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农业方面的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 三月毕业二十 日
关于农业方面的论文
毕团业队专业从论文事论文写与论文发豆丁表服论文务,擅长论文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本
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论文理论分析等。
专科本百科论名文3毕业0论文0起,具体价格咨豆询伍老师QQ: 3文0论文0 4论文0论文9论文8论文3论文
参考论文题目: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论文主要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实现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的创新,不经过农业技术与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总体上看,目前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尚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市场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技术人员匮乏,队伍不稳定;农民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科技发展要求;资金投入不足,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等。论文以“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理论依据等出发,遵循农业技术推广自身的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对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经验的同时,结合创新理论,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对构建哈尔滨市高效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探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哈尔滨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健全法制,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健康发展;明确机构职能;简化机构、强化基层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设高素质农业推广队伍;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对现行的推广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对策措施为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
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服务体系基本概念
2.1 农业技术推广
2.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2.3.1 理念创新
2.3.2 体系创新
2.3.3 技术创新
2.3.4 运行机制创新
2.4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内容
2.5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2.6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主要内容 第3章 国外农业推广的经验及启示
3.1 美国农业推广
3.1.1 农业科研体制
3.1.2 农业推广体制
3.1.3 资金保障
3.1.4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
3.2 荷兰农业技术推广
3.2.1 农业推广体制
3.2.2 农业推广管理
3.2.3 农业推广经费及运行机制
3.2.4 荷兰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
3.3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
3.3.1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3.2 日本农技推广管理体制
3.3.3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
3.4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征与启示
3.4.1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3.4.2 借鉴成功经验的启示
第4章 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4.1.1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情况
4.1.2 区、县(市)级农技推广机构情况
4.1.3 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综合服务站)情况
4.1.4 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工作职能
4.1.5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4.1.6 哈尔滨市农业推广体系典型调查分析
4.2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困境与问题
4.2.1 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
4.2.2 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
4.2.3 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
4.2.4 推广理念滞后、农业推广方法和手段落后
4.2.5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4.2.6 农科教脱节,没有形成推广合力
4.2.7 推广体系比较单一,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发育不够 第5章 哈尔滨农业推广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5.1 哈尔滨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与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
5.2 哈尔滨农业推广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5.2.1 健全法制,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健康发展
5.2.2 明确机构职能
5.2.3 简化机构、强化基层力量
5.2.4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5.2.6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设高素质农业推广队伍
5.2.7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5.2.8 创新推广方式
5.2.9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范文二:农业方面的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 三月毕业二十 日
农业方面的论文
毕团业队专业从论文事论文写与论文发豆丁表服论文务,擅长论文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本
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论文理论分析等。
专科本百科论名文3毕业0论文0起,具体价格咨豆询伍老师QQ: 3文0论文0 4论文0论文9论文8论文3论文
参考论文题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论文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面对加快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其在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的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所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后,急需建设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而有利于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回顾,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经验,力求构建适应新时期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 本研究较为广泛地搜集和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其中一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并综合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并结合一些实践加以讨论。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将农业技术划分为“私人技术”、“公共技术”及“半公共技术”(或“准公共技术”)三类,不同的农业技术具有的不同的特性。同时根据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不同组织形式及行为目标的差异,将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二是农业企业;三是以农民为主的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民组织(至于农业技术的科研不发组织,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型的科研不发组织,可以根据他们的产权结构与运行机制分别归入上述的三类中)。不同经济学特性的农业技术,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会有不同的要求。在此
基础上,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的相关原理和原则,构建了新时期我国基层农
业技术推广的四种主要模式:公益型推广模式、科教型推广模式、公司(或企业)
型推广模式、自发型推广模式,并初步建立和优化了与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配
套的新型运行机制、投资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政策保障机制。
【论文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国内研究动态
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主要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 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1.2 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概况
3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
3.1 体系形成期
3.2 起伏波动期
3.3 恢复发展期
3.4 改革创新期
第三章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职能不清,体制不顺
1.2 网络断层,功能不全
1.3 设施落后,素质不高
1.4 经费不足,保障不力
2 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认识方面的原因
2.2 体制方面的原因
2.3 机制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概况与主要经验
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2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经验
2.1 政府主导,推广体系多元化
2.2 推广机构健全,推广人员精干,推广经费充足
2.3 科研、教育、推广结合
2.4 推广方法科学,推广内容全面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
1 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分析
1.1 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及分类
1.2 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征与推广主体的选择
2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的原则
2.1 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相适应
2.2 与经济体制相适应
2.3 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3.1 推广原理
3.2 系统原理
3.3 结构原理
3.4 控制原理
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
4.1 公益型推广模式
4.2 科教型推广模式
4.3 公司(或企业)型推广模式
4.4 自发型推广模式
第六章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优化
1 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
1.1 竞争协作机制
1.2 经营管理机制
1.3 激励考核机制
2 建立与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配套的投资机制
3 建立与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配套的教育培训机制
4 建立与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配套的政策保障机制
4.1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
4.2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3 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范文三:农业方面的论文
农业方面的论文
篇一:对现代农业的思考(论文)
对***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学员
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发展现代农业,在过程上,是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在结果上,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农业大市,要使***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快速、稳定发展。因此,以现代农业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是摆在整个***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展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央2007年一号文件强调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道路。***人民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现代农业的质量和进程。
(一)在农业政策上,落实还不十分到位。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落实各类政策,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4.4亿元,兑付了粮食直补资金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价格综合补贴,加大了市、县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但由于财力的制约,农业需要投资的地方较多,有些地方欠款较多等原因,支农资金显得杯水车薪。不仅如此,财政支农资金基本分散在十几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金融方面,支农力度较小,农村信贷渠道狭窄,农村项目信贷困难,筹集资金较少,影响农业产、加、销
一条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的农业基础设施程度较低,迫切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但由于资金的数量制约,对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例如:农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料,现仍以农民自己购买农机为主要途径,不但造成农机结构和比例失调,也使农机资料出现粗放型增长。从而造成小型机械多,动力机械多,种植机械多,一般机械多,而大型机械、配套机械、高
性能复合型机械相对较少。
(二)在农业科技上,成果转化应用较低。***全面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和奖励机制,加快用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武装农民。在还以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为主的***,发展现代农业还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持,但广大的城乡农业科技研发体系还不健全,从业人员不足,创研能力有限。就是研发出成果,也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缺少推广试验基地而使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再就是农民观念落后,接受新成果的意识较差,有些试验成功的项目却不被农民所接受。从而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贡献率小。
(三)在产业结构上,调整还不到位。虽然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农、牧、林、渔产业值之比达到了61:33:4:2,粮食、棉花、蔬菜、肉类、蛋奶等分别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与现代农业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从总体看,目前很多地方在结构调整中重生产、轻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农村经济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模式,多种经营,特别是特色种植、养殖比重偏小。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种植业、依靠粮食。县域粮食作物结构矛盾突出,畜禽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具有规模、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特新品种。在生产中不但缺乏自己
的主导产业及产品,而且还缺乏区域分布和规模生产,不但缺乏生产的短期计划,而且缺乏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对生产的产品是否优
质,市场现状如何,容量多大,前景及效益如何,没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以致在结构调整中,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未根据当地的资源、生产等优势进行因地制宜的生产,盲目跟风的现象比较突出。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往往是遍地开花,不能形成一地一业的主导品牌优势。由于精品意识不强,栽培技术和品种更新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优质农作物发展不快,种植面积小,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四)在农产品市场上,体系还不完备。在市场建设方面,*(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农业方面的论文)**以“销地交易”为主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多建于城郊,场地、设施配套较为齐全,而以“产地交易”为主的县区农产品市场,场地狭窄、简陋,基本没有保存、冷藏等配套设施,制约了外销能力,不能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市场体系建设与改造的步伐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不同步,大多数农产品市场交易设施陈旧,结算手段落后,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薄弱,销地终端市场仍以小地摊、大集贸为主,不具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市场自身非市场化运作。多数市场属于村、镇、街道主办的集体企业,
许多市场还处于管委会管理阶段,没有进行企业化改制;三是大多数农产品市场的经营管理是以场地、设施出租等物业管理为主。市场本身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农产品市场实际上是“大市场、小业户”的格局,大市场掩盖下的千家万户的分散营销难以形成合力,使得农产品流通无序、效率低下。四是市场信息不畅通,缺乏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体系,生产、流通存在很大的信息局限性和盲目性。五是流通主体素质低、规模小的。运销队伍自身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信息独占,且运销能力低下,市场风险大,抗御风险能力差。
(五)在农民综合素质上,相对较低。首先,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在施肥、用药、管
理上,也是习惯用传统的方法,不懂科学管理;其次,农民观念比较落后,接受新的东西较慢,在科学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接受能力差,不懂市场经济规律,开拓意识不足。
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有之路,是***崛起的基础。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推进现代农业中,应加大力度,从战略高度入手,在
拓宽投资渠道、创造品牌、开发农村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着力构筑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 现代农业是一个贯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由多个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体。当前,***农业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农户加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技术手段落后,功能单一,彼此之间缺乏合作协调,在收购和销售时经常出现相互抬价或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致使特色农产品加工质量不稳定,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很难做大做强。同时由于小农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满足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因此,鼓励和引导农民拓宽业务、扩大经营,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使其产销量稳定上升尤为重要。当前要做好:1.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服务引导的作用。在开发本地特色农业资源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建立健全专门的调控服务机构,认真考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及市场风险防范等问题,切实掌握农民生产和经营状况,避免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工放任自流、盲目无序,真正建立和发展一些本地支柱产业;2.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全力营造规模优势,通过兴办基地、开拓市场、推广科技等手段,不断扩大优势产业的市场占有份额。3. 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环境,绝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新上项目要严把环保、安全、能耗关,不符合标准的一律限制生产和加工。
(二)积极开拓、完善农产品市场,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目前,农村市场仍趋于传统化、低级化,沿街叫卖、沿街为市、乱停乱放、脏乱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农产品交易中的操纵市场、弄虚作假等问题还存在。由于市场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所导致的农户和企业的大面积失信行为和非市场行为,引发了比较严重的连锁反应和负面效应,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落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造成农民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加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下决心整顿农村集贸市场,大力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强化信用的约束作用,形成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市场信用和政府信用的完整体系,下决心推进制度创新,下大力气改善市场环境,在市场建设中做到"办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地百姓"。同时,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为农民的种、养、加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
就要求切实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继续捆绑使用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综合开发资金,确保重点投入,使产业建设抓出成效。市、县、乡财政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引进良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并且用好用活专项资金。要创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管谁收益”的原则,鼓励海外投资、民营资本以及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形式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个人参股的新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和信用投资,吸
篇二:关于农业的论文农业技术论文
关于农业的论文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有着它的必然性。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民朋友推广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产品,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是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1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要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种种方法,让农民朋友认识到农作物的重要作用,了解农作物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将优秀的、正确的种植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1.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
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1.2 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农民居住的地方分散不集中,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力。
1.3 个别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各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必要的物质与资金上的支持,挫伤了推
广工作的积极性;而在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又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其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阻力,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不便。
2 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2.1 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
农业技术推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无论是领导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的配合,但是一些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还很浅薄或是根本没有认识,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让所有人都真正的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尽快的完成推广工作的目标。
2.2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技术
推广人员的培养。让他们在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都成为“专家”,
可以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尽快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
2.3 加大投入,建立监督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久、稳定的推广下去,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几点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包括资金的投入、物质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不会因资金、人员匮乏等人为原因而中途夭折。另外,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才能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3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持续性工作,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不但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传志.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2).
