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老子 道德经 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 道德经 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周高德
众所周知,“在日益紧张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憧憬道家的‘返朴归真’思想,回味道学的文化韵味,以改造充实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道家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便蕴含着丰富的“返朴归真”思想。下面,笔者引经据典从“返朴归真”的含义、缘由、途径及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关于“返朴归真”的含义
首先,我们弄清“返朴归真”之“朴”“真”的含义。(道祖)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里(道祖)老子用“朴”来说明无名无形而浑沌未分的“道”的原始状态。在(道祖)老子看来,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是处于浑沌未分之状态的,所以称之为“朴”。?毫无疑问,此“朴”者,真也,善也,美也。(道祖)老子所说的“道”为至朴之“道”,同时亦可说是至真之“道”或至善之“道 ”或至美之“道”。盖彼此密不分也。?
此外,我们从15章“敦兮,其若朴”,19章“见素抱朴”,28章“复归于朴”,以及37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经文中,其“朴”可解释为——“质朴,敦朴”?、“本真,本性”?等义,是(道祖)老子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之最一般的阐述。
关于“真”的含义。在“返朴归真”中,其“真”与“朴”同义。盖:此“真”者,指自然的本性。此自然的本性,毫无疑问是“真实”?的;而真实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又是质朴的(或朴实的)。
不仅“真”与“朴”同义,而且“归”与“返”亦同义。《庄子?秋水》中曰:“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此“反”(“返”)即“归”也。“反其真”即“归其真”,亦即回归或回返到人的最初的自然本性。
(道祖)老子教人法“道”之“朴”或法“道”之“真”,旨在劝诫人们——为人要质朴敦厚,不要文饰诈伪。换言之,即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如《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描写“古之善为道者”,其为人“敦兮,其若朴”。这就是说“善为道者”为人敦厚质朴,?像未经雕琢的木材一样。
在(道祖)老子《道德经》中,“返朴归真”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关于品性修养的原则。?(道祖)老子(包括先秦道家)的“返朴归真”的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道教继承和发挥“返朴归真”这一观念加以宗教化,作为其修道长生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道教的重要教义。这就是说,道教“返朴归真”的这一重要教义,就是源于(道祖)老子的《道德经》。所谓“返朴归真”,就是指通过修“性”,返归到质朴纯真的本性,如同“木材”——原始未化而质朴,如同“婴儿”——“无知无欲”而纯真;通过炼“命”,返归到神全、气足、精固的生命本真,如同“婴儿”——至柔,如同“赤子”——精之至、“和之至”?也。概言之,即通过修养和修炼使其心性和生命返归到质朴纯真并神全、气足、精固的初始状态。?
二、关于“返朴归真”其缘由
关于“返朴归真”其缘由,亦即为何要返朴归真,(道祖)老子之所以教人要“返朴归真”,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缘于(道祖)老子“返朴归真”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太上(道祖)老子特别重视矛盾的转化。这是因为其哲学的归结点具有返本复初的思想。(道祖)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11]。“反”在“反者道之动”这句经文中,其涵义有两个方面:一、相反,指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返回,指事物的运动返回到起始的本质存在(注意:不是起始的存在状态)。(道祖)老子告诉人们: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或言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法则,换言之即“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这一思想见于十六、二十八章中。
如第十六章中云:“万物并作,吾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祖)老子从万物“归根”、“复命”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指出“虚”“静”是万物生命的本源(“根”),同时又是万物生命的自然本性(“命”)。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虚”“静”的生命本源(“归根”),都要复返到“虚”“静”的自然本性(“复命”)。因此,(道祖)老子教人效法之,以返本复初。人应该怎么去做呢,(道祖)老子希望人们“致虚极,守静笃”[12]意即: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因为在(道祖)老子的宇宙观中,“虚”“静”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的最初状态。倘若人能效法“道”的“虚”“静”之体性,则与“道”同一体性也。“道”的体性(或特性)体现于人谓之“德”。“德”者得也,谓得于“道”果也。
第二,缘于人们舍本逐末而远离大道。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质朴的体性仍蕴含于万物之中。因此,天地间之万事万物其始初状态都是自然而素朴的。人也是如此,即人原初的本性是质朴纯真的,与“道”的体性是相似而接近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也。但由于落入“红尘”而受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由于自身意志薄弱而难以抵御声色名利的诱惑,因此逐渐蒙蔽了原初质朴纯真的本性,同时也消耗了“精之至”(即精气充足)与“和之至”(即元气淳和)的原有的生命元真。有些人其生存状态可以说是——欲望在膨胀,生命在萎缩。因此(道祖)老子他老人家心怀慈悯之心,教导人们“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即教人返归到婴儿般之至柔,以及“精之至”、“和之至”的生命元真状态;劝诫人们“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即劝人复归到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纯真境界,复归到木材般原始未化的质朴境界。
三、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
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亦即如何“返朴归真”,其主要途径大约有如下几点:
其一,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盖“圣”“智”(即不正当的聪明智巧)产生法制巧诈,而用法制巧诈来治理国家,就会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如果抛弃这种扰民的“有为”之政,人民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又主张“绝仁弃义”。(道祖)老子主张绝弃当时流行于矫揉造作的、不自然的、虚伪的所谓“仁义”,[13]旨在回归于自然之“大道”。这样,民众才能恢复自然淳朴的孝慈天性。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还主张“绝巧弃利”。“巧”,技巧。这里的技巧,不是指制造先进生产、生活器具的技巧,而是指制作“奇物”以供权贵玩赏或牟取利益的技巧。换言之,即指不正当的技巧。“利”,这里指贪图奇物之利,亦即不正当的利益。由于“人多伎[技]巧,奇物滋起”[14],又由于人多贪“奇物”(即“难得之货”)之利,因此要“绝巧弃利”。“绝巧”而“弃利”,亦即“不贵难得之货”[15],“不贵难得之货”,从而“使民不为盗”[16]。简言之,即杜绝不正当的技巧,舍弃不正当的利益,这样人们就不会起贪图占有之心,从而盗贼就自然不会出现。
总之,在(道祖)老子看来,“圣智”、“仁义”和“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因此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固守自然淳朴的天性,以达到“我无欲,而民自朴”[17]的理想境界。盖:绝弃“圣智”、“仁义”和“巧利”,是(道祖)老子对执政者的劝诫,亦即(道祖)老子治理社会的政治主张。(道祖)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用于“治国”可能难以实施,但用于“治身”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二,教人柔弱不争、淡泊名利。(道祖)老子劝诫人们“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道自己荣耀,却使自己保卑辱的心态,而且宁愿像那天下两山之间的空谷一样而虚怀,以“复归于朴”,即复归到原始未化的纯真质朴的本性状态。质言之,即教人淡泊名利。
“道祖”老子还劝诫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像那天下之山中最低处的溪沟一样而处下,以“复归于婴儿”,即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天真无邪的本真状态。实际上,即“复归于朴”。盖在(道祖)老子《道德经》中,“婴儿”是“朴”的形象化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声色名利所困扰和诱惑,好像“未孩”(不知嘻笑)一般,无知无欲,天真无邪,近于“道”的自然本性。质言之,即教人柔弱不争。
其三,特别劝诫人们要“清静寡欲”。为此,(道祖)老子要求人们:
——以“为腹不为目”作为人生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即追求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不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
(道祖)老子所提出的“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对当今的人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道祖)老子所言的“为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饮食上崇尚清淡,且无嗜欲。其二,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以及内丹的修炼。用道教的术语来讲,叫做“性命双修”[18]; 用社会公共语言来说,称为“身心健康”。
(道祖)老子所言“不为目”,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其“目”代表耳、口、心、身等。因:“五音令人目盲,故“不为目”;“五音令人耳聋”,故“不为耳”;“五味令人口爽”,故“不为口”;“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故“不为心”;“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不为身”。用通俗话说,“不为目(耳、口、心、身)”即不追求外在的奢侈生活,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而不心生贪欲。
——以泊淡名利作为人生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即不追名逐利,而甘守淡泊,但求精神的升华。
毫无疑问,贪欲的根源不外乎贪图名利。有鉴于此,(道祖)老子教人(特别是道祖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9](道祖)老子之所以主张“不尚贤”,是因为“尚贤”容易引起人们对“名”(即名位)的追求而相争;之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因为“贵难得之货”容易引人们对“利”(即财利)的贪求而为盗。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者,莫过于名、利。因此,(道
祖)老子教人“不见可欲”(即不能表现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譬如追名逐利)。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道祖)老子明确指出“罪莫大于可欲”(没有哪一种罪恶比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更大的了)。“尚贤”、“贵难得之货”都是“可欲”的行为。所以,针对“可欲”的行为,应当采取“不见”(不表现)的态度。
事实证明,人生最烦恼的是人争名夺利。然而,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却乐此不疲。跑官者有之,买官者有之,篡权者有之,人为财死者有之,财多丧身者有之,图财害命者有之,等等。多少人间悲剧都是由争名夺利而导致的。世人是乎知晓其中之利害,却又恋恋不舍,总是放不下。因此,(道祖)老子感叹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末兆,如婴儿之未孩。”众人(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参加宴会[20]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21],又如同登上高台尽情地欣赏美丽的春色。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众所周知,孔子曾问礼于(道祖)老子。交谈中(道祖)老子对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22]
这其中反映了(道祖)老子顺时而动、从容进退的思想,同时亦反映了(道祖)老子无为不争、淡泊名利的思想。
——以知足知止作为人生心理平衡的精神良方。即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凡事能够适可而止。
