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感叹号的用法(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带感叹号
(2010-05-07 11:51:40)
转载
标签: 感叹号
育儿
分类: 白话(如水的日子)
朋友问我感叹号的用法,因为女儿考试填标点:啊,可怜的小鸟!孩子在“啊”的后面写叹号,老师批错了。第二次考:啊,祖国真伟大啊!孩子在“啊”的后面写逗号,又错了,这次标准答案是:啊!祖国真伟大。我说,第一种对,因为一句话没说完,叹号要点在后面。不过,我也被儿子的《语文》书整得糊涂着呢!
昨晚等儿子睡熟,拿出他的书一番研究。以下是研究成果,红色部分大家留意。
感叹号的用法
第一、句子中带有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如:中国人民胜利了!
第二、句意中有“警告或鼓励”的祈使句。如:走开!又如: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士兵的!
第三、“称呼他人或打招呼”时,有强烈语气也可以使用感叹号。如:小强!你在干什么?
第四、“语气助词,感叹词”(如:吧、嘛、啊、呢、了、呀、啦)的末尾可用上感叹号。
第五、“拟人化的声音”,可用感叹号表示。例:地板传来咚!咚!咚!的跑步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陈咬金。
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如:
啊,啊!又回到故乡了。
(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也可用感叹号。如:
祥林嫂,你放着吧!
但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感叹号的位置,如:
骑自行车的,站住!
站住,骑自行车的!
以上两句话意思基本相同,只是语序不一样,但是无论怎样,感叹号都应放在句尾。
(三)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可用感叹号,如:
哪里有唱得这样感人的!
(四)语气强烈的独词句或非主谓句后,也用感叹号。如:
飞机!
长途!
(五)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语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也要用感叹号。如: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六)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感叹号,则可保留,这一点和问号一样。如:
他刚走到胡同口,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
(七)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如:
行家一搭眼就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个“好!”
附:《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带感叹号的句子
一、单独使用的感叹号:
1、??????????? 春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笋芽儿》)
2、??????????? 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笋芽儿》)
3、??????????? 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4、??????????? 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小鹿的玫瑰花》)(这句要是我用,就把感叹号写在最后了,不过,后面的句子较长,写在前面也算合理。)
5、??????????? 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小鹿的玫瑰花》)
6、??????????? 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小鹿的玫瑰花》)
7、???????????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小鹿的玫瑰花》)
8、???????????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
9、???????????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不是最弱小的》)
10、??????? 他摇着头,说:“太多啦,太多啦!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11、??????? 人们欢呼着:“**来了!”(《难忘的泼水节》)
12、???????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难忘的泼水节》)
13、???????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
14、???????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
15、???????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北京亮起来了》)
16、??????? 妈妈说:“你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动手做做看》)
17、??????? 我在看‘书’呢!(《最大的“书”》)
18、??????? 岩石就是书啊!(《最大的“书”》)
19、??????? 它们都是字呀!(《最大的“书”》)
20、???????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最大的“书”》)
21、???????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最大的“书”》)
22、???????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最大的“书”》)
23、??????? 动物世界真奇妙!(《语文园地五》)
24、??????? 大自然真奇妙啊!(《语文园地五》)
25、???????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画家和牧童》)
26、???????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画家和牧童》)
27、??????? 画错啦,画错啦!(《画家和牧童》)
28、??????? 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儿子》)
29、???????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儿子》)
30、??????? 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1、???????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2、??????? 小兵,咱们回家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3、??????? 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4、??????? 多懂事的孩子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5、???????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玲玲的画》)
36、???????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寓言两则》)
37、???????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丑小鸭》)
38、???????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救妈妈》)
39、???????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救妈妈》)
40、??????? “外婆,您好!两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到您了。”“这么快呀!”“当然喽!我这次坐的飞船是新型的。”(《阿德的梦》)
41、??????? ?“哎呀!”阿德大叫一声。(《阿德的梦》)
42、??????? 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语文园地八》)
43、??????? 老师听了,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小丽做得对!”(《特别的作业》)
二、连续使用的感叹号:
(一)合理的:
44、???????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找春天》)(这句感叹号是连续使用的,但是因为独立成句,加重语气,觉得使用合理。)
45、???????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儿》)(“拟人化的声音”,连续用感叹号表示,合理。)
46、??????? 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泉水》)(这里连续使用的叹号感觉还是合理的,问好、加强语气且独立成句。)
(二)不太合理的:
47、??????? 她高兴地说:“多么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地长大!”(《笋芽儿》)
48、???????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我不是最弱小的》)
49、??????? 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啊!是伯洛!”(《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50、??????? 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充气雨衣》)
51、??????? 噢!大商场里都有!(《阿德的梦》)
在我的印象中,叹号是不应该这样连续使用的,都应该放在句子末尾,但是《语文》书上都是这么用的,不知道对与错了。)
三、为了加重语气而改句号为叹号的(可用可不用,用不用全凭作者意图,需要特别注意的):
52、??????? 这时,阿德的安全带还没系好,他从椅子上滑了下来!(《阿德的梦》)
53、??????? 盼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春的消息》)
