无类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其善,救其失。怕的是,有教后便无类。
范文三: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刘桦
引言
当我们如今的教育价值转型之后,追求公平的教育转型便成了“注重学生发展”的现代学校理念。淡化了曾经传统的管理为主的概念和方式。并慢慢摆脱家长,裁判式这类容易引起教师强硬派形象的理念。这也反证现代学生的摄取知识的能力,与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年龄段的性格,都使得教育不得不向着一种更自由更贴近学生们心灵的的方式转型
正文 其实,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推动教育公平与教育民主,使经济,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同的群体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而更关注学生独特个性特点让这些特点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实现。这种追求公平的教育价值转型,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教育理念,并要求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代之以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即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学生是制定管理观念的根本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生进校后,我们鼓励学生们通过书面的方式与我们进行简单的沟通,也许孩子们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份对学习的感受。但一定有对学校,对学科,对未来的困惑。我们可以简单地让学生评价教师们的教学,提出一些在教师的角度很难想到的建议和主张。一份建议极有可能帮助的不止是一位同学,而是一批有着相同困惑的学生。
激励和欣赏,看起来简单的方式会让我们事半功倍。因为它可以取代斥责惩罚这类对于反抗期的学生们很敏感的举动,让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有了愉快的情感。进步的喜悦时学生的动力,也是我们的动力。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创造出非同凡响的奇迹。
第二:不怕张扬 不怕怯懦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假豚,陵暴孔子。”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需要。先圣孔子的高徒 性格各异且从史记上这些很不客气的字眼上看,先圣的教学气氛有时并不理想。 子路这样性格的学生在现代学生中并不少见。虽然我们教师心中绝不应该把学生分类绝不能在心里定位某个学生是什么类型,但是学生的个性是客观存在,并不能回避。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先圣对于子路的态度。子路好勇我们就抓住这一特点把这份勇疏导于课堂上踊跃的提问,课外活动活泼的组织性上,给学生一份发挥自己特点的空间。这样 不但树立了自己在这类“好勇”性格学生里的良好形象,更加树立了学生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使学生心中 对机体的融入感更加强烈。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需要。学生性格中也有比较怯懦胆小的类型,往往此类学生凡事不敢上前,久而久之 性格一旦固定便很难在学习过程中 活动过程中提出自己所需要的疑问。更很难让我们走近他们的心灵。这时候我们需要给这类孩子一些信任,而并非自信,自信是学生自己创造的,而激发自信的源动力便是信任,可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简单地任务,且在此后以任务中的亮点激励他们,给予他们肯定,久而久之与学生建立起理所当然的信任感,学生们的自信便慢慢被发掘出来。
师生和谐——深层互动中对彼此的悦纳与认同
师生关系,在社会层面,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角色定位与适应,其实质是依从社会规范而行事,师生之间更多地尽的是责任与义务,和谐与否,并不能改变其关系的性质;在人际层面,它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建设与融合,其实质是依从个人的认知和情感而取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决定彼此的吸引与排斥。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改变的是人际认同,而不是社会角色的认同。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当是追求师生的人际意义。师生间是情感之交,还是“点头”之交;是敬而亲之,还是敬而远之、甚或是不亲不敬,师生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彼此的悦纳与协调。
第三:学术氛围与学术关系
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术氛围建设似乎只是高校才可以提的问题,而中小学提出学术氛围建设问题未免有些过高和不实际。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在目前国内知名的中小学校里,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却是相当浓厚的,不仅有一批专家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术骨干和教学领头人,而且教师们的学术研究积极性普遍很高,并且取得了公认的研究成果和较高的教育质量。于是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又
一波的学习名校追赶名校的热潮。由此看来,在中小学提出学术氛围建设问题不但不是过高而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台运转着的汽车。没有前轮的支撑和后轮的推进摩托车就没法前进,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把硬件建设比作摩托车的前轮,那么软件建设就是摩托车的后轮,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则为后轮提供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硬件建设得再好,没有一支意识超前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也会失去动力。因此建设一支意识超前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
