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广播电视概论自考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广播电视概论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广播电视学是新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主要以当代的视角,全面梳理广播电视业从诞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阐述广播电视传播特性的演变和功能的拓展;揭示当今媒介新技术对广播电视行业变革的深刻意义;介绍广播电视业务的最新发展动向;解析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经营与管理;探析媒介融合下的广播电视发展之路,全面、系统地展示最新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全貌。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使广播电视的传播观念和广播电视业的发展面临着根本性变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危机,也重写了媒介共生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要求应考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对广播电视媒体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具体达到以下的要求:
1(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正确认识广播电视的特性,认识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和工作原则;
2(了解世界及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全媒体时代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
3(熟悉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形态和要求,熟悉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经营和管理,从而具备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和业务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广播电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又涉及到新闻学的基本业务知识。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新闻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传播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
1.无线电的发明
2.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3.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4.广播事业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第二节 电视的发明及发展
1.电视的发明
电视广播的兴起 2.
第三节 当今广播电视技术
1.有线电视
2.直播卫星电视
3.数字电视技术
4.高清晰度电视技术、
5.数字广播
6.在线音频、视频广播
7.移动广播电视
第四节 当今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
1.广播的国际传播
2.电视的国际传播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广播事业诞生与发展的历程,了解世界电视事业诞生与发展的
历程,了解世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当今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世界广播的诞生与兴起
领会:广播的概念;马克斯威尔、赫兹对无线电发明的贡献;波波夫、马可尼的无线电
报发明;费森顿、德佛雷斯特等对世界广播事业的主要贡献;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的诞生;苏联、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广播事业诞生的情况。
2.电视的发明与兴起
(1)领会:硒元素的发现;黑白电视的出现及发明的过程;约瑟夫?梅、贝尔德等人
对电视发明的贡献;彩色电视的出现;世界上主要的流行的模拟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信卫
星的出现。
(2)掌握:地面电视信号传播与卫星电视信号传播的不同之处。 3.当今广播电视技术
(1)领会: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技术、高清晰电视技术、数字广播、
在线音频(视频)广播、移动广播电视的含义及发展的状况。 (2)掌握:现代有线电视的特点;目前应用较广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我国的数字电视
发展状况;数字广播的特点;移动广播电视的要求。
今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 4.
(1)领会:美国之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国际传播。
2)掌握:国际广播在各国的对外宣传中的作用和地位。电视的国际传播及国际传播(
的特点。
(3)熟练掌握:国际电波战的内容和影响
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1.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
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
3.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播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1.“**”前的广播电视事业(1949—1965)
2.“**”中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6)
3.“**”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7一)
第三节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
1.香港地区的广播电视业
2.澳门地区的广播电视业
3.台湾地区的广播电视业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旧中国广播事业的概况,了解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过
程、现状和前景,了解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概况。认识我国广播电视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1)领会:奥斯邦及其他外商在中国创办的商业性广播电台;日伪广播及其他国家在华广播;北洋政府官办广播,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旧中国的民营广播的状况。
(2)掌握:外国人把广播引入中国的积极意义。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广播事业 2.
(1)领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办的背景。
2)掌握:人民广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主要功绩。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1)领会: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彩色电视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的形成与发展;卫星电视的发展;珠江模式、东广模式;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
(2)掌握: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三大阶段的特点;“**”对中国广播电视的严重影响;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我国广播电视改革的标志。
3.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业概况
(1)领会: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业概况。
(2)掌握:香港、台湾广播电视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特点
1.广播电视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2.广播电视生动传真、感染力强
3.广播电视传播面广、渗透力强
4.广播电视线型传播、难以捕捉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思想宣传、引导舆论
3.传授知识、开阔眼界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5.提供服务、方便受众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与其它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的优点及弱
点,认识广播电视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加深对广播电视所发挥的巨大社会功能的
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的特点
(1)领会:广播电视的四大特点;广播电视的弱点。 (2)掌握:广播电视三大优点的具体内容。
2.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1)领会:广播电视的五大社会功能;
(2)掌握:广播电视成为受众信息主源的因素;认识广播电视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理
解广播电视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广播电视教育的社会意义; (3)熟练掌握:广播电视在传播中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电视在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广播电视语言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声音
1.语言
2.音乐
3.音响
第二节 电视的画面
1.电视画面的主要内容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
第三节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要求
1.规范的口语
2.明白晓畅的口语
3.响亮和谐的口语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的声音、画面、语言的特点及传播的功能,认识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规律,掌握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的声音
1)领会:广播电视声音的三要素;音乐存在的三种形式;音响及音响效果和实况音(
响。
(2)掌握: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作用;节目音乐的作用;实况音响的作用;音响效果的作用。
2.电视的画面
(1)领会:电视影像(画面);屏幕文字语言;电视造型符号。
(2)掌握:电视画面的基本特性;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
3.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要求
(1)领会:广播语言、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内涵和特点。
(2)掌握:广播电视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规范化的要求;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的区别;广播电视语言的通俗化;广播电视语言清楚响亮的要求;韵律与节奏对广播电视语言的意义。
第五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1.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构成
2.广播电视新闻性专题节目
第二节 综艺娱乐节目
1.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
2.广播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分类
3.我国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
1.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含义及分类
2.广播谈话类节目
3.电视谈话类节目
第四节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1.广播电视体育节目的形式
2.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
第五节 剧情类节目
1.广播剧
2.电视剧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综艺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体育类节目、
剧情类节目的节目构成,了解它们的各自特点、各自发挥的作用及发展的现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
(1)领会:新闻节目的构成;4种新闻节目的内涵和特点;新闻性专题节目的概念;
新闻性专题节目的分类。
(2)掌握:综合性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 新闻节目中新闻体裁的运用;新闻性专题节
目与其它专题节目的区别;新闻性专题节目的基本特点。
2.综艺娱乐节目
(1)领会:综艺娱乐节目的概念;综艺娱乐节目的分类。
(2)掌握: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
(3)熟练掌握:我国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广播电视谈话节目
(1)领会: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含义;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分类。 (2)掌握: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广播谈话类节目的话题选择;电视谈话类节
目的氛围营造;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节奏控制。
4.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1)领会: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四种形式。
(2)掌握: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业中的作用;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社会
生活的影响。
剧情类节目 5.
(1)领会:广播剧的概念与特点;电视剧的概念与特点。 (2)掌握:广播剧发展的历程;广播剧发展面临的困境。 (3)熟练掌握: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播音员
1.播音员在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2.广播电视播音员的修养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1.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与界说
2.节目主持人的特性
3.节目主持人的作用
4.节目主持人的素养
第三节 广播电视记者
1.广播记者的特点——用声音报道新闻的记者
2.电视记者的特点——用图像报道新闻的记者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记者在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中的
作用;认识他们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的角色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播音员
(1)领会:播音和播音员的概念。
(2)掌握:播音员在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广播电视播音员的修养。 2.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1)领会: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简史;节目主持人的概念;节目主持人的分类。
(2)掌握: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节目主持人的特性;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节
目主持人的素养。
广播电视记者 3.
(1)领会:广播电视记者的含义。
(2)掌握:广播记者报道工作的特点;电视记者报道工作的特点。
第七章 广播电视的受众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特点与受众构成
1.广播电视受众特点
2.广播电视的受众构成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与接收习惯
1.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
2.广播电视受众的接收习惯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
1.受众调查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2.受众调查的起步与发展
3.受众调查的主要方法
4.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两项基本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和构成情况;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及视
听习惯;认识受众调查对广播电视业的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性;熟悉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主要
方法和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的受众特点与受众构成
(1)领会: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2)掌握:广播电视受众的构成。
2.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与接收习惯
(1)领会:受众的接收习惯、接收环境、接收时长的具体内容。
(2)掌握:广播电视受众需求的主要表现。 3.受众调查的主要方法
1)领会:广播电视受众调查;受众调查的方法、收视率调查、满意度调查;受众调查(
的起步与发展。
(2)掌握:受众调查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受众收视率调查、满意度调查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 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
1.广播电视产业的概念和产业构成
2.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内容
1.节目经营
2.广告经营
3.网络经营
第三节 广播电视产业化传播策略
广播电视的专业化 1.
2.广播电视的全球化与本地化
第四节 新媒介技术下的广播电视产业融合 1.传媒产业融合的条件
2.传媒产业融合的进程
3.传媒产业融合的影响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熟悉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内容;了解广播
电视产业化传播策略;理解新媒体技术下的广播电视产业融合。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
(1)领会: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构成。 (2)掌握:广播电视产业特点。
2.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内容
(1)领会: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概念;节目包装。 (2)掌握: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核心内容。
3.广播电视产业化传播策略
(1)领会:广播电视的专业化的具体内容;传媒全球化、本土化的内涵。
(2)掌握:广播电视专业化的四个层次;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3)熟练掌握:广播电视“国际化思维、本土化操作”的理念。 新媒介技术下的广播电视产业融合 4.
