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王立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24) [摘要]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北京旅游业应将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心,把北京
旧城等四大
旅游资源作为发展创新的基础和主体,采用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与专项旅
游三项战略举措,走出
一
条富有北京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北京旅游业;发展思路;资源整合;区域合作;专项旅游 [中图分类号]F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054(2010)06—0044-04
近几年,北京旅游业的确采取了一些发展的
新举措,有的学者也提出了某些新观点.例如,
加大了对时尚性,娱乐性产品的开发,提出了诸
如"新兴旅游资源","新业态"等一些新概念,
旅游学术界也特别热衷于对"会展旅游","商
务旅游"的研究.
一
,发展思路辨析
笔者认为,站在城市发展新的起点上,北京
旅游业应该重新认识自身发展的切入点和工作重 心,并由此理出一条新时期发展的合理思路.
在"2010年世界城市建设国际论坛"上,
许多专家学者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出了真知灼 见.王伟光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
模式不是复制一个伦敦,再造一个纽约,更不是
克隆一个东京和巴黎,而是要以深厚的中华文明 沉淀为依托,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建设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人文魅力,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高尚的文化品位的世界城市".龙永 图提出:"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方面最有条件, 因为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不仅所有中国城市难 比,世界各大城市也罕见."吴建民则建议: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首先应积极向世界介绍 中华文化,希望北京作为文化古都,能有更多的 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不难看出,作为 一
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北京 建设世界城市的优势,也同样是北京旅游业发展 创新的优势所在.
笔者认为: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北京的 历史文化资源是原生资源;而所谓的"新兴旅 游资源","新业态"等等,都是次生的.北京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从深入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 源与传统资源入手,摆正工作重心,才会使自身 在整体上得到根本性提高,才能更好地带动时尚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
问题的症结在于怎样深人开发北京的历史文 化资源与传统资源?北京的历史文化旅游如何进 一
步创新?
第一,确立从资源开发人手,从根本上推动 和创新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方针.资源开发与行业 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两手, 但具体哪只手重要?哪只手需要发力?要看当时
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资源开发是旅游业阶段 性发展的先导,随之而来的则是行业管理,在同 一
阶段的不同时段或节点上,工作重心必然有所 不同.如今,当北京旅游业正面临"十二五" 发展和迈向世界城市的新起点之际,将工作重心 放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应是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首 要选择.
第二,将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资源具 [收稿日期]2010?05—17
【作者简介]王立东(1952一),男,山东烟台市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
究院副编审
.——
44.-——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体化.从这一角度切人,笔者认为,能够对发展 北京旅游业产生原动力的基础性资源,主要有四 大类:一是以北京旧城为主体,包括金中都和元 大都遗址等在内的古城区.应把其"当成一座 完整,开放性的古都露天博物馆,整体性地设计 旅游解读系统",从旅游的角度多方位地展示 北京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二是北京的物 质性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共有6项,包括明清故 宫,明长城,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和周口店 猿人遗址.这类资源与北京旧城有交叉,单独列 出,不仅是因为北京旧城资源未能将其囊括,而 且是为了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而加以强调和研 究,以切实重视对这一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 利用.三是中华非物质文化,包括历史文化与当
代文化.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必然汇 集了中华非物质文化的精华.近些年来,北京每 年举办的各种展览,汇演,赛事,节庆等丰富多 彩,举不胜举,如果再将众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 构所从事的文化艺术,思想学术,科学技术方面 的成果包括进来,将使北京展示和弘扬中华文化 的实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将这类资 源加以整合,形成旅游形象和文化产品,向世界 行销.例如每年举办一次"北京中华文化季", 系列性地推出我国的音乐,舞蹈,文学,绘画, 思想,学术,科技,体育,民俗等方面的精华. 通过旅游的方式既可增强国民的文化素质教育, 又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软实力.四是北京 的山地资源,包括北京境内的西山和燕山.这些 山地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与传统文化有着 紧密的联系.例如明代长城就蜿蜒于北京的群山 之中,众多的古寺与遗址也分布在峰峦或谷地. 尽管如此,北京的山地在总体属性上仍归于自然 资源,这是北京至今未能得到应有重视的传统旅 游资源,它与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样,也具有 深厚的自然底蕴,只可惜缺乏对其深入的研究和 开发利用.以上四大类资源,是北京旅游业发展 创新的基础和主体,只有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深入 的开发利用,才能使北京旅游业的发展面貌一新. 二,战略举措
(一)旅游资源整合
本文所提出的旅游资源整合,偏重于旅游资 源的空间开发.只有对地域联系相对密切的重点 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开发,才可能在资源利用上有
新的突破.
