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吴太观: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太历史问题的思考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吴大观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北京100012)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于1951年4月创建.今年正 值50周年华诞.航空工业的剖建,经过了不少艰难 险阻.在党中央领导下.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 大,从支援抗美援朝开始,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从修 理,傲零备件到仿制,转人自行设计.为空军提供了 大量武器装备和民用飞机.为巩固国防,为国民经济
笔者有幸参加了祖国的航空工业 建设做出了贡献.
建设,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作为一个航空工业战线的老兵,我回忆航空工 业建设50年的历程,发现两个有关航空工业发展决 策的问题严重影响航空工业建设的进程和振兴:一 是我国曾经未把航空工业技术列人国家高科技领 域;二是航空工业要不要有强大的科研工作体系.预 先研究在航空工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多年 来.我对这两个问题感到困惑而不得其解.
,中航第一集团聘请王大珩,师 幸悉2月21日
昌绪两位院士为特聘高级顾问,我们对两老表示热 烈欢迎和衷心祝贺.笔者阅读了2月16日科技日 报刊载的记者郑千里题为《王大珩让"863计划"光 耀中华》的报道,王大珩院士对航空工业表示十分关 心和支持.笔者提出的两个有关航空工业发展决策 的问题,王大珩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都有阐述.
受其启发,笔者现就这两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
,航空工业技术是否属于高科技领域.王大 珩院士向记者介绍说:"'863计划',作为一个计划, 它是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是在滚动中得 到发展的……航空过去一直游离于高技术研究与发 展领域,现在大家达成了共识,航空在我国应有的高 技术地位也得到了确立".建国初期,1956年国家 制订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计划",对航空科研 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据了解,实际上这个规划的 重点是以"两弹"为主,对航空科研并无实质内容. 从那年以后,正象王大珩院士所描述的那样,航空过 去一直游离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王大珩院士 用"游离"二字来形容航空多年的艰辛处境,寓意非 常深刻.因为"游离"不与排除等同,是时有时无,若 隐若现的状态.航空工业技术从它一百多年的发展 历史来看,涉及了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耗费了巨额 资金,刨业艰难困苦,无数科技先驱为人类征服太空 耗尽毕生的精力,甚至为求索真理,在求实创新中流 血牺牲,这些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航空工业技 术属于高科技范畴,本来就是无可争议的.有人传 说50年代中期前苏联赫鲁晓夫发表过"今后飞机要 进博物馆"的言论,我国是否真的受了这种言论的影 响就不得而知了.而前苏联一直仍在大力发展他们 的飞机,从未暂停过.
事实证明我国的航空工业确实是游离于高技术 研究与发展领域近50年.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 50年来.尚未见到国家长期稳定的航空工业发展规 划,就是航空工业多次的科研发展五年计划,国家的
肯定和支持也是缺乏力度的,从而使航空科研计划 和任务不能如期实现,而1961年成立的航空研究院 (六院)到1982年已名存实亡;正是由于这样的"游 离",型号研制计划得不到落实,经费投资力度得不 到保证;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航空预研计划,项 目和经费被砍了又砍,有些重点预研项目时上时下, 使得计划无法按期有步骤地完成;正是由于这样的 "游离",航空工业制订的"科研先行","动力先行"的 方针,实际上沦为一般口号;正是由于这样的"游 离",航空发动机研制多年缺少技术储备和预先研 究,自行研制的发动机迄今还没有一型能走完研制 全过程,装备部队使用,从而长期拖了军,民用飞机 发展的后腿;尤为严重的是,正是由于这样的"游 离",航空工业的一些干部产生了错觉,误认为航空 工业天生并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预先研究和技术储
航空工业"游离"于高技术研究 备等等.现在看来,
与发展领域已成为航空工业的历史往事,如今在多 位专家,院士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航空工业在我国已 得到应有的高技术地位,真是来之不易.我们航空 人应当珍惜它,让其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创新 收稿日期:2000一o3一o5
2航空发动机2001年第l期
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航空工业既然属于高技术领域.要不要有强 大的科研体系呢?王太珩院士在向来访的记者谈到 "中长期科研计划问题时对此有一段精辟的阐述, 对航空工业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他说:"每个国家都 需要有自己的中长期科研计划,类似这样的计划.在
英语中也就是'AdvancedResearchPmieet'.这里的 Advanced不仅是'高级'的意思,主要是'走在前 头,'前进'的意思,有'前瞻性'的成分在内(笔者认 为也就是我们航空工业常谈的预先研究).王太珩 院士与记者还谈到**同志在"863计划"中有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批示.他说:"**同 志这里说的'高科技','高'既指技术,又指科学.我 认为对科学而盲,是指科学的前沿,科学的源头刨 新,没有科学的源头刨新.'高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 水,而有了科学的源头刨新,技术的'高'才能产生出 带有革命性的突破和飞跃."不可回避,航空工业有 些同志的观点与王大珩院士所婀述的意见是有所不 同的.