54、???????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春的消息》)
55、??????? 小丽指指桌子上的画,说:“这就是!”(《特别的作业》)
四、感觉应该使用感叹号而没有使用的:
56、???????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小鹿的玫瑰花》)(有“惋惜”,感觉应该是叹号。)
57、???????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有“真”应该是叹号。)
58、???????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寓言两则》)(有“啊”,应该是叹号。)
范文二: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MASTER DEGREE 论文题目: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英文):
A Study on What Rhetorical Questions 作 者: 马政伟指导教师:幺书君 副教授2006 年 5 月 8日论文题目: (中文)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外文)A Study on What Rhetorical
Questions所在院、系、所 :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专专业、名、称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专导专教专师姓专名、职专称 : 幺书君 副教授
论文主题词:什么;反问句;三个平面学专习专期专限 : 2004 年 9 月至
2006 年 7 月
论文提交时间: 2006 年 5 月 8 日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地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 马政伟日期:2006 年 5 月 8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
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
签名:马政伟 导师签名: 幺书君 日期:2006年5月8日
中文摘要
摘要:反问句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式,它采用问句形式,却不表疑问,当它的语
句形式是肯定句时,表达的就是否定的意思;当它的语句形式是否定句时,则表
达肯定的意思。这种语义变化使其中的疑问代词也产生一定变化。
本文以汉语中广泛使用的带“什么”的反问句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语料,
从形式、意义出发将其分成七种不同的结构类型:A+什么、V+什么、V+什么+O、
“什么”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什么”+别人的话、什么+中心
词+VP、P+什么+VP。
通过变换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带“什么”的反问句的语义特点进行考察,并按
照语义指向的不同对“什么”反问句的否定语义特点及实现这种语义特点的
途径
作了分类描写。
昀后,结合反问句语义语用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什么”反问
句的语用价值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什么;反问句;三个平面
外文摘要
Abstract:Rhetorical ques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in Chinese. Though
it takes the form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 the aim of a rhetorical question is not
asking for information. It expresses the positive meaning in a negative form and it
expresses the negative meaning in a positive form. This semantic change makes the
interrogatives change as well
This paper chooses what rhetorical question , one kind of highly-used rhetorical
question in Chinese, as its study subject, and according to meaning mainly and form
as well, divides it into seven types: A+what,V+what, V+what+O, what inserting
phrasal verbs or word, what+the words onesaid, what+headword+VP,
P+what+VP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ransforming and exchanging with other for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what rhetorical of question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semantic pointing, we give a classific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negative semantic features and the way of achieving such a
semanticFinally, combining the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characters of the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expressing, the paper did some discussions to the pragmatic value of thewhat rhetorical questions
Key words: What ;Rhetorical questions;Three planes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
起????????????????????????????1 1.1.1 选
题意义??????????????????????????1 1.1.2 研
究方法??????????????????????????1 1.1.3 语
料来源??????????????????????????1
1.2 研究现
状????????????????????????????2
1.3 研究范
围????????????????????????????4
第二章 带“什么”的反问句结构类型及特点
2.1 A+什么 ????????????????????????????5
2.1.1 A+什么??????????????????????????6
2.1.2 A+什么+A ????????????????????????6
2.2 V+什么????????????????????????????6
2.2.1 V+什么+V+什么??????????????????????7
2.2.2 V+什么+V ????????????????????????8
2.2.3 V+?+什么????????????????????????8
2.3 V+什么
+O???????????????????????????9
2.3.1 V+什么+N ????????????????????????10
2.3.2 V+什么+A ????????????????????????10
2.3.3 V+?什么+? ???????????????????????11
2.3.4 有+什么+? ????????????????????????11
2.4“什么”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13
2.4.1?什么? ?????????????????????????13
2.4.2?的什么? ????????????????????????13
2.4.3?的是什么? ???????????????????????13
2.5 什么+别人的话???????????????????????14
2.5.1 什么+引述性话语?????????????????????14
2.5.2 什么 X 不 X(的)??????????????????????16
2.5.3什么?X?Y(的)??????????????????????16
2.6 什么+中心词+VP??????????????????????16
2.6.1 什么+时候+VP ??????????????????????16
2.6.2 什么+一般 N+VP ??????????????????????17
2.6.3 什么+VP ??????????????????????17
2.7 P+什么+VP??????????????????????????17
2.7.1 凭+什么+VP????????????????????????17
2.7.2 其他 P+什么+VP???????????????????????18
第三章 带“什么”的反问句语义分析
3.1带“什么”的反问句的语义特
点??????????????????19 3.1.1 一般性否定????????????????????????19
3.1.2 周遍性否定????????????????????????22
3.1.3 几种特殊的反问句?????????????????????23
3.2带“什么”的反问句的语义实现途
径????????????????26
3.2.1 否定语义前指???????????????????????27
3.2.2 否定语义后指???????????????????????28
3.2.3 否定语义不单指向句子中的某个词???????????29
3.2.4 否定语义指向模糊?????????????????????30
3.3带“什么”的反问句的语义制约因
素????????????????31
3.3.1 语言环境?????????????????????????32
3.3.2 重音分布?????????????????????????
33
3.3.3 词语意义?????????????????????????34
3.3.4 标点符号的运用??????????????????????35
第四章 带“什么”的反问句语用分析
4.1 反问句的语用特点????????????????????37
4.2 带“什么”的反问句的语用含义及功能 ??????????????38
4.2.1“什么”反问句的语用含义??????????????????38
4.2.2“什么”反问句的语用功能??????????????????39