由于“罪恶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道祖)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旨在教人“知足”。按(道祖)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那么反言之则“福莫大于知足”。所以(道祖)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说“知足者富”[23];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4]。人的内心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耻辱,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只有“知足”、“知止”,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以崇俭抑奢作为人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即崇尚俭朴,反对奢侈。
“俭”为(道祖)老子“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5])之一。所谓“俭”其涵义有二:1.俭省,节省。2.约束,不放纵。(道祖)老子《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所说的“俭”二义兼容。与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同义。前者,是就物质层面而言;后者,是就精神层面而言。前者,用于行事;后者用于处世。
崇俭者,自然要抑奢也。“抑奢”亦源于(道祖)老子思想。(道祖)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6]意即:有道的人去掉(或戒除)那些过分的、奢侈的、极端的行为。
总而言之,崇俭抑奢乃积极而行之有效的“寡欲”良方与措施,倘若在现实生活中不“崇俭抑奢”那么“寡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上述几条,是老子教人如何“返朴归真”的主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倘若能够坚持遵行之,则“返朴归真”有望矣~
四、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
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第一,对于道教信仰者来说,有利于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众所周知,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老子之“道”,其具体表现为神仙信仰。所以,得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呢,其返朴归真的教义,便指明了道教徒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途径。只要我们朝着“朴”“真”的目标去行道,就能够返之于“朴”、归之于“真”,从而与“道”同一体性,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27]所以,道教十分崇尚“返朴归真”。
第二,对于社会而言,“返朴归真”有利于人的品性修养,有利于净化民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返朴归真”作为品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如《战国策?齐策四》载:“(颜)斶知足矣,归真返璞[28],则终身不辱也。”又载“颜斶抱璞”,称赞颜斶保持淳朴的品格。如果“欲作”,就“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当人的贪欲萌作时,就用“道”
的真朴(本性)来抑制它。(道祖)老子认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由此可见,人的品性修养关乎天下之稳定。
社会成员之间如果以诚相待,以信相与,彼此宽容,互相谦让,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古书所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便是对这种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之缩影。反之,如果人们彼此尔虞我诈,无诚无信,如果人们彼此之间互不宽容而“短兵相接”,如果人们彼此勾心斗角而争名夺利,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一个道德沦丧而不得安宁的社会。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自然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只有恐惧和痛苦。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期盼生活于前者而厌恶生活于后者。
总而言之,“返朴归真”不仅对于道教徒修炼具有十分重要的宗教意义,而且对于每个人品性修养以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安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社会意义。
注:
?引自《中华道学通典?序言》。
?处于浑沌状态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其中有物”;虽“窈兮冥兮”,但“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说,“道”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见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册:“老子所说的‘道’是真、是美,完全没有分化,三位一体。”
?如“敦兮其若朴”、“我无欲,而民自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其“朴”即意为“质朴,敦朴”。
?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其“朴”即意为“本真,本性”。
?“真”,有“真实”之义。
?质朴:朴实;不矫饰。
?笔者认为:从老子《道德经》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句经文中,可知“返朴归真”亦含有养生的意义。
?所谓“返老还童”也。
?其初始状态,不是指存在状态,而是指本质存在,就品质而言,指本性淳朴;就生命而言,指生命元真(本真)——“至柔”也,(十章)“精之至也”,“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11]《道德经?四十章》。
[12]《道德经?十六章》。
[13]正如有的学人所言:老子讲的“仁义”与儒家所说的“仁义”既同又异。“仁”在儒家,表示“亲亲”、“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老子也说“与善仁”。在儒家,“义”者宜也,老子讲义的规范义。在孔子那里,对“仁义”只作横向考察,而老子则注重仁义的相依相生关系即作纵向分析。在老子看来,大道废弃,人丧慈孝之心,而仁义正是通过强制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企图使人们走上淳朴之道。这就背离了人性,背离了自然之道。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呼吁人们“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使父慈子孝皆出乎自然而无私,才见其自然之爱和淳朴之情。从理论上讲,老子要抛弃的是孔子儒家的有伪的“仁义”,而倡导一种无伪的真正的“仁义”。
[14][17]《道德经?五十七章》。
[15][16][19]《道德经?三章》。
[18]徐兢说:“为腹”则精神内守,“不为目”则神不外驰,均为养生之秘旨。
[20]宴席: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指比较隆重的)。
[21]宴会:请客的酒席。(也称“筵席”。)
[22]老子的这一思想,对儒家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孟子?尽心上》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道德经?三十三章》。
[24]《道德经?四十四章》。
[25]《道德经?六十七章》。
[26]《道德经?二十九章》。
[27]盖其“朴”“真”者,乃“道”之性也,为广大道教徒修炼的终极目标;“返”“归”者,指明了行道之方向,沿着“返”“归”的方向行道,便能达到修炼的终极目标。
[28]璞,质朴,淳朴。与“朴”(质朴,淳朴)同义。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学院)
范文二:老子《道德经》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 之朴真的含义。道祖老子其若朴。这就是说善为道者为
’ 《》“像未经雕琢的木材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 人敦厚质朴,
一样。”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 老 《》" ! “”" 在 道祖 老子道德经中, ! 道祖 老子用朴来说明无名 !里"“”“”返朴归真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关 无形而浑沌未分的道的原始状 #$子 (" ! " ! 道祖 老子看来,无形无 道祖 老 %态。在于品性修养的原则。 &, “” " ! 包括先秦道家 的返朴归真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子%’的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非常 #是处于浑沌未分之状态的,所以 (思 ")“”“”道 称之为朴。毫无疑问,此朴 “重大的影响,道教继承和发挥返 ! " 者,真也,善也,美也。 道祖 老 ”朴归真这一观念加以宗教化,作 想 “”“”子所说的道为至朴之道,同 为其修道长生的重要途径,从而 德 “”时亦可说是至真之道或至善之
成为道教的重要教义。这就是说, “”“”道 或至美之道。盖彼此密不 及
经 “”道教返朴归真的这一重要教 《! " 道祖 老子的道德 #分也。 其 义,就是源于》“”经。所谓返朴归真,就是指通 , “此外,我们从 章敦兮,其#$ 周 “””“”过修性,返归到质朴纯真的本 若朴,章见素抱朴,章#% &’ 高 中 现 ““”德 章化而欲复归于朴,以及 () “”性,如同木材———原始未化而“”“质朴,如同婴儿———无知无 ”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 $) 的 “”代”“”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经文 欲而纯真;通过炼命,返归到
神全、气足、精固的生命本真,如 “”“中,其朴可解释为———质朴, $%返 “”“”“”、本真,本性等义,是 同婴儿———至柔,如同赤子 意”敦朴)“”———精之至、和之至也。概言 ! " 道祖 老子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 义 之最一般的阐述。 之,即通过修养和修炼使其心性 朴
“”“关于真的含义。在返朴归 和生命返归到质朴纯真并神全、 *归 ”“”“”真中,其真与朴同义。盖:此 气足、精固的初始状态。“”二、关于返朴归真其缘由 关“”真者,指自然的本性。此自然的
真 & “”于返朴归真其缘由,亦 “”本性,毫无疑问是真实的;而
真实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又是 即为何要返朴归真! 道祖 " 老子 *
! " “”质朴的 或朴实的 。 之所以教人要返朴归真,其缘
由,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不仅真与朴同义,而且
“”“”《! " ““ 第一、缘于 道祖 老子返朴归与返亦同义。庄子?秋 众所周知,在日益紧张的
” 归真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太 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憧 》“水中曰: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
! " ”“”“!”" “”上 道祖 老子特别重视矛盾的转 ‘’真。此反 返即归也。 憬道家的返朴归真思想,回味
化。这是因为其哲学的归结点具 “”“”反其真即归其真,亦即回归 道学的文化韵味,以改造充实丰
! ! " 道祖 老子 或回返到人的最初的自然本性。 道家始祖 有返本复初的思想。”富多彩的现实人生。-,+ “”“。反在反 ! " “” 道祖 老子教人法道之“”认为反者道之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便蕴含
“”“”“”朴或法道之真,旨在劝诫 ”者道之动这句经文中,其涵义有 “”着丰富的返朴归真思想。下 人们———为人要质朴敦厚,不要 文两个方面:一、相反,指事物向着 “” 面,笔者引经据典从返朴归真饰诈伪。换言之,即保持人的 自然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返回,指 的含义、缘由、途径及意义等方 本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 化。如
事物的运动返回到起始的本质存 面展开论述。《》“!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描写 古之善 注意: 不是起始的存在状 一、关于返朴归真的含义 首
在" ! " ”“ 。 道祖 老子告诉人们:向着 “”为道者,其为人敦兮, 先,我们弄清返朴归真 态
万方数据 *+ ?年?第期?,,- !*
”“”“”! 命元真。有些人其生存状态可以 巧弃利。绝巧而弃利,亦即 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或言循环往
#"’" “”“复 是道的运动法则,换言之即 ,不贵难得之 说是———欲望在膨胀,生命在萎 “”不贵难得之货
" ! 道祖 老子他老人家心 “”(#"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这一思 。简言 ”“”缩。因此货,从而使民不为盗想见于十六、二十八章中。 “怀慈悯之心,教导人们专气致 之,即杜绝不正当的技巧,舍弃不 #$“如第十六章中云:万物并 ”%柔,能如婴儿乎,即教人返归到 正当的利益,这样人们就不会起 &’作,吾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 “”贪图占有之心,从而盗贼就自然 婴儿般之至柔,以及精之至、 (! 道 ’”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不会出现。和之至的生命元真状态;劝诫 “”“”" 老子从万物归根、复命的 ! " 总之,在 道祖 老子看来, 祖%*+“”“”人们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 “”“”“” 圣智、仁义和巧利这三者 “”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指出虚 “””" 即劝人复归到婴儿般天真无邪的静是万物生命的本源 根, 纯真境界,复归到木材般原始未 全是巧饰的,违反了人性的自然, “!