[2] 王宏艳,郜云飞.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榆林科技,2008,(2).
[3] 张萍.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7,(02).
[4] 黄保结.最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全书(第二卷)[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
范文四:关于农业研究方面的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农业研究方面的本科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五种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学 生 陆雪 学 院 农 学 院 专业班级 植保职30501班 指导教师 姚安庆 教 授 赵学平副研究员
辅导老师
时 间 2008年 4月 至 2009年 6月
目 录
文献综述?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前言1
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4
12试验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供试农药浓度?????????????????????????????????????????????????
结果与分析
21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2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5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3 结论与讨论25
参考文献27
致谢29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研究进展
学 生陆 雪 长江大学农学院
指导老师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
赵学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赤眼蜂Trichogramm为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重要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 化学防治也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 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药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从而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害虫防治 本文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农药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进行综述
[] 赤眼蜂农药研究进展
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害虫防治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昆虫天敌种类繁多能够寄生或捕食不同虫期的害虫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并不是每一种天敌都对寄主害虫起到较强的控制作用但是在每一种害虫上确实都有一些天敌对它的侵袭率能达到近于毁灭性的程度[1]化学防治也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 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药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从而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害虫防治以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的矛盾已成为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天敌昆虫包括寄生性天敌昆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很多分属5个目98个科其中以膜翅目双翅目最为重要属膜翅目的称为寄生蜂属双
翅目的称为寄生蝇[2]它们寄生于害虫体内或卵内取食害虫体液内部器官或卵内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3]
赤眼蜂Trichogramma为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重要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4-9]在我国赤眼蜂已成为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面积最大防治害虫对象最多也是研究最为细致和深入的一类天敌昆虫赤眼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寄生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膜翅目和半翅目等40科98属220种昆虫的卵其中以鳞翅目昆虫卵寄生最多主要包括苹果卷叶蛾亚洲玉米螟麦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马尾松毛虫等64 种农业和林业害虫[56]目前运用最广的主要有七种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 Pang et Chen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 Ishii甘蓝夜蛾赤眼蜂T brassicae Bez-denko广赤眼蜂T evanescens Westwood卷叶蛾赤眼蜂T cacoeciae Marchal和稻螟赤眼蜂T japoni-cum Ashmead其中前6种赤眼蜂在我国或国外均已经商品化生产赤眼蜂成虫将卵产在寄主卵内 使寄主卵不能孵化 因此 借助赤眼蜂可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以赤眼蜂治虫已成为综合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广东山东吉林三省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果树甜菜等经济作物害虫防治成本降低50以上[10]
昆虫的种类繁多己有记录的约达一百万种其中包括为害作物的害虫如为害水稻的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为害玉米的玉米螟为害蔬菜的小菜蛾等这些害虫给农林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在昆虫中还有大量寄生害虫体内外可以杀死害虫的种类寄生性天敌昆虫害虫天敌与害虫的关系是自然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的
斗争过程中寄生性天敌能对害虫的发生起到一定的自然控制作用人们根据这个道理试图利用寄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的发生或消灭害虫达到防除害虫为害保障农作物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事实也证明能收到显著效果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我国水稻上的常发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稻区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以卵寄生性天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是二化螟卵期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在浙江一年发生19-20代每头雌蜂平均产卵45粒最高达61粒平均能杀死三化螟卵2228粒据考查在第23代二化螟上的最高自然寄生率常有超过的情况这在当时对害虫的发生起了很强的控制作用[11]祝汝佐在浙江嘉兴调查发现二化螟天敌稻螟赤眼蜂的侵袭率高达9074[11][12]对江苏和安徽几个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也是优势种在一代二化螟中以二化螟特大发生的常熟地区稻螟赤眼蜂寄生率为最高达100每卵块羽化寄生蜂数也高达823头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水稻螟虫同样发生均较重的安徽省和县稻螟赤眼蜂寄生率仅为171每一卵块羽化的蜂仅35头
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 Hubern为多食性害虫能为害玉米高粱棉花栗等多种作物己知其天敌有70多种其中主要是寄生性天敌卵期的主要天敌是赤眼蜂类其优势种玉米螟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幼虫期主要天敌是寄生蜂类和寄生蝇类其优势种是螟虫长距茧蜂和玉米螟历寄蝇这两种天敌混合寄生率高的年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当代幼虫的危害程度和下代的发生量[13]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也是迄今研究认为抗药性产生最快和最为严重的农业害虫[14]但至2001年
止在小菜蛾发源地欧洲仍未造成大的危害这正是由于丰富的天敌资源发挥了其对小菜蛾种群的有效控制[15]在欧洲小菜蛾的天敌昆虫种类最为丰富仅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就记载有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4种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对小菜蛾的自然种群发挥着有效的控制作用自然寄生率可高达80-90其幼虫寄生性天敌弯尾姬蜂属Diadegma spp种类和丰盛度占绝对优势使小菜蛾在欧洲未造成严重的灾害[16]生物防治就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包括害虫的寄生性生物捕食性生物病原微生物等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和大量使用而引起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病虫的抗药性和再猖撅等问题的出现生物防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深刻地理解和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摆脱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完全依赖化学农药的观点已经把生物防治纳入到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之中生物防治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7]鉴于寄生性天敌所起到的对害虫的有效自然控制作用国内外学者曾就利用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8-19]农林业生产中不乏应用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例子生物防治最为成功的总科是小蜂总科不少种类已被广泛有效地用于控制多种作物的害虫其它寄生性天敌也有不少被用于生物防治并证实效果显著在有害生物的治理中化学农药是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同时寄生性天敌不可避免的也会接触到药剂其接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散落到天敌体表2天敌飞行后停留在有农药残留的植物上3选择寄主进行寄生行为时接触寄主卵壳或体表的药剂残留4寄生在寄主卵或体内的幼虫接触通过卵壳和体表渗透的药剂5成虫取食有少量药剂的蜜露[20]在天敌接触药剂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对天敌的大量杀伤
大量有关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的研究表明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除直接杀死天敌外也会影响寿命发育历期产卵寄生能力性比寄生行为等[21-24]
赤眼蜂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较弱[25]分别在螟黄赤眼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期 用50 棉铃宝30 灭铃灵40 辛硫磷30 棉铃灵80 DDVP40 棉来福50 甲胺磷50 甲基对硫磷B t 乳剂进行4个浓度级别处理 然后将处理过的赤眼蜂转入干净试管中继续观察其发育 记载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 螟黄赤眼蜂的成虫期 除B t 乳剂外 对其他所有供试药剂都非常敏感 在一级处理中也很少存活 并丧失产卵寄生能力 从卵到蛹的4 个虫期 在所有供试药剂的一级处理中均能存活 抗药性由强到弱为 幼虫期卵期预蛹期蛹期 B t 乳剂原液对螟黄赤眼蜂所有虫期的发育都没有影响215 溴氰菊酯和80 DDV P的4 个浓度级别处理 对从卵到蛹的4 个虫期均无毒害作用30 棉铃灵三四级浓度对蛹有致死作用30 灭铃灵各级浓度对卵幼虫预蛹均无毒害 但蛹期仅通过一级处理50 甲基对硫磷对赤眼蜂毒性最大 各虫态除通过一级处理外 其他处理中均未见存活个体试验表明[26] 平均每6天施用一次化学农药 50 甲胺磷2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 的化防区未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
测定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影响的方法在供试寄主药剂配制和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27]概括起来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膜法接成蜂于具有丙酮或清水稀释形成药膜的玻璃管或闪烁瓶内一段时间一般为1h后转出观察药剂对成蜂存活的影响[28-30]2喷雾法如利用喷雾塔喷施一定量的药液观察药剂对天敌的影响3浸渍法该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将药剂浸渍过的寄主卵提供给寄生蜂寄生观察药剂的作用[31]一是用药剂浸渍处理己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卵观察药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32]还有一种就是药剂直接浸渍被天敌寄生
的寄主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药剂残留试验如用手动喷雾器在植株上喷洒药液至留下不同天数后分别取下处理叶片回室内接蜂评估药剂残留对天敌的影响[33]
农药安全评价是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内容农药安全性评价包括农药卫生毒理安全评价和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两部分内容[34]在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当入选化合物要进行农药登记及商品化生产前必须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内容有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评价生态效应包括化合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化合物在生物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就包括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进行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是药剂登记和商品化生产所必需的准确地评价一种农药对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可以避免对天敌的大量杀伤有助于维护生态的多样性这也是生物防治取得成功的必要的生态基础定量评价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农药对天敌的影响是IPM研究的重要内容[35]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和天敌的自然控制是农田IPM的关键][36]进行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可以明确化学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力进而为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通过选择合理的施药时间和方式可以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在当今的害虫治理中筛选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品种寻找合适的用药时间避开天敌对药剂的敏感期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杀伤天敌降低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关系到其对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37]因此研究各类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合理选择药剂避免或减轻药剂对天敌的杀伤以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这应该为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8]释放赤眼蜂的最好时期是使赤眼蜂羽化寄生在喷施农药之前完成让我们更好的保护赤眼蜂使它更好的造福人类
Bao JZ Gu DX 1998 Bi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 Taiyua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 [包建中 古德祥1998 中国生物防治 太
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殖及田
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7] ZongLB 1983 Some p roblem of Trichogrammas applied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 4 32 - 36 [宗良炳 1983 赤眼蜂利用
中的若干问题 华中农学院学报 2 4 32 - 36 ]
[8] Liu SS Shi ZF 1996 The Progress of Trichogramma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B iological Control 12 2 78 - 84[刘
树生施祖华 1996 赤眼蜂研究和应用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 12 2 78 - 84 ]
[9] Li HK 1998 Summary app lied research of Trichogramma World Agriculture 228 4 36 6 [李宏科 1998 赤眼蜂利用研究概况 世界农业 228
4 36 6 ]
[10]包建中陈修浩中国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1
[11]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b国内天敌的研究和利用[J]浙江农业科学
1973 4 36-41
[12]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等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J]中国生物
防治 200218 1 13-16
[13]李瑞花玉米螟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群控制作用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
2003Z195-96
[14]陈宗麒堪爱东缪森等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研究及引进利用进展[J]云南农
业大学学报2001164308-312
[15]Adel R FTadashi M Management of Diamondback Moth and other Crucifer Pest[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Asian Veget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TaiwanIn Talekar ed 1990
[16]Peter A CRole of Parasitoids in Managing Diamondback Moth in the Cameron HighlandsMalaysiaDiamondback Moth and other Crucifer Pests[C]In Talekar 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TainanTaiwan1990
[17]彭华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植物医生20051834-5
