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在酒楼上吕纬甫人物形象分析.doc
吕纬甫人物形象分析
《在酒楼上》这篇小说叙述了“我”和吕纬甫两个曾经的同事在故乡酒楼上的一次偶遇。文章通过描写吕纬甫的现状并与其年轻时相比较,由年轻时的激进到现在的颓唐,模模糊糊,敷敷衍衍,格外迂缓。从而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鲁迅采用了人物自叙的方法来刻画吕纬甫。“我”回到故乡,不期然在酒楼上遇到了曾经的同事——吕纬甫。而后通过一系列与吕纬甫的对话及其大量的自叙向读者展现了吕纬甫这个悲剧人物。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那时的他为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是多么的努力,甚至于激进。那时,正值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高潮期,社会趋势如此,加上吕纬甫是一个教员,又年轻,更能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能够无怨无悔、充满激情地为新思想奋斗。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不惧的,内心是充实的,就如冬天的山茶花,热情如火,生命的意义非凡。
然而,当时间推移,社会趋势改变,吕纬甫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当“我”再次在酒楼上见到他时,当年“敏捷精悍”的他现在已经“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神采。他又说任何事都是无聊的,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随随便便,“麻木的多了”。更甚者,他现在还是一个教员,然而教的却是诗经古辞,《女儿经》之类的他以前深恶痛绝的东西。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吕纬甫由一个激进的思想启蒙者退化成了现在这个麻木的浑浑噩噩的人。他悲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他也就自然分外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由于当时社会变革进入了低潮期,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 娜拉走后怎样》)的国度,因而吕纬甫看不到希望,无法再坚持下去,为了生存,他选择了放弃,而没有坚守下去,这不可不谓可悲。同时,这也是令人愤怒的,一个激进者退化成了一个落荒者,反而浑浑噩噩,向封建势力,旧思想妥协、靠近,消极面世。鲁迅对于这种态度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在思想上却是十分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充满着自责。他对于自己的麻木也是相当悔痛的,但却无能为力。他虽然精神颓唐,但是看见“废园”时,“却对废园忽的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摄人的光来”;他又觉得很不安,怕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他怀着好意的老朋友。可见,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痛苦的,不仅有着对于往昔那奋斗岁月的缅怀与追忆,更是有着对于现在生活的如此颓唐随便的无力和无奈,甚至于痛心。
吕纬甫甚至颇为尖刻地讽刺自己:“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他说的很坦诚,很符合实际,却也很痛心。他显然是不满于这样的人生的,但他的人生却确实是一种蜂子或苍蝇飞旋似的悲剧,然而他又不得不像蜂子或苍蝇似的盘旋回来。正是由于他的头脑很清醒,对于自己这种可悲的人生有着深切的认识,这就更加深了他心灵的痛楚。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血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雪中的山茶花开得如此灿烂,如此鲜艳,如火般绚烂,就如同在为吕纬甫的人生感到愤怒,同时也寄予了“我”对于昔日老友能够重新振作的美好希冀。
吕纬甫的挣扎和痛苦,是大部分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低潮期的精神面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时期的悲剧。
10审计2班 陆敏 100101200234
范文二:_在酒楼上_的人物形象及构思
阅读指津
5在酒楼上6的人物形象及构思
¨孙长芬
