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意识和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1、《生活与哲学》各原理模块的分布情况:
第一、二、三课是哲学概述
第四、五课是辩证唯物论
第六课是认识论
第七、八、九、十课是唯物辩证法
第十一、十二课是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论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的,认识论是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看的。由于两对关系不同,也就分成两部分。
3、物质是与意识相对应,意识与思维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实践是与认识成一对的,实践与认识都具有主动性,实践是人类主动去实践的,认识也是人们主动去认识的。而意识与物质就没有主不主动的关系,所以才要这样分。
意识和认识的联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与认识的区别:意识的范围比较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积极主动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意识又能反映客观事物,还是具有主动性。因而不能把认识与意识完全等同,两者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一般说,可以把意识区分为“知、情、意”。“知”是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 是一致的;“情”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如喜、怒、哀、乐;“意”是意志,指人类追求目的和理想时的毅力、信心等技术状态。可见,认识是意识一个内容, 二者不能等同。
范文二:意识和认识的区别
意识和认识的区别
2015.3.7
李晓东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说“她不高兴,我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我不认识;对于那个事,我认识的还不到位;犯了错误,经常会说我不是有意的等。”可见意识和认识这两个概念常常被人们在生活中混淆。那么意识和认识有没有区别,两个概念的范畴是如何界定的呢!
医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相对其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这里主要依据科学思维规律对意识和认识的概念清闊。为了能分清意识和认识的区别和联系,还要从二者的内涵(定义)说起。
首先,什么是意识?意指人对于事物本质的反映,识指程度。所谓意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和外部的清楚。(反映指客观事物被人接触后在大脑形成的映照。清指明白,楚指条理齐整。清楚就是对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关联都明白、了解和知道。)
对自己的清楚是自我意识。对外部的清楚是物我、人我关系中的意识。人对外部的清楚,就是对事物发生的开始、过程、结束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之前的明白、了解和知道。人们经常说的“意识到了”是指这种对事前知道的精神现象。
例如,早上没有下雨,但是天空阴云密布,有生活经验的人会带一把雨伞才出门。这是人对可能下会雨具有前提防范的意识。也就是事前的知道。
什么是认识?认指人对事物的分辨,识指程度。所谓认识就是对事物了解的知识水平。(知指接触,识指程度。知识也就是指接触之后知道的程度。知指接触,道是指规律和对规律的表达,所谓知道就是对事物规律的了解、认为和明白。)
认识也分为两种,一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叫感性认识,二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叫理想认识。认识都是对事物的表象和意义之后的反映和总结。人们经常说的认识就是这种对事后知道的精神现象。
例如,对榴莲这种闻起来很臭但是味道很好吃的水果,只有亲自品尝之后,才能知道为什么叫水果之王。这就是人对事物接触之后的认识。
换句话,意识就是“之前的知道”,认识是“之后的知道”。这是意识和认识的根本区别。
其次,意识和认识的特征和表现(外延)的区别。下面分别就意识和认识的特征和表现进行梳理。
意识的特点具有反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反映性,是指意识是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外部的信息刺激后在大脑的映照,属第二性的(存在是第一性的)。
能动性,是指意识对于思维活动之前具有倾向性影响(意识具有反作用)。这种精神现象是实在的存在。
创造性,是指意识的载体是大脑。意识是人脑功能的产物,意识是外部客观事物的知道,意识又反过来可以反作用于大脑,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从而又改造外部事物。
可见,意识是上一次的认识,是下一次思维前的指导。
认识的特点具有接触性、被动性和基础性。
反映性,是指认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的反映程度。没有认识的反映就没有思维的活动基础。
被动性,是指认识对于思维活动是之后的结果。
基础性,是指认识是人全部精神活动的基础。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意识也是由认识转变而来的)。
可见,认识是人接触到对象之后形成的信息积淀。
再次,意识和认识两者的相关联系。
为了能清晰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要知道认识和意识各种形成的过程。 那么认识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
外部的事物被人接触以后,大脑接收到的刺激就是信息。信息经过分辨形成概念。概念归类之后形成知识。认识的过程实质就是把接触的刺激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概念、概念形成知识的虚拟精神活动。
认识是有层次的,经过感官反映出信息是人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抽象出概念是人的理性认识。