4.3“什么”反问句的习用化?????????????????????44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成
果 ???????????????????????????46
5.2 研究局
限 ???????????????????????????46
附录一 ?????????????????????????????48
附录二 ?????????????????????????????49
参考书目 ????????????????????????????90
参考论文 ????????????????????????????91
致谢 ??????????????????????????????93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意义
反问句具有自身的特点: (1)反问句是一种常用的很有特色的句类,它采用
问句的形式表达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意思,只有疑问之表却无疑问之实。 (2)反问
句如果就语表信息而言提供的都是已知的信息,而且常常会有前提句加以说明。
(3)反问句也存在着一定的预设,显示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实现某种特定的
语用价值,在汉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重
要方式。
作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句式,目前对反问句的研究还没有满足实际需要,尤
其对于反问句中的某一具体的细类之全面研究更是空白。有鉴于此,本文从
带“什
么”的反问句入手,通过考察其结构类型、语义和语用特征,试图对该类型的反
问句之整体面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其他类型的反问句的
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借助变换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通过
详实的语言材料,对带“什么”的反问句的结构类型、语义和语用特点进行探究,
试图勾勒出这一类型的反问句的大致面貌。
1.1.3 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有:
1
一、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从口语语料、报刊语料和文学语料中共筛选出带“什么”的反问句151个。
其中各种语体的反问句数量分别为24个、88个、39个。
二、现当代文学中剧本、小说
1
网址:////0>.1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从剧本《曹禺选集》中筛选出带“什么”的反问句141个。
从小说《王朔文集》中筛选出带“什么”的反问句640个。
1.2 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们对反问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宏观上谈什么是
反问句,如吕叔湘(1990)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
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
刘月华(2004)认为“反问句的特点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句子用来加强肯定的
表述,以肯定形式出现的句子用来加强否定的表述。” (二)只谈某一种或某几种
特殊形式的反问句,如丁声树等(1962)提出了 “难道、岂”等几种有区别标
志的反问句。苏培成(1984)谈了一种复句紧缩形式的反问句,并把这种反问句
称为“一种特殊的反问句” 。于根元(1995)论述了“难道”类、 “不是甲又是谁”
等五种反问句。(三)并不专谈反问句,只是在文章中提到对反问句的看法,如
李宇明(1990)认为“反问句是一种假问句”。陈妹金在《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
一文中对反问句与疑问句进行了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比较。
学者们注意到,使用反问句的人与使用疑问句的人不同,对问题的看法、态
度是明朗的,因此对反问句要不要回答也作了考察。于根元(1984)指出由于反
问句实际上含有答案,因此一般不需要回答,但从听话人的角度分析,发现反问
句不少是可以回答的,而且实际上有回答的。关键是:反问句往往要对方不作反
对的回答。刘松汉(1989)运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来区别一般疑问句和反
问句,指出前者的深层结构包含有未知信息X,后者则不包含未知信息。而深层
结构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的语义前提不同,反问句必须有充分条件
的语义前提,而一般疑问句则没有。徐思益(1986)、刘钦荣(1995)也都从反
问句和疑问句的不同论证了反问句特有的语法特征。
关于反问句的语义研究,许皓光(1985)认为影响反问句的语义因素至少有
五个方面:语言环境;副词“不是”、“还”;语句重音的转移;词序的变化和词
语的虚化。其中前三项昀为重要。常玉钟(1992)提出在语境中把握反问句的语
用含义,指出它的隐含义、行为性和多样化三个特点,并提出了反问句的习用化。
郭继懋(1997)提出了使用反问句的三个语义语用条件。胡孝斌(1999)通过对
话剧《雷雨》中的反问句考察,进一步探索制约反问句的因素以及反问句与真性
问句的区别。2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在反问句语用研究方面,胡孝斌(1999)从反问句的特点出发,结合反问句
的话语功能,指出反问句在《雷雨》的语言风格形成过程中,较之其他句式有更
为突出的作用与影响。另外,倪兰(2003)、刘娅琼(2004)、刘钦荣(2004)等
从反问句的结构特点入手,与一般疑问句的结构进行比较,总结了反问句的一些
特殊表达式,并且注意到了其句式特点与语用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反问句表达否定含义,如曾毅平、杜宝莲(2004),朱俊雄(2004)。
除此之外对反问句功能的认识还有一些其他看法:首先是反问句表达语气,“同
样的意思,用反问句来说比平常的肯定句否定句更有力量。”丁声树(1962) ;其
次,刘月华(1983)认为“反问句是表示强调的一种方式。”再次,张文泰(1984)
指出“反问句本身就是一种判断。” 昀后,也有人认为反问句表达的是一种“约
束”力量,如邵敬敏(1996)认为“反问传递说话人对对方的一种‘约束’力量”,
“这种约束力量反映了反问句对交际另一方潜在的导向性,??要求对方的回答
与自己的看法保持一致。”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反问句的文章数量较少。施家炜(1998)在研究 22 类
句式习得时曾涉及两类反问句。赵雷(2000)对留学生使用反问句的情况进行了
调查,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课型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董付兰(2000)谈
到了反问句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该文明确指出现有教学
中陷入的几个误区。祖人植(2000)列举了某部中级口语教材中的 20 个教学难
点句式中有9个为反问句,通过对其复杂的语用含义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
的句式表达的语用含义学生难以体会,如抱怨、调侃、挤兑等,因此,作为教学
内容的反问句应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及接受能力。
另外,邵敬敏(1989)、岗文(1996)、史锡尧(1996)等也对“什么”的非
疑问用法作了探讨。对于带“什么”的反问句:朱军,盛新华(2002)从三个平
面的角度对“V 什么 V”类的反问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V 什么 V”式是现
代汉语中常用的表否定的句式。它形式上昀大的特点是“什么”前后的词语相同,
它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V 什么 V”式的基本语义特征是表否定,这是通
过“什么”实现的;“V什么V”式的语用特点是表示强烈的否定、表达强烈
的意
志性及简略性。晏宗杰(2004)分析指出“V什么V”和“V+什么”句式的差异,
昀后从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的角度阐释相关句式,说明语言表达的间接性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话语的礼貌级别。
鉴于以上对于反问句研究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对于诸多反
问句类别中的小类的研究尚嫌不足:第一,应该说研究反问句不仅仅是语用层面
的问题,反问句也可以在句法形式层面进行考察。如果能够借助形式上的标记,
再结合反问句的功能,将形式和功能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反问句的研究形成立体
3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化效果。第二,对于反问句语用含义的考察也是零星的。本文认为反问句还可以
表达劝阻、委婉等功能,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可以成为制约反问句的一个因素,这
些内容如果补充到目前反问句的研究中去,无疑会使反问句的研究更为全面。
1.3 研究范围
本文的考察对象是筛选出的 932 个带有“什么”的反问句。由于带“为什么”
的反问句在目前所看到的有关反问句的研究中,大都把它与“怎么”、 “难道”等
几类特殊的反问句同等看待,而且“为什么”类的反问句自身又比较复杂,因此,
本文为了缩小研究范围,并没有收录含有“为什么”的反问句。 4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第二章 带“什么”的反问句结构类型及特点
本文从所统计的 932 个带“什么”的反问句中,依据“什么”出现的位置不
同共归纳出七种不同的结构类型,下面就这七大类型的带“什么”的反问句及其
特点做一一说明。
2.1 A+什么
2
“什么”放在形容词后,构成“A+什么”格式的反问句。
3
(1)我说,工作是干不完的,急什么呢?(北报15)
(2)刘利全:“傻什么呀?我们才不傻呢。你们逮着就逮着吧,大不了我们
晚会不搞了,一点其它事儿都没有,拍屁股走人,真傻的是你们。”(王懵11)
(3)宁克说:“马上就快是一家人了,您还客气什么?”说完却又似做贼心
虚般望了望叶桑。叶桑正打着一个长长的呵欠,但眼角的余光窥见了宁克的神态。
(北文8)
(4) “好什么呀?人家年轻夫妇天天出去玩,逛公园看演出下馆子。咱们呢?
