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六上12《姥姥的剪纸》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12.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词语, 并初步感知这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 (字、词——认知目标)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能力目标)
3.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以及 “我” 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 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人物精神的渗透——情感目标) 4. 有感情地朗读第 12、 13自然段, 运用有效的方法背诵积累这两个自然段。 (能 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通过阅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 想进行归纳总结。
2. 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透过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 感受姥 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难点: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是理解的难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 六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这句话的含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联系自己的生 活体验加深感受。
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方法, 掌握生字、 生词的读音、 字形和意义, 理解新词, 完成教学的认知目标。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内容。
3. 初步阅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姥姥的特点。
4. 读书感悟中, 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以及字 里行间蕴含的“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完成教学的情感目标。
5.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说话和写话训练,并当堂背诵课文 12、 13自 然段,完成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评价。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 预习生字词。
2. 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
1. 收集有关剪纸的作品、图片
2. 根据教学设计制作出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
出示剪纸图片,学生欣赏。
欣赏完了这些剪纸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精妙绝伦、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让学生看到图片, 联想到相关的词语, 能够训练学生的词语积累能力, 概括能 力,灵活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
大家会想那么神奇美妙的剪纸一定是哪位大艺术家的杰作, 可是我要说, 刚才大 家看到的那些美妙绝伦的剪纸都是出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年妇女之手, 大家相 信吗?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这位会剪纸的老人。 齐读课题 《姥姥的剪纸》 。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 出示第一组生字词。
小屯 择菜 薅草 喂猪 准头 刁难 左邻右舍 捂着 岂知 庄稼 啃食 挑剔 耍赖 数九隆冬
你能正确地把这些词语读出来吗?指名读, 指导字音,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 ái )菜、刁难(n àn )、庄稼(jia ),挑剔(t ī)齐读。强化“难” 是多音字,分别注音,积累下来。
(生字新词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 学生虽然已预习, 但对于重点的易错的字词, 老师还是应该不厌其烦地加强巩固。)
2. 出示第二组词语。
心灵手巧 广结善缘 有求必应
啧啧赞叹 悦耳至极 清清爽爽
喜鹊登枝 牛驮小兔
(1) 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重点理解 “心灵手巧” “广 结善缘”“啧啧赞叹”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描写姥姥的特点;第二组描写剪纸给人的感受;第三组描写剪纸 的内容)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 再加上对词语的理解, 进而发挥想象, 让学生仿佛看到了 姥姥神情专注剪纸的情景,为下文感悟姥姥的形象作了铺垫。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说说姥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预习感 知的基础上再加深印象。)
(剪纸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心灵手巧?? )
2. “剪纸”是文章的主线,贯穿全文,文章围绕“剪纸”这条线索写了哪几方面 的内容?学生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1— 6)描写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勤劳善良的本性。
第二部分(7— 12)讲述了姥姥的剪纸表达了与“我”浓浓的亲情。
第三部分(13)抒发“我”对剪纸的感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学生通读全文, 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明确作者安排事例的几个层面, 使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更加清楚, 也为学生感悟人 物形象,体味精彩的细节打好基础。 )
3. 分组讨论总结全文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给出参考。
课文以姥姥的剪纸为线索,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以及姥姥勤劳善良的 本性, 并在剪纸中流露出了 “我” 和姥姥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文字中寄托了 “我” 对姥姥的思念。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学生已经能区别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异同。 在理清文章 脉络的基础上归纳课文的中心,着力于训练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感悟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1. 过渡:姥姥的剪纸让“我”念念不忘,她那高超的剪纸技艺早已深入人心。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 交流:
A.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出示)
(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
(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 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 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课件突出两个 “普 普通通”、“无所不能”)
(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
B.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 )
(1)找生毒,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 )
(2)从乡亲们的赞叹声中,你感受到什么?