在北京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无论是人文资源 还是自然资源,以往多是"采取规模较小的散 点式开发,零敲碎打,各自为战,相互分
割",影响到旅游景区的规模和质量."这种方 式在旅游发展初期,缺乏投资的情况下,曾起到 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需求质量 的提高,其弊端日益显现.一方面,这种开发所 形成的景区多是小投资,小规模,缺乏深厚的内 涵和博大的气势".如对北京燕山地区云蒙山 的开发:"作为一处资源整体,云蒙山更需要一 种整体性的开发,以形成一个有品位,高质量, 大容量的风景区,然而小打小闹,各自为战的开 发,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损 伤,这为今后的景区整合增加了难度."另一 方面,这种开发方式也不易表现北京历史文化的 完整性和深刻性.如对北京八达岭一带长城景区 的开发,从南口到八达岭原本是一个纵深防御体 系,"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在长城建筑和军事 防御上的优秀成果与思想精华.然而,今天这里 的长城游览却被分成了八达岭,水关和居庸关三 个景区",这就在游览上割裂了防御体系的完 整性,使人只见局部不知整体,妨碍了游客对历 史文化的深度感受和理解,影响到长城旅游的质 量和效果.
列举以上事例,并不是说,实施资源整合就 是要把北京所有的旅游资源都排列重组,这不但 不现实,也完全没有必要.但北京旅游业发展至 今,确实需要对某些重点资源进行组合,以形成
北京的旅游开发与景区建设有"星"有"月", 众星捧月,星月交辉的新局面.
对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不是要 在短期内把地域相邻的景区都用行政手段"拉郎 配",硬性地合并成若干个大规模的旅游景区; 而是要根据现实条件和旅游审美的需要,采用体 制改革,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环境营造等多种 方法,逐步整合与建设出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精 品景区.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 循旅游审美的规律,提高旅游审美的效果与水 平,进而提升北京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二)区域旅游合作
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指北京 旅游业与周边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应采取一种 积极合作的态度与方针.区域旅游合作是多方 面,整体性的合作,而北京旅游业的区域合作, 其首选和重点是旅游资源开发,这是由北京旅游 业所处的环境和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区域旅游合作已提出多 年,其中涉及最多的是京津冀两市一省的旅游合 作."20年来,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未曾 离开人们的视野,业界和学界对于发展京津冀区 域旅游的研讨和建言也日渐增多,但是,京津冀 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过于缓慢,取得的成 就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首先是我们在认识上对区域旅游合作还 理解模糊.区域旅游合作,从根本上讲是各个地 区在旅游利益上的合作,只有合作所取得的利益
大过竞争与不合作,各方才会产生真正的合作意 愿,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地区,其合作意愿又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旅游业寻求区域旅游合作,实质是北京 城市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北京在经过了较长时间 的发展之后,其城市的集聚功能已逐渐缓和,而 扩散功能则日益显现,如果扩散功能不能得到正 常发挥,其城市发展就会出现矛盾,新的问题就 要影响到城市的健康状况.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城 市的旅游行业.