具体的说,由物象(事物的存在)形成具象是信息,具象形成表象是感觉,表象形成意象是思维,意象形成概念就是抽象思维。从感觉到抽象,就是由感觉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过程。
人的认识形成初级的感性认识必须经历五个环节。一是、由未接触到有接触。二是、由一次接触到多次接触。三是、由被动接触到主动接触。四是、突破表象追问构成及过程。五是、取得初步认识。了解初级认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促使人更好的提高认识。
人高级的理性认识形成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一要、认识对象的内部。二要、认识对象发展的趋势。三要、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四要、清楚联系之间的要害。五要、把事后的认识可以在新的事前应用。六要、明白是理性认识提高了意识的质量,它多发生在抽象思维的类型之中。了解高级认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提高转变意识的机会。
可见,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社会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感性认识是人接触外部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开展思维活动的基础。
那么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如何形成的。
意识分为显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部分。显意识部分(自觉),是自己能够感觉到的,是对自己和外部的清楚;下意识部分(半自觉),一是由清楚到不清楚,如灵感。二是由潜意识到显意识;潜意识部分(不自觉的),如梦境、酒醉等。(我们强调的、研究的是显意识部分)。
意识(显)的形成的成分结构是,一是刺激引起的感觉(初级认识)。二是情感引起的态度倾向。三是意志保障的精神持续。四是思维部分高级的认知。感觉、情感、意志和思维即是意识的成分结构又是意识形成的线性阶段。也就是说,意识是由认识的层次升华转变形成的。
清楚意识形成的三个层次。一是、感性阶段(由感觉到自觉);二是、过度阶段(随意思维到有意思维);三是、理性阶段(包括有意思维、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创造性思维)。随着意识档次的提升,理性认识所占的成分越重。
可见,认识虽然存在意识的感觉阶段和过度阶段,但认识是意识活动的基础。这里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范围大,意识的范围小。意识是精神的内涵。意识是思维之前。认识是接触之后。理念是计划之前。观念是实践后的总结。
最后,清醒意识的要点。
之所以,要对意识和认识的范畴进行梳理,是因为我们的一切行为,从根本上都是受健康和社会影响的这种意识所决定的。健康是生命的载体,社会是人文的来源。认识只仅仅是对事后的反映。
所以说,要自觉的强化自己的意识功能。强化意识主要有以下四点措施:一是依据外部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考虑。二是依据事物的本质调节自己的考虑。(本质是事物的结构及其联系)。三是横向上接受社会教育(学习)和信息的熏陶。四是纵向上珍惜和利用自己的阅历是基本的资本。
要清楚,意识这种精神现象是实在的客观存在。但不是物质的。意识的载体是大脑。它是人脑功能的产物,又反过来可以反作用于大脑。
要强调,人的精神规律所含的意识规律是对物质规律和实际规律的反映和升华。清醒意识落到实处主要有两条:一是,意识是人行为的源头(意识是第二性的)。二是,清醒意识的途径是正确认识外部和正确认识自己。
总之,科学思维中的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外部的清楚。对自己的清楚是自我意识。对外部的清楚是物我关系中的意识。
意识,这种对自己、对外部清楚的精神现象是大脑的功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样象。它是人类成长过程中进化的结果。他不能独立的存在,它受大脑载体的影响。他受信息来源的影响。
意识是第二性的。但是意识有反作用力。意识由人的社会存在决定。(这里的意识已经超越了医学上的意识反应。)
意识不同于信息,意识不同于认识,意识不同于知识,意识不同于精神,意识不同于理性,但和它们都有关联。
意识不能独立存在,必须结合外部环境。也就是人文意识是社会环境决定的。外部实践、外部环境、外部时代、外部物质等。
信息是外部的刺激,反映之后才是意识和气味、形态、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
认识是事后的知道。
认知是认识程度的稳定和阶段性相对的结晶。
精神是意识的外显。精神也是生理基础的外现。
理性是意识对自己的调节和控制。
范文三:政治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认识与意识的区别与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与联系
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 ②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 ③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意识和认识的异同
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主观范畴,同样依赖于客观、根源于客观,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它们对于客观事物都有一定的反作用
1、意识和认识分属于不同概念;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而“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角。
2、意识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认识肯定是主动的。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不论是自觉或不自觉,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即意识有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之分;而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是人主动地感知对象、理解对象的结果;