航空工业于5O年代在抗美援朝期间创建.根据 国防任务的需要开始太批仿制前苏联的航空武器装
建国初期前苏联的技术 备,为保家卫国立了功勋.
援助仅限于帮助我们建成仿制生产工厂,并没有帮 助我们建立完整的航空工业,而是把象哑铃型的两 个重头,即航空科研和产品研制,售后服务和寿命管 理这两个关键方面留在手里.到60年代初与前苏 联断了关系,我国的航空,航天各自走上自我发展的 道路.当时航空工业承担着党中央交给的准备打仗 的任务,国防需要大量飞机装备空军,航空工业便走 上以仿制生产飞机为主的道路.也有研究工作和新 机研制,但不可能象航天把研制"两弹"作为中心任 务目B样来研制自己的新飞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 制,从事航空工业的一些同志对航空科研与航空工 业生产发展的相互依耪关系认识不足,更不会濂人 到象王太衔院士阐述的"没有科学的源头创新,高技
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的程度,从而航空工业也就没 有可能产生带有革命性的突破和飞跃,必然形成落 后,被动的局面.
航空工业发展的50年之中,在党中央关怀和领 导下,曾经进行过多种型号的飞机,发动机,机载设 备的研制工作,其中有些型号已为空军和民航所用, 作出了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错综复 杂的主,客观原因,航空工业整体上总是不能满足空 军和民航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预先 研究与航空工业发展创新的"源"与"水"关系缺乏深 刻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提出"预研先行" 的方针,由于在执行中出现科研经费偶有短缺的情 况,便以型号研{}I工作中的技术攻关取代了"预研计 划",结果.促使型号研制形成枯水无源的局面.实 践证明,型号研{}I没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扎实的预 先研究项目做后盾,会造成航空科技发展工作中的
使得航空技术后继资源枯竭,岂能奢望有 短期行为.
21世纪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
在航空工业中,有些对航空工业发展十分关心 的好心人想走通过测绘仿制外国老产品经过改进改 型得到先进航空产品的捷径.引进仿制发展是世界 各国任何行业通用的方法,但是,这要有个前提.那 就是要认清测绘仿制仅是过渡的手段,不能当作目 的.惟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行仿制,然后结合 自己的预先研究,技术储备基础,积累的研制经验进 行改进改型,才有可能走上开发先进产品的道路. 如果没有自己的科研技术研究基础,将会永远跟在 人家后面一步一趋地爬行.而不是什么捷径.根据 王大珩院士对记者阐述的精神和以往的大量事实.
不难理解.如果航空工业不首先把"前瞻性"的,"走 在前头"的,"前进的航空科学技术预先研究计划抓 紧抓好,打下航空科学技术的基础.把过去50年来 欠下的"高科技"的账还清.是难以振兴高科技的航 空工业的.
通过研读王太珩院士的论述,进一步认识到加 强预先研究,提高技术储备是高科技的航空工业可 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为我国的航空工业为国防与国 民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做出的成绩感到光 荣和高兴的同时,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早巳感到技术 储备缺乏,预研力量不足将带来航空科技发展的危 机.因此,希望集团公司在狠抓当前工作,编制好 "十五"发展计划的同时.必须贯彻"科研先行","动 力先行的方针,加强预先研究计划工作.集团公司 要加倍努力,希望两位特聘高级顾问继续关心和支 持,更希望得到中央军委,国务院领导的支持.
范文二: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对两个重大历史问题
篇一:**谈治国理政期末试卷(2)满分答案
**谈治国理政期末试卷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
1 单选题 (2.0分)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展开。
1.
2.
3.
4. A. 改革开放 B. 邓三科 C. 马克思主义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单选题 (2.0分)
“打铁还需自身硬”出自()
1.
2.
