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怀疑与信仰并行
怀疑与信仰并行
人们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
而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当下,人们似乎又不那么相信一切:“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
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人们因怀疑一切而不再信仰,信仰沦陷危机。
人们陷入两难的困境:渴望安宁的信仰和怀疑现实的不定。如何携怀疑与信仰一起上路?
信仰,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让我们相信并且仰望。信仰是内心之光,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也因信仰而永生。那些恒久普适的价值是我们永远的信仰,不容怀疑。
过去国人盲目造神、拜神,奴化之下几乎丧失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于是盲从便渗透进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中,甚至成为一种标签。而现在我们又遁入另一极端----怀疑一切。
怀疑和信仰同样都有着强大持久的凝聚力。怀疑的开端正标志着智慧的起始,怀疑的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们从不否认自己存在着疑问。怀疑推动了世界。当欧洲大地仍处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中坚定地相信神创论时,早已有人开始悄悄地苏醒。在面对上帝的时候,他们内心的怀疑之火愈烧愈旺。就在这里,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并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们的怀疑推动了文明发展,人开始为“人”。
怀疑比信仰更需要勇气,怀疑是个无限。周国平如是说:“怀疑来自过分认真。”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这种人也不会有信仰。怀疑体现了以自由为灵魂的信仰,也是徐贲先生对怀疑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仰的回答。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并不孤独。”“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然而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会把思想引向邪路。不妨学学鲁迅,先生对信仰采取一种既认真又怀疑的审慎态度,不盲从,也不因循守旧。
范文二:我们的怀疑与信仰
我们的怀疑与信仰
----------------一些心得感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学员论坛的活动。说实话,刚接到组织交给我的这个重任时,我内心有些忐忑,在座的,大多数都是我的前辈,面对你们,我不敢说经验教训,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感受的勇气,然而今天之所以大胆的选择《我们的怀疑与信仰》这个主题,一方面是受到了这次培训的启发,前几天老师讲课的时候提到,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而我记得第一次小组活动的时候,组里的同学谈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不禁感叹,今天的中国,聪明的人很多,但有信仰的人太少。另一方面,我恰好在网上读到一篇《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的讲稿,是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中有几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请
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所以我考虑再三,决定借着这次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我们可能已经观察到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现状:作为公务员,我们会有怀疑,也会被人怀疑。一方面是公务员本身应有的信仰缺失,另一方面是公众对这个群体所代表的信任存在缺失,公务员被“标签化”,被“污名化” 。提到公务员,多数人的观念里,代表着“待遇优渥”,工资不低,拥有五花八门的福利和补贴,有好多灰色收入;代表着“保障完备”,不用交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得到较高的养老金;代表着“劳动强度低”,按时下班、带薪休假有保证;代表着“掌控更多资源”。然而一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贪污腐败的事件影响着国人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有官员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认为这是作秀。许多媒体对公务员的宣传,要么英明崇高,要么贪污腐败;而对大量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事的普通公务员基本不提,如果偶有提到,那就是基层公务员违纪受罚,再则就是一些与公务员身份无关的负面事件(如交通事故),当事人如有公务员身份,是一定要拿来炒作一番的,可以说,长期以来,对公务员的报道,很多是变了形的报道。社会地位高。一些人对不太了解的领域,不会区别到具体对象,而是会把某个负面案例加在一个群体
