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读杜甫
读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文 / 漂牛
平生不喜杜诗,觉得老杜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读来不乐。看人家小杜,多么潇洒:“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清丽景,婉约词,读来令人心旌荡漾。所以手中虽有一本杜甫诗选,只是压在书堆里,几乎不读。
最近,突然对诗词有了兴趣,杜甫诗选也被翻了出来备用。“十一”有暇,读了几天杜选,才觉得老杜的确了得,名下不虚。以前读诗纯是为了消遣,愁眉苦脸的诗当然不爱看,现在想知道什么是好诗,什么是伟大的诗篇,情况就不同了。伟大的诗篇是不能用美这个轻飘飘的字眼指称的。伟大的人不是美人,伟大的诗篇不是美文。如今人们抽空读诗多半是为了排遣紧张情绪,只想从诗中寻找轻松的美感,忘记了我们还有仰慕崇高的本能。美与崇高或许相通,但还有区别。轻飘飘的物件是不能让我们仰慕的,伟大的诗篇也未必能给予我们快感,它给予我们的往往是一些沉重的情感,我们与它一起悲哀,与它一起痛苦,与它一起愤慨。伟大的诗篇深入内心,与我们的灵魂、我们的信仰共鸣。人体内有一根脊柱,依靠它站立行走,人的精神也应该有一根支柱,一根摧不垮、压不弯,永远直立于世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信仰。快感易逝,信仰不朽。
杜诗就是这种伟大的诗篇。诗人在穷途中高吟,在饥饿里奋笔。他从命运的浮沉中,觉察到时局的险恶,他把个人的不幸,转化为对众生的关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丈夫气概,巍然可观。杜诗是对生命的沉思,是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开拓,杜诗是哲人之诗。读其诗可见其坎坷生路与浩然正气。人生于世,除了不可避免的生与死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请读杜诗吧,那些沉甸甸的诗句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助我们构筑自身的精神支柱的。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杜甫与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登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市大雁塔),五人各做诗一首。杜甫诗即《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全文为: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收。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此诗为五言古诗,二十四句,分三段。前八句写登塔经过,中八句写登塔所见,后八句写登塔所思,为全诗重心。
第一段着重写登塔感触。首二句描述塔的外观,末二句写登塔,简捷明了。中四句写感触。孔子云,君子登高必赋。取其站得高,看得远,思亦深之意。①杜甫虽一介布衣,但君子之风,穷且愈坚。此时站在首都制高点上,随之而来的则是忧国忧民的一腔忧虑。时值盛唐,歌舞升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似乎无须操心,人们忧虑的只是个人的境遇,于是多从道佛两家寻找寄托,以旷达的情怀,淡化心中的不平。独善其身,固属高节,而杜甫却感到国家正处于危难的边缘,为此忧心忡忡。七级浮屠,象征一种凝聚力,它所以珍贵,是因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正在消退。这段诗句渲染了忧伤的气氛,为第三段伏笔。第二段前四句为所见天象,节令以天象为根据,亦属天象。这四句并不奇特,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现了杜甫的风格: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距做诗。其中羲和、少昊是上古人物,以与第三段虞舜等人物衔接。鞭、行有提醒读者注意时间的推移,引导有关将来的推测。秦山忽破碎,是颇为大胆的警句。秦岭诸峰山势错杂,黄昏时分,视线不清,形象或有些许变幻,诗人因此推出秦山破碎的意象,寄托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以后三句连续描述辨物艰难,烘托忧虑气氛,象征形势险恶。
第三段单从字面上看,好象在讲述上古故事。其实联系当时的时政热点、社会风气,就可以看出本段旨在抨击时政,慨叹世风,实为全诗精华。因此,这段诗纯为寄托,以寄托述怀。“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虞舜实指唐太宗,舜死苍梧,葬九嶷。这里暗指唐太宗墓昭陵。唐人如在政事上怀忧积愤,常想起太宗昭陵。杜牧诗云“乐游原上望昭陵”(《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即一例。面向昭陵,杜甫倾述着对时局与世风的忧虑。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相传周穆王到昆仑丘,与西王母饮于瑶池。由于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广为流传,瑶池已与杨贵妃关系密切。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十月于骊山温泉饮宴作乐,已为时政热点,无人不知。唐玄宗为临淄王时,一举敉平韦氏内乱,登基后任用姚崇、宋[王景],遂成开元之治。晚年看中寿王(玄宗宠妃武惠妃所出)王妃杨玉环,令其自乞作女官(女道士),潜内宫中,号太真。当年骆宾王曾指斥武氏“陷吾君于聚[上鹿下匕]”(《讨武[上明下空]檄》),不意玄宗又蹈覆辙。太真丰艳,晓音律,性警颍,善承上意。入宫不到一年,宠遇如惠妃,宫中仪体一如皇后。为人妒悍,两度被玄宗休弃,却喜吉星高照,皆复圆如初。太真行为放荡,李白讥之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②。太真有一义子,名安禄山。天宝十载禄山生日,太真于禁中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抬之,洗儿三日。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玄宗或从旁观之,甚喜。杜牧《过华清宫》专咏李杨骊山宴饮,“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极言骊山行宫之锦绣盛大和妃子的娇贵。过去我一直以为是婉约诗的典型,原来是小杜刻薄之笔。成语有千金难买美
人笑,人家褒姒,千军万马狼狈而来,方得一笑,妃子一匹马就逗乐了,足见其不值③。天宝四载册太真为贵妃,从兄杨[金舌]为殿中少监,,杨[金奇]为驸马都尉,尚太华公主(武惠妃女),后又封贵妃三姐妹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从祖兄杨钊(后改名国忠),不学无行,为宗党所鄙,从军于蜀。太真走红,钊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看中,赠万缗蜀货,钊遍赂诸妹,既为章仇办事,又挤身杨氏亲党。因善樗蒲(掷色子)得与玄宗亲近。再与奸相李林甫勾结,穷刮民财,迭兴大狱,以此阴功,平步青云,直至宰相。杨氏五家④权倾中外,凡有请托,府县承迎峻于制敕(比圣旨还管用)。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惟恐居后。竞开第宅,极其壮丽,一堂之费,动逾千万。国忠为相,颇有赵高之风,专爱指鹿为马。关中水旱相继,大饥。杨精选善禾一束,献于玄宗,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两征南诏,俱大败,士卒八成死亡,前后死20万,国忠皆奏捷。安禄山造反,玄宗欲亲征,并传位太子,杨怕不利杨家,与韩虢秦三夫人说贵妃,妃衔块请命于上,事遂寝。哥舒翰守潼关,杨与之有隙,恐于己不利,说玄宗促翰出战,结果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秦山果然破碎了。这是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六月事,距杜甫登塔赋诗还有四年。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黄鹄是传说中的天鸟,一飞千里⑤。杜甫也不客气,用以自比。大凡文人高才,常蹭蹬终身。因为他看透了别人肚里那点材料,总觉得他们不如己。诚如清人黄景仁所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前句是因,后句即果。李白曾令力士脱靴,贵妃研磨,气势如虹,却恶运连连。杜甫是老实人,但骨子里那种清高,常不自觉地得罪人。尤以当时政风鄙薄,高才笃行嗤之如灰尘,逢迎奔竞引之入高堂。天宝六载,玄宗诏国内有一艺者,都可到长安应试。杜甫兴冲冲的赶来,“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谁知宰相李林甫怕这些草茅之士以狂言乱圣听,息委尚书省长官试问,使御史中丞监之,遂无一人及格。林甫上表贺曰“野无遗才”。这贺表也不知杜甫见否,反正“独耻事干谒”的杜甫,就老老实实地挨饿吧。“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壑”(《醉时歌》)。该诗绝非夸张,一年后,杜甫幼子饿死。此时并非杜甫最艰难的时候,还能买到太仓便宜米。乾元二年杜甫居同谷县,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长铲长铲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⑥。本想挖些黄独根充饥,结果又扛着铁锹回来了,一家数口饿得正在呻吟,见杜公空手而归,一下子鸦雀无声。真是凄凉人赋凄凉诗啊。读到这里我想起李白的诗:“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燕昭延郭隗》),不禁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这时飞来一队大雁,杜公忽生感想,遂成全诗点睛之笔。大雁飞姿优美,体态怜人。但杜公不喜欢它避寒趋暖的劣根性,予以尖刻的嘲讽。这种禽类责任感不健全,天气一冷就仓促而起,搜寻暖窝去了。连自己的幼子也顾不得,翅膀硬了就跟着
