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满族的服饰资料4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满族的服饰资料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
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以西式审美观念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洲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
1
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国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2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
满族头饰
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3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
4
,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服装特点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
5
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章炳麟称其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清代满族基本都编入八旗,有旗人之称,故这种满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旗装。式样分男女两种。清初男子旗装为圆领、大襟、箭袖(马蹄袖),四面开衩,系扣袢,腰中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
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满语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清末。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箭袖多改为平袖。女式旗装基本与男袍同,只是在领口、前襟、袖口等处镶饰花边,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民国年间,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这种贴身合体的旗袍,更能显示出妇女端庄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装在满族聚居区才逐渐废弃。
马蹄袖是清代满族男女旗装之袖式,亦称箭袖。清初,满族男子所服旗装,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
6
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清中期以后,该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钮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满族妇女礼服亦多为马蹄袖式。民国年间,逐渐不用。
窝龙带也是满族传统服饰,亦称马甲,实为无袖的马褂。有领,衣长及腹,多为两侧开衩,在领、襟等边缘处饰以各色花纹。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夹、纱之分。内蒙古的满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将衣襟缝成弧形,即襟从领口至右肩处贴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转至肚脐处,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为上下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为对襟式,对襟下端多为如意头式,衣缘多镶以艳丽花边。清代该服饰窄小,多穿于旗袍内,清末以来尚宽大,多套于旗袍外。因其美观实用,至今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及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仍有年长者穿著。 乌拉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之一。以猪、牛、鹿等兽皮缝制而成。形状为前尖后圆,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并用一细皮带联结靴耳。鞋较宽大,穿用时须在鞋中充垫“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由于乌拉质柔量轻,行动自如,既可防寒,又利于军事征战及狩猎生活,故得以沿用下来,至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一些偏僻山村还可见到。
7
编辑本段服饰文化
明朝,南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皮兼用。迨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至于闲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为常。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喜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为有清一代的时装。辛亥革命后,旗袍的样式由肥变瘦,并有长、短袖之分。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
努而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袍”。满族贵族入关统治全国后,清太宗皇太极认为清朝帝王应当维持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尤其是维持统治者的民族标志
的服饰制度,以此作为固国之本。于是便著手制定和完善清朝的衣冠制,并三令五申,不许亲王大臣学汉人穿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等。要求在宫廷里的侍女奴仆都著满族服装,汉人成年男子衣著发式必须遵从满族的习惯,只有在死后入敛殡葬时方可用汉人衣冠。
8
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接触,需要一个“媒人”。朝鲜族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大摆筵席,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在所有礼仪筵席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有优美的音乐和舞蹈,人人能歌善舞,在节日或婚礼中更是尽情歌舞。同时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秋千、跳板、竞走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而且还有一些专由妇女参加的比赛和娱乐活
9
动,如秋千、跳板、顶瓮竞走等。
男子服饰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服饰艺术的宝库。
穿着朝鲜族服饰的少女
朝鲜族长期生活在我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人主要聚居区,其它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还有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的,他们大约有190万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延边地区就是我国东北的主要水稻产区。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清末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其实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
1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中国的朝鲜族大部分是清末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以,探索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应从朝鲜半岛的服装入手。朝鲜半岛服装受中国唐朝服饰的影响较大,
穿着朝鲜族服饰的夫妻