首先,北京是一个旅游热点地区,每年的旅 游接待量已突破了上亿人次.这样巨大的旅游客 流,对北京地区的旅游景区形成了很大压力,尤 其在旅游旺季,正常的旅游秩序已受到越来越大 的冲击.解决这一矛盾,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鼓励 当地居民出京旅游,以置换旅游空间,避免过度 拥挤造成大量社会问题.这一点在长假期间尤为 重要.因此,北京有责任帮助周边地区更快更好 地发展旅游业,这对缓解北京的城市矛盾,满足 外来游客在京旅游的合理需求是必要的.从北京 居民的旅游需求考虑,也应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 作.出京旅游从大众的角度来讲是人的心理需 求,从城市角度看是一种巨大的扩散功能.这是 一
种客观存在,只能加以疏导而无法压制消除, 否则会带来大量的负面效应.其次,北京是一座 一
46一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是北京旅游业赖以
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北京旅游业要进一步发 展,关键在于更大程度地展现和提高自身的文化 价值.做到这一点,除了要练好内功外,还要寻 找更大的外在空间.从某种意义来说,实施区域 旅游合作,是增强北京城市文化实力和凝聚力的 必要措施.再次,我国宏观区域的旅游竞争,也 是北京实施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学 者提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缓慢对两 市一省旅游业做大做强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京津冀旅游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指出, '近几年北京作为首选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地位在 不断下滑"',上海,广州等"城市旅游竞争力 的迅速提升主要是得益于'长三角'与'珠三 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显而易见,像北京, 上海,广州这类大型或超大型中心城市,其旅游 竞争力的升降,已不是仅靠城市本身的努力,而 需要依赖于区域旅游合作.所以,北京与周边地 区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 那么,北京与周边省市如何进行区域旅游合 作呢?笔者认为,根据以上原因和北京旅游业的 特点,北京区域旅游合作的首选和重点仍是旅游 资源开发.北京不同于上海:其一,上海与江, 浙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比较接近,因而在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接待 管理等方面的差距较小,区域旅游合作的难度与 成本相对较低;而北京与周边进行旅游合作的难 度与成本则相对较高.一方面,天津虽然在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上与北京比较接近,但其旅游的空 间和资源有限,无法接纳北京出游的主体客源;
另一方面,围绕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区虽然旅游空 间和资源具有优势,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北京 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就决定了江浙沪的区域旅游 合作与京津冀的区域旅游合作处于不同的阶段和 层次,如果说前者的合作已进人了旅游经营服务 阶段,那么后者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资源 开发和设施建设时期.其二,相对而言,上海缺 乏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北京在这方面却具有 优势,因此,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主 导,其合作的角度与路径也和上海不同.北京完 全可以通过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旅游开 发,与周边地区加强联系,形成一体,打造更加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稳固的合作基础.
如果认同北京旅游业区域合作的首选和重点 是资源开发,那么具体合作方式应以旅游线路开 发为主.即北京应从当地居民的旅游需求,自身 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实力出发,在北京周边选择, 规划相应的旅游线路,依托线路进行区域旅游资 源开发合作,进而带动北京周边经济社会的 繁荣.
(三)专项旅游
本文提出专项旅游,主要指北京旅游业应从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进一步上升到专项旅 游的层次.即面临发展的新阶段,仅依靠观光旅 游和休闲度假,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旅游心 理,也无法深度体现北京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 将分布于不同地域或领域的旅游资源,在同一主 题下加以组合式开发,形成专业性较强的旅游项
目,以增强旅游活动的文化色彩.
专项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高级层次.它需要对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有更加高深的认识,只有 对资源加深了理解,才可能改变或革新对资源利 用的方式.有专家提出,应通过整合北京旧城中 轴线这一资源来了解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其实 这本身就是一种专项旅游的建议.但这类建议却 注释:
[1]为世界城市建设出谋划策[N].北京晚报,2010一 O3—07.
[2]王立东.人文奥运与北京古都旅游[J].北京社会 科学,2006(4).
[3]王立东.如何提高妙峰山的旅游吸引力[N].中国 旅游报,2008—10—20.
多未落实,说明我们对北京旧城中轴线这样的资 源缺乏深刻理解.而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资源恰 恰是北京旅游的优势.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资源 的表现形式,看不到其内在的联系和价值,就无 法提炼出相应的主题,对资源的利用也就只能是 简单的观光.相对而言,专项旅游则要复杂得 多.专项旅游不仅要对资源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还要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 的文化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资源组合与创意策 划,这是一种具有更多知识与技术含量的旅游产 品.从当前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 专项旅游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专项旅游在北京早已有之,例如
"北京胡同游",就是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专 项产品.但这类旅游方式至今未能推开,也没有
成为北京旅游业创新的重要领域,除了认识上的
原因外,也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实施难度.因为这
种创新不是改革单纯的技巧或方法,它涉及到相
关的经营管理体制和配套服务体系,要求有一批
高水平的项目设计人才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
而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但正是因为
具有难度,才将其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才表明
实质性的变革对产业创新具有不容替代的作用.