(3) 姥姥仅仅是动物剪得活灵活现吗?现在请你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 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来,你来赞叹赞叹。 (指名回答 )
(4) 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 法。
(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教学提出的 目标,教师讲述时浅尝辄止,不需要做太多的诠释,让学生初步领悟即可。) C.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无可挑剔。”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哪几个词语让你感触最深?(“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纸难度大; “功夫不大”说明时间之短;“形象生动、无可挑剔”说明作品之精致。) (3)展示“喜鹊登枝”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枝”,我们来欣赏一 下。 梅枝怎么样?喜鹊如何?他们的位置安排呢?看到这里,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 对姥姥产生(敬佩、赞美??)之情,请读出你的赞美。
(4)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在文中的意思,体会其感情色彩。 你能结合语境来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贬义词,作者为什么还要这么写?
(这些词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不再代表 “我” 的 “坏” , 而是以此来表现 “我” 的任性与顽皮。同时,也反衬出姥姥对“我”的宽容和慈爱,以及姥姥的技艺高 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 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基于这一点。)
五、体会姥姥的勤劳与善良
过渡:姥姥的作品很受欢迎,仅仅是因为姥姥的技艺高超,剪纸活灵活现吗? 1. 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抓住姥姥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姥 姥的爽朗和善良。 (“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 “撩起”、 “擦擦手” 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怕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 爽朗。)
2. 这样的姥姥令我们(骄傲),请读出你的自豪。
六、 小结: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 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 的眼前,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七、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找一找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 。先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 了解了姥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勤劳善良) 过渡: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 姥姥的剪纸为什 么会这么神呢?
二、突破难点,理解句子含义
讨论交流:
(一) “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理解是难点。
1. 出示第六自然段, 学生细细阅读, 品味语言。 可以拿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心得 体会。 (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 )
2. 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3. 能说说你对“熟能生巧”和“准头”的理解吗?
理解“熟能生巧” :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练,巧的意思是——灵巧,灵活。 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
4. 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 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 )
5. 交流对“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理解。
(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来自于长年累月的练习,长期的剪纸实践。 )
6. 其实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 有许多俗语就有这个道理, 一起来读读 下面的句子(投影出示) :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诵读俗语,背诵积累下来。
(补充有关熟能生巧的俗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
7.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学生谈自己有关“熟能生巧”的事例,教师适时给予评价鼓励。
小结:如果你想写好作文,你就得多写;你想学好琴,就得多弹;你想写好字 也得多练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下去,一定会在这方面达到高超的技艺。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句子,有切身的体会,更加深刻,并从中 受到一定的启发, 深入理解之后再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 让学生身体力行, 达成语文能力情感教育的目标。 )
三、感悟“我”和姥姥之间的深情
(一)自主感悟
过渡:是啊同学们, 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深入我们心中, 但在剪纸中透露出的 祖孙俩浓浓的亲情更让我们感动。 接下来我们来品味在剪纸中蕴含的 “我” 和姥 姥之间的亲情。
1.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 7— 12自然段, 划出能表现我和姥姥亲情的句子, 然后抓 住重点词语认真品读句子,并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 喜爱等感受,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后有独特的感受, 从而获得学 习的乐趣。 )
(二)合作探究
现在同学们同位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 每一位同学 都要发言,同时小组内其它的同学给予补充。小组交流,教师也要巡视指导。 (感悟“我”与姥姥的亲情,自主感悟可以让学生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再通过 合作探究,完善观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三)全班交流
谁想把你们交流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交流预设:
1. “ 密云多雨的盛夏, 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 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 问:你的感受是什么?(姥姥对我的爱)
师:姥姥对我的爱集中体现在这句话中的哪个字呢?(拴)你认为这儿用“拴” 字好在哪里?如果换成“留” ,哪个更好呢?(栓字更能表达姥姥对我的爱,而 且能体现出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
是呀,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密云多雨的盛夏,把姥姥对我的爱通过朗读表达出 来。齐读——“密云多雨的盛夏??” 。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时, 抓重点的词句, 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从而领会文字的魅 力,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学会遣词造句,为写作打好基础。 )
2. 通过几幅“牛兔图”来领会姥姥蕴藏其中的对孙子的关爱。让学生谈体会,教 师只稍加点拨,指导朗读。
剪纸一“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
生读完,师:你读懂了什么?
