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红岩第十三章读后感 6
红岩第十三章读后感 《红岩》这本小说主要讲了:在快解放时,**还统治着重庆。甫志高领导的书店被作为地下党联络站,可被敌人发现,捕捉了甫志高。江姐强忍失去丈夫的悲痛并到丈夫生前的地方工作。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刘思扬和江姐因甫志高告密被捕。面对敌人的毒刑,江姐没有屈服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时,徐鹏飞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杀害。就在当晚,同志们从许云峰挖的地洞逃了出去,里应外合,取得了解放。
我为江姐,为许云峰,为共产党的所有英雄们而感到骄傲。江姐,她受尽了敌人的拷打,敌人把竹签刺入她的十指,可她仍然傲然地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可是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他们在敌人面前不低头,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红岩》这本小说真是令我感触太深了,也让懂得了以前战争时期时人民非常渴望光明。
范文二:老子指微 - 第十三章
澎湃闻听‘圣人之治,持道保本’,心悦诚服,于是说:“圣人治民,顺道畜民。请问圣人自己又如何行持自身?”
老子说:“圣人也是人,如此而已。”
澎湃说:“然而,举凡俗一民则不足以治万民。圣人势必有所不同,请夫子开导。”
老子说:“圣人不得已而治天下,却不认为自己有何特别。圣人莅临天下,在于能够始终为‘常人’。”
澎湃问:“何谓‘常人’。”
老子回答:“本常之人。守本则不以欲伤生,知常则不以人趱道。圣人谨守人之根本恒常,如此而已。所谓道,在圣人看来,不明了也是道,明了也是道。”
澎湃问:“依夫子所言,当今世人不明大道,可以算是得道吗?”
老子说:“不是的。自然生灵,顺由天性,是谓不明之道。圣人,守本知常,是谓明了之道。赤子或圣人,不明或明了,只要与道不失,如此之人皆可谓真正之人。今之世人,在明与不明之间;人类而非人,世道其远离大道已经太久太久了。”
澎湃问:“守本知常而为圣人,其心如何?”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澎湃问:“何谓‘宠辱若惊’?”
老子说:“人之本性,贵在清宁中平。人皆喜好受宠,宠则上而失中;人皆厌恶受辱,辱则下而失中。此二者,皆扰乱人心不得安宁,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唯有知本内宁,则始能与道相得,是谓‘无宠辱心’。‘无宠辱心’,所以圣人能身下天下。”
澎湃问:“何谓‘贵大患若身’?”
老子说:“存在私心私欲,则会患得患失,终身痛苦不已。唯有置身度外,则始能与道相合,是谓‘无福祸身’。‘无福祸身’,所以圣人能身系天下。重视为身于为天下,如此则可以与之托天下;乐于以身为天下,如此则可以与之寄天下。不正因为他无私吗?故而能够成就其自身。所以说,圣人治理天下,同样顺合于大道:道以形体为‘玄’而主万物,圣人则以民为物、以身为物,而以心为‘玄’。”
------------------------------------------------------------------------------------------------------------------------------------
【附】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上也,辱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点睛] 上一章言‘圣人之治也’,人类当‘为腹不为目’,本章则言圣人当进一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范文三:第十三章全面预算
第十三章 全面预算
教学质量与要求:
了解预算体系的内容和编制程序
掌握企业的营业预算编制
教学重点:
全面预算的概念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
全面预算的内容及其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
编制全面预算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讨论,作业讲评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4
第十三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一、预算的概念
计划和预算在许多场合为人们相互替代,但严格来说预算和一般的计划是有区别的。任何有意义的设想均可以称之为计划,而预算通常专指使用货币量度的财务计划。
二、 预算管理的特征
预算管理,就是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来强化企业管理的——种管理模式,它是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一种权利分层体系。
(一) 预算管理具有机制性
(二) 预算管理具有战略性
(三) 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
(四) 预算管理县有综合性
(五) 预算管理具有全程性
(六) 预算管理具有主动性
三、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又称总预算,是以货币形式及其他数量形式对企业未来在—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划。它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为基础,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以销售预算为主导,进而包括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各方面,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最后以预计财务报表作为终结,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进行组织与协调。
三、 全面预算的作用
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一) 促进了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有助于企业风险控制
(二) 明确企业各级各部门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三) 有助于配置企业的资源
(四) 促进沟通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五) 控制各部门的日常经济活动
(六) 既可以作为员工的激励机制,又可以用来考评各部门的业绩
五、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方法:“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预算委员会根据规划提出预算期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及各部门的具体任务,确定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针和原则,然后编制分项预算草案,并汇总上报分项预算草案,编制全面预算草案,最终确定全面预算;通过审议批准、接着下达执行,同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取得反馈信息用于监控及决策。
包括成立预算委员会、确定预算期、制定预算原则、编制预算草案、预算协调、复议和审批、预算修正。
(一)预算委员会
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规模、预算所涉及的人数、预算过程中内部单位的参与程度及总经理的管理风格等。是管理预算事项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任务是:P199
(二)预算期
(三)预算原则 1.考虑因素:5个; 2.具体原则:5个
(四)预算草案 应考虑的内外因素分别为:P200
(五)预算协调
(六)复议和审批
(七)调整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内容和编制
一、内容
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指以本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以销售预算为主导,延伸到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各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的一种预算体系。
随着企业性质和规模不同,全面预算的具体内容体系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
的,通常包括日常业务预算、专门预算及财务预算三个部分。
(一)日常业务预算
日常业务预算,经营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的日常营业活动,即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所编制的各种预算,是企业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预算。
日常业务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这些预算大多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收入与费用的构成情况。
(二)专门决策预算
也称特种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不经常发生的长期投资项目或者一次性专门业务所编制的预算。通常是指与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或收益分配等相关的各种预算。