[4]王立东.如何发展京北远郊游[N].中国旅游报,
2003一lO一1O.
[5]李平生.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J].北京
社会科学,2007(2).
[6]李建平."人文奥运"与当代北京城市建设[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
NewPerspectiveofTourismDevelopmentinBeijing
WANGLi—dong
(TheAcademyofTourismDevelopment,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24,China)
Abstract:NewperspectivehasbeenprovidedforBeijingtourismdevelopmentinthenewsocialstage.
Standingonthenewstartofcitydevelopment,Beijingtourismshouldtaketheresourcesasthefocusofits
work,takeFourtourismresourcesincludingBeijingoldtownasthenewfoundationandmainbodyof
developmentandinnovation,carryoutthreestrategiesabouttourismresourceintegration,regionaltourism
cooperationandspecialtourism,andtriestofindatourismdevelopmentpathwithBeijingcharacteristics.
Keywords:Beijingtourism;newperspectiveofdevelopment;tourismresourceintegration;r
egional
tourismcooperation;specialtourism ——
47——
范文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济南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城市,是全省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总面积8154平方公里,人口590万,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接着山东“山水圣人”、齐鲁文化和黄金海岸三条重要旅游线路,市内山、泉、湖、河相拥锦绣,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析济南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优势:
济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有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单层古塔四门塔,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济南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唐代著名诗人曾在这里写下了“济南名士多”的佳句。 济南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中国三大古文
1
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济南南部的齐长城比秦长城的历史还早400多年;孝堂山郭氏墓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柳埠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石塔;灵岩寺四十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2001年发掘的济南洛庄汉墓,规模之大,随葬品位之高,文物保存之完好,国内罕见。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www.wenku1.com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感叹出:“济南名士多”、“济南潇洒似江南”等佳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二、自然资源优势:
泉: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明水百脉泉群、平阴洪范书院泉群和分布于南部山川的众泉水形成泉的世界,誉称,,名泉。趵突泉为,,名泉之首。
“河”: 济南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东平湖等。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
2
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大明湖即为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穿越济南市,其雄伟气势和两岸风光,为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山”: 五峰山,五峰山位于泰山西北麓长清县五峰山乡,主峰海拔565米,有五座并列的秀丽山峰而得名。千佛山,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艺术价值。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三、交通客源优势:
济南交通便利,济南机场开通了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线,并开通了香港,泰国两条国际航线。济南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济南的公路也是四通八达,济泰、济德、济聊、济青等高等级公路使济南成为山东的重要出入口。京福、京沪和济青、济聊等高速公路以及京沪、胶济等铁路在济南交汇,济南作为旅游交通中心的地位不断增强。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济南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毗邻,北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相依,东边有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青岛,
3
西有孔子的故里曲阜。距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只有几百里路之距。从交通区位来看,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山东省的主要出入口,其交通条件有明显的优势。济南市地处山东省八大旅游区旅游建设布局的中心点上,与泰安、曲阜等构成“山水圣人”旅游国线,是青岛、烟台等海滨旅游区、潍坊民俗旅游区、淄博齐文化旅游区、东营黄河口旅游区、梁山阳谷水浒旅游线及菏泽牡丹花会的重要中转城市。济南到山东各城市均有高速公路贯通。游览完美丽的泉城,还可以去五岳之首的泰山体验它的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海边度假,去牡丹园赏花等等。
四、其他优势:
(一)会展业给全市旅游业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全市会展活动接连不断,大小会展近千次,并且会展业档次规模不断提升。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会、中国山东(济南)友好城市旅游大会、全煤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糖酒会期间,仅据对市园林系统公园、风景区的统计,游客总人数即达到了117.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9.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和18.9%。友好城市旅游大会,全世界有32个国家、47个友好城市出席了本届会议,开辟了友好城市合作发展的新领域,对国内外广大游客产生
4