飞,要是飞不动,就听天由命吧。人也是动物,本能的责任感要复杂些,不过也以熟识为限。人类社会的规模太大了,远远超越了自然居群的阈限。这就必须有一批人具有高尚的责任感,他们不专营自己的安乐窝,而是为更多的人着想,为整个社会着想。这样的人有吗?当然是有的。本诗第一段“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就谈到了。释迦牟尼,本一王子,有大好的安乐窝不住,为关怀众生的痛苦,舍家倡教,何等可贵。我曾登上大雁塔,联想起玄奘法师远赴西域,辗转印度,不辞艰辛寻取真经,不禁心生钦敬。佛教的凝聚力就在倡教者及其著名信徒的盛德高行中。大唐朝廷有这种凝聚力吗?开元初还是有的,但杜公赋诗时,已荡然无存了。满朝奔竞之士,一班随阳之雁。谁炙手可热,就向谁靠拢。个个谋求升官发财,国家的命运只有杜公之类闲杂人等来操心了。东汉桓帝时,张纲受命纠察州郡官吏不法事,张目睹外戚梁冀弄权,慷慨叹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埋车轮于洛阳都亭,返朝劾奏大将军梁冀十五大罪。杨氏骄横国中,十有余年,竟无一人弹劾,随阳之性可见一斑。
随阳雁之可怕,还在于那些祸国殃民的大人物,也常是随阳雁坐大的。养成天下之乱的奸相李林甫就是如此。该雁出身豪门,起点高。开元初源乾耀执政,李之舅父与源是姻家,因于源求司门郎中。源素薄其为人,不与。后依附聚敛之臣宇文融,升了官。武惠妃宠倾后宫,李又附之,自言愿护寿王为万岁计,得妃助力颇多。李对皇上左右舍得投资,天子动静必具而得之,奏对称旨,为玄宗赏识。有帝妃之力,李连升****而至拜相。李林甫的为人,即为成语口蜜腹剑的出处。待人极其可亲,脚下即是陷阱。裴耀卿、张九龄先于林甫入相,玄宗欲用李为相,问于张,对曰:“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李深恨之,阳为逢迎,背后却日思所以与裴一并中伤之。后裴、张同日罢相,公卿战栗。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杜绝言路,善养上欲,以成其奸;妒贤忌能,排斥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李疾儒臣以边功入相,利胡人不知书,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竣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洽其心,彼能为朝廷尽死。”上乃重用安禄山,诸节度使尽用胡人,精兵咸戍北边,卒使安禄山倾覆天下。真是祸心隐隐,其言昭昭。
安禄山本营州杂胡,有些蛮力,尤工拍术。投幽州节度使张守[王圭],张丑其肥,禄山餐不敢饱。以此减肥绝技,成为张养子。升至平卢兵马使。在平卢节度使(驻辽宁朝阳)任上重赂河北采访使、御史中丞张利贞,利贞入朝盛称禄山才能,适逢李林甫猜忌儒将,因劝说玄宗信任禄山,禄山亦阴结林甫。从此暴发,青云直上。又攀上贵妃这位干妈,洗儿后,得兼河东节度使(驻山西太原),统领平卢、范阳(驻北京)、河东三镇重兵,精兵十八万四千,囊括全国边兵之四成。禄山欲无止境,阴蓄反志。谋主严庄说曰:“玄宗春秋高,颇内惧,但乱宫闱事,太子必知。一旦太子立为皇帝,追究不拜罪,必诛族。”安禄山谋反积蓄十年,直待万全,方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称兵,十二月十二日即攻陷东京洛阳。次年(至德元载)正月初一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精心计算了全国兵力,不意颜杲卿、颜真卿等无兵文人及一些无名小卒突然发难,兴兵致讨。禄山后路已断,前阻潼关,几成瓮中之鳖。但朝廷昏庸,致使大军败亡,潼关失守。禄山虽猖獗一时,却不料其行为很快被儿子仿效,老子谋篡未竟全功,儿子倒先成功了。至德二载正月,为其子庆绪所杀。幸亏禄山辈只是一群暴发的随阳雁,如果遇上项羽一类志在复仇的造反派,唐王朝难逃覆亡厄运。唐王室虽然大难不死,却已和东周王室差不多了,历史又重演了二百余年春秋战国的翻新剧。惜哉,盛唐已去,大汉不再,弱宋狭明,元清勿论矣。
杜甫的诗通常不能给人愉悦与欢欣,也没有艳事、隐情之类易于吸引人的东西。杜诗是沉重的,蕴涵着无尽的忧虑,灼人的痛苦和压抑的悲愤。杜诗也难懂,因为他着重写人事,而这些事件离我们已一千四百多年了。杜诗必须在历史的进程里,国运的盛衰中才能真正理解。本诗是在盛唐时写的。一百多年的和平,养成了巨大的惯性,使人们忘记了战争,忘记了灾难。即使安禄山已攻陷东京称帝,朝廷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亡国大难。五年之前,人
们能接受秦山破碎的意见吗?事实上,安禄山已统三镇重兵,反谋日炽。李林甫尚在,杨国忠即将入相,国事危若累卵,秦山破碎绝非危言耸听。一个大国如果泾渭难求,清浊不辨,人人趋炎附势,追求私利,谁为社会的和谐自我克制,谁为社会的公正慷慨献身?长此以往,秦山迟早要崩溃的。盛唐就这样突然破碎了。
盛唐是中华民族的颠峰时期。此后,无论我们多么得意,回顾盛唐,总使我们汗颜。而这时杜甫已看到它的转折。三年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杜甫从长安赴奉先县看望妻儿,路过骊山,玄宗与贵妃正在宴饮,此时安禄山已经发兵,消息尚未传到。杜甫回家正逢幼子饿死。国忧家难交集,写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该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杜甫在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上,为它的衰落吟唱的挽歌。诗很长,如今或许没人能背诵了,但其中有两句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那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书海钩沉
阅读杜甫品忧愁
金鑫
每次阅读杜甫的诗作,总有些揪心的感觉。他的诗中,含着绵绵的忧愁。盛唐时期的其他诗人,不得意时,李白是拼命地求醉,一醉解千愁。王维则设法赋闲,闲来万事空。而对于杜甫来说,解忧唯有作诗。这样的法子,终究有些无奈,常常是忧容稍解,愁云又生,挥之不去。
忧从何来?忧于国势。安禄山兵指长安,和平光景转眼之间被残酷的战争取代,乌云压城,大厦将倾,李唐王朝经历着一场不可预测的危机。弥漫的硝烟,遮住了杜甫的双目,所有的闲情逸致,都被刀光剑影笼罩着。他的诗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充满了愤怒与伤感。面对着一个无秩序的世界,一个不知前途的未来,他大声疾呼:“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而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个被君王抛弃的旧日臣子,一个退隐江湖的游子。他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涕泪一次次沾湿衣襟。他的诗中,有流不完的泪,数不尽的哭,一次战役的胜负,都会令他百感交集,泪如雨下。那首被认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却以为是他微笑之后的失声痛哭。
忧从何来?忧于民生。数年的战争,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骤雨,将大唐盛世的铅华洗尽,华美的霓裳被无情地剥落,露出衣衫褴褛的战后残局。杜甫忧心如焚,愤怒抨击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带着困惑,他离开了长安,将目光投向民间。在出行途中,他看到了饿殍遍野,难民如潮。难道这就是那些御用文人笔下所描绘的盛世吗?他回过头来,将目光转向朝廷。只见满朝官宦,都在纵情享乐,醉生梦死,一派歌舞升平。一面是“朱门酒肉臭”,一面是“路有冻死骨”,杜甫倒吸一口凉气,目光由忧郁变得冷峻起来。他选择了继续出行,一路漂泊,耳闻目睹,黯然神伤,十多年间,写下了上千多首感怀悲愤之作。
忧从何来?忧于贫病。杜甫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为生计犯愁。他没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除了满腹诗书,几乎身无长物,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靠别人的资助度日。当他从京城赶回老家,进了家门,迎接他的不是欢声笑语,而是妻子的啼哭呼号,他的幼子因饥饿而死。自责的眼泪潸然而下,作为一个父亲,他竟然无法让家人衣食无忧,这怎能不使他悲愤不已?晚年,他在成都搭建了三间茅屋,原指望将就着栖身,却被一阵秋风吹得支离破碎。这时的杜甫,明显地感觉到老了。在瑟瑟秋风中,他抱着多病之躯,再次登高远眺。猿鸣哀哀,落木萧萧,诗人摸着满头白发,回想起一生的艰难苦恨,一行浊泪悄悄地滴落在杯盏之中。
阅读杜甫的诗作,很难使人变得快乐轻松,只会使人变得严肃深沉。杜甫也曾拥有快乐的往昔。我喜欢那首著名的《望岳》,神采飞扬的青年杜甫站在泰山之上,指点江山,激情无限。早年的他,也曾“一览众山小”,晚年的他却是“忧端齐终南”,他的忧愁像终南山一样高啊!一座大山是他理想的起点,一座大山是他失望的终点,横亘于两座大山之间的,是他不尽的忧思。
杜甫诗歌之“顿挫”
——《登高》赏析
作者:孙绍振 文章来源:孙绍振的博客 点击数:410 更新时间:1/2/2008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是经典名篇。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留下了想像的自由,并不说明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反正是“哀”的氛围就是了。点明了“哀”还不够,下面又点到“悲”。“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回点明是诗人自己悲秋了。一提到秋天就强调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吗?
不然。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写个人的悲哀,于杜甫可能太轻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现其个性。沉醉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绝对说就写不出高远的精神境界来。杜甫的悲哀有什么特点呢?杜甫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里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
这种博大,首先就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这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像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未尝不可,但是,诗人似乎并未一味浑厚深沉下去,到了第三、第四联,有了些许变化: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应该说,这里的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而是一下子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都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浑厚的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古代诗话上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他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析,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这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