你能把你看到的情景通过朗读展现给大家吗?
剪纸二“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
你有什么想说的?或你有什么感受?
剪纸三 “从那时候起, 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 奔跑的兔 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 活儿。 ”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 师: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呢?(我对姥姥的依恋、爱。 )
(在阅读完语段后, 关注学生个人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自行获得感悟和体验, 享受读书的乐趣。教师不强加自己的观点和意志,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 四、感悟 13小节。
(一)体会剪纸寓意
过渡:慢慢我长大了,还不忘姥姥的剪纸,其中有这么一幅——
出示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 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联结它们的 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
1. 找生读。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期待、思念??)
2. 这段话中,哪些词最能触动你的心弦?(“定定” 、 “出神”写出了姥姥对我的 牵挂,思念,期盼??)
3. 勤劳一生的姥姥,看着渐渐远去的我,她会想到什么?会说什么 ?
(此处说话训练的设计既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指导, 加以补充, 完善学生的口语表达, 这是语文课训 练的一个要素。 )
4. 思念期待都融入到了这剪纸,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二)尾句升华
过渡:多么感人的祖孙之情啊,我对童年的一切,那么难以忘记,最后作者把千 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 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1. 出示“无论何时” 一句,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2. 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深刻的体会?谈一谈。
3. 教师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升华情感:
当我小学毕业,告别了我的童年时光,我想起了姥姥的剪纸,引读——“无 论何时??” 。
当我中学毕业, 走入了憧憬的大学校门, 我想起了姥姥的剪纸, 又读—— “无 论何时??” 。
当我迈出了大学的校门, 即将走入社会, 我想起来姥姥的剪纸, 再读—— “无 论何时??” 。
(教师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 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 利用三个排比句, 反复 感情朗读这句话,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
五、交流方法,背诵片断。
这是多么感人的描写, 看来这两段话很值得我们背诵并积累下来。 背诵也要有方 法,你有什么好办法把 12和 13自然段背下来?
排比的句式,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记住。
(老师可提示:可以把剪纸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是个好办法。 )
全班学生练习背诵。
找生背诵。
全班齐背。
出示背诵提示:从那时侯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 兔子, () 的兔子, () 的兔子; () 的老牛, () 的老牛?? 兔子总是在() ,老牛总是在() 。 我摆弄着 ()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 事实上,我不管() , () ,梦中总不时映现()和
() 。 () , 无 论 何 地 , 只 要 () ,我的心境与梦境() 。
(由于时间较短, 学生背诵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背诵时出示背诵提示, 给学生 必要的补充,让学生获得自信,效果会事半功倍。 )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总结全文
1. 文章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做题目?
小组合作,组长列出提纲。
交流:1. 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2. 剪纸是联结我和姥姥情感的桥梁。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这个问题,可谓是水到渠成,小组合作,组长 统筹列出提纲,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
2. 写话训练。
是呀, 剪纸就是我和姥姥感情之间的桥梁。 手捧姥姥的剪纸, 我的内心感慨万 千,我有多少话要对姥姥说呀,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把你内心想说的话说出来, 写给姥姥。
出示写作小贴士:
A. 语句要通顺、流利。
B. 要有真情实感。
学生写,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语言文字等。
指名读自己的心里话,教师给予评价。
(写话训练是对学生情感目标的一个检测, 尽管短小, 但也要要求学生注意语言 文字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七、总结延伸:
文中的作者对姥姥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他对姥姥浓浓的深情向我们显现了一 颗——感恩的心,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自然, 感恩社会!