“”同时又是万物生命的自然本性 “因此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化的质朴境界。 三、关于返朴
“! ”" “命 。 万物 最终 都要回 归”固守自然淳朴的天性,以达到我 归真的途径
到
# )"”“”“””" “”虚静的生命本源 归根, 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亦 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境界。 “!
“”“”“”都要复返到虚静的自然本性 即如何返朴归真,其主要途径 万方数据
”! " ! " 复命。因此,道祖 老子教人 大约有如下几点: “
其一,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效法之,以返本复初。人应该怎么
“ " ! 道祖老子希望人们致 # 化。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去做呢% #"意即:达到心境 ”虚极,守静笃“”! " 道祖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盖 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 ! " 即不正当的聪明智巧 “”“”圣智! " 点。因为在 道祖 老子的宇宙观 产生法制巧诈,而用法制巧诈来
“”“”中,虚静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治理国家,就会成为扰民的有
“”———道———的最初状态。倘若 ”为之政。如果抛弃这种扰民的 “”“”“”人能效法道的虚静之体
“”有为之政,人民就会得到百倍 “”“” 性,则与道同一体性也。道的 的利益。" ! 或特性 体现于人谓之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 体性
“”“”“”“! " 德。德者得也,谓得于道果 道祖 老子又主张绝仁弃 化, ! " 道祖 老子主张绝弃当时流 也。”义。第二,缘于人们舍本逐末而 行于矫揉造作的、不自然的、虚伪 远离大道。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 #$"旨在回归于自 “”的所谓仁义,生宇宙万物之后,其质朴的体性 “”然之大道。这样,民众才能恢复 仍蕴含于万物之中。因此,天地间 自然淳朴的孝慈天性。之万事万物其始初状态都是自然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 而素朴的。人也是如此,即人原初 “! " 道祖 老子还主张绝巧弃 化,“”的本性是质朴纯真的,与道的 ”“”利。巧,技巧。这里的技巧,不 “体性是相似而接近的。所谓人之 是指制造先进生产、生活器具的 ”“初,性本善也。但由于落入红
“”技巧,而是指制作奇物以供权 ”尘而受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由
贵玩赏或牟取利益的技巧。换言 于自身意志薄弱而难以抵御声色
“”之,即指不正当的技巧。利,这 名利的诱惑,因此逐渐蒙蔽了原
初质朴纯真的本性,同时也消耗 里指贪图奇物之利,亦即不正当 $ % 技 巧,奇 “”! " “了精之至即精气充足 与和 "“”,又由于人多贪奇物 “”的利益。由于人多伎物滋起”! " 之至即元气淳和 的原有的生 ! “”" “即难得之货之利,因此要绝
“”“”“盖:绝弃圣智、仁义和巧 ”! " 利,是 道祖 老子对执政者的劝
! " 诫,亦即 道祖 老子治理社会的
! " “政治主张。 道祖 老子见素抱
”“” 朴,少私寡欲的主张用于治国
“”可能难以实施,但用于治身却 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毫无 疑问的。
其二,教人柔弱不争、淡泊
! " 名 利。 道祖 老子劝诫人们“”知其 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道自己 荣耀,却使自己保卑辱的心态,而 且宁愿像那天下两山之间的空谷 一样而虚怀,以“”复归于朴,即复 归到原始未化的纯真质朴的本性 状态。质
“”言之,即教人淡泊名利。 道祖
“老子还劝诫人们知 其雄,守其
”雌,为天下溪。明知自 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 的心态,并甘愿像那天下之山中 最
“低处的溪沟一样而处下,以复
”归于婴儿,即复归到婴儿般之柔 弱不争、天真无邪的本真状态。
“”! 实 际上,即复归于朴。盖在
"道祖
《》“”“” 老子道德经中,婴儿是朴的形象化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 世俗的声色名利所困扰和诱惑,
“”! " 好像未孩不知嘻笑 一般,无
“”知无欲,天真无邪,近于道的自
! " 然本性。质言之,即教人柔弱不 即名位 的追求而相争;之所以 ———以知足知止作为人生心
争。 “”“理平衡的精神良方。即保持知足 不贵难得之货,是因为贵难得
常乐的心态, 凡事能够适可而 “”“”! 其三,特别劝诫人们要清静 之货容易引人们对利即财
" 利 的贪求而为盗。可以引起人 们止。 ”! " 寡欲。为此,道祖 老子要求人 !! "心生贪欲者,莫过于名、利。因 此,们: “由于罪恶大于可欲,祸莫大 #$" “”道祖 老子教人不见可欲 ”“”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 ———以为腹不为目作为人 % &! 即不能表现可以引起人们心生 “! 生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即追求 " 道祖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 %’" 贪欲的行为,譬如追名逐利 。在 " 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不追逐 ! 道祖 老”“”#矣。旨在教人知足。按()《》!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道祖 外在贪欲的生活。 “”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 那 “”老子明确指出罪莫大于可欲 “! " 道祖 老子所提出的为腹 “”么反言之则福莫大于知足。 所! 没有哪一种罪恶比可以引起人 " ! 道祖 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 说”不为目的生活态度,对当今的人 以" 们心生贪欲的行为更大的了 。 ! # )" 。道 “;并认为知足不 辱,“”知足者富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尚贤、贵难得之货都是可 *#"“”" 老子所言的为腹包括两个 。人的 内心”祖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欲的行为。所以,针对可欲的 方面:其一,在饮食上崇尚清淡, 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 耻辱,
“”! " 行为,应当采取不见不表现 且无嗜欲。其二,注重内在品德的 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 不会遭的态度。 修养,以及内丹的修炼。用道教的 “”“”受危险。只有知足、知 止,这-’" 事实证明,人生最烦恼的是 “ ” ,叫 做性命双修 ; 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 安。术语来讲人争名夺利。然而,古往今来,有 ———以崇俭抑奢作为人生日 “用社会公共语言来说,称为身心
多少人却乐此不疲。 跑官者有 常生活的基本原则。即崇尚俭朴, ”健康。之,买官者有之,篡权者有之,人 反对奢侈。 “”! " 道祖老子所言不为目,
为财死者有之,财多丧身者有之, “”! " “”俭为 道祖 老子三宝 “”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其目代
图财害命者有之,等等。多少人 !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 “表耳、口、心、身等。因:五音令 间悲剧都是由争名夺利而导致 ,#" “”" 之一。所谓俭其涵义有 下先“”“人目盲,故不为目;五音令人 的。世人是乎知晓其中之利害, 俭省,节省。约束,不放 #$ %$ 二:”“”“耳聋,故不为耳;五味令人口 却又恋恋不舍,总是放不下。因 《》" ! 道祖 老子道德经六十七 纵。
! " “”“”“此,道祖 老子感叹道:众人熙 爽,故不为口;驰骋畋猎令人 “”章中所说的俭二义兼容。与五
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 ”“”“心发狂故不为心;难得之货 “”“” 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兮,其末兆,如婴儿之未孩。众 " ”! 耳、口、心、身 即 ”“”令人行妨,故不为身。用通俗 同义。前者,是就物质层面而言; ! " 人 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 热 不追求外在的奢侈生活,面对纷 “话说,不为目后者,是就精神层面而言。前者,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参加宴 繁的物质世界而不心生贪欲。#$ % #""———以泊淡名利作为人生安 会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 用于行事;后者用于处世。
“崇俭者,自然要抑奢也。抑 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即不追名逐 又如同登上高台尽情地欣赏美丽
! " ! 道祖 老子思想。 道 利,而甘守淡泊,但求精神的升 的春色。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 ”奢亦源于
“" 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 华。 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祖
+ #"! 意即:有道的人去掉 众所周知,孔子曾问礼于 道 毫无疑问,贪欲的根源不外 ”奢、去泰。
! " ! " " ! " 或戒除 那些过分的、奢侈的、极 道祖 老子。交谈中 道祖 老子对孔 乎贪图名利。有鉴于此,祖
! 老子教人 特别是道祖老子心目 端的行为。 “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子得其时
& #"“" 总而言之,崇俭抑奢乃积极 :要不尚贤,使民不 中的圣人”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而行之有效的寡欲良方与措 这其中反映了 道祖 老子顺时而 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 道祖 “施,倘若在现实生活中不崇俭抑 动、从容进退的思想,同时亦反映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老子之所以主张不尚贤,是因 道祖 老子无为不争、淡泊名 奢那么寡欲也就成了一句空 了
话。 “”“”利的思想。为尚贤容易引起人们对名
?年?第期?万方数据 *+ ,,- !*