(1)领会:三网融合;传媒产业融合的进程。 2)掌握:传媒产业融合的条件。 (
(3)熟练掌握:传媒产业融合的影响。
第九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1.世界广播电视体制沿革
2.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
3.西方主要国家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1.早期“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两级管理制度 2.改革开放后“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管理制度 3.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新进程
4.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
第三节 广播电视管理的主要内容
1.准入规制
2.产业结构规制
3.内容规制
4.广告规制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发展的历程,认识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了解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发展的历程,认识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对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广播电视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1)领会:广播电视体制;广播电视的主要管理体制——国家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型。
2)掌握:国家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型的广播电视体制各自的特点。 (
2.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1)领会: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广播电视管理制度;“四级办”模式。 (
(2)掌握:“四级办”模式发展中的问题;广播电视体制的产业性探索;《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内涵及颁布的意义。
3.广播电视管理的主要内容
领会:广播电视管理的主要内容:准入规制、产业结构规制、内容规制、广告规制。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考生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掌握: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要求。
3(熟练掌握:要求考生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进而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当代广播电视概论》(修订本),陈莉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即包括基本理论,又有具体的专业业务知识。应考者学习时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来思考和理解课程的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应该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3
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复习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
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
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如:维系电视台市场定位,被称为“收视保险杠”的是( )
A. 生活服务类节目 B.综艺类节目 C.体育类节目 D.电视剧
二、多项选择题
如:目前应用较广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是( )( )( )( )( )( ) A.MUSE B. ATSC C.DTMB D.DVB E.ISDB
三、名词解释
如:广播电视语言
四、简答题
如:简述外国人把广播引入中国的积极作用。
五、论述题
如:论述传媒产业融合对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影响。
范文二:江苏自考 2001年(下)广播电视概论试卷
2001年(下)广播电视概论试卷
一、填空
1、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民营电台主要类型有()、宗教性电台和商 业性电台。
2、广播电视的弱点是()、选择性差、保留性差。
3、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媒介,广播的声音包括()、音乐、音响。
4、广播运用语言时要求要口语化、规范化、形象化和()。
5、广播电视采访在准备过程中应注意做好资料的准备、() 和做好采访设备的准备。
6、实音响要真实、 ()、要有层次感是采录现场音响的一般要求。
7、编写新闻提要的方法主要有概述式、评介式和()三种。
8、 我国电视新闻在编排上形成 () 、 先硬后软、 先国内后国外三条原则。
9、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工作的原则是()、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第
一的原则和为受众服务的原则。
10、电视画面的主要内容是屏幕文字语言和()。
二、单选
1、 1924年 3月 22日,()开始试验性广播,成为日本第一家广播电台。 A 名古屋广播电台 B 私营大阪广播电台 C 私营东京广播电台 D 日本广播协会电台 2、()英国广播公司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A 1926年 11月 B 1930年 11月 C 1936年 11月 D 1939年 11月
3、理论上讲,在赤道上空发射()颗同步卫星即可实现全球性电视广播。 A 2颗 B 3颗 C 4颗 D 5颗
4、美国商业网中建立最早的一个是()
A 、 CBS B、 NBC C 、 ABC D 、 PBS
5、日本放送协会是日本唯一不播()广播电视机构
A 广告节目 B新闻节目 C黄色节目 D娱乐节目
6、 1924年 8月中国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对在中国建 立广播电台和发售安装收音机采取()态度。
A 无条件取缔 B全面放开,任其发展 C只允许政府办 D有条件限制
7、()由于日军逼近南京,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停止在南京播音,将部分 广播设备运往了重庆。
A 1936年 11月 23日 B1937年 11月 23日
C1938年 11月 23日 D1939年 11月 23日
8、 1958年 5月 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开始试验性播出。
A 中央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天津电视台 D北京电视台
9、广播刚出现时,新闻节目在广播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新闻的地位位于音乐和 商业广告之后,直到()时候广播在传播信息上优于报纸的特性才引起关注。
A 一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二战 D美国南北战争
10、 广播作为人际沟通的形式,具有独特的(),使打电话的听众在与主持 人进行交谈时能较放松。
A 亲切感 B参与感 C匿形性 D直观性
11、 广播电视广告()生产规模。
A 降低了 B刺激了 C阻碍了 D缩小了
12、广播稿只有在()范围内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A 写作的 B构思的 C收听的 D编辑的
13、 广播电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语言的水准。
A 大大提高 B没有影响到 C稍许提高了 D降低了
14、听广播看电视很少受到()限制。
A 文化水平 B耳朵条件 C眼睛条件 D身体状况
15、英国广播公司董事会成员是由()任命。
A 英首相 B英女王 C英议会 D BBC员工推举
三、多选
1、广播电视传播广泛,渗透力强体现在()
A 不受空间条件限制 B不受文化水平限制 C节目多样化
D 播出时间长 E广播收听方便
2、广播采录人物讲话是为了()
A 更好地展现主题 B直接体现人物感情 C增强说服力
D 吸引受众收听 E直接体现人物思想
3、录音通讯与录音新闻相比,更()
A 短小 B时效强 C内容丰富 D注重环境和背景音响 E注重描写 4、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A NTSC制 B PAL制 C MAC制 D MUSE制 E SECAM制 5、图像新闻是()的有机结合。
A 文字 B语言 C画面 D音响 E音乐
四、名词解释
1.声画对列
2话筒前采访
3电视现场报道
4节目主持人
5广播电视工作者业务素养
五、判断
1.电视与其它媒介相比,反映客观情况,信息是最丰富最全面的。
2.受众调查影响着广播电视台的经济状况和节目安排。
3.为使广播听起来生动有趣,在节目中可适当用一些方言土语。
4.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前主要须做好音像资料的准备,文字资料的准备相对而言 并不重要。
5.广播稿不宜倒叙、穿插等表现手法,一般要求单线顺序叙述。
6.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是由主持人的个性所决定的。
7.在一个节目中,频繁更换节目主持人能不断给予受众新鲜感,有利于吸引更 多的受众收听或收看节目。
8.日本广播电视业是公私兼有,以公营为主。
9.电视新闻分为口头播讲和图像报道两类。
10、广播电视新闻允许一定程度的补录补拍。
六、简答
1、广播电视迅速及时时效性强表现在哪些方面?
2、广播电视新闻成为受众信息主源的原因是什么?
3、广播电视怎样刺激消费市场的?
4、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有哪些?
5、有声语言描述在录音报道中的作用?
七、论述
1、谈谈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2、谈谈电视解说词的基本要求。
范文三:最新自考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归纳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无线电的发明
1819年,丹麦的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发现电与磁有密切的关系。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确立电磁感应定律。
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是历史上最早研究无线电波的人。他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理论》,在理论上为后来的电磁学确定了最初的概念。他还用数学论证,电波向外传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每秒钟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5周。麦克斯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4年起,德国科学家海泥瑞基?赫兹开始在德国若干大学进行一系列实验,最终找到了产生无线电波、发射无线电波以及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研究报告,是有关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为了纪念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贡献,人们一度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确定以“赫兹”为无线电波波长的计算单位。
1889年俄国的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成一台无线电发报机。但是未被推广、运用。
西方国际普遍认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是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报通讯公司。1899年,美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在新泽西州成立。1901年12月,马可尼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 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首次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自己的声音的是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顿和李?德福雷斯特。
费森顿想利用无线电波,并把声音变成电信号。1906年的圣诞夜,费森顿实验室通过无线电波将声音成功地传送到太平洋的船只上。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传声实验,它已达到广播工程技术的基本标准,标志着无线电声音广播的问世。
德福雷斯特于1907年,通过实验发明了三极管,使声音传送上了一个台阶。1908年,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做了传声实验。1910年,和费森顿合作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通过无线电广播实况转播了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罗索主演的歌剧。
1912年,美国制定法律规定发射通讯信号必须取得政府颁发的执照。
一战前,在美国参与空中大战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陆军、海军与训练、演习有关的信号联络;第二类是成千上万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第三类是个体发明人、大学、政府机构、公司开展的试验性发射。
,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是如何诞生的,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电气专家弗兰克?康拉德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呼号KDKA。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它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创办过程:康拉德起初是在自家车库的房顶上建立工作室,从那里播送留声机音乐并且和其他的业余爱好者通话。像康拉德这样的实验性电台当时在美国有很多,和以前的实验性电台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是一则广告把商业经营理念引入广播,改变了广播的性质。1920年9月29日,约瑟夫?霍恩百货公司采用新闻样式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广告。这则广告被康拉德的上司、西屋电气公司总裁哈里?戴维斯看到后,他迅速意识到无线电广播拥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并让康拉德在西屋公司建一个像他自己家那样的发射电台,并要求在11月2日总统大选结果产生前准备就绪,康拉德表示愿意做到。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根据1912年颁布的无线电法令向西屋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并批准其呼号为KDKA。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营业执照,标志着美国广播从诞生之初就是按企业方式运作的。 KDKA刺激了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突然被视为一种可以通过销售接收机产生巨大利润的新兴产业。企业家办广播奠定了美国商业性广播的基础。