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够宏大的了,但他随即又转向了个人的小命运,而且为亲朋信息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横流起来。这不但不显得小家子气,而且以深沉的情绪起伏来调节诗的情感节奏。这就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则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他个人的 “伤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加以充实。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维一体构成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他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例如
《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借助“兼天”“接地”的境界,杜甫表现了他个性宏大深沉的艺术格调。换一个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机遇,也不一定能表现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来。
当然,杜甫的风格是多样的,有时,他的风格并不以浑厚深沉见长,而是以明快细腻动人。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里最大的特点,不是浑厚深沉,而是相当细腻。不是外在感官的宏大视野,而一种内在感觉和情致的微妙的审视。诗题是“喜雨”,没有一个字提到“喜”。这不像悲秋,公开地堂而皇之地渲染悲痛。但是,这种喜是默默的,无声的,是伴随着细致的内在审视的。这种感觉不是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在无声无形之中的。所写的雨是细雨,细到感觉不到,“随风潜入”,“潜”是看不见的,又加上是夜里,可是还使诗人产生了一种独享的喜悦。接着下来“润物细无声”,声音本来是看不见的,“无声”更是突出了听不见,外在感官不可感,但是,“润物细无声”,“润”,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的特点,说的是物之被润,表现的却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细致的心灵才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喜悦。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生命看不出来的在生长而默默地感到欣慰。
下面两联,又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妙在黑白对比,明暗反差。野外的路有云,说明是平原。连云都是黑的,天空地上,一片漆黑;用一个“独”字,表现江船上一点灯火的鲜明,这是色彩的反衬。光是孤独的,但是,在黑夜中却分外生动。
最后一联,则是和全诗在视觉效果上的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第三联的色彩还是相当含蓄的,只是因对比而显得鲜明,那么,到了最后一联就是浓笔大墨,有如泼墨写意花卉,感觉不但浓烈,而且丰富。花“红”已经是浓烈了,还要加上“湿”。已经是有质感了,可是杜甫还不满足,还要让红湿的花有重量感。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杜甫刻意要用花把自己对雨的感觉写足,多方面都写透,也就是把自己的喜悦写够。诗中的喜悦有两种,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诸于色的喜悦。一是外在的、视觉的,突然发现雨后的花的鲜艳和分量,情不自禁的、形诸于色的惊喜。
我们之所以要介绍杜甫的这首诗,是为了从反面说明,什么不是“浑厚深沉”。只有懂得了什么不是浑厚深沉,才能真正体悟什么是浑厚深沉。理解诗歌,最忌是空泛。我国古典诗话往往有些精致的感觉性断语,如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浑厚深沉”等等,对于理解杜诗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这样的话语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模糊、抽象、不确定。我们的任务不是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而是在古人的水平上提高一步,这就要对这些话语进行分析,结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体化。深入地具体分析已经不易,还要防止孤立地封闭地分析。分析要开放,最好是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才有可能使分析深入。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
——兼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周美超
对一个历史人物,要想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应该采取远观近看的态度。所谓近看,就是要走进人物所处的时代,感受其在特定时代的人生追求和内心的矛盾;所谓远观,就是要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现代的思想和方法去审视历史人物,以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唯有近看,我们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追求,把握其思想、行为对于特定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不至于以现代人的观点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但是研究古人的目的无疑是要有益于世,有益于现代人们,所以,我们又不能不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考察。
譬如杜甫。一方面,人们只是觉得他如何如何崇高、伟大,没能充分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偏爱,从心底里不愿提及他的局限和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他的伟大,也总是觉得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因此不能把它化为实际的动力,用以指导现实的人生。这说明人们对他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在带学生学习冯至先生的《杜甫传》的时候,就力求让学生明白两个问题。第一,杜甫的伟大并非可望不可即的,而是一种平凡的伟大,即身逢乱世,历尽坎坷,仍然坚守最初的理想,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成长,在深味人生的苦难中推
己及人,成为人民苦难的代言人,并最终实现个人精神和人格的升华。杜甫并非天生的圣哲,其伟大、崇高是环境使然,更是个人的追求使然。所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伟大的理想、伟大的信念,并为之奋斗不止,也就不难达到“圣’的境界,哪怕他最初是个极其平凡的人。这正是杜甫的意义所在。第二,杜甫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甚至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自己一生未能真正出仕总是耿耿于怀,苦恼不堪,一直到生命的最后。说白了,他把做官当作他唯一的人生追求,虽然他做官的目的是为了淳化“风俗”(“再使风俗淳”),是为了人民,但他始终越不过“君”这个藩篱(“致君尧舜上”)。他的一生似乎就是逐君的过程,哪怕在个人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之下,哪怕是在知道国君昏聩糜烂,根本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下,他也没有背弃国君。安史之乱,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凄惨,也知道这是朝廷的昏暗所至,但他还是寄希望于唐肃宗,以致不顾一切,义无反顾,死里逃生,追到灵武,追到凤翔,想方设法到皇帝的身边。在凤翔,他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拖着一双破鞋,跪倒在肃宗面前。但又怎么样呢?短短三个月,一个空头的左拾遗,使他备受屈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清醒,几经曲折,再次回到长安,又再次狼狈离开长安。这最后一次的离去,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值得庆贺,因为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使他最终走向人民,进而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他却有被遗弃的感觉,十分伤心:“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即使后来漂泊西南,贫病交加,他还是恋恋不忘已经黑暗无比的朝廷和昏庸无比的皇帝,恋恋不忘自己的仕途之梦。“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其辛酸,其
愤激,其对做官的期望,还是那样强烈。所以,杜甫心目中这条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仕途之路,是一种并不十分明智的选择,不能不让人为之惋惜!