了强大的吸引力。承办全煤会直接营业收入1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13.4亿元。还有文博会、公共安全展、电力电工展、医疗器械展等都能给全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可为是名利双丰收。
(二)体育赛事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以体育为媒,发展旅游经济,对于提升全市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具有显著的作用。2004年全市迎来了亚洲杯足球赛和0—125级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两项大的体育赛事,可谓是亚足促旅游,济南展风采,给济南向世界展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同时,在赛事期间,各大景点内旅游人数都比同期增长65%以上,旅游收入增长80%以上,拉动餐饮业及其他收入也增长30以上%。承办国际最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赛事,就是展现我们的文明程度,向世界展示文明形象,更能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此外,2009年的济南全运会也必将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对济南旅游业的火热发展产生更强更大的推动力。
(三)“硬件”设施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市广泛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使全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2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55家,到2007年底达到了85家,形成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完整的星级饭店体系;全市经营国际、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也从2002年的127家发展到2007年的200多家;
5
旅游景区(点)也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增加新景点、扩张游乐项目,提高游乐档次,目前全市大小景点已达56处,全市旅游业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资源配置日益优化完善,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大兴旅游风景区建设,重视培育消费市场刺激旅游业发展
济南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坚持市场化动作,鼓励社会投资18亿元开发建设了20多处生态休闲、民俗文化、农家乐、健身探险、观光度假和五峰山国际高尔夫球场等特色突出的新旅游景区(点)38处,涵盖了泉水景观、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其中,趵突泉、大明湖、灵岩寺、红叶谷、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等5家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目前,一批投资过五亿元的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荷园旅游区、生态度假区、休闲娱乐区、齐鲁碑林、百里黄河旅游带、温泉度假村和汇泉新世界广场等已开工建设,泉城旅游将增添一批新亮点,更加靓丽多姿。
我市重视培育旅游消费市场,增添了银座、贵和、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佳士客等一批大型购物超市,特色名吃和小吃200多种,夜晚休闲娱乐服务丰富多彩。夜总会、量贩式KTV、酒吧、菜馆、健身房和特色文化演出十分丰富。去年全市社会消费总额621亿元,实现餐饮业零售额87.9
6
亿元,居全省消费额的首位。
济南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虽然目前济南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但仍要努力向着打造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这一目标努力奋进,深入发掘泉文化特色,争取早日把绚丽多姿的济南推介给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7
范文三:浅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浅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原来闭塞的?贵州也逐渐?地为世人敞?开了观光之?门。众所周知,旅游业相对?来说有投入?少,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无疑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贵州发展旅?游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呢?。在本文中,本人将着重?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谈谈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首先,从自然条件?来说,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这里冬无严?冬,夏无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气温才二?十四摄氏度?,在全国来说?是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来?贵州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更何况20?07年贵阳?被评为“全国避暑之?都”。这样一来,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贵州?的知名度。
除了气候外?,贵州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山区?,群山蜿蜒起?伏,峰峦错落叠?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这些溶洞形?态各异,各有各的韵?味。其中就有号?称“世界第一溶?洞”的织金洞,“大自然的奇?迹”的龙宫等。这些景点都?是巧夺天工?,极尽自然之?魅力。
洞内有天地?,当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贵州的风光?与江南的烟?雨朦胧,塞北的天苍?地茫,青藏的碧水蓝天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钟灵奇秀。特别是雨天?,烟雾迷蒙,更让这片热?情的
夏天登山,能让游客的?暑意立消,心旷神怡,飘飘然有冯?虚凌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风之感?。
有山当然就?少不了水。有山无水则?滞,有水无山则?空。贵州有了名?山,当然也就会?有胜水与之?相合。贵州的名水?如乌江、舞阳河、马岭河,名湖如红枫?湖、黄果树等。乌江有“千里画廊”之誉,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黄果树就更?不用提了。黄果树的落?差高达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丰水期?。游客到此可?闻瀑布雷鸣?,声势有如万?马奔腾,惊心动魄,数里之外可?闻。
贵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当然也不?弱了。