打结婚你就再也不带我下馆子了,一场电影也没看过。”(王给23)
(5)鲁贵:你看,你看,你又急了,急什么?(曹雷1)
本文搜集到的语料中出现的其他形容词还有厉害、慌、累、烦、肉麻、牛×、
狂、可怕、犹豫等。从句法形式上看,“什么”在形容词之后。从形容词本身来
看,既有单音节形容词,也有双音节形容词。在我们的语料中没有发现多音节形
4
容词加“什么”构成的反问句。一般情况下,以下几种形容词 不可以进入“A
+什么”格式:
?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义,如深红、浅绿、漆黑、雪白等。?形容词的重叠
形式,不管是由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而成,或是由双音节形容词重叠而成,亦或是
5
由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加后?构成的形容词,如高高(的) 、大大(的) 、长
2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采用了以下符号:A??形容词,V??动词,N??名词,O??宾语,P??介词,
VP??动词性成分,NP??名词性成分。
3
“北报”是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报刊语料的缩写,数字 15是该例句在本文语料中的编号。其他语料
出处的缩写均采用这种方法。详见目录一。
4
这里的形容词均来自:1.施关?, 《名词、动词、形容词》,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王启龙, 《现
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5
形容词后有括号的“的”表示可有可无,没有括号的“的”表示必须有。5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长的、黑黑的等;干干净净、清清楚楚,胡里胡涂、慌里慌张,孤单单、空旷旷,
绿油油、圆乎乎等。?非谓形容词。单音节的如男、女、雌、雄;双音节的如袖
珍、个别、慢性,大型;三音节的如多年生、无记名、多弹头等。
这些形容词虽然不可以放在形容词后构成“A+什么”格式的反问句,但如
果它们是在别人的话中出现的,则听话人用“什么”否定别人的话时,形容词可
用在“什么”后,例如:
(7)甲:你那件衣服的颜色是深红的吧。
乙:什么深红!是浅绿色的。
2.1.1 A+什么+A
“什么”插入前后两个相同的形容词中间,构成“A+什么+A”格式的反问句, 其中单音节形容词昀为典型。以我们搜集到的 24个例句中的 9个单音节词
为例,
这些词都可以进入该格式。如:
(1)路上,他为自己举子看榜似的激动心情十分羞愧,连连责骂自己的不成 熟:美什么美?可不是应该的?和那些福童比起来,你已经晚了。(王一1) 2.1.2 A+什么+A+什么
(1) “肉麻什么肉麻什么?”安佳闻声回头白我一眼, “先跟你自个拼了吧。” (王点19)
(2)一个交通警呵斥一个乱闯乱瞧的中国小伙子。小伙子满不在乎地说: “厉 害什么,厉害什么,不就是一帮香港人吗?” “香港人?人家是日本人。”我笑
了,
很多行人也边走边笑。(北文29)
此类带“什么”的反问句,“A+什么”重复使用,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 例(1)中的“肉麻什么肉麻什么”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标记,语势强 烈程度尤为明显。
2.2 V+什么
“什么” 放在动词的后面,构成“V+什么”格式的反问句。 (1)陈:李东宝啊,李东宝,你还会什么?我看,你就会萝卜肉,肉萝卜,?? (北口10)
(2)戈:你懂什么呀。台湾人拍片儿啊,就是情真意切。(北口20) (3)牛:小李子,你还不回去睡觉,还磨蹭什么呢?年轻人一点儿不知道爱
6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惜身子。等老了就该后悔了。刚才我还跟他们说呢。老陈呢,有什么事儿让我去
办,赶快让他??啊,是说要换封面儿吗?那照相,我可不行。(北口25)
(4)沈同生接口说: “她能做什么呢,满打满算才 12 岁,今天清明,恰好是
她的生日。”(北报73)
(5)“行了,行了,自己闹的还哭什么?”我摘下铁丝上晾的一条手巾递给
她,“擦擦泪。”(王给13)
本文语料中出现的其他动词还有喊、聊、考虑、干、怕、望、知道、安排、
有、算、是、说明、叫、说、污染、赌、吹、吃、看、心疼、跑、使用、关心、
气、忌讳、笑、撞、嚷、管、报、闹、等、原谅、学、求、图、要求、掩盖、装、
传、趁、切、呼、吵、飞、演、计较、听、像、嘟囔、躲、唠叨、哆嗦、掏、买、
争、跳、抢、告诉、顶、谈等。
这里的“什么”都不表疑问。用在一般动词后,表示否定。如“哭什么”,
意思是别哭了;用在“有”、“算”、“干”等后,表示虚指。如这“算什么呀”,
意思是这不算什么或这算不了什么。
对于“干什么”出现的句法环境不同,它的用法需做具体分析。第一,作句
子的谓语中心语,意思相当于“做什么”。 例如:
(6)“我?主力都打垮了,我这百十号人能干什么?我只好跟大家说,哥们 儿们,撒了吧,想活命的就快跑。”(王千19)
第二,出现在关系复句或紧缩复句及其他动词性成分后,用来对复句的前提 项或“干什么”前的动词性成分描述的情况进行否定。例如: (7)电话挂断后,**恶狠狠地对姚文元说:“这倒是一个怪问题。这还 需要请示?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打仗。不带武器,我要出动军队干什么??” 北 报49
(8) “别他妈的不要脸!老缠着我干什么?”瓦刀脸发着青光,像头野兽。北 文21例(7)和(8)的意思分别为“出动军队要带武器”、“不要老缠着我”。 从V+什么这一基本格式还可以衍生出以下格式:
2.2.1 V+什么+V
“什么”插入在前后两个相同的动词中间,构成“V+什么+V”格式的反问句。 例如:
(1)“看什么看!”我怒吼一声,朝小孩踢了一脚,他连滚带爬地跑了。(王 动12)7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2)胖胖大大的钱康从车上喝道而下:“挤什么挤?先下后上!”他穿过车 门旁的人群昂首而去。(王无2)
本文搜集到的6例中的动词都是单音节词,句子的主语可省略,也可以不省 略。例如:
(3)“你叫什么叫?”(王过52)
V+什么+V句式是口语中常用的一种反问句,结构紧凑,具有相对封闭性,
但可以插入语气词,例如:
(4)郭燕?你跟我喊什么呀喊。(北口3)
2.2.2 V+什么+V+什么
(1)“你嚷什么嚷什么?我妈在外边竖着耳朵呢?”慧芳跑去窥视了一下, 把门关了,“说话不会小声说?说吧,你想说什么?”夏顺开倒吭哧吭哧说不出 来了。(王刘30)
(2)“那有什么,那有什么!”我不服,“我也是少数民族,满族!和你们汉 族有亡国灭种之恨。” (北文30)
(3)“有什么呀有什么呀?别跟我说这个,我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信??我 算看透了,想客客气气的,什么都办不成,该恶就得恶!”(王点28) 在此类带“什么”的反问句里,“V+什么”重复使用,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 用。 “V+什么”之间可以有停顿,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如例(2)用逗号
表
示。在我们搜集到的这种类型的16个例句中,有4个例句使用了逗号、问号; 也可以插入语气词,如例(3)。当然,标点符号和语气词同时出现在句中的情
况
也有,如:
(4)“有什么呀,有什么呀,逮着就逮着您,何必那么兴奋。”周瑾未及动 作,关山平已迅速弯腰将雪糕捡起,掏出钱给老头。(王给2) 有时,“V+什么”重复不止两次,例如:
(5)“闹什么闹什么闹什么?”随着一连串不耐烦地诘问,两个民警晃着警 棍走进来。(王点12)
2.2.3 V+?+什么
在V后可以插入“个”、 “些”、 “点子”等词,也可以在 V 后带有宾语和补语,
在形式上形成V+个/些/点子+什么、V+宾语+什么、V+补+什么等不同的格
式。
(1)临和家里人分手时,母亲哭了,父亲不以为然,在一旁数落说:“又不
是去当兵,哭个什么!”在路上,张英才一直想这个问题,怎么去当兵的就可以
8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哭,大家不都是抢着去么?(北报55)
(2)陈奶妈 (一面向大客厅走,一面唠叨)唉,愫小姐也是孤零零的可怜!