杜甫寄希望于朝廷,寄希望于在仕途上一展才能,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脱离时代苛求于他。问题是,他寄希望于一个腐朽的朝廷,寄希望于腐烂的君主,实质就是对皇权的崇拜和迷信,这种崇拜和迷信必然导致对自身个体生命意义的忽视,阻碍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想一想,如果杜甫能像李白那样早年就毅然地回转身,则会免去多少矛盾和痛苦,且也不一定就写不出伟大灿烂的现实主义诗篇出来。但杜甫没有。如果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就会发现,这个杜甫没有,历史上无数个杜甫也都没有。这一个杜甫最终还在诗歌中实现了自己,无数个杜甫呢,只能是湮灭无闻了。更可怕的是,这种仕途理想,这种权力崇拜,被误以为是爱国爱民的唯一途径,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久而久之,便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以致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做官、逐权还是许多人一生的最大梦想。所以,在中国,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总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也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这大大阻碍了整个国家的民主的进程。
崇高与平凡,伟大与渺小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常常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凡人也有崇高、伟大的一面,伟人也有平凡、渺小的一面。我们在颂扬一个人崇高、伟大一面的同时,不讳言其平凡、渺小,才称得上是对历史人物的真正尊重,也才谈得上是最客观、最准确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伟人”“圣人”,如果我们不能辨证
地分析和对待的话,其局限,其不足,其缺点往往混杂在“伟大”“崇高”之中,一样被后人顶礼膜拜,其危害可想而知。甚至超越那些贪官污吏、汉奸国贼。因为一个是显见的,影响是短暂的,一个是深藏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对一个人,我们应该采取平视甚至俯视的姿态,绝不能仰视甚至跪视,哪怕他是“伟人”,哪怕他是“圣哲”。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http://www.qqwwr.com 2010年01月29日 12:04 来源: 青年文学家
摘要:杜甫的伟大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痛苦和幸福与社会、时代、人类密切联系起来,身处逆境时不顾自己,关心他人,表现出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因此世代以来为人们所敬仰。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诗歌看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而在众多诗歌中,“三吏”、“三别”更是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思想,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关键词:杜甫 忧国 忧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3-0084-01
杜甫写作“三吏”、“三别”是在乾元二年,即公元759 年,当时 “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五年,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杜甫正是在这兵荒马乱之际离开华州去洛阳。他一路上耳闻目睹了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到处是紊乱与不安。在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时,更是看到了“老翁”、“中男”、“新娘”等人的愁眉苦脸、悲泣哀叹,他们在官吏的残暴驱使下,忍受极大痛苦和悲伤,但却无处申诉。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激起他内心深广的忧愤。
一、忧国
当杜甫看到中原一带兵事不息,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渴望能早日平定叛乱,恢复生产和社会稳定时,他心中的忧国之情被激起,十分担心国家安危,因此,当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杜甫不得不鼓励人们去从军,为国而战,坚守自己的国土。
正如作者在《新安吏》中写道: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另外在《新婚别》中,杜甫赞扬新婚之妇深明大义,而且更把诗中的新娘写成鼓励爱人去参军,离别时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作者认为虽然新婚时刻固然可贵,但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应当不要顾念个人的欢乐,这可见杜甫伟大的爱国之情。“正由于热爱祖国,杜甫一方面对人民所受兵役的痛苦表示无限同情,一方面又不得不含着眼泪劝勉人民忍受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1] 而且《垂老别》中的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老妻又缺衣少食,自己却愤然投军,诗人塑造了一个正直豁达大度,又富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诗人这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使得“三吏”、 “三别”不再是一味地反战、控诉,而是有控诉也有维护,有哀悯也有赞颂。作者认为只要为国而战就是值得称赞的,这也可以体现出杜甫的忧国之情所在。
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大量年轻力壮的生产者都被征调到战场上为国效力,但是,战争使国家的经济生产力陷于崩溃的状态。在“三吏”、“三别”中,不少的诗句都可以反映出杜甫的忧国之情,如《垂老别》中“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通过对呜咽的河水,抽泣的青山,冈峦上的峰火,旷野上积尸的描写,沉痛地反映出国家的衰败,显示内心的无比凄凉。《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写战乱后乡村的荒凉凄惨景象,通过对战乱时期一个村庄的典型描写,概括出整个中州大地上叛军所过的悲惨景象。
二、忧民
杜甫不但借 “三吏”、“三别”将他的忧国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更充分地道出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人民过着悲苦生活的痛惜之情。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朝廷急于为前线补充兵力,便向各处征集壮丁,甚至连少
年,垂暮的老人,及妇人也不放过,以致闹得鸡犬不宁。杜甫到处都遇到官吏们在征兵拉夫,吏卒们不分昼夜在喧呼嚷叫,妇孺老幼在啼哭倾诉,此时此刻,诗人的心和人民跳动在一起。他心痛人民被唐王朝那种杂乱无章的兵役制度所压迫。《新安吏》中因“县小更无丁”可征,只得“次选中男行”来充数。杜甫借这两句简单的诗就把他心中担忧人民,心疼人民之情表露无遗。而且,在《石壕吏》中一家三兄弟,已经有两人战死,役吏又来抓丁,面对此情此景,家中的老翁唯有出逃, 役吏于是便将老妪强拉充丁。
除了上战场的战士过着痛苦的生活之外,战士们的家属同样也过着牵挂亲人、想念亲
人的凄凉、无奈生活。“三别”深刻地讽刺了造成这悲惨离别的社会现实和黑暗政治,也是对朝廷中昏君庸臣的辛辣讽刺。诗中明指天、地,暗喻朝廷,嘲讽实施残暴兵役制度的朝廷是不讲情理,不顾人民死活的昏庸政府。《新婚别》中写道:“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新婚别》全诗犹如新娘与新郎离别前的泣别词,字字血、声声泪地控诉了唐王朝大量征兵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新郎“暮婚晨告别”去应役,使新娘子“沉痛迫中肠”。《石壕吏》中“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为了救下老伴和媳妇,不顾年迈力衰,宁愿牺牲自己,请求差役带上她连夜“急应河阳役”。结果,官吏不顾她的哭诉把她带走。这一家人凄惨至此, 显示出民不聊生至极。
《无家别》中写道:“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无家别》里描写一个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面对早已荡然无存的家,当他再次被征召应役时,自然也就无家可别了,全诗展现出一幅恐怖凄凉的战乱时乡村图景。总之,“这几章诗里,有暴露,也有鼓舞,是诗人热爱祖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高度统一。”[2]
“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回避眼前的事实;他忧民,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3]不少的评论家认为杜甫在写这六首诗时,情感是矛盾的,既鼓励人民上战场,又担心人民遭受伤痛。笔者觉得杜甫正是借着这六首诗去反映他内心的终极思想----既忧国又忧民。他就是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杜甫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为百姓带来深重苦难的战争尽快停止,百姓真正可以生活在安稳、和平的年代,所以鼓励人民为了安稳的生活、国家的顺利发展可以勇敢地进行斗争。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感情反而更能体现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才更为深沉、难得、可贵!
