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才资源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填 报 说 明 及 要 求
一、统计目的
本统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企、事业单位人才情况,为制定人才政策提供
二、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
三、统计依据与分工
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以及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四、报告期
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31日。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
五、填报要求
1.各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2.各填表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特别要注意审核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六、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使用。
决策依据。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4.外部董事、监事,由其任职单位按其职务进行统计。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4.001表、002表、003表、004表、005表、006表以及008表、009表、010表、011表,以上10张报表,企业、事业单位均须填写;007表仅由企业单位填写; 012表、013表、014表、015表、016表和017表仅由事业单位填写。
第一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表
指标解释
1.企业法人: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获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事业单位法人:指从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经各级政府编制机关或经各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确认具有法人资格并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会计上独立核算的单位。
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2.企业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事业单位名称:指经编制机关批准或民政部门登记的事业单位正式使用的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3.法人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4.行政区划代码:指单位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填写。
5.行业类别:根据单位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填写行业门类代码。
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别。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照主要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别。
A .农、林、牧、渔业: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B .采矿业: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指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指电信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公共软件服务和其他软件服务。
H .批发和零售业:指农畜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综合零售、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和其他零售。
I .住宿和餐饮业:指旅游饭店,一般旅馆,其他住宿服务,正餐服务,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等。
J .金融业: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指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指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及日用品出租,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本)所占比例大于50%,并且由国家或公民集体实际控制的企业。
国有或集体经济相对控股(含协议控制):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或公民集体资本(股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的市场管理,旅行社,其他商务服务。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指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矿产、基础地质勘查业和地质勘查技术服务。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指防洪管理、资源管理,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旅游景区管理。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指家庭服务、托儿所、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摄影扩印等居民服务业及修理与维护,清洁服务等其他服务业。
P .教育: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及其他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指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指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组织、体育场馆等体育业;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国际组织。
6.登记注册类型:按单位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
①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②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③国有、集体控制(控股)经济企业: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全部所有或控制的各类企业。
不论为何种组织类型的企业,只要是由国家或公民集体经济控制(控股),均为“国有、集体控制(控股)经济企业”。“国有、集体控制(控股)经济企业”包括国家或公民集体经济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含协议控制)的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7.国有或集体经济绝对控股: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或公民集体资本(股
比例;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或公民集体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
8.企业规模: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国统字[2003]17号)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规定填写。
说明:
①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②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
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③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在上表七类行业外的其他企业,按照以下标准填写。
说明:
①销售额按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计算。
②其他企业是指在?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和本表中未列示的行业企业,具体包括:从事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
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企业。
③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9.事业单位的规模按以下原则填写:局级及以上事业单位填写“大型”,处级事业单位填写“中型”,处级以下事业单位填写“小型”。
10.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11. 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分三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3)经费自理事业单位: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12.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根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内容来确定事业单位所属行业。?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给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颁发的、确认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法定凭证;上面载有事业单位法人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等登记事项。