记得杭大所出的一份5鲁迅研究6的试卷上, 把吕纬甫和魏连殳并列为五四退潮后不幸的知识分子形象, 又把5在酒楼上6与5孤独者6看作姊妹篇, 确实有其道理:鲁迅写这两篇小说时, 都在三十年代, 时间相距仅一年。吕、魏都是从五四运动中过来的人, 他们都觉醒过、奋斗过, 有过先声夺人的斗争气概, 也都在动荡的历史中一一败退下来。然而, 吕、魏的败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魏连殳是在清醒中以求自弃自灭的快意, 吕纬甫则是在/模模糊糊0的彷徨中尝尽人间的苦涩而逐渐颓唐下去。然而, 5孤独者6的主要人物只有魏连殳和/我0, 而5在酒楼上6的主要人物
他与离S 城三十里的/我0是旧同窗, 也是/我0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两人都历经辛亥革命的影响, 并共同当过五四浪潮的弄潮儿:一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0,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0然而, 当五四退潮后, 吕纬甫为谋生计, 孤身一人转辗奔波于笼罩在反动军阀阻霾下的中原一带, 终于在太原的一个同乡家里以教/子曰诗云0、5女儿经6诸类的书为业, 由一个富有书生意气、敏捷精悍、对前途充满幻想和希望的年青人, 逐渐颓唐为镇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0、精神麻木的人。他把家母从S 城接到太原后, 其母嘱他回南迁葬三岁便夭亡夫0, 一直挨到年假的闲空, 才去迁墓。见其弟棺木已朽, 骨殖又踪影全无, 竟然想要原地平了其弟的坟墓, 卖掉已买来的棺材, 以捞回几文酒钱, 并打算回去后诳骗其母说已把弟弟的坟墓迁移好, 暴露了他丧失亲情、唯利是图的嘴脸。如果说, 其弟是由于家庭物质的贫困而早夭, 此时的吕纬甫是因为精神的贫乏而虚浮。与/我0在酒楼上捧酒倾谈后, 吕纬甫/也不像初到时
吸烟, 听凭我付了账。0一个寒酸到在久违的同窗面前已不顾忌自己面情的颓唐者形象, 被作家描画得活灵活现。
然而, 鲁迅先生笔下的吕纬甫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 正象他诳母卖棺材的念头中又含有/人死灯灭0的正确观点一样。鲁迅先生善于把吕纬甫的思想活动放在模糊与清醒之间的钢丝绳上行走, 让他在真情与虚伪、/旧0我与/新0我的内心思想矛盾中相互冲突, 从而使这一艺术形象显得栩实, 显得血肉丰满, 同时也从客观上给评论者带来了复杂感。
如果说, 吕纬甫回南为弟迁墓是出于难违母命原因的话, 那么, 遵母吃惊又为阿顺姑娘买剪绒花这差使, 他倒并不以为烦厌, 反而很喜欢。这是他质朴心灵的再现, 其中蕴含着对女友阿顺的想念和对生活希望之火的重燃。
阿顺是纬甫的邻居船户长富的大女儿, /她长得并不好看, 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 黄脸皮, 独有眼睛非常大, 睫毛也很长, 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 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0, 透露出一种病态而又纯洁的美。况且/她很能士, 十多岁没了母亲, 招呼两个小弟妹的自信, 无暇疵的自卑6, ,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途径很多, 阅读教学中要随机而发, 周密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 以智慧培育智慧。
(单位:江苏海安曲塘初中)
24
综合天地
2004. 1
则有三个:吕纬甫、阿顺和/我0。的弟弟, 他因为/没有钱, 没有功本人在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解读5孤独者6的文章后, 便逐渐滋生写一篇解读5在酒楼上6的人物形象及艺术构思文章的念头。说起吕纬甫, 他不是一个命中注定不幸的人。幸运的微笑曾经绽现在他的面前, 只不过他/模模糊糊0地没把握住它罢了。我确实有写一篇哀悼他与他的女友阿顺的文章的必要了。
吕纬甫是出身于S 城贫寒之
家的知识分子, 与其母相依为命。候的谦虚了, 只向我看了一眼, 便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养成是显而易见的。
八、重拟标题 原型再造题好一半文, 文好题更妙。在深入领悟课文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鲜明、有一定深度的、有一定新意的标题来替代原文标题, 也是发散
思维培养的途径。仍以5孔乙己6为例, 这一要求人人欲试, 个个苦思冥想, 思维勃发, 一展才华。当场更换的标题就有:5他毁灭了自己6、5落魄的童生6、5笑声中的孤扼杀书生的枷锁6、5永远的遗憾6、5追求可执著, 但不可执迷6、5残缺
在规定的时间内力求拟几个准确、寂者6、5谁扼杀了他6、5科举) ) )
小说连载
他从包里掏出一份合同递给铁流, 说如果同意的话,
阅读指津