它可以分为资本预算和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两类。其中,资本预算主要是针对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主要有资金筹措及运用预算、缴纳税金与发放股利预算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根据日常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所涉及的有关现金收支、经营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所变动所编制的预算。
财务预算是建立在营业预测基础上的,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
以价值量指标总括反应经营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的结果。
(四)各预算间的关系
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按其经济内容和各预算前后衔接、相互联系的关系,有序排列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销售预测是一切预算的编制起点,根据长期市场预测和企业生产能力而得出的,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预测。
本年度销售预算是年度预算的编制起点,按照“以销定产”原则确定生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生产预算除了受制于预计销售量外,还要考虑现有存货和期末存货。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均以生产预算为准绳;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是上述有关预算信息的汇总;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是全部预算的
综合。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
1.日常业务预算的编制
日常业务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一)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13-1(二)生产预算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为规划预算期生产规模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量 13-2
(三)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的预算是为规划直接材料的采购活动和消耗情况而编制的 ,其编制依据是生产预算、材料单耗等资料。
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材料耗用量+预计期末库存材料-预计期初库存材料 13-3
(四)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用来确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耗费水平和人工成本水平的预算。
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小时工资率×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
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工时定额×预计生产量 13-4
(五)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 是指用于规划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的其他一切生产费用的一种业务预算。例13-5
(六)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生产成本预算反映预算期内各种产品成本水平,在生产预算、直接材料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13-6
(七)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
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是以价值形式反映整个预算期内为销售商品和维持一般行政管理工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13-7
二、特种决策预算的编制
1.资本支出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是指长期投资方面的现金支出计划,综合反映为投资各年的现金流量预计表,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13-8
2.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
(1)资金筹措及运用预算
(2)其他财务决策 13-9
三、财务预算
1.现金预算:现金预算主要是规划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金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
现金预算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
(一)现金收入
(二)现金支出
(三)现金收支差额
资金多余或不足部分是现金流入合计与现金支出合计的差额。
(四)资金融通
(五)期末现金余额 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
=期初现金结存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资金融通(运用)
13-10
2.预计损益表 13-11
3.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资产负债表是根据基期的资产负债表和预算期内的各项预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影响进行汇总而编制的反映预算期末财务状况的综合预算。13-12
第三节 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预算按是否可随业务量变动而进行调整,分为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
(一)固定预算
1.含义: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其特点是只按某一确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将实际结果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分析,并据以进行业绩评价。
实际收入大于预算收入或实际费用小于预算费用的差异为有利差异;实际收入小于预算收入或实际费用大于预算费用的差异为不利差异。
2.优缺点:
3.适用范围
4.编制 例7-1
(二)弹性预算
1.含义:按预算期内某一相关范围内可预见的多种业务量水平确定不同的预算额。
特点: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按成本的不同性态分类列示。
2.优点
3.适用范围:
4.弹性成本预算的编制
弹性成本预算=固定成本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13-13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1.增量预算
(1)含义:
(2)优缺点:
2. 零基预算
(1)含义:所谓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任何一种费用的开支数,不是以现有费用开支水平为基础,即不考虑以往的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期内费用支出数额的大小。
(2)程序:注意划分不可避免项目和可避免项目;不可延缓项目和可延缓项目
(3)优缺点:
三、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1.定期预算
(1)含义:
(2)优缺点:
2.滚动预算
(1)含义: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其基本特点是预算期总是保持一个固定期间的预算方法,
每过1个预算期,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1个预算期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固定期间的预算期。
(2)方式及其特征:逐月;逐季;混合滚动
(3)优缺点
四、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长期预算是指预算期长于一年的预算,它可以是涉及某一开发项目的预算,也可以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预算。有些企业根据企业的长期计划编制连续效年的整套财务报表(通常3—5年),这种连续效年的预算的财务报表也称为预计财务报表。
短期预算是指预算期短于一年的预算,它主要涉及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特定项目和具体业务。由于属于现行执行期间预算,所以相对于长期预算而言比较准确,约束力强。
五、预算方法与各种预算之间的关系
1.联系:并非是完全相互排斥
2.区别:归属的内容体系不同;命名的规则不同
小结:
范文四: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 组成的;一切物质的 都在 地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
2、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
因是什么?