可也白糟蹋粮食,这时候这鸽子还喂个什么劲儿。(曹北74)
例(2)动词和动词后的名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了,有人
6
把这种情况称作逻辑意义上的动宾结构 ,即“什么”出现在逻辑意义上的动宾
结构中间,去掉“什么”,动词与宾语中心语不能成为结构,或“什么”与宾语
中心语不能构成结构。这种情况一般都可以省略宾语“劲儿”成为如例(1)那
样的情形,但省略后语气减缓。
(3)这帮孩子平时都聊些什么?竞些什么乌七八糟的想法。(王我55)
(4)鲁贵:这么晚还不睡?还说点子什么?(曹雷42)
(5)“讨厌!有些人就是爱没事议论别人。我混得好坏碍着他们什么了?”
(王刘7)
(6)“你把我写成什么了?”他泪眼婆娑地望着爸爸,“我是那样么?”(王
我23)
这里,句子中谓语动词后分别有“些”、“点子”、“他们” 、“成”等词语,其
中“些”、“点子”是量词,“他们” 、“成”分别是谓语动词的宾语和补语。理解
这样的反问句语义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就是对主要动词“聊”、
“说”、“(妨)碍”、“写”等的否定,事实上反问句否定的恰恰是对“聊”“说”
的内容、 “(妨)碍”的对象和“写”的结果。可见,这一点和动词后直接加“什
么”的反问句是有区别的。
(7)江泰:你既然知道这件事这么难办,你要我去干什么?(曹北70)
(8)四凤:哥哥哪点对不起您,您这样骂他干什么?(曹雷5)“干什么”用在动词后,形成动词+V+什么的格式。这类反问句中否定的
对象是前一动词,并非动词“干”,因此,例(7)和例(8)划线部分的意思分
别是“你不必要我去”,“您别这样骂他”。
2.3 V+什么+?
“什么”插入动宾词组中间,构成“V+什么+O”格式的反问句。其中 O 代表
动词所关涉的宾语成分,根据充任O的词性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6
刘钦荣,《反问句和询问句句法结构间的关系》,《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9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2.3.1 V+什么+N
宾语由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充当,构成“V+什么+N”格式的反问句。在我们搜 集到的句子中,这类格式的反问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去掉“什么”
后,
动宾关系仍然成立。例如:
(1)郭燕:我觉得咱们就像掉海里了。我说你跟这儿浪费什么时间呢。(北 口2) (2)“别那么大惊小怪。”我说石静,“去什么医院,你没看血已经不
流了?
回头洗洗,自己上点药就行了。”(王永6)
例(1)~(2)去掉“什么”后,“浪费时间”、“去医院”动宾关系仍然 成立。另一类是去掉“什么”后,整个句子不能成立。例如: (3)看到自己妻子穿着睡衣、拎着高跟鞋、光着两只脚丫、弯腰沿着黑漆漆 的走廊一溜烟地跑远,我心想:这叫什么事呵!(王过21) (4)牛:诶诶,我同意戈玲看法。酒不是好东西。诶,你还记得吗?上次咱 编辑部会餐你吐成什么样儿了?(北口6)
例(3)~(4)去掉“什么”后,“这叫事”、“吐成样儿”都不能成立。 另外,V+什么+N这类反问句还可以细分为“V+得+什么+N”类、“V+补
+什么+O”类,还有的动词前后可以插入“哪”、“了”、“他妈”。例如: (5)“炒得什么玩艺呀,真难吃。”(王浮8)
(6)“听听,狂成什么样儿?”刘桂珍恨恨地对马林生说,“这样下去还得 了?”(王我17)
(7)“小孩子没经过事。我倒真有心想去告诉他,甭害怕,没什么了不起, 什么‘处分’呐‘装档案’啦都是吓唬你,小孩哪来什么档案?”(王我22) (8)我站起来,走到大衣柜的镜子前怜惜地看着自己,“瞧瞧你都成了什么 样子。”(王点1)
(9)不知道钱有用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生下来就有钱的,一种是还没尝过 会花钱的滋味的。装他妈什么精神贵族!(王玩59)
2.3.2 V+什么+A
宾语由形容词充当,构成“V+什么+A”格式的反问句。例如: (1)“你别拿我开心了,我算什么杰出?家庭妇女一个。”慧芳说到这里, 黯然神伤。(王刘11) (2)“你这算什么深刻?就差说我不是人了?”(王我
24) 10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2.3.3 V+?什么+?
这类格式的反问句比较特殊,句子中有两个动词,反问句否定的不是“什么” 后的动词,而是前一个动词及其关涉的成分。例如:
(1)“你才吃几碗干饭?知道什么好吃?”(王顽18)
(2)四凤:你难道看不出这是什么情形么?(曹雷29)
(3)周朴园:(翻着眼)你知道社会是什么?(曹雷14)
上例反问句的意思不是“不好吃”、 “这不是??情形”、 “社会不是?” ,
而是
“不知道什么好吃”, “你应该可以看得出这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你不
知道社会
是什么(样子)”等。
2.3.4 有+什么+?