此后,美国许多公司都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台。其中,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建立的WEAF台成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基石。
四、广播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英国:1922年10月18日,英国马可尼公司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并于11月14日在伦敦正式播出节目。后来,英国政府根据当时颁布的皇家约章将其收归国有,于1927年1月1日改建为公营广播机构,即现在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很长一段时期,英国的广播事业为英国广播公司独家垄断。
法国:1922年2月,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开始从埃菲尔铁塔上用长波定时广播。这是法国官方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法国的广播电视在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严厉和井然有序的国家垄断和政府控制之下。
德国:1923年,德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开始在柏林定时广播。1925年,半官方的德意志帝国广播公司建立。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实行国有化,广播电台成为传播法西斯主义的工具。德国战败后,这种状况得以根本改变。
苏联:苏联的广播电视事业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直接领导下创办的。1922年初,莫斯科建立了中央无线电话台,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发射台。同年11月7日,该电话台被命名为共产国际广播电台,这一天被定为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
日本:1924年3月22日,私营的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验性广播,成为日本第一家广播电台。1925年日本放送协会成立。
中国:1923年1月,中国境内出现第一个由外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
第二节 电视的发明及兴起
一、电视的发明
硒元素具有光电效应这一现象的发现是电视诞生的基础。
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具有将光能变为电能的的特性。并于1873年正式发表了关于硒的光电效应的报告。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性的电子扫描盘,被称为“尼普科盘”。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电线传送图像的仪器。
1906年,澳大利亚电气工程师罗伯特?里埃本设计出放大的电子管。1907年,俄国罗津格获得设计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像的电视接收机的特许权。1911年,罗津格又研制成功利用电子射束管的电视实用模型,用以显示简单的电视图像。1923年,费拉基米尔?兹华伊金获得光电摄像管的专利权,在纽约和费城之间用电视播放了一部影片。 192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利用尼普科的发明,制造了电视机并发射和接收了一个“十”字图形。此后,贝尔德电视公司进行了一些电视图像的长途传送,证明了电视画面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作长途传递。1929年,英国广播与贝尔德合作,进行广播与电视配合的试验,终于在1930年试验成功了有声电视节目的播放。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电视发射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英国成为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贝尔德也因为对电视发展的杰出贡献,被称为“电视之父”。
在美国,电视技术也有重大突破。1928年,范夫斯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影机。1931年,杜蒙发明了阴极射线管。随后,杜蒙公司制造的杜蒙牌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1939年4月30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所设的电视实验电台首次利用电视公开向广大观众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实况,主持这次博览会开幕典礼的罗斯福总统,成为第一位在电视上出现的总统。 1910年至1930年期间是电视的萌芽阶段。
二、电视广播的兴起
1930年至1940年期间,是电视成型的时代。欧美国家纷纷播出电视节目。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对电视的研究受到极大的影响,几乎中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电视的成长阶段。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
英国广播公司于1946年恢复电视的播出。1950年苏联也恢复了电视的播出。加拿大于1952年开始有电视,日本开始于1953年,意大利开始于1954年。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最具意义的是彩色电视的兴起。
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40年首先完成了彩色电视的发明。战后经过研究改进,于1946年宣布了所谓的“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在黑白电视接收机上也能显像,只是显示黑白画面而已,因此又被称为“兼容制”。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发明出彩色电视系统,称为“场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但是这种方法在一般的黑白电视接收机上无法显像。为此,美国政府于1953年接受了“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的建议,采用了“点描法”为美国的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称为NTSC制。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在美国的影响下,工业先进的国家也纷纷发展彩色电视技术。在这一时期,研究彩色电视技术已有成就的为西德和法国。西德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PAL,是西德的电视先驱根据美国的NTSC制改进而成。法国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SECAM制。 日本于1960年,法国、西德、苏联、英国均于1967年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中国于1973年才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 在数字电视广泛使用之前,世界上主要流行哪三种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美国的NTSC制,德国的PAL制和法国的SECAM制
采用美国NTSC制的领域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巴拿马、波多黎各、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
采用德国PAL制的领域包括:德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新西兰、新加坡、比利时、丹麦、荷兰、芬兰、爱尔兰、卢森堡、挪威、西班牙、瑞士、瑞典、巴西、阿尔及利亚、南非、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几内亚、约旦等。
采用法国SECAM制的领域包括:法国、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摩纳哥、斯洛伐克、波兰、象牙海岸、伊朗、伊拉克、卢森堡(部分地区)等。
电视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除彩色电视开始流行外,最重要的是利用太空通信卫星进行电视远距离的传播。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也由过去的地面微博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的时期。 1962年,美国“电星一号”发射成功。“电星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一颗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发射上天传播电视节目,开创了全球电视的新纪元。 1963年11月22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国葬的实况,经由“转播一号”传送至日本与欧洲。1964年10月,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运动大会,经由“同步3号”转送至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欧洲。
1965年4月“国际电讯卫星公司”将该公司组成后的第一枚商用通信卫星“晨鸟”送入大西洋上空的轨道,从此世界各国均纷纷地利用通信卫星传播电视节目。
第三节 当今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传播领域的巨大变化: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提出;通信卫星与有线电视相结合的发展;直播卫星频道的大量出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网络的结合。 一、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CATV)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因缆线形成闭路传输系统,又被称为闭路电视。 有线电视的最初形式是共用天线系统,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美国。 有线电视真正进入大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卫星电视技术出现后。 1975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发射了同步卫星“通信卫星一号”,标志着现代化有线电视业的开始。“无线上星,有线入户”成为今天电视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现代有线电视的特点是:节目容量大;频道多、频道内容专业化;不易受干扰、信号稳定、质量高;实现收视付费;可进行双向传输;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提供多功能服务。 二、直播卫星电视
直播卫星是专门或主要播放电视的卫星。它与一般通信卫星的根本区别,是节目可以不必经过地面卫星站的中转而直接到达用户家庭。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整套播出卫星直播电视的国家。1984年1月,日本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电视直播卫星“樱花二号”。
三、数字电视技术
世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继1998年英国和美国开播之后,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韩国也先后开播。
,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有哪些,
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
,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模拟广播相比有哪些优点,
(1)不论固定、便携或移动接收,DVB都能提供CD级的接受质量
(2)快速移动时接收不受影响
(3)频率利用率高
(4)发射功率低
(5)DAB接收机还可实现可变的动态控制,无论在汽车、居室还是在室外,接收机可自动调整到最佳聆听的动态信号
(6)抗干扰能力强
(7)接收机操作方便、简单
(8)数字广播具备加扰、加密功能,使有偿节目服务成为可能
(9)可通过显示屏读取各项图文
(10)可同时传送六套CD级的立体声节目
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普及是传媒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数字地面电视是电视全数字化的关键。 荷兰与卢森堡已于2006年先后完成了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全面转换,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拥有数字电视的国家。英国是目前数字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其次是日本,第三是美国。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三个方面。 2003年,全面开展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2007年8月1日,出台了地面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为地面数字电视的推进扫除了最大障碍,标志着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目前最大的应用仍然是在“村村通”工程上。2008年6月9日,成功发射“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奠定了中国直播卫星业务市场启动的基础。 我国计划将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
四、高清晰度电视技术
高清晰度电视的出现显示了电视质量朝完美方向的发展。
日本是研制高清晰度电视起步最早的国家。1981年,日本广播协会(NHK)首次展示高清晰度电视。人们惊呼:“高清晰度电视是21世纪的电视。”但是这一技术遭到世界各国的排斥,被认为这是日本独霸世界市场的野心。
1991年,欧洲高清晰度电视联营集团“电视—1250成立。并且,“尤里卡”计划会议确认,欧洲高清晰度电视以HD—MAC为唯一的标准制式。
尽管受到其他国家的排斥,日本仍然积极推进高清晰度电视。1989年6月3日,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每天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国家。日本高清晰度电视采用MUSE制式。高清晰度电视在日本被称为高品质电视(Hi—Vision),由日本广播协会研发。高品质电视演播室标准在2000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被批准为国际标准。
1998年11月,美国在世界上最先开播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1999年10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对国庆50周年庆典和烟火晚会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实况转播试验。
高清晰度电视还不是电视技术发展的终点,日本已经在全世界开始推广超高清晰技术(SHV:Super Hi—Vision)
五、数字广播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堪称广播技术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数字广播是指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其他各种数据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之后,通过广播发送设备进行传播的一种广播技术,它有别于传统的AM、FM广播。