3、意识是对于物质而言的,是从世界观的角度加以规范,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则强调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两者阐述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是不同的;
4、在使用范畴方面有所区别,意识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物质;认识对应于实践。
1、体系不同 意识属于唯物论 认识属于认识论 2、含义不同 意识是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含主动形成和被动接受) 认识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动形成) 3、层级不同 意识包括 感觉和思维 认识包括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4、对应的概念不同 意识与物质对应 认识与实践对应
范文四: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
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者“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意识或者?说潜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它是人们对?认识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简言之,潜意识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认识之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潜意识不等?于无(没有)意识,它在认识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多?重性、多层次的,意识的反映?只是一种主?要的和本质?的反映,但它不能代?替其它形式?和层次的反?映,它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并不能包揽?无遗。潜意识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全面认?识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实际上,潜意识反映?也是形成认?识和观念、丰富主体认?识结构的重?要渠道,它对于意识?反映来说,也是一种辅?助和补偿的?反映形式。
心理学家们?通常把意识?以下的意识?称为“无意识”,这就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其实,无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它是认识主?体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潜在的?认识过程,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原苏联心理?学家B ?C?列坚别尔格?认为,只有高度发?展的意识,才能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他说:“无意识心理?现象并不只?是一个否定?性的定义(即在心理反?应过程中没?有意识,动物和幼儿?即如此)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它是同意识?在一起并同?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在?于:意识能被主?体所知觉,并能够用语?言思维加以?表述;而无意识却?不能被人们?所知觉,通常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的状况。意识是明显?的、较为清晰的?、自觉的;无意识是潜?在的、模糊的、不自觉的。例如边骑自?行车边思考?问题的人,他的注意力?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上,但自行车照?样向前行驶?。毫无疑问,骑车人的骑?车意识是存?在的,但并没有被?他本人察觉?。这就是一种?习惯性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没有进入意?识领域,它是不自觉?地进行的。这个例子虽?然说明了何?谓意识和无?意识,但仍很难用?简洁的语言?向人们表述?“无意识”的确切含义?。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就会把?它误解为没?有意识,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认为还是?把“无意识”改称“潜意识”为好。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也认?为,把无意识称?潜意识更贴?切。其理由何在?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意识及意识?系统各层次?的关系说起?。
我们现有的?认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物质的?特殊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就是说,意识具有对?象性。如说认识主?体对某物有?意识或意识?到某物,即是指对这?一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对它的实际?过程的认识?或反映。意识的对象?不仅指向外?界事物,也包括对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人们往往使?自己的意识?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和?评价的对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自觉地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只揭?示了人的意?识中的显意?识部分,而忽略了意?识中尚未被?意识到的那?些潜在的部?分。
其实,远在古代,就出现了对?无意识的种?种猜测,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就包括了对?无意识的猜?测。又如柏拉图?,就把心灵或?灵魂分为理?性的和非理?