上,统统打上负面烙印,“三人成虎”,公务员拿着高薪不干活,欺负百姓搞腐败的形象就“推而广之”地逐渐深入人心了。面对这样的“标签”和“污名”,我们当中肯定会有人叫屈,很多基层公务员,对上,他们要承担硬任务,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到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一件都不能也不敢掉以轻心;对下,面对群众,工作同样不好做,既要约之以法,更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面是工作的压力,一面是冷嘲热讽;一面是飞涨的物价,一面是不高的工资;一面是提升的渴望,一面是狭窄的升职空间……,还有基层公务员感叹,自己有时是上级机关的挡箭牌、群众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有时是突发事件的灭火器、危机公关的牺牲品;许多乡镇干部说“只是挣个养家糊口钱”;不少基层公务员说“5+2”、“白加黑”的工作并没加班费;对“掌控资源,贪污腐败”一说,更多的公务员表示和自己“半点也沾不上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有段非常经典的语录:“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同样,公务员队伍也像一座围城,外面千军万马激烈竞争想要挤进来,可你真正身处其中就会发现,无论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方法都与之前的想象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甚至产生各种迷茫、焦虑与困惑。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整自
己的心态,找到我们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实际上,公务员就是专门服务群众的职业,说的虚一些,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 中国的公务员毕竟不同于西方的公务员,我们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公务员的前身——国家干部,在与人民群众鱼水相容,打成一片的年代,基层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爱戴和尊重。那时的干部中,也有害群之马,但,并没有影响干部群体在群众中的好名声。虽然,现在与污名相符的公务员只是少数个案,但从我们自身找原因,政府脱离群众,公务员对群众冷漠的事也不在少数,公共治理和服务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人们的气还不那么顺,当然,也没把公务员当成自家人,说白,不容易,说黑,信的人多。这些现象很让人深思,这实际上折射了我们当前存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已被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公众的趋利能量不能以正当的渠道宣泄,就必然造成吏治腐败、分配不公、社会落差巨大、社会心理失衡。 去掉公务员身份,作为在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同样也有不安全感,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把国内食品企业的诚信缺失推向了极致,接下来不断曝光的染色馒头、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让国人对食品药品安全充满了质疑,甚至人与人之间,人际信任也在不断降低,南京
剧。而作为一名政府法制工作者,面对这些现象,我更加深刻的感受是,在出现法律纠纷的时候,经过一番比较选择,人们仍然更多地寄望于“关系”、“行政”、媒体网络或非诉讼解决(如上访),甚至表现为直接冲突或暗地报复,觉得“法律无用”。这个社会好像徒增了好多的暴脾气,情绪越来越易燃易爆。我很害怕,当国人对有法不依、有法不守的法律心理一旦形成一种社会心理定势和传统后,法治理念也就名存实亡,法律信仰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法治愿景。
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有特别的对象,神,然而神和神的教诲是不可分的。神的教诲不仅关乎神与人的关系(虔诚),而且关乎人与人的关系(爱)。在不信神,不信上帝的人群中,由于没有必须爱的神,人更有理由爱他周围的人,在自由、平等、尊严的环境中,信任、尊重和关爱别人便会变得更加重要。在政治上,这些价值与民主、宪政是一致的,就人类迄今为止有限的历史来看,诸如公平正义、仁爱诚信、安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与宽容等基本价值与信仰、构成了所谓世道人心,关乎人的生存和尊严,恒定而不变,万古而长青。而法律信仰则是社会正义和秩序的信仰,它体现出人类对合乎正义、理性和秩序要求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心理认同和自愿服从。怀