3.
1
4. A. ** B. ** C. ** D. **
3 单选题 (2.0分)
拥有强大政治信仰的军队是()。
1.
2.
3.
4. A. 满清八旗军 B. 北洋水师 C. 国民党的北伐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4 单选题 (2.0分)
为郏县县委题词“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是()
1.
2.
3.
4. A. ** B. ** C. ** D. **
5 单选题 (2.0分)
能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执政形象的关键词是()。
1.
2.
3.
4. A. 真抓实干 B. 敢于担当 C. 外圆内方 D. 充满自信
6 单选题 (2.0分)
2
根据本讲,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
1.
2.
3.
4. A. 个体本身接受程度 B. 执政党的满意度 C. 政党业绩 D. 经济发展程度
7 单选题 (2.0分)
科学发展观于()时期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
2.
3.
4. A. 十六大 B. 十七大 C. 十八大 D. 十八大三中全会
8 单选题 (2.0分)
本讲认为在党的意识形态与人的认识相符合的这条规律中,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1.
2.
3.
4. A. 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准确分析和引导 B. 对执政党有充分的认识 C. 把握经济发展现状 D. 对政治体制有深入地理解
9 单选题 (2.0分)
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执政方略是()。
1. A.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
3.
4. B. 大力发展经济 C. 改革开放 D.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0 单选题 (2.0分)
在()上,****强调“强大的真理力量”、“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两个强大力量。
1.
2.
3.
4. A. 2013年全国两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政治局会议 D.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
11 单选题 (2.0分)
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最大的优势在于()
1.
2.
3.
4. A. 装备精良 B. 共产党人远多于国民党 C. 赢得民心 D. 战术高明
12 单选题 (2.0分)
4
关于马克思理论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存在市场经济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A. 这个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个基础性理论 B.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如果假定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再存
在,商品货币关系也就不存在了
3. C. 如果不具备假定的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矛盾就存在,商品货币
关系也就存在
4. D. 这个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
13 单选题 (2.0分)
****强调的信仰问题是指()。
1.
2. A. 共产主义信仰 B. 宗教信仰
3.
4. C. 职业精神信仰 D. 个人道德修养
14 单选题 (2.0分)
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与条件的一个科学理论的意义,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1.
2. A. 明了一定要紧扣中国现代化的问题科学地对待马克
5
思主义、社会主义 B. 更加深切地以对我们民族命运的关怀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来理解
并且担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3.
4. C. 更有助于党的基本理论在全民族、海内外最大限度地获得认同 D. 更有助于推动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15 单选题 (2.0分)
2010年世界公布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
1.
2.
3.
4. A. 中国 B. 美国 C. 加拿大 D. 哥斯达黎加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16 多选题 (3.0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表现在()。
1.
2.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精神、基本原则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理
论逻辑后的进一步发展
6
3.
4.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是完全一样的 17 多选题 (3.0分)
宣传思想工作的载体和途径有()。
1.
2.
A. 新闻媒体 B. 网络
3.
4.
5.
C.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 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E. 先进典型的影响
18 多选题 (3.0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近代史上解决中国问题最杰出两个方案是()。
1.
2.
3.
4.
A. 经世致用论 B. 三民主义 C. 新民主主义 D. **
7
思想
19 多选题 (3.0分)
**同志要求强军,告诉军队只有两种状态:()。
1.
2.
3.
4.
A. 打仗 B. 准备打仗 C. 军演 D. 吃喝
20 多选题 (3.0分)
我们的信仰出现危机的原因包括()。
1.
2.
3.
4.
A. 精神信仰支撑的环境发生变化 B. 利益关系处理不当 C. 高新科技的出现 D. 缺乏执政状态下的信仰理论
21 多选题 (3.0分)
以下属于宣传思想工作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创新的是()。
1.
2.
3.