性的,非理性的灵?魂又有高低?级之分。康德早在1?8世纪就认?为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半个世界”。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重?视。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由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
对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无?意识理论,各家的解释?又不尽相同?。 有学者认为?,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无?意识心理学?体系,把人们的心?理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无意识?(深层) ,指被压抑的?、无从知觉的?本能和欲望?,即动力性无?意识,也称潜意识?;二是前意识?(中层) ,指无意识中?经过努力可?转变为意识?的经验,即潜在性无?意识;三是意识(表层) ,指同外界接?触所能直接?觉察到的心?理的表面部?分。由于无意识?暗中支配意?识,意识压抑本?能冲动常常?是无意识的?,前意识又是?无意识的一?种,因而无意识?是三者中最?基本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决?策者。显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有的精神分?析学者,则主张将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并主张将无?意识改称“下意识”,亦译为“潜意识”。
刘奎林教授?则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系统,这个意识系?统是由三个?意识层次构?成的,即显意识层?次,潜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其中,显意识层次?属于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下意识层次?属于生物意?识,它是有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以及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生物性功?能意识的有?机集合体。除有条件反?射的生物性?功能意识通?向潜意识外?,不直接受显?意识控制,因此只有突?出的生物属?性;而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人直接察觉?,只能是被模?糊地意识到?的存在,是介于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中间?的意识层次?。所以,潜意识既具?有显意识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下意?识的生物属?性,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意识。”他认为把“下意识”归于“潜意识”的意见不妥?。其理由是:一,不同层次的?意识进行信?息交流是客?观存在,但不能认为?由于“下意识”可与“潜意识”沟通信息,就将“下意识”纳入“潜意识”。事实上,无条件反射?的“下意识”活动是不能?通
,通常那些属?于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下向“潜意识”的;二
意识”活动, 也不能纳入?“潜意识”。正由于弗洛?伊德将“下意识”归入“潜意识”,误将诊断实?验及理论泛?化,脱离了人们?的活动,因而导致精?神分析学走?向了神秘主?义。
我认为,刘奎林先生?对意识系统?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他把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就避免了对?“无意识”的误解。因为潜在的?意识,绝对不会是?无意识;他把意识中?的生物属性?部分归入“下意识”,就可以避免?因有些“下意识”中的生物属?性尚未被认?识,而把“潜意识”神秘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潜?意识的认识?功能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就会发现,他所说的“无意识”,实际上就是?“潜意识”。在他看来,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的能源?中心,是不为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潜伏在心理?结构之深层?的潜意识方?面。在这里,包含着许多?有悖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等的?个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以及各种?创伤事件,由于有悖于?社会和文化?或会引起个?人心灵深处?的极度不安?,它们被压抑?到意识阈之?下,而成为不被?意识到的潜?意识。但是,不被意识到?,并不等于不?存在。
范文五: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别?
旅游达人团
[知识团队] [向旅游达人团提问]
意识与潜意识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流派众多,其中精神分析学是在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专门发展起来的学说,不仅在医学领域,更在整个人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和他的几位弟子,已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师。如果我们对精神分析理论有所了解,那么不仅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还会在人生意义、文艺欣赏、哲学思想方面都获得深刻认识。何以如此?因为,精神分析是一门教你“如何认识自己”的学问,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你会感悟到普遍的人性,从而拓宽你的意识,心灵世界更加开放,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总而言之,它教你怎样摆脱痛苦与烦恼,走向心灵的幸福,人生的成功。故不光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需要精神分析,任何人都能够从精神分析中受益非浅。我们知道,20世纪涌现的许多文学家,画家,哲学家,在自己的文艺作品、理论著作中都渗透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成果,如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卡夫卡的超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梵高与毕加索的画,等等,同学们若考上大学后接触到此类作品,就必须懂得一点精神分析理论才能理解。