[18]Li L YWorld-wide use of Trichogramma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n different cropsA survey In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Egg Parasitoids eds WajnbergE and HassanS A [C]CAB InternationalOxonUK1994pp37-53
[19]Babi AAl-Nabhan MPintureau B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richopramma Prineipium releases on cotton bollworms and the chrysopid predator Chrysoperla carnea in Syriar cotton fields[J]InternSympbiological control Tnsect Pests of agricultural CropsAleppoSyriaOctober 1999Arab Jplant protection200220 1 59-61
[20]林勇文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的选择作用及ACHE的分析[D]福州福
建农林大学20069
[21]Zhang GuifenKazuo HiraiEffects of insecticides on reproduction of Trichogramma japonicum in the lab[J]the Kanto-tosan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199744201-204
[22]Hassan S AHafes BDegrande P Eet alThe side-effect of pestcides 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 Marchal
HymTrichogrammatidae acute dose-reponse and persistence tests[J]JApplEntomol1998122569-573
[23]Schuld M Schmuck R Effect of thiacloprida new chloronicotinil insecticide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J]Ecotoxicology20009197-205
[24]Brunner J FDunley J EDoerr M Det alEffect of pesticides on Colpoclypeus florus HymenopteraEulophidae and Trichogramma plantner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parasitoids of leafrollers in Washington[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1941075-1084
[25]张帆 阮长春 孙光芝 等 螟黄赤眼蜂对几种棉田常用农药的反应[J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0 2 43-45
[26]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
研究[J ] 昆虫知识 2003 40 3 224-228
[27]李元喜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81-86
[28]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等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
的杀伤力[J]昆虫知识199431 6 330-332
[29]杨崇珍王兴林张兴菊酯类杀虫剂对几种赤眼峰的毒力测定[J]西北农业
大学学报1995233108-110
[30]孙彤张帆赵玉枝等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力[J]吉林
农业大学学报199618332-35
[31]张敏玲菜田常用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影响〔J〕Takada Y Kawamura
S Tanaka T Host preference of Tlrichogramma dendrolim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on its native host Mamestra brassicae Lepidoptera Noctuidae after 12 continuous generations on a factitious host [J] J Econ EntomolHewa-Kapuge SMcDougall SHoffmann A AEffects of MethoxyfenozideIndoxacarband otherInsecticides on the Beneficial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nrBrassicae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under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03 96 4 1083-1090
[34]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20
[35]Debach P Rosen DBiological control by natural enemie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271-273
[36]Wright D J Verkert R H J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systems for arthropods [J] Evaluation in a multitrophic context pestic Sci1995 44 207-218
[37]贾海民高占林潘文亮等20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不同虫态的毒力测定[J]
昆虫天敌19994 21 160-163
[38]周琳张耀武卢绍辉等五种常用农药对黑色软蚜蚜小蜂的毒力测定[J]河
南林业科技20033 23 1-2
五种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学生 长江大学农学院
指导教师 长江大学农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搞要] 测定了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种常用农药对不同虫态的玉米螟赤眼蜂杀伤力差异
显著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虫的杀伤力均很强其中10吡虫啉WP对成蜂期毒性
最高LR50为242×10-6 mgcm2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毒性最低LC50为
50 mgL5种农药中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玉米螟赤眼蜂卵期毒性最高
LC50为174mgL30醚菌酯WP对玉米螟赤眼蜂卵期毒性最低LC50为3818mgL5种
农药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毒性最高LC50为247mgL30
醚菌酯WP对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毒性最低LC50为5438mgL5种农药中45高效氯
氰菊酯EC对玉米螟赤眼蜂预蛹期毒性最高LC50为273mgL30醚菌酯WP对玉米螟
赤眼蜂预蛹期毒性最低LC50为4433mgL5种农药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玉米螟
赤眼蜂蛹期毒性最高LC50为568mgL150gL 茚虫威EC对玉米螟赤眼蜂蛹期毒性
最低LC50为2468mgL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是玉米螟赤眼蜂一生中对农药最敏感的
时期其次是卵和幼虫而预蛹和蛹耐药性较强
[关键词] 农药安全评价玉米螟赤眼蜂
safety evaluation of Five kinds pesticides to Trichogramma
Student LuXue Agriculture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
Tutors Yao Anqing Agriculture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
Zhao Xue-ping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To film and spra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European acute toxicity and risk assessment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different commonly used pesticides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state insect of mass destruction significantly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on adults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 of mass destruction which were a strong 10 imidacloprid WP into bee period of the highest toxicityLR50 to 242×10-6mgcm2 30 Kresoxim-methyl WP on Trichogramma sp into a minimum period of toxicity LC50 for 50 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22 emamectin benzoate ME egg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174mgL30Kresoxim-methyl WP egg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3818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45 beta-cypermethrin EC larva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247mg L 30 Kresoxim-methyl WP Trichogramma ostriniae the larval stage of th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5438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45 of beta-cypermethrin EC pre-pupal stage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273mgL 30 Kresoxim-methyl WP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minimum pre-pupal stage toxicity LC50 for the 4433mgL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45 beta-cypermethrin EC pupal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568mgL150gL indoxacarb EC Trichogramma ostriniae pupal stage of th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2468mg L Trichogramma ostriniae Trichogramma ostriniae adult life is on the most sensitive period of pesticides followed by eggs and
larvae while pre-pupae and pupae of strong resistance
[Keywords] pesticideSafety evaluationTrichogramma ostriniae
五种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赤眼蜂属膜翅目小蜂总科 赤眼蜂科 赤眼蜂属 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其成虫将卵产在寄主卵内 使寄主卵不能孵化 因此 借助赤眼蜂可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与幼虫期或其它虫期的寄生性天敌相比作为卵寄生蜂的赤眼蜂能将害虫杀死于孵化取食为害前因此在害虫治理种有较大优势[1]此外赤眼蜂寄主广泛可以寄生400多种害虫[2]是目前应用面积最广最成功的寄生性天敌 赤眼蜂一般以预蛹在寄主卵内越冬我国利用赤眼蜂防治的对象有 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甘蔗条螟松毛虫棉铃虫桃蛀螟白条夜蛾豆天蛾蓖麻夜蛾枣尺蠖双尾舟蛾松梢螟黄刺蛾等[3]以赤眼蜂治虫已成为综合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4-7]防治1代玉米螟当田间玉米百株卵量达1 ,2块时放蜂设60,75个hm2放蜂点第1次放蜂105120万头hm2隔5 7d再放第2次放蜂18019 5万头hm2总放蜂量30万头hm2防治2代玉米螟于7月下旬至8月初在玉米百株卵量达1块时放蜂设3060个hm2放蜂点第1次放12万头hm2隔57d再放第2次放蜂105万头hm2将蜂卡卷入玉米叶背而13处再用秫秸别牢避免蜂卡受到雨淋和日光直射
赤眼蜂防治害虫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使用方法简便省工省力防治效果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措施十几年来推广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2000年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董本春和李晓光等在吉林稻区开展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放蜂面积67 hm2放蜂360万头虫卵校正寄生率平均为
4421枯鞘株率平均为121平均防治效果达5584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 是寄生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螟蛾科卵的优势种群它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有害生物的治理中化学农药是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重要手段但农药的使用既控制了害虫也杀伤了天敌天敌的大量减少是害虫从次要种群演变为主要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PM 要求施用对重要天敌无不良影响的选择性农药因此测定农药对有益生物的安全性已引起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重视农药对有益生物副作用的标准测定方法是根据农药的一般特点发展而来一般来说在室内测定中对某一特定天敌无害的农药极可能在田间对这一天敌也是安全的也就无需进一步在半田间或田间条件下进行试验可寄生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膜翅目和半翅目等40科98属220种昆虫的卵其中以鳞翅目昆虫卵寄生最多主要包括苹果卷叶蛾亚洲玉米螟麦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马尾松毛虫等64 种农业和林业害虫[8-9]生物防治是符合生态安全的方法利用生物方法进行害虫的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发展的方向而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需要了解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杀虫剂能够改变赤眼蜂存活时间和产卵量间的关系[10]表明杀虫剂能够影响赤眼蜂下一代的种群数量研究表明杀虫剂能够影响幼虫期寄生蜂雌蜂的搜寻行为[11]虽然在赤眼蜂中尚末见有关的报道但有研究发现杀虫剂能够影响雌蜂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并能使雄蜂的搜寻行为发生改变 [10]
大量有关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的研究表明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直接杀死天敌外也会影响寿命发育历期产卵寄生能力性比寄生行为
等[12-15]测定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影响的方法在供试寄主药剂配制和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16]概括起来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膜法接成蜂于具有丙酮或清水稀释形成药膜的玻璃管或闪烁瓶内一段时间一般为1h后转出观察药剂对成蜂存活的影响[17-19]2喷雾法如利用喷雾塔喷施一定量的药液观察药剂对天敌的影响
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是农药对天敌毒性测定与安全性评价的标准生物是我国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规定试验生物本文主要试验的药剂有145高效氯氰菊酯EC属新型菊酯类杀虫剂对防治棉花棉蚜棉铃虫红铃虫果树潜叶蛾红蜡蚧桃小食心虫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蚜茶树茶尺蠖烟草烟青虫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效230醚菌酯WP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低毒杀菌剂防治草莓黄瓜白粉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霜霉病等322甲基阿维菌酸ME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我国多用来防治虫体小世代多易出现抗药性的害虫如梨木虱棉蚜等潜叶性的害虫如美洲斑潜蝇等害螨如二斑叶螨茶橙叶螨山楂叶螨和寄主广食性杂的害虫如小菜蛾等4150gL茚虫威EC是一种含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恶二嗪类化合物的新型低毒杀虫剂由于它具有高杀虫活性不易产生抗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等特点已开始广泛用于防治几乎所有鳞翅目害虫以及各种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510,吡虫啉WP是一种超高效广谱强内吸低抗药性的新型硝基亚甲基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棉花蔬菜烟草果树麦类马铃薯甜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如黑尾叶蝉飞虱类蚜虫类果蝇蓟马球稻象甲稻螟虫粉虱等害虫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主要防治同翅目害虫包括飞虱叶蝉粉虱蚜虫介壳虫等
Trichogramma ostriniae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供以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 卵为寄主进行连续繁殖赤眼蜂饲养于三洋MLR-350HT人工气候箱内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0-85光照时间为14h light 10h dark
112 供试药剂
145高效氯氰菊酯E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230醚菌酯WP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322甲基阿维菌酸ME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4150gL茚虫威EC美国杜邦公司
510,吡虫啉WP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0001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移液管10mL具塞刻度试管XTS-110双筒实体显微镜potter喷雾塔?条件下相对应的发育期分别为卵幼虫预蛹和蛹期的卵卡分成每张含有200粒左右寄生卵的小卵卡将各发育期卵卡置于培养皿内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定量2mL喷雾处理压力为1034kPah的死亡及存活数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经药液处理后记录各处理羽化率待羽化结束后在双筒实体显微镜下检查各处理总虫数 校正死亡率 处理死亡率一对照死亡率 1一对照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 V专业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LC50 安全系数
极高风险性 安全系数?005 高风险性 005, 中等风险性 05, 低风险性 安全系数,5 安全系数可用公式表示
16 供试农药浓度设置
161 30醚菌酯WP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 mgL
