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虚词“之”的含义及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③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②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人》)译:有人使宋国国君听到了这件事。之:代指“穿井得人”这件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子将安之 译:你将要到哪里去。
文言字词积累:
1.问其故 故:原因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 去:距离。
3.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正午、中午。
4.日初出沧沧凉凉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寒冷。
5.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 6.探汤 汤:热水。
7.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判定。 8.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9.子将安之 将:打算、准备。 安:哪里。
10.乡人皆恶我鸣 鸣:鸣叫声。 11.我将东徙 徙:搬迁。
12.不能更鸣 更:改变。
13.犹恶子之声 犹:还。 恶:讨厌、憎恨。
14.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洗涤。 汲:从下往上打水。
15.穿井得人 穿:凿通。 16.国人道之 道:说,谈论。
17.吾穿井得一人 得:节省。
18.丁氏对曰 对:回答。
19.谓左右曰 左右:身边的侍臣。
20.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能言善辩,很会说话。习:熟练。辞:辞令,言辞。
21.今方来 方:将要、正要。
22.吾欲辱之 辱:羞辱。
23.何以也? 何以:用什么办法? 以:用。
24.过王而行 过:经过,走过。
25.何为者也? 何为:为何,干什么。
26.何坐? 坐:因??而犯罪。
27.臣请缚一人 请:请让我。
28.楚王赐晏子酒 赐:赏赐。
29.酒酣 酒酣:酒喝到正畅快的时候。
30.吏二缚一人诣王 吏:公差,官差。 诣:到??去。
31.齐人固善盗乎? 固:本来。 善:擅长。
32.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
33.叶徒相似 徒:只、仅。
34.其实味不同 其实:他们的果实。
35.所以然者何? 所以:??的原因。 然:这样
范文二: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例句:宋何罪之有?(《公输》)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例句: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用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例句: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例句: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例句: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例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例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狼》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 ,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对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例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另附: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心理活动
例句:终为忠臣 为:成为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例句: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六、于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 到" 、" 自" 、" 从" 、" 跟" 、" 同" 、" 对" 、" 对于" 、" 给" 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例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例句: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例句: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八、且
1、表层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
例句: 且秦灭韩亡魏 (《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 却,可是。
例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2. 那么,就。
例句: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
3. 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4.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句:《论语》六则
6. 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7.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
8.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例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例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一、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若毒之乎?
例句: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句: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句: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句:于是乎书。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例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例句:谓为信然。(《隆中对》)
例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例句: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与
1、作虚词用。
(1)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 欤" 。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 给予、给" ," 结交、交好" 。
例句: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学们在学习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不要死记硬背。我们对待虚词的总的原则是: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讲得通的就是对的,讲不通的就是错的。
范文三: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之
1、用作代词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
阳楼记》)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
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
例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狼》) 其他例句: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陈涉世家》)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 例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狼》)
例句: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狼》) 例句: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马说》)
例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
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例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例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例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例句:宋何罪之有?(《公输》)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1
例句: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例句: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例句: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 例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例句: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 例句: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3、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屠惧,投以骨《狼》——把 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例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代词。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例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 例句: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例句: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例句: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 三、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例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例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用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例句: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例句:例句: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例句: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例句: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例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
2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它的,指狼的。
例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他的,代“屠户”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例句:以勉其学者也。 《墨池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狼》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 ,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1、表层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对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例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另附: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心理活动 例句:终为忠臣 为:成为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例句: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六、于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 到" 、" 自" 、" 从" 、" 跟" 、" 同" 、" 对" 、" 对于" 、" 给" 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例句: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从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在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
例句: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对 例句: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例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 例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例句: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例句: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例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例句: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八、且
3
例句: 且秦灭韩亡魏
例句: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 却,可是。
例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2. 那么,就。
例句: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
3. 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4.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句:《论语》六则 6. 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7.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8.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例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例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例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学们在学习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我们对待虚词的总的原则是: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讲得通的就是对的,将不通的就是错的。
十一、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若毒之乎?