A. 单纯发挥教育的作用 B. 人格力量与真理力量相结合
8
C.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篇二:十八大新党章单选题220道(含答案)
十八大新党章专题测试题(单选220道)
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
2.中国共产党以,,,,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A)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
(A)发展空间;
(C)创新性
4(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A)物质财富大量涌流;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5(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
(A)发展过程;
(C)变革过程
6.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
9
择的,,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A)具有中国特色;
(B)符合历史发展;
(C)适合中国国情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A)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B)立党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
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A)可以逾越的历史阶段;
(C)不得不逾越的历史阶段。
9.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10
间的矛盾
1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B)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
(C)解放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12.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3.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A)逐步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
(C)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15.发展是我们党,,的第一要务
(A)以法治国;
(C)以德治国。
1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
11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7.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这个中心。
(A)紧紧围绕;
(B)围绕和服从;
18.我国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坚持,,。
(A)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
19.要坚持,,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A)改革开放;
(C)全面开放
20.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A)科学性、全面性
(B)科学性、协调性
(C)全面性、协调性
(D)全面性、科学性
2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2
发展。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
观调控体系。
(A)科技
(B)政策
(C)政府
(D)市场
2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政治。
(A)和谐
(C)法制
2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B)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5.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
(A)法制化
(B)民主化
13
(C)法治化
(D)制度化
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以法治国和依德治国;
(C)依法为主和以德为辅。
2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
(A)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B)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转自:wWw.CspEnGbo.com 蓬勃 范文 网: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对两个重大历史问题);
28.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马列主义、科学发展
(C)爱国主义、科学发展
(D)马列主义、改革创新
29.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精神。
(A)自爱、自尊和自强
14
(B)自爱、自信和自尊
(C)自尊、自爱和自强
(D)自尊、自信和自强
30.对党员还要进行,,教育。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C)社会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1.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A)繁荣和创新
(B)改革和创新
(C)改革和发展
(D)繁荣和发展
32.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
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诚实友爱、安定幸福
(B)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C)诚实互助、安定有序
(D)城实互助、安定幸福
33.按照共同,,、共同,,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
15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创造、享用
(B)建设、享用
(C)创造、享有
(D)建设、享有
34.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最迫切、最实际、最直接
(B)最迫切、最实际、最关心
(C)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D)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
35.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A)敌我矛盾
(B)对外矛盾
(C)外部矛盾
36.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中的作用。
(A)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抵御外部入侵
16
(C)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7.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团结互助合作共进
(B)公平团结互助和谐
(C)团结互爱和谐共进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8.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39.按照,,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A)“一个国家、两种机制”;
(C)“一个国家、两种体制”。
40.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的开放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17
(A)互利互惠、内地外地
(B)互惠互利、国内国际
(C)互利共赢、内地外地
(D)互利共赢、国内国际
41.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和,,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A)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C)科学发展、改革开放
42.在国际事务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努力推动建设,,的和谐世界。
(A)永久和平、共同发展
(B)持久和谐、繁荣富强
(C)永久和平、繁荣富强
篇三: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发展战略 B. 发展道路 C. 发展模式 D. 发展观【D】
18
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科教兴国 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 发展 D. 发展战略 【C】 6、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 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C)。
A(全体党员的利益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C)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和根本观点是(C)。 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观 出来的。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A、人口多,底子薄 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
B、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A 、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速度至关重要 B. 以人为本 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19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人本主义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们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 A、发展 B、统筹兼顾C、全面协调可持续 10、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A)。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11、科学发展观的(B)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根本要求B.基本要求 C.重点要求 12、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B)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A)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14、(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
20
改革开放B、求真务实C、科学发展 1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B)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自然灾害 B、“非典”疫情 C、经济危机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针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 A.最新成果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21、坚持(C),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3、(A)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24、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将(A)
写入党章。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社会和
21
谐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A)是内在统一的。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创新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C) A、加快文化建设B、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9、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B)。 A、保护生态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节约能源 30、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A)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改革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B)能力。 A、科学执政 B、可持续发展 C、节能减排 3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C)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3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C)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A、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B、查办大案要案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34、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C)的第一要务。 A、科教兴国 B、科学发展 C、执政兴国 35、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和谐社会 C、实现科学发展 36、(A)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
22
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37、(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38、(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 3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C、独立自主 40、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B)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 )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 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4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C)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
4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B)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45、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C)。
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 B(贴近我国国情、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群众生活 C(贴近实际、
23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 47、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B)。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4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A)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9、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50、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
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A(灰色B(劳
24