(一) 数字音频广播
世界上最早的数字声广播,是德国于1989年通过卫星实现的,人们称之为数字卫星广播(DSR)。1995年欧洲正式启用数字音频广播(DAB)。其中,英国广播公司首先使用。 2006年,欧洲的DAB标准正式成为中国数字广播行业标准。
(二) 数字中短波广播
数字中短波广播又被称为DRM数字广播技术。2003年6月16日,世界DRM组织在日内瓦宣布了DRM标准,并成为国际建议标准。DRM系统是世界上唯一的非专利的数字系统。 六、在线音频、视频广播
互联网已成为音频、视频信号的新载体。
网络电视分类:以传统电视台办的;广播电台推出的;平面媒体;IPTV 七、移动广播电视
(一)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收看或下载播放音视频节目。
目前国内外提供手机广播电视服务的主要有四类厂商:一是通信网络公司,第二类是终端制造商,第三类是广播公司,第四类是新生的服务商。
(二)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简而言之,是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传输电视内容的一项技术和应用。手机看电视,较低端的接收模拟电视信号或数字电视信号,较高端的便是智能手机或3G手机。
第四节 当今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
一、广播的国际传播
美国之音(VOA)是西方对华广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台。其次是英国BBC世界广播电台。许多国家为加强国际广播,还用英语开办了环球昼夜广播。到目前为止有14个国家开办这种广播,联合国大会所使用的6种正式语言,都已由有关国家来开办环球昼夜广播。 二、电视的国际传播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北美是国际电视的发源地。1980年6月,美国亚特兰大特纳广播公司创立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始通过卫星向邻近国家的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这标志着国际电视业的正式诞生。
, 美国CNN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世界电视新闻有什么样的影响,
CNN成功的途径有:24小时播放新闻,播放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随时播放最新的消息。但它的特色是国际新闻。具体新闻事例参见P21、P22。
欧洲国际电视台的兴办略迟于北美,但发展势头迅猛。20世纪80年代西欧多数国家实现了广播电视体质的转轨,打破了公共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先后开放了民营的商业电视,商业电视台很快形成规模,越过国界,走向世界。
20世纪90年代,亚太地区的国际电视异军突起。这一地区国际电视使用的卫星主要为两大系统:一是香港的“亚洲卫星”覆盖亚洲和中东广大地区;另一个是印度尼西亚的“帕拉帕卫星”覆盖东南亚地区。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国际电视台。它是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的私营新闻电视台。创办初期,以高薪和享有完全自由的双重许诺,从英国广播公司阿拉伯语部挖了一大批记者,集中了众多阿拉伯世界的电视新闻精英。半岛电视台播出的新闻不仅面向阿拉伯世界,而且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半岛电视台以消息快和现场直播著称,已成为今天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大电视台。从全球的影响来看,它不及CNN、BBC,但是,它的阿拉伯立场比较鲜明,打破了长期以来阿拉伯世界的新闻封锁。
, 国际电视的特点是什么,国际电视的电波战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 国际电视的特点是:
(1) 民办先行,官办后上 (2)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并重。
国际电视的电波战主要在两方面展开:
(1)国际电视机构之间的竞争和争夺 (2)国际电视和对象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特点和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特点
广播电视的特点:
(1)广播电视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2)广播电视生动传真、感染力强
(3)广播电视传播面广、渗透力强
(4)广播电视线型传播、难以捕捉
无线电波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传播。
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广播电视是当今受众迅速了解重大新闻事件的主要信息渠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也已经从TNT的时代发展到了NNN的时代。
“快”是新闻的生命。
, 广播电视迅速及时表现在哪些方面,
(1)广播电视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告诉受众
(2)广播电视可以把突发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地告诉受众 (3)广播电视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远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态直接传递、展现给受众,使得受众在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就知晓
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在体育转播中应用最多、最广泛。
现场直播新闻事件是目前国内外广播电视为追求新闻时效普遍采取的方法。广播电视新闻最迷人的魅力就是现场直播,这种集现场感与时效性为一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已成为当时世界电视新闻报道的潮流。
我国的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伊拉克战争发生后,CCTV—1平均每天4至5小时,CCTV—4平均每天16小时投入到直播“战争”中,被媒体专家称为“中国新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进入新世纪,直播报道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日常化行为。 , 为什么说广播电视生动传真、感染力强,
(1)从广播来说:声情并茂、双向沟通
(2)从电视来说:直观性、参与性、亲切感
广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的声音、音响(现场音响从、机械声、动物声等)、音乐。 电视的这种面对面交谈的亲切感,在主持人节目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 广播电视传播面广、渗透力强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1)广播电视不受空间条件限制,传播区域广泛
(2)广播电视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传播对象众多
(3)广播电视节目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众需要
(4)广播收听方便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冷战”时期国际传播的主要内容。
电视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电视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电视是纪实与虚构的结合。电视是具体与抽象的结合。电视节目的艺术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综合艺术所有门类的交叉或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的不足之处:
(1)选择性差 (2)保留性差 (3)反映存在一定的表面性
广播电视节目是按时间顺序传播的。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功能
广播电视的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思想宣传、引导舆论
(3)传授知识、开阔眼界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5)提供服务、方便受众
, 广播电视新闻成为受众信息主源的原因是什么,
(1)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新闻成为受众信息的主源。 (2)电视新闻信任度较高,使其成为受众信息主源。
, 广播电视对现代政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广播电视为受众政治决策提供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
(2)电视是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最佳媒介。
广播史上著名的“炉边谈话”就是利用广播进行政治信息传播的典型。 电视辩论是20世纪中期始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政治传播手段。 以电子声像为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最生动、最活跃、普及最广、影
响最大的一部分。
, 广播电视教育功能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教学对象具有专一性和广泛性
(2)知识传授者具有权威性
(3)传授内容具有多样性、专业性、新闻性
(4)教学方式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形象性
广播电视的社会教育节目(简称社教节目)包括广播电视教学节目和社会教育类节目。 , 广播电视对社会文化发展有哪些影响,(简答题)
(1)广播电视促进文化传播的变革
(2)广播电视成为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
(3)广播电视促进社会各种文化的交融渗透
(4)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导致大众文化的低品位 , (试卷)试述广播电视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论述题)
第四章 广播电视语言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的信息形式是声音,电
视的信息形式是声音和图像。广播电视传播的一切信息均是依赖声音和图像展现的。所以,
我们又把声音和图像称为广播电视语言。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声音
广播电视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要素。
广播有声语言的特点:
(1)有声语言是广播节目传播的重要手段
(2)广播有声语言上口入耳,一听就懂
广播有声语言的作用:
(1)播报信息 (2)串联节目内容 (3)制造情境 (4)营造情节 , 为什么广播语言要一听就懂,
电视中的声音也是由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组成的。由于与画面的组合关系,它的语言部
分又可分为解说词(在电视新闻中又称报道词)、同期声讲话、内心独白等;它的音乐部分
分为实况音乐和背景音乐;它的音响分为同情音响和画外音响等。 , 电视有声语言有哪些作用,
(1)揭示主题、阐明意义
(2)补充画面形象的不足
(3)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4)画龙点睛地升华画面内容
(5)对画面形象起显影和放大作用
(6)对转场起纽带作用
有声语言和画面是电视广播主要的组成部分
有声语言的运用,便使电视广播获得了表现理性世界的直接手段。
有声语言与电视图像的配合是多角度的。
在广播电视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一种叫做音乐节目;一种叫做节目音乐;一种叫做实况音乐。
, 节目音乐在节目中主要发挥哪些作用,
(1)通过节目配乐,强化内容的情感、情绪力度,烘托气氛
(2)作为编辑手段,凸显、整合节目,创造蒙太奇效果
(3)作为节目的声音标志
(4)作为节目的间隔或过渡
(5)填充时间空档
电视的音乐标志一般是与画面结合在一起的,称作片头,功能等同于广播的开始曲。 有些节目中时间、地点、场合、事件发展过程等的转换过渡,也往往采用音乐。这些音乐在广播中被叫做“间隔音乐”、“桥梁音乐”。
音响是没有纳入有声语言逻辑表达序列和音乐逻辑表达序列的声音。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与音响效果两种。
实况音响是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还原现实的特点,对实况音响而言,声音的客观存在是其真实感的来源。
, 实况音响在广播电视中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1)再现事实的声音感性形态,提供可感受的具体事实信息,增强传播效果 (2)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
(3)与语言、音乐、文字、图像同步或相继各自传播不同时空的信息,创造蒙太奇效果 (4)在电视传播中,实况音响可以突破视像的框限,拓展空间,增大信息容量 (5)在电视传播中,音响的连贯性可以削弱镜头衔接产生的断裂感,使信息传达与接收更为顺畅
(6)实况音响可以在节目编辑方面发挥作用,提供节目起承转合的信息,使节目承转自然、流畅
, 音响效果的独特作用是什么,
(1)创造主观化音响
(2)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的音响形式,以配合新奇、怪异、陌生等非日常经验性的情境、画面
(3)营造、渲染气氛
(4)通过音响效果,突出段落分割,实现转场
第二节 电视的画面
在显示屏幕上准确还原视频信号所形成的光的组合,都可称为图像。
电视画面的主要内容:屏幕文字语言;电视造型符号
屏幕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标题式或提要式;一类是插入式、行进式字幕;再一类是整屏文字阅读式。
电视造型符号包括:形体符号;表情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图表符号;纪实照片屏幕符号,其中形状体态符号最为基本,色彩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它使电视画面产生强烈的现实感。
, 电视画面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1)连续性 (2)再现性 (3)现场性 (4)选择性 (5)多义性 连续运动的特性为电视画面的再现、表现能力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
俄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库里肖夫曾作过一次试验:他将一盆汤的画面、女尸的画面和一个微笑
的婴孩的画面分别同优秀演员莫尤兹金毫无表情的面部画面相连接。放映以后询问观众的观感,观众异口同声称赞莫尤兹金演得好极了,说他分别演出了贪馋、痛苦与温柔的表情,这就是电影理论中著名的“库里肖夫效果”。它说明了两个以上画面的组接会产生撞击、迸发出新的画面内涵。正是由于单个画面含义的不确定性,才为画面组接后产生的全新意义提供了可能。
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纪实传播;形象传播;直接传播
菲律宾的电视纪录片《人民的力量》,反映前总统马科斯下台出走,科?阿基诺上台执政的过程,成为菲律宾这一段重大历史的忠实记录。
第三节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传播的大众化以及用口头语言与受众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广播使用有声语言时的要求。
, 广播电视使用有声语言的要求有哪些,
(1)规范的口语 (2)明白晓畅的口语 (3)响亮和谐的口语
广播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规范。