共5个浓度蛹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900030001000333111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和卵期试验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0625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2 45高效氯氰菊酯EC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600400267178119 mgL
共5个浓度卵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625 mgL 共6个浓度幼虫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 mgL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625313156781391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3 150gL 茚虫威EC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
00049800024900012400006220000312 mgcm2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1500050001667556185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卵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20000800032001280512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498×10-5226×10-5103×10-5467×10-6212×10-6966×10-7 mgcm2共6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320160800400200 mgL 共5个浓度卵期试验浓度为100333111370123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180600200667222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用丙酮配制试验浓度为995×10-6452×10-6206×10-6935×10-7425×10-7193×10-7 mgcm2共6个浓度用水
配制卵期幼虫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600300150750375 mgL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
浓度为704320145661301 mgL 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
照组同时进行
赤眼蜂卵期的LC50为3818 mgL安全系数为143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10000 251 228 908 900
5000 709 476 671 642 2500 592 160 270 206 1250 522 127
243 177 625 274 37 135 587 CK 814 66 811 -- 30醚菌酯WP对
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5438mgL安全系数为204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775 577 745 739 5000
979 529 540 530 2500 897 112 125 105 1250 940 76 809 603
625 563 42 746 539 CK 639 14 219 --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预蛹
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4438mgL安全系数为16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9000 925 655 708
683 3000 946 425 449 401 1000 879 186 212 143 333 268 52
194 124 111 821 75 914 120 CK 685 55 803 -- 214 30醚菌
酯WP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1356mgL安全系数为508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9000 466 340 730 708 3000 397 236 594 562 1000 422
229 543 506 333 390 162 415 368 111 307 75 244 183 CK 227 17
749 -- 215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的LC50为500mgL安全系数为0187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安全系数?05 200 306 233
761 736 100 170 119 700 668 500 224 124 554 506 250 222 93
419 357 125 176 56 318 246 CK 240 23 958 -- 22 45高效氯氰
菊酯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21 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卵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卵期的LC50为239mgL安全系数为0531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270 251 930 925 100 306 272 889 882 500 284 239 842 832
250 308 164 532 505 125 379 100 264 220 625 298 67 225 179 CK
408 23 564 -- 222 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247mgL安全系数为0550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200 183 181 989 988 100 192 181 943 939 500 180 150 833 822
250 140 72 514 480 125 194 52 268 216 CK 257 17 661 --
223 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273mgL安全系数为060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200 350 332 949 948 100 479 438 914 913 500 343 247 720 716
250 447 202 452 444 125 357 90 252 241 625 245 26 106 926
224 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568mgL安全系数为012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安全系数?05
625 335 334 997 997 313 257 253 984 983 156 234 203 868 858
781 241 155 643 617 391 216 88 407 364 CK 247 17 688 --
225 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C50为299mgL安全系数为0665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
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
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600 234 176 752 735 400 249 175 703 682 267 255 133 522 489
178 239 82 343 298 119 227 29 128 680 CK 265 17 642 -- 2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31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卵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卵期的LC50为3019mgL安全系数为50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20000 164 160 976 974 8000 150 98 653 628 3200 179 96
536 502 1280 145 49 338 289 512 171 36 211 152 CK 101 7
693 -- 232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4277mgL安全系数为71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20000 151 150 993 993 8000 190 105 553 515 3200 185 91
492 449 1280 178 44 247 183 512 185 32 173 102 CK 191 15
785 -- 23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4329mgL安全系数为86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
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
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20000 138 135 978 976 8000 149 120 805 786 3200 201 79
393 334 1280 151 24 159 770 512 144 18 125 398 CK 169 15
888 -- 234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2468mgL安全系数为411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15000 223 201 901 895 5000 204 120 588 563 1667 220 94
427 393 556 162 43 265 221 185 153 27 176 127 CK 176 10
568 -- 235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000143 mgcm2安全系数为35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
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
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000498 211 206 976 974 000249 258 168 651 613 000124 287
128 446 386 0000622 183 60 328 255 0000312 163 41 252
170 CK 153 15 980 -- 2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
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41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卵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卵期的LC50为174mgL安全系数为35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
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
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226 195 863 854 333 142 86 606 581 111 190 82 432 396
370 145 35 241 194 123 146 24 164 112 CK 203 12 591 --
242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762mgL安全系数为15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171 121 708 686 600 203 92 453 413 200 147 45 306 255
667 214 60 280 228 222 165 40 242 187 CK 147 10 680 --
243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274mgL安全系数为560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180 118 105 890 879 600 184 99 538 494 200 163 78 479 429
667 132 56 424 370 222 152 40 263 193 CK 173 15 867 --
24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104mgL安全系数为21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
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
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320 235 197 838 822 160 217 130 599 559 80 212 115 542 497
40 221 68 308 239 20 179 25 140 546 CK 300 27 900 --
245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370×10-6 mgcm2安全系数为0112据此结果和化
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
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安全系数?05
498×10-5 142 127 894 886 226×10-5 168 128 762 742
103×10-5 135 98 726 703 467×10-6 145 73 503 463 212×10-6
152 67 441 395 966×10-7 139 55 396 346 CK 158 12 759 --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370×10-6 mgcm2安全系数为0112据此结果和化
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
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安全系数?05
,?5
表21 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卵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 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 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600 247 245 992 992
300 256 242 945 944 150 399 194 486 473 750 182 69 379 363
375 325 87 268 249 CK 243 6 247 -- 252 10吡虫啉WP对赤眼
蜂卵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145mgL安全系数为16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600 213 212 995 995 300 372 323 868 856 150 111 56 505 457
750 411 95 231 158 375 279 47 168 894 CK 265 23 868 --
253 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170mgL安全系数为191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
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
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144 128 889 881 300 169 98 580 552 150 176 86 489 454
750 159 62 390 349 375 145 27 186 132 CK 127 8 630 --
254 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238mgL安全系数为268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
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
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安全系数?5
199 168 844 838 320 348 217 624 608 145 306 101 330 302
661 369 61 165 131 301 340 35 103 660 CK 278 11 396 --
255 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242×10-6mgcm2安全系数为00040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极高风险性安全系数?005
150 140 933 929 452×10-6 192 107 557 529 206×10-6 150 61
407 369 935×10-7 181 59 326 284 425×10-7 210 53 252 205
193×10-7 152 29 191 140 CK 169 10 592 -- 3结论与讨论
31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对药剂的敏感性
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的杀伤作用表现在一是药剂处理后赤眼蜂在某一虫态立即死亡二是赤眼蜂能正常发育至成虫但在咬破寄主卵壳时或在羽化后爬行时接触到卵壳表面的残留农药而死亡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虫的杀伤力均很强其中10吡虫啉WP对成蜂期最不安全安全系数为000403其次是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安全系数为01125种农药中30醚菌酯WP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卵期幼虫期预蛹期是最安全的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期是最不安全的150gL 茚虫威EC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蛹期是最安全的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是玉米螟赤眼蜂一生中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其次是卵和幼虫而预蛹和蛹耐药性较强
311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 大小排序为10吡虫啉WP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150gL 茚虫威EC ,45高效氯氰菊酯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成蜂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性 LC50为242×10-6 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成蜂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性 LC50为370×10-6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50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
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000143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9mgL
312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卵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 大小排序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卵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04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卵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74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3818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3019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39mgL