板书设计 12 姥姥的剪纸
技艺高超 栩栩如生
勤劳善良 活灵活现
牛兔图 浓浓亲情
附《姥姥的剪纸》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 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 。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
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小屯
择菜 薅草
喂猪
准头
刁难 左邻右舍
捂着 岂知 庄稼 啃食 挑剔 耍赖
数九隆冬
1. 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1)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 (词) 典尝试理解; 自己不能
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
读了课文, 姥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请各摘 录一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的姥姥
相关语句:
(2) 的姥姥
相关语句:
(3) 的姥姥
相关语句:
教后反思:
在设计教学之前,我又认真钻研了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 段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同时结合《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所处的单元目 标与本班学生实际的学情分析,我认真制订出了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层 层深入,切实可行。第一目标,是字词的认知目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完全 有能力通过查阅资料、联系语境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我把这一学习环节大胆地 放给了学生,在课堂上,仅通过检查巩固的形式轻松地完成了认知目标。既节 省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又强化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效果斐然。本节课的 情感目标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在完成目 标的过程中,我同样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通过读书,自主
感悟,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共同 交流看法,每个学生都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在自己的建议被采 纳后,学生产生了自豪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整个学 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兴趣盎然的。讨论交流时,班级也呈现了热火朝天的学 习场面。整个课堂都是充满活力的。
另外,在引导学生体会祖孙间浓浓的亲情时,我也是声情并茂,给学生创 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因此在说话训练和最后的写话训练环节中,学生的确是 有感而发,说得生动,写得感人。我认为这一点很成功。
不足之处:
整堂课的教学, 自己在时间的分配上不太合理, 所以有些教学目标落实的不 太扎实。并且,认真反思一下,在某些环节上设计的问题太多,每个问题平均用 力,没能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尤其是背诵部分,留 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因而学生背诵效果不是很好, 课下, 一定要加强巩固背诵积 累这一方面。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建议:
六年级是向初中阶段的过渡时期。 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 方法的传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学生下一学段的学习打好 基础。 再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 学习,从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事半功倍。
范文二:苏教语文六上12《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
2、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想看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请好好欣赏吧。
3、欣赏完这些剪纸,你能用一个词来赞美这些剪纸吗?
姥姥的剪纸真是 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等)
二、学习4——6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赞美的词语,看来,姥姥的剪纸的确是深入人心哪!而“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偏偏喜欢“刁难”姥姥。那“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4——6自然段。
2. 交流:“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
(1)“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我想问你,你为什么捂这么紧? 你真是一个调皮蛋!
(2)难住姥姥了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工夫不大”说明了什么?(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原来写我怎么调皮怎么刁难姥姥其实是为了——
(3)这就是姥姥闭着眼睛剪的“喜鹊登枝”,我们来欣赏一下。你觉得怎么样?(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敬佩) 谁能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吧!
眼睛不看着完全凭感觉还能剪得这么好,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4)姥姥如此高超的技艺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是怎么练就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来回答。(“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A、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姥姥对剪什么最熟悉?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为了图个吉利,乡亲们总请姥姥剪“喜鹊登枝”,姥姥呢,是有求必应,因此她就总剪“喜鹊登枝”。)
师:原来姥姥为了给乡亲们送去祝福带来吉祥,所以才乐此不疲地剪喜鹊登枝。姥姥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
B、哪些句子写出姥姥总在剪呢?
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句话,男生读每一排前面的分句,女生读后面的。
C、正因为姥姥长年累月地剪,坚持不懈地练,所以姥姥的手都有准头了。“有准头”是什么意思?从第六小节哪句话可以看出姥姥的手有准头?(出示)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姥姥心灵手巧,剪刀运用自如,就好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D、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举出一些来吗? 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有许多俗语就揭示了这个道理,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吧(投影出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学习7-12小节
1、虽然我是那么调皮,又是刁难,又是耍赖,但姥姥不仅没有生气,还借机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可见姥姥多疼“我”呀!
这不到了——“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拴”一般指用什么拴什么?课文中指?你觉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吸引)
2、姥姥是用什么剪纸把我吸引住的呢?(老牛与兔子)
自由朗读课文7-12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老牛与兔子的剪纸?用浪线画出剪纸的内容。
3、讨论交流:一共有几幅?第一幅是什么?
(1)出示: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的背上。
A.你能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吗?
