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乡愁》里的乡愁
《乡愁》里的乡愁
——品余光中乡愁诗
2010届临床医学五年制二班 赵勇 103380
摘要: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阻隔,更有时光流逝的内涵。乡愁是永恒的,乡愁是有层次的。余光中的乡愁,或基于故土,或系于爱情,或出于亲情,却都是以爱国情感作为乡愁之歌的主旋律,他用浑厚的歌喉向世人咏唱中国文化的情歌,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和深情。
关键字:乡愁、爱国、真情、台湾、大陆
乡愁,一个被文人墨客用叹了千年的话题,因每个人不同的经历,而牵系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愁绪。这一份情感,被远方的游子日日夜夜用目光去雕琢,用记忆去打磨,用泪水去洗刷,于是在归乡的梦里,便氤氲着模糊而又切近真实的乡愁的源头。 当代诗人中,要数余光中的乡愁诗最为著名,他也被称作“乡愁诗人”。他的那首《乡愁》,更是乡愁情怀的绝响,流传甚广,“凡我所到处几乎人人能背,简直成了我的名片。”(《乡愁四韵》序)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 余光中自己曾经说过:“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而又灾祸频频,漂泊的经验应该是很古老的了。只要展读《诗经》,征夫离人的感叹就不绝于耳。那些当然多是民歌。至于迁臣去国,诗人怀乡的嗟怨,也早发而为《离骚》。离骚也好,乡愁也好,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因而也是文学的一大主题。而除了地理空间的漂泊之外,若从宗教、哲学、文化等等的层次着眼,则内心的漂泊更应寻求精神的归宿。”(《余光中集》)带着这样的思想来品读他的乡愁诗,发现他笔下的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是一种形而上的追寻,那故乡也不只是某种形而下的地理概念,乃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永恒归宿,对传统、故乡、童年、爱情、亲情、生命和死亡的眷念,其不是‘乡愁’的种种??”(《望故乡的牧神——余光中传》,陈君华)
(一)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童年的记忆是余光中乡愁的源头,童年的风景是余光中乡愁的背景。1928年,余光中于重九日生于南京。青年时与四川就学,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修读外文。他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度过的,还是中学生的他,
无从选择,只有逃难,一路从南京,苏皖边境,上海,香港,昆明到重庆,纷飞的战火与人民的流离失所激发了他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为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情感基调。而战争,并未泯灭余光中对自然河山的喜爱与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在江南,应有杏花烟雨,飞燕柳絮,“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春天,遂想起》)于是,有了追忆与呼唤,“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春天,遂想起》);在重庆,应有巴山夜雨,嘉陵江流,“川娃儿我却做过八年/挖过地瓜,捉过青蛙和萤火/一场骤雨过后,拣不完满地/银杏的白果,向温柔的桐油灯光/烤出香熟的哔哔剥剥/夏夜的黄葛树下,一把小蒲扇/轻轻摇撼满天的星斗”(《蜀 人 赠 扇 记》),于是有了怀念与慨叹,“对着货柜船远去的台海,深深念一个山国,没有海岸,”“少年时代的天府/剑阁和巫峰锁住/问今日的蜀道啊/行路有多难?”(《蜀 人 赠 扇 记》)江南水乡与巴山蜀水,成为余光中心头上永恒的烙印,伴随他的一生。
(二)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成年后,爱情成为乡愁的催化剂,从初次见面,“一朵瘦瘦的水仙,羞赧而闪烁,苍白而且柔弱,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梦想着爱情和文学,无依无助,孤注一掷地向他走来”(《四月,古战场》),到一颦一笑,“昨夜你对我一笑,到如今余音袅袅,我化作一叶小舟,随音波上下飘摇”(《昨夜你对我一笑》)到最后动人的赞歌,“我是你的起点和终点,我的名字是你的名字,我的孩子是你的孩子,我会将你的处女地耕耘成幼稚园,我会喂你以爱情,我的桂冠将为你而编”(《四月,古战场》)。爱情滋润着他的心灵,热恋中的别离,便会有幽幽缠绵的乡愁,于是就会有诗,只有诗才是“灵魂的一封短信”,才能传达他绵久的相思。把爱情的诗意愿望与思念交融在一起,填补漂泊者内心温存的一隅,便有了乡愁的悠悠和绵远。
(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母亲的离世也引起余光中对亲情与生命的眷恋,这一时期,那沉重的笔尖,流泻出的是余光中沉甸甸的内心世界,痛失母亲后所体验到的生命的可贵延伸出另一层淡淡的乡愁。在人类的情感领域,最原始,最基本的就是亲情,母爱则是最伟大的亲情,具有永恒的人格魅力。余光中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一个传统的江南女子,母亲的慈爱与江南的灵性给了余光中诗意的禀赋。抗战爆发后,余光中又跟随母亲历经艰辛终于到了重庆与父亲团聚。“母亲的恩情早在孩子会呼吸以前就开始??但生产之大劫不过是母爱的开始,日后母亲的辛勤照顾,从抱到背,从扶到推,从拉拔到提掖,字典上凡是手字部的操劳,哪一样没有做过?”(《日不落家》)乡愁在母亲离世后再一次蔓延,世界的矛盾,生命的意义,都困顿于他心