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问题是怀疑什么、怎么怀疑和为什么怀疑。 信仰的意义更在于它是怎样的信仰,体现的是怎样的一些基本价值,即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基本价值的行为,仍旧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我不想给大家灌输自欺欺人的心灵鸡汤。因为你们不信,我也不信。正如著名诗人叶芝所言:“我们不能掩盖思想中的怀疑因素来建立一种虚伪的信仰,我们也不能靠掩藏起丑恶来为世人制造一种虚假的美。”今天许多人的怀疑心态并不是简单地突然放弃了信仰,而是不再盲目地接受来自传统或宗教、政治教义的信仰,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信仰的内容和合理性,大家都在寻求通往公平、正义与尊严的道路,我自己也一直在寻找,从小的方面来说,学习法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得到了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公务员工作,这个工作正好可以养家糊口,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工作,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奋斗的梦想工作,所以我的追求和信仰一直是公平、公正与尊严,这与法治的追求也是一致的。难道不是吗?我们吐糟公务员与群众百姓之间存在误解,我们评价法律在中国缺少一种神圣性,希望中国的法治建设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厌恶行政权力干预司法审判,这不恰恰表明我们正期待公平、公正与尊严吗?我们的信仰不正从我们的怀疑中生长出来吗?正是在这种对现实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发
现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我们正在展示着我们的信仰,当我们发现社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会发出声音我们会提出质疑,在社会公正尚未完全实现、权力运行仍然缺乏公开透明的语境下,怀疑之声形成的舆论压力,有助于倒逼出事件的真相,这些不正表明我们信仰公平正义。
越是怀疑的时代,越能彰显信仰的弥足珍贵;越是困难的时期,越能考验我们的意志。我们在这个怀疑的时代对自身要多一点思考学习与参与,对目前看到的问题多一点宽容。我们坐在一起吐槽的时候,也会感慨,当初走出校门时,都充满热情怀抱理想,然而随着“机械的重复工作”以及时光打磨,理想与热情随之褪色,逐渐沦为“三多三少”人:迎合上级多了,独立思考少了;按部就班多了,创新求变少了;庸俗功利多了,雅趣性情少了。每天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假装或者真的已经积攒不起再去打开一本书的力气了。然而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现在微信和微博中传递讯息的方式特别方便,我每次看到网上各种特别具体特别有用的资料,都觉得眼前一亮马上收藏,但是真正能够阅读完的却很少,这反而更加积累了很大的焦虑。我们自身要努力,拒绝平庸,重拾理想,以物质的单纯与精神的丰富提升生命质量。
当我们看到一些非法情形成为社会常态而质疑法律的合理性时,也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立法者和其他人一样都会出错和出偏差,他们对社会交往、合作规则的认定可能与普通人以实际活动体现出来的判断有差异,他们并不会仅仅因为进入了立法机关或在立法机关工作就一夜之间具有上帝的全知全能,洞察一切。因此,要使所制定的法律能够为人们信仰,除了其他必要条件之外,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要关注法律的实际效果,关注和重视最大多数普通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对于法律的反应。一个社会中的总体法律可能是合理的,是应当信仰的,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个别的法律或法条都应当崇拜和迷信。否则,社会就无需变革了,法律也就无从发展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正是因为有许多人以其行为表现出来对某个法律或法条不信仰――违反它、规避它、建议修改它,才使得立法者发现了该法律存在的欠缺和问题,因此,也才有了法律的修改或完善。
我们可能也已经听到一些有关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利好消息,也看到一些媒体出来澄清事实,为广大公务员正名。而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 信仰就如同爱情一样,我们无法强求获得,它必须基于我们的自觉趋从,身心的依赖。如果只是宣称公平公正必须信仰,并因此强求人们信仰而没有落到行动上来,那么也是一个迂腐的说教者。信仰是一个人的活
动所展现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我们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我们要用行动来展现我们的信仰。
范文三:信仰与怀疑 .doc
信仰与怀疑
学术界辨析1930年代“第三种人”和“左联”的矛盾,征引的材料多局限于双方的论战文字。延及杜衡的小说创作,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论辩中并未畅所欲言,但在长篇小说《叛徒》却和盘托出了对待革命的复杂心态。1934年5月,他开始在《现代》上连载《再亮些》,六个月后因杂志改版中辍;次年5月20日全部脱稿,修改数次,年底以《叛徒》之名出版(1)。小说描述了1930年代上海党员老张被革命的旋涡甩出而走向毁灭的过程,颇具挑战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是中国革命最为黯淡的时刻。这不仅因为国民党的镇压,也因共产党高层领导之间矛盾重重,盲动主义几使革命在上海无所作为。信仰与怀疑、艺术求真与政治宣传之间的矛盾,是每一位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日后将牵涉到无数知识分子命运的绝大矛盾,此时亦刚刚展开,研究《叛徒》及各方的反应,实具有“发生学”的意义。
一、小说与历史
1927年之后,党的领导人及其方针政策更换频繁。“那时候,新的人们时常会有新的道理。人们来着,去着??人们逞着雄辩,用地理教师相信地球是圆形的坚决,来指摘他们的前任。譬如说,半个月之前还用类似的坚决来支持自己底道理的不幸的前任们,好容易培植起信任底萌芽,还等待时间来使它们成熟,坚强,半个月之后,是被连根拔起了。”每任领导者皆宣称自己的政策绝对正确,然而他们的政策又是如此的不同,追随者们何去何从?刘静薏,向忙于组织飞行集会的老张提出了疑问:“现在我们干的这些事情,效力究竟在那里呀?”老张仍逞着雄辩: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总是那么犹疑,群众却不会有那么多怀疑,他们的主观要求??刘静薏打断了他的话:照这样,群众是盲从的,而革命就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了。老张因一时软弱,竟承认自己亦在茫然之中。