313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 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幼虫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45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幼虫期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762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5438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277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47mgL
314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预蛹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 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预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70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预蛹期的风
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274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433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329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73mgL
315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蛹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 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30醚菌酯WP,150gL 茚虫威EC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238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盐ME对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104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1356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246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 LC50为568mgL
32 由于室内药管处理赤眼蜂对赤眼蜂具有空间强迫性所以李开煌等[22]认为室内试验时能够保存50赤眼蜂的密度而且赤眼蜂成蜂阶段对药剂最为敏感成蜂的毒性比 天敌LC50 害虫LC50 往往比成虫前各阶段的毒性比低得多[23-24]因此进行初步的农药对赤眼蜂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价时可以先做成蜂的毒性测定如果某种农药对成蜂的毒性较低并有较的安全系数则不必进行其它虫期的测定与评价只有在成蜂毒性较高时才进行其它虫期的测定并进一步开展低浓度的慢性影响测定实验结果与前人实验结果一致
3 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是农药对天敌毒性测定与安全性评价的标准生物我国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规定试验生物测定农药对有益生物副作用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二者的可兼容性为农民实施IPM提供建议以及农药的田间规范提供指南以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实现农药的减量使用
3运用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评价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是风险评价的最初等级
与田间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差异即室内毒性评价为无害级的剂量水平或残留仍
然对天敌有生态学上的作用能力因此需进行更多的亚致死浓度的测定亚致死浓
度对繁殖或定居的温室试验农药的生态学效应评估才能对农药的风险有较全面
的评价
[1] Hassan S ABulletin-OILB-SROP[J]198621 6 89-92
[2] Li L InWajnberg EHassan S AedsBiological Control with Egg Parasitoids[M]UKCBA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199437-53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41-67
[4] Bao JZ Gu DX 1998 Bi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 Taiyua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 [包建中 古德祥1998 中国生物
防治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6]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
殖及田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7] ZongLB 1983 Some p roblem of Trichogrammas applied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 4 32 - 36 [宗良炳 1983 赤眼蜂利用
中的若干问题 华中农学院学报 2 4 32 - 36 ]
[8]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9]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殖及田
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12] Zhang GuifenKazuo HiraiEffects of insecticides on reproduction of Trichogramma japonicum in the lab[J]the Kanto-tosan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199744201-204
[13]Hassan S AHafes BDegrande P Eet alThe side-effect of pestcides 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 Marchal
HymTrichogrammatidae acute dose-reponse and persistence tests[J]JApplEntomol1998122569-573
[14]Schuld M Schmuck R Effect of thiacloprida new chloronicotinil insecticide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J]Ecotoxicology20009197-205
[15]Brunner J FDunley J EDoerr M Det alEffect of pesticides on Colpoclypeus florus HymenopteraEulophidae and Trichogramma plantner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parasitoids of leafrollers in Washington[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1941075-1084
[16] 李元喜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81-86
[17] 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等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
的杀伤力[J]昆虫知识199431 6 330-332
[18] 杨崇珍王兴林张兴菊酯类杀虫剂对几种赤眼峰的毒力测定[J]西北农
业大学学报1995233108-110
[19] 孙彤张帆赵玉枝等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332-35
[20] DelpuechJ M Legallet B Fouillet P Chercasphere [J]2001 42 8 985
一991
谢士杰徐善刚等 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性研究初报浙江农业学报2001 13 1 38,41
[22] GB 15670 - 19951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23] 李开煌许雄李砚芬等一十九种农药对稻螟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测定[J]昆虫天敌1986 8 4 187-194
[24] 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的杀伤力[J]昆虫知识1994 31 6 330-332
致谢
本文从设计到撰写都是在姚安庆老师和赵学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姚老师的远见博学敏锐才思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非浅终生难忘我的实验是在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完成的感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我提供的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实习期间无论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本实验室的赵学平老师吴长兴老师俞瑞鲜师姐等至始至终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使我度过了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四个多月愉快的生活在即将告别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之际谨向这几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农学院的各位老师在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索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老师们在生活中给予我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感谢我的家人在生活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四年来您们为我付出了太
多太多甚至倾其所有没有您们的理解和鼓励本论文难以顺利完成
籍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我的家人道一声
最忠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范文五:关于农业研究方面的本科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学 生: 陆雪 学 院: 农 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辅导老师: 时 间: 2008年 4月 至 2009年 6月
目 录
文献综述???????????????????????????Ⅰ 中文摘要?????????????????????????????Ⅱ 外文摘要?????????????????????????????Ⅲ 前言???????????????????????????????1
1. 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4 1.2试验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供试农药浓度·················································
2.1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2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510%吡虫啉WP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3. 结论与讨论??????????????????????????…25 参考文献?????????????????????????????27 致谢???????????????????????????????29 2. 结果与分析???????????????????????????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研究进展
学 生:陆 雪 长江大学农学院
指导老师: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
赵学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赤眼蜂Trichogramm为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重要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 化学防治也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 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药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从而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害虫防治, 本文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农药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进行综述。
[关键词] 赤眼蜂;农药;研究进展;
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害虫防治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昆虫天敌种类繁多,能够寄生或捕食不同虫期的害虫,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并不是每一种天敌都对寄主害虫起到较强的控制作用,但是在每一种害虫上确实都有一些天敌对它的侵袭率能达到近于毁灭性的程度
[1]。化学防治也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 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药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从而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害虫防治,以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的矛盾,已成为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天敌昆虫包括寄生性天敌昆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很多,分属5个目、98个科,其中以膜翅目、双翅目最为重要。属膜翅目的称为寄生蜂;属双翅目的称为寄生蝇[2]。它们寄生于害虫体内或卵内,取食害虫体液、内部器官或卵内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3]。
1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情况
赤眼蜂Trichogramma为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重要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4-9]。在我国,赤眼蜂已成为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面积最大、防治害虫对象最多、也是研究最为细致和深入的一类天敌昆虫。赤眼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寄生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膜翅目和半翅目等40科98属220种昆虫的卵。其中以鳞翅目昆虫卵寄生最多,主要包括苹果卷叶蛾、亚洲玉米螟、麦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马尾松毛虫等64 种农业和林业害虫[5.6]。目前运用最广的主要有七种: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 Pang et Chen、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 Ishii、甘蓝夜蛾赤眼蜂T. brassicae Bez-denko、广赤眼蜂T. evanescens Westwood、卷叶蛾赤眼蜂T. cacoeciae Marchal和稻螟赤眼蜂T. japoni-cum Ashmead。其中前6种赤眼蜂在我国或国外均已经商品化生产。赤眼蜂成虫将卵产在寄主卵内, 使寄主卵不能孵化, 因此, 借助赤眼蜂可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以赤眼蜂治虫已成为综合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广东、山东、吉林三省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果树、甜菜等经济作物害虫,防治成本降低50%以上[10]。 2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昆虫的种类繁多,己有记录的约达一百万种,其中包括为害作物的害虫,如为害水稻的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为害玉米的玉米螟,为害蔬菜的小菜蛾等。这些害虫给农林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在昆虫中还有大量寄生害虫体内外可以杀死害虫的种类——寄生性天敌昆虫。害虫天敌与害虫的关系,是自然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的斗争过程中,寄生性天敌能对害虫的发生起到一定的自然控制作用。人们根据这个道理,试图利用寄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的发生或消灭害虫,达到防除害虫为害,保障农作物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事实也证明能收到显著效果。
2.1自然控制作用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我国水稻上的常发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稻区。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以卵寄生性天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二化螟卵期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在浙江一年发生19-20代,每头雌蜂平均产卵45粒,
最高达61粒,平均能杀死三化螟卵22.28粒。据考查在第2、3代二化螟上的最高自然寄生率常有超过的情况,这在当时对害虫的发生起了很强的控制作用[11]。祝汝佐在浙江嘉兴调查发现二化螟天敌稻螟赤眼蜂的侵袭率高达90.74%[11]。[12]对江苏和安徽几个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也是优势种。在一代二化螟中,以二化螟特大发生的常熟地区稻螟赤眼蜂寄生率为最高,达100%,每卵块羽化寄生蜂数也高达82.3;头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水稻螟虫同样发生均较重的安徽省和县稻螟赤眼蜂寄生率仅为17.1%,每一卵块羽化的蜂仅3.5头。
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 Hubern)为多食性害虫,能为害玉米、高粱、棉花、栗等多种作物。己知其天敌有70多种,其中主要是寄生性天敌。卵期的主要天敌是赤眼蜂类,其优势种玉米螟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幼虫期主要天敌是寄生蜂类和寄生蝇类,其优势种是螟虫长距茧蜂和玉米螟历寄蝇,这两种天敌混合寄生率高的年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当代幼虫的危害程度和下代的发生量[13]。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也是迄今研究认为抗药性产生最快和最为严重的农业害虫[14].但至2001年止,在小菜蛾发源地欧洲,仍未造成大的危害,这正是由于丰富的天敌资源发挥了其对小菜蛾种群的有效控制[15]。在欧洲,小菜蛾的天敌昆虫种类最为丰富,仅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地区就记载有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4种,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对小菜蛾的自然种群发挥着有效的控制作用,自然寄生率可高达80%-90%。其幼虫寄生性天敌弯尾姬蜂属(Diadegma spp.)种类和丰盛度占绝对优势,使小菜蛾在欧洲未造成严重的灾害[16].
