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考数学题型归纳
中考数学题型归纳
选择题
1. 北京市
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AB=2,设弦AP 的长为x ,△APO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
填空题
1. 北京市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t=-x-1,双曲线y=-1/x。在上取点A1,A 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1,过点B1作y 轴的垂线交于点A2,请继续操作并探究:过点A2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2,过点B2作y 轴的垂线交于点A3…,这样依次得到上的点A1,A2,A3,…An …。记点An 的横坐标为na ,若21=a ,则2a=__________,a2013=_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操作无限次地进行下去,则a1不能取的值是
__________
答案
1. 北京市 A
很显然,并非二次函数,排除B ;采用特殊位置法;当P 点与A 点重合时,此时AP=x=0,S ?PAO=0;当P 点与B 点重合时,此时AP=x=2, S ?PAO=0;本题最重要的为当AP=x=1时,此时?APO 为等边三角形,S ?PAO=√3/4>1/4;排除B 、C 、D 选择A
范文二:中考数学题型归纳——动态型问题
动态型问题
动态型试题比较侧重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翻折,在这里重点考察学生几何图形的认识,对称、全等、相似,是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察动态型试题.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对题目的理解要清晰,明确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明确不变的量有那些,抓住关键,理清思路。
动态几何型问题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这里常把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一般化与特殊化方法(当求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求特殊位置关系和值时,常建立方程模型求解(
类型之一 探索性的动态题
探索性问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探索型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判断等探索活动来确定所需要的结论或方法或条件,用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宜昌市)如图,在Rt?ABC中,AB=AC,P是边AB(含端点)上的动点,过P作BC的垂线PR,R为垂足,?PRB的平分线与AB相交于点S,在线段RS上存在一点T,若以线段PT为一边作正方形PTEF,其顶点E、F恰好分别在边BC、AC上.
(1)?ABC与?SBR是否相似,说明理由;
(2)请你探索线段TS与PA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3)设边AB=1,当P在边AB(含端点)上运动时,请你探索正方形PTEF的面积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PM2.(南京市)如图,已知的半径为6cm,射线经过点,,射OOOP,10cmhttp://school.chinaedu.com 1
PAPM线与相切于点(两点同时从点出发,点以5cm/s的速度沿射线QOPNAB,
B方向运动,点以4cm/s的速度沿射线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s( tPN
(1)求的长; PQ
AB(2)当为何值时,直线与相切, tO
类型之二 存在性动态题
存在性动态题运用几何计算进行探索的综合型问题,要注意相关的条件,可以先假设结论成立,然后通过计算求相应的值,再作存在性的判断.
4y,,x,43.如图,直线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B、C,点A的坐标是(-2,0)( 3
(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动点M从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运动t秒时,?MON的面积为S(
? 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y
? 设点M在线段O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4的情形,若存在, C
求出对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运动过程中,当?MON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OBAx
4((湖州市) 已知:在矩形中,,(分别以所在直AOBCOB,4OA,3OBOA,
Fy线为轴和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xBCBC,
kFE重合),过点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边交于点( yk,,(0)ACx
(1)求证:与的面积相等; ?AOE?BOF
http://school.chinaedu.com 2
SSS,,(2)记,求当为何值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Sk??OEFECF
FEF(3)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将沿对折后,点恰好落在COB?CEF
F上,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白银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4,3)(平行于对角线AC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m与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直线m运动的时间为t(秒)( ((
(1) 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
1
(2) 当t= 秒或 秒时,MN=AC; 2
(3) 设?OMN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4) 探求(3)中得到的函数S有没有最大值,若有,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要说明理由(
类型之三 开放性动态题
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给出,即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像,大胆猜测,发现问题的结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选择解题思路。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思维方法及途径是多样的,无常规思维模式。开放性问题的条件、结论和方法不是唯一的,要对问题充分理解,分析条件引出结论,达到完善求解的目的。
6.(苏州)如图,在等腰梯形中,,,,ABCDADBC?ABDC,,5AD,6
PD(动点从点出发沿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运动,动点Q从点DCCCBC,12
BP出发沿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到达点时,Q点CBChttp://school.chinaedu.com 3
随之停止运动(
(1)梯形的面积等于 ; ABCD
(2)当时,P点离开D点的时间等于 秒; PQAB?
PD3)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点离开点多少时间, (PQC,,
7.(?福州)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cm/s,点Q运动的速度是2cm/s,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当t,2时,判断?B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设?BPQ的面积为S(cm),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作QR//BA交AC于点R,连结PR,当t为何值时,?APR??PRQ,
8.(?苏州)课堂上,老师将图?中?AOB绕O点逆时针旋转,在旋转中发现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但位置发生了变化(当?AOB旋转90?时,得到?AOB(已知A(4,2),11
B(3,0)(
(1)?AOB的面积是 ;A点的坐标为( , );B点的坐标为1111( , );
(2)课后,小玲和小惠对该问题继续进行探究,将图?中?AOB绕AO的中点C(2,1)逆时针旋转90?得到?A′O′B′,设O′B′交OA于D,O′A′交x轴于E(此时A′,O′和B′的坐标分别为(1,3),(3,-1)和(3,2),且O′B′经过B点(在刚才的旋转过程中,小玲和小惠发现旋转中的三角形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不断变小,旋转到90?时重叠部分的面积(即四边形CEBD的面积)最小,求四边形CEBD的面积( http://school.chinaedu.com 4
(3)在(2)的条件下,?AOB外接圆的半径等于 (
参考答案
1.【解析】要想证明?ABC与?SBR相似,只要证明其中的两个角相等即可;要想得到TS=PA,只要证明?TPS??PFA即可;对于(3),需要建立正方形PTEF的面积y与AP的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的极值来解决.