精神分析学说最初是从对人的潜意识(又译无意识)的发现开始的。潜意识,是相对人的主观意识而言的,顾名思义,通常指一个人意识不到但确实存在的内在的精神领域。现代心理学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自我所意识的到的一切,并不是精神世界的全部,相反,意识只是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弗洛伊德有过这样一个比喻:意识是浮在海平面上看得见的冰山的上端,更庞大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下看不到,则好比潜意识的内容。对潜意识的认识是人类科学史上少有的震憾之一,哥白尼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证实人类原本是从猿猴进化而来,而弗络伊德则表明个人甚至也不是自已思想的主人,人更多是受内在的潜意识的作用,并不那么自觉的行动。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同学们试想一下:你能完全左右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吗?有些想法不由自主在你脑海中浮现,驱之不去;强烈的感情一下子控制住你,让你忍不住的悲伤哭泣;更何况在夜晚,莫名其妙的梦境不断涌入你的睡眠里。种种迹象表明,一个人主观意识到的一切,只是精神世界的表象,实际上人的精神从来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复合体,人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摆脱潜意识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功能。动物是无意识的,它们靠本能行动。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独立的思想和意志。人类拥有意识能力大概是从几十万年前开始的,在此之前人类也几乎完全是受潜意识的支配。人类进化到今天,意识是否已强大到可以不必顾及潜意识的地步了呢?绝不。意识从潜意识分化而来,潜意识相当于意识的源泉,它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大根基。尽管你也许觉察不到,每个人都是意识与潜意识共同协调作用的统一体。我们不要以为潜意识比意识低级,潜意识是一个人更内在、更深刻的自我,它包含着数百万年来的智慧。大家想一下,蜜蜂没有意识,可它天生知道去哪儿采蜜,怎样筑巢;动物先天的本能就能让它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有些潜意识功能好的人甚至可以像动物一样预知危险从而避开危险,我们称之为第六感。人类的潜意识中包含着惊人的潜力,丰富的功能。一个意识与潜意识配合良好的人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取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同学们都知道什么叫“灵感”吧,灵感就是应意识的请求,从潜意识中涌现的创造性思想,它突如其来,毫无逻辑,突破理性。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带有潜意识作用的明显痕迹。而一个意识过分压抑潜意识的人往往显得刻板,平淡,缺乏灵气。
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表明,意识的发展离不开潜意识的支持,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本质,是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冲突,二者不能和谐共处、协调作用。双方的矛盾斗争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导致神经症症状的产生。一般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有意识,但意识控制不了潜意识,如强迫症,不由自主的陷入一个荒谬的念头,或者没有道理的反复做同一种行为,自己也知道这样不该,却就是左右不了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好象冥冥中有什么强迫他一样。而严重的精神病人则表现为理性丧失,完全任由潜意识的自发冲动支配,意识失去作用。
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与对立,绝非仅仅表现在有心理障碍的人和精神病患者身上,可以说,每个人都面临着意识与潜意识的调控问题。讲一个在学生中常见的例子,你也知道应该好好学习,主观上想坐下来专心读书,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坐不那,学不进去。这里想学习的愿望与努力是你的意识,而干扰你学习的种种思想情绪大多就是你潜意识作用的结果。再有一个人过于肥胖,想减肥,少吃一点,但看见食物就是忍不住,明明不饿吧,也要吃点东西,否则心里就躁动不安。结果减肥失败。这也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本人认为,肥胖症是心理原因所造成,与人平时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吃东西实质上是一种消除内在的紧张焦虑的方式。所以不从心理上解决问题,用这减肥法那减肥法,只能见效于一时,过后必然反弹。)不过话说回来,潜意识不只表现为干扰你,阻碍你实现既定目标的东西,它也可帮你实现你的潜能,让你独特的个性得到发展。比如一个孩子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一听音乐就入迷,家长认为影响学业打骂他,也不能让他离开音乐,一有机会就投入音乐的学习之中,最后靠自修成为一名作曲家。这是潜意识对他的引导。因此潜意识无好坏之分,它超越人类价值判断,就相当于人的本能,你如果协调得好,善于和它共处,它便会带你到达快乐,到达幸福和成功;如果协调不好,它就会阻挠你,使你无尽烦恼,给你的未来投下失败的阴影。一句话,它可以使你上天堂,也可以使你下地狱,关键是人对它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的发展离不开潜意识的支持,个人的主观愿望和行为不能违背潜意识的规律,否则其成长和发展就要遭受挫折。意识的发展若是与潜意识的需求和谐一致,人就能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和个性。像所谓天才,天才天才,好像是上天赋予的才能,他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就是达到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与配合,潜意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很多艺术家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迷狂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可以说,一般人之所以不能像天才那样出类拔萃,就是由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处理不好的缘故。其实每个人都有在他喜欢的领域成为天才的可能。