2.2生物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就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包括害虫的寄生性生物。捕食性生物、病原微生物等。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和大量使用而引起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病虫的抗药性和再猖撅等问题的出现,生物防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深刻地理解和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摆脱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完全依赖化学农药的观点,已经把生物防治纳入到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之中。生物防治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7]。鉴于寄生性天敌所起到的对害虫的有效自然控制作用,国内外学者曾就利用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8-19]。农林业生产中不乏应用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例子,生物防治最为成功的总科是小蜂总科,不少种类已被广泛有效地
用于控制多种作物的害虫。其它寄生性天敌也有不少被用于生物防治并证实效果显著。
2.3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在有害生物的治理中,化学农药是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同时,寄生性天敌不可避免的也会接触到药剂,其接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散落到天敌体表;(2)天敌飞行后停留在有农药残留的植物上;(3)选择寄主进行寄生行为时接触寄主卵壳或体表的药剂残留;(4)寄生在寄主卵或体内的幼虫接触通过卵壳和体表渗透的药剂;(5)成虫取食有少量药剂的蜜露[20]。在天敌接触药剂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对天敌的大量杀伤。
大量有关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的研究表明,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直接杀死天敌外,也会影响寿命、发育历期、产卵寄生能力、性比、寄生行为等[21-24]。
2.4寄生蜂的抗药性
[25]赤眼蜂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较弱,分别在螟黄赤眼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
蛹期和成虫期, 用50% 棉铃宝、30% 灭铃灵、40% 辛硫磷、30% 棉铃灵、80% DDVP、40% 棉来福、50% 甲胺磷、50% 甲基对硫磷、B t 乳剂进行4个浓度级别处理, 然后将处理过的赤眼蜂转入干净试管中继续观察其发育, 记载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 螟黄赤眼蜂的成虫期, 除B t 乳剂外, 对其他所有供试药剂都非常敏感, 在一级处理中也很少存活, 并丧失产卵寄生能力; 从卵到蛹的4 个虫期, 在所有供试药剂的一级处理中均能存活, 抗药性由强到弱为: 幼虫期、卵期、预蛹期、蛹期; B t 乳剂原液对螟黄赤眼蜂所有虫期的发育都没有影响;215 % 溴氰菊酯和80 %DDV P的4 个浓度级别处理, 对从卵到蛹的4 个虫期均无毒害作用;30 %棉铃灵三、四级浓度对蛹有致死作用;30 %灭铃灵各级浓度对卵、幼虫、预蛹均无毒害, 但蛹期仅通过一级处理;50 %甲基对硫磷对赤眼蜂毒性最大, 各虫态除通过一级处理外, 其他处理中均未见存活个体。试验表明[26], 平均每6天施用一次化学农药(50 %甲胺磷2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的化防区,未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
2.5杀虫剂对寄生天敌影响的测定方法
测定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影响的方法在供试寄主。药剂配制和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27],概括起来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膜法。接成蜂于具有丙酮或清水稀释形成药膜的玻璃管或闪烁瓶内,一段时间(一般为1h)后转出,观察药剂对成蜂存活的影响[28-30];(2)喷雾法。如利用喷雾塔喷施一定量的药液,观察药剂对天敌的影响。(3)浸渍法。该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将药剂浸渍过的寄主卵提供给寄生蜂寄生,观察药剂的作用[31];一是用药剂浸渍处理己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卵,观察药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32];还有一种就是药剂直接浸渍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药剂残留试验。如用手动喷雾器在植株上喷洒药液至留下,不同天数后分别取下处理叶片回室内接蜂,评估药剂残留对天敌的影响[33]。
3农药对天敌的安全评价的必要性极其意义
3.1必要性
农药安全评价是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内容,农药安全性评价包括农药卫生毒理安全评价和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两部分内容[34]。在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当入选化合物要进行农药登记及商品化生产前必须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内容有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评价,生态效应包括化合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及化合物在生物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就包括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进行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是药剂登记和商品化生产所必需的。准确地评价一种农药对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可以避免对天敌的大量杀伤,有助于维护生态的多样性,这也是生物防治取得成功的必要的生态基础。定量评价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农药对天敌的影响是IPM研究的重要内容[35]。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和天敌的自然控制是农田IPM的关键][36]。进行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可以明确化学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力,进而为合理选择药剂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通过选择合理的施药时间和方式可以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在当今的害虫治理中,筛选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品种,寻找合适的用药时间,避开天敌对药剂的敏感期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3.2意义
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杀伤天敌,降低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关系到其对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37],因此研究各类杀虫
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合理选择药剂,避免或减轻药剂对天敌的杀伤以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这应该为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8]。释放赤眼蜂的最好时期是使赤眼蜂羽化寄生在喷施农药之前完成,让我们更好的保护赤眼蜂使它更好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浙江农大植保专业昆虫学教研a.组水稻害虫主要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药剂影响及协调
防治的必要性[J].今日科技,1973,(19):17-22
[2] 忻亦芬.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利用[J].新农业,1983,17:4-5
[3] 林绍光.天敌昆虫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广西农学报,2005,(01):41-44
[4] Bao JZ, Gu DX, 1998. Bi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 Taiyua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 [包建中, 古德祥,1998. 中国生物防治.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6]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殖及田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7] ZongLB, 1983. Some p roblem of Trichogramma's applied.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 ( 4 ) : 32 - 36. [宗良炳, 1983. 赤眼蜂利用中的若干问题. 华中农学院学报, 2 (4) : 32 - 36 ]
[8] Liu SS, Shi ZF, 1996. The Progress of Trichogramma'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B iological Control, 12 ( 2 ) . 78 - 84.[刘树生,施祖华, 1996. 赤眼蜂研究和应用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 12 (2) : 78 - 84 ]
[9] Li HK, 1998. Summary app lied research of Trichogramma. World Agriculture, 228 (4) : 36,
6. [李宏科, 1998. 赤眼蜂利用研究概况. 世界农业, 228 (4) : 36, 6 ]
[10]包建中,陈修浩.中国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1
[11]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b.国内天敌的研究和利用[J].浙江农业科
学,1973,(4):36-41
[12]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等.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J].中国生物防治
2002,18(1):13-16
[13]李瑞花.玉米螟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群控制作用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2003,Z1:95-96
[14]陈宗麒,堪爱东,缪森,等.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研究及引进利用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1,16(4):308-312
[15]Adel R F,Tadashi M. Management of Diamondback Moth and other Crucifer
Pest[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Asian Veget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Taiwan,In Talekar(ed),1990
[16]Peter A C.Role of Parasitoids in Managing Diamondback Moth in the Cameron
Highlands,Malaysia,Diamondback Moth and other Crucifer Pests[C].In Talekar(ed),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Tainan,Taiwan,1990
[17]彭华.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植物医生,2005,18(3):4-5
[18]Li L Y,World-wide use of Trichogramma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n different crops:A survey
In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Egg Parasitoids(eds Wajnberg,E and Hassan,S A)[C].CAB International,Oxon,UK,1994,pp.37-53
[19]Babi A,Al-Nabhan M,Pintureau B.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richopramma Prineipium
releases on cotton bollworms and the chrysopid predator Chrysoperla carnea in Syriar cotton fields[J].Intern.Symp.biological control Tnsect Pests of agricultural Crops,Aleppo,Syria,October 1999.Arab J.plant protection,2002,20(1):59-61
[20]林勇文.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的选择作用及ACHE的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
学,2006:9
[21]Zhang Guifen,Kazuo Hirai.Effects of insecticides on reproduction of Trichogramma
japonicum in the lab[J].the Kanto-tosan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1997,44:201-204
[22]Hassan S A,Hafes B,Degrande P E,et al.The side-effect of pestcides 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 Marchal(Hym,Trichogrammatidae),acute dose-reponse and persistence tests[J].J.Appl.Entomol.,1998,122:569-573
[23]Schuld M, Schmuck R. Effect of thiacloprid,a new chloronicotinil insecticide,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J].Ecotoxicology,2000,9:197-205
[24]Brunner J F,Dunley J E,Doerr M D,et al.Effect of pesticides on Colpoclypeus florus
(Hymenoptera:Eulophidae)and
Economic Entomology,2001,94:1075-1084
[25]张帆, 阮长春, 孙光芝, 等. 螟黄赤眼蜂对几种棉田常用农药的反应[J ]. 吉林农业
大学学报, 1998, 20 (2):43-45
[26]胡学难, 梁广文, 庞雄飞.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研究[J ].
昆虫知识, 2003, 40 (3) :224-228
[27]李元喜.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81-86
[28]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等.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的杀伤力[J].
昆虫知识,1994,31(6):330-332
[29]杨崇珍,王兴林,张兴.菊酯类杀虫剂对几种赤眼峰的毒力测定[J].西北农业大学学Trichogramma plantner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parasitoids of leafrollers in Washington[J].Journal of
报,1995,23(3):108-110
[30]孙彤,张帆,赵玉枝,等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力[J].吉林农业大学学
报,1996,18(3):32-35
[31]张敏玲.菜田常用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影响〔J〕.昆虫天敌,1997, 19(1):11-14.
[32]Takada Y, Kawamura S, Tanaka T. Host preference of Tlrichogramma dendrolim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on its native host, Mamestra brassicae (Lepidoptera: Noctuidae) after 12 continuous generations on a factitious host [J]. J. Econ. Entomol.,2001, 94(6):1340-1343
[33]Hewa-Kapuge S,McDougall S,Hoffmann A A.Effects of Methoxyfenozide,Indoxacarb,and
otherInsecticides on the Beneficial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nr.Brassicae(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under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03, 96(4):1083-1090
[34]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320
[35]Debach P, Rosen D.Biological control by natural enemie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271-273
[36]Wright D J, Verkert R H J.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systems for
arthropods [J]. Evaluation in a multitrophic context pestic Sci,1995,(44):207-218
[37]贾海民,高占林,潘文亮,等.20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不同虫态的毒力测定[J].昆虫天
敌,1999,4(21):160-163
[38]周琳,张耀武,卢绍辉,等.五种常用农药对黑色软蚜蚜小蜂的毒力测定[J].河南林业科
技,2003,3(23): 1-2
五种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学生:陆雪 长江大学农学院
指导教师: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
赵学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搞要] 以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了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用农药对不同虫态的玉米螟赤眼蜂杀伤力差异显著。5种农药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虫的杀伤力均很强,其中10%吡虫啉WP对成蜂期毒性最高,LR50为2.42×10-6 mg/cm2;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毒性最低LC50为50 mg/L。5种农药中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玉米螟赤眼蜂卵期毒性最高LC50为17.4mg/L;30%醚菌酯WP对玉米螟赤眼蜂卵期毒性最低LC50为3818mg/L。5种农药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毒性最高LC50为24.7mg/L;30%醚菌酯WP对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毒性最低LC50为5438mg/L。5种农药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玉米螟赤眼蜂预蛹期毒性最高LC50为27.3mg/L;30%醚菌酯WP对玉米螟赤眼蜂预蛹期毒性最低LC50为4433mg/L。5种农药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玉米螟赤眼蜂蛹期毒性最高LC50为5.68mg/L;150g/L 茚虫威EC对玉米螟赤眼蜂蛹期毒性最低LC50为2468mg/L。玉米螟赤眼蜂成虫是玉米螟赤眼蜂一生中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其次是卵和幼虫,而预蛹和蛹耐药性较强。
[关键词] 农药,安全评价,玉米螟赤眼蜂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Five kinds pesticides to
Trichogramma
Student: LuXue Agriculture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
Tutors: Yao Anqing Agriculture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
Zhao Xue-ping,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To film and spra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European acute toxicity, and risk assessment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different commonly used pesticides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state insect of mass destruction significantly.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on adults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 of mass destruction which were a strong 10% imidacloprid WP into bee period of the highest toxicity,LR50 to 2.42×10-6mg/cm2; 30% Kresoxim-methyl WP on Trichogramma sp into a minimum period of toxicity LC50 for 50 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2.2% emamectin benzoate ME egg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17.4mg/L;30%Kresoxim-methyl WP egg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3818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4.5% beta-cypermethrin EC larva of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24.7mg / L; 30% Kresoxim-methyl WP Trichogramma ostriniae the larval stage of th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5438mg/L. 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4.5% of beta-cypermethrin EC pre-pupal stage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27.3mg/L; 30% Kresoxim-methyl WP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minimum pre-pupal stage toxicity LC50 for the 4433mg/L.Five kinds of pesticides in the 4.5% beta-cypermethrin EC pupal stage on Trichogramma ostriniae LC50 for the highest toxicity of 5.68mg/L;150g/L indoxacarb EC Trichogramma ostriniae pupal stage of the lowest LC50 toxicity to 2468mg /L. Trichogramma ostriniae Trichogramma ostriniae adult life is on the most sensitive period of pesticides, followed by eggs and larvae, while pre-pupae and pupae of strong resistance.