广播语言是有声语言,语音的规范化对广播来说尤其重要。广播语言应按照1985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部审核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音、发音。 在广播电视中语音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读偏旁、读错异读字、读错声调、读地方音
广播语言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词汇,避免滥用方言词语、文言词语、简称词语、生造词语和外来词语。
广播语言的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要结构完整、搭配得当、语序要合理、修辞要恰当、层次要清楚、关系要明确。
广播语言要明白晓畅,在遣词造句上要注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在表达上要尽可能的通俗。
在广播语言中多用设问句,可以发挥口头语言语调生动的优势。
雅俗共赏是广播语言的衡量标准和追求目标。
第五章 广播电视节目
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广播电视节目是电台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也是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供播出或交流的具有完整内容的广播电视作品。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的基础性节目。 近年来,“新闻立台”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传媒人所接受。作为首个全球电视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成功靠的就是极富竞争力的新闻节目。如今,CNN通过全球卫星电视系统覆盖了世界212个国家,观众人数达到5亿,实现了大众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设想。不甘落后的英国BBC也开办了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成为能与CNN一决雌雄的全球电视新闻媒体。
2003年7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 ,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节目构成是怎样的,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应如何运用新闻体
裁,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有四种节目构成:
(1)综合性新闻节目
(2)专题性新闻节目
(3)整点新闻节目
(4)特别新闻节目
恰当运用各种体裁为传播消息、引导舆论服务,需要着重注意两个问题: (1)强化消息的主导地位
(2)恰当配合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 (试卷)简述综合性新闻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的发展趋势 (1)适应受众接受习惯的变化和依时间段分流的情况,陆续开办了满足特定接收群体的次黄金时段的节目,如午间、晚间、零时新闻节目等
(2)随着社会信息需求范围的扩大,黄金时段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呈现延长的趋势 (3)从满足覆盖区域受众的需求出发,新闻以平民化视角,扩大新闻的取材范围 (4)从满足受众参与意识出发,大量增加了互动式播出
新闻节目的常用体裁,包括消息、新闻专稿、新闻评论和它们的具体形式。 广播消息、电视新闻(指电视消息),由于具有迅速及时、简明扼要报道最新事实的特点,向来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运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
精心采写、制作广播消息、电视新闻,提高消息的质量,成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攻对象。
新闻性专题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取向,以提供深度报道为主,按一定周期播出的节目类型。
新闻性专题节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节目内容的涵盖领域划分,面向公众的节目,称为公众性节目;另一类是按节目所面向的接收群体划分的,称为对象性节目。 , 新闻性专题节目有哪些基本特点,
(1)特定的内容取向
(2)注重深度报道
(3)以播发专稿或专题报道为主
(4)拥有稳定的受众群
第二节 综艺娱乐节目
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传播媒介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
, 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哪些问
题,
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有如下四点:
(1)节目题材广泛,包罗万象
(2)节目形态纷呈,富于变化
(3)节目主持人灵活驾驭,个性张扬
(4)节目互动多样,激发受众参与
我国广播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1)节目克隆严重,创新能力弱
(2)节目的低俗化、弱智化
国内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综艺晚会 (2)游戏类节目 (3)益智博彩类节目 (4)真人秀节目 电视“真人秀”1999年出现在荷兰,节目起名为《老大哥》。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
司推出名为《生存者》的节目,该节目堪称“真人秀”的经典之作。2003年,我国开始出现本土化的真人秀节目,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就是国内“真人秀”的首次尝试。
第三节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
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叫“Talk Show”,一些港台媒体则将其翻译为“脱口秀”。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室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连线接受场外受众的参与。
在一些欧美国家,著名的谈话节目往往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重头戏”、“招牌节目”。 我国内地最早的谈话节目通常认为是上海东方电视台于1993年创办的《东方直播室》,但是,对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真正的谈话节目却是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开始的。 美国CBS有一个著名的谈话节目《奥普拉?温弗瑞访谈》是电视史上全球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
谈话类节目可以分为四类:
(1)新闻时政类 (2)社会生活类 (3)情感交流类 (4)专业话题类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话题内容广泛
(2)话题及时,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
(3)制作要求简单,嘉宾、受众参与节目比较方便
(4)现场控制,把关容易
, 广播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时效性与针对性 (2)引导性 (3)接近性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
(1)针对性和时效性强
(2)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化
(3)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
(4)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 怎样营造电视类谈话节目的氛围,电视谈话节目应如何控制节奏,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在氛围的营造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选择适当的话题切入点
(2)正式拍摄前进行“演练”
(3)穿插游戏的形式
(4)穿插播放室外访谈或背景资料的录像片段或者连线播出场外的访问 (5)背景音乐、间奏乐的运用
主持人对电视谈话类节目节奏的控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节目节奏有张有弛,做到不冷场、不失控
(2)合理使用背景资料,与现场节目穿插播出
(3)主持人应当随机应变、机智诙谐地对应各种局面,同时要能够有效地调节发言者的讲话节奏
第四节 广播电视体育节目
体育类节目吸引大量的广播听众、电视观众,收听率、收视率比较高,是广播电视媒体树立权威性和专业性的重要途径,也增强了广播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一般有四种形式:
(1)体育动态新闻
(2)体育类深度报道或体育专题节目
(3)体育赛事节目
(4)其他体育相关节目
, 体育类节目在广播电视业中的作用有哪些,
(1)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时效观念
(2)增强电视广播直观性特点,强化生动形象的传播效果
(3)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促使广播电视报道扩大报道面和加强深度 (4)体育类节目调节广播电视的节目组合
(5)体育类节目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相互合作和业务提高
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
(1)迅速传递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
(2)增强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3)获取只是,提高全民素质
(4)满足受众的欣赏要求,发挥娱乐功能
(5)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6)促进与世界的全方位交流
第五节 剧情类节目
剧情类节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广播剧和电视剧节目。
广播剧是随着广播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剧种,以前又称为“无线电剧”或“空中戏剧”,是“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赏心的图景”。1938年10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水星剧场”节目播出了广播剧《星际战争》(又翻译成《大战火星人》),引起人们的大恐慌。这是广播剧发展史上轰动世界的轶事。 , 广播剧的特点是什么,广播剧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
广播剧的特点如下:
广播剧是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样式,主要运用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的组合,通过听众的想象产生各种情境,来表达剧中的内容;广播剧的生产周期短,制作成本比较低廉,具有反映现实生活较快,贴近群众生活的特点;广播剧通过广播播出,覆盖面广,接收方式便利,几乎不受任何舞台、场地的限制;对听众的文化程度以及关注程度要求都相对较低,有利于普及,群众性较强。
广播剧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有:
近些年来,广播剧面临的生存困境有目共睹。不仅知音越来越少,创作队伍后继乏人,就连播出时间也越来越遭到挤占,这导致对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了解的渠道,连“广播剧”这种形式都感到陌生。在收听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的电台甚至觉得广播剧没有在常态栏目中播出的价值。广播剧似乎越来越趋向边缘化、老龄化,日益在人们的耳旁淡出。 从制作情况上看,电台的广播剧生产已经进入了低谷。除了少数大台仍然在组织一些人力、财力、物力制作广播剧,许多电台已放弃了广播剧的生产,也有的把广播剧外包给社会上的制作机构或个人作“命题作业”,其目的主要是参与评奖。这种冷落情形,不仅使一些真正热爱和致力于广播剧创作的人感到尴尬,也使广播剧创作队伍逐渐减少和弱化。 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最初产生于英国,1924年1月2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剧——《危险》。
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本《恐怖的回忆》。 1946年10月中旬,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广播剧《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同年底,延
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黎明前的黑夜》,这是解放区电台播出的两部最早的广播剧。 广播剧得到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2月7日,中央电台播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
电视剧是继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 , 电视剧有哪些特点,试分析中国电视剧生产的发展走向
电视剧有如下特点:
(1)综合、兼容的艺术形态
(2)独特的表现方式
(3)家庭式的欣赏环境
(4)浓郁的时代气息
中国电视剧生产的发展走向有以下三种趋势:
(1)电视剧生产格局及产业化趋势
(2)电视剧的娱乐化走向
(3)电视剧制作的精品化路线
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
第一节 广播电视播音员
, 播音员在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播音员在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中发挥着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1)播音员是广播电视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者
(2)播音员是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在创造者
(3)播音员是联系社会各阶层的桥梁和纽带
(4)播音员是规范化语言的推广者
, 广播电视播音员应具备怎样的修养,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要应该具备两方面的修养。
(1)思想品德修养 主要是指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具体应该做到:坚持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绝不允许利用广播电视这个工具谋取个人利益,譬如,哗众取宠、追逐名利、媚俗迎俗等;应该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谦虚谨慎,追求德艺双磬;努力学习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和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
(2)语言艺术修养 具体应该做到:播音时要字正腔圆、清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播音员应该了解发音原理和发音器官的结构;熟练掌握字、词、句等语言手段和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表达方式;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小到一个音节、一个词汇的把握,大到天文地理、世界知识的了解,持之以恒。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介绍如下:
1928年荷兰对外广播开播了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快乐的电台》,其节目主持人艾迪?勒达兹可算是历史上最为悠久、最富个人独特风格的国际广播节目主持人了。在广播最早兴盛起的美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汗斯?冯?卡尔登邦,成功地开创了广播史上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广播评论的新局面,率先树立了广播评论员的权威形象;40—50年代的爱德华?默罗以出色的“现场广播报道”闻名于世。
在中国,直到1981年元旦,内地的广播才第一次出现“节目主持人”的称谓。随着1981
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空中之友》节目的开播,徐曼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史上第一个以正式名义出现的节目主持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1981年4月开办的由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以对话、聊天式的可亲、可信的主持风格很快被观众认可,李一萍被听众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
1986年12月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采取了大板块节目,节目完全由主持人主持的“珠江模式”。珠江经济电台探索的“主持人中心制”,对全国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并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我国最初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是采、编、播合作的形式,主持人一般不外出采访,主要是在播音室里回答听众来信提出的有关问题,但题材较单一,涉及面狭窄,内容大都局限于日常生活方面。近年来,主持人走出播音室,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调查研究、现场采访,积极反映,去干预生活,大大拓宽了节目题材,丰富了节目内容,增加了节目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广播节目主持人队伍迅速发展,能够把采、编、播、控集于一身的节目主持人逐渐增多,并且具有一大批具有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进入主持人行列,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节目主持人队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改革进一步深化,综合板块——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三位一体的节目样式已经形成,以节目主持人为节目的中心环节来组织、调控、应变,使广播终于在大众传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介绍如下:
在西方,一般认为,1952年10月沃尔特?克朗凯特在CBS主持的对美国两大政党代表大会的报道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起点。
电视界、学术界认为克朗凯特是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开拓者和第一人。他的出现,证明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媒体兼容现象反映在电视人身上的结果。克朗凯特集编、采、播于一身,又兼有新闻工作者与演员的素质和才能,他是“既能发现,又能表达”的天才。 1983年,英国独立电视网的主持人阿拉斯泰尔?伯内特被封为爵士,这标志着主持人的地位收到英国皇室的认同,主持人的地位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日渐成熟。 1981年7月28日至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第一次在屏幕上打出了主持人这一称谓,担任节目主持人的是赵忠祥。
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多角度的杂志性电视新闻专栏节目——《新闻透视》,李培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率先出台亮相。
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开始走向成熟的,应当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时刻》与《焦点访谈》。
节目主持人的概念: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
, 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作为论述题考虑,在书本P145) (1)身份不同
(2)对象感不同
(3)播讲方式不同
(4)与节目关系不同
(5)工作职责不同
从我国目前广播电视节目设置来区分,节目主持人主要有以下几类:
(1)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2)文艺娱乐性节目主持人
(3)专栏性节目主持人
, 节目主持人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1)权威性 (2)个性 (3)稳定性 , 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1)主持人是“台标”
(2)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把关人” (3)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
(4)主持人是社会舆论的倡导者
(5)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联系受众的桥梁 , 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修养,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2)熟悉广播电视业务,掌握采、写、编、播、评各项工作环节
(3)具备比较广播的知识
(4)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和现场应变能力 (5)具备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 广播电视记者报道工作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广播记者报道工作的特点:
(1)采播的同步性
(2)现场的纪实性
(3)声音的感染性
电视记者报道工作的特点:
(1)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2)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3)改善电视的表现力
电视出镜记者的基本要求:
(1)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
(2)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3)要具备良好的屏幕形象
第七章 广播电视的受众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特点与受众构成 , 广播电视受众有什么特点,
(1)广泛性 (2)复杂性 (3)隐匿性 (4)流动性 (5)地域性
, 广播与电视的受众构成有何不同,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与接收习惯 , 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享受娱乐 (2)获取信息 (3)受众参与 (4)自我实现
, 如何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接收习惯,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
, 受众调查对广播电视的影响有哪些, (作为论述题掌握)
(1)对广播电视台声望和地位的影响
(2)对广播电视节目安排的影响
(3)对广播电视机构经济状况的影响
受众调查的起步与发展
英国是最先进行受众调查的国家。1936年,BBC就开始进行对国内听众的调查研究工作,
了解听众对电台节目的偏爱情况。
美国的受众调查也开始于1936年。专门调查电视受众的公司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是当时美
国最大的专门研究北美电视观众及市场的公司。
,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如何认识收视率和满意度的调查,
第八章 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
广播电视产业是指:与广播电视相关的按照商品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的所
有节目和其他相关服务的所有市场行为和经济行为。 , 广播电视的产业特点是什么,
(1)意识形态属性
(2)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
(3)产品经营的独特性
(4)经营活动的受众依赖性
(5)消费群体的多重复杂性
(6)产业资源的公共性
(7)垄断性
第二节 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内容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指在广播电视产业中,媒介组织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有关信息、娱
乐产品或服务等综合性活动。
,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根据广播电视产业构成,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广告经
营和网络经营。
第三节 广播电视产业化传播策略
一、广播电视的专业化
, 广播电视专业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广播电视的专业化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1)受众市场细分化
(2)传媒产品类型化
(3)频道资源专业化
(4)媒介产业集团化
资源的合理整合、分工和重新配置是广播电视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1)优化、开发媒介资源
(2)理性争夺受众资源
(3)充分利用技术资源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二、广播电视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媒全球化主要是指传媒组织的跨国化、传媒活动的跨国化和传媒影响力的跨国化。 媒介全球化依赖两个重要的技术因素:一是卫星;二是互联网。
媒介集团的全球扩张主要包括媒介机构扩张,传媒内容扩张和意识形态扩张三个层面。 , 如何看待广播电视全球化与本土化,
第四节 新媒介技术下的广播电视产业融合
, 传媒产业融合的条件是什么,
(1)技术融合的前提
(2)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3)业务拓展的需要
(4)政策管制的放松
, 简述传媒产业融合的进程
(1)传媒产业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业在渠道上的融合
(2)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之间的合作融合
(3)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三网融合
, 传媒产业融合对传媒产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1)产业融合颠覆了原来的媒介的媒体运作形态,引起了媒介市场的分化 (2)产业融合催生“电信媒体”的诞生,形成全新的竞争格局
(3)传媒产业的融合为现代传媒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第九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世界上主要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广播电视资源限制及巨大影响所决定并形成的公共广播电视,在资源配置和传播效果上被认为是最佳的模式。这使得公共广播电视在许多国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广播电视业掀起了商业化浪潮。 1976年,意大利宪法院的一个判决承认了原来非法存在的地方电台的合法地位,从而使意大利成为欧洲广播电视商业化浪潮中第一个引进了私营电视的国家。
, 国家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味,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存在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信息来源单一,有些节目说教味浓,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节目更新慢等缺点。
(2)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新闻节目强调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以公众代言人自居,对政府的方针政策表面上强调独立立场,往往采取“小骂大帮忙”的方法。娱乐节目比较健康干净,严格控制广告数量,重视受众调查,重视传播的社会效益。
(3)私营商业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
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新闻、教育节目,品位不高的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趣味高雅的娱乐性节目,甚至大量播出黄色、暴力节目,广告达到法规所容许的最高限度,无孔不入地插入各档节目之中,对市场价值的追求压倒对节目社会影响的考虑。新闻节目力争迅速,消息来源多样,报道面开阔,由于立场、观点不受政府控制,有些新闻、评论有独到见解,有一定深度,但受利益和竞争的驱动,质量低劣,违背新闻道德的报道也不少见。对政府的方针政
策持独立态度,在新闻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或赞成,或反对,甚至进行激烈的抨击。极为重视收听收视率的调查。
, 谈谈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认识
第二节 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 改革开放前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有何特征,
(1)中央和地方的双重领导管理
(2)条块结合,但以条为主
(3)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与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直接的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而且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试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四级办”政策
,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颁布有何意义,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已经由过去人治为特征的经验式、行政化管理方式,向着以法制化、规章化为特征的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国务院第一部全面规范管理广播电视事业的行政法规,是现行法律效力最高的广播电视管理法规,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业法制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纳入党委、政府的宣传管理当中。中央宣传部作为在中央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在中央及其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在方针政策和宣传业务上指导中央、国务院所属的新闻、文化、出版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工作,并对上述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考察、了解,提出任免意见,经与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领导同志商定后,由中央组织部上报中央任免,各地党委宣传部也按照此规定参照实行。