有了这一前提,我们大可以,让学生在一些较为枯燥的计算与研究较多的科目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且并不觉得枯燥。更有利于学生自发的去探索这一学科,为将来学生们走入高校时树立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述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在如今的发展速度下,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这两个看似矛盾词汇,变得有必要在特殊环境下变成相辅相成的一个联合体
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课程意识折射出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专业自觉和专业理解,彰显出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了这种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而不会为了某种“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内部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氛围建设问题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走教师与友人关系的结合之路将会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把广大教师动员起来,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和与学生关系研究上来并坚持下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会形成,学校的发展目标就会得以实现,学校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就为期不远了。
范文四: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一)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因材施教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是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 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它越来越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把普及义务教育引上了法制的轨道,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
全面提高质量是全体教师的任务。担任各科教学的教师,都应该根据“大纲”,从不同方面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阐明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的意义,以及数学教学的任务。
2.因材施教使小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保持动态平衡。
学科特点赋予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是落实“双基”,发展儿童思维。固然,在整个小学期间,儿童的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的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具体到每个学生,由于他们的遗传、环境和前期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差异,往往同一班学生的思维发展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却是相对的。朱智贤先生曾指出:“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的情况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正确组织起来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引自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3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这里的“正确”,我理解为符合儿童实际,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也就是因材施教,使学生之间的不平衡暂时相对平衡;过一段时间,在新的条件下,或是学习新知识、或是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之间又出现不平衡;教师又在新的基础上去改变这种不平衡如此循环往复,在动态平衡中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发展。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这一教学原则符合客观规律,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进一步充实它的内容。
(二)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已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需要的矛盾是内因,教育是外因。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充分考虑了内因的特点,才能调动起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敏锐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学生。
我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学生。
第一,了解各年级学生的共性。心理学家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把7~12岁的儿童划为具体运算阶段,我国称为“学龄初期”。实际上在小学阶段的5~6年中,各年级学生分别有其“年级共性”。以三年级学生为例,他们与一二年级学生相比,对学校环境较为熟悉,消除了初入学时的胆怯心理;但又缺乏高年级学生的自觉性,纪律性较差;活动量大,但不善于组织有意义的游戏;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忆比一二年级学生强,但比高年级学生差等等。了解和掌握“年级共性”,有利于我选择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程度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正确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性格、情感、意志,甚至在家庭中的地位等,都是需要了解的情况。我往往通过访问原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通过作业、测验、课堂提问、与学生交谈等途径作一些调查,并重点记载,作为分析学生心理的参考。