[Keywords]: pesticide;Safety evaluation;Trichogramma ostriniae;
五种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赤眼蜂属膜翅目,小蜂总科, 赤眼蜂科, 赤眼蜂属, 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其成虫将卵产在寄主卵内, 使寄主卵不能孵化, 因此, 借助赤眼蜂可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与幼虫期或其它虫期的寄生性天敌相比,作为卵寄生蜂的赤眼蜂能将害虫杀死于孵化取食为害前,因此在害虫治理种有较大优势[1]。此外,赤眼蜂寄主广泛,可以寄生400多种害虫[2],是目前应用面积最广、最成功的寄生性天敌。 赤眼蜂一般以预蛹在寄主卵内越冬。我国利用赤眼蜂防治的对象有: 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甘蔗条螟、松毛虫、棉铃虫、桃蛀螟、白条夜蛾、豆天蛾、蓖麻夜蛾、枣尺蠖、双尾舟蛾、松梢螟、黄刺蛾等[3]以赤眼蜂治虫已成为综合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
[4-7]。防治1代玉米螟,当田间玉米百株卵量达1 ~2块时放蜂,设60~75个/hm2放蜂点,第1次放蜂10.5~12.0万头/hm2隔5 ~7d再放第2次,放蜂18.0~19 .5万头/hm2,总放蜂量30万头/hm2。防治2代玉米螟,于7月下旬至8月初,在玉米百株卵量达1块时放蜂,设30~60个/hm2放蜂点,第1次放12万头/hm2,隔5~7d再放第2次,放蜂10.5万头/hm2。将蜂卡卷入玉米叶背而1/3处,再用秫秸别牢,避免蜂卡受到雨淋和日光直射。
赤眼蜂防治害虫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使用方法简便,省工、省力、防治效果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措施。十几年来推广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2000年,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董本春和李晓光等在吉林稻区开展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放蜂面积6.7 hm2,放蜂360万头。虫卵校正寄生率平均为44.21%,枯鞘株率平均为1.21%,平均防治效果达55.84%。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是寄生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螟蛾科卵的优势种群,它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有害生物的治理中,化学农药是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重要手段。但农药的使用,既控制了害虫也杀伤了天敌。天敌的大量减少是害虫从次要种群演变为主要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毛润乾等在广东四会调查发现农药施用较少的大沙镇田埂和路边群落中优势种数量少于用药较多的鼎湖区,且差异显著。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是由环境压力造成的。大沙镇试验田中坚持以综合防治为主,没有长期施用农药的历史,生态
环境较好,因而周围田埂和路边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中优势种和非优势种之间的平衡相对稳定。鼎湖区广泛使用农药,周围环境恶化,物种为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出现较多物种占有优势的现象。由此可见,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稻田本身,而且影响到整个农田生态系统。
现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要求施用对重要天敌无不良影响的选择性农药。因此,测定农药对有益生物的安全性已引起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重视。农药对有益生物副作用的标准测定方法是根据农药的一般特点发展而来,一般来说在室内测定中对某一特定天敌无害的农药,极可能在田间对这一天敌也是安全的,也就无需进一步在半田间或田间条件下进行试验。
赤眼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寄生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膜翅目和半翅目等40科98属220种昆虫的卵。其中以鳞翅目昆虫卵寄生最多,主要包括苹果卷叶蛾、亚洲玉米螟、麦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马尾松毛虫等64 种农业和林业害虫[8-9]生物防治是符合生态、安全的方法,利用生物方法进行害虫的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发展的方向,而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需要了解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杀虫剂能够改变赤眼蜂存活时间和产卵量间的关系[10],表明杀虫剂能够影响赤眼蜂下一代的种群数量。研究表明,杀虫剂能够影响幼虫期寄生蜂雌蜂的搜寻行为[11],虽然在赤眼蜂中尚末见有关的报道,但有研究发现杀虫剂能够影响雌蜂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并能使雄蜂的搜寻行为发生改变 [10] .
大量有关杀虫剂对天敌的安全性的研究表明,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直接杀死天敌外,也会影响寿命、发育历期、产卵寄生能力、性比、寄生行为等[12-15]。测定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影响的方法在供试寄主。药剂配制和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16],概括起来常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膜法。接成蜂于具有丙酮或清水稀释形成药膜的玻璃管或闪烁瓶内,一段时间(一般为1h)后转出,观察药剂对成蜂存活的影响[17-19];(2)喷雾法。如利用喷雾塔喷施一定量的药液,观察药剂对天敌的影响。
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是农药对天敌毒性测定与安全性评价的标准生物,是我国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规定试验生物。本文主要试验的药剂有:(1)4.5%高效氯氰菊酯 EC属新型菊酯类杀虫剂,对防治棉花(棉蚜、棉铃虫、红铃虫)、果
树(潜叶蛾、红蜡蚧、桃小食心虫)、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蚜)、茶树(茶尺蠖)、烟草(烟青虫)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效。(2)30%醚菌酯WP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低毒杀菌剂,防治草莓、黄瓜白粉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霜霉病等。(3)2.2%甲基阿维菌酸ME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我国多用来防治虫体小、世代多、易出现抗药性的害虫如梨木虱、棉蚜等,潜叶性的害虫如美洲斑潜蝇等,害螨如二斑叶螨、茶橙叶螨、山楂叶螨和寄主广、食性杂的害虫如小菜蛾等。
(4)150g/L茚虫威EC是一种含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恶二嗪类化合物的新型低毒杀虫剂,由于它具有高杀虫活性、不易产生抗性以及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等特点,已开始广泛用于防治几乎所有鳞翅目害虫以及各种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5)10%吡虫啉WP是一种超高效、广谱、强内吸、低抗药性的新型硝基亚甲基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棉花、蔬菜、烟草、果树、麦类、马铃薯、甜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如黑尾叶蝉、飞虱类、蚜虫类、果蝇、蓟马球、稻象甲、稻螟虫、粉虱等害虫。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主要防治同翅目害虫,包括飞虱、叶蝉、粉虱、蚜虫、介壳虫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蜂种
试验用赤眼蜂为欧洲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供。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为寄主进行连续繁殖。赤眼蜂饲养于三洋MLR-350HT人工气候箱内,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0%-85%,光照时间为14h(light): 10h(dark)。
1.1.2 供试药剂
(1)4.5%高效氯氰菊酯E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2)30%醚菌酯WP,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3)2.2%甲基阿维菌酸ME,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4)150g/L茚虫威EC,美国杜邦公司;
(5)10%吡虫啉WP,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1.1.3 试验器材
试验用指形管,20mm×80mm。PL203-IC型电子天平[感量0.001g,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移液管、10mL具塞刻度试管、XTS-110双筒实体显微镜、potter喷雾塔(英国Burkard Scientific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指形管法
成蜂期的毒性试验采用“指形管法”,先将试验药剂溶于丙酮中,以丙酮作对照,取2mL加入指形管中滚吸成药膜管,待指形管药膜干后,将羽化后24-48h的成蜂移入药膜管中爬行1小时后转入无药指形管,封口并饲喂蜂蜜水,每处理用蜂200只左右。24小时检查管内死亡及存活蜂数。
1.2.2 喷雾法
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试验采用定量“喷雾法”进行染毒。将寄生后1d、2d、
4d和5d(在25℃条件下相对应的发育期分别为卵、幼虫、预蛹和蛹期)的卵卡分成每张含有200粒左右寄生卵的小卵卡。将各发育期卵卡置于培养皿内,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定量(2mL)喷雾处理(压力为103.4kPa、沉降时间30秒),晾干后装于指形管中封口培养,观察记录羽化率。药剂用蒸馏水稀释,以蒸馏水作对照。
1.3分析方法
赤眼蜂成蜂将卵产入米蛾卵后,赤眼蜂卵开始在米蛾卵内发育,为了了解赤眼蜂卵的发育进程,我们要隔一定时间(6h)将赤眼蜂卵或已发育到幼虫等虫态从米蛾卵内取出,在解剖镜下观察,记录赤眼蜂的发育进程。温度为25度条件下,0-24h内为卵期,24-48h内为幼虫期,48-96h内为预蛹期,96-168h内为蛹期。染毒后,记录管内赤眼蜂24h的死亡及存活数。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经药液处理后,记录各处理羽化率,待羽化结束后,在双筒实体显微镜下检查各处理总虫数。 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一对照死亡率)/(1一对照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 V3.0专业版中的“计数型数据机值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LC50。采用有关毒理数据计算软件DPS进行分析和计算[20-21]。运用寇氏法计算出致死中浓度LC50。
1.5评价标准
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安全性共分为5个等级。
毒性等级
极高风险性
高风险性
中等风险性
低风险性
安全系数的计算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0.05 0.055
安全系数?药物对赤眼蜂的LC50(mg/L)
该药物的田间使用浓度(mg/L)
1.6 供试农药浓度设置
1.6.1 30%醚菌酯WP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 mg/L共5个浓度,蛹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9000、3000、1000、333、111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和卵期试验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0、625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2 4.5%高效氯氰菊酯EC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60.0、40.0、26.7、17.8、11.9 mg/L共5个浓度,卵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6.25 mg/L 共6个浓度,幼虫期试验浓度为200、100、50.0、25.0、12.5 mg/L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62.5、31.3、15.6、7.81、3.91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3 150g/L 茚虫威EC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0.00498、0.00249、
0.00124、0.000622、0.000312 mg/cm2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15000、5000、1667、556、185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卵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20000、8000、3200、1280、512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试验浓度为4.98×10-5、2.26×10-5、1.03×10-5、4.67×10-6、2.12×10-6、9.66×10-7 mg/cm2共6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320、160、80.0、40.0、20.0 mg/L 共5个浓度,卵期试验浓度为100、33.3、11.1、3.70、
1.23 mg/L 共5个浓度,幼虫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180、60.0、20.0、6.67、2.22 mg/L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1.6.5 10%吡虫啉WP
根据预试验结果,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期用丙酮配制试验浓度为9.95×10-6、
4.52×10-6、2.06×10-6、9.35×10-7、4.25×10-7、1.93×10-7 mg/cm2共6个浓度,用水配制卵期、幼虫期和预蛹期试验浓度为600、300、150、75.0、37.5 mg/L共5个浓度,蛹期试验浓度为704、320、145、66.1、30.1 mg/L 共5个浓度。同时设计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时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与评价
2.1.1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卵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卵期的LC50为3818 mg/L,安全系数为14.3,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卵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10000
5000
2500
1250
625
CK 供试赤眼蜂数 (头) 251 709 592 522 274 814 死亡数(头) 228 476 160 127 37 66 死亡率(%) 90.8 67.1 27.0 24.3 13.5 8.11 校正死亡率(%) 90.0 64.2 20.6 17.7 5.87 --
2.1.2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5438mg/L,安全系数为20.4,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2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10000
5000
2500
1250
625
CK 供试赤眼蜂数 (头) 775 979 897 940 563 639 死亡数(头) 577 529 112 76 42 14 死亡率(%) 74.5 54.0 12.5 8.09 7.46 2.19 校正死亡率(%) 73.9 53.0 10.5 6.03 5.39 --
2.1.3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4438mg/L,安全系数为16.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3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预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9000
3000
1000
333
111
CK 供试赤眼蜂数 (头) 925 946 879 268 821 685 死亡数(头) 655 425 186 52 75 55 死亡率(%) 70.8 44.9 21.2 19.4 9.14 8.03 校正死亡率(%) 68.3 40.1 14.3 12.4 1.20 --
2.1.4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1356mg/L,安全系数为5.08,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4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9000 3000 1000 333 111 CK
供试赤眼蜂数
(头)
466 397 422 390 307 227
死亡数(头)
340 236 229 162 75 17
死亡率(%) 73.0 59.4 54.3 41.5 24.4 7.49
校正死亡率(%)
70.8 56.2 50.6 36.8 18.3
--
2.1.5 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的LC50为50.0mg/L,安全系数为0.187,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5)。
表11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卵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20000 8000 3200 1280 512 CK
164 150 179 145 171 101
160 98 96 49 36 7
97.6 65.3 53.6 33.8 21.1 6.93
97.4 62.8 50.2 28.9 15.2 --
2.3.2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幼虫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幼虫期的LC50为4277mg/L,安全系数为71.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2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20000 151 150 99.3 99.3