【答案】解:(1)?RS是直角?PRB的平分线,??PRS,?BRS,45?.
在?ABC与?SBR中,?C,?BRS,45?,?B是公共角,
??ABC??SBR..
(2)线段TS的长度与PA相等.
?四边形PTEF是正方形,
?PF,PT,?SPT,?FPA,180?,?TPF,90?,
http://school.chinaedu.com 5
在Rt?PFA中,?PFA ,?FPA,90?, ??PFA?TPS, ,
?Rt?PAF?Rt?TSP,?PA,TS.
当点P运动到使得T与R重合时,
这时?PFA与?TSP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底边相等,即有PA,TS.
由以上可知,线段ST的长度与PA相等.
(3)由题意,RS是等腰Rt?PRB的底边PB上的高,
1,PA?PS,BS, ?BS,PS,PA,1, ?PS,.
2
设PA的长为x,易知AF=PS,
1,x22222则y,PF,PA,PS,得y,x,(), 2
5112即y,,(5分) xx,,424
1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当x,时,y有最小值为. 55如图2,当点P运动使得T与R重合时,PA,TS为最大. 易证等腰Rt?PAF?等腰Rt?PSR?等腰Rt?BSR,
1?PA,. 3
如图3,当P与A重合时,得x,0.
1?x的取值范围是0?x?.
3
111??当x的值由0增大到时,y的值由减小到 455
1112??当x的值由增大到时,y的值由增大到 5539
11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 459
11正方形PTEF面积y的最小值是,y的最大值是. 45
2.【解析】本题是双动点问题,解题时需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问题,
挖掘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并特别关注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动
中取静,静中求动。
http://school.chinaedu.com 6
【答案】解:(1)连接( OQ
与相切于点, QOPN
,即,,OQP90( ?,OQPN
,, OQ,6OP,10
22( ?,,,PQ1068(cm)
(2)过点作,垂足为( OOCAB,C
AB点的运动速度为5cm/s,点的运动速度为4cm/s,运动时间为s, t
,( ?,PAt5PBt,4
PAPB?,,,( PQ,8PO,10POPQ,,,PP,( ????PABPOQ
?,,,,PBAPQO90(
,,,,,,BQOCBQOCB90, ?四边形为矩形,( OCBQ?,BQOC
的半径为6, O
AB时,直线与相切( ?,,BQOC6O
AB?当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
( BQPQPBt,,,,84
由BQ,6,得(解得t,0.5(s)( 846,,t
AB?当运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
( BQPBPQt,,,,48
由BQ,6,得( 486t,,
解得t,3.5(s)(
ABt所以,当为0.5s或3.5s时直线与相切( O
4B?3.【答案】(1)将代入,得,点的坐标为(30),; y,0yx,,,4x,33
4y,4?(04),将代入,得,点的坐标为( yx,,,4x,0C3
在中,,,( Rt?OBCOC,4OB,3?,BC5
A(20),,又,,,是等腰三角形( ?,AB5?,ABBC??ABC
http://school.chinaedu.com 7
(2),故点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ABBC,,5MN,
D过点作轴于, NNDx,
4则, NDBNOBCt,,,sin5
?当时(如图甲), 02,,t
, OMt,,2
114 ?,,,SOMNDtt(2)225
242( ,,,tt55
时(如图乙), 当25,t?