对一个历史人物,要想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应该采取远观近看的态度。所谓近看,就是要走进人物所处的时代,感受其在特定时代的人生追求和内心的矛盾;所谓远观,就是要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现代的思想和方法去审视历史人物,以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唯有近看,我们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追求,把握其思想、行为对于特定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不至于以现代人的观点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但是研究古人的目的无疑是要有益于世,有益于现代人们,所以,我们又不能不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考察。
譬如杜甫。一方面,人们只是觉得他如何如何崇高、伟大,没能充分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偏爱,从心底里不愿提及他的局限和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他的伟大,也总是觉得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因此不能把它化为实际的动力,用以指导现实的人生。这说明人们对他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在带学生学习冯至先生的《杜甫传》的时候,就力求让学生明白两个问题。第一,杜甫的伟大并非可望不可即的,而是一种平凡的伟大,即身逢乱世,历尽坎坷,仍然坚守最初的理想,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成长,在深味人生的苦难中推己及人,成为人民苦难的代言人,并最终实现个人精神和人格的升华。杜甫并非天生的圣哲,其伟大、崇高是环境使然,更是个人的追求使然。所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伟大的理想、伟大的信念,并为之奋斗不止,也就不难达到“圣’的境界,哪怕他最初是个极其平凡的人。这正是杜甫的意义所在。第二,杜甫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甚至是显而易见的。他对自己一生未能真正出仕总是耿耿于怀,苦恼不堪,一直到生命的最后。说白了,他把做官当作他唯一的人生追求,虽然他做官的目的是为了淳化“风俗”(“再使风俗淳”),是为了人民,但他始终越不过“君”这个藩篱(“致君尧舜上”)。他的一生似乎就是逐君的过程,哪怕在个人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之下,哪怕是在知道国君昏聩糜烂,根本不顾人民死活的情况下,他也没有背弃国君。安史之乱,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凄惨,也知道这是朝廷
的昏暗所至,但他还是寄希望于唐肃宗,以致不顾一切,义无反顾,死里逃生,追到灵武,追到凤翔,想方设法到皇帝的身边。在凤翔,他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拖着一双破鞋,跪倒在肃宗面前。但又怎么样呢?短短三个月,一个空头的左拾遗,使他备受屈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清醒,几经曲折,再次回到长安,又再次狼狈离开长安。这最后一次的离去,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值得庆贺,因为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使他最终走向人民,进而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他却有被遗弃的感觉,十分伤心:“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即使后来漂泊西南,贫病交加,他还是恋恋不忘已经黑暗无比的朝廷和昏庸无比的皇帝,恋恋不忘自己的仕途之梦。“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其辛酸,其愤激,其对做官的期望,还是那样强烈。所以,杜甫心目中这条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仕途之路,是一种并不十分明智的选择,不能不让人为之惋惜!
杜甫寄希望于朝廷,寄希望于在仕途上一展才能,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脱离时代苛求于他。问题是,他寄希望于一个腐朽的朝廷,寄希望于腐烂的君主,实质就是对皇权的崇拜和迷信,这种崇拜和迷信必然导致对自身个体生命意义的忽视,阻碍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想一想,如果杜甫能像李白那样早年就毅然地回转身,则会免去多少矛盾和痛苦,且也不一定就写不出伟大灿烂的现实主义诗篇出来。但杜甫没有。如果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就会发现,这个杜甫没有,历史上无数个杜甫也都没有。这一个杜甫最终还在诗歌中实现了自己,无数个杜甫呢,只能是湮灭无闻了。更可怕的是,这种仕途理想,这种权力崇拜,被误以为是爱国爱民的唯一途径,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久而久之,便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以致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做官、逐权还是许多人一生的最大梦想。所以,在中国,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总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也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这大大阻碍了整个国家的民主的进程。
崇高与平凡,伟大与渺小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常常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凡人也有崇高、伟大的一面,伟人也有平凡、渺小的一面。我们在颂扬一个人崇高、伟大一面的同时,不讳言其平凡、渺小,才称得上是对历史人物的真正尊重,也才谈得上是最客观、最准确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伟人”“圣人”,如果我们不能辨证地分析和对待的话,其局限,其不足,其缺点往往混杂在“伟大”“崇高”之中,一样被后人顶礼膜拜,其危害可想而知。甚至超越那些贪官污吏、汉奸国贼。因为一个是显见的,影响是短暂的,一个是深藏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对一个人,我们应该采取平视甚至俯视的姿态,绝不能仰视甚至跪视,哪怕他是“伟人”,哪怕他是“圣哲”。
范文二:读杜甫
《草堂·诗魂》
3、 对比(1) 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的对比; 对比(2) 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鸿图大志与现实遭遇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对比;杜甫不计个人遭遇与心忧天下对比。)
作用: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突出“文章憎命达”的具体内涵,使内容表现得更具体集中。
如: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笼罩在一片细雨朦胧中。古木参天,古道通幽,萧瑟秋风,吹落片片秋叶,在空中飘落,尽显“草堂·诗魂”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思古幽情。那孤立无助的草堂茅屋,仿佛又为秋风所破,诗圣杜甫正望屋感叹,吟哦抒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范文三:读杜甫
读 杜 甫
内容摘要:我所读懂的杜甫:(1)为什么诗作被唐人遗忘,(2)读不惊人死不休,(3)根植于社会底层的仁爱,超越时代的忠君爱国,(4)绝无仅有的从一而终
杜甫是伟大的,他的作品是不朽的,他的人格是伟大,他将永远是我们爱不释手的一本书,需要我们找一间雅静的小屋,焚上一炉好香,静心去参读。
关键词:杜甫、遗忘、集大成者、从一而终
在我们研读了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后,我被杜甫所震撼了,于是我静心去读他,似有所悟。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或杜工部,人们都很熟悉他的《三吏》《三别》等作品,而我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谈一谈我读懂的杜甫。
一.为什么诗作被唐人遗忘
当今,凡是读到初中的人,一提起诗圣,都知道指的是杜甫,可见,杜甫的知名度之高。然而,可悲的是:唐人对于杜诗的成就和价值是缺少认识的,流传至今的唐人选唐诗中,很少选有杜甫作品。杜甫满怀深情地赞美过当时许多诗人的创作成就,但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使得杜甫深感寂寞:“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的儒家信念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这是说儒家关心社会是有条件的,必须“达”,孔子甚至更明确地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否则,就退而独守操行而已了。但是杜甫则不然,他是达要兼善天下“致君尧舜上”《三百字》;穷也要兼善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着国家“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春雨》。所有这一些都表现了他执着的追求,而这一点,当时的世俗之人怎能理解的到呢!其次,唐代开国的中坚力量是军事贵族,尚武、建立功业是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沈全期),可以是当时的人们的普遍追求,高适,岑参、王之涣等的边塞诗中也都充满着建功立业的追求和豪情。杜甫,可说是标准的书生。一生只能在文章中挣扎,因而受人忽视也就必然了。最后还有一点原因,或许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杜甫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样或许令许多人很头痛。《兵车行》批判的是唐玄宗的开边政策,《丽人行》影射的是杨贵妃及其兄妹的奢侈与无耻,《三吏》《三别》更是对在安史之乱之时的官兵横行乡里,无所作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所以,其作品虽然有深刻的思想性、绝妙的艺术性,但是在时人看来或是有些讳忌或是有些烫手,干脆远而敬之得了,所以,杜诗被唐人遗忘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中国有句俗话,酒是越古越醇。千百年过去了,杜诗在中国大地上大放其光,这或许是杜甫所不能想到的。事实上,从宋朝起,杜诗就已受到了当时人的重视了。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