动 C(财产性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 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A(民生问题 B(缩小贫富差距C(建设先进51、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B)阶段。 文化 A(低级 B(中级C(中高级 61、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C)精神,做到52、(B),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利的限度。 A(艰苦奋斗 B(团结一致C(首创 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B(技术的落后状况 62、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新
70、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B)
A、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
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 5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A(初步 B(完全 C(尚未 54、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C),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A(有所减少 B(大幅减少 C(全部取消 55、我国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为1.39
25
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A)。 A(40%B(50% C(60% 5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B)。 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57、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B)。 A(组织建议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5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C)。 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下确路线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C)收入”。 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放宽(A)限制。 A(市场准入B(环保标准 C(资格认证 63、要完善面向所有团难群众的(B)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A(技能培训B(就业援助C(就业指南 64、科学的发展观是以(A)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A、人 B、物 C、社会 6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以(C)为主线。 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6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B)。 A(社会和谐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67、(A)是改革开放的基
26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改善人民生活B(促进共同富裕C(消除贫富差距 68、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C)。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快速发展 69、党不断推进(A),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义指导新的实践。 A(理论创新 B(自主创新 C(制度创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测试题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C)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人口多,底子薄 B、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5、(A)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6、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B)。
A. 协调发展观 B. 科学发展观 C.和谐发展观
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C)提出
27
来的。
A.发展条件 B.发展趋势 C.发展要求
8、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略方针 C.指导方针
9、科学发展观的(B)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点要求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B)的文明发展道路。
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1、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B)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2、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A)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13、(A),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A、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14、(B)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B)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A、改革创新;解放思想 B、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C、解
28
放思想;破解难题 15、(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科学发展 B、公平正义 C、社会和谐 16、(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改革开放 B、求真务实 C、科学发展
17、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B)上。
A、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B)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自然灾害 B、“非典”疫情 C、经济危机 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C)。
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20、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C)。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观
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
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22、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C) A、长远
29
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 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 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26、坚持(C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7、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C、
30
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8、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9、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A)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党员的利益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
30、人的全面发展包括(A)。
A、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B、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B)。
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
31
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2、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A)等方面。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B、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C、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激发社会活力
3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C)。 A、经济发展不能再对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造成污染 B、坚持开发优先,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再来强化对森林、湿地、江河、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C、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34、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A)。
A、推进社会建设 B、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3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B)。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
32
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6、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B)的结果。
A、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B、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C、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37、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B)。
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
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C、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
38、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C)。 A、各级干部调查研究 B、新闻舆论 C、信访 39、(A)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33
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40、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B)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GDP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41、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B)。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42、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3、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C)。
34
A、组织满意不满意 B、经济发展的速度
C、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4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C)的报告。 A、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B、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5、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A)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A、改革发展 B、改革调整 C、开放巩固
46、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将(A)写入党章。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4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
35
重大(C)。
A、理论成果,战略部署 B、指导思想,战略决策 C、指导方针,战略思想
4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A)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6
范文三:重大历史问题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又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九年级历史重大问题、周年问题、热点问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复习资料 重大改革 3、
一、 重大问题 <1>商鞅变法
1、 历代经济建设的措施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种,推行县制 <1>战国时期的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种,禁止弃农
经商。 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使秦国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 <3>西汉: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财政收入;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河。 基础。
<4>唐朝:a、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来替代徭役 <2>戊戌变法
b、武则天亲自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兴修水利,在桑养蚕,开垦荒地。多次下令见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面赋税和徭役。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目的:救亡图存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c、唐玄宗重视农业,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 内容:经济: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 户口。倡导节约抑制奢侈。 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5>元朝:重视发展农业,禁止把农田改做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天地和人口多少作为考核官 文化:该科举废八股,各地建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吏的重要条件。 军事: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张海军