, OMt,,2
114 ?,,,SOMNDtt(2)225
242( ,,tt55
(注:若将t的取值范围分别写为和也可02??t25??t
以)
?存在的情形( S,4
242当时,( tt,,4S,455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t,,111t,,11112
,故当时,秒( t,,,1115t,,111S,4
?当轴时,为直角三角形( MNx,?MON
3,又( MBBNMBNt,,,cosMBt,,55
325,( ?,t?,,tt585
当点分别运动到点时,为直角三角形,( MN,BC,?MONt,5
25故为直角三角形时,秒或秒( t,?MONt,58
Exy(),Fxy(),4. 【答案】(1)证明:设,,与的面积分别?AOE?FOB1122
http://school.chinaedu.com 8
SS为,, 12
kk由题意得,( y,y,12xx12
1111,( ?,,SxykSxyk,,1112222222
?,SS,即与的面积相等( ?AOE?FOB12
kk,,,,E,3F4,(2)由题意知:两点坐标分别为,, EF,,,,,34,,,,
1111,,,,?,,,,SECCFkk43, ?ECF,,,,2234,,,,
?,,,,SSSSS????EOFAOEBOFECF矩形AOBC
11?,,,,,SSSkS122 ,,,,,,,kkSkS1212???OEFECFECF??ECFECF22
1111,,,,2,,,,,,12243kkk( ?,,,Skk,,,,23412,,,,
1当时,有最大值( k,,,6S1,,2,,,,12,,
,1( S,,3最大值1,,4,,,,12,,
FEFM(3)解:设存在这样的点,将沿对折后,点恰好落在边上的COB?CEF
E点,过点作,垂足为( ENOB,N
11由题意得:,,, EMECk,,,4MFCFk,,,3ENAO,,334
,( ,,,,,,,,EMNFMBFMBMFB90?,,,EMNMFB
又, ,,,,ENMMBF90
( ????ENMMBF
1,,141,k4,k,,3ENEM12,,3,?,,, ?,11MB,,MBMF3,k31,k,,412,,
9( ?,MB4
http://school.chinaedu.com 9
22291k21,,,,,,222,,解得( MBBFMF,,?,,,3kk,,,,,,,4448,,,,,,
k21( ?,,BF432
21,,F4,存在符合条件的点,它的坐标为( ?,,32,,
5.【解析】该题所蕴涵的知识量较大,并以动态形式,着重考查了四边形、三角形、
相似形、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次函数、不等式组等知识点,且解法思路多样化,易于发展
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答案】解:(1)(4,0),(0,3);
(2) 2,6;
(3) 当0,t?4时,OM=t(
OMON
,由?OMN??OAC,得, OAOC
332t? ON=,S=( t84
当4,t,8时,
如图,? OD=t,? AD= t,4(
33方法一:由?DAM??AOC,可得AM=,? BM=6,( (t,4)t
44
4由?BMN??BAC,可得BN==8,t,? CN=t,4( BM
3
S=矩形OABC的面积,Rt?OAM的面积, Rt?MBN的面积, Rt?NCO的面积
1333=12--(8,t)(6-)- t(t,4)(t,4)2422
32=( ,t,3t
8
方法二:易知四边形ADNC是平行四边形,? CN=AD=t-4,BN=8-t(
333由?BMN??BAC,可得BM==6,,? AM=,以下同方法一( BN(t,4)t
444
(4) 有最大值(
32t方法一:当0,t?4时,? 抛物线S=的开口向上,在对称轴t=0的右边, S随8
t的增大而增大,
http://school.chinaedu.com 10
32? 当t=4时,S可取到最大值=6; ,4
8
32当4,t,8时,? 抛物线S=的开口向下,它的顶点是(4,6),? S,t,3t
8
,6(
综上,当t=4时,S有最大值6( 方法二:
3,2tt,?04,,,8? S=
,32,,,,,ttt348,
,8,? 当0,t,8时,画出S与t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显然,当t=4时,S有最大值6( 6.【解析】这是一个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的综合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品质,又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变能力,其解题策略是“动”中求“静”,“一般”中见“特
殊”,抓住要害,各个击破(
15【答案】解:(1)36;(2)秒; 8
(3)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PQC,,
PD?当时,设点离开点秒, PQBC,x
E作于,( ?PQDE?DEBC,
CPCQ52,xx15,,( ?,x?,,13CDCE53
15PD?当PQBC,时,点离开点秒( 13
PD?当QPCD,时,设点离开点秒, x
,,,,QPCDEC90,( ,,,CC????QPCDEC(
PCCQ52,xx25((( ?,,?,xECCD3511
25PD?当QPCD,时,点离开点秒( 11
http://school.chinaedu.com 11
1525PD由??知,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点离开点秒或秒( PQC,,1113
7.【解析】解决运动型的问题,关键是将其运用过程在头脑当中预演一遍,找准其运
用时各个量的变化规律,再动中取静,得到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1)是等边三角形( ?BPQ
当时(( APBQ,,,,,,212224,t,2
( ?,,,,,BPABAP624
( ?,BQBP
又, ,,B60
是等边三角形( ??BPQ
E(2)过作,垂足为( QEAB,Q
QEtt,,2sin603由,得( QBt,2
由,得( APt,PBt,,6
1132?,,,,,,,,,SBPQEtttt(6)333( ?BPQ222
(3), QRBA?
?,,,,,,,,QRCARQCB6060,( 又,是等边三角形( ??QRC,,C60
( ?,,,,QRRCQCt62
1, BEBQtt,,,,cos6022
, ?,,,,,,,,EPABAPBEttt662
( ?,EPQREPQR?,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PRQ
( ?,,PREQt3
,,PEQ90?,,,,APRPRQ90又,(
?,,,,QPRA60???APRPRQ,(
62,tQR,3,即( ?,tan60PR3t
6解得( t,5
http://school.chinaedu.com 12
6当时, ????APRPRQt,5
8.【解析】这是一道坐标几何题,中考中的坐标几何题,融丰富的几何图象于一题,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代数变换(包括数式变换、方程变换、不等式变换)与几何推理巧妙融合,交相辉映,数形结合思想和方法得到充分运用.本题(2)中的面积的计算是根据旋转不变性,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转化,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A(24),,B(03),3(, 【答案】:证明:(1)11
H(2)作于,轴于, GCGBD,CHx,
,的横坐标相等, BB,
,轴,四边形为矩形( ??,BBxCHBG
又,矩形为正方形( ?CGCH,,1CHBG
(,( ?,,HCG90,,ECD90?,,,HCEGCD
在和中, ?HCE?GCD
,,,,,CHECGD90
, CHCG,,
,,,,HCEGCD,
( ????HCEGCD
?,,SS1( 正方形CHBG四边形CEBD
5(3)( 2
http://school.chinaedu.com 13
范文三:中考数学题型归纳——探究题
中考数学题型归纳——探究题
中考真题(2005-2014)
(2005·青岛)22、(本小题满分12分)
等腰三角形是我们熟悉的图形之一,下面介绍一种等分等腰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 △ABC 中,AB AC ,把底边BC 分成m 等份,连接顶点A
和底边各等分点的线段,即可把这个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
问题的提出:任意给定一个正n 边形,你能把它的面积m 等分吗?