为了理解意识与潜意识为什么会不相配合乃至矛盾冲突,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的精神结构。著名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人的精神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我们常说,“他生命力很强”,“他挺有活力”,这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能量比较充足的情况。反之,说一个人暮气沉沉,看起来无精打采,毫无生气,则指精神能量缺乏。精神能量的分配与流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的意识可以指挥它、调动它到一定的方向和地方。比如,我们用意志命令自己投入到学习当中。长期的学习活动形成了能量流通的一个经常性渠道,我们就养成了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生命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生命力的释放寻找多种多样的表现,所以人需要各种社会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归属和被关爱的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论哪一种需要受到阻碍、不能满足,都可能造成人的心理创伤,形成心理障碍。现在不少家长一门心思让学生好好学习,常常不顾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对孩子或者期望太高管制过分,或者呵护关怀过度干涉过多,使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与冲突。人是一个整体,如果长期只关注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为了单个因素的满足而不惜牺牲其他,就会造成性格的扭曲,造就片面和畸形发展的人。
青少年的成长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发展自己的意识。从孩提时代懵懵懂懂的无意识状态走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增强意识能力,有目的的运用意识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完成社会交付的各种工作。对学生来说,主要就是积极主动的读书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逐渐适应社会。然而,意识的发展必须符合精神发展的规律,符合潜意识的需求。如果一个人的意识过于强大,潜意识被广泛压抑,他的生活就缺乏乐趣,生命力得不到表现的机会。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会起而反抗,抵制、干扰陷入片面发展的意识。大家都知道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同样精神能量的流动也不能老是只投入到一个地方,以致其他方面得不到养分。忽视潜意识的需求,为了外在的功利目的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心理处于长期压抑状态,人的能量系统就要变得不稳定;潜意识自发的寻找达到平衡的途径,精神能量会像水从高处流往低处一样朝相反的方向流动,导致主观努力失败,意识陷于紊乱,表现为神经症。
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有无数种,心理学中“人格面具”原型和“阴影”原型的冲突斗争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所谓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社会的要求,为自己塑造的一种外在形象。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师长、同学或同事对自己的期望。别人希望你是什么样,你就表现为什么样,这样你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副“人格面具”。当人把自我认同人格面具时,表现为别人期望他表现的样子,表现出他“应该是”的那种形象。毫无疑问,人格面具是有意义的,一个人的成长必然面临社会化的要求,要能扮演好公众分配给你的角色,不然你就无法适应人群。可是如果一个人太看重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在人格面具上投入过多心理能量,那么这个人就活得很累很沉重了。他不顾自己内在的需求,隐藏自身不符合别人期望的一面,竭力表现为公众所要求的样子,刻意追求营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可是,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在潜意识里你本人真正的渴望是什么?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忘了。从哲学上讲,这就叫“丧失自我”,俗语则说是“为别人而活”。显然,过于看重人格面具,会导致对个体内在的压抑,使人的个性丧失,生命缺少活力,使你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这就是一种意识过于强大,压倒潜意识的情况。
但潜意识事实上是绝不可能被压倒的,它只不过是被迫沉入地下活动,并在暗暗酝酿对过分发展的意识的反抗。在人格面具趋于沉重的同时,“阴影”原型悄悄崛起了,对人格面具构成破坏和威胁。阴影,指的就是你隐藏的自我内在的一面,你的原始欲望与本能,也包括你的缺点毛病。人格面具越强大,阴影越遭到压抑,二者的矛盾对立相应会逐渐升级。你越是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高大正派,善良纯洁,你越不能忍受自己的缺陷,不能正视自身的原始欲望,对阴影的表现也就越来越压抑。例如有的人习惯性的有一些毛病甚至是邪恶的想法或行为,他不能正视,常常为自己的某些“罪恶”内疚和自责,可就是管不住自己,为此耗尽了大量精力。其实,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邪恶的存在也是有他的原因与道理的。人的本能不可处在长期被遏制状态,有压抑必然有反抗,这在心理学中也是一道真理。如果阴影得不到表现,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它就会以一种扭曲变态的方式反映出来。邪恶,其实是人的正当本能以不正当的方式发泄出来的结果。有时我们责怪阴影的可恶,源头恰恰可能出在人格面具的过于强大,以致压抑了阴影,阻碍了人的正当本能冲动的释放。如果我们懂得心理学的规律,懂得让人格面具与阴影和谐共处,潜意识与意识相互配合,邪恶也将从根源上被消除了。