第三,要敏锐地观察和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不论在课内或课外,只要有机会,我就接触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多年来,我在教数学课的同时,兼任过班主任和少先队、文艺宣传队、小足球队辅导员,在活动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
2.辩证地看待、正确地分析学生。
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要与正确的看待、分析相结合。有一年,我新接的三年级班上有个男生,外表文静,从课堂提问反映智力正常,但从作业、测验反映出成绩较差。我注意观察他,看到他穿着特别整洁,连白衬衣上都没有污痕,这是一般八、九岁的男孩做不到的。我分析他活动量小,并且家里有人为他勤换勤洗衣服。有一次,他没完成作业,又没有勇气向老师说,特地请妈妈到校代为解释。他与同学之间发生很小的问题,也立刻向老师求助。听了重话,就要掉泪。性格懦弱,遇事无主张。后来了解到他是两房“共”的独子,母亲的一侧肾脏已被摘除。他从小由奶奶带大,依赖性强。由于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致使学习成绩差。于是我找他的家长谈话,希望共同克服他的依赖心理,让他在各方面经受锻炼,成长为一个“男子汉”。我们的共同努力使这个学生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健康地成长起来。
还有一个姓王的学生,连年留级,到我班时已16岁了。当我找他补课时,他说:“老师,我实在不想读书。您就不要为我费心吧!”原来他的母亲因与他父亲口角而服毒自杀,他失去母爱后消沉厌世,常到母亲墓地痛哭,怨恨父亲。他的父亲也因苦闷而粗暴,常常酒后殴打他。我同班主任一道热情关怀他,鼓励他从悲痛中自拔,正确对待人生,自立自强。还组织班上学生在节日向他“送温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一个姓赵的学生在一至三年级时是班上最调皮的孩子,常常当面顶撞老师,当然也常到教师办公室“解决问题”。我接班前重点了解了他的表现,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谁知接班后他除了学习习惯较差,并无顶撞老师等表现。我感到诧异,找他谈心。“谜底”很简单,原来他喜爱泥塑,上课时也兼搞“创作”。有一次塑狗,做了几次都不像,正巧打上课铃时塑成功了。他得意忘形,爱不释手,却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一把抢去摔得粉碎!同时也伤了他的心。从此他就跟那位老师对着干,成了“差生”。于是我教育他正确对待课外兴趣,他也随班进步了。 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着眼于小学生的发展,分类指导
1.程度不同,要求各异。
一节课里,虽然全班学生都在学习同样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领会的程度都相同;教师的主观要求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只有适合学生程度的教学才有好效果。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新授课,重点是计算法则,难点是对于算理的理解。这节课我要求全班都掌握计算法则,但具体对各类学生却区别要求:差生模仿例题计算,逐步掌握法则;中等生按法则的三个步骤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优生除前面的要求外,还要能概括法则,说明算理。
2.分类训练,螺旋上升。
有些教学内容的训练过程较长,如复合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我就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分类循环,进行系统训练。我把学生按思维能力分为优、中、差三类(不同于按学习成绩分类)。每次上新课让优生先行一步。如第一节课训练优等生审题、画线段图,其他学生解答;第二节课训练中等生审题、画线段图,优等生分析数量关系,差生解答;第三节课训练差生审题、画线段图,中等生分析数量关系,优生验算。以后的课依次让各类学生受到解应用题的训练,随着教学的推进,全班学生的水平也螺旋上升。
3.对症下药,补差“保底”。
每个班上都有差生,教师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他们身上。因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个连小学毕业程度都达不到的学生,无论今后当一个普通劳动者还是继续学习都有许多困难。为此我从不放弃一个差生。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分析差生形成的原因。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般来说,他们没有学习兴趣,求知欲较低。有的能力确实很差,观察力薄弱,“视而不见”;注意力分散,“听而不闻”;言语表述紊乱,抽象能力更差。因而在学习上采取“跟着混”的态度。但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所遇到的弱智差生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差生是在入学初期大脑皮质没有受到应有的强度刺激,处于
抑制状态,妨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反之,基础差又妨碍学习新知识,终因“积重难返”而掉队。这类学生的智力差其实是假象。另外一部分差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任性等非智力因素。必须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第二,弥补知识缺陷,帮助差生跟班学习。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一环套一环。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就会妨碍后继课程的学习。我一般通过单元测验、课堂提问和作业等环节摸清学生的知识缺陷,作好记载。上课时把存在共同问题的学生集中一起训练。如有的学生写不好“解题计划”,每逢需要拟“解题计划”时,就指名这几个学生练习。这样既避免了课外加重学生负担,又为学生弥补了知识缺陷。
差生黄×,升到三年级还只会算百以内的加法,跟不上班就“混”。我鼓励他树立信心,学好功课。并不急于要求他跟上班级进度,只要他学有所获,改变“混”的态度。对他的课外辅导不求多,而求“准”,针对薄弱环节,弥补知识缺陷。我从多位数加法开始为他补习,经过一年努力,他学会了加法、乘法,直到升入四年级才学会除法。到学习小数四则计算时才跟上班级学习进度。
第三,加强思维训练,改变差生“智力落后”的假象。
前面说到,真正智力落后的差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差生的“智力落后”是一种假象。如差生文×留级到我班,原任教师反映他智力落后。但他会画画,会吹号。到我班后,初次印象也觉得他反应迟钝。仔细观察,发现他注意力分散,能集中注意的时间特别短,妨碍学习。于是我每天上课向他提问,有时连问几题,刺激大脑皮质引起兴奋,促使他动脑。经过一段时间,他开始自觉注意听讲,动脑思考问题,改变了抑制状态;一年后消除了智力落后的假象。