探究与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怎样从正
三角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各对称轴的交点,又称为正多边形的中心)
C B 猜想与证明:怎样从正三角形的中心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叙述你的分法并说明理由.
答:
拓展与延伸:怎样从正方形的中心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方形的面积m 等分?(叙述分法即可,不需说明理由) A D 答:
B C
(2006·青岛)23.(本小题满分 10 分)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
例如,求1+2+3+4+?+n 的值,其中n 是正整数.
对于这个求和问题,如果采用纯代数的方法(首尾两头加),问题虽然可以解决,但在求和过程中,需对n 的奇偶性进行讨论.
现每行1)(要
(2007·青岛)23.(本小题满分10分)
提出问题: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AD 边上任意
一点,△PBC 与△ABC 和△DB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
特殊的情形入手: B 1(1)当AP =AD 时(如图②):
2
A P D 图①C
AD 时,S △PBC 与S △ABC 和S △DBC 之间的关系式为: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般地,当AP =AD (n 表示正整数)时,探求S △PBC 与S △ABC 和S △DBC 之 n
间的关系,写出求解过程;
(3)当AP =1
解:
(2008·青岛)23.(本小题满分10分)
实际问题:某学校共有18个教学班,每班的学生数都是40人.为了解学生课余时间上网情况,学校打算做一次抽样调查,如果要确保全校抽取出来的学生中至少有10人在同一班级,那么全校最少需抽取多少名学生?
建立模型:为解决上面的“实际问题”,我们先建立并研究下面从口袋中摸球的数学模型: 在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小球各20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要确保从口袋中随机摸出的小球至少有10个是同色的,则最少需摸出多少个小球?
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把上述问题简单化:
(1)我们首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即要确保从口袋中摸出的小球至少有2个是同色的,则最少需摸出多少个小球?
(2(3(
外完全相同),现从袋中随机摸球:
(1)若要确保摸出的小球至少有2个同色,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
(2)若要确保摸出的小球至少有10个同色,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
(3)若要确保摸出的小球至少有n 个同色(n <20),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 模型拓展二:在不透明口袋中装有m="">20),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1)若要确保摸出的小球至少有2个同色,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
(2)若要确保摸出的小球至少有n 个同色(n <20),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20),则最少需摸出小球的个数是>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2)根据(1)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求出全校最少需抽取多少名学生.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2009·青岛)23.(本小题满分10分)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采用“转化”(或“化归”)的思想方法,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譬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后,进一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我们通常采用“消元”的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再譬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后,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时,我们通常借助添加辅助线,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从而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如何把一个正方形分割成n (n ≥9)个小正方形?
为解决上面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两种简单的“基本分割法”.
基本分割法1:如图①,把一个正方形分割成4个小正方形,即在原来1个正方形的基础上
(15加(2(3(4和成n (n ≥9)个小正方形.
从上面的分法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两种基本分割法,然后通过这两种基本分割法或其组合把正方形分割成n (n ≥9)个小正方形.
类比应用:仿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正三角形分割成n (n ≥9)个小正三角形.
(1)基本分割法1:把一个正三角形分割成4个小正三角形(请你在图a 中画出草图).
(2)基本分割法2:把一个正三角形分割成6个小正三角形(请你在图b 中画出草图).
(3)分别把图c 、图d 和图e 中的正三角形分割成9个、10个和11个小正三角形(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出草图即可,不用说明分割方法)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4)请你写出把一个正三角形分割成n (n ≥9)个小正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只写出分割方法,不用画图).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2010·青岛)23.问题再现:
现实生活中,镶嵌图案在地面、墙面乃至于服装面料设计中随处可见.在八年级课题学习“平面图形的镶嵌”中,对于单种多边形的镶嵌,主要研究了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的镶嵌问题、今天我们把正多边形的镶嵌作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提出其中几个问题,共同来探究. 我们知道,可以单独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镶嵌平面.如图中,用正方形镶嵌平面,可以发现在一个顶点O 周围围绕着4个正方形的内角.