《道德经?十六章》。 正如有的学人所/"1/"2“”上述几条,是老子教人如何 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便是对 言:老子讲的“仁义”与儒 “”这种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 返朴归真的主要途径。在现实 “”“”家所说的仁义既同又异。仁在儒家, 生活中,人们倘若能够坚持遵行 之缩影。反之,如果人们彼此尔 “”“”“表示亲亲、爱人,孔子说仁者爱 “”之,则返朴归真有望矣虞我诈,无诚无信,如果人们彼此 ! ”“”“”人,老子也说与善仁。在儒家,义者 #$“”宜也,老子讲义的规范义。在孔子那里, 四、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 “”之间互不宽容而短兵相接,如 %&“”对仁义只作横向考察,而老子则注重 “”’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笔 果人们彼此勾心斗角而争名夺 仁义的相依相生关系即作纵向分析。在 (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利,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一个道 老子看来,大道废弃,人丧慈孝之心,而 )第一,对于道教信仰者来说, 德沦丧而不得安宁的社会。如果 %仁义正是通过强制的形式,规范人们的 *+有利于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 想。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 行为,企图使人们走上淳朴之道。这就背 众所周知,道教最根本的信 仰是老离了人性,背离了自然之道。正因为如 自然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只
“此,老子才呼吁人们绝仁弃义,民复孝 “”子之道,其具体表现为 神仙信有恐惧和痛苦。毫无疑问,每个 ”慈。使父慈子孝皆出乎自然而无私,才 仰。所以,得道成仙是道 教徒终生人都期盼生活于前者而厌恶生活 见其自然之爱和淳朴之情。从理论上讲, 才能实现这追求的最高理想。怎样 于后者。 “老子要抛弃的是孔子儒家的有伪的仁 一最高理想呢其返 " 朴归真的教义,“”总而言之,返朴归真不仅 ”“”义,而倡导一种无伪的真正的仁义。
便指明了道教徒 实现这一最高理想《道德经?五十七章》。 《道德对于道教徒修炼具有十分重要的 3$456/"/"/"/"/"
经?三章》。 徐兢说:“为腹”则精神内守,%/"“”“”的途径。只要 我们朝着朴真宗教意义,而且对于每个人品性 “不为目”则 “”的目标去行 道,就能够返之于朴、修养以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 神不外驰,均为养生之秘旨。 “”“”归之于 真,从而与道同一体性,谐安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社 宴席: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 # 指比 #7"
较隆重的 $ 。 达到 长生久视的境界,实现得道成会意义。
宴会:请客的酒席。 # 也称“筵席”。 $#0" 仙
#$"的最高理想。 所以,道教十分 注: 老子的这一思想,对儒家亦产生了重大影#1 "
引自《中华道学通典?序言》。 !《》““”响。如孟子?尽心上说:得志,泽加于 崇尚返朴归真。 第二,对于社会
处于浑沌状态的“道”,虽“惟恍惟惚”,但 &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 “而言,返朴 “”“”“其中有物;虽窈兮冥兮,但其中有 ”则兼善天下。 ”归真有利于人的品性修养,有利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说, 《道德经?三十三章》。 《道德经?四十#2#3""“”见李泽厚、道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于净化民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 四章》。 《道德经?六十七章》。 《道德#4#5""
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 % 经?二十九章》。 盖其“朴”“真”者,乃“道”#$"“谐。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返朴归 “‘’之性也,为广大册:老子所说的道是真、是美,完全没
“”“”道教徒修炼的终极目标;返归者,指 ””真作为品性修养的最高境界。 如有分化,三位一体。 # $ 颜 斶 知“”“”明了行道之方向,沿着返归的方向 如“敦兮其若朴”、“我无欲,而民自朴”、 (《》“战国策?齐策四载:% #" ,则终身不辱 行道,便能达到修炼的终极目标。 足矣,归真返璞“”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其
“”“”璞,质朴,淳朴。与“朴”# 质朴,淳朴 $ 同 朴即意为质朴,敦朴。 %#"”“”也。又载颜斶抱璞,称赞颜斶 义。 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其“朴”即意 )“”保持淳朴的品格。如果欲作, “”为本真,本性。 #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学院 “”“真”,有“真实”之义。就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当人的 * # 本 质朴:朴实;不矫饰。+ “”贪欲萌作时,就用道的真朴$ # $ 来抑制它。 道祖 老子认为, 笔者认为:从老子《道德经》第十章“专气 性,
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句经文中,可知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返朴归真亦含有养生的意义。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由此可 所谓“返老还童”也。-
其初始状态,不是指存在状态,而是指 .见,人的品性修养关乎天下之稳 本质存在, 就品质而言, 指本性淳朴; 定。就生命而言,指生命元真 # 本真 $ ——— 社会成员之间如果以诚相 “”“”“至柔也,# 十章 $精之至也,和之至 待,以信相与,彼此宽容,互相谦 ”也# 五十五章 $ 。 让,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民风 《道德经?四十章》。/"0
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古书所
?年?第期?!,," ! !" 万方数据
范文三:论老子《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意义
2006 年 6 月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une 2006
JournaI of Gansu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VoI. 19 No. 2 第 19 卷 第 2 期
。。。。。。。。。。。。。。。。。。。。。。。。。。。。。。。。。。。。。。。。。。。。。。
W
论老子《 道德经》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意义
程振清
(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老子在这部五千言的著作中精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之
理,要上善若水,要宠辱不惊,要自知自明,要明白损之而益,慎终如始,要有不争之德,要无之为用,
要委曲求全,要功成身退等等,这些理论对现代管理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德
经;现代管理;现代管理者中图分类号:C93;B22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830(2006)02-0041-03
《 道德经》是中国先哲贡献给人类文明社会的 理。他应该有江海那样的胸怀和品行,做到谦虚和 一部伟大的智慧圣典。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廉正,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礼贤下士,不妄 她所闪耀的大智慧光芒,一直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 自尊大,不高高在上或不可一世。这样,他就会受到 文明史,对世界的文明史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公司上下左右一致的敬重和拥戴,而共获赢利。在老子的智慧体系中,既包含着十分丰富和精妙的 二、上善若水 生存智慧,又包含着博大而深刻的管理智慧,特别是
老子认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居它的管理智慧,给在管理世界从事经营活动的人们
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一种无穷的启示。"( 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 善时”。一、为百谷王 居住在像山一样顺应自然的 却不能和万物相争
如何能成为最有魅力的管理者呢,老子以说: 地方,心胸像深渊一样顺应自然地保持平静,待人真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 “诚仁义,说话像水一样自由流动,善于遵守信用,理
以 欲 上 民,必 以 言 下 之;欲 先 民,必 以 身 后 王,是政治国像水一样,善于净化污秽,处事像水一样随物 !(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万千溪流的君王,是因为 之。”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像水一样涸溢随时,自然 它善于处于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容纳万千川流而
顺应天时。)在老子看来,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的德行, 成君王,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之上,必须对人民
就像水一样,水的特点是能够滋养万物。而又不与 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心须把人民利益放在 万物争功夺利,始终保持着平静,是最温柔最善良的 自身前面。)江海是非常谦虚廉正的,总是以低姿态高标准 东西。它所具有的宽广胸怀和毫无所求,是最接近 要求自己,不自视伟大,不以大欺小,所以才能得到
大道的品质,这不正是管理者应效法的德性及品格 万条涓涓细流的敬仰和拥护,成为万流之王。
吗,而作为一位管理者,不论他是管理一个大的公就管理者而言,水的德性,尤其是他的行为方式 司集团,还是经营一个小的部门或分公司,都同为一 最值得借鉴和学习。当水的流动遇到阻碍时,它会
收稿日期:2006 - 02 - 25W
作者简介:程振清(1952 - ),男,河北遵化人,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国际金融。
— 41 —
迂回前进,这就是曲则全。作为现代管理者就应具 老子认为:“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 益之而损,人
?有上善若水的品格,应该学习水的那种与世无争的 之所教,我亦教之。”( 所以事物有时失损却得到增 宽容,学习水的那种滋润万物而不图回报,功成而不 益,有时增益却受到损害,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用 居傲的品德。有了这样的品格,离成功还远吗, 来教导别人。)
在实际中,甘愿吃亏的人,往往就没有太多的虚 三、宠辱不惊 荣心,就不会贪图便宜,也就不会给自己招灾惹祸。
?老子认为:“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受到尊 对于一位想图大业的管理者而言,不要因一时的运 宠或污辱者感到担惊受怕,重视大的忧患就像重视 气不济或灾难痛苦而垂头丧气,丧失斗志,更不能因 自身一样。)此而丧失希望。另外,也不可因一时的荣耀和成绩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要做到宠辱不惊,甚至要做
而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甚至看不起别人。我们每 到“ 舍身天下”,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受到