B.这里的小兔子其实是——,老牛是——,看着这幅剪纸,我眼前会浮现和姥姥之间怎样有趣的情景?
C、从这幅剪纸你读出了姥姥怎样的情感?(对外孙的疼爱,俯首甘为孺子牛)
过渡:第二幅又是什么?
(2)出示: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A.你能给这幅剪纸给个名字吗?
B.通过这幅剪纸姥姥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是一家人)
4.想体验一下他们之间的天伦之乐吗?请小组里的同学合作朗读课文7-11小节,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我的话,一个读旁白。 哪一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的?
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5. 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吸引住了,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心里怎么样呢——
6. 从开始的“拴”到现在的“缠”,你体会出了什么?(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作者非常喜爱姥姥的剪纸,对姥姥的依恋和赞美。)
四、学习13小节
(钢琴曲《A time for us》响起)
教师配乐朗读第13小节。
(1)在这一段中,又写到了姥姥的剪纸,谁来读姥姥的这幅剪纸?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
师: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
(2)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这里有两个关联词,一个是——,一个是——,各自再读读这段文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
师:姥姥对我是牵肠挂肚,我对姥姥也是魂牵梦绕,梦中仿佛又听到什么?又看到什么?此时此刻我心中有许多话想对姥姥说,会说些什么呢?
(3)如果说姥姥的剪纸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教师板书:心 )
纵然天涯海角,我心依旧,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一世,最后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媒体出示:将“事实上……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改换成诗歌的形式。(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范文三:六上第12课 姥姥的剪纸
姥姥的剪纸
一、重点字音
二、重点字形
三、重点知识点
(1
(2)课后第4
(3)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4)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5四、相关拓展
1. 关于手的成语:
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聪颖(心灵手巧)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形容专横(一手遮天)形容独到(别具手眼) 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形容顺利(得心应手) 形容卑鄙(不择手段)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形容利索(手到擒来) 形容喜欢(爱不释手)
形容惊慌(手忙脚乱)(手足失措) 形容反复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2. 十二生肖歇后语:
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虎口拔牙——胆子大
兔的尾巴——长不了 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蛇吃黄鳝——比长短
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羊伴虎睡——靠不住 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猪鼻上插葱——装象
3. 表示经常做的谚语: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练习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姥姥: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牢牢的剪纸:________
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还有:
3.照样子写词:
左邻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式各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普通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颠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思念家乡的诗句:
5.默写12、13两个自然段。(可以默写在反面,要自己认真批改)
范文四:苏教语文六上12《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3
12、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板书: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指名读题 交流
一、学习生字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 疏通课文 2、姥姥是谁?
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 哪些内容? 交流
二、初读感知
三、指导写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欣赏剪纸 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5、初读课文 不懂 的地方作上记号
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
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1、读熟课文 2、搜集剪纸资料
1、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尝试自学 指名读课文 正音 质疑 交流 自由读,思考 交流 默读,思考
交流 尝试练字
默读,思考
交流
讨论
二、认识姥姥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样,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老老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强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5、学生朗读有关词语,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姥姥的剪纸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义。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表现出老老的剪纸相关特点的句子,读出赞赏之意。
1、欣赏完姥姥如此众多的剪纸作品,你们想知道写什么?
2、指名说一说。
(1)姥姥是怎样剪纸的?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
3、同学们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请在自己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同拙见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启发。
4、学生自主读悟,同桌互动。
5、学生抓住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姥姥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务的内在的品格。
一一交流
交流
自读,思考
讨论
指名交流
默读,思考
交流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齐读
三、质疑问难 1、学生朗读课文,寻找疑惑之处,小组交流对疑难
四、练习深化
之处的理解。
2、引导学生解决典型的疑难问题。“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问题:着是课文第四节中的一句话,其中的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等含有明显的贬义成分。如何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呢?
试解:课后练习第三题这样提示我们“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后最后两节争取回背诵。 2、引导背诵
(1)从那时侯起,我??达到老牛 (2)一头老牛??变得
3、“熟能生巧,??准头了”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姥姥说些什么?