中,“矛盾的世界啊/不论初见或永别/我总是对你以大哭/哭世界始于你一笑/而幸福终于你闭目”(《母难日》)
余光中从中体验到生命的真实与价值,最终将母子之念升华到最广义的母子——大陆与台湾的乡愁。“浩荡汇入南海与东海/就以大陆的大名为名/——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这岛屿,原是依恋的婴孩/浸在母体包容的羊水/怎忍用一把无情的蓝刀/切断母体输血的脐带/切断从前风浪过海峡/和母亲一起东望的童年”(《母与子》)余光中开始了他对大陆深情的回忆与眺望。
(四)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生的颠沛流离,辗转迁移,幼时从大陆离开,“掉头一去时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站在海岸边,望大陆,任白发纷乱在海风中,带走多少回忆,带来多少思念,只因为那浅浅的一湾海峡。“说,一道海峡像一刀海峡/四十六年成一割,而波分两岸/旗飘二色,字有繁简/书有横直,各有各的气节”(《浪子回头》)。余光中离开大陆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中,美国五年,香港十年,台湾四十年,始终在异国和祖国的边缘。从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余光中三次赴美,此时抒发的是身在异国对祖国的怀念。“独行于摩天大厦的阴影里/我顿足复顿足,顿不掉太平洋对岸/带来的尘埃。顿不掉/那透过破履吻着我倦足的/尘埃。顿不掉/那混凝着异乡人的泪和母亲的骨灰的/尘埃”,“走过长桥,教堂的钟敲落清远的十二时/长针和短针高擎着双臂/欲接住北美洲瓜熟的太阳——/而此时,祖国正是午夜——/大陆,正是午夜——/而伍子胥的箫呢?/而申包胥的泪呢?”(《尘埃》),独在异乡为异客,余光中身在异国,中国的太阳离他太远,他结晶了,透明且坚硬,且无法自动还原。于是有疑惑,有感怀,“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江湖上》)
余光中在美国时的乡愁,带有明显的民族身份的性质,这种确认比较容易实现。而其他时期的乡愁,则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两岸政治关系的对立,交往隔绝以至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故乡的怀恋,这种乡愁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乡愁,而是大陆人民,台湾人民乃至全炎黄子孙共同的乡愁。关于台湾问题,有丘逢甲“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悲恸,有闻一多“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的呼喊,有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的遗憾。余光中于香港“十年看山”,“十年看山,不是看香港的青山,是那些青山的背后,那些无穷无尽的后土。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十年看山》),于台湾传唱“民歌”,“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 也听见”(《民歌》)余光中的乡愁情感在此时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同一频率里达到了共振,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阻隔,更有时光流逝的内涵。乡愁是永恒的,乡愁是有层次
的。余光中的乡愁,或基于故土,或系于爱情,或出于亲情,却都是以爱国情感作为乡愁之歌的主旋律,他用浑厚的歌喉向世人咏唱中国文化的情歌,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和深情,“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当我死时》)他的乡愁,乡愁里的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全都溶化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当年写这些诗,无论是狂歌或低呓,莫非是为自己喊魂,收惊。我们的民族再经不起分裂了。但愿刘禹锡咏金陵说的对:'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笛秋'。”
参考资料:
余光中.《乡愁四韵》.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余光中. 散文. 《四月,古战场》 《日不落家》 陈君华.《望故乡的牧神——余光中传》.团结出版社.2001年
范文二:文化里的乡愁
王淼《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7日 ? 20 版)