3、在课本图13.1-2气体扩散的实验中,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
气下面,倒过来行吗?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4、在课本图13.1-3液体扩散的实验中,经过30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
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5、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所以
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
地 。⑵分子之间存在 。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
决。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阅读课本实验,可以先讨论,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
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阅读课本P4演示实验内容,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 。
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
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请猜测一下哪杯水中扩散现象快?
你认为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例支持你的结论吗?
小结:温度越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得越 。
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4、P5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
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三、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_________的。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如图所示,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
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现象表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过程越快。出
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越剧烈造成的。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4、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
隔开,抽去玻璃后( )
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5、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6、如图甲,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块紧紧挤压在一起,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拉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变化。以
上两种现象共同表明:____________。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
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七、学习反思:
二、 内 能
【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塞弹起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
里? ,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和___ 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能量的形式之一,单位也是________。
2、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 __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 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能。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具有_____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也具有_______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的。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___ _____。高温物体 热量,温
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
5、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能转化为 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温度 , 能转化为 能。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仔细阅读课本,可以先讨论,再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一)、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 ,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
3、内能和体积的关系:物体的体积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 也就不同,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例如: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 。
(二)、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阅读课本P7最后一段)
4、机械能与 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 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四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
A.分子动能 B.分子势能 C.内能 D.机械能
2、关于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放出内能
B.内能是指每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
C.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机械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5、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C的冰全部熔化成0C的水,内能增大 B、0C的冰内能为0
C、20ml的水的内能比200ml水的内能小 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6、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7.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8.、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9.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一会儿筒壁变热。这主要是由于迅速压缩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 ,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 ,并通过 方式使筒壁发热的缘故。
10.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对它做了功
C.它含有的热量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八、学习反思: 000
三、比热容
【学习目标】1、通过看书和讨论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2、记住水的比热容,会描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会用Q吸=cm(t-t0)和Q放=cm(t0-t)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清晨起床后,小明想吃完方便面后再去学校,暧瓶中无热水,但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是烧开半壶水来煮方便面呢?还是烧开一壶水煮方便面?
再问:若现在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选择哪种水呢?
那么: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水的 越大,水升高的 越大,水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烧水所用的时间就越长。
对于不同的物质,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1---P12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食用油比水需要的时间 (吸收的热量 )。
2.我们把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 ,符号为:J/(㎏·℃),读做: 。
3.水的比热容是 ,其物理意义是 。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目的:一种是水,另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的度数是否相同?
