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2.1城市化及其特点(鲁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包括城市化概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对于学生来说接近生活,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简单,很容易掌握,所以重点突破在于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发展中国家个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城市化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2、 认识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和直观图片、生活实例,学习城市化的概念。
2.通过对比分析来学习城市化的特点及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身边环境,关注人地和谐。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城市化以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城市化的特点。
(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2、 难点
(1)城市化的特点。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城市化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上海市照片和上海市发展过程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导入。
[讲授新课]
师:学生自学城市化的概念。
一、城市化
1、 什么是城市化:
师:教师展示图表分析城市化的趋势,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表,分析城市化的特点。
材料一:下图表示有史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下表表示二战以后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下表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比较
[教师总结]
1、 城市化表现、
2、 城市化特点
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后作业]
见课件
【板书设计】
2.1城市化及其特点
一、城市化
1、 什么是城市化:
2、 城市化表现、
3、城市化特点
4、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范文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人口的高增长量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述中国城市化的方针: ?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即反映特定城市的性质。而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反映特定城市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在多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的范畴里有城市职能的部分~但城市职能只构成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供水、用地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
所决定~并寓于城市主要职能之中。?在单一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与城市主要职能是一致的。而在多种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是城市多种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托。 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 ?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市政府、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中共市委和市级国家机构全面地领导中共区、县委和区县级国家机构的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8、我国各地城市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的原因是什么,市委的领导作用表现在:?政治领导,首要的、核心,?思想领导,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保证,
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等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用科学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原则?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的原则 ?城市建设与国家、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有赖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按照城市经济建设的计划~分步骤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建设周期的调节手段
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
1、城市政府强有力的、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搞好灾害管理的前提条件。2、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是搞好灾害管理的中坚力量。3、储备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搞好灾害管理的物资保障。4、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发动群众参与防灾工作~组织市民开展救灾演习~是搞好灾害管理的基础。 5、实现防灾救灾工作法制化~是城市灾害管理的制度保证。
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的原则 ?环境管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以下内容:?排污管理制度,包括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现场检查排污制度,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赔偿制度 ?环境监测制度,经常性监测~又称抽样监测,污染源监测~又称为临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环境质量标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法制化的原则
范文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 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 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 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 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 (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师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两幅图相对照,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有何特点?
3.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
问题1:两幅图相比较,可以总结得出,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该区域1985年只有上海、南京两个特大城市,而到了2000年,特大城市已达到了5个,即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
问题2: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速度快,而且城市化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问题3: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问题4: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南美国家的“虚假城市化”使城市化进程过快,超越了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滞后城市化”又延缓了城市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师 (激励性评价后,总结指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和谐,使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最终结果
必然是导致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1.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C.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2.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3.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正确答案:1.C 2.C 3.A
师 像这种城市数量、规模的扩大,都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何特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后,合作讨论,明确答案。
生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生 城市化的表现有三方面: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承转)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何重要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 (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并精讲总结)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促进了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材料,找出“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变”?在我国主要有哪些类
型?
生 (回答)乡村—城市转变,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实际上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
在我国,乡村—城市转变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②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③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人口的布局,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现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城市和工农业人口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1851年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是795万磅,在工业方面的收入则为1 171万磅。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欧美主要国家怎样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材料中的统计数字不能说明(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B.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除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
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3)有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城市人口的比重,已达到了90%以上
B.是城市化发展得最早的国家
C.从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D.目前农村人口仍大量流向城市
答案:(1)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2)C
(3)ABC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学生阅读教材,明确答案。
师 (总结)①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③城市的兴起又与第
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课件展示:
“世界城市化的推进”
世界城市化的推进
师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特点?
生 (回答)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表现在2000年,不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特大城市比重,都有了明显上升。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课件展示: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图”及“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师
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差异?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哪一阶段?
2.城市化进程中各有何特点?
3.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P37~P39内容及活动,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结果:
问题1:通过读图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英国更是高达90%;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总体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仅有39.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城市化速度快,近5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发达国家的2.7倍,目前大多进入城市进程的加速阶段。
问题2:城市化进程各有不同的特点: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化地域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地带的郊区发展,出现了市区城市化;还有些国家,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上述两种城市化现象可以用知识框图表示:
(1)城市郊区化
(2)逆城市化
(承转)以上我们分析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状况,那么,我国城市化有何特点呢?我们应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呢?