2.3.4.1 有+什么+N
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成分。这种类型的反问句大致又可以分出有+什么+N、 哪+有+什么+N,有+什么+V头、有+宾语+什么+N等几种格式。例如: (1)“中央**首长不要怕群众嘛!出来谈谈有什么关系呢?”汤某旁边的 “革联会”其他成员开始冷嘲热讽了。(北报78)
(2)四凤:(小声点)这有什么喊头。(曹雷4)
(3)哪有什么别的味,最后还不都是味精味。(王顽17)
(4)“有你什么事?”肖科平白了钱康一眼,“还嫌这关系不够乱?”(王 无22)有时,哪+有+什么+N和有+宾语+什么+N两种格式的反问句会柔和在一 起,成为哪+有+宾语+什么+N的形式。例如:
(5)“咱们也就是以前太正派没干,咱们要真干,哪还有他们什么事?咱们 不比他们猛?越南人怎么样?美国人都治不了的叫咱哥儿已治了。”(王玩56) 2.3.4.2 有+什么+V
宾语是动词性成分。例如:
(1)“我有什么对不起你!”她冲我喊。(王空10)
很多情况下,动词性成分由可+V/A 来充当,形成有+什么+可+V/A 的格式。
在我们搜集到的58个句子中,有39个这样的句子。这种句子的末尾通常以
“的”
收尾(37例),但也可带其他语气词,如“呢”(仅2例)。例如: (2)“有什么可高兴的?”老单说,“你也别高兴得太早。”(王枉3)11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3)“不谈,有什么好谈的?”她裹着被子转身朝里。(王过43) (4)“我有什么可羡慕的,整个一个苦命人儿。”她又看书,端起床头柜上 的水杯喝了口水。(王过7)
(5)呵,这高尚、纯洁的心灵摇撼着汪静之的心。他在这样的女友面前还有 什么可说呢?(北报38)
2.3.4.3 有什么+A
宾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成分。这种格式的反问句从形式、意义出发又可分 为肯定与否定两种情况:
(一)肯定式:
(1)“这有什么奇怪?还有人经常说撕纸杀马呢,我就不痴心,因为我既不 怕‘撕’也不是‘马’。要这么矫情起来,没完了。”(王痴14) (2)这些生意人总以为你走他来,顾客多的是,得罪个把顾客,有什么了不 起。殊不知今天你得罪个把顾客,明天又得罪个把顾客,这些顾客再把自己的
冷
遇四处宣传,长此以往,再红火的生意也会变得清淡。(北报14) (二)否定式:
(3)曾思懿 (非常豪爽地)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呢?(曹北86)
(4)问鞠安贵“心里平衡不?”他却说:“有什么不平衡的!这还是我的一
大乐呢!要是撤了这差使,兴许我还难受呢!”(北报8) 在我们搜集到的语料中,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形容词有“不好、不平衡、不合
适、不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语的肯定形式(“好”除外)一般不能出现
在“有什么”之后,但它们的正反并举形式则完全可以。如: 有什么不平衡? 有什么平衡不平衡?
有什么平衡??
2.3.4.4 有+什么+连动式
关于连动式,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介绍到:连动词组充当谓语的句
7
子叫“连动式”。但他并没有对什么是连动词组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刘月华在《实
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中指出连动式(书中用的名称是“连动句”)的特点是“谓
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构成,在动词短语中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两
8
个动词短语共用一个主语。”我们这里采用后者的说法。由连动式充当的反问句
7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第 331页。
8
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 701
页。12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在我们的语料中共有16例,如:
(1)还有什么能比这一份牵挂更能慰藉这些“马路天使”的心呢?(北报6) (2)你有什么理由动不动就哭?就哀叹?你可以了!有自己的房子,还大小 算个艺术家,笛儿吹得不错,又有这两个男人一天到晚屁颠颠地追着你,你要
再
觉得不幸,别人还没法活了!(王无24)这种反问句在结构上而言由前一动词
是“有”的连动式构成。
2.4 “什么”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
2.4.1 ?什么?
“什么”直接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构成“?什么?”格式的 反问句。
(1) “你别不承认,你替她们打什么掩护?”阮琳对司徒聪接着说, “这办公 室里我也就和司马还能说到一起,别人全特坏,你别理她们。”(北文20) (2)你撒什么野?你还想把家再砸一遍么?”(王过53)
(3)“别回家,回什么家呀。”杨重对于观说,“回家多没劲儿,你也没媳 妇儿,你爸也不待见你。”(王顽4)
2.4.2 ?的什么?
“什么”和其前面附带的“的”一起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构
成“?的什么?”格式的反问句。
(1)有钱再欠账,没有钱,你欠的什么账,别丢人!(曹北38)
(2)刘思佳还是那副文静而客气的腔调: “不偷不抢,不犯法,丢的什么人?”
(北文18)
(3)曾思懿 她嫁谁有你的什么?你关的什么心?(曹北11)
2.4.3 ?的是什么?
“什么”前有“的”、 “是”,一起插入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中间,构成“?
的是什么?”格式的反问句。
(1)江泰 你看看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曹北43)
本文语料中出现的其他动宾词组或支配式复合词还有如,着急、掺乱、中毒、
变天、开会、有意思、败兴、干活、打掩护、上馆子、治气、犯戒、有错、害怕、
13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撒气、赌气、起腻、占便宜、发疯、出洋相、较劲、懂事、凑热闹、像样、有数、
上课、挡横儿、管用、救国、扯臊、窜门、打岔、搞鬼、有劲、开心、瞪眼、发
病、拍电报、恭喜、拜节、打哈哈、演戏、说话、搞明堂、打仗、出事、欠账、
过节、摆阔气、存心等。
对于以上三种格式,2.4.1和2.4.2比较常见,人们使用得也比较频繁,其
中2.4.1又较为常见,而2.4.3相对而言较不常见,人们较少使用。从我们的语
料统计情况来看,96个句子中,以上三种格式的句子所占数量依次为84、11、1。
2.5 什么+别人的话
丁声树等(1980)指出:“重复别人的话,前都加个‘什么’,表示不赞成,
不同意,也是反问的语气”。例如 “什么好劳动?” “什么非用不行?” “什么粗