试想:如果用正六边形来镶嵌平面,在一个顶点周围应该围绕着 个正六边形的内角. 问题提出:
如果我们要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平面,可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 问题解决:
猜想1
分析:我们可以将此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解决问题就是在镶
验证1:在镶嵌平面时,设围绕某一点有x 个正方形和y 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0x+
我们可以找到惟一一组适合方程的正整数解为
结论1
猜想2
验证2:_______.上面,仅仅得到了一部分
问题拓广:
;验证;
结论3
(2011·青岛)23.(10分)
问题提出
我们在分析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经常要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要进行一定的转化,其中“作差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作差法”:就是通过作差、变形,并利用差的符号确定他们的大小,即要比较代数式M 、N 的大小,只要作出它们的差M -N ,若M -N >0,则M >N ;若M -N =0,则M =N ;若M -N c ) .
a +b
b +c
a -c 图2
b +3c
图3
4
(2012·青岛)23.(10分)问题提出:以n 边形的n 个顶点和它内部的m 个点,共(m+n)个点作为顶点,可把原n 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问题探究: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一般问题特殊性的策略,先从简单和具体的情形入手:
探究一:以△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1个点P ,共4个点为顶点,可把△ABC 分割成多少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如图①,显然,此时可把△ABC 分割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探究二:以△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2个点P 、Q ,共5个点为顶点,可把△ABC 分割成多少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在探究一的基础上,我们可看作在图①△ABC 的内部,再添加1个点Q ,那么点Q 的位置
; 如图分
(2013·青岛)23.(10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比较,根据图1和图2发现并验证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这种利用面积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因几何直观而形象化.
【研究速算】 提出问题:47×43,56×54,79×71,…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速算方法? 几何建模:
用矩形的面积表示两个正数的乘积,以47×43 (1)画长为47,宽为43的矩形,如图340,宽3的一条,拼接到原矩形上面.
(240+7+3)×40的矩形与右上角3×74×100+3×7=2021. 用文字表述47×43100,加上个位数字3与7归纳提炼:
10 . 【研究方程】
(x >0)?
(1x .(2x+24
2
(3x+x+2)或四个长x+2,宽x 2的小正方形面积.
22
即(x+x+2) ∵x (x+2)=35
∴(x+x+2)=4×35+2
2
∴(2x+2)=144 ∵x >0 ∴x=5
归纳提炼:求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x+b)=c(x >0,b >0,c >0)的解.
要求参照上述研究方法,画出示意图,并写出几何建模步骤(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并注明相关线段的长)
2
2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研究不等关系】
提出问题:怎样运用矩形面积表示(y+3)(y+2)与2y+5的大小关系(其中y >0)? 几何建模:
(1)画长y+3,宽y+2的矩形,按图5方式分割 (2)变形:2y+5=(y+3)+(y+2) (3)分析:图5中大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y+3)(y+2);(y+3)×1,画点部分部分的面积可表示为y+2)(y+2)>(y+3)+(y+2),即(y+3)(y+2)>2y+5 归纳提炼:
当a >2,b >2时,表示ab 与a+b
根据题意,设a=2+m,b=2+n(m >0,n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2014·青岛)23.(10分)数学问题:计算+++…+(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
且m≥2,n≥1).
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数学问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采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来进行探究. 探究一:计算+
+
+…+
.
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2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
第n
+
+
+…+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
+…+
.
;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
+
+
第1
;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 …
第n
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三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
+…+
. =1﹣
,
;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领航教育中学辅导专用
两边同除以2,得+
.
++…+=
﹣
探究三:计算+
+
+…+
.
(仿照上述方法,只画出第n
解决问题:计算+
.
(只需画出第n 根据第n , 所以,+
=
+…+.
范文四:中考数学题型训练_归纳探究问题
中考题型训练——归纳探究问题
1( 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形: (,)第四个图案有白色地面砖 块;
(,)第n个图案有白色地面砖 块.
2((07.武汉)下列图案是由边长为长度
单位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拼接而成.
依此规律,第,个图案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 .
图(,) ,.(07.湖北)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沿直线BC向右翻动(不滑动),当正方形连续翻动三次后,正方形ABCD的中心经过的路线长是 cm.
124.(,,.河南)如图(,),将图?所示的正六边形进行分割得到图?,再将233图?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图?,再将图?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第n个图形中,共有 个
正六边形.
图(,)
,.(,,.沈阳)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8个数为 .
6.(07.云南)小华将一条直角边长为1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1),沿它的对称轴折叠1次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再将图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它的对称轴折叠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则图3中的等腰直
;同上操作,若小华连续将图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三角形的一条腰长为
角形折叠n次后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n+1)的一条腰长为 .
aaaaxy,47.(07.安徽)定义新运算“?”的运算法则为:x?y=,则(2?6)?8
第 1 页 共 4 页
, .
,.(07.广西)规定运算:(a*b)=|a,b|,其中a,b为实数.则(*,),77, .
11111,.(0,.重庆)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231015261,?,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个数是 . 35
10.(06.武汉)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依此规律,第五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的个数为 .
11.(06.福州)一串有趣的图案按一定规律排列,请仔细观察,按此规律画出的第10个图案是 ;在前16个图案中有 个 第2008个图案是 .
12.(06.陕西)观察下面图形,按规律在两个箭头所指的“田”字格内分别画上适当图形.
13.(06.江西)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纸片,按黑色纸片数增加1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如下图)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
(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 张.
14.(06.山西)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正
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若第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则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15.(06.山东)如图,下列几何体是由
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按一定的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n个几何体中只有两个面涂色的小立方体共有 个.