盛唐诗坛上的两颗神光四射的明星、两座令后人仰望的高峰----李白和杜甫,李白的作品充满着梦幻,他的作品往往是神来之笔;而杜甫的作品,往往是真情的凝结,刻意的追求。杜甫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以,杜甫的作品更多的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读书破万卷”而后才达到了“下笔如有神”,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
体不工,无美不具”的诗人。这虽然有夸张之嫌,但确也是确切之言,宋后,古代学子读完“三百千”三本小书后,就要学诗了,除了一些初级作品(如《千家诗》)外,他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尤其是律诗,杜甫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登高》全诗四联,联联对偶,真可谓千古绝唱,没有对艺术的执着的追求,哪来这“惊天地,泣鬼神”之笔,其实杜诗高超绝伦的艺术性更得益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从来都是“入世”,无论是青年时朝气蓬勃,还是年老体衰时的力不从心,他都时刻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果看一看贾岛等人的作品《夜宿山寺》,你马上就可以体会到:贾岛等人的作品是无病呻吟之作,是文字游戏性质的。而杜诗的光辉正是高超艺术性与深刻思想的相映成辉的结果。所以,杜诗给人以无限的欣赏。
三.根植于社会底层的仁爱,超越时代的忠君爱国
杜甫被肃宗赐归,他奔到家里,家里已是空空如也,儿子也饿死了,无奈之际,只好选取了漂泊,这一漂就是二十几年,居无定所,时时处于窘态,他饱尝了流离之苦,也遍识了社会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他把所看、所闻、所想入诗,于是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透过他的诗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他的那颗充满仁爱的心,《羌村三首》中“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虚欠 欷”“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木盍浊复清。”我们可以看到邻人对杜甫的友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来尽余杯”《客至》更是给描绘了一幅邻里乐融融的真实场面。杜甫对朋友,特别是李白,正如闻一多所说:李杜的交往,
仿佛天上的日月走到了一起,世间要看作祥瑞,顶礼膜拜的。李杜之间的来往没有丝毫的势力和功利的成分,纯粹是互相欣赏。李白晚年,由于参加了永王幕府,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视,竟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此时,杜甫虽然也在朝廷任职,但他对李白真情依旧,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他剖白辩护,并向世人呼吁,《梦李白》二首,是他怀念李白作品中最杰出的篇章,“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是对李白一生的定评。因此我们说李杜交游放射出的光辉,最重要的是杜甫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李白是幸运的。
对于杜甫,贯穿于他的诗作始终的更是他那超越时代的忠君爱国,为什么说“超越时代”呢?因为在封建社会,臣民对君王的忠往往表现出一种愚腐,比干执拗直谏,结果遭来剖心之祸;一世聪明的诸葛亮竟为一个“扶不起的小阿斗”终生劳累结果一事无成,“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真是千古遗憾。他们是愚腐忠君的代表,而杜甫,由于长期根植于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对怎样才是忠君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盾指向皇帝“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外,还有更多的愤怒,表现了诗人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是当时诗人能够发出的最强音。对当时、对后代的所有统治者都起到了振耳发聩的作用。所以说,杜甫的诗所表现的忠君是超越时代的。
四.绝无仅有的从一而终
在封建社会里,大男子主义十分盛行,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但男子却可以任意妄为。再加上唐代是个浪漫的时代,诗人的生活更是浪漫之浪漫:金屋藏娇,买伎教舞,寻欢艳遇,始乱终弃等等。这些花样都被视为文人,士人的特权,受到人们的羡慕。而老杜却逆潮流而动,与这些划清了界限,做到了“从一而终”。在他的心目中妻子是美丽的“粉黛亦解苞??晓妆随手抹”《北征》,“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月夜》;妻子是可亲可近,可爱可敬的,有奉献精神的“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遣闷奉呈严公》,“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他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没有一天的好日子过,他的妻子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这使他对妻子充满了感激“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他无时不在想着他的妻子,妻子的形象频频地出现在他的诗中,形成一大奇观,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有的是淳朴自然,他自始自终深深地爱着他的唯一----妻子,这种伟大的人格甚至超过了圣人---孔子,亚圣---孟子(他们都休过妻)。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世俗观念下,他能够矢心如一,从一而终,真是难得啊。
杜甫是伟大的,他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我在百读之后,似有所感悟,但又怎能说得透呢,他的作品是不朽的,他的人格是伟大,他将永远是我们爱不释手的一本书,需要我们找一间雅静的小屋,焚上一炉好香,静心去参读。
范文四:[杜甫诗词鉴赏]《杜甫诗赏读》:《杜甫诗赏读》
[杜甫诗词鉴赏]《杜甫诗赏读》:《杜甫诗赏
读》
篇一 : 《杜甫诗赏读》:《杜甫诗赏读》-基本信息,《杜甫诗赏读》-图书简介
本丛书分别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共十位唐宋诗词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其优秀者以成十部专辑。另外广泛撷取唐宋诗词名家精华之篇汇成两本合辑,一为《唐代诗人名家名作赏读》,一为《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一并呈献给读者。十位大家在唐宋两代诗词领域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代表性,再加上两本合辑尽搜名家名作,故本丛书足具唐宋诗词之大致面貌,观止矣。
杜甫的诗句_《杜甫诗赏读》 -基本信息
作者:吕明涛
市场价:?20.00
杜甫诗赏读
?出版社:线装书局
?页码:201页
?出版日期:2007年
?版本:2007年4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杜甫的诗句_《杜甫诗赏读》 -图书简单介绍
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占了重要份额。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诗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应该也算得上是1种修炼和享受吧。本丛书分别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共十位唐宋诗词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其优秀者以成十部专辑。另外广泛撷取唐宋诗词名家精华之篇汇成两本合辑,一为《唐代诗人名家名作赏读》,一为《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一并呈献给读者。十位大家在唐宋两代诗词领域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代表性,再加上两本合辑尽搜名家名作,故本丛书足具唐宋诗词之大致面貌,观止矣。
杜甫的诗句_《杜甫诗赏读》 -作者简单介绍
吕明涛。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出版思想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古诗词研究不仅是其事业所重,也是生活意趣所在。
吕明涛本人
杜甫的诗句_《杜甫诗赏读》 -图书目录
序言
杜甫其人其诗
登兖州城楼
图书室
房兵曹胡马
望岳
画鹰
春日忆李白
奉赠韦左丞太二十二韵
饮中八仙歌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兵车行
前出塞
曲江三章章五句
丽人行
醉时歌
九日寄岑参
秋雨叹
雨中百草秋烂死
阑风伏雨秋纷纷
长安布衣谁比数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后出塞
月夜
哀王孙
悲阵陶
对雪
春望
得舍弟消息
近有平阴信
汝懦归无计
一百五日夜对月
哀江头
羌村
峥嵘赤云西
晚岁迫偷生
群鸡正乱叫
北征
春宿左省
曲江对酒
九日蓝田崔氏庄
遣兴
洗兵马
赠卫八处士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佳人
……
杜甫的诗句_《杜甫诗赏读》 -文摘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1。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2。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3。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4。
或从十五北防河5,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6,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7。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8。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9。
况复秦兵10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11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12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13,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14,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15,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6。
1辚辚:车行声。萧萧:马鸣声。行人:从军出征的士兵。