<6>清初:鼓励垦荒屯田,多次见面租税,奖励农桑,兴修水利。 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性质的改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7>过渡时期: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工业,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农业有所发展。 <3>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8>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战略决策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A、 对内改革目的: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调动人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促<9>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这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进经济发展
的严重损失。 B、对外开放目的: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现在我国<1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1>1922.10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新中国对农村政策的四次演变 <4>俄国废除奴隶制度
<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
<2>“一五”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实行农业合作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买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和人民公社运动(从1956年开始):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生产规模。影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5>日本明治维新
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背景: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危机,幕府统治被推翻
1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秦的统一 公元前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建立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
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内容: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
国家 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但改革很
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族英雄。1683年清政府收取台湾,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加强<6>新经济政策 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俄苏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3>港澳回归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分别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
了新的困难和危机,1921年,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合声明》《中英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后,分别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现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上50年不变。港澳回归洗雪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是完成祖国统
一大业的重大步骤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4>中国对台方针 针对台湾问题,**于1984年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港澳回归是“一国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两制”构想的实现,为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开辟了道路。现在我国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影响: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的对台方针
<7>罗斯福新政 <5>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南方种植园主挑起内战,林肯领导人民进行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 碍
目的:力图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快速复苏 <6>德国统一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对外战争于1871
内容:A、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年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B、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在东欧剧变过程中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再度统一
C、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新措施,国会通过了《工业复兴法》,根据这个法案,各工业企业6、经济全球化
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了政府对工业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两极格局的终结,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重要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小给能力 作用
影响: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区域性经济集团: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
4、关注民生: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跨国公司: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
障制度。兴办各种社会福利院,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困难生活补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行科教新国战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参加
贴。反腐倡廉是2011年“两会”关注的话题。中国古代有许多反腐问题,如清朝实行“养廉银”国际组织和活动,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加强国际合作
制度,对减少贪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间接的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 周年问题
新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为了铲除腐败的土壤。反腐倡廉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秦的统一:公园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
A、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废除专制独裁的行政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要从严把关干部的选拔、提升、考核关,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2、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美、日等11国签
C、要倡导节约廉洁之风,树立先进典型D、加强法制建设,从严制度 订《辛丑条约》
E、运用经济手段适当提高公务员待遇,切实解决公务员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5、同一问题 线要地;华宝东交民巷为“使馆届”,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
2
民参加反帝活动 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败
转折: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个法令的颁布,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 热情,扭转了战争局势,1865年南北战争以3、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北方的胜利告终 共和国。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是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4、 中共成立:1921.7.23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 9、苏俄新经济政策
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 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
是民主集中,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
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组织和领导工农运动(3)为了取得革命的胜“新”的表现(1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利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依据中国国情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5)独立建立革命武 作用: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
装...... 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5、“九一八”事变 三、 热点问题
1931.9.18日军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时事链接】2011.3 日本出现核危机
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第二天占领沈阳城 2011.4 美军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侵占中国东北 1、 原子能的发展和应用 原子能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军用——民用的过程 国民政府实行的政策:由于国民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军实行不抵抗政(1) 理论的提出: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内部蕴
策,令东北军10多万人撤入关内 藏巨大能量的秘密,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 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军之手,1932年日本扶持傅仪成立了“伪满洲”东北成为日(2) 发展和原因: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1945年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
本殖民地,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 颗原子弹。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利用范围逐步扩大 6、西藏和平解放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1955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始走上正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它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或得解放 轨
7、废除农奴制 为了更好运用原子能,造福人类,应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原则,对于核能源,可能出现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的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解决
益的前提下,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2、“九一一”事件
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的不断发展,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如恐怖活动猖獗。作用:1861年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11年9月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成员劫持民航客机,袭击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等重要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目标的恐怖事件。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事件发生后,也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国8、美国南北战争 和俄罗斯的合作。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反恐力量,有力地
原因: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工业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说明反恐必须要加强国际之间的相互协作
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农奴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
范文四:重大历史问题
九年级历史重大问题、周年问题、热点问题
复习资料
一、 重大问题
1、 历代经济建设的措施
<1>战国时期的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 耕种,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 --灵渠
<3>西汉: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财政收入;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 治理黄河。
<4>唐朝:a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来替代徭 役
b 、武则天亲自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兴修水利,在桑养蚕,开垦荒 地。多次下令见面赋税和徭役。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c 、唐玄宗重视农业,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下令整理财 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倡导节约抑制奢侈。
<5>元朝:重视发展农业,禁止把农田改做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天地和人口 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6>清初:鼓励垦荒屯田,多次见面租税,奖励农桑,兴修水利。
<7>过渡时期: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工业,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逐 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到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建立起独 立的工业体系,农业有所发展。
<8>1953--1956年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 1956年三大改造 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9>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严重损失。