《徽州十记 太湖十记》:陶文瑜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徽州十记?太湖十记》是一本有关徽州和太湖的小书——写徽州,写的是徽州的人文和地理,是“千年徽州最贴切的从头说起,也是古老村落最生动的娓娓道来”;写太湖,写的是太湖的风景与人物,是烟波浩渺中的微茫记忆,也是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传奇。一方水土仿佛一篇文章,一幢建筑就是一个句子。徽州和太湖,本来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枝繁叶茂之地,作者漫步在徽州老街的石板路上,流连于太湖渔乡的果园老宅之间,回望犹如过眼云烟一般的前尘旧事,打量着依然生活在徽州和太湖流域的寻常人家,从心底里生发出一份别样的美丽,由此幻化成了一篇篇摇曳生姿的美文。
如果说徽州与太湖的自然人文,的确值得游人静默地低回凭吊;那么,此书的文字,也同样值得读者耐心地咀嚼回味。作者陶文瑜笔下的徽州与太湖,让你看到的,不仅是粉壁黛瓦的明清民居、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以及在时光的消逝中渐行渐远的古人背影,还有那氤氲在作者笔下丰神俊朗、简约洗练的恬淡诗意。与许许多多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苏州作家相比,陶文瑜的文字总是那般自然流畅、清澈见底,宛如一泓灵动的清浅中,似乎总蕴藏着浓情厚意,饱含着一往情深——他写徽州工匠孜孜不倦的木刻人生,固然让读者怦然心动;他写太湖人家持之以恒的耕读传家,又何尝不令人为之动容呢?
书中写道:“故乡是一个港湾,家园是背在身上的行囊。故乡是土生土长的情愫,家园是挥之不去的依托。”在作者眼中,家园比故乡的分量更重,因为家园庇护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同时,也庇护一个人的灵魂。徽州与太湖显然已经成了他心灵的家园,承载着他永不失落的文化情思和难以化解的文化乡愁。于是,在他的笔下,徽商们肩膀上扛着生活东奔西走,走南闯北,他们永远走在离家的路上,也永远走在回家的路上;太湖渔民们南来北往、风雨兼程,他们走得再远,也总要回到最初出发的码头——其中,无论是依依难舍的惜别,还是款款深情的守候,牵系着他们的,既是对遥远故乡的殷切期盼,更是那一分撕扯不断的家园情结。
世界浮躁而又忙碌,与前人相比,我们已然失去了不少难得的逸兴与从容。那么,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徽州还是过去的徽州吗?太湖也不是曾经的太湖了吧。或许,只有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才能够重温那一缕生活的馨香、那一份文化的优雅。
范文三:胡同里的乡愁
胡同里的乡愁
胡同里的书店。
始建于元代的西城区砖塔胡同。均为本报记者 董城摄
开栏的话
地名,可谓“历史的活化石”。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浩如烟海的地名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思考,寄托着人们的“乡情乡愁”。但是,近些年,许多古老地名消失了,热衷起洋名、乱改老地名、随意起名等屡见不鲜,折损了城乡魅力。
今年1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入普查和检查验收的第二阶段。本报今起开设《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专栏,寻访地名流变背后的乡愁故事,梳理地名乱象治理的经验得失,探求地名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
砖塔胡同、百花深处、杨梅竹斜街??大约从13世纪的元代开始,北京城有了成建制的胡同,其发源地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南一带。西城又被称为京城营城、建都肇始之地,现存胡同500多条。
数百年里,一代代北京人在胡同里走进走出。胡同里承载过的春夏秋冬、生活方式、人情冷暖,总在不经意间触碰着北京人的心灵。
这是北京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忆胡同 记住乡愁、延续文脉
“全城有如棋盘一样的规划,美善之极,无可言宣。”740年前,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看到了北京胡同最初的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所述“九经九纬”原则,奠定了如今北京城的胡同格局。北京城之文脉就此发端,生生化化。
何为文脉?老北京人的理解是,千百年前先人的智慧依然影响着今人的生活。而乡愁,就是为文脉延续保驾护航的使者。
土生土长在北京城,大学毕业后成为外企白领的崔勇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命运会因乡愁而瞬间改变。
“‘我爷爷小的时候曾在这里玩耍’,唱的就是我们家。”崔勇说,“我家,六代老北京,高祖一辈置下的房产,还在。”
乡愁,悄然而至。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小崔在家里一间平房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装满发黄纸张的旧脸盆,里面竟装着曾祖父写的回忆录,曾祖父1916年大学毕业时的同学录,德国摄影师20世纪20年代为崔家拍摄的全家福。顺藤摸瓜,崔勇找到了高祖身为清朝翰林的资料,找到了祖先题写的《重建文昌祠碑记》拓片,家族面貌渐次清晰??