比如黄勇这个恶魔,他杀了那么多人,惟一的目的居然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很酷的杀手,大家都很不理解。事实上了解一下黄勇生活的背景,他的生存状态,就可以明白一些原因。黄勇生长在一个贫穷的物质文化都很匮乏的乡村,29岁了,没有结婚,无所事事。但黄勇又和没头脑没文化的年轻人不一样,他受过一定教育,当过兵,喜欢画画而且靠自学还画得不错,还以玩游戏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以看出,黄勇,并不甘于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他的自尊心很强,性格比较高傲。但是,现实中的他实际上一事无成,还依赖父母养活,以平常的标准来衡量他是很失败的。另外,他的家庭在农村里地位低下,受人轻视,也许还遭到过欺负,又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潜意识为了补偿受挫的自尊心,就开始让幻想发挥作用:他把自己设想为可以左右人生死的杀手。在青少年中类似的幻想是很常见的:谁没有把自己幻想成很强大有力的人物?现实中受挫就在想象中满足一下自尊心,类似阿Q一样。但这种幻想过多,过频繁,就成了黄勇心头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以致他把幻想变为现实。这是受害者的悲剧,同时也是黄勇本人的悲剧:如果黄勇能把他的能量投入到有意义的事物,靠现实中的努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尊心能得到正当满足,他就不会深陷幻想之中,靠杀人来塑造自身的强大形象。可见,在人格面具上得不到承认,得不到正当运用的精神能量就会转向阴影,以邪恶的方式表达和释放。我们若想避免罪恶,就必须明白潜意识对意识的影响与作用。
目前,高中学生的生活比较机械单调,来往于教室和住址之间两点一线,学习、吃饭、睡觉三部曲重复演奏,有一种普遍的压抑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生命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精神能量也不自觉的要向其他方向流动,导致了学生很容易被外界的种种事物吸引。现实的沉闷造就了幻想的活跃,网络聊天,电子游戏及格调不高的小说等等都给了青少年极其强大的诱惑。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沉溺于虚幻的境界难以自拔,与其学习生活的单调枯燥有关,活跃的生命力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充足的精神能量就开始转向虚拟的幻想。幻想对一个人其实有重要价值,它不光是科学和艺术创造的起点,还起到平衡心理状态的作用。但是,在毫无意义的幻想中不可自拔,对人的危害也非常之大。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还占据优势地位,素质教育尚未有效施行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懂得一些心理卫生知识,明白自我的精神倾向,尽可能的调整好心理,使精神能量的流动不再盲目,而是在遵循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指向有意义的目的。这样不但会避免心理障碍和神经症的发生,而且会使你的学习更有效率,情绪更加积极。否则,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你也许已步入危险的边缘,为未来的失败早早埋下了伏笔。
很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根源出在高中甚至初中时期。例如马加爵,上学期间是个好学生,成绩超过一般同学,但只注重智力,忽略了社交能力的培养,情感得不到发展,以至上了大学后思想感情仍停留在孩提阶段,自我中心,和人缺乏沟通相处不好,最终走向极端将同学杀死。如果他懂得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明白他对同学的种种猜疑大多是自己的幻想,是潜意识中阴影投射的结果,也就不会对同学如此仇恨。马加爵算是学业优秀学生的悲剧。另一方面,有更多学生不懂调控自己的心理,厌烦学习的枯燥乏味就尽情投身玩乐之中,有的在网络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安慰,同样是不健康的表现。我也比较喜欢网络游戏,它的确可以起到娱乐放松的效果,但据我所知有不少人对在游戏中修练人物的级别,打到的东西津津乐道、孜孜以求,他们用在游戏中的成功代替现实的成功,游戏成了一剂逃避现实的麻醉药,这个危害就非同小可了。大家想想,在年轻时代的美好时光,把宝贵的精神能量不投入到学习成长中,而是消耗到完全虚幻的东西上去,浪费青春,毁灭前途,不亦同样可悲!?
那么,我们中学生面临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呢?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个人冲突的起因都不一样。但总的原则,是积极想法调控自己的心理,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改变本人的生活方式,为精神能量的有意义流动创造适宜的条件。仅以对待学习为例,你应该尽可能的挖掘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探索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苦学变为乐学,让兴趣变成你学习的一个驱动力。如果你能让兴趣引领着你,就能做到以学习为享受,形成主观意识与潜意识愿望的合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不但不会干扰,反而会强有力的推动你去读书钻研,到达学习的最高境地--即古人所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话,你的学习效率就可能事倍功半,远非一般的努力可以比拟的了。
中学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种种问题。任何一个方面解决不好,都导致精神能量流向其他的地方,难以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对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须多方了解,全面咨询,才可能明确根源所在。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有无数种,心理问题相应也有无数种类,这决定了我们解决心理问题,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意识和认识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