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是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伊朗
首都德黑兰举行的讨论盟国战略和战后世界和平问题的会议。
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
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伟大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1943年11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共同商量对德作战的军事问题。这是他们之间举行的第一次会晤。
11月28日,是一个美丽的星期天。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气候温和。下午3点钟,在正式开会前一小时,斯大林身着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戴列宁勋章,从苏联人的住地,走到美国人住的别墅来拜会罗斯福。罗斯福在1933年当选美国总统,因为在整顿美国经济上有过很大作为,竟破例地连任了四届总统(美国总统一般只连任两届)。他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这时候,他穿了一套蓝色便服坐在轮椅上,对斯大林说:“见到你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也微笑着回答说;“我也很希望会见你。”
下午4时,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了。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他首先致词说: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第一
次作为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唯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希望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丘吉尔接着说:这次会议也许象征着人类有史以来,整个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会,人类的幸福及命运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斯大林也说:美英苏三大国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这个机会。在第二次会议以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这些言辞和举动都为会议创造了友好的气氛。
但是,当讨论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后来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反驳丘吉尔说:“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丘吉尔思索了一阵,又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
这时候,连罗斯福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三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
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三方最终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秘密作战计划(即《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向西线调动。12月1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宣言指出苏美英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苏、美、英《关于伊朗的宣言》。宣言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
会议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和《德黑兰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
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首先,它在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协调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范文二: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
在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
在苏联战场上,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伟大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1943年11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共同商量对德作战的军事问题。这是三国领导人之间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晤。
1943年11月28日,是一个美丽的星期天。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气候温和。下午3点钟,在正式开会前1小时,斯大林身着前苏联大元帅的咔叽制服,胸前佩戴列宁勋章,从前苏联人的住地,走到美国人住的别墅来拜会罗斯福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当选美国总统后,因为在整顿美国经济上有过很大作为,竟破例地连任了四届总统(美国总统一般只连任两届)。他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很不方便。这时候,他穿了一套蓝色便服坐在轮椅上,对斯大林说:“见到你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也微笑着回答说:“我也很希望会见你。”
下午4时,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主持了第一次会议,他首先致词说:俄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第一次作为家庭的成员相聚一堂。我们所抱的唯一目标,是赢得战争的胜利。希望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丘吉尔接着说:这次会议也许象征着人类有史以来,整个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会,人类的幸福及命运已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斯大林也说:美英苏三大国的友谊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利用这个机会。在第二次会议举行以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前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这些言辞和举动都为会议创造了友好的气氛。
但是,当讨论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发生了分歧。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打败德国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前苏联红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为了减轻前苏联红军的压力,迫切需要美英在欧洲西部开辟另一条战线,牵制德军,缩短战争时间。斯大林早在1941年就几次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却遭到了丘吉尔的腕言拒绝。后来