个人都是由大道所供养,从阴阳中所延生的,有什么 宠爱和侮辱就会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忧患就像
重视自身一样,这种人是不可能拥有“ 至德”的。 不可一世的理由呢,当我们看不起别人时,我们自
引而言之,作 为一位管理者应做到宠辱不惊。 己也同样被别人看不起。阴阳分割,就会产生矛盾,
谦受益,满招损”,这也正是老子所讲 的这不仅是一种修养,而且是一种十分大度的自然之 就会使我们本来的顺利与成绩变成不顺利甚至灾 益之而损”的真意。 “道。只有他做到了无私、忘我、能 忍辱负重,不“ 宠 祸。古人云:“
六、慎终如始 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会大获其利,而不 会在竞
争中迷失方向。老子认为:“ 民之从事,常 于几成而败之,慎 终 在现实的管理中,管理者凡事不可能都一帆风 ?( 人们做事情,常在快要成功的 顺,但均要时时处处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不患有一 如始,则无败事。”
时候却都失败了,必须像对待开始一样谨慎地结束, 时之得失,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管理活动
那样就不会失败了)。在老子看来,人们在做事时, 之中,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经常是快要成功的时候却松懈了,也就导致了失败。
四、自知者明 因此,他告诫我们要做到:“ 慎终如始”。也就是说
要让谨慎认真的态度从开始坚持到终结。在这里, 老子认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老子不仅是告诉我们万事要小心谨慎,因为只有小 ( 能识别他人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心谨慎,才不会有所忽略,才能摸清事物的变化,才 是智慧,能识知自己是贤明;能战胜别人是威力,能
能防微杜渐,才有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谨 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道满足就会富有,坚持力行就 慎的态度坚持下去,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是有志气。)在实际的管理中,有些事情,是十分简单的,有 知人善任,能够了解他人长处并且善于使用的
些事情则是非常复杂,解决起来非常困难的,但不论 人是有智慧的,这也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是哪一种情况,都须有:“ 坚持”或“ 认真”二字。没 但是知 人 善 任 还 不 够,更 为 重 要 的 是 要“ 自 知 ”。 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容易的事情也会变难,有了坚 “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彼,能使你战胜对 持不懈的精神,最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十分容易。 手,但知己,才能保全自身。同时,做为一个高明的 水滴石穿,并非依靠猛劲儿,而是靠持之以恒。 管理者,是需要时时超越自己的,要想超越自己就要 所以,我们要依靠大道的自然规律,不要强求。只要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强、弱项,这样才能 坚持不懈,就可以与成功和荣耀有缘。因此作为一 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和智者,正如老子所说, 位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管理者,不论从事何种经营 一个能战胜别人的人,只能说明他是有力量的,而一 活动都要做到慎终如始。
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七、不争之德 五、损之而益
老子说:“ 善胜敌者不与,善 用人者为之下,是 对一位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损之而益也是一种 ? 谓用人之力,是 谓配天古之极。” 谓不争之德,是大智慧,它内含的能量是巨大的。
— #" —
"( 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硬拼,善于用人的人对 惑”。( 弯曲反而能够保全,委屈的事物容易得到伸 人谦和恭下,这就叫做与人无争的德性,这就叫做善 本身少取才会有得,贪多就会出现迷惑。) 直
于用人的智慧,这就叫做顺应天道,为自古以来的最 老子的这段话。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采取 高准则。) 低姿态的方式,有利于生存。老子又说:“ 不目空一
《 孙子兵法》上讲:所谓“ 百战百胜”,算不上真 切所以才能明见实理,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显扬,不
自我夸耀所以才能成功,不自尊自大,所以才能真正 正的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真正的会用兵。战
以智谋为上,其次是外交,再次为野战,攻城为下策。 做大。”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人能与你争。
古今同理,那种有勇有谋的智者,是拥有不争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切相对的矛盾对比中,
德的人,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管理中,在竞争对手如云的舞台上,如何胜出 作为一位富有智慧的管理者,适度的让自己柔 呢,不争之,以谋取胜者即能胜出。自古以来的高 弱空虚,不显耀也不卑微,让自己无处不在,但也没
占谁的地方;让自己无声无息,但声音和色彩却随时 明智者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 或敌人)时,往往以退
为进,以守为攻。谋后而动,则容易占据有利位置; 可见,做到这一点,懂得弯曲就会得到保全,不会去 暂时放弃某些利益,是为了更有效地保存自己;做出 理会委曲是否会带来伤害,那么,委屈也就会变成快 某些让步,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避实击虚, 乐。这样,他们也会了解为什么水会流到低谷而得 是为了改变与竞争对手的实力格局,这样的不争反 到储存,少的事物可以变得多起来。 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没有一个市场或产品是永 高明的管理经营者都需要明了:委曲求全是寻 久的,只有在变中求胜。 求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对于一位高级的管理者而言,不争之德乃是一
十、功成身退 种很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修养是不容易达到的。
功成身退是对每一位管理者的考验;功成身退 八、无之为用
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老子认为:“( 世间万物)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老子认为,“ 持而盈之,不 如其已揣而锐之,不 !(“ 有”可以对人们有利,“ 无”也可以被人们 用。”可长保。金玉满堂,莫 之能守。富贵而骄,自 遗其 利用。)#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把持积累而达到满盈,不 世上几乎所有的事物,好像都是以“ 有”的形式 如适可而止,打磨而使之尖锐,锐利也不可能保持长 们都见 过“ 有”,可 是谁又见 过“ 无”呢, 存在着,我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富贵而骄纵,是自 有”和“ 无”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统一 但客现上,“己给自己带来的灾祸。成功了就退身于后,是自然 有”的另一方面 是“ 无”,而“ 无”的另一方面 的。“运行的规律)。 有”,“ 有”离不开“ 无”,“ 无”也离不开“ 有”, 则是“刚的反面为柔,惟有柔能克刚,强的反面是弱, 无”到“ 有”,又从“ 有”到 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从“
惟有弱才能胜强。所以说,太满就要溢,太尖就要 无”存在着。 “
对于现代管理者而言,只知道明处的“ 有”,而 断,将满的容器就不要再添什么东西了,已经很锋利 不知道暗处的“ 无”是不够的。理智的管理者,在复 的锐器就不要在打磨了,要功遂身退。老子在这里 杂的人际交往中,不 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说的是保存自己的办法不是让你遁入深山,而是让 你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居名 这就是功遂身 在现实 中,只 有 想 到 从“ 无 ”中 可 以 产 生 大 量 的 退。“ 有”,而大量的“ 有”又 可以归 于“ 无”。并 且能够 将这一思想引用到现代管理实践上,要求任何 从现在的“ 无”中创造出还没有出现而必然要出现 的“ 有”时,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现代管理者要具有三种境界:第 一层:见 好就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特别懂得“ 无”的价值,有时 收,防止自我膨胀。如果管理者做不到这一点,就会 “ 无”的价值会大大地超过“ 有”的价值的。 为自己埋下了灾祸。第二层:为自己的事业寻找新
九、委曲求全 的增长点。功成身退,并不是说从此不再做事,而是 需要转行、转岗、转方位、转战略、转战术、转项目等。
老子认为:“ 曲则全,枉则直 少则得,多 则 ( 下转第 57 页)
— 43 —
选择;被告人在认罪后,法庭做出公开宣判前可以撤 因为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而辩诉交易以减
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作代价,可能会变相侵害被害 回认罪,并且控方不得以交易时认罪的内容作为指 ,9, 人的利益,完全排除被害人对刑事问题的看法和认 控的证据,法庭也不得采信此类证据。可不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护。尤其是在侵犯人身、
财产案件中,实行辩诉交易首先要使被害人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法制日报, N,. 2002-4-19。 得到满足,使被害人身心得到安抚。如果被害人正
,2,陈卫东,刘计划 . 从建立被告人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 诉当的补偿权利没有得到满足或被告人有其他漠视被 J,. 政治与法律 2002,(6). 交易,害人利益的行为,被 害人拒绝的,不 得适用辩诉交 3. M. ,,甄贞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391 . ,第 页易。3. 建立检察制约制度。为防止检察官以辩诉 ,4,马明亮 . 辩诉交易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J,. 人大报刊复 印交易为幌子,私下与被告人进行权钱交易等司法腐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5). 资料(败行为,应当建立检察制约机制。规定辩诉交易的 ,5,龙宗智 . 正义是有代价的, J,. 政法论坛,2002,(6). 实行必须由检察长批准,辩诉交易的结果要征得检 ,6,马贵翔 . 辩诉交易程序结构解析, J,. 政法论坛,2002, 察委员会的同意。 (5).