第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差生成绩。
差生彭×因数学只考了百分制的5分而留级到我班。他主要的问题是家庭条件太优裕而懒惰成性,不肯动笔写作业。到我班后,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让他感受集体温暖。过一段时间,我开始要求他完成作业,但他积习难改,直到下午七点才完成几道题的计算。以后经过两年的严格训练,他终于以数学70分的成绩合格毕业了。
当然对于个别有生理缺陷、患病的差生,要热情关怀,只作最起码的“保底”要求。
4.培优挖潜,促进发展。
优生一般思维能力较强,但小学生没有定型,加之非智力因素等多方原因,学生中的优、中、差只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为此,我注意:
第一,对优生一分为二,加强教育。
在学校里,优生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成绩好,不需要教师花很多精力,教师都喜欢优生。但是“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引自维果茨基《心理学研究选集》第277页)对优生也要一分为二,具体分析。如我带过一个班,同是优生,赵×智商高,学有余力,活动量大,骄傲自满;金×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知识面广,但缺乏毅力,浅尝辄止;余×好学上进,学习态度认真,也比较勤奋,并长于记忆。他们数学成绩都好,但他们的弱点都会阻碍今后的发展。于是我对赵×加强思想教育,用成语故事教育他认识骄傲自满的危害,处处严格要求他,注意尊重同学,与同学友爱相处。对金×加强意志的磨练,常给他出难题,“激”他攻关。对余×则热情鼓励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发现并注意培养潜在的优生。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可塑性强,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学习成绩。实际有些中等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一时看不准;也许升到初中以后会出现一次“飞跃”。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不注意这一点,也许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当学生升到四年级时,我就把优生和部分有潜力的中等生编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每天解一道思考题,每周开展一次课外活动,听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知识讲座,交流解题经验,写数学小论文等,培养了一批“小数学迷”。有些升入中学后有突出表现。如某届区初二数学联赛的前三名被我班小数学迷囊括;赵×15岁考入北大少年班,田×高二时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提前进入北大,他们现在都在攻读博士学位。
经过对优生和差生的因材施教,使中等生向优生的水平转化,差生向中等生转化,避免了两极分化。全班在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
范文五:“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作者:抱朴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6年第02期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是常说常新的重要话题。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对于人类教育事业公平原则最早的原创性表述。公认的解说,是指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就是说,无论对谁,都能够也都应该进行教育。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怀抱“吾从周”“克己复礼为仁”的治世理念,在王室腐化式微、诸侯逐强争霸的时代背景下,经艰辛备尝的政治实践历程之后,集中精力聚徒教学和整理典籍,终成伟大的文化教育宗师。他首创性地打破“学在官府”的体制,打破仅从贵族中吸纳教育对象的固有限制,切实实践教化民众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稳定统治的教育原则,积极推广私学,使任何愿意受教治学之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史书上所述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彰显了孔门教学情形之盛,展现了孔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辉煌业绩。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间不断撞击与融合,随着“天赋人权”等等科学先进理念的引进,“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也在不断突破其原有局限,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迄今仍然拥有不言而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若说“有教无类”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原则,那么“因材施教”则是落实“有教无类”原则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值得学习、借鉴和弘扬的精华内容之一。其有名的教学实例就见载于《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虽说“天赋人权”“生而平等”,但作为具体的每一个个人,其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则是自然、客观地存在着。即如那些未必科学客观的分类: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对此,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就有这样的通识,即:通过教育,就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来落实“有教无类”的原则。
当前,我们开展现代化建设,落实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和历史的条件下,运用“因材施教”,落实“有教无类”。也就是说,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认识和把握“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对于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