8000 3200 1280 512 CK
190 185 178 185 191
105 91 44 32 15
55.3 49.2 24.7 17.3 7.85
51.5 44.9 18.3 10.2 --
2.3.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4329mg/L,安全系数为86.6,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3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预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20000 8000 3200 1280 512 CK
138 149 201 151 144 169
135 120 79 24 18 15
97.8 80.5 39.3 15.9 12.5 8.88
97.6 78.6 33.4 7.70 3.98 --
2.3.4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2468mg/L,安全系数为41.1,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4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15000 5000
223 204
201 120
90.1 58.8
89.5 56.3
1667 556 185 CK
220 162 153 176
94 43 27 10
42.7 26.5 17.6 5.68
39.3 22.1 12.7 --
2.3.5 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0.00143 mg/cm2,安全系数为3.5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0.55)。
表17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180 60.0 20.0 6.67 2.22 CK
171 203 147 214 165 147
121 92 45 60 40 10
70.8 45.3 30.6 28.0 24.2 6.80
68.6 41.3 25.5 22.8 18.7 --
2.4.3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预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预蛹期的LC50为27.4mg/L,安全系数为5.60,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8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预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180 60.0 20.0
118 184 163
105 99 78
89.0 53.8 47.9
87.9 49.4 42.9
6.67 2.22 CK
132 152 173
56 40 15
42.4 26.3 8.67
37.0 19.3 --
2.4.4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蛹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蛹期的LC50为104mg/L,安全系数为21.3,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安全系数>5)。
表19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蛹的毒力测定
试验浓度(mg/L)
供试赤眼蜂数
(头)
死亡数(头)
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320 160 80 40 20 CK
235 217 212 221 179 300
197 130 115 68 25 27
83.8 59.9 54.2 30.8 14.0 9.00
82.2 55.9 49.7 23.9 5.46 --
2.4.5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赤眼蜂成蜂期的急性毒性
赤眼蜂成蜂期期的LR50为3.70×10-6 mg/cm2,安全系数为0.112,据此结果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规定中化学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性分级标准,该农药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赤眼蜂成蜂期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0.05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150g/L 茚
虫威EC ﹥4.5%高效氯氰菊酯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成蜂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性” LC50为2.42×10-6 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成蜂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性” LC50为3.70×10-6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50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0.00143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成蜂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9mg/L。
3.1.2 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卵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大小排序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卵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04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卵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7.4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3818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3019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卵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3.9mg/L。
3.1.3 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幼虫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45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幼虫期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76.2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5438 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277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幼虫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4.7mg/L。
3.1.4 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预蛹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150g/L 茚虫威EC>30%醚菌酯WP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预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170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预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27.4 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433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预蛹
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4329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预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中风险性” LC50为27.3mg/L。
3.1.5 5种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蛹期的安全性,按其毒力(依据LC50值及95%置信限)大小排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吡虫啉WP ﹥30%醚菌酯WP>150g/L 茚虫威EC结果表明: 10%吡虫啉WP对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性” LC50为238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蛹期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性”LC50为104mg/L;30%醚菌酯WP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1356mg/L;150g/L 茚虫威EC对赤眼蜂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低风险性” LC50为246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蛹期的风险性等级为“高风险性” LC50为5.68mg/L。
3.2 由于室内药管处理赤眼蜂对赤眼蜂具有空间强迫性,所以李开煌等[22]认为室内试验时能够保存50%赤眼蜂的密度,而且赤眼蜂成蜂阶段对药剂最为敏感,成蜂的毒性比(天敌LC50 害虫LC50)往往比成虫前各阶段的毒性比低得多[23-24].,因此进行初步的农药对赤眼蜂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价时,可以先做成蜂的毒性测定,如果某种农药对成蜂的毒性较低,并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则不必进行其它虫期的测定与评价。只有在成蜂毒性较高时才进行其它虫期的测定,并进一步开展低浓度的慢性影响测定。实验结果与前人实验结果一致。
3.3 欧洲玉米螟赤眼蜂是农药对天敌毒性测定与安全性评价的标准生物,我国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规定试验生物。测定农药对有益生物副作用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二者的可兼容性,为农民实施IPM提供建议以及农药的田间规范提供指南,以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实现农药的减量使用。
3.4 运用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评价农药对赤眼蜂的风险是风险评价的最初等级,与田间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差异。即室内毒性评价为“无害”级的剂量水平或残留,仍然对天敌有生态学上的作用能力。因此需进行更多的亚致死浓度的测定、亚致死浓度对繁殖或定居的温室试验、农药的生态学效应评估,才能对农药的风险有较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Hassan S A.Bulletin-OILB-SROP[J],1986,21(6):89-92
[2] Li L .In:Wajnberg E,Hassan S A,eds.Biological Control with Egg Parasitoids[M].UK:CBA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1994.37-53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1-67.
[4] Bao JZ, Gu DX, 1998. Biological Control in China. Taiyua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 [包建中, 古德祥,1998. 中国生物防治.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6]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殖及田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7] ZongLB, 1983. Some p roblem of Trichogramma's applied.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 ( 4 ) : 32 - 36. [宗良炳, 1983. 赤眼蜂利用中的若干问题. 华中农学院学报, 2 (4) : 32 - 36 ]
[8] Smith SM, 1996. Biological control with Trichogramm a advances, successes, and potential of
their use Annu Rev. Entom ol1, 41: 375- 406.
[9] Liu ZC, 2000. The Technology of Trichogramma's Reproduce and Field Applied. Beijing:
Jindun Publishing Company. [刘志诚, 2000. 赤眼蜂繁殖及田间应用技术. 北京:金盾出版社]
[10] 张敏玲.昆虫天敌〔J〕,1997,19(1):11-14
[11] 郭明舫.虫天敌[J],1992,14(2):51一53
[12] Zhang Guifen,Kazuo Hirai.Effects of insecticides on reproduction of Trichogramma japonicum in
the lab[J].the Kanto-tosan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1997,44:201-204
[13]Hassan S A,Hafes B,Degrande P E,et al.The side-effect of pestcides 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 Marchal(Hym,Trichogrammatidae),acute dose-reponse and
persistence tests[J].J.Appl.Entomol.,1998,122:569-573
[14]Schuld M, Schmuck R. Effect of thiacloprid,a new chloronicotinil insecticide,on the egg parasitoid
Trichogramma cacoeciae[J].Ecotoxicology,2000,9:197-205
[15]Brunner J F,Dunley J E,Doerr M D,et al.Effect of pesticides on Colpoclypeus florus
(Hymenoptera:Eulophidae)and Trichogramma plantneri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parasitoids of leafrollers in Washington[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1,94:1075-1084
[16] 李元喜.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81-86
[17] 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等.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的杀伤力[J].昆
虫知识,1994,31(6):330-332
[18] 杨崇珍,王兴林,张兴.菊酯类杀虫剂对几种赤眼峰的毒力测定[J].西北农业大学学
报,1995,23(3):108-110
[19] 孙彤,张帆,赵玉枝,等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18(3):32-35
[20] DelpuechJ M ,Legallet B ,Fouillet P. Chercasphere [J],2001 ,42(8):985一991
[21]胡仕孟,谢士杰,徐善刚,等. 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性研究初报.浙江农业学报,2001 ,13
(1) :38~41.
[22] GB 15670 - 19951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23] 李开煌,许雄,李砚芬,等.一十九种农药对稻螟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测定[J]昆虫
天敌,1986, 8(4): 187-194
[24] 陈永明,傅达昌,黄佩忠棉田四种常用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不同虫态的杀伤力[J].昆虫
知识,1994, 31( 6) : 330-332
致 谢
本文从设计到撰写都是在姚安庆老师和赵学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姚老师的远见博学、敏锐才思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非浅,终生难忘。我的实验是在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完成的,感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我提供的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实习期间无论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本实验室的赵学平老师、吴长兴老师,俞瑞鲜师姐等至始至终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使我度过了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四个
多月愉快的生活。在即将告别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之际,谨向这几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农学院的各位老师在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索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老师们在生活中给予我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感谢我的家人在生活、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四年来您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倾其所有,没有您们的理解和鼓励本论文难以顺利完成。
籍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我的家人,道一声最忠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