质疑,交流
交流
自读,尝试背诵
交流 交流
13.牛郎织女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 2、生字词小黑板;
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民间故事的资料; 4、一张夏夜星空图。
板书
13.牛郎织女 痛失老牛
夫妻离散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
题
1.出示课题。 2.审题:(1)你了解民间故事吗?能给大家介绍
一些相关内容吗?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3.谈话: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吧。
1.齐读课题。 2.指名交流。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尽量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4.齐读生字词。
5.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
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6.组织交流。
10.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11.轻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12.小结:一(1)二(2——3)三(4)四(5——7)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正音。 4.齐读。 5.指名回答。 6.指名补充。 7.尝试听写。 8.齐读。 9.按要求轻
声再读课文。
10.指名交流自读情况。 11.听读,正音。
12.轻声练读课文,并且思考。 13.指名回答。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指导精读
1.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
的片段,将它用笔描画下来; (3)了解民间故事的有关知识。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组织交流搜集的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
1.导入谈话: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一点我相信你们在朗读中已经体会到了。下面。谁愿意来做故事大王,还可以带上你的图片呢! 2.指名上台做介绍。 3.补充提示:他讲出了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了吗?谁来给他补充。
4.阅读相关小节,出示思考题: (1) 牛郎有着什么特点?
(2)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勾画出来。 (3) 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述?
5.请小导游出示图片和影音文件,请同学们感受这些特点。
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7.指导说话:现在,谁愿意做个故事大王,来为我们有条有理地介绍一下这个情节。
1.指名交流。
1.听写。 2.听读,评议。 3.交流资料。 1.指名上台做介绍。
2.指名补充。 3.阅读相关小节,思考。 4.指名回答。5.指名补充。 6.看图片,感受。
7.交流感受。 8.齐读这一节。
9.尝试练说。 10.同桌交流。 11.指名说。 12.指名评议并补充。
三.小结
8.谈话:刚才我们是怎么来学习做个故事大王的?回忆一下,自己培训一下,学习你最想介绍的一部分,准备给大家介绍。
9.组织交流。
10.提示评议:他介绍出了这个情节的特点吗?你有补充吗? 11.朗读指导:同学们介绍得好,课文叙述得更好,大家能把它读得让我身临其境吗?
12.齐读课文2——6小节。
13.提问:(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2)这一部分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14.齐读第7小节。
15.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16.提示:(1)你认为织女有什么勇气?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17.齐读第6小节。
1.小结: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作者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烟台的美景吗?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造句:像——
宛如——
13.自学相关课文,标注重点语句。 14.同桌练习说。
15.指名上台做介绍。 16.根据课文内容,评议,补充。 17.尝试练读。18.指名读,评议。 19.尝试齐读。 20.指名回答。21.指名补充。22.齐读。 23.指名回答。24.指名补充。
25.指名回答。26.指名补充。27.齐读。
1.指名交流。
第三课时 进行课堂练习
(4) 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1.布置课堂作业:
(一)听写词语: (二)组词:
褐( )峻( )宛( )湛( ) 喝( )竣( )碗( )甚( ) 渴( )俊( )婉( )
(三)反义词:
独特( )凝重( ) 壮丽( )害羞( ) (四)造句: (1)??像—— (2)宛如——
(五)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默写: (六)问答: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表
达了什么?