实验: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等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实验步骤:
(1)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与温度计的示数。
(2)点燃酒精灯,加热5min 。
(3)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4)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
2.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
①.质量为1kg的铝,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②.质量是5kg的铝,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③.质量为5kg的铝,温度升高2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小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若加热的时间相同, 温度升高的度数较大;若要使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则给 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32.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J/(kg·℃)。它的意义是 。
3.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B 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
C 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D 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4.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的水变成4℃的水 D.将铁块锉成铁球
5.很多机器在工作时温度升高,往往用水来冷却.用水冷却的最主要原因( )。
A.水的比热容大 B.水放出的热量多
C.水的温度低 D.水容易取,不需花钱买
6.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J/(kg?℃))
7.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J/(kg?℃))
8.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教师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P15:3、4、5
八、学习反思:
433
四、内能复习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 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 有关,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能与分子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
5.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 ,传递方
向: 。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 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 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 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 ,单位符号: 。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
8.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________;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________;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________;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某种物质和水,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4,那么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________。当它的质量减少一半时,则剩余物质比热容的为__________。
5.右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c=0.4×10J/(kg?℃)]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展示引导学习:请结对子展示,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四、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
2..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B、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大
C、温度的变化越大,物质的比热容就越小 D、比热容跟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3..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把铝块与铁块再放在一起时,则( )
A. 它们间不会有热传递 B. 热从铝传到铁 C. 热从铁传到铝 D.无法确定
4..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 ;理由: 。
方法二: ;理由: 。
5..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 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
6..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J/(kg?℃))
7. 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
出示课堂检测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933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六、学习反思:
范文五:自测题(第十三章)
《**思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测题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 )
A .竞争与掠夺
B .发展与科技
C .和平与发展
D .战争与革命
2.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是( )
A .多极
B .两极
C .美国一家独霸世界
D .三极
3.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提出的32字方针,其核心是(
A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B .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C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D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4.**提出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 .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C .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D .对话、协商和谈判。
5.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宗旨是( )
A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 .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互利合作、反对战争 )
D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 .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
B .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
C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
D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
7.最初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 .中、印、缅
B .中、新、英
C .法、英、中
D .中、德、法
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
C .共同发展
D .自力更生
9.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C .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D .对话、协商和谈判
10.中国领导人提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是在(
A .十三大后
B .十四大后
C .十五大后
D .十六大后
二、多项选择题
1.当前,整个国际态势处在( ) )
A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 .基本和平、部分动荡
E .总体战争、局部和平
2.**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论述包含了这样一些基本思想( )
A .战争是遥远的事情
B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D .革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E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3.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有( )
A .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B .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C .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促进共同发展
D .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E .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4.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A .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B .包含了真正的不结盟
C .以国家利益力最高准则
D .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
E .优先考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5.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是( )
A .坚持相互尊重主权
B .坚持相互尊重领土完整
C .互不侵犯
D .互不干涉内政
E .平等互利
三、辨析题
1.我国对外政策的最高准则是以意识形态为标准。
2.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将威胁世界和平。
3.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与积极争取外援并不矛盾。
四、简答题
1.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有哪些方面?
2.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出了哪些贡献?
五、论述题
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他有何意义?
2.试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D 6.C 7.A 8.A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E 3.ABCDE 4.ABCD 5.ABCDE
三、辨析题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对外政策是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中国根据国际环境的新结构,把自己的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准则,同时也尊重他国的利益,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国际事务。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政府一再声明: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发展,不使用过去殖民主义强国或者帝国主义列强那种掠夺别人、欺负别人、剥削别人的办法。中国的和平发展给邻国、给全世界带来的不是障碍、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3.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但独立自主并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是盲目排外,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四、简答题
1.答:
在2004年3月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和外交部长李肇星分别阐述了“和平发展”的含义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总理指出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发展,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
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第四,中国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2.答:
(1)**、**提出和实行了捍卫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如**、**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从建国初到70年代,面临着巩固独立、谋求发展的双重任务;提出了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确立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 划分的理论,以及建立“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2)**更加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包括:改变了关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提法,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做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调整了过去曾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3)**提出的新安全观:**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政治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经济保障是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正确途经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
(4)**、**的“和平发展”战略:十六大后,****和**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和平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发展,不会对世界任何国家造成威胁。正如中国外长李肇星指出的那样,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五、论述题
1.答: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呢?因为历史上还找不出一个后起的大国崛起 没有和现实的大国发生冲突的例子,比如说美国、日本、德国都是这样。“中国威胁论”为什么会兴起,因为在历史上往往后起的大国出现之后会冲击国际市场,对现有的大国造成强烈的冲击,比如说一战前的德国、二战前的日本,也包括冷战时期的苏联等,带来了种种经验教训。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
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意义:第一,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世界和平更有保障。因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需要和平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中国也要靠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己经而且将会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机遇,从而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促进共同发展。第三,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并交汇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第四,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国际社会具有巨大的契机作用。最后,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有全新的再认识,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要依靠改变自己来影响世界。
2.答: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宗旨:**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而中共十六大报告重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而在国家利益中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有机结合的整体。要安全上不受外来侵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之一。
(2)我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外交史上崭新的一页。
第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了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
第三,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第四,“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中国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发展。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红岩第十三章读后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