<1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 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1>1922.10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新中国对农村政策的四次演变
<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 :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 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 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又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要有 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目的 :富国强兵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种,推行县制
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使秦国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
基础。
<2>戊戌变法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目的:救亡图存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内容:经济:设铁路矿务局, 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保护和奖励农、 工、 商业的发展, 奖励创造发明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文化:该科举废八股,各地建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军事: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张海军
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性质的改革, 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 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 行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A 、 对内改革目的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调动人民生产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发展
B 、对外开放目的: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现在我国 形成了
<4>俄国废除奴隶制度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地主利 益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
影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危机,幕府统治被推翻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 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 但改 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俄苏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 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 1921年,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内容:农业方面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工业方面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影响 :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 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7>罗斯福新政
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力图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快速复苏
内容:A 、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B 、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C 、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新措施,国会通过了《工业复兴法》 ,根据这个法案,各工业企业制 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 节和控制
D 、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小给能力
影响: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关注民生: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兴办各种社会福利院,减免农业税, 实行粮食补贴、农村义务教育 免费,困难生活补贴。反腐倡廉是 2011年
A 、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废除专制独裁的行政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B 、要从严把关干部的选拔、提升、考核关,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C 、要倡导节约廉洁之风,树立先进典型 D 、加强法制建设,从严制度
E 、运用经济手段适当提高公务员待遇,切实解决公务员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同一问题
<1>秦的统一 公元前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建立秦朝,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期的分裂割据,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统一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 的中央集权国家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 杰出的民族英雄。 1683年清政府收取台湾, 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 防的巩固,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3>港澳回归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分别签署了《中英关于香 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中英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 中国于 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后,分别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上 50年不变。港澳回归洗雪 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
<4>中国对台方针 针对台湾问题, **于 1984年正式提出
<5>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南方种植园主挑起内战,林肯领导人民进行了南北战争,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 碍
<6>德国统一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推行
在东欧剧变过程中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再度统一
6、经济全球化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 的到来,两极格局的终结,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跨国 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区域性经济集团: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
跨国公司: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行科教新国战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和活动,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加强国际合作
二、 周年问题
1、 秦的统一:公园前 221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开创了我国历史 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美、日 等 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中国赔偿白银 4.5亿两;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 路沿线要地;华宝东交民巷为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 制度, 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 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 中共成立:1921.7.23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 称为
一大的召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
1931.9.18日军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向东 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第二天占领沈阳城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侵占中国东北
国民政府实行的政策:由于国民档**实行
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军之手, 1932年日本扶持傅仪成立了
6、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 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 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它一些海岛及香港、 澳门等地 外,全部或得解放
7、废除农奴制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维护沙皇统治, 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
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 赎买
作用:1861年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 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8、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工业经济的矛盾日益尖 锐,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农奴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败
转折: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 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 言》这两个法令的颁布,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 热情,扭转了战争局势, 1865年南北 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黑人奴隶 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9、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 :1920年底, 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转入和平建设后, 遇到了 新的困难和危机。 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作用: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 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三、 热点问题
【时事链接】 2011.3 日本出现核危机
2011.4 美军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1、 原子能的发展和应用 原子能的发展经历了理论 --军用 --民用的过程
(1) 理论的提出: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内 部蕴藏巨大能量的秘密,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
(2) 发展和原因: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1945年美国成功试爆了 第一颗原子弹。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利用范围逐步扩大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5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始走上正轨 为了更好运用原子能,造福人类,应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原则, 对于核能源,可能出现的 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解决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的不断发展,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 如恐怖活动猖獗。 2011年 9月 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成员劫持民航客机, 袭击美国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等重要目标的恐怖事件。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事件发生 后, 也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 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 从而极 大地增强了国际反恐力量, 有力地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说明反恐必须要加强国际之间 的相互协作
1
范文五:认证考试重大历史问题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九年级历史重大问题、周年问题、热点问题<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和人民公社运动(从1956年开始):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生产规模。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复习资料
一、 重大问题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1、 历代经济建设的措施 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又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1>战国时期的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种,禁止弃农
经商。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重大改革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
<3>西汉: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财政收入;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河。<1>商鞅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种,推行县制 <4>唐朝:a、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来替代徭役