都靠她; 又得服侍父亲, 事事都周到; 也经济, 家计倒渐渐地稳当起来了0, 贫困的家境鞭策了她早当家的能力。早在吕纬甫从太原回S 城接母亲时, 长富请他来家吃加白糖的荞麦粉。吕纬甫吃完一碗荞麦粉, /才知道硬吃的苦痛0, 然而毫不抱怨, 因为荞麦粉是阿顺调的, 他感到/她过来收拾空碗时候的忍着的得意的笑容, 已说够赔偿我的苦痛而有余了。0可见当时两人已心心相印。吕纬甫把其母接到太原后的第二年春初, 阿顺因思念他而忧郁得病, 开始吐红和流夜汗。不久, 因家境窘困, 长富把她聘给了一个船工, 得到一笔聘金来为全家糊口。多桀的命运, 已逼迫得阿顺缓不过气来, 加之她的偷鸡贼伯伯诳她:/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 0她从此就发了愁, 又怕羞, 不就这样, 一个对命运百依百顺的纯洁善良的姑娘, 活活地被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婚姻制度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临死前连戴上心上人所送给她的剪绒花的机会也没有。
吕纬甫为弟弟迁墓后, 遂剪绒花给女友阿顺, 才知阿顺已死。按照常人的感情流程而言, 他本应把剪绒花放到阿顺的墓前, 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但是, 此时的他徒剩一个感情僵滞的躯壳, 既无悲哀, 更无眼泪, 反而自慰:/那倒也罢, 我的事情又完了。0竟托邻居老发奶奶把剪绒花转送给/简直象一个鬼0似的阿顺的妹妹阿昭了事, 并打算回太原后对母亲说, 阿顺见了剪绒花喜欢的了不得。面对弟弟的骨殖和阿顺已死的现实, 他的看法是:/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 0哲人叔本华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哭, 并不是由于直接感受到了痛苦, 而通常是由于在反省中重新体验到痛苦便放声大哭。哭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同情, 或者说, 是回到最初的同情。所以哭是以爱的力量, 同情的力量和想像的力量为前提的:善哭之人, 既有柔慈的心胸, 又富
丰盈的想像。人们往往甚至还把哭归之于人格上的某种善良行为, 一哭解千愁。人们认为, 倘若一个人还能哭, 那么就必然证明他爱心未氓, 同情心犹在。0(叔本华5论痛苦和意志的煎熬6) 我们不妨以叔本华的这段话来照射吕纬甫的内心世界:面对亲弟的骨殖和心爱的人的死亡现实, 从吕纬甫苍白而衰瘦的长方脸上的嘴唇间挤出的是冷冷的/无聊0和/算什么0, 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一幕。他讨厌自己, 又不能施爱于曾经爱过他的人; 他心胸狭窄, 眼神失光; 是太多的苦闷和失望使他变得精神迟钝和行动缓慢; 以烟酒来排遣欲哭不能的尴尬, 以厌倦与世故的心态来对待本应牵肠挂肚的大苦大悲。在他的心目中, 除了满目的黑暗和贫困外, 又有什么呢? 人们难能跳出这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道理一样。他根本看不到远方的曙色。吕纬甫是五四退潮后一个弃戟沉沙、精神麻木颓唐、迷失方向的知识分子形象, 怪不得朴实的阿顺弟妹重见他时, 都本能地唯恐避之不及。
关于吕纬甫与阿顺的爱情说, 非为本人强壮文胆式的胡诌, 只不过该文通过对爱情不负责任的吕纬甫的述说, 两人的爱情显得扑朔迷离。吕纬甫用冷淡的语调向/我0诉说了他与阿顺的爱情故事, 其目的在于排遣自己内心郁积的苦痛, 同时又极力推卸自己造成阿顺悲剧的责任。
至于/我0, 是一个五四退潮后探索新路的知识分子形象。/所恨芳林寥落甚, 春兰秋菊不同时。0(鲁迅诗5偶成6) /我0惋叹旧日同窗吕纬甫的衰颓, 同情他的人生悲剧, 惊愕他背弃自己过去的信念和理想, 但无能帮助他走出窘境, 给他指明今后的路程。在/我0的身上, 体现了鲁迅先生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祖国命运的深重忧虑与寻找出路的艰难探索过程。
(单位:浙江永嘉县职业中学) 该文的艺术构思也是独具匠心的, 作家把身处两地的两同窗以巧遇的方式安排在一石居酒楼上倾谈, 通过吕纬甫自述的方式来充分展示他的内心世界, 以徐缓深沉的笔调配合天空由小到大的飞雪来逐渐增强悲剧气氛。在吕纬甫送剪绒花给阿顺的情节安排上, 因阿顺的弟妹拒不接待吕纬甫, 作家安排了一个老发奶奶来接待他, 使剧情得以延续下去。从老发奶奶的口中, 道出了阿顺夭亡的原因, 又通过吕纬甫托老发奶奶把剪绒花转送给阿昭的情节, 显示了吕纬甫处理敷衍的特点。待到吕纬甫的灵魂毕露殆尽时, 作家用酒楼上出现一个矮子、一个胖子和一个红鼻子来使两同窗的倾谈戛然而止。文尾作家又以两人于纷飞大雪中分道投宿的情景, 预示了吕纬甫的今后去向和/我0对前路的继续探索。
最后, 本人有必要提及5在酒楼上6三处写景的作用。一为写一石居楼内景:以楼内装置和摆设的不变、独有木棂的后窗换嵌了玻璃来影射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生产力的停滞不前, 来映衬/我0的怀旧之情。二为写雪中老梅、山茶的那段景:以老梅的繁花和火红的茶花, 反衬出/我0/芳林寥落0的喟叹, 接着又以/忽然想到0作转折, 用南北之雪为寄托, 描绘出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0的壮丽景象, 表明了希望犹在。三为写积雪滑枝、饿鸟归巢之景:以写积雪滑下被压弯的山茶枝条, 树枝笔挺伸直的景象, 显示出楼外的雪越下越大, 暗示出前路的曲折和悲壮。至于饿鸟早归的景象描写, 岂不是对两同窗此次从北地回南的一个绝妙的隐喻?