美国和英国国内也掀起了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声浪,美英两国才制定了代号是“霸王”的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现在,德黑兰会议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反驳丘吉尔说:“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丘吉尔思索了一阵,又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
这时候,连罗斯福也觉察出丘吉尔的用心了。他知道丘吉尔是想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前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陆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三国美英苏达成了一致协议,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前苏联还答应在打败德军后,将对日本宣战。
德黑兰会议取得的成果是积极的。达成协议以后,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互相祝贺。罗斯福在一次为庆贺丘吉尔69岁生日的宴会上说:“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每一个国家都按本国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来拟定我们处理各种事情的计划。可是我们在德黑兰会议上已经证明,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所以,当我们离开这次历史性的聚会时,我们能够在天空第一次看见传统的希望象征——彩虹。”
范文三:德黑兰会议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 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此次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在会议期间为自身利益达成的一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和默契,又给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范文四:德黑兰会议 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
德黑兰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
它在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协调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德黑兰会议 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
合众国总统、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联合王国首相,经过相互协商并与伊朗首相协商后,愿意就三国政府在与伊朗的相互关系上取得的一致意见发表声明。
合众国、苏联、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伊朗对为反对共同敌人而战的事业所给与的帮助,特别是为方便向苏联运输国外物资所提供的援助。
三国政府认识到战争对伊朗造成的特殊的经济困难,并且同意,尽管三国在全世界的军事行动需求极大,而且目前世界普遍感到民运运输工具、原材料及生活供应品之不足,仍将一如既往,向伊朗政府提供可能提供的经济援助。
关于战后时期,合众国、苏联、联合王国同意伊朗政府的观点,伊朗在军事行动结束后面临的任何经济问题,都将与其他联合国家遇到的经济问题一起,由为讨论国际经济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或成立的国际组织充分加以研究。
合众国、苏联、联合王国政府与伊朗政府一致希望保持伊朗的完全独立、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它们期望,伊朗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按照所有四国政府都已签字的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参加战后国际和平、安全与进步的确立。
范文五:《逃离德黑兰》:国家形象的塑造
《逃离德黑兰》:国家形象的塑造
在一次上课时听老师推荐了《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于是就专门抽出时间看了一下。《逃离德黑兰》根据一篇为名“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在营救过程中,门德兹自己伪装成一个电影制片人,6名外交官则谎称是和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叫“Argo”。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逃离德黑兰》都是一部典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而且是一部很好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它通过一个中情局特工解救人质的事件,在潜移默化中颂扬了特工的奉献和爱国精神,同时又表达了美国的自我价值观,那就是对生命(且不说是人权吧)的尊重,成功塑造了国家形象。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当受困人员因得救在飞机上喜极而泣的时候,其惊心动魄之后的感染力跨越了国别和民族的差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所以,《逃离德黑兰》在叙事上让人不厌倦,在主题上让人不反感,这便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的拍法。
尽管片子只是还原了一段拯救人质的事件,不过“重现”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因为它如实地反映那个混乱的时代和一段匪夷所思的中东往事,暴戾疯狂的伊斯兰革命,歇斯底里的伊朗平民,一筹莫展的白宫,以及妙想天开的中情局,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价值观折射片,好莱坞一干电影人的仗义出手,成就了这部“电影中的电影”,男主角的勇气和责任让其成为救世主般的英雄,其上司的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让这个“最好的滥主意”变为成功的现实,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激励人心的正能量,白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果断迅速,中情局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冷冰冰,好莱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功利,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阴暗压抑,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六个公民的生命原来如此重要,成功塑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