朝鲜人着装整齐、干净,并认为这是一种道德。三国末期,贵族男子穿宽大的裤子、短上衣,腰间系腰带;贵族中的女子则穿长裙和齐臀的上衣。其后,又受到蒙古的影响,女子的上衣缩短,裙子上提到腰。15世纪时,女子的裙子再度上提,在腋下系定,上衣缩短,与现在妇女所穿的朝鲜族服装相近。
中国朝鲜族在初期,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朝鲜和韩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更加促进了朝鲜族服装的发展。
11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朝鲜族男女服饰结构图
传统女装
朝鲜族民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 ;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在朝鲜语中叫
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缠裙为一幅未经缝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上窄下宽,裙长及脚面,裙摆较宽,裙上端有许多细褶,穿时缠腰一圈后系结在右腰一侧,穿这种裙子时,里面必须加穿素白色的衬裙。
传统男装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
朝鲜男子爱穿
12
传统儿童装
朝鲜族儿童服装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或出于审美心理,或出于避邪的目的,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活泼可爱。还有的认为是过去朝鲜妇女善于保存各种颜色的布块,用来给孩子做衣服等等。
朝鲜官服
过去朝鲜族的官服,随官职、身份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上是冕服,用黑色绸缎做团领,受中国冕服十二章纹饰的影响,肩部亦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的纹饰图案。
编辑本段服饰搭配
朝鲜族服装有佩饰才显得完美。如精美的绣花发带、绣花荷包、流苏,脚穿浅色船
朝鲜族服饰邮票
形鞋等。传统朝鲜族服装的领结下常挂一个流苏,流苏上的装饰为一块玉雕或一柄小银剑,其上有一环圈,下面则垂着长长的丝线流苏,与服装相呼应,形成整体美感。
朝鲜族人民具有爱好和平而又生机勃勃的品格,民族文化深沉而又活跃、伤感而又乐观。尤其是在节假日和老人寿诞之时穿上朝鲜族传统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这已
13
成为朝鲜民族标志性的“风景线”。
船形鞋是朝鲜族独有的鞋。鞋样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翘,用人造革或橡胶制成,柔软舒适。男鞋一般是黑色,女鞋多为白色、天蓝色、绿色。此外朝鲜族服饰中还有一种七彩上衣,用七彩缎做成,象征幸福和光明,一般是在集会和喜庆活动时穿戴。朝鲜族早期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胶鞋,现在普遍穿胶鞋或皮鞋。
篇2
壮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节日资料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节日资料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节日资料
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节日资料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的节日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14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节日资料
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 锡伯族的节日资料
水族的风俗习惯 水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布朗族的风俗习惯 布朗族的节日资料
土族的风俗习惯 土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 高山族的节日资料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畲族的风俗习惯 畲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节日资料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族的节日
东乡族的风俗习惯 东乡族的节日资料
德昂族的风俗习惯 德昂族的节日资料
侗族的风俗习惯 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羌族的风俗习惯 羌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 仡佬族的节日资料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柯尔克孜族的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的
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 俄罗斯族的节日
赫哲族的风俗习惯 赫哲族的节日资料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的节日资料
15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纳西族的节日资料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节日
仫佬族的风俗习惯 仫佬族的节日资料
京族的风俗习惯 京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傈僳族的风俗习惯 傈僳族的节日资料
撒拉族的风俗习惯 撒拉族的节日资料
独龙族的风俗习惯 独龙族的节日资料
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 鄂伦春族的节日
保安族的风俗习惯 保安族的节日资料
普米族的风俗习惯 普米族的节日资料
佤族的风俗习惯 佤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拉祜族的风俗习惯 拉祜族的节日资料
毛南族的风俗习惯 毛南族的节日资料
鄂温克族的风俗习惯 鄂温克族的节日
怒族的风俗习惯 怒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裕固族的风俗习惯 裕固族的节日资料
珞巴族的风俗习惯 珞巴族的节日资料
乌兹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乌兹别克族的
门巴族的风俗习惯 门巴族的节日资料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节日资料及服
塔塔尔族的风俗习惯 塔塔尔族的节日
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 塔吉克族的节日
16
基诺族的风俗习惯 基诺族的节日资料
篇3
满族的服饰 平民服饰 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 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 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
17
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要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这样缝制的旗袍是最完美的。 鞋子特色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
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
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贵族服饰 礼服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 礼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
18
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 筵宴迎銮等场合,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 常服 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 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左右开禊,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 便服