(七)写出句子的意思:
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姐妹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
1.完成课堂作业。
14、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4、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
板书:
安塞腰鼓
一、知内容:“??的安塞腰鼓”
二、明结构: “好一个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寻美点:(根据学生发言板演) (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进入新课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标处节次,画出生字。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投影: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生字,及时纠正。 (3)自由读生字,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3、解释词义。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班级交流:
1、重点指导: (1)自由读这段话。 (2)指明范读,画出节奏。 (3)自由读,注意语气。 (4)再指名读。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表情。 (2)学生范读,画出节奏。 (3)自由读,同位指导。 再指名读。
2、逐节指名朗读。随时纠正不当之处。
1、自由观察字型,找出难写的字。 2、指导。
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熟读课文,
观看 自由读 思考
指名读,正音 自由读 齐读 交流词义 自由读 指名读 自由读 评议 观察 交流 练习
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3、说明:文章按
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5、3、寻美点。
6、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学生采取
学生齐读第6段,教师将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样式。(出示幻灯)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
听写
自由读,思考
交流
交流
分组朗读 交流
齐读,比较体会
齐读
第二课时一、二、
三:布置作业
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身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复朗读。
2、指导学生采取
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
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学用语言
1、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2、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交流
指名读,评议 交流 齐读
交流 尝试背诵
习作4 剪纸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
这个故事写下来。
教学难点: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
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到现场剪纸,组织学生观看、欣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看图练习说话
三、放飞想象
四、展开联想
五、构思布局,酝酿写作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二、佳作欣赏。
1、回忆课文《姥姥的剪纸》,导入新课。
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
2、叙述主要人物,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
3、连起来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剪纸的内容,要求细致具体。
1、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 2、小组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
3、各自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
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会联想到什么? 集体交流。
1、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写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
交流
观察
讨论
交流 小组交流 评议
尝试完整叙述 交流 尝试习作 交流 尝试修改 指名读
交流
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学生自己修改。 评议
互相修改
练习四
语。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习写毛笔字。
5、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1、教学第一部分
题(语文与生(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活) 指名读题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 (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位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讨论 交流
尝试说话 交流词义
交流回顾
齐读 交流 交流词义 尝试造句
交流 齐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二、教学第五题。学习写毛笔字
1、指导。 (1)指名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5)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 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1、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指名读
交流 观察 交流
练习 评议 指名读题
观察 交流 练习 评议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交流 尝试表演
讨论
练习 表演 评议
第三课时
说话:学会做解释
范文五:苏教语文六上12《姥姥的剪纸》教案设计4
《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突破:
1、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剪纸的乐趣与难度,激发对剪纸的兴趣,加深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理解。
2、 默读课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教学准备:音乐、剪纸作品、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剪纸
1、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
2、 同学们昨晚已经在家亲身体验了一下剪纸的乐趣了,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剪纸作品?说说剪纸的感受。
3、 教师展示剪纸。
4、 师:其实真正的剪纸高手是文中的姥姥,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呢?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相应的句子。
二、认识姥姥
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画出相应的句子。
2、 交流句子:
(1) 课文第二自然段
引导:①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画下来。说说理由。
②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③小结,齐读。
(2)第四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导:①这幅“喜鹊登枝”是姥姥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呢?联系自己剪纸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②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3)第六自然段部分句子
引导:①剪刀就像姥姥的手指是怎么回事?
②小结,指导朗读。
3、 姥姥为什么有这么精湛的剪纸技艺?用姥姥的话来说就是:……
(1)出示这句话,问: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从哪里能看出姥姥剪纸剪得多?
(2) 用句式练习说话:因为姥姥不管还是;不管 还是;不管还是,都没有停止过剪纸,所以手都有准头了。
(3) 姥姥剪纸好,还有别的原因吗?
4、 除了心灵手巧,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体会祖孙之情
1、 过渡: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浓浓亲情更让人动容,除了喜鹊登枝、家家户户的窗花之外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
2、 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姥姥的几幅剪纸,内容分别是什么?想一想,这些剪纸蕴涵了姥姥对我怎样的感情?
3、 师:是呀,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用剪纸的魅力,成功地把调皮的我“拴”在了屋檐下。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分角色朗读,大家一起营造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场景。
4、 引读第13自然段: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出示句子,齐读)
(1) 问: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
(2) 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我们被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齐读课文最后一个小结。
(3) 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断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经披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师: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作者又怎会忘怀?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吗?他们是怎么关心你的呢?
师:也许,他们没有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他们有着和姥姥一样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汤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帮你缝一颗纽扣,也许只是把好吃的饭菜夹到你的碗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浓浓的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板书:
姥姥的剪纸
姥姥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六上12《姥姥的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