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使秦国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 b、武则天亲自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兴修水利,在桑养蚕,开垦荒地。多次下令见
面赋税和徭役。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基础。
c、唐玄宗重视农业,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2>戊戌变法
户口。倡导节约抑制奢侈。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5>元朝:重视发展农业,禁止把农田改做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天地和人口多少作为考核官
吏的重要条件。 目的:救亡图存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内容:经济: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6>清初:鼓励垦荒屯田,多次见面租税,奖励农桑,兴修水利。
<7>过渡时期: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工业,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逐步提高人民物质
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农业有所发展。 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文化:该科举废八股,各地建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军事: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张海军 <8>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性质的改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
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9>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这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
的严重损失。
<1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建<3>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战略决策
<11>1922.10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 对内改革目的: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调动人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促
进经济发展
2、 新中国对农村政策的四次演变 B、对外开放目的: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现在我国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1>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一五”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实行农业合作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4>俄国废除奴隶制度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小给能力
影响: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改革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4、关注民生: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买 障制度。兴办各种社会福利院,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困难生活补
影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贴。反腐倡廉是2011年“两会”关注的话题。中国古代有许多反腐问题,如清朝实行“养廉银”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制度,对减少贪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间接的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为了铲除腐败的土壤。反腐倡廉应从以下方面着手:<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危机,幕府统治被推翻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废除专制独裁的行政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内容: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
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B、要从严把关干部的选拔、提升、考核关,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但改革很C、要倡导节约廉洁之风,树立先进典型D、加强法制建设,从严制度
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新经济政策 E、运用经济手段适当提高公务员待遇,切实解决公务员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俄苏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
了新的困难和危机,1921年,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5、同一问题
<1>秦的统一 公元前秦王嬴政先后吞并六国建立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
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国家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族英雄。1683年清政府收取台湾,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加强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影响: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3>港澳回归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分别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
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合声明》《中英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
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后,分别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现<7>罗斯福新政 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上50年不变。港澳回归洗雪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是完成祖国统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一大业的重大步骤
目的:力图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快速复苏 <4>中国对台方针 针对台湾问题,**于1984年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港澳回归是“一国
两制”构想的实现,为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开辟了道路。现在我国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A、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的对台方针 B、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5>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南方种植园主挑起内战,林肯领导人民进行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 碍 C、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新措施,国会通过了《工业复兴法》,根据这个法案,各工业企业
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了政府对工业<6>德国统一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对外战争于1871
生产的调节和控制年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在东欧剧变过程中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再度统一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侵占中国东北
国民政府实行的政策:由于国民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军实行不抵抗政6、经济全球化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策,令东北军10多万人撤入关内
两极格局的终结,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军之手,1932年日本扶持傅仪成立了“伪满洲”东北成为日
作用 本殖民地,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 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6、西藏和平解放
区域性经济集团: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跨国公司: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 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它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或得解放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行科教新国战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参加
国际组织和活动,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加强国际合作 7、废除农奴制
二、 周年问题 目的: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1861年亚力三大二世在保护贵族、地主利
益的前提下,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1、 秦的统一:公园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
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2、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美、日等11国签
订《辛丑条约》 作用:1861年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线要地;华宝东交民巷为“使馆届”,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8、美国南北战争
民参加反帝活动 原因: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工业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导火线:1860年主张限制农奴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败
转折: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共和国。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是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两个法令的颁布,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 热情,扭转了战争局势,1865年南北战争以
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北方的胜利告终
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4、 中共成立:1921.7.23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
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
是民主集中,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 9、苏俄新经济政策
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
“新”的表现(1)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组织和领导工农运动(3)为了取得革命的胜1921年春实行新经济政策
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利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依据中国国情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5)独立建立革命武
装......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5、“九一八”事变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回复商品买卖 1931.9.18日军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第二天占领沈阳城 作用: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
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三、 热点问题
【时事链接】2011.3 日本出现核危机
2011.4 美军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1、 原子能的发展和应用 原子能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军用——民用的过程
(1) 理论的提出: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原子内部蕴
藏巨大能量的秘密,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
(2) 发展和原因: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1945年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
颗原子弹。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利用范围逐步扩大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5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始走上正
轨
为了更好运用原子能,造福人类,应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原则,对于核能源,可能出现
的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解决
2、“九一一”事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的不断发展,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如恐怖活动猖獗。2011年9月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成员劫持民航客机,袭击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等重要目标的恐怖事件。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事件发生后,也不得不主动寻求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反恐力量,有力地打击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说明反恐必须要加强国际之间的相互协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
6>5>4>7>3>2>1>6>5>4>2>1>11>3>10>9>8>7>6>5>2>4>1>3>2>1>4>3>6>5>4>3>2>1>7>6>5>4>3>2>1>4>3>2>1>11>10>9>8>7>6>5>4>3>2>1>6>5>7>4>3>6>2>1>5>4>3>2>1>4>11>10>9>8>3>7>6>5>2>4>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