4. 确保辩诉交易是出于被告人自愿、明智的选 ,7,孙长永 . 珍视正当程序,拒绝辩诉交易, J,. 政法论坛,
2003,(6). 择。任何人不得通过强迫和欺骗的手段使被告人同
,8,王敏远 .“ 辩 诉 交 易 ”及 其 借 鉴 分 析, J,. 政 法 论 坛, 意作出辩诉交易,应当让被告人知晓作有罪答辩后
2002,(6). 在实体法上的后果,即如果进行审判可能判处的最 ,9,周伟 . 解读美国辩诉交易制 度, J,. 政法论坛,2002, 高刑罚和认罪后得到法官宽容后可以给予何种程度 (6). 的从轻处罚;为弥补被告人法律知识的不足,辩诉交 易应当允许辩护律师参加,没有辩护律师参加的辩 ( 责任编辑:陈 育) 诉交易无效;法官应当对辩诉交易达成的协议进行
审查,询问协议的内容是否出于被告人自愿、明智的
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
版,第 119 页。 ( 上接第 43 页) 第三层:为自己的事业寻找合适的
老子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接班人。
版,第 178 页。 老子 .《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版,第 189 页。 注 释: 老子 .《 道德经》第 十一章,合 肥:安 徽人民出版社 1990? 老子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版,第 121 页。 版,第 184 页。 老子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老子 .《 道德经》第八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 版, ?版,第 62 页。 20 页。 第 老子 .《 道德经》第九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 版, ?老子 .《 道德经》第 十三章,合 肥:安 徽人民出版社 1990? 46 页。 第 版,第 33 页。 老子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 责任编辑:陈 育) 版,第 93 页。
老子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
— 57 —
范文四:老子《道德经》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中国道教》
众所周知,“在日益紧张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憧憬道家的‘返朴归真’思想,回味道学的文化韵味,以改造充实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①道家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便蕴含着丰富的“返朴归真”思想。下面,笔者引经据典从“返朴归真”的含义、缘由、途径及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关于“返朴归真”的含义
首先,我们弄清“返朴归真”之“朴”“真”的含义。(道祖)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里(道祖)老子用“朴”来说明无名无形而浑沌未分的“道”的原始状态。在(道祖)老子看来,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是处于浑沌未分之状态的,所以称之为“朴”。②毫无疑问,此“朴”者,真也,善也,美也。(道祖)老子所说的“道”为至朴之“道”,同时亦可说是至真之“道”或至善之“道”或至美之“道”。盖彼此密不分也。③
此外,我们从15章“敦兮,其若朴”,19章“见素抱朴”,28章“复归于朴”,以及37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经文中,其“朴”可解释为——“质朴,敦朴”④、“本真,本性”⑤等义,是(道祖)老子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之最一般的阐述。
关于“真”的含义。在“返朴归真”中,其“真”与“朴”同义。盖:此“真”者,指自然的本性。此自然的本性,毫无疑问是“真实”⑥的;而真实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又是质朴的(或朴实的)。
不仅“真”与“朴”同义,而且“归”与“返”亦同义。《庄子·秋水》中曰:“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此“反”(“返”)即“归”也。“反其真”即“归其真”,亦即回归或回返到人的最初的自然本性。
(道祖)老子教人法“道”之“朴”或法“道”之“真”,旨在劝诫人们——为人要质朴敦厚,不要文饰诈伪。换言之,即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如《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描写“古之善为道者”,其为人“敦兮,其若朴”。这就是说“善为道者”为人敦厚质朴,⑦像未经雕琢的木材一样。
在(道祖)老子《道德经》中,“返朴归真”的含义一般认为是关于品性修养的原则。⑧(道祖)老子(包括先秦道家)的“返朴归真”的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道教继承和发挥“返朴归真”这一观念加以宗教化,作为其修道长生的重要途径,从而成为道教的重要教义。这就是说,道教“返朴归真”的这一重要教义,就是源于(道祖)老子的《道德经》。所谓“返朴归真”,就是指通过修“性”,返归到质朴纯真的本性,如同“木材”——原始未化而质朴,如同“婴儿”——“无知无欲”而纯真;通过炼“命”,返归到神全、气足、精固的生命本真,如同“婴儿”——至柔,如同“赤子”——精之至、“和之至”⑨也。概言之,即通过修养和修炼使其心性和生命返归到质朴纯真并神全、气足、精固的初始状态。⑩
二、关于“返朴归真”其缘由
关于“返朴归真”其缘由,亦即为何要返朴归真?(道祖)老子之所以教人要“返朴归真”,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缘于(道祖)老子“返朴归真”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太上(道祖)老子特别重视矛盾的转化。这是因为其哲学的归结点具有返本复初的思想。(道祖)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11]。“反”在“反者道之动”这句经文中,其涵义有两个方面:一、相反,指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返回,指事物的运动返回到起始的本质存在(注意:不是起始的存在状态)。(道祖)老子告诉人们: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或言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法则,换言之即“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这一思想见于十六、二十八章中。
如第十六章中云:“万物并作,吾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祖)老子从万物“归根”、“复命”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指出“虚”“静”是万物生命的本源(“根”),同时又是万物生命的自然本性(“命”)。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虚”“静”的生命本源(“归根”),都要复返到“虚”“静”的自然本性(“复命”)。因此,(道祖)老子教人效法之,以返本复初。人应该怎么去做呢?(道祖)老子希望人们“致虚极,守静笃”[12]意即: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因为在(道祖)老子的宇宙观中,“虚”“静”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的最初状态。倘若人能效法“道”的“虚”“静”之体性,则与“道”同一体性也。“道”的体性(或特性)体现于人谓之“德”。“德”者得也,谓得于“道”果也。
第二,缘于人们舍本逐末而远离大道。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质朴的体性仍蕴含于万物之中。因此,天地间之万事万物其始初状态都是自然而素朴的。人也是如此,即人原初的本性是质朴纯真的,与“道”的体性是相似而接近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也。但由于落入“红尘”而受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由于自身意志薄弱而难以抵御声色名利的诱惑,因此逐渐蒙蔽了原初质朴纯真的本性,同时也消耗了“精之至”(即精气充足)与“和之至”(即元气淳和)的原有的生命元真。有些人其生存状态可以说是——欲望在膨胀,生命在萎缩。因此(道祖)老子他老人家心怀慈悯之心,教导人们“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即教人返归到婴儿般之至柔,以及“精之至”、“和之至”的生命元真状态;劝诫人们“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即劝人复归到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纯真境界,复归到木材般原始未化的质朴境界。
三、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
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亦即如何“返朴归真”,其主要途径大约有如下几点:
其一,反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盖“圣”“智”(即不正当的聪明智巧)产生法制巧诈,而用法制巧诈来治理国家,就会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如果抛弃这种扰民的“有为”之政,人民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又主张“绝仁弃义”。(道祖)老子主张绝弃当时流行于矫揉造作的、不自然的、虚伪的所谓“仁义”,[13]旨在回归于自然之“大道”。这样,民众才能恢复自然淳朴的孝慈天性。
为了防止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道祖)老子还主张“绝巧弃利”。“巧”,技巧。这里的技巧,不是指制造先进生产、生活器具的技巧,而是指制作“奇物”以供权贵玩赏或牟取利益的技巧。换言之,即指不正当的技巧。“利”,这里指贪图奇物之利,亦即不正当的利益。由于“人多伎[技]巧,奇物滋起”[14],又由于人多贪“奇物”(即“难得之货”)之利,因此要“绝巧弃利”。“绝巧”而“弃利”,亦即“不贵难得之货”[15],“不贵难得之货”,从而“使民不为盗”[16]。简言之,即杜绝不正当的技巧,舍弃不正当的利益,这样人们就不会起贪图占有之心,从而盗贼就自然不会出现。
总之,在(道祖)老子看来,“圣智”、“仁义”和“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因此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固守自然淳朴的天性,以达到“我无欲,而民自朴”[17]的理想境界。盖:绝弃“圣智”、“仁义”和“巧利”,是(道祖)老子对执政者的劝诫,亦即(道祖)老子治理社会的政治主张。(道祖)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用于“治国”可能难以实施,但用于“治身”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二,教人柔弱不争、淡泊名利。(道祖)老子劝诫人们“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道自己荣耀,却使自己保卑辱的心态,而且宁愿像那天下两山之间的空谷一样而虚怀,以“复归于朴”,即复归到原始未化的纯真质朴的本性状态。质言之,即教人淡泊名利。
“道祖”老子还劝诫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像那天下之山中最低处的溪沟一样而处下,以“复归于婴儿”,即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天真无邪的本真状态。实际上,即“复归于朴”。盖在(道祖)老子《道德经》中,“婴儿”是“朴”的形象化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声色名利所困扰和诱惑,好像“未孩”(不知嘻笑)一般,无知无欲,天真无邪,近于“道”的自然本性。质言之,即教人柔弱不争。
其三,特别劝诫人们要“清静寡欲”。为此,(道祖)老子要求人们:
——以“为腹不为目”作为人生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即追求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不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