尘封百年,乡愁泛漾而出。小崔的心,从此在乡愁之中安营扎寨。
辞去外企高薪职位的崔勇,选择开了一家书店,名为正阳书局。书局的开法儿着实“任性”,只卖“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和“在北京写的”三种书。
品胡同 天地雨露、花鸟鱼虫
低调,是北京胡同与生俱来的品格。
乍一看都是灰墙灰瓦,但北京每个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
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是首都核心城区最繁华,也是最拥堵的道路之一。街两侧,密布着宽宽窄窄二十几条胡同。
“闻武,听说上海《新民报》上有篇好文章,快去找来!”65年前一个深秋之夜,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推开胡同里的一扇大门。直到百岁高龄,京剧史论家许姬传还是不能忘记,梅兰芳大师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点名要看的,是一篇题为《谈迤逗就正于梅兰芳先生》的批评报道。大师的执着与襟怀,连同记忆,一齐在护国寺街9号厚重的门阑上定格。
此间另一处名声赫赫的胡同,非“百花深处”莫属。“无花少景不成荫”,百花深处缘何凭着墙上的几只蜗牛就能令老舍先生看得出神?缘何让陈凯歌、唐朝乐队、陈升等文化人情有独钟?这力量,或许就来源于乡愁。
令人称奇的是,古都北京街巷地名虽然繁多,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即大多与自然万物、人的生活和方位数量有关。
比如,以“天地日月”命名的天景胡同、地昌胡同、日坛东路、月光胡同;以“风霜雨露”命名的春风胡同、雨儿胡同、甘露胡同;以“花鸟鱼虫”命名的丁香胡同、孔雀胡同、鲤鱼胡同、蚊子胡同;以“衣食住行”命名的黑芝麻胡同、取灯胡同、耳朵眼胡同、炒面胡同。
如今,诸多胡同地名已悄然消失,其或雅或俗的名字蕴藏的生活与逻辑,业已不复存在。
数胡同 察源循理、保护地名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民俗学家翁立考证,就广义的街巷胡同而言,元代413条、明代629条、清代2077条、近代3200条。有关研究显示,1990年北京有胡同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至于如今胡同的数量,只有在几年后北京地名普查工作结束后才可得知。
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透露,21世纪初,一批中国专家学者开始呼吁保护地名文化遗产。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会议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岳升阳曾带领课题组,对北京宣南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一次系统研究。
课题组发现,老地名理应全部保留下来,但现实中仍存在甄别和选择的问题。比如使用了几百年的李铁拐斜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铁树斜街,到底应留下哪个名字?又如,一些并入大胡同的小胡同,名称还需不需要保留?此外,新中国成立后新设的地名,历经数十年形成了历史沉淀,是否需要保护?