2咸阳桥:在咸阳西南渭水上,秦始皇造,秦汉时名“便桥”。
3牵衣:儿女牵衣泣。干:直冲而上。
4过者:指诗人。但云:只说。点行:按照户籍名册强征入伍,更换差役。
5或:有的人。防河:为了防御吐蕃入侵,调集大批兵力,驻扎两河,称防河。
6里正: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置里长一人。裹头:用三尺罗纱巾裹之,因出征者年幼,里正替裹。
7武皇:汉武帝,这里指唐玄宗。开边:以武力开扩边疆。未已:没有停止。
8汉家:借指唐朝。山东:唐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为山东。荆杞:兵乱地荒,尽生荆棘枸杞。阮籍诗《咏怀》有“堂上生荆杞”
句。
9纵有:即使有。把:握,持。无东西:指禾苗长得杂乱,不成行。
10秦兵:指关中的士兵,即下文的“关西卒”。
11役夫:行役人的自称。
12县官:暗指朝廷。
13信知:确实知道。恶:不好。
14比邻:近邻。
15青海头:青海湖边。
16啾啾:象声词,呜咽抽泣的声音。
这首诗当作于天宝十年。唐玄宗为了抵御吐蕃的入侵,大量征兵,不分老幼,强迫入伍;又为了增加开边费用,对广大农民加重收租收费,使农村良田荒芜,壮丁日益减少,百姓苦不堪言。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一悲惨现实,用这首自创的新题乐府诗记载了这一历史悲剧,对唐统治者进行了谴责,对广大人民的疾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先叙写送别的悲惨之状。从出征队伍的场面描写,可看出出征人数之多,车轮滚滚,战马萧萧,浩浩荡
……
篇二 : 诗歌鉴赏:《泥土的梦》——杜谷
诗歌鉴赏:
《泥土的梦》
——杜谷
泥土的梦是黑腻的
当春天悄悄来到北温带的日子
泥土又最美丽的梦
泥土有绿郁的梦
灌木林的梦
繁花的梦
发散着果实的酒香的梦
金色的谷粒的梦
它在梦中听到了
孩子们的 草镰
和风车水磨转动的声音
它在梦中听见了
潺潺的流水
和牦牛低沉的鸣叫
和布谷鸟催耕的歌
和在温暖的池沼
划着橘色的浆的白鹅的恋曲
我们从南方回来的漂亮的旅客
太阳,正用它的金色的修长的睫毛
搔痒着它
春风又吹着它隆起的乳房
它美丽的长发
它红润的裸足
吹卷着
它的宽大的印花布衫的衣角
一天夜里
旷野降下了滂沱的大雨
雨以它密密的柔和的小蹄
不停地吻着泥土
激动地拍打着泥土
热情地抚摸着泥土
泥土从深沉的梦里醒来
慢慢睁开晶莹黑亮的大眼
它眼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
看,我们的泥土是怀孕了
一九四零年三月. 成都
鉴赏:
这首诗是杜谷先生1940年3月写的《泥土的梦》,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后来被闻一多收入《现代诗钞》
读整首诗,整体感觉是自然清新,这首诗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的的讴歌描写,情感的抒写表露平和自然,收放自如、纵驰有度,显然不像早期白话诗人在对自然描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毫无
节制的滥情。杜谷作为以胡风提供理论基础的七月诗派中一员,这首诗的风格充分践行了七月诗派的整体风格和原则——诗人“突入”生活的发现,注入客观对象的主观精神、个性。《泥土的梦》作者把自己的视角关注在土地上,讴歌土地的伟大,甜美,把自己的主观个性融入到自然,融入到土地,把自然描述成具有人类社会的性质,如怀孕的土地是母亲,土地孕育的花草树木是儿女,让土地怀孕的雨与春风成了父亲,整个自然的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在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干涉下构成一个整体。同时这也是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实践与印证,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要求诗人用他的主观情感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歌,强调生活中处处有诗歌、事事是诗歌,这种有别于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显然在杜谷的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作者自己发现了生活中土地的无私,自然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主观战斗的精神”在“生活”中发现了诗。
同时七月诗派之所以在四十年代能有发展成在整个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之一便是每个诗人除在整体创作原则上保持一致外,从不抹杀每个诗人创作的个性。七月诗派把他们创作诗歌的态度和方法的共同追求概括为“努力把诗和人联系起来,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杜谷这首《泥土的梦》显然是在抒写对土地的热爱和讴歌之情,似乎很少有“斗争和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的美学追求。
以上是在诗歌的总体风格上作了一下阐述,下面就这一诗歌具体的细节做一下解析。
“意象”是指具体化的想象和感觉,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需用一个意念把许多零散的意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诗。这首诗在意象的塑造和描写上显然是成功的一笔,作者用土地这一主要意象把雨、春风、布谷鸟等零散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首结构严谨、内容却很丰富的诗作。《泥土的梦》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全是意象,泥土盼望怀孕,这个意念把一大群意象按照时间序列紧绷地串组起来。这首诗写了早春、仲春、暮春的许多意象,终于”泥土从深沉的梦里醒来/慢慢睁开它美丽的大眼/它眼里充满了喜悦的眼泪/看,我们的泥土是怀孕了”。它的特点是按照时间序列把各种相关的意象串连组合,构成具有内在联系并可为读者理解、接受的诗篇。
拟人化的描写,给予所描写事物以人的情感、人的性情,从而有利于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泥土的梦》通篇都在拟人,这样写更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所给予土地的情感,让读者感觉到的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外露而不是恣意妄为的滥情,土地这一意象的拟人化更让读者察觉到土地的生动与亲切。
作者注重诗的整体风格的框定,甚至会扭曲词语的用法,以达到诗歌的整体风格的确定。整首诗都是在一种清新、恬静、自然的情感中进行,这是整个诗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了不破坏这一基调的完整性和持续性,牦牛的“吼声”成了“鸣叫”,“鸣叫”怎么可以形容牦牛的叫声,这显然是作者在有意的扭曲以适合整首诗的基调。
《泥土的梦》还表现出了对现代诗派的借鉴的迹象,其一表现在现代用词上:如“灌木林的梦/繁花的梦”。这里的“灌木林”、“繁花”
名词用作形容词的做法,其二表现在对颜色的正确的把握上如:“泥土有绿郁的梦”、“泥土的梦是黑腻的”、“金色的谷粒的梦”中“绿郁”“黑腻”“金黄”色彩的正确把握上。
最后我们用臧克家对自己诗集《泥土的歌》来总结整首诗来结束对该诗的鉴赏:它“是从我深心里发出来的一种最真挚的声音,我昵爱、偏爱中国的乡村,爱得心痴,心痛,爱得要死,就像拜伦爱他的祖国大地一样。我知道,我最合适于常这样一支歌,竟或许也只能唱这样一支歌”
篇三 : 76杜甫诗歌鉴赏专题文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和魏相持百余日。八月病死军中。
此后英雄多为他感慨。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杜甫初到成都之时。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仍在风雨
飘摇之中,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凭吊,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忧时忧国的深情。
此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缅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
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
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
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
古传诵的名句。
杜甫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肃宗
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入友人严武幕府为剑南节度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
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儒家仁政思想贯穿杜甫的一生。 “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是其思想基调,所以他的
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阶级的罪恶作
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其优秀诗作,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
用各种诗歌样式,语言精炼,风格沉郁顿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
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再见面了。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游齐赵时,是杜甫现存绝句中最早的一首。
解闷十二首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鳊。
孟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山人。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二、困居长安时期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他
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政、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
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的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吐
蕃石堡城,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
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四月,剑南
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
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
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