早期的“左联”要求盟员参加飞行集会一类的“实际工作”,鲁迅等人对此不以为然,党员作家却不能像他这样一笑置之了。高语罕因在支部会议上反对飞行集会,被开除出党;蒋光慈也因不参加此类活动而屡受批评,愤而要求退党,亦被开除。《叛徒》中关于南京路上“五一”飞行集会的描写,完整而详尽——从筹划、犹疑、集合、抓捕、失败,一直到善后,皆做到了细节的详实。譬如,“有人雇着一辆洋车,一点事情也没有,在洋车上,空空地到那地方来溜一个圈子,回去??”我们知道,田汉正是如此这般算是参加了飞行集会(2)。问题在于,发动者为何明知将有众多同志被捕,仍固执行事?小说把原因归结为,老张既不愿革命在统治者的淫威下无所作为,也是为了维持权威——塑造自己行动果敢、永远正确的领袖形象,却一错再错。
《叛徒》还触及了党内高层之间的斗争:老张被“小胡须”取而代之,生活来源亦被断绝。亲信们为维持党内地位,不得不重新站队。“小胡须”动辄指他人的做法简直是托派,且时时摆出钦差的神气,似为王明派人物。
面对“恶意的捏造”的指责,杜衡反问道:“难道一定要逼我罗列出事实上的证据来?”(3)《叛徒》既非“捏造”的结果,亦不是以某一现实人物为原型的纪实性小说。布置飞行集会时期的老张,乃一翩翩“洋场少年”,似以潘汉年为原型(4);丧失权力即穷愁落魄的他,又似瞿秋白。路线之争、权力倾轧原非秘密。当时已有传言,何孟雄等36人在三处同时被捕,其中包括“左联五烈士”在内的23人牺牲,乃王明告密所致。(5)不过,《叛徒》并没有把党内斗争写到不择手段的程度——老张中了敌人的离间计,相信自己被捕乃“小胡须”告密所致,愤而写下自首书,成了革命的叛徒。
杜衡显然融入了“第三种人”的革命见闻和心路历程,塑造了老张这一人物,并表达了“我和跟我一‘类’的人对中国革命诸姿态的认识”(6)。杜衡既非党员,又很少参加“左联”活动,得知“革命诸姿态”,恐怕主要依靠杨人;从“追求”到“幻灭”的精神历程,却是二人所共有。因篇幅关系,此点尚需另文处理。小说已让我们看到了导致“第三种人”对革命产生怀疑的最初原因:信奉“盲动主义”的领袖为维持权威,不但不顾惜追随者的生命,还要用雄辩、纪律压服怀疑者。
由此联系到“文艺自由论辩”。“第三种人”显然以为,左翼理论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逞着老张式的诡辩。他们即便发现了一种于己极不利的错误,“仍然诡辩地固执着”,“若被一个较不重要的本身的分子提出来,必定不能得到公认??非要到了社会环境不能再允许,而指摘的人日见增多起来,这错误是不被接受的”。(7)杜衡、韩侍桁等人正是这样的“较不重要的分子”。不过论辩仅及文艺政策,当杨人自诩为“第三种人”、杜衡发表《叛徒》之后,双方的矛盾已牵涉到政治信仰。杜衡坚持批判精神,拒绝盲从,却是一以贯之的。 二、信仰与怀疑
《叛徒》并没有以老张的被捕与叛变而结束,作者宣称,文艺不应仅仅表现社会现象和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表现社会物质生活“对于人的灵魂所造成的影响”(8)。老张失去了生活来源,即变得英雄气短,“像一个游行僧人似地到处要求着零星的帮助”。某些同志却恶意地怀疑他和敌人勾结,发展不应发展的社会关系。潜藏于市郊的他,有了注意春景的“闲情逸致”,三两声鹂音使他忆及故乡和儿时的伙伴,随之而来的却是自责:“为什么自己放纵着这种纯粹是封建的感情?这种农民式的感情?为什么让中古世的血液从新在他底脉管里流动起
来?”杜衡使用的绝非夸张笔法。在先锋党这里,一切于斗争无益的东西,皆可归为“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意识”。被迫从革命的旋涡中心退出,老张就惶恐不安地发现,先前被压抑的种种感觉和感情得到了复苏。
老张虽然叛变,却未为虎作伥,他想伺机逃脱敌人的软禁,在各方忘记自己之后,过上常人的生活。熊子方的出现却使之乱了分寸。熊子方是一位打入敌人内部的革命者,信仰坚定且毫无权力欲,知道老张并未出卖同志。赴鸿门宴之前,熊子方自然会觉得,如果自己牺牲,老张是能够接过自己任务的唯一人选。谁能在这样的时刻让这样的革命者失望?老张支支吾吾地答应了。本来,老张已如一只从革命机器上拆卸下来的轮子,自暴自弃地“躺在破铜烂铁底堆里”,如今有了“再经过一次熔炉底锻炼,重新成为能够推动二百匹马力的机器底轮子”的机会。可是,他已知道要回到党内,就必须承认“错误”、臣服于“小胡须”,必须容忍那些“欺骗,或甚至是罪恶的那许多把戏”;不但容忍,还要说服自己这是为了理想而采取的手段。这如何能够?!夜深人静之际,仿佛有数十人在老张内心深处开着辩论会。
无数的声音把他围攻着;他像有许多理由可以答辩,可是他兜不转。他自己的声音显得太单薄,太微弱了。他焦急。他的灵魂像起了火,每一个角落都在燃烧着,他一个人来不及对各方面都掉过水管子来浇。他张开眼睛。他像要逃避这场灵魂的火焰似的急忙把被窝掀掉,披了件衣服,从床上坐起来。
此际心理描写最见作者的艺术功力,堪称《叛徒》的“华彩乐章”。小熊牺牲了,老张虽然与组织重新接上了头,其实仍在两方面都消极地敷衍。最终,他为报私仇而丧失了理智,枪杀了特务头目、叛徒汤定武,自己也走向了毁灭。革命借老张之手除掉了汤定武,还有这个让人无法归类也无法处置的老张。
信仰和怀疑是《叛徒》的主题。信仰“像一个皮球”,却被怀疑戳了个洞,即使修修补补,也不能像先前那样理直气壮。杜衡没有把问题简单化,在老张的思想矛盾中,融入了自己对革命的复杂态度;在熊子方身上,仍寄寓了他对心地无私的革命者的崇敬之情;“第三种人”发现了革命的种种不如意之处,却不知光明另在何处。此种困境和矛盾,恐怕普遍地潜藏于具有怀疑精神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那里。 三、左翼的沉默 在作品中投射了作者自身的幻灭情绪,同时也反映了革命的缺陷的作家,杜衡不是第一个人也不是最后一人。杜衡之前,有茅盾的《蚀》三部曲,遭到了太阳社、创造社作家的非难;令人大为意外的是,左翼文化人对于《叛徒》大多保持了沉默。 在一开始,是否创作《叛徒》并发表它,杜衡是有顾虑的。他料想自己
必会遭到种种“非难,责问,攻击”。在论争中,鲁迅指出,“左翼文坛的横暴”不过是“第三种人”心造的幻影(9)。