除宣传部外,目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地方各级广电厅局领导管理全国和本辖区广播电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内设宣传管理司、社会管理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法规司、电视剧管理司和计划财务司等部门。
, 广播电视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1)准入规则 (2)产业结构规则 (3)内容规则 (4)广告规则
注意:第二章未归纳。
, 此符号表示课后题目。 红色字体表示未找到答案的题目。
范文四:广播电视概论
一、电视纪录片的含义
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二、电视纪录片的三个必备条件:
1、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真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表达作者潜在的主观思想的作品。
2、纪录片是作者观察、思考、选择后的产品,有艺术感染力。
三、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2、纪实性
四、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
1、利用先进的电视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完整的场环境心理氛围。
2、利用现代电视特技和摄像技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镜头,拓展观众的视野。
3、纪实情节化
4、仍需思想性
五、电视纪录片的题材
1、现实性题材
①反映人们不常见到的现实内容,或奇特自然景观、社会民俗等。
②、选择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社会现象,生活方式等做深度发掘。
③、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歌颂、揭露或者阐明现实意义等。
2、历史性题材
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作较为全面、完整的回顾。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由近及远,由历史到现实,着眼于历史事件、人物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系。
六、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避免干巴说教,避免一味沉溺于揭短、阴暗
带给人们大量的信息量和希望
第二节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模仿时期(1958-1966年)
二、学习时期(1966-1978年)
三、探索时期(1978-1989年)
四、成长时期(1989年至今)
中外纪录片比较启示
创作观念:是创作者对创作根本问题认识的总和,包括创作者与表现对象、创作者与观众、创作者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一系列的关系。
一、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J。弗拉哈迪,加拿大,纪录片创始人。
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偏远、蛮荒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北方的纳努克》,
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新闻纪录片创始人
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电影眼睛派,实况拍摄,不为被摄影者察觉。
3、约翰.格里尔逊,英国
“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二、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叙事和表现方法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由说教性走向多义性,纪实观念逐渐受到重视。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三、中外纪录片比较启示
1、自然记录风格的电视纪录片特点:
①观点含蓄,回避结论,重过程,淡化结果
②、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③、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④、情节化、故事化
⑤ 最大限度亚说解说词和音乐。
2、我国纪录片传统的主题表现的传统风格。
80年代以前 ,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第四节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变革和进展
一、纪实创作手法日臻完善——以《望长城》为视点
1、声画合一 、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
2、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参与感。
3、多机位拍摄、航摄、水下拍摄、显微镜摄像技术。
第五节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拨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4、电视纪录片是不同民族之间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5、电视纪录片设立评奖制度
一、电视谈话类栏目的界定与分类
1、在西方,电视谈话类栏目被称为“talk show ”
2、脱口秀:脱口而出的谈话表演。
“一般由记者主持,邀请嘉宾或现场观众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观众关心的话题,以讨论、访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栏目形态。”
3、电视谈话节目发端于美国。
《奥普拉脱口秀》
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
关注性、虐待儿童、减肥困难、缺乏自信等
5、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东方直播室》视为电视谈话栏目的开端。
6、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精心策划《实话实说》的推出,谈话栏目真正蓬勃发展。
二、电视谈话栏目的发展历程
三、第一阶段:准备时期
1986年12月 珠江模式
树立了“与受众平等对话,受众参与节目”的观念。
标志着中国广播开始“以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变。
第二阶段:兴起阶段
1993年1月《东方直播室》到1996年3月央视《实话实说》开播前。
演播室直播谈话栏目
”大家谈“的方式
第三阶段:蓬勃发展时期
1996年3月《实话实说》创办至今。
普通人的话语空间
崔永元成为《实话实说》的品牌和标志。
从中央到地方比较有特点的栏目:
①央视《实话实说》,平民化生活化色彩。
②湖南卫视《新青年》,邀请专家、学者到演播室。
③央视《对话》,精英路线。
④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信手拈来,肆意发挥,跳跃式前进。
(一)按照栏目内容来分
1、新闻时事类栏目
时事政治等硬性话题为主
(一)按照栏目内容来分
2、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
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3、滑稽娱乐类栏目
伴有明星表演
主持人幽默风趣
栏目风格轻松
风趣的对答,幽默的调侃
是栏目最大的特色
(二)按栏目形式划分
1、访谈式电视谈话栏目
由主持人在演播室或谈话对象围绕某一话题进行的以了解意见为主的一对一或对二的谈话式栏目。
《杨澜访谈录》
主持人以访为主,提问
谈话对象以谈为主,回到问题发表议论。
2、讨论式电视谈话类栏目
座谈式或论坛式
3、现场参与式电视谈话栏目
现场观众称为电视机前观众的代表。
四、电视谈话栏目的构成
1、电视谈话栏目的构成要素:话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
2、话题的质量、主持人的素质以及嘉宾和观众的参与程度共同制约着电视谈话栏目的质量。 因素之一:话题
1、电视谈话栏目成功与否,除了外在的形式,关键在于谈话的题材,或者说谈话内容设置是否得当。
话题是谈话栏目的生命和灵魂
2、话题设置包括两层:
① 话题的选择 :“说什么”
② 话题的把握 :“怎么说”,成败在此
第一、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话题切入的角度。
第二、提炼主题,把握好话题立论的高度。
因素之二:嘉宾
1、嘉宾选择的三种趋势:
①平民嘉宾
②社会精英嘉宾
②明星嘉宾
2、对嘉宾最基本的要求:
①、真诚
②、还原最生活最本真的状态
③、以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和创新观念引人入胜。
因素三:观众
1、现场观众的选择
作为身兼双职的栏目现场受众,不是谈话现场的陪衬或摆设。
①、注意观众现场的代表性和层次性,选择那些能代表一定群体意见的观众
②、选择那些熟悉所讨论的话题,对话题有独到见解、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观众。
2、现场观众的作用
①现场观众充当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代言人。
②现场观众充当“麦田守望者”的角色。
③现场观众是烘托节目气氛的主要体现者。
因素四:主持人
1、主持人面临的问题:消除嘉宾的紧张情绪,打开嘉宾的心扉。
2、谈话类主持人具备一定的修养和素质:
①要有亲和力:平等的态度,开朗随和的性格
②具备很强的“说”和“听”的能力:善谈者
③、要机制灵活,现场反应要迅速。
④、有幽默感。
为什么要学广播电视概论?
1、我们是广播电视的一代
2、广播电视的社会化、社会的广播电视化与人的社会化
广播电视的社会化
社会的广播电视化,,当代社会中个人和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生活,越来越紧密
地与大众传媒联系起来并通过它们来实现。
人的社会化: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层面是个人意义上的,是个人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层面是社会意义上的,即社会对个人的整合。
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成年人的再社会化。
2、一门专业:社会分工与职业门槛
广播电视事业发轫于现代社会的20世纪20年代,电视事业真正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是社会分工日益细致和明确,随之产生了所谓的“专家系统”。
一、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和早期的发展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1、广播是事业的发轫——20世纪20年代
① 技术是广播事业诞生的基础。
② 1920年,西屋电器,世界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
③ 20年代末,几乎半数的美国家庭拥有收音机。
④ 1922年,英国大电器制造商以及数家小电器公司合伙组建英国广播公司——BBC ⑤1926年,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三家社团法人合建日本广播协会——NHK。
2、广播管理体制的形成
①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型广播电视体制
②以英国BBC为代表的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体制。
③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
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型广播电视体制
完全的自由 相对的规范与限制
公共机构型 商业化
公众免费自由使用 付费即可进入广播
转折事件:
192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WEAF电台,率先将广告业务引入广播经营。"人人有权进入广播,付费即可进入广播"
三级电台体制:
具有最大发射力和播出范围的清晰频率的电台
中等的区域电台
服务于小地区被限定的日渐播出的地方电台
1928年,FRC发布了“40号总命令”,大规模的分配广播的频率。大大加强了商业广播电台的地位。
FRC(the Federal Radio Commision)- 联邦无线电委员会。
以英国BBC为代表的公共机构型的广播电视体制
公共服务和商业经营并行不悖的“双重体系”。
完全商业化的广播机构 公共服务广播
BBC公共服务广播理念:拒绝播出广告也就是拒绝商业的控制,所有的节目播出都是对公众利益的负责。
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广播电视体制
社会主义广播体制的鲜明特色:媒介为国家所有,采用国营型的媒介经营方式,强调执政党对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提倡正面报道,媒介要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进行相应的社会动员。
3、广播业务的早期发展:兼容性的发挥
①和报纸的合作与矛盾
A、早期的广播新闻,广播依附报纸
B、报纸与广播新闻之争。广播开始拥有自己的新闻采编体系。(CBS NBC) ②广播文艺的雏形
A、广播始于音乐
B、广播与唱片业
C、广播与广播剧
二、广播的黄金岁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势“造”媒介
(一)“大萧条”对广播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
1、社会动员作用的发挥
罗斯福新政与“炉边谈话”
2、流动人口造成的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
广播的陪伴功能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
1、战争动员
2、心理战武器
1、二战后,电视日渐崛起
2、1948年,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NBC全国广播公司开始建设电视事业。
3、电视优化了广播传播的优势——声画并茂
4、广播遭受到电视的强势冲击
①电视新闻的崛起
默罗“现在请看”see it now
美国史上第一次电视新闻大战。
②电视现场直播
体育比赛,阿波罗登月,肯尼迪遇刺等等
③电视与战争,电视不仅能记录历史,还可以建构历史。
④电视的文艺、娱乐类节目空前发展——娱乐至死的时代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A、沿袭广播文艺娱乐形式,肥皂剧大行其道。
情景喜剧
B、音乐与电影融入电视。
西部片,脱口秀节目,电视体育类节目
5、广播如何迎接电视的挑战
①扬长避短,挖掘音乐的无限潜力。
新闻播报与评论:“快”与“短”
音乐成为了广播媒体中最重要的内容(ROCK)
专业音乐电台的形成
②继续发挥“伴随性收听”的独一无二优势。
“汽车的普及”建立起越来越庞大的高端高质量“移动收听群体”
四、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1、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与电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收视率、收听率下滑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网为渠道,
以收音机和电视机为终端的媒体。