北京市规划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做好地名保护工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保护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地名的使用主要采取沿用历史地名或由此派生的原则,充分尊重习惯、照顾历史,在对老地名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征求社会意见后,确定出最适合使用的历史地名。
2015年2月,全国首个地名编制标准——《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首次提出应保护地名文化遗产,优先使用历史地名,旧城内地名规划编制中应充分保留历史地名,挖掘地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根据分级保护原则制定地名分级保护名录。
说胡同 浸润民心、传承创新
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西城区将修缮一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院无偿提供给崔勇开设了正阳书局“砖读空间”。每天,都有很多北京人像上班一样,到“砖读空间”来寻访乡愁。
在保护历史和城市发展中做取舍,是很多城市决策者面临的两难选择。
京城胡同看西城。“一手保护、一手利用”,对西城区来说,保护地名不仅意味着延续文脉,更要使之在当今时代发挥作用。
离天安门最近、遗存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有一条名叫杨梅竹斜街的胡同——这里曾云集了中华、正中、广益等最知名的书局,出版家沈知芳在此开设了世界书局北京分号;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京,在这里写出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鲁迅在北京生活的十年里,经常在这里的饭馆里点上一碗虾仁面,细细品味。
如何让老胡同重现昔日风采?作为北京老城区内保留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杨梅竹斜街的复兴也曾面临种种难题。
西城区大胆采纳了“城市有机更新软性生长模式”的新方案,尝试摒弃“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邀请中外优秀的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发挥设计的
作用,引入出版书店、艺廊、工作室、设计商店等安静、有文化品质的业态,使之既融入胡同,又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保护历史和城市发展绝不是对立关系。”西城区委书记王宁表示,只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来保护包括地名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遗产,带着感情,锲而不舍,就能达到城市发展“古今一同,同声共气”的境界。
范文四:粽子里的乡愁
粽子里的乡愁-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除一家人享用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太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个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的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识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气。”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有删节)
【写作借鉴】
一线串珠,脉络分明。作者巧妙地设置了家乡粽这一线索,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脉络的牵引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深厚的感情: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母亲的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
阅读相关文档:那曾给我温暖的围巾 每一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 是它教我学会了自 在喜鹊的叫声中自然醒来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何豆豆的魔法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对护理专业“90后”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外星小宝宝 陶艺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 现代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幼儿园课题研究常态化的现状及对策 溺爱 给孩子设下的温柔陷阱 自己动手做实验 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刍议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导入 孩子,请说出你的委屈 当前中职技工教育存在的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党建材料】
范文五:乡愁里的中国
乡愁里的中国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
作者:叶一剑???? 分类:时事???? 点击数:3435? ?? 收藏数:9???? 上线时间:2012-10-18
简介: 十年阅读思考,七年田野考察,化成二十万字汇聚本书。作者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筹划,此后的7年多时间里,作为一个政经记者,一直用脚步和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记录着身边的中国故事。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城客’们的书,不过,这里关注城市的角度、层面,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也不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和系统的城市治理理论层面,而是从将城市作为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和制
手机阅读本书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关键字: 社会学 社会分析 社会调查 叶一剑
授权发布 不得转载
开始阅读
收藏
评论
分享到
1
1
序一从中国出发,重新打量世界
1.序一从中国出发,重新打量世界(1)
2
序二消失的乡愁
1.序二消失的乡愁(1)
3
前言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
1.前言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1)
2.前言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2)
4
乡村,乡愁
1.导言(1)
2.回不去的故乡(1)
3.回不去的故乡(2)
4.回不去的故乡(3)
5.回不去的故乡(4)
6.回不去的故乡(5)
7.变革的乡愁(1)
8.变革的乡愁(2)
9.变革的乡愁(3)
10.变革的乡愁(4)
11.变革的乡愁(5)
12.变革的乡愁(6)
13.变革的乡愁(7)
14.变革的乡愁(8)
15.共识陷阱(1)
16.共识陷阱(2)
17.共识陷阱(3)
18.共识陷阱(4)
19.共识陷阱(5)
20.共识陷阱(6)
21.共识陷阱(7)
22.中国将向何处去(1)
23.中国将向何处去(2)
24.中国将向何处去(3)
25.中国将向何处去(4)
26.中国将向何处去(5)
27.中国将向何处去(6)
28.中国将向何处去(7)
29.中国将向何处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