课件展示: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阶段”资料及“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水平”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
我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1949~1957年的城市化起步阶段。
2.1958~1965年的振荡阶段。由于1958年的“**”及“跃进”失败后的调整造成。
3.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十年,使经济停滞,工业化停滞,加上农村人口
猛增,使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不前阶段。
4.1979~1995年的恢复正常发展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开始步入正常轨道。
5.199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也正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已拟定《中国城市规划》,决定对城市布局作重大调整,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师 请同学们阅读投影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回答。
生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速度慢,而且不稳定。城市化进程不仅受到经济发展长期低水平的制约,而且还受经济体制与政策以及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出现振荡、波折和停滞,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走上正常、良性的发展轨道。
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39.1%,到2002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60个,建制镇20 601个。我国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求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 课堂小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目前城市化水平也不高,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防止过快发展造成的“虚假城市化”,也要认真研究合理规划,防止出现“滞后城市化”,在发展经济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找到根本的出路,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课题的题目:世界几个国家城市化过程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读图中五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图,探究回答: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目前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个阶段?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阅读材料及插图,小组内合作讨论。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对五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深入研究和了解后,将研究成果小组间交流。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3题。
1.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答案 D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4.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答案 C
5.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
B.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D.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答案 A
6.下列叙述与下图相符的是( )
60
50
40
30
20
10
019201940196019802000
(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人口(亿)
A.发达国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B.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减少
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D.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答案 C
7.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乡镇城市城市发展)
答案 A
8.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引进外资,加强城市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C.发展中国家轻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城市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超过了发达国家
答案 B
9.分析“加尔各答、纽约、伦敦、墨西哥城4个超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图”,指出下列4组选项中,城市名称排列与图中顺序相同的是( )
A.①加尔各答 ②墨西哥城 ③纽约④伦敦
B.①墨西哥城 ②纽约 ③加尔各答 ④伦敦
C.①墨西哥城 ②加尔各答 ③纽约④伦敦
D.①伦敦 ②纽约 ③加尔各答 ④墨西哥城
答案 B
10.由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答案 C
11.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职能单一化 B.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C.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卫星城 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
答案 C
12.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D.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答案 D
13.下列著名的几大城市带不属于沿海分布的是( )
A.波士顿—华盛顿 B.鲁尔区
C.东京—横滨 D.大阪—神户
答案 B
14.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 )
A.苏南紧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口和企业大量地迁往苏南地区
B.这里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
C.这里最新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D.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答案 D
15.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很快的原因是( )
A.城市规划还没有经验 B.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C.人口的素质不高 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增长图”,完成问题。
赫章县妈姑中学政史地公开课教案
(1)在1800~190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_____________个百分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目增加了_____________个。
(2)在1900~199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_____________个百分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目增加了___________个,可见进入20世纪特别是____________年代,世界城市化进程明显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产业革命促进了_____________的发展,尤其是_____________业的发展。
答案 (1) 6 10 (2) 4 270 50~80 加快 经济 商业和服务
17.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城区
商业区高速公路绿化带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镇面积由小到大 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2)人口向郊区迁移 工厂向郊区迁移 郊区新建绿化带 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3)郊区城市化
范文四:中国目前城市化特点
中国目前城市化特点
秦为胜
博格(Donald J. Bogue)、李(E.S.Lee )等人提出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人口迁移的发生是由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和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决定一国范围内一个城市人口集聚规模的关键是城市经济规模及该城市与本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在完全市场竞争和同质性假设下,一个城市较高的人均收入将不断吸引区外人口净迁入,直至该城市人均收入与其他地区持平。
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有人口迁入,这可能跟这一阶段产业以加工贸易、中低端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为主有关。第二阶段,人口从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大都市圈及卫星城迁移,三四线人口面临迁入停滞,大都市圈人口继续增加,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这可能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以及大都市圈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富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过程中,会出现短期的大都市圈向区域中心城市回流现象,但不改变大的趋势。这也就是意味着,控制大城市人口、中小城镇化战略和大规模西部造城运动可能是不符合人口迁移规律的,而且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有效率、更有活力、更节约用地、更节约资源。
1、中国正处于人口迁移的第二个阶段:在未来中国的人口迁移
格局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人口将继续集聚,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集聚态势将分化明显。在东部地区,北上广深津等大城市将可能继续呈现大量人口净迁入;其他城市,特别是外来人口众多的中小城市,人口增长有可能放缓甚至停滞。在中西部地区,重庆、郑州、武汉、成都、石家庄、长沙等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