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 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满族服饰特点 旗人之袍的特征之一是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可隐隐露出裤脚。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旗袍较为瘦长紧窄,袖口亦小,装饰
简单,前后襟下幅及左右四面开衩,原因是旗人重骑射,所着之袍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第二阶段的旗袍变得宽肥,袍身仅前后两面开衩,甚至只靠捻襟处开一条缝,叫做“一裹圆”或“小袍”,装饰却繁缛到了极点,这主要是由于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以及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所致。
其特征之二是旗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对装饰
19
细节的过分追求,反映了清代末期封建统治者病态的鉴赏水平。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麒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缛。此外,旗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花边最初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经久耐穿,所以花边多缀在易损部位,如领口、袖口、衣襟及下摆等处,后来渐渐成为,种装饰品,久而久之,蔚然成风。清代,花边的装饰功能远远替代了其实用功能。旗女的袍俗尤以多镶为美,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顶峰,有时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几乎看不到原来的衣料。
其特征之三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是一种等级身份的标志。清代服饰的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对品官冠服的色彩质地、多胸补子、朝珠等级、翎子眼数、顶子材料都有严格区别。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服饰禁例,如:凡五爪龙缎、立龙缎等,官民均不得服用,如有特赐者,亦应挑去一爪穿用;军民等一律不得以蟒缎、妆缎、金花缎、片拿、倭缎、貂皮、猞猁狲等为服饰;八品以下官员不得服黄色、香色、米色及秋香色;奴仆、伶人、皂隶不许穿花素各色绫缎??,所有这些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半步,更增加了阶层之间的壁垒作用。
从中国服装发展史来看,清朝服饰形制是最为庞杂、繁缛,
20
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在清政府规定的服制中,既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本民族的习俗礼仪,在中国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满族的衣着发式,自创始起,经历了两千多年变迁,不但深刻影响着中国各民族的衣着穿戴,而且为中国服饰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如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装”是从马褂改进而来。在世界服装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旗袍,源于满族女旗袍。而坎肩则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服装,满族对中国民族服装的巨大贡献永远彪炳史册。
篇4
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
21
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各种调料和白菜等食用。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
22
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清代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菜肴是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烤全席”。满汉全席产生于清代官府,因而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其中满族肴馐起着主导作用。在满汉全席中,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等满族故土的特产是席上的珍肴,其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在满汉全席中,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也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族先民时期主要从事渔猎业,居无定所,食不定时,有时一家人举行宴会,大家都无拘无束,载歌载舞。进入辽沈地区以后,从事农耕生活,传统的聚餐已不多见,但满族人好客的习俗经久不衰。一般的客人或老人从外边进
23
来,年轻的媳妇马上出来施礼迎接,到屋后,先敬烟,后倒茶。满族人以烟待客,是因为吸烟是其民族的嗜好,不仅成年男女吸烟,十七八岁的姑娘也吸烟,故民谚东北三大怪,其中有一条是
24
范文二:满族服饰[资料]
服饰
满族头饰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以西式审美观念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洲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国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
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
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清国时期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装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装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装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成为现代旗袍。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范文三:岫岩满族的服饰
日期:2013-01-06 16:28? 作者:? 来源:吉祥满族
点击:94
满族先祖的服饰 满族先祖在生产力极低的年代里,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他们的服饰是非常简陋的。夏季裸露着身体,只用一点东西遮蔽下身前后;冬季以猪皮为衣,身上涂抹几分厚的猪油抵御寒风。到了金代,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春、夏开始穿布衣,秋冬仍用牛、马、猪、羊、猫、犬或獐、鹿的毛皮做衣服,裤袜也用皮制作。妇女好白色,穿白大袄子。满族的先祖也极有美的追求,或将虎豹尾插在头上,或以野猪牙、野鸡尾毛为冠饰。金代时,垂金环留脑后,发辫上系上彩色丝带,富人用珍珠金饰,妇女辫发盘髻,再系上逍遥巾及头巾。
清代时的满族服饰 这一时期满族的服饰承袭先祖的习俗,并完全适应狩猎生活的需要,与明代的宽袍大袖、方巾圆领形成明显对比。
长袍左右有开襟,下身穿套裤,便于骑马;左面钉钮绊,窄袖,便于拉弓射箭;系腰带,腰带上挂饭袋、刀子、匙子、火石、手帕等物,便于野餐;男子头顶前半部剃发,帽子不高,便于在森林中穿行;女子不裹脚,便于与男子同样骑马,就连又高又紧的衣领也是出于抵御严寒及避免蚊虫钻进衣内的需要。满族服饰的特点是帽上的红缨,当时有红缨满洲之称。清统治者入关后,为了保持民族特点,一再申明不准更改民族服装。所以清统治近300年间,连汉族男子也遵循了满俗,所变化的是,长袍的开襟小了,窄袖口宽了,钮绊从左面挪到了右面。变化最大的是佩饰,原来挂在腰间的饭袋演变成烟荷包或妇女用的香袋。其变化的原因,是不再穿行于森林中射猎,也很少有驰骋于战场的戎马生活了。
近代岫岩满族民间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和套裤,因满族崇尚青、蓝色服装;头戴圆顶帽;脚穿双鼻皮条布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如船形,冬季穿(革兀)(革拉)。老年人冬季穿毡窝(用动物毛加工成的鞋)。