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称霸全球,除了其无以伦比的经济实力和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外,还与其高层次文明的文化软实力紧密相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是崇高的,这种精神在美国深入人心,让所有政治家无法回避,因为一个对本国公民权利不重视的国家注定无法长期强大,不可一世的前苏联轰然倒塌就是最好的例子。《逃离德黑兰》以一起历史的真实事件展示了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事件的还原如此精确,这让电影本身非常有说服力,毫无说教和生硬的感觉。影片虽然没有恢宏的大场面和火爆的动作戏,在剧情的发展上却是暗潮涌动,可以说是步步惊心扣人心弦,高潮部分的气氛令人窒息,这也许就是真实的力量所在,而片中渗透出来的美国主旋律价值观,让奥斯卡对本片青眼有加,并一举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影片奖。
《逃离德黑兰》取得的巨大成功,片中处处渗透出美国主旋律价值关,又通过奥斯卡加冕,使得本片影响力更加扩大,使美国国家形象更具体?更高大。我认为本片成功之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题材的应景。电影大胆地选择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政治冲突题材,但并不是对当下局势的关照,而是对历史上真实事件的改编,这样便能避免引起伊朗人的反对。同时,电影只是利用了美伊冲突的背景,其真正讲述的是政治大环境下的一个小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具有浓烈的戏剧性。救与追的博弈在时间的巧合中营造了强烈的紧张气氛,能够迅速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对结果的期待,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而这种商业叙事包裹下的政治题材又恰恰是奥斯卡颁奖季的热门,它在口碑上和票房上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这是一个便于制造话题、利于类型叙事和助于拿奖添彩的题材,能落在本·阿弗莱克这个多面手(表演、编剧、导演都能胜任)的头上,也算是将遇良才。
二是主题的讨巧。尽管涉及到美伊冲突,但《逃离德黑兰》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它在批判伊朗革命军残忍暴戾的同时,也讽刺了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霸权,这样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不作黑白切割。它的思想重点是两个“尊重”:一是对中情局特工职业价值的尊重,为他们隐藏在光明背后的努力和信念作了一次正名。同时,主人公托尼也通过这个任务完成了家庭情感的救赎(但这一点明显有些烂俗,几乎所有警匪片里的主人公都或多或少地有情感危机)。二是对普通人生命的尊重,电影的主要线索是解救六名外交人员,为此中情局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与上司的官僚主义做斗争。即使被上级叫停任务后,托尼依然决定带他们回国。在这个过程中,加拿大人的援助也起了重要作用,这算是对国际人道主义的一次颂扬。
三是叙事的激情。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对故事跌宕起伏状态和紧张气氛的渲染,这是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展现的,并连续地铺展,不给观众放松的机会,一气呵成达到高潮。机场取票时,总统临时启动任务;革命军给好莱坞打电话时,接电话的人在最后一刻赶回家;通往飞机的车上,对司机发动车子的特写;飞机起飞与追兵恰好赶到的交错,等等。电影多次通过这样的惊险情节来制造戏剧冲突,并通过对人物表情的特写来传递内心的焦急。而在整体叙事上,电影有一个重要转折,那就是正当托尼要带人员离开时,美国政府命令他中止任务,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他毅然决定回来继续执行任务。一个英雄主义的形象便在这个重要抉择中诞生了。这些都是典型的商业叙事的方法,通过细节变化来加快节奏,从而增强影片的可看性。
四是语言的繁华。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为了展现这种历史真实,电影采用了当下影像和历史图景衔接的方法,在选用演员上也尽量接近原型,以突显出记录的性质。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开头的背景交代和结尾的演职人员显示,而在中间过程中多次用电视新闻的方法来潜入历史影像,这也是此类政治电影常用的方法。在语言上,电影多次用交叉蒙太奇,把被困的外交人员、美国政府和伊朗革命军的行为剪辑在一起,通过对比来展示不同立场人物的状态,以渲染激烈气氛。但是,电影并没有将喧闹一直持续到底,往往是在一场激烈戏之后,马上使氛围陷入冷峻和沉默,这种动与静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协调观众的感受,以保持观影的延续性。此外,影片还加入了一些幽默元素,如对环球影业、好莱坞
制片、及约翰·韦恩的好战主义的讽刺,特别是结尾,中情局特工在胜利之后说的“这不管我们的事”,显得落寞而无奈,同时也是一种自嘲,电影以举重若轻的方式让一个政治事件变得通俗而动人。
五是叙事技巧。受题材自身主旋律色彩的限制,影片结局提前“泄底”是无法回避的。《逃离德黑兰》很聪明地避开了对“能否营救成功”的故弄玄虚,而是将笔墨花在了“如何营救成功”上。营救方案自然成了整部影片的核心,假扮电影摄制组的构想娱乐性十足,假剧本、假工作室甚至假宣传,以影造“影”让后者达到了间离效果,令人叫绝。最终那场热血沸腾的机场大逃离,再次呼应了整个营救事件的伟大,电影嫁接政治与个人英雄主义交映生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国家的形象塑造。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这是一部深得电影人喜爱的影片,因为在这里,电影与生命之间划上了等号。
从整个影片的角度来看,《逃离德黑兰》虽谈不上精品,也算是佳作,而且影片本身也正视了历史,在观看《逃离德黑兰》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充斥着阴谋论或假大空的政治献媚片,但看完后,印象最深的却是那部虚构的科幻电影《Argo》在险恶的中东局势里所透射出的个人英雄情怀。美国电影历来喜欢宣扬其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精神,从光明磊落的超人,到亦正亦邪蝙蝠侠,再到毫不掩饰的美国队长,这些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壮举总是与美国反恐怖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逃离德黑兰》的主人公托尼·门德兹是一名普通的情报人员,但他深入虎穴营救人质的英勇事迹,同人质伪装成剧组人员的不可思议,都隐约闪现出超级英雄的传奇气质。不过怎么说该影片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宣扬美国人自有的那种爱国、博爱、献身的精神,表达了美国的自我价值观,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成功塑造了国家形象。
通过《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在此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是,在我们的国家,像这种宣传主旋律电影因其强烈的说教性一直难以被观众接受,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似乎很热衷于这种题材,并且还屡次取得佳绩,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宣传自己国家核心价值观,塑造自己国家良好形象。我想这是我们国家电影界需要潜心学习的,国家核心价值观,国家形象不应只是停留在字里行间,我们也需要像《逃离德黑兰》这样的文化输出,在此希望中国梦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