第 2 页 共 4 页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范文五:中考数学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1 页 共 11 页 x A O Q P B y 图 3 A B C O E F A B C O D
图 1 A B O E F C 图 2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 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 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分析过程中 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 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 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 解题方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 2009年齐齐哈尔市 直线364y x 法、关键给以点拨。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动点P Q、同时从O点出发 同时到达A点 运动停止 点Q沿线段OA 运动 速度为每秒1个单 位长度 点P沿路线O?B?A运动 1 直接写出A B、两点的坐标 2 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 OPQ?的面积为S 求出S与t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3 当485S 时 求出点P的坐标 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 解 1、A 8 0 B 0 6 2、当0 t 3时 S=t2 当3 t 8时 S=3 8(8-t)t 提示 第 2 问按点P到拐点B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 3 问是分类讨论 已知三定点O、P、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OP为边、OQ为边 ?OP为边、OQ为对角线 ?OP为对角线、OQ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 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2、 2009年衡阳市 如图 AB是?O的直径 弦BC=2cm ?ABC=60o 1 求?O的直径 2 若D是AB延长线上一点 连结CD 当BD长为多少时 CD与?O相切 3 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方向运动 同时动点F以1cm/s的速度从B点出发沿BC方向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20)(( tst 连结EF 当t为何值时 ?BEF为直角三角形 注意
、 2009重庆綦江 如图 已知抛物线( 1)2 3 3( 0)y 第 3 问按直角位置分类讨论 3
a x a 经过点( 2 )A 0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射线OM于点C B在x轴正半轴上 连结BC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2 页 共 11 页 O M B H A C x y 图 1 O M B H A C x y 图 2 x y M C D P Q O A B P Q A B C D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动点P从点O出发 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运动 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 )t s 问当t为何值时 四边形DAOP分别为平行四边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3 若OC OB 动点P和动点Q分别从点O和点B同时出发 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和BO运动 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为何值时 四边形BCPQ的面积最小 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的长 注意 发现并充分运用特殊角?DAB=60? 当?OPQ面积最大时 四边形BCPQ的面积最小。 二、 特殊四边形边上动点
4、 2009年吉林省 如图所示 菱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 60B ? 从初始时刻开始 点P、Q同时从A点出发 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 C B 的方向运动 点Q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 B C D 的方向运动 当点Q运动到D点时 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P、Q运动的时间为x秒时 APQ?与ABC?重叠部分 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
这里规定 点和线段是面积为O的三角形 解答下列问题 1 点P、Q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 秒 2 点P、Q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 当APQ?是等边三角形时x的值是 秒 3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提示 第(3)问按点Q到拐点时间B、C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提醒----- 高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 。 5、 2009年哈尔滨 如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O是坐标原点 四边形ABCO是菱形 点A的坐标为 3 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 直线AC交y轴于点M AB边交y轴于点H 1 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 连接BM 如图2 动点P从点A出发 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 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 设?PMB的面积为S 0S
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当 t为何值时 ?MPB与?BCO互为余角 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 角的正切值 注意 第 2 问按点P到拐点B所用时间分段分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3 页 共 11 页 第 3 问发现?MBC=90? ?BCO与?ABM互余 画出点P运动过程中 ?MPB=?ABM的两种情况 求出t值。 利用OB?AC,再求OP与AC夹角正切值.
6、(2009年温州)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3 0) B(33 2) C 0 2) 动点D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0出发沿OC向终点C运动 同时动点E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运动 过点E作EF上AB 交BC于点F 连结DA、DF 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ABC的度数 (2)当t为何值时 AB?DF (3)设四边形AEFD的面积为S ?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若一抛物线y=x2+mx经过动点E 当S<23时 求m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 注意="" 发现特殊性="" de?oa="">23时>
7、 07黄冈 已知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四边形ABCO是菱形 且 ?AOC=60? 点B的坐标是(0,8 3) 点P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CB上向点B移动
同时 点Q从点O开始以每秒a 1?a?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A方向移动 设(0 8)t t 秒后 直线PQ交OB于点D. 1 求?AOB的度数及线段OA的长 2 求经过A B 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 当43, 33a OD 时 求t的值及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 4 当a为何值时 以O P Q 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 相似 当a 为何值时 以O P Q 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 不相似 请给出你的结论 并加以证明. 8、
08黄冈 已知 如图 在直角梯形COAB中 OC AB? 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8 0) (8 10) (0 4)A B C 点D为线段BC的中点 动点P从点O出发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 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 移动的时间为t秒 1 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 若动点P在线段OA上移动 当t为何值时 四边形OPDC的面积是梯形COAB面积的27 3 动点P从点O出发 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过程中 设OPD?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4 当动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 能否在线段OA上找到一点Q 使四边形CQPD为矩形 请求出此时动点P的坐标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B A C D P O Q x y A B D C O