贵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包括了民风?民俗和历史?名胜两大类?。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在历史名胜?方面,贵州也一点?都不落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留下了?众多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平坝天台山?伍龙寺、福泉明城墙?、安顺府文庙?、遵义海龙屯?、奢香墓、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等。古迹之多,不胜枚举。
现在,贵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贵?阳市为中心?,以游览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为主的西线?旅游区;以领略苗、侗民族风情?为主,伴有舞阳河?风光的东线?旅
游区;以瞻仰革命?遗址、游览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尝国酒文?化为主的北?线旅游区,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观为?主的南线旅?游区。逐渐地,贵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来贵州?的游客量都?在迅速增多?。
总之,贵州气候资?源好,有山有水有?风光,山美水美人?更美。游客至此,不仅可以避?暑,放松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得到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在览景的同?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有了上面这?些有利条件?,相信随着贵?州交通的进?一步发达,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善,贵州的旅游?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让贵州成为?一个旅游强?省。
范文四:旅游业发展的其他限制条件
4 旅游业发展的其他限制条件 4.1 基础设施落后 整个巢湖市只有一家星级宾馆, 而且设备也比较落后 这一点早在 2001 年本市接 待参加“国际城市发展与规划”会议的与会代表时已暴露无遗 市内的商业网点一般在 21 点以后即停止营业 旅游区的邮政、通信、金融分布分 散, 各旅游景点周围 500 米范围内没有这些服务设备,对游客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4.2 客运条件差 虽然整个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网络发达, 但各个旅游景点几乎都没有直达公交 车 进行景点之间运输的主要是没有固定行车时间的个体车辆 从而, 经常出现游 客进得来,出不去的怪异现象,在游客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 4.3 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公厕依然为无法自动冲洗的旱厕 饮食卫生也得不到保证。巢湖市地处江淮之间 是以省会合肥为中心包括六安、滁州和巢湖三市的皖中旅游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长期以来, 这四个城市之间却少有联系,皖中旅游区的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 的发挥 5 对巢湖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5.1 旅游客源地的定位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认为巢湖市的旅游客源地应该定位在周围市县 安庆、 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等邻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兴趣爱好等 应该成为本市旅游部门制订旅游规划时必须认真调查、分析的问题 5.2 认真做好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人才培养工作 对旅游资源要作全面的调查和评价,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还要有计划地培 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员在旅游景区形象宣传中的作用
5.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是提高区内旅游交通的公路质量 但在进行投 资时要具体分析游客心理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投资、盲目建设、盲目 学习“先进经验”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以 2000 年本市耗巨资建设的银屏山 景区的隧道为例, 因为在建设时就没有考虑到这座山海拔不过三百米,地势也比 较平缓, 而游客基本上都是工薪阶层,不可能仅仅因为不愿意走一段耗时不过十 分钟的路程而去花上 40 元钱专程穿越隧道 所以建成后也就成了一个摆设 此 外,商业网点的布局,应做到集游客的行、游、住、食、购、娱于一体,尽量满 足各方宾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5.4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影响,尤其要扩大在周围市县的影响 5.5 积极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5.5.1 将环境治理落到实处 污水集中处理 巢湖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巢湖市的两大支柱企业:安徽省维尼纶厂 和巢湖市水泥厂以往的历次治理工程包括省级工程“巢湖零点治理计划”都因为 这两个工厂的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而未能有效地减小其污水排放量或对污水进 行处理 现建议运用法律手段规定这两个厂交纳污水处理费给政府,由政府建立 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 以避免出现这两个厂过去独自在厂区范围内进行为了 应付检查才偶然运行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现象 对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则必须 关、停、并、转 5.5.2 形成合理开发模式 实施公司化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由政府组织或由实力强的经济实体组建公司将 目前的进行家庭式的开发的农民组织起来, 政府、 公司、 农民各司其职, 形成产、 供、销一条龙 这样既能保证商品的质量,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对湖内的资源进行 统一管理,以有效避免过去屡禁不止的“禁渔期”依然捕捞现象 5.6 部分旅游景点的开发定位 巢湖市的地质构造、和县龙潭洞的猿人遗址、太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王乔洞摩 崖石刻均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对于这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在稳定现有客源的 基础上, 可以借鉴安徽九华山的下述开发方法, 与全国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联系, 将景点建成高校的固定野外实习点 这样,既增加了客源又可借助高校的科研力 量来有效地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更加促进上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5.7 改善各主要景点之间的联系 景点分散极大地限制了本市旅游业的发展 克服这一缺陷的最优途径就是开发独 立景点之间的区域 以目前具备的条件来看,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开辟巢湖旅游航 线,将分散的景点串连起来,这样既能开辟水上观景和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游客的交通问题, 又能将分布在巢湖沿线的旅游景点连成一个整 体,克服独立景点单调性的弱势 5.8 增加独立景点的开发项目 挖掘景点自身的潜力,增加旅游项目 如紫薇洞就可在传统的观光之外开发喀斯 特洞穴的医疗