人不粗人?”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除了丁声树列举过的“什么”后是对
方原话, “什么”后是“X不X”形式外,还有一类“什么”后为不同的代词或称
呼,即本文列出的“什么+X+Y”。
2.5.1 什么+引述性话语
2.5.1.1 什么+引用原话
实际上对别人的话进行引用时,很少引述整话句,但也有。主要是引用其中
自己不同意的部分,否定什么就引用什么。因此,几乎所有句子成分都可能放在
“什么”后作为否定的对象。例如:
(1)“我以为??”“什么你以为。”阿眉蛮厉害地打断我。(王空5)(主
谓结构)
(2)但,陈重坤毕竟是当今一市之长的小妹呀,这事可要先请示一下陈毅市 长。于是,这情况很快反映到了陈毅那里。陈毅一听,不由勃然大怒,道:“还 什么停止候补呀?开除党籍!给我马上开除她的党籍!”(北报61)(动宾结构) (3)夏顺开被慧芳逗得哈哈笑个不停,指着她道:“你现在也会开玩笑了。” “什么叫现在也会?不是你说说,我过去怎么啦?叫你说得我过去好像都不是
人
了。”(王刘13)(偏正结构)
(4)“为什么不早说?”“不早说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自己父亲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王过60)(名词宾语) (5)“开玩笑。”杨重分辩。14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什么开玩笑?工作就是工作,怎么能开笑?你们开玩笑,他当了真,兴冲冲跑 到瑞典人那儿肯定挨一顿臊,自尊心怎么受得了?你们这是严重违反品德的
行
为!”(王你23)(整句话)
2.5.1.2 什么+主观评断
“什么”后并非说话人的原话,而是一种主观评断,即听话人对对方的言行 按照自己的理解所作出的一种评价和判断。如:
(1)“你吃你的去吧,吃死你!”她抱着被子瓮声瓮气恶狠狠地说。 “什么话?”我回饭桌坐下继续吃饭。(王过10)
(2)“你什么意思?”我在椅子上转过身,面对着服务员说,“嫌宰得不过 瘾?”服务员拿起菜单飞快地走了。(王给24)
(3)“就你给群众这印象,赶明儿就是抱着炸药包把哪儿炸了,也没人为你 闻讯痛哭,十里二十里山路起来祭奠??什么东西!”(王我87) 2.5.1.3 什么+呀
有时,句子中并不出现引别人的话,而是以“什么”紧跟语气词的形式来表 达不赞同、不同意。如:
(1)“瞧左边那个。”五个人走出一段距离才半溜回过头飞快地瞥上一眼, 兴奋地大步向前走:“什么呀?一点都不帅。”(王千27) (2)“什么呀。”她明白过来,笑着打了一下,“我没跟他在一起,我自己 上的街。??”(王痴5)
我们注意到,在表达不赞同、不同意的同时,“什么”后边会紧跟表明自己 看法、意见的话。如上两例中的“一点都不帅”、“我没跟他在一起,我自己
上
的街。”2.5.1.4 引文+什么
“什么”放在引述别人的话之后时,多有追问的意思,但也可算作一种否定。 这里引文多由单独一个词来充当,在我们搜集到的语料里有连词、动词、代
词等。
(1)“可是??可是??”马林生又开始结巴。
“可是什么?想说你还没同意是否进一步接触呢是么?”齐怀远冷冷地看着 马林。(王我58)
(2)“我保证。”15
带“什么”的反问句研究
“保证什么?大梦拳传广你们不是还没找着?这位爷找不着,你就是把那个
外国胖子骗来不也没招?”(王千4)
(3)“你什么呢?你给我回来!”老头儿在后厉喝。(北文35) 2.5.2 什么 X 不 X(的)
这里前后的两个X相同,第一个X是别人说话中提到的内容,第二个是听话 人自己所加。如:
(1)“人不喝你别强迫人家。”杨重冲宝康说,“什么男子汉不男子汉,我 就烦这贴胸毛的事,??”(王顽10)
(2)“就湿着吧,我怎么能穿你的女式衣服。”
“什么女式不女式,你看看那些衣服,男女都能穿。”(王橡14) (3)四凤 (回过头)哼,妈是个本分人,念过书的,讲脸,舍不得把自己 的女儿叫人家使唤。
鲁贵:什么脸不脸?又是你妈那一套!(曹雷2)
2.5.3 什么?X?Y(的)
“X”或“Y”其一是别人说话中提到的内容,另一个是与之相对的概念。如: (1)李东宝道:“我领你们去找他们,这帮坏蛋,不能跑了他们。” “什么他们你们的?我就认你们!我不管你们是不是受害者,我就认公章!” (王懵8)
(2)“还有,你们屁大的孩子,互相乱叫什么‘老李’‘老张’的?小小年 纪一个个老气横秋的,看着也不像呵。”(王我59)
2.6 什么+中心词+VP
在这种类型的反问句里,从我们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如果中心词在句中出现 的话,中心词均由名词充任,“什么”在这种格式的反问句中表任指。中心词
指
的是紧贴在“什么”后的名词。
2.6.
范文三:感叹号的作用 无形的感叹号
感叹号的作用 无形的感叹号
无形的感叹号 无形的感叹号
河北任丘华北油田少年宫五年级曾梦玲
大家都知道感叹号的作用,如:表示惊叹或惊讶??但是,大家知不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无形的感叹号呢,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把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寄给出版社后,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出版社的回信。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正文只有一个大大的“,”。信寄出几天后,雨果接到了出版社的回信,信中没有字,只有一人大大的“~”。雨果一看,就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惨世界》很快就出版了。一个有形的感叹号,表达了编辑对作品《悲惨世界》的高度肯定,可还有一个无形的感叹号表达了大家对雨果写作水平的高度肯定。一部《悲惨世界》就是一个感叹号,从此奠定了雨果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
自然中,也有许多无形的感叹号给予人深刻的含义,为人类敲响警钟。
红绿灯是司机的感叹号。当他们开着汽车飞驰在马路上时,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个无形的感叹号dd红绿灯提醒着他们,让司机时时刻刻都牢记安全行驶,不可掉以轻心。
警察是坏人的感叹号。为什么呢,坏人一看到警察那威严的身姿,就会在正义使者的面前抖如筛糠。邪恶永远惧怕正义。这无形的感叹号也永远提醒坏人不要做坏事。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无形的感叹号,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标点,它还是人生中的一口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
无形的感叹号相关内容:水质污染的实验 这是一项有关水污染的实验。先准备三个鱼缸,分清水和两中污染程度不同的水,还有一些小金鱼。实验过程:在三个鱼缸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洁水和污染程度不同的废水,各放入相同数量的小金鱼。...