P x y A B D C O x y 此题备用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4 页 共 11 页 y O x C N B P M A
9、(09年黄冈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21 41018 9y x x 与x轴的交点为点A,与y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BC,交抛物线于点C,连结AC 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C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向终点A移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点B移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PQ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OA,交CA于点E,射线QE交x轴于点F 设动点P,Q移动的时间为t(单位:秒) (1)求A,B,C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 (3)当0 t 92时,?PQF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4)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 提示 第 3 问用相似比的代换 得PF=OA 定值 。 第 4 问按哪两边相等分类讨论 ?PQ=PF,?PQ=FQ,?QF=PF. 三、 直线上动点 8、 2009年湖南长沙 如图 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两点 与y轴相交于点C 连结AC BC 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 0)A 、(0 3)C 且当4x
和2x 时二次函数的函数值y相等 1 求实数a b c 的值 2 若点M N、同时从B点出发 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 BC、边运动 其中一个点到达
终点时 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 连结MN 将BMN?沿MN翻折 B 点恰好落在AC边上的P处 求t的值及点P的坐标 3 在 2 的条件下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B N Q 为项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如果存在
请求出点Q的坐标 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提示 第 2 问发现 特殊角?CAB=30?,?CBA=60? 特殊图形四边形BNPM为菱形 第(3)问注意到?ABC为直角三角形后 按直角位置对应分类 先画出与?ABC相似的?BNQ 再判断是否在对称轴上。
与y轴交于点A 与x轴交于点D 抛物线9、 2009眉山 如图 已知直线112y x
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E两点 与x轴交于B、C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5 页 共 11 页 两点 且B点坐标为 (1 0)。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动点P在x轴上移动 当?PAE是直角三角形时 求点P的坐标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 使| |AM MC 的值最大 求出点M的坐标。 提示 第 2 问按直角位置分类讨论后画出图形----?P为直角顶点AE为斜边时 以AE为直径画圆与x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A为直角顶点时
过点A作AE垂线交x轴于点P ?E为直角顶点时 作法同? 第 3 问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那么等于第三边时差值最大。 10、 2009年兰州 如图? 正方形 ABCD中 点A、B的坐标分别为 0 10 8 4 点C在第一象限 动点P在正方形 ABCD的边上 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 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 当P点到达D点时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 点Q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 关于运动时间t 秒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 (3)在
1 中当t为何值时 ?OPQ的面积最大 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 (4)如果点P、Q保持原
B?C?D匀速运动时 OP与PQ能否相等 若能 写出所有符合条件速度不变 当点P沿A?
的t的值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注意 第 4 问按点P分别在AB、BC、CD边上分类讨论 求t值时 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11、 2009年北京市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6, 0A 6, 0B 0, 4 3C
延长AC到点D,使CD=12AC,过点D作D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1 求D点的坐标
2 作C点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F,分别连结DF、EF 若过B点的直线y kx b 将四边形CDFE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 确定此直线的解析式 3 设G为y轴上一点 点P从直线y kx b 与y轴的交点出发 先沿y轴到达G点 再沿GA到达A点 若P点在y轴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直线GA上运动速度的2倍 试确定G点的位置 使P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最短。 要求 简述确定G点位置的方法 但不要求证明
提示 第 问 平分周长时 直线过菱形的中心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6 页 共 11 页 A D P C B Q 图1 D A P C B Q 图2 图3 C A D P B Q 第 问 转化为点 到 的距离加 到 中直线的距离和最小 发现 中直线与 轴夹角为
?.见“最短路线问题”专题。 2、(2009年上海市) 已知?ABC=90? AB=2 BC=3
AD?BC P为线段BD上的动点 点Q在射线AB上 且满足ABADPCPQ 如图1所示
1 当AD=2 且点Q与点B重合时 如图2所示 求线段PC的长 2 在图8中 联结AP 当32AD 且点Q在线段AB上时 设点B Q、之间的距离为x APQPBCSyS
?? 其中APQS?表示?APQ的面积 PBCS?表示PBC?的面积 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函数定义域 3 当AD AB 且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3所示 求QPC 的大小 注意 第 2 问 求动态问题中的变量取值范围时 先动手操作找到运动始、末两个位置变量的取值 然后再根据运动的特点确定满足条件的变量的取值范围。当PC?BD时 点Q、B重合 x获得最小值 当P与D重合时 x获得最大值。 第
3 问 灵活运用SSA判定两三角形相似 即两个锐角三角形或两个钝角三角形可用SSA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或者用同一法 或者证?BQP ?BCP 得B、Q、C、P四点共圆也
可求解。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7 页 共 11 页 A C B P Q E D
13、 08宜昌 如图 在Rt?ABC中 AB AC P是边AB 含端点 上的动点 过P作BC的垂线PR R为垂足 ?PRB的平分线与AB相交于点S 在线段RS上存在一点T 若以线段PT为一边作正方形PTEF 其顶点E F恰好分别在边BC AC上 1 ?ABC与?SBR是否相似 说明理由 2 请你探索线段TS与PA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3 设边AB 1 当P在边AB 含端点 上运动时 请你探索正方形PTEF的面积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提示 第 3 问 关键是找到并画出满足条件时最大、最小图形 当p运动到使T与R重合时 PA=TS为最大 当P与A重合时 PA最小。此问与上题中求取值范围类似。 14、(2009年河北)如图 在Rt?ABC中 ?C=90? AC = 3 AB = 5 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 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 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 伴随着P、Q的运动
DE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于点D 交折线QB-BC-CP于点E 点P、Q同时出发 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 点P也随之停止 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 t 0 1
当t = 2时 AP = 点Q到AC的距离是 2 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 求?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 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 3 在点E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 四边形QBED能否成为直角梯形 若能 求t的值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4 当DE经过点C 时 请直接 写出t的值 提示 按哪两边平行分类 按要求画出图形 再结合图形性质求出t值 有二种成立的情形 ?