新媒体指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宽带局
域网、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
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的一种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优势主要在于:
即时性、传播快、可连续播报、交互性、平民性强以及信息的海量、易复制(互联网)、可移动、自主选择性强 (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
新媒体的优势主要在于:
即时性、传播快、可连续播报、交互性、平民性强以及信息的海量、易复制(互联网)、可移动、自主选择性强 (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
2、媒介融合
①从形态上来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
②从作业模式来看,媒介整合往往以为着打造多媒介的业务平台。
数字电视
三网融合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
1、演艺类
2、叙事类
3、谈话类
一、背景
音乐、曲艺、广播剧成为支持广播文艺不断前进的三驾马车
二、广播音乐节目
1、广播改变了人们收听音乐的方式。
2、广播音乐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
3、音乐产业与广播媒介的互动
二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二、广播剧
1、广播剧是广播媒介兼容戏剧的产物。
2、中外广播剧发展历程
①、世界广播剧发展简史
1924年1月《煤矿之中》,世界第一部
《星际大战》,巅峰之作
音响运用是广播细节是否动人的关键性因素。
20世纪70年代,实验广播剧。
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重创广播剧。
② 中国广播剧发展简史
第一、直播时期(1933-1952)
没有解说词,完全通过对话推动剧情发展
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恐怖的记忆》,1933年7月,上海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剧不可避免与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成熟阶段。1952-1966
第三、兴旺阶段。1978-1992年
第四、重新分化整合阶段。1992至今
3、广播剧的创作要旨
①用语言结构叙事
第一、阐释性语言
留白、形象化、独白
第二、对话性语言
广播剧中的核心元素
② 用音乐和音响抒发情感和推进叙事
情感激发、时空表现 象征蕴含
一、西方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1、电视游戏类节目是最早的电视娱乐节目
1938年5月31日,在BBC的亚历山大宫直播的简单拼写竞赛《拼写蜜蜂》。
2、电视游戏竞赛类节目是欧美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鼎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从“钱”的吸引转向“有趣”吸引
2、电视游戏竞赛类节目是欧美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鼎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从“钱”的吸引转向“有趣”吸引
3、20世纪末21世纪初,“真人秀”节目逐渐蓬勃发展。
室内真人秀 荷兰《老大哥》
野外真人秀 美国《幸存者》
二、我国电视娱乐栏目的发展历程
1、我国早期的电视娱乐栏目来源于电视文艺节目。
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栏目逐步发展完善。
四个阶段:
①、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综艺娱乐栏目,以《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为代表。 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益智类娱乐栏目,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 ④、近些年开始兴起的“真人秀”类栏目,以《走入香格里拉》、《完美假期》为代表。
3、娱乐类栏目的形态特征
①游戏类娱乐节目
游戏类娱乐栏目是一种大众参与的,以游戏、竞技、竞赛、竞猜中的一项或几项为核心的娱乐栏目,有时还融合了歌舞等综艺表演。
娱乐性、竞争性、参与性、真实性
3、娱乐类栏目的形态特征
②益智类娱乐栏目
知识性、刺激性
③、资讯类娱乐栏目
④、真人秀类娱乐栏目
真人秀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是规则控制下的真实表现,它以普通人作为主角,把普通人造就成明星。
纪实性、竞赛性、互动性
是以娱乐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节目形态,其显著特点是新闻性和娱乐性的融合。 1999年,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资讯类娱乐栏目《中国娱乐报道》现更名《娱乐现场》中国娱乐界的“新闻联播”
特征:
1、与纯新闻类栏目相比,它具有娱乐受众的特征
2、与纯娱乐嘞栏目相比,它具有传递信息的特征。
4、娱乐类栏目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形式克隆
内容平庸
制作粗糙
主持人缺乏个性
范文五:广播电视概论
名词解释
1、 地球村 ——由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最早提出来的。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 使地球 “越来越小” , 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可传 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因而地球仪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村民” 指人类互相 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人们随距离遥远而联系却日益紧密, 几乎成了“四海一家” 、 “天涯若比邻” 。
2、 声画合一 ——指电视画面和声音同时指向一个具体形象的结合形式。特点是声画同步发 生、 发展, 视听高度同一, 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 有两种形式, 可以是画内音响空间和视觉空间的统一, 也可以是画面空间与画外音响的 统一,但它们必须是在时间上的同步。
3、 声画对位 ——指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肚子表现不同 事物的信息, 却又有机的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 它的传播是利用声音和画 面不同步所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 “注意力” , 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 加大感知深度, 产生一加一 (声加画) 大于二 (声 画)的传播效果。
4、 四级办电视 —— 1983年 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 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 的方针。
5、 大战火星人 —— 1938年 10月 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在晚上八点至九点 这段黄金时间内播送的广播剧 《大战火星人》 , 由于剧中运用了十分逼真 的音响效果,给听众的感觉是广播现场报道,仿佛火星人已度过哈德逊 河,逼近纽约市,军队的大炮对火星人无可奈何。现场报道的记者被火 星人打死,最后连播音员也被火星人放出的毒气熏死了。 (威尔斯) 6、 对象性节目 ——以特定的受众群体为对象的节目类型,它具有贴近性、层次性与介入性 的特点,用以向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不同行业、年龄层次的人口提 供服务。有各种语种的国际节目、民族节目, 还有专门对农村、对职工、 对妇女、对青少年、对老年等具有层次性的广播电视节目。
7、 商业制度型 ——电台、电视台(网)由财团(或个人)控制,政府通过审批营业执照进 行宏观管理,这类电台、电视台的传播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广告收入,广 告收入的费用多少,取决于“视听率”的高低。
实行商业制度型的 国家和地区 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香港、 台湾、黎巴嫩、阿根廷、巴拉圭、尼加拉瓜等。 8、 国营制度型 ——我国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属于 “国营制度型” , 分别由中央或地方的广 播电影电视管理部门直接领导。
实行国营制度型的
印尼、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等近 50个国家。
9、 公共制度型 ——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 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
实行公共制度型的 国家 有: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挪威、芬兰、 丹麦、荷兰、比利时、瑞士、以色列等国家。
10、 现场直播 ——又称实况转播、现场转播,这是一种与事件发生、发展、结束同步直接播 出的新闻传播形式。它以现场声音、图像为基础内容,并伴以记者(播音 员)对现场有关情况或情节背景的口头播报。适用于报道规模宏大、场面 壮观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节日的群众性活动。
11、 制片人 ——电视制作和发行的负责人,它是栏目制作的核心主体和节目市场的主体。 12、 凤凰卫视 ——由卫星电视有限公司、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和华颖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创办, 1996年 3月 31日正式开播。 该台以沟通大陆、 港台两岸三地及全世界的 华人为宗旨,集娱乐、服务、信息、电影、电视剧为一体,全部节目用 普通话 24小时播出,通过亚洲一号卫星和帕拉帕 C2卫星,覆盖面积达 亚太 3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 20亿。目前,凤凰卫视已开播中文台、咨 询台、欧洲台、美洲台、电影台五个频道。从 1997年 3月开始逐步增加 新闻分量,不仅拥有特色的新闻节目,而且始终保持着对世界重大突发 事件的迅速反映,对新闻直播极端重视。
简答题
1、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答:Ⅰ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①广播电视电子媒介, 以光速进行传播, 是当今传播最快的媒介, 利用传播快速性的优 势,广播电视可以将一些重大事件活突发性新闻迅速而及时的进行传播:
⑴各种符号插上了“电翅膀” ,使“大众传播”能过 真正同时面向大众,使各地的大众 能够真正同时获得同一信息。
⑵信息可以脱离所指事物, 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相同的速度广泛传播, 使人们能够耳闻 目睹瞬间变换的大千世界。
⑶各种符号因素, 如声音重的语言和音响、 音量和音调, 图像重的景别、 光线和色彩等, 经过精心处理、 合成以后, 可以更加真实、 准确、 清晰的传递信息, 更易于人们接收。 ⑷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收信息,有利于排除或减少外部干扰。
②电声画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没有思考的余地, 比较深奥的问题不 易及时理解,不像报纸杂志,能够给观众以时间研读。
Ⅱ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广播电视具有“包举宇内” 的广泛性,无线电波能够 跨越高山、 越过大海, 将广播电视节目传播到远方, 利用卫星甚至能够向全世界播送节目。 广播电视的信息是以多通道形式传播, 人们除了用耳朵和眼睛获取信息之外, 还可以再进 行深层的思索和理解。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时,如果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吸引力, 大多数人都转向其他节目,造成了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随意性。
Ⅲ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Ⅳ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广播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表达手段, 因而他们具有丰富的表 现力。声音画面可以传情,可以悦耳,可以传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无论是播音员的声音 还是记者的声音抑或新闻人物的同期声, 在其抑扬顿挫间都会融进他们对传播对象的爱憎 之情,褒贬之意。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声,较文字传播,更容易贴近观众和听众,激起 观众与听众感情上的共鸣。 广播电视可以为受众提供现场性的录音和画面, 从而曾强信息 传播的真实性,特别是电视画面的现场摄制,更是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性。
2、简述电视画面的特性。
答:①电视画面是连续运动的活动画面。
②画面所拍摄的对象是具体实在的,画面能客观的再现现实。
③电视画面能够使观众具有现场感。
④电视的拍摄对象是被选择过的,往往打上了摄像者主观意识的烙印。
⑤单个画面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往往可作多种解释。
3、简述广播电视产品特性。
答:①知识性;
②高附加值(迪士尼的米老鼠 47亿美元;小熊维尼 57亿美元) ;
③需求的不确定性(士兵突击) ;
④时间的约束性(黄金时间)
4、数字新媒体有哪些?
答:博客、播客、视客、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
5、如何看待虚假广告?
答:虚假广告 严重阻碍了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降低了广播电视宣传媒介的可信度, 也降低了 广告的可信度, 有的甚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虚假广告的产生是由于广告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不仅具有统一性, 而且具有矛盾性。广 告经营部门的管理混乱,违法经营严重。 政府针对此种现象应加强对虚假广告的管理, 通过行政力量、法律力量,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 量综合治理。 也需要通过广告行业的自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消费者保护组织的加强监管 力度。
6、简述电视中声音的作用。
答:①声音能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亲切感。
②声音能打破画面的时间局限。
③声音能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画、描写人物心理。
④声音能发挥结构的功能,是画面连接畅顺自然。
⑤声音能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
⑥声音可以创造独立的形象,造成观众的心理互渗性和心理演绎性。
7、受众调查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问卷调查法;②收视(听)率调查法;③来信分析;④典型分析法。
8、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策略有哪些?
答:①顺应民心式;②推波助澜式;③帐篷式;④吊床式;⑤迎接挑战式;⑥避开锋芒式; ⑦峰谷式;⑧突发新闻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