满族妇女穿旗袍,衣边绣有采绦,穿坎肩,也穿套裤,扎裤脚,着白袜,绣花鞋,鞋与男鞋形状相同。虽然不裹脚,但由于受汉族裹足习俗的影响,也将脚收拢,足尖成馒头型。戴耳环、手镯。由于岫岩产玉,身上常佩戴玉制工艺品。
由于岫岩盛产柞蚕,服装、被褥、装粮口袋等日用品常常用自家织的茧绸制作。姑娘习于刺绣,旗袍的衣边、身上佩带的荷包、枕头顶、幔帐、钱搭,均绣有花鸟,如蝙蝠、牡丹、石榴和诗句等图案,取意福寿富贵。
民国时满族的服饰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这一变革也涉及到满族服饰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男子剪了辫子,头顶前半部不再剃去,留了头发,也不再戴红缨帽。但满族妇女仍在头顶梳旗髻。
农民为劳动方便,多穿蓝布短衣,夏天戴斗笠,光脚,天寒时戴毡帽。
妇女兴穿旗袍,不分满、汉;冬季寒冷,袍内穿小棉袄,外套短褂;城镇妇女已有穿裙子的。
男人穿礼服者不多见,夏天戴草帽,冬戴皮帽,春秋戴缎制瓜皮帽;冬天穿棉鞋或毡鞋。
现代满族服饰 如今,除极个别山区老年人穿长袍外,满族男女服饰均与人无异。满族服饰只见于舞台、重大庆典或高档酒店(迎宾)。值得提出的是,满族妇女的旗袍以其朴素、美观、大方、合体的优势,经不断改进,迄今仍为妇女穿用,并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
范文四:满族的服饰
满族的服饰 平民服饰 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 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 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
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要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这样缝制的旗袍是最完美的。 鞋子特色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
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
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贵族服饰 礼服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 礼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吉服
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 筵宴迎銮等场合,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 常服 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 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左右开禊,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 便服
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 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满族服饰特点 旗人之袍的特征之一是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可隐隐露出裤脚。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旗袍较为瘦长紧窄,袖口亦小,装饰
简单,前后襟下幅及左右四面开衩,原因是旗人重骑射,所着之袍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第二阶段的旗袍变得宽肥,袍身仅前后两面开衩,甚至只靠捻襟处开一条缝,叫做“一裹圆”或“小袍”,装饰却繁缛到了极点,这主要是由于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以及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所致。
其特征之二是旗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对装饰细节的过分追求,反映了清代末期封建统治者病态的鉴赏水平。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麒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缛。此外,旗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花边最初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经久耐穿,所以花边多缀在易损部位,如领口、袖口、衣襟及下摆等处,后来渐渐成为~种装饰品,久而久之,蔚然成风。清代,花边的装饰功能远远替代了其实用功能。旗女的袍俗尤以多镶为美,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顶峰,有时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几乎看不到原来的衣料。
其特征之三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是一种等级身份的标志。清代服饰的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对品官冠服的色彩质地、多胸补子、朝珠等级、翎子眼数、顶子材料都有严格区别。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服饰禁例,如:凡五爪龙缎、立龙缎等,官民均不得服用,如有特赐者,亦应挑去一爪穿用;军民等一律不得以蟒缎、妆缎、金花缎、片拿、倭缎、貂皮、猞猁狲等为服饰;八品以下官员不得服黄色、香色、米色及秋香色;奴仆、伶人、皂隶不许穿花素各色绫缎??,所有这些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半步,更增加了阶层之间的壁垒作用。
从中国服装发展史来看,清朝服饰形制是最为庞杂、繁缛,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在清政府规定的服制中,既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本民族的习俗礼仪,在中国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满族的衣着发式,自创始起,经历了两千多年变迁,不但深刻影响着中国各民族的衣着穿戴,而且为中国服饰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如现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装”是从马褂改进而来。在世界服装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旗袍,源于满族女旗袍。而坎肩则仍是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服装,满族对中国民族服装的巨大贡献永远彪炳史册。
范文五: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
关于满族饮食的资料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各种调料和白菜等食用。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清代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菜肴是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烤全席”。满汉全席产生于清代官府,因而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其中满族肴馐起着主导作用。在满汉全席中,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等满族故土的特产是席上的珍肴,其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在满汉全席中,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也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族先民时期主要从事渔猎业,居无定所,食不定时,有时一家人举行宴会,大家都无拘无束,载歌载舞。进入辽沈地区以后,从事农耕生活,传统的聚餐已不多见,但满族人好客的习俗经久不衰。一般的客人或老人从外边进来,年轻的媳妇马上出来施礼迎接,到屋后,先敬烟,后倒茶。满族人以烟待客,是因为吸烟是其民族的嗜好,不仅成年男女吸烟,十七八岁的姑娘也吸烟,故民谚东北三大怪,其中有一条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关于满族的服饰资料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