批评还是有的,且表达得耐人寻味。鲁迅作了顺手一击:“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然而他不知道,因此他也写不出,于是他自称‘第三种人’,他‘为艺术而艺术’,他即使写了出来,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而已。‘再亮些’?不要骗人罢!你们的眼睛在那里呢?”(10)鲁迅似乎是说,杜衡并不了解统治者杀戮革命者的实际情形,因此“写不出”,勉强写出也不像。《叛徒》对于反动派的刻画确有些薄弱,老张、熊子方、王、李全章、刘静薏等革命者却面目各异,老张的形象尤其立体,而非“三只眼”怪物。对“第三种人”有触即发的鲁迅似觉得,自己对《再亮些》应该有所表示,却又不得不避重就轻。
小说连载之初,左翼作家张瓴致信作者,称其侮辱了革命和革命者,间接帮助了敌人。显然,“非难,责问,攻击”还是有的,然而张瓴的信不是公开信,两年后孔另境编辑《现代作家书简》,杜衡才有机会公开自己的回信,反驳左翼文化人“私下”的非议。路易士(纪弦)称,左翼对《叛徒》“只字不提,一反其口诛笔伐之常态”,目的是不让它“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之冷却,以免扩大影响”(11)。除此而外,我们也找不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杜衡日后披露,《现代》停刊后,他办刊物逐渐连代销处都不好找;其他杂志“如果用了我的文章,所有鲁迅,茅盾,巴金等人,都将拒绝供稿”;朋友们大多觉得“受了我的累,怪我不应如此惹是生非”。(12)他为出版《叛徒》奔走,却“招来了不少徒然的痛苦”,无奈自费出版。此版《叛徒》为64开袖珍小书,纸墨粗劣,且“印数极少,同时因为发行底完全外行”(恐怕亦是找不到代销处),简直没有与读者见面的机会(13)。所幸1936年5月,今代书店以原纸型出32开版。5月22日,鲁迅去信唐,劝其勿编《今代文艺》,理由是不可能像书店要求的那样“不属于任何一面”(14)。此信或可证杜衡所言不虚。 笔者注意到,《叛徒》出版后,杜衡的友人们亦无“片言只字”,大概也是无意“惹是生非”。于是,杜衡陷入了既无人反对也无人赞同的寂寞境地。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命运,表彰英国批评家卡莱尔,其实是浇自己的块垒:“虽然已经发表了不少的东西,他的著作却还没有引起相当的注意和尊重。??卡莱尔虽然在原则上并不反对民主主义,但他却是一切虚伪和欺骗的天生的敌人。跟整个的思想逆流,是必然会陷入孤立的;卡氏当然没有同道和随从,他的群众必须由自己亲手一个个的创造出来。但这是一种多艰苦的工作呢!”(15)
作为小说家和作为批评家的杜衡是统一的,求真是其文艺观的核心,也
是创作的追求。杜衡认为,美和善皆因人、因时而异,只有真才能成为文艺批评的标准。革命文学家则坚称,革命的缺陷只是“偶然”,是表象,描绘革命应该深入本质。此种真实观,源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确认,亦是政治功利主义所致。杜衡却认为,既然革命有那么多的“偶然”,他就没有把“革命者写成天神一般的完人的义务”,他既“不企图抹杀,但也不打算‘讳疾’”(16)。“绝对的肯定是一种信仰,绝对的否定也同样是一种信仰,而老张,两者都不是。”杜衡也不是。求真在杜衡这里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发现真实,二是忠实地表现。在他看来,发现“真实”并不难,难在艺术家有勇气把它表现出来,更难在把人类普遍地说服。因为人们有着其“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利害观念,这利害观念是很可能使他看到真实而害怕的,于是他逃避或甚至歪曲”。至于那些不愿为了“博得社会的宠幸”而“抹杀自己的认识”的艺术家,常常成了“社会的永久的叛徒,而社会也时常残酷的报复了他的无情的叛逆”(17)。在这重意义上,《叛徒》的作者也是一位叛徒。 在“同路人”这里,是坚持批评的自由,还是信守政治功利主义,抑或保持沉默,是难以处置的世界性问题。纪德、罗曼?罗兰赴苏参观,虽英雄所见略同,归来后的反应却绝然相反。罗曼?罗兰把《莫斯科日记》封存,50年后才能公开,坚持了政治的“善”;纪德则坚持了“真”,顶住压力发表《从苏联归来》。“文艺自由论辩”展开之际,纪德尚未赴苏,鲁迅认为,中国的“第三种人”并非纪德那样的“同路人”(18)。结果表明,杜衡正是“纪德式”的知识分子:曾因同情革命而加入左翼阵营,又因坚持批判而被视为革命的叛徒。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
范文四:[word格式] 怀疑与信仰
怀疑与信仰
2.19
怀疑与信仰
约翰?尚利的怀疑
文/胡开奇
二零零五年三月,约翰?尚利的?怀
疑》在百老汇首演两天之后,约翰?保罗教
皇二世去世了.那个周末,全世界悲痛的人
们都在悼念这位迎来苏联共产世界的崩溃及
第二届梵蒂冈会议宗教改革的中流砥柱的教
皇;而持异议者则批评罗马教宗的集权以及
对恋童癖教士们的劣迹的置若罔闻.一九七
八年,保罗教皇在他的首次布道中呼吁人
们,莫”困惑于现代世界的生命意义”,
莫”为怀疑所困,怀疑会招致绝望”他指
明补救之道便是绝对的忠诚与信仰,二十七年
来他对全世界的教民们再三呼吁,”无须恐
惧.对上帝敞开心灵之门.”保罗教皇的去世
与《怀疑》纽约的热演无疑是个巧合,但它令
走出剧院的观众无不体验到那奇异的和谐.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怀疑》首演于纽
约外百老汇的曼哈顿剧社.一时间,剧界喝
彩,观众如潮.次年三月?怀疑》转入百老
汇,公演于西四十八街的沃尔特.科大剧院,
随之该剧连获普里策戏剧奖,托尼最佳戏剧
奖,纽约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等二十余奖
项.三月至六月间,观赏该剧的观众已超过
二十万人并七次刷新该剧院每周票房纪录
而出演怀疑》一剧的四名演员均获得当年
度的托尼戏剧奖最佳表演的提名.扮演阿洛
西斯的女演员琼斯获得了托尼最佳女演员
奖;扮演穆勒太太的歌舞剧女演员丽奥诺斯
荣获了托尼最佳女配角奖;该剧导演休斯还
获得了托尼最佳导演奖.如今,由话剧改编
的电影《怀疑》已风靡全球,有趣的是,电
影中的四位演员又全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
女演员的提名.