2、中国城市化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增长加快:城乡、区域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人口将继续大量进入城市;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广、文化包容性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丰富,吸引农村居民及中小城市居民;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就近城镇化推进,在东部地区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将可能继续回流,首要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3、由于大量人口迁入,一二线城市房价不是由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的,而是由经济体整体财富、贫富分化水平、富有阶层迁入、房屋供应能力等决定的。因此,一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难以衡量支付能力。同样,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低,但在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迁出的情况下,面临较长期去库存压力。除了人口迁入、货币超发、城市经济活力等因素外,一二线大城市房价还跟住宅用地供给有关,目前供给不足,房地产越来越货币金融化。在土地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市场和用途管制,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符合地方政府利益。土地财政为城镇化融资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推高房价,如不改革,将使城镇化和高房价走向畸形,拉大收入差距,绑架政策。
4、大城市不是控制人口的问题,而是应改善城市规划和公共交
通。可借鉴OECD 的城市功能区视角,超越行政边界解决存在难题。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放弃人口总量调控目标,保持相对开放的人口迁徙政策,吸引区外年轻人口、特别是高素质年轻人口。优化人口的空间分布,并促进职住平衡,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推进新增人口向新城集聚,并积极在新城布局相应产业,包括向新城特别是重点新城疏解中心城部分功能及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多元化发展,改变当前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型轨道交通体系为环状“井”字形。
1995-2000年,人口主要迁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新疆、福建等地区,浙江从之前的净迁出变为净迁入。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1990年代中期以来省际迁移人口规模大幅增长。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1995-2000年省际净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1165万人)、长三角地区(465万人)、京津地区(221万人),三者合计占87.1%。此外,新疆、福建、辽宁和云南也有大量的净迁入人口,分别为97、76、39、35万人。净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四川(401万人)、湖南(305万人)、安徽(272万人)、江西(257万人)、河南(194万人)、湖北(169万人)、广西(163万人)、贵州(102万人)、重庆(69万人)、黑龙江(67万人)等地。
2000-2005年,人口仍主要迁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和新疆等地区,但长三角集聚人口规模大幅增加。据2005年1%抽样调查资料,2000-2005年省际净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1028万人)、珠三角
范文五: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
年级:高一 编写:罗德丰 审核:魏鑫 时间:3月 20日
【教学目标】
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重点难点】
城市化的地区差别
【过程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学会阅读, 把握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与基本实例结合起来,学会发散性 思维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比城市化的不同类型,总结共同的本质成因,熟练归纳推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一、城市化特点(阅读 P37— P38)
1、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A 、起步早
B 、城市化水平 ______,大多在 _______以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英国和荷兰,超过 90%。
C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城市居民 _______________, 大城市中心区 _____________, 一部分 _______和 _____ ______由 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___迁移。
D 、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注重营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绿化率 ______________,注重保护城市 _____ 的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A 、 起步晚
B 、 城 市化水平 __________, 2000年仅有 _________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C 、 城 市化水平 ______________。水平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___________国家化水平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 “虚假城市化” ,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 “滞后城市化” ,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 展造成了很大问题。
E 、 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 ____________造成很大破坏, 结果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D 、 E 三点说明城市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 /不合理) 。
3、中国的城市化特点
A 、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过程既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说说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合作探究】
. 读当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思考下列问题。
1、 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哪个更多?城市化水平哪个更高?
2、 1960年-2000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哪个更快?
【当堂训练】
1. 读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 阶段分别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①
2.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 .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 .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化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3.以下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部分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向外迁移,而商业和制造业则由边缘区向市中心迁移 B .出现郊区城市化 C.形成大都市连绵带 D 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高
4. 下图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图,符合实际情况的叙述是 ( )
A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但城市化进程
快
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C .发达国家城市化大大减慢,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速度仍未超过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以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
5.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素质还不高 B.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C .城市建设经验不足 D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6. 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低, 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 33% ②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
③城市化起步早 ④出现逆城市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 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 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D. 出现在发达国家, 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 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8、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左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 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右图是我国 1980年和 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文作 )
理,请说明理由。
【总结】
本节课我学习了:
我的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