保健功能增加景点的吸引力,使单一的旅游资源立体化 5.9 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对于资源的开发,应制定相关的法令、法规并坚决执行,达到在开发中求保护, 在保护中求开发,使资源更加美化、规范化,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范文五:漯河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分析
`漯河市发展旅游业的调查报告
漯河高中文三(4)班 李君然 姚俊霞
漯河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城市,沙澧两河在市区穿越并交汇,赐予了漯河独特的灵气和资源,虽然是北方的城市,在这里却找到了江南城镇的婉约,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漯河市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古老的传统,因此发展生态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漯河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作简要的分析。
一、漯河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1、城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沙澧河风景区是依托漯河市的两大水系沙河和澧河而兴建的,包括体育健身区、文化科普区、生态综合区和观赏游憩区等。沿河八大主题公园西湾陈霞、芳风雅颂、览古涵远、醴泉夕照、濠濮快意、馥风澄爽、青岫写秋、揖峰罨画,是沙澧河滨河风景观光带的核心,涵盖了漯河市厚重的文字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构建了灯映水、水映灯,城在水中映、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2010年6月,经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沙澧河风景区被定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1000多亩,包括生态密林开源森林公园是漯河市第二个3A级
区、生态湿地区、岛屿观光区、古典园林区、儿童娱乐区等,其中公园内水体面积118亩,绿化面积650亩,各类树木达到20万株左右,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接触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领略植物珍奇、优雅变幻无穷园林景色的基地,而且提供了探索和了解植物奥秘、游憩欣赏和科普教育的载体。在迎合人们日渐兴起的“回归自然”消费胃口的同时,也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漯河地处中原腹地,地形平坦,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但遗址遗迹、人文活动等人文景观较为丰富,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共有古文化遗址73处,民国以前古建筑30处,历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处,如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辞注音韵学家、中国汉字鼻祖许慎的墓地;我国发现最早的细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叠压的大岗遗址;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我国最早的酿酒发现地、文字发现地、家庭饲养猪狗发现地、北方水稻栽培发现地、乐器骨笛发现地贾湖遗址;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堪称“天下第一桥”;见证汉魏政权交替的三绝碑和受禅台;河南省清代牌楼之冠山陕会馆彩牌楼等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开发漯河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3、对外交通状况良好
漯河地处豫中南中心位置,公路铁路航空条件好,交通便捷,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区距新郑国际机场仅有50分钟的车程。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贯穿南北,向西经漯平高速公路可与焦枝铁路相连,向东经漯阜铁路、漯周高速公路即与京九、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相接,交通状况良好。
二、发展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1、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差,主题路线不明确。
漯河市虽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开发较晚,景点规模较小,资源集群状况不好。比如许慎墓虽然历史意义较大,文化内涵丰富,但仅有一座孤墓及三块石碑,十几分钟即能游览全景,周围也没有配套的文化和休闲娱乐项目,留不住游客;小商桥、受禅台、三绝碑等景点尽管在历史上知名度较高,但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看点,没有形成一条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导致全市文化旅游层次较低,吸引力不强。
2、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漯河市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落后的问题,其中交通、食宿、娱乐等是限制漯河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漯河位于京广铁路主干线上,虽然对外交通便利,但是对于旅游景点来说,只有少数景点如许慎墓、小商桥等紧邻交通干道,行车较为方便,但大多数景点远离主干道,甚至位于村庄中,道路情况极差,这就大大限制了游客的往来。同时景点周边缺少星级宾馆,没有购物场所和文化娱乐设施,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娱乐需求。特色小吃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产品进行开发和改进,产品包装差,档次低,不便于携带,满足不了游客的购物需求。所以目前我市旅游硬件环境水平极差,“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功能还不完善,极大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3、宣传不到位,市场开拓缓慢
我市的旅游宣传形式单一,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同时郑州、开封、少林寺等河南省其他地市的旅游景点在国内名声更高,也大大限制了漯河市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漯河市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浓厚但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但在硬件设施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今后的发展中应扬长避短,争取让旅游也成为漯河经济新的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