二零零五年六月,我在纽约完成了怀
疑》一剧的中译稿.七月初,中国国家话剧
院便决定排演?怀疑》,由着名导演汪遵熹
执导.剧作《怀疑》也由《新剧本》杂志
刊发于2005年第六期.2003年国话的?哥本
哈根》与2004年上话同港话的?求证》都在
百老汇上演三年后搬上中国舞台,而国话的
怀疑》则在当年十一月与中国观众见面,
创下了与纽约百老汇新创剧目同年上演的纪
录.毫无疑问,怀疑在中国的上演引起
了中国观众对信仰与怀疑的反思.正像汪遵
熹导演在他的《导演阐述》中所说,”人是
需要信仰的,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
越来越多的人正逐渐意识到这个最简单的真
reading剧间憩『0000
理.同样,中国人太缺乏这种怀疑的精神和
勇气,盲从已经渗透在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
之中.”
在这意义上,《怀疑》的上演显示了国
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的品位,视野与坚
守.纵观世界戏剧,剧院的院长或艺术总监
始终是一个剧院的创作灵魂,无论是英国国
家剧院,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或是纽约林肯中
心的艺术总监们无不体现了这种品位,视野
与坚守.一旦这种品位,视野与坚守缺席,
就难免沦为御用宣传的文工团或盈利搞笑的
娱乐场,而成为丧失了戏剧精神的”国家剧
院”.此处不禁想起曼哈顿剧社的艺术总监
林恩?梅铎女士.她拿到尚利刚完成的《怀
疑》后,花了整整一夜研读剧本,第二日一
早《怀疑》的制作便开始了.梅铎首先与作
者尚利商定请休斯担任导演,欣然应允的
休斯说,”《怀疑》这剧名蕴含着何等的勇
气,这剧名便决定了它的性质.”而肯尼迪
艺术中心的总监迈克?凯瑟看了《怀疑》之
后兴奋地说:”我极喜欢这部深沉的戏,它
表现了两难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一个难以回
答的问题.戏是那么精彩,令人神往.”
reading2.20
人物与情节
位于曼哈顿西四十八街的沃尔特?科大剧场并非十分的豪华
排场.剧院一排十扇古典式样的黄铜玻璃门,延伸的铜顶门廊,左
中右镶着三架铜框橱窗,装饰着《怀疑》一剧的演员剧照和海报,
透着一股浓郁的剧场文化气息.当年获普里策奖的《智者》和《求
证》都在这个刚场上演,都有过不俗的票房.而自《怀疑》上演以
来更是门庭若市.我第一次看《怀疑*是周末的啊场.那天目场
居然也是A组演员琼斯与奥本.因为按照百老汇的惯例,日场通常
B组出演,以便A组集中精力出演当晚的夜场.而《怀疑》的魅力
之一便是琼斯与奥本所扮演的阿洛西斯与弗林的对手戏,这两位天
才演员之间的戏别人是很难替代的.
凝重,简洁而写实的舞台,教堂的回廊,?暗影中的教堂,矗立
的后墙,庭院,蔷薇……一个故事,四个人物,没有幕闻休息,一
气呵成的九十分钟,体现了尚利此剧以浅显喻深刻,以小细节喻大
真理的艺术风格.
开场,弗林神父身着绿色与金色的法衣上场布道”当你们迷
茫的时候你们如何处世?……今天在教堂中的你们非常清楚我所描
绘自这个信仰危机我要对你们说:怀疑和4-~#lJ同样有着强大持久
的凝聚力.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并不孤独.”弗林神父的两次布道
展示了他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二次梵蒂冈会议所开启的教会全面改
革时代的魅力人物的象征.
第二场,校长阿洛西斯修女在校长室II导詹姆斯修女,她宣
布禁止学生使用圆珠笔,她警告詹姆斯修女不可过于相信神父,不
可温情对待学生.”如果你忘记你自己而研究别人你将不会受
骗.”阿洛西斯修女的丈夫死于二次世界夭战,她虔诚地献身上
帝,她智慧,坚忍刚毅,但毫无幽默感.作为校长,她事无巨细,
固执自信到极点.她排席世俗歌曲,为书法的衰落而痛惜她使年
轻的修女詹姆斯失去了欢乐,因为她说”满意是一种恶习…单
纯是懒惰的一种形式.