黑洞,宇宙未解之谜 在宇宙间有一个看不见的大恶魔。它能吞食原子、光、声音、电磁波、尘埃、巨大的恒星等所有的东西。这个大恶魔就是黑洞。当所以的东西被它吞食时,就像掉进了无底洞而变得无影无踪。黑洞真是一个无底的大黑窟窿吗,当然不是。
路程 上个星期我们回去广东拜祭,我们是开车去的,因此我很好奇去那么远,路程要多少公里,回来时和去时的路程是否相同,所以在去的时侯我想一定要弄清这些问题,不过要怎么弄呢,我想要隔一阵子就问一下开了多少公里,还要问去到要多少时间,...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求这个数和那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这些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亲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文四:无形的感叹号
无形的感叹号
河北任丘华北油田少年宫五年级曾梦玲
大家都知道感叹号的作用,如:表示惊叹或惊讶……但是,大家知不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无形的感叹号呢?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把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寄给出版社后,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出版社的回信。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正文只有一个大大的“?”。信寄出几天后,雨果接到了出版社的回信,信中没有字,只有一人大大的“!”。雨果一看,就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惨世界》很快就出版了。一个有形的感叹号,表达了编辑对作品《悲惨世界》的高度肯定,可还有一个无形的感叹号表达了大家对雨果写作水平的高度肯定。一部《悲惨世界》就是一个感叹号,从此奠定了雨果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
自然中,也有许多无形的感叹号给予人深刻的含义,为人类敲响警钟。
红绿灯是司机的感叹号。当他们开着汽车飞驰在马路上时,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个无形的感叹号dd红绿灯提醒着他们,让司机时时刻刻都牢记安全行驶,不可掉以轻心。
警察是坏人的感叹号。为什么呢?坏人一看到警察那威严的身姿,就会在正义使者的面前抖如筛糠。邪恶永远惧怕正义。这无形的感叹号也永远提醒坏人不要做坏事。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无形的感叹号,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标点,它还是人生中的一口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
范文五:感叹号的用法
感叹号的用法(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带感叹号
朋友问我感叹号的用法,因为女儿考试填标点:啊,可怜的小鸟!孩子在“啊”的后面写叹号,老师批错了。第二次考:啊,祖国真伟大啊!孩子在“啊”的后面写逗号,又错了,这次标准答案是:啊!祖国真伟大。我说,第一种对,因为一句话没说完,叹号要点在后面。不过,我也被儿子的《语文》书整得糊涂着呢!
昨晚等儿子睡熟,拿出他的书一番研究。以下是研究成果,红色部分大家留意。
感叹号的用法
第一、句子中带有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如:中国人民胜利了!
第二、句意中有“警告或鼓励”的祈使句。如:走开!又如: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士兵的!
第三、“称呼他人或打招呼”时,有强烈语气也可以使用感叹号。如:小强!你在干什么? 第四、“语气助词,感叹词”(如:吧、嘛、啊、呢、了、呀、啦)的末尾可用上感叹号。 第五、“拟人化的声音”,可用感叹号表示。例:地板传来咚!咚!咚!的跑步声,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陈咬金。
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如:
啊,啊!又回到故乡了。
(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也可用感叹号。如:
祥林嫂,你放着吧!
但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感叹号的位置,如:
骑自行车的,站住!
站住,骑自行车的!
以上两句话意思基本相同,只是语序不一样,但是无论怎样,感叹号都应放在句尾。
(三)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可用感叹号,如:
哪里有唱得这样感人的!
(四)语气强烈的独词句或非主谓句后,也用感叹号。如:
飞机!
长途!
(五)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语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也要用感叹号。如: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六)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感叹号,则可保留,这一点和问号一样。如:
他刚走到胡同口,突然听到“啊呀!”一声大叫。
(七)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如:
行家一搭眼就愣住了,不由得脱口说了一个“好!”
附:《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带感叹号的句子
一、单独使用的感叹号:
1、 春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笋芽儿》)
2、 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笋芽儿》)
3、 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4、 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小鹿的玫瑰花》)(这句要是我用,就把感叹号写在最后了,不过,后面的句子较长,写在前面也算合理。)
5、 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小鹿的玫瑰花》)
6、 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小鹿的玫瑰花》)
7、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小鹿的玫瑰花》)
8、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
9、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不是最弱小的》)
10、 他摇着头,说:“太多啦,太多啦!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11、 人们欢呼着:“**来了!”(《难忘的泼水节》)
12、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难忘的泼水节》)
13、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
14、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
15、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北京亮起来了》)
16、 妈妈说:“你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动手做做看》)
17、 我在看?书?呢!(《最大的“书”》)
18、 岩石就是书啊!(《最大的“书”》)
19、 它们都是字呀!(《最大的“书”》)
20、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最大的“书”》)
21、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最大的“书”》)
22、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最大的“书”》)
23、 动物世界真奇妙!(《语文园地五》)
24、 大自然真奇妙啊!(《语文园地五》)
25、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画家和牧童》)
26、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画家和牧童》)
27、 画错啦,画错啦!(《画家和牧童》)
28、 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儿子》)
29、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儿子》)
30、 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1、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2、 小兵,咱们回家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3、 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4、 多懂事的孩子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35、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玲玲的画》)
36、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寓言两则》)
37、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丑小鸭》)
38、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救妈妈》)
39、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救妈妈》)
40、 “外婆,您好!两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到您了。”“这么快呀!”“当然喽!我这次坐的飞船是新型的。”(《阿德的梦》)
41、 “哎呀!”阿德大叫一声。(《阿德的梦》)
42、 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语文园地八》)
43、 老师听了,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小丽做得对!”(《特别的作业》)
二、连续使用的感叹号:
(一)合理的:
44、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找春天》)(这句感叹号是连续使用的,但是因为独立成句,加重语气,觉得使用合理。)
45、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儿》)(“拟人化的声音”,连续用感叹号表示,合理。)
46、 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泉水》)(这里连续使用的叹号感觉还是合理的,问好、加强语气且独立成句。)
(二)不太合理的:
47、 她高兴地说:“多么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地长大!”(《笋芽儿》)
48、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我不是最弱小的》)
49、 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啊!是伯洛!”(《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50、 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充气雨衣》)
51、 噢!大商场里都有!(《阿德的梦》)
在我的印象中,叹号是不应该这样连续使用的,都应该放在句子末尾,但是《语文》书上都是这么用的,不知道对与错了。)
三、为了加重语气而改句号为叹号的(可用可不用,用不用全凭作者意图,需要特别注意的):
52、 这时,阿德的安全带还没系好,他从椅子上滑了下来!(《阿德的梦》)
53、 盼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春的消息》)
54、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春的消息》)
55、 小丽指指桌子上的画,说:“这就是!”(《特别的作业》)
四、感觉应该使用感叹号而没有使用的:
56、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小鹿的玫瑰花》)(有“惋惜”,感觉应该是叹号。)
57、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有“真”应该是叹号。)
58、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寓言两则》)(有“啊”,应该是叹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感叹号的用法(附:人教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