(道祖)老子所提出的“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对当今的人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道祖)老子所言的“为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饮食上崇尚清淡,且无嗜欲。其二,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以及内丹的修炼。用道教的术语来讲,叫做“性命双修”[18];用社会公共语言来说,称为“身心健康”。
(道祖)老子所言“不为目”,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其“目”代表耳、口、心、身等。因:“五音令人目盲,故“不为目”;“五音令人耳聋”,故“不为耳”;“五味令人口爽”,故“不为口”;“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故“不为心”;“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不为身”。用通俗话说,“不为目(耳、口、心、身)”即不追求外在的奢侈生活,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而不心生贪欲。
——以泊淡名利作为人生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即不追名逐利,而甘守淡泊,但求精神的升华。
毫无疑问,贪欲的根源不外乎贪图名利。有鉴于此,(道祖)老子教人(特别是道祖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9](道祖)老子之所以主张“不尚贤”,是因为“尚贤”容易引起人们对“名”(即名位)的追求而相争;之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因为“贵难得之货”容易引人们对“利”(即财利)的贪求而为盗。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者,莫过于名、利。因此,(道祖)老子教人“不见可欲”(即不能表现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譬如追名逐利)。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道祖)老子明确指出“罪莫大于可欲”(没有哪一种罪恶比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更大的了)。“尚贤”、“贵难得之货”都是“可欲”的行为。所以,针对“可欲”的行为,应当采取“不见”(不表现)的态度。
事实证明,人生最烦恼的是人争名夺利。然而,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却乐此不疲。跑官者有之,买官者有之,篡权者有之,人为财死者有之,财多丧身者有之,图财害命者有之,等等。多少人间悲剧都是由争名夺利而导致的。世人是乎知晓其中之利害,却又恋恋不舍,总是放不下。因此,(道祖)老子感叹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末兆,如婴儿之未孩。”众人(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参加宴会[20]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21],又如同登上高台尽情地欣赏美丽的春色。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众所周知,孔子曾问礼于(道祖)老子。交谈中(道祖)老子对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22]
这其中反映了(道祖)老子顺时而动、从容进退的思想,同时亦反映了(道祖)老子无为不争、淡泊名利的思想。
——以知足知止作为人生心理平衡的精神良方。即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凡事能够适可而止。
由于“罪恶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道祖)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旨在教人“知足”。按(道祖)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那么反言之则“福莫大于知足”。所以(道祖)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说“知足者富”[23];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4]。人的内心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耻辱,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只有“知足”、“知止”,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以崇俭抑奢作为人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即崇尚俭朴,反对奢侈。
“俭”为(道祖)老子“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5])之一。所谓“俭”其涵义有二:1.俭省,节省。2.约束,不放纵。(道祖)老子《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所说的“俭”二义兼容。与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同义。前者,是就物质层面而言;后者,是就精神层面而言。前者,用于行事;后者用于处世。
崇俭者,自然要抑奢也。“抑奢”亦源于(道祖)老子思想。(道祖)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6]意即:有道的人去掉(或戒除)那些过分的、奢侈的、极端的行为。
总而言之,崇俭抑奢乃积极而行之有效的“寡欲”良方与措施,倘若在现实生活中不“崇俭抑奢”那么“寡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上述几条,是老子教人如何“返朴归真”的主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倘若能够坚持遵行之,则“返朴归真”有望矣!
四、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
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第一,对于道教信仰者来说,有利于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众所周知,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老子之“道”,其具体表现为神仙信仰。所以,得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呢?其返朴归真的教义,便指明了道教徒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途径。只要我们朝着“朴”“真”的目标去行道,就能够返之于“朴”、归之于“真”,从而与“道”同一体性,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27]所以,道教十分崇尚“返朴归真”。
第二,对于社会而言,“返朴归真”有利于人的品性修养,有利于净化民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返朴归真”作为品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如《战国策·齐策四》载:“(颜)斶知足矣,归真返璞[28],则终身不辱也。”又载“颜斶抱璞”,称赞颜斶保持淳朴的品格。如果“欲作”,就“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当人的贪欲萌作时,就用“道”的真朴(本性)来抑制它。(道祖)老子认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由此可见,人的品性修养关乎天下之稳定。
社会成员之间如果以诚相待,以信相与,彼此宽容,互相谦让,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古书所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便是对这种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之缩影。反之,如果人们彼此尔虞我诈,无诚无信,如果人们彼此之间互不宽容而“短兵相接”,如果人们彼此勾心斗角而争名夺利,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一个道德沦丧而不得安宁的社会。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自然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只有恐惧和痛苦。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期盼生活于前者而厌恶生活于后者。
总而言之,“返朴归真”不仅对于道教徒修炼具有十分重要的宗教意义,而且对于每个人品性修养以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安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社会意义。
注:
①引自《中华道学通典·序言》。
②处于浑沌状态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其中有物”;虽“窈兮冥兮”,但“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说,“道”的存在是绝对真实的。
③见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册:“老子所说的‘道’是真、是美,完全没有分化,三位一体。”
④如“敦兮其若朴”、“我无欲,而民自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其“朴”即意为“质朴,敦朴”。
⑤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其“朴”即意为“本真,本性”。
⑥“真”,有“真实”之义。
⑦质朴:朴实;不矫饰。
⑧笔者认为:从老子《道德经》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句经文中,可知“返朴归真”亦含有养生的意义。
⑨所谓“返老还童”也。
⑩其初始状态,不是指存在状态,而是指本质存在,就品质而言,指本性淳朴;就生命而言,指生命元真(本真)——“至柔”也,(十章)“精之至也”,“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11]《道德经·四十章》。
[12]《道德经·十六章》。
[13]正如有的学人所言:老子讲的“仁义”与儒家所说的“仁义”既同又异。“仁”在儒家,表示“亲亲”、“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老子也说“与善仁”。在儒家,“义”者宜也,老子讲义的规范义。在孔子那里,对“仁义”只作横向考察,而老子则注重仁义的相依相生关系即作纵向分析。在老子看来,大道废弃,人丧慈孝之心,而仁义正是通过强制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企图使人们走上淳朴之道。这就背离了人性,背离了自然之道。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呼吁人们“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使父慈子孝皆出乎自然而无私,才见其自然之爱和淳朴之情。从理论上讲,老子要抛弃的是孔子儒家的有伪的“仁义”,而倡导一种无伪的真正的“仁义”。
[14][17]《道德经·五十七章》。
[15][16][19]《道德经·三章》。
[18]徐兢说:“为腹”则精神内守,“不为目”则神不外驰,均为养生之秘旨。
[20]宴席: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指比较隆重的)。
[21]宴会:请客的酒席。(也称“筵席”。)
[22]老子的这一思想,对儒家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孟子·尽心上》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道德经·三十三章》。
[24]《道德经·四十四章》。
[25]《道德经·六十七章》。
[26]《道德经·二十九章》。
[27]盖其“朴”“真”者,乃“道”之性也,为广大道教徒修炼的终极目标;“返”“归”者,指明了行道之方向,沿着“返”“归”的方向行道,便能达到修炼的终极目标。
[28]璞,质朴,淳朴。与“朴”(质朴,淳朴)同义。
范文五:浅论《道德经》中老子“无为”思想的源起、涵义和一些现代意义
浅论《道德经》中老子“无为”思想的源起、涵义和
一些现代意义
文传 1201 潘力军 20126120