例句: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句: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例句:吾尝疑乎是。(乎:对)(《捕蛇者说》)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句: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句:于是乎书。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例句:谓为信然。(《隆中对》)
例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例句: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与
1、作虚词用。
(1)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 欤"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 给予、给" ," 结交、交好" 。例句: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4
范文四:虚词之的用法
虚词之的用法(人教版)
巧用句子结构分析,辨识虚词“之”的用法。
井冈山大学附中: 郭军华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义。
类似的文言现象,只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总结出规律来,学生掌握运用起来就很容易。
范文五:虚词之的用法
虚词“之”的用法
发布时间:2013/4/17 信息来源:何小群
“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较早出现且常见的文言虚词,各代名家对它的意思与用法有过多种探索。如《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過屮(艸、屮,均为“草”,都读作c ǎo )枝茎益大有所之。“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在入选的中学文言课文中,“之”尤为多见且意思不一,用法多样,区分起来比较费劲。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短短一文,“之”就有20个!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如果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我觉得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之”的用法规律。下面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对“之”的用法作一初步探索与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含“之”的句子一共20个,根据其意思将其分类如下:
一、“之”用作代词。
①问之客曰。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③暮寝而思之。
④由此观之。
⑤燕、赵、韩、魏闻之。
以上句子中“之”均放在动词之后,用作代词。“之”作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①它,代指“吾与徐公孰美”这件事;②他,代指徐公这个人;③它,代指“我不如徐公,可是妻妾客皆说我美于徐公”这件事;④它,代指“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件事;⑤它,代指“齐王成功纳谏”这件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此外,“之”也可以是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如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这两句“之”字后面都接“属”,其实“之”字后面若接“属”、“徒”、“族”等表示某一类或某一种人或事物的名词时,“之”用作指示代词,指前面列举的内容。
二、“之”用作助词
(1)“之”作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①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臣之妻私臣。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⑤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⑦闻寡人之耳者。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前面是名词(如“齐国”、“臣”、“朝廷”、“寡人”),后面也是名词(如“妻”、“臣”、“耳”、“过”,而“美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丽的人)时,“之”作结构助词“的”。
而在“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中的 “之”也是结构组词“的”,可它的后面是名词性短语。由此看来,“之”处于名词和名词之间,或者处于名词和名词性词组之间均用作结构助词,译为“的”。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⑤王之蔽甚矣。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使本句成为上下句的一个成分,不译。
(3)“之”作音节助词,无义。
“之”用在方位名词(如:“内”、“后”)的前面,形容词、时间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义。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数月之后。
③期年之后。
以上三句,“之”用在“四境内”“数月后”“期年后”这样的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起调节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除此以外,“之”放在时间副词“久”之后,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亦无义。如:
①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②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之”用作音节助词,除了以上两种之外,我认为还有一种。
《曹刿论战》中有“公将驰之”和“公将鼓之”两个句式结构一样的句子,但两个“之”字的用法却见解不一。中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于这两个“之”无论是文下注释,还是“有关资料”部分都回避了。“公将驰之”的“之”是代词,这是没有异议的。而“公将鼓之”的“之”,则说法不同。
一种看法认为“鼓之”的“之”是代词,代指齐军。他们认为“公将鼓之”与后面“公将驰之”的句式结构一致,既然“公将驰之”的“之”因为前面是动词,而判断它是代词,那么“公将鼓之”也是如此。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公将鼓之”的“之”是调节音节,无实在意义。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虽然从句式结构上看“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一样,“驰”和“鼓”都是动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驰”是及物动词,而“鼓”是不及物动词。关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引用百度一位网友的话“及物动词直接跟宾语,也就是说它往往是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还可以紧紧跟在这个动词后面。比如说:捉鱼,“捉”是及物动词,它的对象是鱼。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也就是说它这个动作是没有对象的,只是表示某种状态,比如说:将军百战死,“死”就是不及物动词,这个动词是没有针对的对象的”。再由此来看“公将鼓之”,“鼓”本意为“击鼓”,它只表示一种状态,而没有具体对象,不能牵强把“鼓之”译为“击鼓齐军”,这显然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所以,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鼓——击鼓”后起调节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句式结构一致,但是“策之”、“食之”的“之”用作代词,代指马,因为“策”和“食”都是及物动词,而“鸣”是不及物动词,“之”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由此,我们也可以作这样归纳:“之”放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4)“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亦无实义。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用法。这种用法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并没有出现,但在其他文章中有: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这两句的主干分别是“(陋室)有何陋”“宋有何罪”,它们的宾语“何陋”和“何罪”被提前,而“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之前,这时翻译应省去。这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相类似的,我们从下面两句可以再看看“之”另一种特殊用法。
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形容词“千里”修饰名词“马”,是“马”的定语;形容词“高”修饰名词“庙堂”,是“庙堂”的定语。可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进而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入“之”,这个“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中心语+之+定语。
三、“之”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曾出现,初中教材的其他古诗文有: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③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以上例子,“之”作为动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 “吴广”、“孟浩然”、“杜少府”,例①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陈涉;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垄上”、“次所”、“广陵”、“蜀州”。例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的后面没有像其他句子一样直接跟地点名词而是动词“任”,但是它后面最终还是出现了地点名词。所以说,“之”用作动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后面会有地点名词。
以上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之”的用法,但这些都是一般情况下的用法,不排除有特殊,有些“之”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如《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和“故克之”、“登轼而望之”,这三句“之”都是放在动词(“鼓”、“克”和“望”)之后,但是意思却不相同,我们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更好的判断。
掌握了“之”的具体用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中学古文,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古代经典书籍。下面,根据以上方法来阅读《战国策·齐策》的文段,进一步探讨“之”的用法。
盂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
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⑤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⑥之道哉? ”孟尝君曰:“善! ”乃弗逐。
选文中出现8个“之”:
①欲逐之
②曹沫奋三尺之剑
③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
④之其所短
⑤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
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⑦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⑧岂用世立教之道哉
第①、⑤、⑥、⑦句中,“之”用在动词“逐”、“谓”、“罢”、“弃”之后,根据上文的分析,“之”放在动词之后,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那会不会是音节助词呢?再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它们都是用作代词,可以译为“他”。
第②、⑧句中,“之”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三尺”和“用世立教”)和名词(如:“剑”
和“道”)之间,所以是用作结构助词,译为“的”。
第③句中,“之”放在方位名词“中”的前面,或者说用在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义。“陇亩之中”就是“陇亩中”。
第④句的“之”,比较特殊。它的后面是虚词“其”,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这个“其”在此用作代词,可以译为“他的”。既然如此,那“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以确定它的意思的时候,联系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上文“舍其所长”和“之其所短”除第一个字不同之外,其他是一致的,而“舍”用作动词,译为“舍弃”,那“之”是不是动词呢?“之”作为动词一般解释为“到”、“往”、“去”,这个“之”有这个意思吗?通过上下文分析,个人觉得这个“之”虽然并没有放在名词的前后,但是它就是用作动词。由“到”引申出来的,可以译为“使用”。
本文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之”的用法,不过是解剖一只麻雀,起一个示范作用,并不能概括“之”的全部用法。但我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当然有效,但事倍功半;而通过整理研究,传授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则事半功倍。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虚词“之”的含义及用法
论语>论语>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