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
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送别场面生死离别眷恋、悲怆、愤恨、绝望征夫诉苦—抓兵
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征夫诉苦—逼租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人民苦难一反常
态的社会心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
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
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诗人还采用
了民歌的接字法。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
押到长安。此时有《月夜》、《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
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歌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
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
幌,双照泪痕干。
戏为六绝句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
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
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
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
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登高》等大量名作。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哪一年的春天呢,他把江南的满地落花,酿成一坛酽酽的陈醋。千年百年后还让我们,
心也酸鼻也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战火熄灭了,激情却燃烧了,其实他早就过了激情燃烧的年纪。那一年他已经五十一岁,白
发茂盛如洛阳的白牡丹。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战火烧烤过的洛阳,春风吹过,
牡丹依然怒放在他的五十一岁的枝头。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
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
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
陵,岂在多杀伤。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
愿了。可这次却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
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
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诗人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
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是逢国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病交加。即便如此,诗人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诗歌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
浩瀚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远景气势宏博。随即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对比衬托出别样的悲怆。
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当是大历四年春作。使君必岳阳太守,故诗用陈蕃事。
首二登岳阳楼,三四陪裴使君,五六楼前春景,七八自叙行踪。此虚实相间格也。一日之间,阴晴迭换,亦见登眺之久,黄生谓可当岳阳楼图是也。徐穉自方,谢脁比裴。屈原至江滨,渔父劝其与世推移。公旅况依人,故不敢违渔父之问而更欲南征。南征,指潭州。 ?阔,与孤相照。属,当也。?后汉徐孺子,豫章人。时陈蕃为太守,
以礼请署功曹。?谢脁:除秘书丞,未拜,转中书郎,出宜城太守。?《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离骚》:济沅湘兮南征。——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全五册卷22第1949页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不仅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还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至》之所以写得这么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爱的白鸥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平日无客,少有人迹,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见只有白鸥。于是颔联顺理成章地写到了花径不
扫,蓬门未开。颈联不写宾主之间的寒暄与叙旧,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写自己餐桌上的饮食,实话实说,没有虚文俗套,可见宾主之随和。尾联却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前借白鸥引客,后让邻翁陪客,构思可谓绝妙;不写餐桌上畅饮的热烈情景,而留着让读者去想像,去补充,去回味。
杜甫诗歌鉴赏专题 小 结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是句式、词汇并不特别,但由于写得准确有力,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读起来是很平常的句子,但它刻画出妻子见丈夫仍在人世、刹那间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为惊心动魄的一笔。
另一种情况就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成新鲜的、能够激活读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写景诗句,常把表示色彩的字放在开头,然后用一个动词引入实物,古人炼字,有“诗眼”之说,即一句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这方面的长处尤其为人钦服,赞为一字之下,后人无法更易。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垂”与“涌”,显得精巧绝伦。
杜甫的诗歌独创性
一类是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是最著名的代表作。这类诗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能够表达相当复杂的内容。这类诗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份。
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杜甫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这样就更能反映现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创造,引导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再一类是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为历来评论者所公认的,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区别
前人认为,李白的诗才得自天授,率意天成,不事雕琢;杜甫的诗学养丰赡,法度严谨,扎实硬朗,更多锤炼功夫,乃人力之极致;。李白和杜甫,乃是同一诗心在不同时代发出的不同声响。诗歌的声音变了,因为时代的现实变了,对诗人研磨的力度变了。如果说李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使气任性的诗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后世读者个性张扬的白日梦,那么,杜甫的诗则沉潜到时代生活的最深处,深深地触及了生活的河床,容纳了他那个时代最为深广的生活内容。杜甫
的诗艺,题材广阔,纵横挥洒,炉火纯青,达到了化境。有论者认为,古典诗到杜甫这里就到头了。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老车马驻江干。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春望
铁蹄已经踏碎了,公元七百五十六年的春天,?而长安城内一位被俘的诗人。仍用一双忧悒的眼睛,痴痴地眺望春天。
范文五:读杜甫有感
读杜甫有感
这次的寒假作业,老师让我们自选一位自己喜爱的唐宋诗人,然后写读后感,我对其他诗人都略知一二,但是对于杜甫,这个著名的唐宋时期现代主义诗人,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特意上网查了资料,让我最对这个“诗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感受。
杜甫的诗,每一首都是历史的记载,都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最真实的记载。他少年得志要当官,却仕途不顺,几次都考不上,“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后来遇上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但是杜甫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诗歌,反映唐朝广大人民的情况。晚年,他在西南漂泊,最后在一小艇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一生可谓悲惨,但是他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让他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有时,我也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像物理老师所说,人生的意义无非就在于改变这个地球,哪怕一点点也好,当然是好的方面的。我们看到那些亿万富翁,享有荣华富贵的人,就会羡慕。不知不觉得就在这羡慕中,浪费了宝贵的人生。人生就像一个游戏,有些人他是富二代,起步也快,有些人他是平民级玩家,没钱,装备都是靠自己打上去,难道说屌丝就不可以逆袭吗?上天是公平的,它赐予我们逆袭的权利。这不重要,关键在于,那个人有没有一颗想为人类做贡献的心。
我希望我能像杜甫一样,做一个对人类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