当阿洛西斯修女得知弗林神父将男生领往神父寓所并教育他
们”如何做一位男人”时,她对神父产生了警觉.当詹姆斯修女说
出唐纳从神父寓所返回,神色异样,口中有酒气时,她对弗林已怀
疑之极.于是她谎称开会将弗林请到校长室并强令詹姆斯在场以作
旁证.詹姆斯修女是一个介乎于宗教和世俗之间的年轻修女,她朝
气蓬勃,虔诚而单纯.她喜欢历史,关心学生,热爱事业,却遭到
阿洛西斯近乎苛刻的责难和批评,当她以怀疑的目光看待世事和众
人时,感到不安和痛苦,她与她的学生产生了隔阂.阿洛两斯夺走
_『她教书育人的快乐.神父zF.件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从此一直失眠
而恶梦不断,她再也找不回心灵的宁静了.
在校长室,阿洛西斯修女追问弗林神父为何单独与唐纳面谈,
弗林解释是因为唐纳偷喝了祭酒.当明白到阿洛西斯修女所设的圈
套后,他大怒而去于是.阿洛西斯修女请来了唐纳的母亲穆勒太
太出乎她的意料,穆勒太太承认儿子的同性恋倾向却否认弗林对
唐纳的性侵犯并拒绝指控弗林,她也不同意让唐纳离开学校.她的
理由是——弗林神父是”唯一关心爱护唐纳的人.阿洛西斯请求
耨勒太太采取行动,但自尊而坚忍的穆勒太太却忠告她,”你也许
认为你在行使正义,但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我不知道你我是否站
在同一边.我将站在我儿子和善待他的人这一边.”
;最后一场的高潮发生在弗林与阿洛西斯的对峙中弗林神父声
称要向主持神父报告并建议撤除阿洛西斯修女的校长职务;阿洛西
斯修女则谎称通过另一教区的修女已了解到弗林神父有过前科.她
威胁神父,她将不顾一切地追查和指控他.”只要需要,我就会跨
出教会大门.即使郡大门在我身后关闭!只要需要,我就会做.神
父,哪怕是我被罚人地狱!”而此刻的阿洛西斯修女已完全背叛了
她竭诚扞卫的宗教道德.
在落幕前的庭院一景中,阿洛西斯修女告诉詹姆斯修女,
主教已晋升弗林神父为杰罗姆教堂和学校的教区神父.她感慨地
说,”为了追查邪恶,我只能离上帝远了一步.当然,这就是代
价.”她以为她付出的代价能换来确信,然而令她痛心的是她只能
仰天长叹:”我真是怀疑啊!我真是太怀疑了!”
二零零五年的十一月中旬,我受芝加哥一位导演之邀又看了一
遍《怀疑》剧终幕落掌声久久不息.演员谢幕后,只舞下弗林
神父,他感谢观众的光临,并对大家说,”请你们相信我,我真的
什么也没干现在请相信我——弗林神父的观众举手.”令我吃惊
的是,满座的观众巾只有寥寥无几的人举手,其中包括我和邻座的
华人导演.他又说”现在请相信阿洛西斯修女的观众举手”哗韵
一
声,全场一半观众举起了手.”既不相信神父也不相信修女的观
众请举手.”另一半观众哗地举起了手.那天夜里我给北京的汪遵
熹导演打了电话,他告诉我,根据观众离场前的投票结果,绝大多
数北京观众相信弗林神父.
神父寓所中弗林神父同唐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怀疑》的
导演休斯与作者尚利一致商定:尽管剧作在阿洛西斯修女对神父的
指控上保持中立,但作为弗林神父的表演者奥本必须知晓事件的真
相.休斯是这样陈述的:”在我们开始排演前,约翰(尚利),布
赖恩(奥本)和我一起说定丁神父与唐纳之间的底细,即实实在在
发生的事而剧中的女演员们均不知晓当剧组第一天见面时,我
们说’这戏目zf怀疑.切丽,既然你演阿洛西斯,安蒂,你演穆勒太
太,那么你们将永远不知底细.…
这个秘密始终无人知晓.
2.21
怀疑》并非只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判标题”一则寓言”是激起人们的自由
『勺明证,而这种理性的怀疑和探索,尚
为”激情的运行”《怀疑》一剧的
与约翰.尚利个人的身世颇为有关.他
不疑》的节目单中这样介绍自己:”约
.尚利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他曾被赶
孽伦娜教堂幼儿园,被圣安东尼学校逐
交午餐计划,终生禁用.被斯贝尔曼红
受高中开除.被纽约大学处以学业留校
辛勒令他返校前见仲裁官员.当他被问
灭受到这些学校的如此对待,他泪流满
泡他并不知道缘由.后来他人伍于美国
战队.他干得很好.今天他依然干得
自此可见,尚利自已的学生时代也是在
j信仰的困境中度过的他声称所以写
4年为时代背景的怀疑是为了”从
青神中获得宽慰”.然而尚利在怀
p生动描绘的六十年代布朗克斯童年时
青神气质仍然是今天宗教道德的规范特
中的圣.尼古拉学校的原型是尚利五十
虻读的圣-安东尼学校:导演休斯和舞
在先期创作中曾特意走访了这所位于
E斯的学校.怀疑》公演后,尚利也
自己学生时代的母校,他笔下的偏执
却又坚定睿智的阿洛西斯修女的形象
日母校的两位修女.甚至还有一位健
姆斯修女受邀观看了外百老汇的《怀
自利在《前言*中这样回顾:”那个年
仪我,整个世界都在经历某种深远变
育期.旧的生活方式依然统治着人们
的行为,穿着,道德,观念,但曾经生机勃
勃的表情已成了死的面具.那些身着黑衣,
相信地狱的修女们,听从着神父们的指导,
给我们上课.是信仰,把各个教区的我们凝
聚在一起.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称之为现实
的共享的梦.”尚利曾为自己学生时代的遭
遇而痛哭,对当年教育和惩罚他的修女们抑
或还有着感激或难解的心结.但在怀疑》
一
剧的扉页上,作者写下了这样的话,”谨
以此剧献给众多在医院,学校和老人之家勤
勉奉献了一生的天主教修女们.尽管她们一
直承受着恶意的讥讽和嘲笑,而我们中又有
谁能那样的慷慨无私呢?”