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历史影响极其深远。而《道德经》则是集结了老子思想精髓的一部著作。在老子所处的那个年代,老子的思想精华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时至今日,老子的某些思想仍然具有着一定的对于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需要借鉴其中一些深刻的哲理思想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这个社会和更好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把握其中合理的、有生命力和时代需要的思想和公共道德,并思考其现实意义是十分明智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很多非常富于哲理的具体思想,比如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等等。这些具体的哲理思想看似相互区别,但其实他们在本质上都遵循了老子“无为”的核心思想,《道德经》中所有这些具体的意义和阐释都是由“无为”作为核心而生发出来的。
因此我们就先来看一看到底老子“无为”思想是如何产生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其中所谓的“一”,其实指的就是“道”,而在老子眼中,一个事物他之所以没有变成那个他应当成为的事物,之所以在初始的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模糊和混沌的状态,其实都是因为缺乏道的激发。而一旦这个事物获得了道,这种混沌和模糊的状态自然就会消失,一个事物也就自然会变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事物,就像是一朵花,在它并没有获得道之前,他什么都不是,而正是因为它春生夏开秋落东枯,遵循了自然的生长规律,遵循了道的发展轨迹,我们才会把它称之为一朵花,甚至是一朵美丽的花。也就是说一个事物能否成为该成为的那个事物取决于道,这有点类似于“仁者心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从老子的思想根本看来,他始终认为“道”才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这又有点类似于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但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我们作为人类实际上是无法探明的模糊性或神秘性寄赋于宇宙、自然界及人类本身这一“道”的,人类对于终极存在的认知具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老子认为人类只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其中一部分,不是全知全能的,当然是不可能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者。因此,人类不要说应该小心翼翼地“为”,更不必说不计后果的为所欲为。因此老子认为,在这个天地间,其实早就有了它自己的一套运行的法则,这套法则比人类不知高出多少个境界,人们既不是它的制定者更不可能去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它,因此人类最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
的方法就是“不为”,要去按照这个世界既有的规律法则,也就是“道”,来顺其自然的发展。所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也由此产生。
那“无为”思想的具体涵义到底是什么,其实“无为”的涵义非常的简单,老子所叙述的“无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都不去做,就像一个人出生了之后就一直躺在床上什么
是一种有限度都不要干,一直到死,这种并不是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老子所认为的“无为”的“不为”,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对于“道”的遵从(因为老子的一个观点就是“道法自然”,任何对于自然规律的遵循都是道的体现)。但是如果今天一个农民觉得自己种的粮食不够吃,非要在秋天种粮食,希望能在冬天收获,然后开始想各种的办法,这在老子看来就算是“有为”了,因为人们试图去违背自然的规律。其实这个简单的比喻并不能够很好地说清楚“无为”的内涵,《道德经》中就有更为深刻的例子。《道德经》第三章里写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其实很简单:不崇尚那些有才学的人,使人民不去争取功名利禄;不人为的去使人们人为某些商品很贵重,这可以使人民不去偷盗??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这世间的事情,
无为”的内涵,即不去就没有不能够治理,不能够做好的事情。这句话就非常好的体现了“
做“故意而为之之事”,本来一件商品一样东西,好好的存在于那里,大家都不会去在意它关注他,但是我们今天却利用自己管理社会或者说居于社会上比较有权威的地位来人为刻意的规定某样东西的价值,就如同黄金本无价,如果不是社会上某些具有着一定公信力和权威的人将它定位成为了“奢侈”贵重的物品,就不会有了后来的“黄金大劫案”。所以“无为”的本质就在于不做违背“按规律”发展之事。“无为”其实和老子“道”的思想不谋而合,他给你一个轨道一个导向,但却不去规定限制你怎么发展,因此“顺其自然”就是对于“无为”最简单的概括。总结起来,“无为”就是“不刻意改变而为”。
有了这些对于“无为”的源起和涵义的简单阐述,那接下来对于“无为”的一些现代意义的阐述就变得水到渠成,也非常的容易理解了。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几千年前的思想到了今天还能够具有借鉴的意义,特别是在今天这种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机会稍纵即逝,更应该“多为”怎么能够“无为”,但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无为”并不是不为,在现代社会中更多的其实可以是一种“缓为”或者“将之回归本原”。下面将从教育、环境和政治三个层面来论述一下“无为”在现代的一些为何可借鉴的原因以及意义。
首先是教育。教育为一国的立国之本,没有良好的教育,一个国家没有资本来谈变得强大。但我们现如今的教育,特别是当今中国的教育却显得太过“急躁”,显得“为之过多”。
老子的“无为”其实有一个层面的意思在于,我们不要打破规律,无论这个规律是自然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的发展。其实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传授技能、知识就伴随着而产生了,因为人类社会要长久的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有传承。因此教育的规律可以说已经产生了足够长的,让它去变得成熟和完善。因此其实一个社会体系里就带有他自身的教育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已经内化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因此其实我们不必刻意为之或者说刻意去改变什么也能够带来成功。每年到了开学的时候,辛勤的家长们不顾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报这个兴趣那个补习班,希望让孩子能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技能;学校里,也不顾每个人的兴趣,一股脑的将各种几乎对于生活来说已经是十分深奥的知识灌输给每一个人。这种大破规律的刻意为之往往带来的结果就是混乱而浅薄的知识体系。因为每个人对于每一个学科的兴趣程度都不一样,按照正常的社会教育规律,应当按照每个人的兴趣导向来自然发展。人的确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常识,但这在社会自身就带有的社会规律完完全全就能够做到,因此我们无需要对教育的规律再加以人为的过度的改变。这便是“无为”思想在当今教育中值得借鉴的原因和意义。
“将之回归本原”。为其次是环境。“无为”思想在环境中的体现主要是前文中所说的
什么说回归本原也算是“无为”思想的一种呢,因为我们之前做了太多有违背规律发展的事情,因此为了能够使得以后的发展能够符合无论是社会规律还是自然规律,我们需要将现在的一些“过度为之”的状态调整回来,因此这也算是“无为”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太多的时候是以牺牲了环境或者自然条件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顺利的。比如为了发展我们占用耕地来盖楼,我们为了粮食的增产将树林开辟为耕地,为了采矿我们将大山劈掉一半,这些都是老子所极力反对的。有的人可能觉得我们在价值之间衡量比较当然是根据利益最大化来选择,今天耕地给我带来的价值能比盖楼多吗,其实老子并不是阻碍我们去创造价值,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宏观的价值。的确今天看来可能写字楼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都是眼前的短暂的,过多的对于耕地的占用,导致的最严重的一个情况就是粮食的减产和供给不足,而“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供给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那些所谓的经济效益,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和苍白无力,因为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对于当下的环境我们所要做的一些事情并不只是去简单的治理一下,改善一下,而是要试图将之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发展的状况之下,并且尽力的去维系,只有这样我们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之中才不会为了现在的一些发展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环境借鉴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政治。政治其实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大家似乎都显得不那么愿意去谈
论政治,但是往往却又对某些时候政府的一些行为感到不满和气愤。其实如果能够按照老子的“无为”思想去做,其实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人们可能常常都会觉得,政治就是需要去管理去不断的做为什么还能说“无为”呢,政治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人为的,怎么能够任其发展而不人为干预呢,其实还是像前文所说的,“无为”思想遵从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不做超出规律支配发展的事情。政治也有政治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在政治之中亦不能够违反这样的规律。政治的发展规律的最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执政者服务民众,使得不同的民众都能在这个社会里融洽的相处。所以说这个时候,政府提供的一些服务应当是尽可能的有效而简便的,我们当今这个社会中,有时候政府的确也在为我们办事,但是过程实在是过于的复杂,有的时候甚至显得让人啼笑皆非。一个劳模为了领取相应的荣誉证明要跑很多个部门盖十几个章,一个人和自己的母亲出国旅行之前被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些都已经违背了政治高效而简便的发展规律,我们在这里谈“无为”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而是说政府要少管,该管理的地方坚决按照规定执行管理,不该管的地方坚决的简政放权,不做过多的毫无必要冗余的人为干预,这样一来就能够符合了政治最本质的发展规律,就能够避免
思想在中国当下中国政我们当今社会中许多的根本就没有必要产生的问题。这便是“无为”
治中所值得去借鉴的地方。
其实“无为”的思想还有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今天之所以挑出了这三个部分来进行一些阐释,是因为这三个层面在当下的中国更突显的尤为重要,同时这三个层面中最缺乏对于“无为”思想的借鉴。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关注身边的一切,乐于去思考身边的一些现象,我们就能够发现,其实“无为”的思想真的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无处不在,凡是发展的好的东西一定都或多或少的能够体现出“无为”思想的精髓。老子的思想中还有很多玄妙的地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细细地品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老子道德经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