好发问, 只好哭, 不久离开了人间。个圈子, 就象蜂子或蝇子飞了一个
25
综合天地
2004. 1
小说连载
今晚就得过去。铁流看着那份合同,
范文三: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心理、情感的概括归纳能力,解题思路: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4、借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
5、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一)概括、分析人物特征
提问形式主要有:
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对于这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某某是一个个性特征(A、B 、C ??)+身份地位特征的形象。①分析个性特征A ;②分析个性特征B ;③分析个性特征C ??。
答题示例:【2012年湖北省七市(州)(孝感、宜昌、黄冈、荆州、襄阳、十堰、恩施)高三四月联考现代文阅读《貂皮大衣》第17题】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所累(个性特征)的资产阶级女性(身份)的形象。①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幸福快乐;②最后又为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摆脱却不得。
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对于这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
想特征等。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后分析。
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即:某某具有个性特征A 、B 、C ??。①分析个性特征A ;②分析个性特征B ;③分析个性特征C ??。
第二种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①个性特征A+分析;②个性特征B+分析;③个性特征C+分析??。 答题示例:【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血的故事》第11(3)题】“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
(二)概括、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提问形式主要有:
1、概括、分析人物心理
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A 、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B 、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C 、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D 、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E 、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有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心理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1)某某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题示例:【2010年广东卷《面包》】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体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①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欲掩盖真相的心理。②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③“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他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妻子确实吃不饱;另一方面,不接受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
(2)概括某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题示例:【2011年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2、概括、分析人物情感
(1)某某内容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
答题示例:【2011年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与关爱。(2)学生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3)学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感召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范文四:人物形象分析
莫言笔下的“莫言”
——《生死疲劳》中莫言形象的分析
摘要:《生死疲劳》是莫言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文章气势磅礴,人物众多,而其中以作者为原型的“莫言”,他身上复杂性与特殊性的结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莫言作为贯穿全书的人物之一,有着自己突出的个性,同时他在促进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莫言本身从名字、身份、行为等多方面都有象征意义。
关键词:莫言;人物形象;《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对《生死疲劳》中“莫言”这一形象给予了很多期待,虽然是个小人物,但作者对其形象的描绘具有统一性,而且其在情节结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莫言”不仅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而且是作品叙述者之一,他的存在具有复杂性。
一、莫言形象的塑造
对于“莫言”形象的描绘,作者的统一性在于对他的态度是一贯的负面、消极、贬低。
莫言与人民公社同年出生,是蓝解放的干兄弟。他小眼如缝,貌极丑陋,行为古怪,是个生性好奇却又劣迹斑斑,脸皮厚招人厌却又不甘寂寞的讨厌鬼。作为作品中与主要人物西门金龙、蓝解放一起长大的小孩,他不被被村中的长辈重视,被认为是一个歪门邪道之才。他是个人见人厌的坏孩子,但是他能说会道,喜欢读报,不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莫言在作品中对其有着很精辟的评价:"莫言这小子既好奇又懦弱,既无能又执拗,既愚蠢又狡猾,既干不出流芳百世的好事,也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坏事,永远是一个惹麻烦、落埋怨的角色。" [1]由此可见,“莫言”是一个具有明显性格缺陷,却又无药可救,令人无奈的人物。
二、莫言形象的作用
“莫言”不仅是一个以作者为原型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笔下的“莫言”是个行为奇怪,善于讲歪理的傻瓜,但就是这个傻瓜最后成为了一个作家,他写的一系列作品如《养猪记》、《黑驴记》、《复仇记》、《杏花烂漫》、《撑杆跳月》等都被作者运用在许多重要情节中,为作品补述故事情节,从另一个侧面丰满故事背景,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莫言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他在整个故事发展过程中,也起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在“猪撒欢”这一部中,若不是莫言把蓝解放拉到大杏树下让他看到令其痛不欲生乃至发疯的画面,就不会促成解放和合作的婚姻,为这家庭的支离破碎埋下伏笔。在“狗精神”这一部中,若没有莫言好心帮忙把庞春苗引荐给蓝解放,两人之间就不会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更不会发生蓝解放抛家弃子与庞春苗私奔的事情。在全书的前半部分,莫言更多的是一个个性丰满的角色,而在书的后半部分,莫言更多的是一个叙述者,他站在一个叙述者的角度丰满了故事细节,梳理了故事脉络,为故事画上一个句号。