然而尚利也痛切地指出人们像一群动物
挤在一处,求得温暖和安全.其结果是,对
于蓄意的捕猎者,善良的大众极端脆弱.当
信赖成为日常惯例,捕猎者便放肆窃掠,大
肆窃掠.这就是他何以在剧作开头用了这样
的引语,”恶人睡得好.”“大智则大悲:
知识愈多者忧患愈多.”“万事凡难以获取
者,恶徒皆能轻而易举掠得.
对于在政治观念,宗教观念上两极分
化的美国社会,作者把此剧称为”一则寓
言”,也有着他的政治寓意t六十年代,除
了剧中开场所提及的肯尼迪遭暗杀,还有一
场令美国朝野都不堪回首的越南战争.作为
一
则现代寓言,剧中阿洛西斯修女为了扞卫
宗教的神圣不惜践踏自己的道德底线,无疑
讽喻了美国仅凭怀疑就入侵伊拉克这样一个
社会现实.
在尚利看来,怀疑的开端正标志着智
慧的起始.因为在世人的文化中有一种观
念:怀疑是一个弱者的标志,是无能的表
reading剧间憩i0000
现.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谬误.事实上几
个世纪以来,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伟大就
在于他们从不否认自己存在着疑问.尚利认
为,怀疑比信念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强的力
量;因为信仰是一个歇脚处而怀疑则是个无
限.”……这是,个艰难时世,信仰已开始
坠落.伪善则取丽代之,尤其在意识形态已
被冲破但尚未改变之时.这是生活前进途中
最危险最紧要之处.这变化的开端就是怀
疑.在这危机时刻,我愿摒弃谎言而找回我
的人文精神.”
与这个时代的政治与宗教领袖们恰恰
相反,当布什总统宣称坚信自己对伊拉克战
争的信念时,当极权国家的统治者们剥夺人
民的权利,以暴力镇压来对付言论自由和思
想自由,以国家机器来压制与蒙蔽人民大众
时,剧作家尚利大声疾呼:怀疑不是弱点;
而是力量;不是失败;而是胜利.
?怀疑》之所以成为传世弥新之经典
的魅力在于:尚利以戏剧手法呈现了一个久
远而极具现代性的观念:在二战硝烟弥漫的
年代,美国大法官伦德?汉特在中央公园告
诫许多参加民众盛大集会的美国新公民们:
美国人民追求自由,但仅凭国家,法律和法
院是无法实现的,他说,”那只是虚妄之
想”.自由的胜利或失败全在于每一位美国
公民的思想与心灵的深处.他说,”自由
的精神,就是时时保持着怀疑与质疑的精
神”.
也许,在世界任何角落的今天,人们更
需记取《怀疑》一剧的精神内涵:不管我们的
感受是何等的痛苦和恐惧,是怀疑与质疑为我
们赢得了[标签:快照]
范文五:议论文 怀疑与信仰并行
议论文 怀疑与信仰并行
(“128815”);议论文 怀疑与信仰并行
人们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生命就失去了价值。
而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当下,人们似乎又不那么相信一切:“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
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人们因怀疑一切而不再信仰,信仰沦陷危机。
人们陷入两难的困境:渴望安宁的信仰和怀疑现实的不定。如何携怀疑与信仰一起上路,
信仰,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让我们相信并且仰望。信仰是内心之光,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也因信仰而永生。那些恒久普适的价值是我们永远的信仰,不容怀疑。
过去国人盲目造神、拜神,奴化之下几乎丧失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于是盲从便渗透进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中,甚至成为一种标签。而现在我们又遁入另一极端----怀疑一切。
怀疑和信仰同样都有着强大持久的凝聚力。怀疑的开端正标志着智慧的起始,怀疑的确是获得真知的先导。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们从不否认自己存在着疑问。怀疑推动了世界。当欧洲大地仍处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中坚定地相信神创论时,早已有人开始悄悄地苏醒。在面对上帝的时候,他们内心的怀疑之火愈烧愈旺。就在这里,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并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们的怀疑推动了文明发展,人开始为“人”。
怀疑比信仰更需要勇气,怀疑是个无限。周国平如是说:“怀疑来自过分认真。”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这种人也不会有信仰。怀疑体现了以自由为灵魂的信仰,也是徐贲先生对怀疑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仰的回答。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并不孤独。”“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然而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会把思想引向邪路。不
妨学学鲁迅,先生对信仰采取一种既认真又怀疑的审慎态度,不
盲从,也不因循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