? 按点P运动方向分类 按要求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性质求出t值 有二种情形 t时 时 (第13
第 8 页 共 11 页 15、 2009题) TPSREABCF(第13题) TPSREABCF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年包头 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经过点(1 0)A (2 0)B (0 2)C 直线x m 2m 与x轴交于点D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在直线x m 2m 上有一点E 点E在第四象限 使得E D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 O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求E点坐标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 在
2 成立的条件下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 请求出m的值及四边形ABEF的面积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提示 第 2 问 按对应锐角不同分类讨论 有两种情形 第 3 问 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时 E、F两点纵坐标相等 且AB=EF 对第 2 问中两种情形分别讨论。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9 页 共 11 页 O y x B E A D C F 四、 抛物线上动点 16、 2009年湖北十堰市 如图? 已知抛物线32 bxaxy a?0 与x轴交于点A(1 0)和点B ( 3 0) 与y轴交于点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如图? 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 连接BE、CE 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 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 注意 第 2 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C为顶点时 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 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M为顶点时 以M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 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P为顶点时 线段MC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 3 问方法一 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 再求最大值 涉及二次函数最值 方法二 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 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 再求面积。 17、 2009年黄石市 正方形ABCD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在x轴正半轴上 D在y轴的负半轴上 AB交y轴正半轴于E BC 交x轴负半轴于F
1OE 抛物线24y ax bx 过A D F、 、三点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Q是抛物线上D F、间的一点 过Q点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边AD于M 交BC所在直线
于N 若32FQNAFQMS S ?四边形 则判断四边形AFQM的形状 3 在射线DB上是否存在动点P 在射线CB上是否存在动点H 使得AP PH?且AP PH 若存在 请给予严格证明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注意 第 2 问 发 现并利用好NM?FA且NM FA; 第 3 问 将此 问题分离出来单独解答 不受其它图形的干扰。需分类讨论 先画出合适的图形 再证明。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10 页 共 11 页 近 三 年 黄 冈 中 考 数 学 “坐 标 几 何 题” 动 点 问 题 分 析 三 年 共 同 点 0 7 0
点个 数 两 个 一 个 两 个 问 题背 景 特 殊 菱 形 两 边上 移 动 特 8 0 9 动
殊 直 角梯 形 三 边上 移 动 抛 物 线 中 特 殊直 角 梯 形 底 边上 移 动 考 查难 点 探 究 相 似 三 角形 探 究 三 角形 面 积 函数 关 系 式 探 究 等 腰 三 角形 考 点 ? 菱 形 性 质 ? 特 殊 角 三 角函 数 ? 求 直 线 、 抛 物线 解 析 式 ? 相 似 三 角 形 ? 不 等 式 ? 求 直 线解 析 式 ? 四 边 形面 积 的 表示 ? 动 三 角形 面 积 函数 ? 矩 形性 质 ? 求 抛 物 线 顶点 坐 标 ? 探 究 平 行 四边 形 ? 探 究 动 三 角形 面 积 是 定 值 ? 探 究 等 腰 三角 形 存 在 性 特 点 ? 菱 形 是 含6 0 ?的 特 殊 菱 形 ?A O B是 底 角 为3 0 ?的 等 腰 三 角形 。 ? 一 个 动 点 速度 是 参 数 字 母 。 ? 探 究 相 似 三角 形 时 按 对 应角 不 同 分 类 讨论 先 画 图 再探 究 。 ? 通 过 相 似 三角 形 过 度 转 化相 似 比 得 出 方程 。 ? 利 用a、t范围 运 用 不 等 式求 出a、t的 值 。 ? 观 察 图形 构 造 特征 适 当 割补 表 示 面积 ? 动 点 按到 拐 点 时间 分 段 分类 ? 画 出 矩形 必 备 条件 的 图 形探 究 其 存在 性 ? 直 角 梯 形 是特 殊 的 一 底角 是4 5 ? ? 点 动 带 动 线动 ? 线 动 中 的 特殊 性 两 个 交点D、E是 定
动 线 段P F长 度 是 定 值 P F = O A ? 通 过 相 似 三角 形 过 度 转点
化 相 似 比 得 出方 程 。 ? 探 究 等 腰 三角 形 时 先 画图 再 探 究 按边 相 等 分 类 讨论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第 11 页 共 11 页 ? 探 究 存 在 性 问 题 时 先 画 出 图 形 再 根 据 图 形性 质 探 究 答 案 。 大 趋 势 ? 特 殊 四 边 形 为 背 景 ? 点 动 带 线 动 得 出 动 三 角 形 ? 探 究 动 三 角 形 问 题 相 似 、 等 腰 三 角 形 、 面 积函 数 关 系 式 ? 求 直 线 、 抛 物 线 解 析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