作为一个叙述者,作者以自己的真名进入小说的现象具有先锋叙述的典型特点。莫言的“介绍性叙述”处于“零度情感”状态。[2]在对最后结局进行叙述的过程中,作家冷冰冰的态度,把人物的结局完全交给命运的安排,客观地叙述接
踵而至的死亡,正是这种毫无感情的叙述给读者一种强大的感情冲击,促使人产生对作品的深度思考。
三、莫言形象的意义
莫言作为一个跟作者同名同姓的人物,与作者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是作者对自身过往的写照。同名同姓,同乡同屯,生活际遇相近,长相职业相似,不得不说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投注了对自己过往的思考和解读。
在人民公社、大养其猪、大炼钢铁、土地改革、**等不断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西门屯中的人物命运起起落落,起伏不定,但莫言作为其中的小人物,命运起伏性不大。作者运用具有极强否定的词语描述“莫言”,比如“下等货色”、“傻瓜”等。作为具有“莫要言语”名字的他本身却是一个能说会道、多嘴碎舌,善于溜须拍马的角色。作者有意无意间表现出来的嘲讽、讽刺令人深思,作者对于莫言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只有莫言的结局没有明确的界定,似乎他存在的必然在于讲述别人的故事,而对于叙述者本身,他本身是没有所谓的结局的。
我认为,莫言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他的存在与西门金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门金龙作为地主西门闹的后代,从小便展现出他出众的才华,受到长辈的器重。反观莫言,他是普通农民出身,从小庸庸碌碌,是个人见人厌的坏孩子。但是,作为商人的西门金龙野心大,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莫言虽从小惹人烦、讨人厌,不管怎样争取出风头都不得重视,但最后成为作家,平安康健。两个人如此千差万别的结局令人唏嘘,莫言先生的存在提醒我们好的开头不一定意味着有好的结局,个人命运前后反差如此大,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莫言”这一人物形象虽然是小人物,但是个性丰富,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本身的行为都对文章情节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扁平人物”,他的性格极度集中化、扁平化,但却很容易被读者感情的眼睛认出来,他们周身散发的气氛易于分辨。[3]
参 考 文 献
[1]莫言:《生死疲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
[2]高翠英:《〈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
[3]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范文五: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姓名
1、 【牧童】 :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的牧童形象
2、 【舟过安仁】 :儿童 聪明伶俐
3、 【清平乐?村居】 :顽皮淘气 的小儿子、一个五口之家的 温馨幸福 的农家生活画面
4、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是个 富于幻想、执着探索、幽默风趣 的孩子 。
6、 《儿童诗两首》 :表达了儿童 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
7、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是个 聪慧、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的孩子。
8、 《晏子使楚》 :晏子是一个 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的人。
9、 《金色的鱼钩》 :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 迹,表现了红军战士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的崇高品质。
10、 《桥》 :党支部书记老汉 有着 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的崇高精神。
11、 《梦想的力量》 :瑞恩的一颗 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 的美好童心。
12、 《将相和》 :赞扬了蔺相如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的斗争精神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的可 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 勇于改过 的精神。
13、 《草船借箭》 :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神机妙算 。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 鲁肃 :忠厚守信 ;曹操 :谨慎多疑(生性多疑) 。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1)熟悉气象 。能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归来时顺水顺风,曹军来 不及追赶。 (2) 熟知地理 。 能在大雾中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3) 知人善用 。 了解鲁肃的忠厚守信, 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的机密;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于是将计就计;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料定他不敢在 没有弄清虚实的情况下轻易出击。 (4)谋划周密。 用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条件。如安排草船, 精确伪装;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使受箭面积 大;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归来。 14、 《景阳冈》 :武松 胆识过人、武艺高强 。
15、 《猴王出世》 :石猴 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的特点
16、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小嘎子 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 胖墩儿 忠厚老实、 争强好胜 的个性特点。 17、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严监生 爱财如命 的形象 。
18、 《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王熙凤 泼辣张狂、巧舌如簧、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 人物形象。 19、 《刷子李》 :“刷子李” 技艺高超 。
20、 《金钱的魔力》 :老板的 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 的丑态。托德 以钱取人 的丑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在酒楼上吕纬甫人物形象分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