第二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本表统计本年度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一、指标解释
1. 管理人才:包括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和党群工作者。具体解释见第三表。 2. 专业技术人才:本表所填专业技术人才不包括在管理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3.技能人才: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生产、服务等操作性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季节工、劳务工、短期合同用工等不予统计)。
4.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5.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相当于高等学校所颁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高校毕业生。
6.应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中等专业学校所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毕业生。
7.军转干部安臵:指军队、武警部队中军官和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后安臵到本单位的人员。
8.调入:指从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办理了调入手续,到本单位工作的人员。 9.本年度增加“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新进入的人员。包括转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
10.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4)
乙(1+2+6+7+8+19)=乙(9+10+…+17+18) 0=[甲4,乙20] 表间校核式:
[二表,甲1,乙18]=[二表,甲4,乙18] + [三表,甲1,乙1]+ [十一表,甲1,乙1]- [十一表,甲2,乙1] [二表,甲2,乙18]=[三表,甲1,乙1] [二表,甲4,乙18]=[六表,甲1,乙1]
[二表,甲3,乙18]= [十一表,甲1,乙1]- [十一表,甲2,乙1] 乙2=乙(3+4+5) 人员。
11.辞职:指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有关规定,辞去公职,并解除与单位工作关系,由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12.辞退: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以及因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
13.开除: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
14.解聘:指按照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解除劳动或聘用关系的人员。 15.协商解除合同:指依法与单位协商一致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人员。 16.终止合同:指依法终止聘用(劳动)合同的人员。 17.调出:指从本单位办理了调出手续的人员。
18.本年度减少“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本单位的人员。包括:转岗、参军、死亡、单位整建制划出等。
19.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20.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干部的总人数。
第三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出资人代表:指出资人任命或推荐任职的董事(包括内部董事、外部董事)、监事(不含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其中,内部董事是指由本企业员工担任的董事;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企业员工担任的董事;内部兼职董事是指既在公司经营班子或党委(党组)班子任职,同时又兼任董事的人员。 2.经营管理人才:指具体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包括各级经理人以及具体从事规划计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资本运营、财务审计、生产管理、法律事务、质量安全环保、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的人员。 经理人:指由出资人机构管理的经营班子成员(例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 3.党群工作者:指主要从事党务、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老干部等工作的人
员。其中,党委(党组)负责人是指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以及列入上级主管部门
管理的党委常委(党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等。
4.部门负责人:指本单位中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5.博士、硕士:指教育机构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称号,以经
国家学位管理部门批准,具有学位颁发权力的机构所颁发的博士、硕士学位证书为凭证。
学位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
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
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组厅字?2002?9号)进行清理后认定的学位统计。
有两个及以上学位的,按取得的最高学位统计;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位的,仍填
报在对应的同等学位栏(下表同)。
6.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8+12-5) 甲2=甲(3+7) 甲3=甲(4+6) 甲4≥甲5 甲8=甲(9+10+11) 甲12=甲(13+14+15) 乙1=乙(8+9+…+12) 乙1=乙(13+14+…+18) 表间校核式:
[三表,甲1,乙H]≥[十一表,甲2,乙H];H =1…18
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士(下表同)。 7.学历: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学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组厅字?2002?9号)进行清理后认定的学历统计。 有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在校学习及参加不脱产的夜校、
业余学校、函授、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未取得新的学历之前,按现有学历统计。 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学历仍填报在对应的同等学历栏。取得中等技工学历的,学历填报在“高中及以下”栏。
参加各种课程进修班学习获得结业证书的和仅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
历证书的,仍按原学历统计。
具有学籍的但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肄业生(被开除学籍者除外)
的学历均按下一层次学历统计。研究生肄业统计在“大学本科”栏,大学本科肄业统计
在“大学专科”栏,大学专科肄业统计在“中专”栏,以此类推。
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统计在大学专科栏(下表同)。
8.年龄:指统计截止日期时干部的实足年龄(周岁)。如1959年12月出生的人员,
在2009年12月31日统计时计算为50周岁;而1960年1月出生的人员,则计算为49
周岁(下表同)。
乙1≥乙2 乙1≥乙3 乙1≥乙4 乙1≥乙(5+6) 乙1≥乙7
第四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二)
一、指标解释
1.配臵方式:指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在现职岗位上的任职方式。
委任或直接聘任:是指配臵使用人才过程中, 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选拔, 党委(党组) 讨论决定任用的人才使用方式。
选任:是指配臵使用人才过程中, 通过依法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选, 并经组织审定的人才使用方式。如:党委成员、工会主席等。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8+12-5) 甲2=甲(3+7) 甲3=甲(4+6) 甲4≥甲5
甲8=甲(9+10+11) 甲12=甲(13+14+15) 表间校核式:
[四表,甲H ,乙1]=[三表,甲H ,乙1] ;H=1…15
市场化选聘:是配臵使用人才过程中, 通过内部竞争上岗、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方式, 经考察了解, 并经党委(党组) 讨论决定任用的人才使用方式。
2.在当前岗位任职年限:指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在当前岗位的任职时间。
3.年薪酬水平:指员工本年度获得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补贴和福利等全部税前收入的总和(下表同)。
乙1=乙(2+3+4) 乙1=乙(5+6+…+8) 乙1=乙(9+10+…+17)
第五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科技人才:指直接从事科研、技术或在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科研开发人才:指科技人才中直接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开发工作的人员。
国家级科技人才:指本单位在职在岗且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的所有人员。一人有多个称号的,在此栏内只填写一次(不得重复计算),但在表内所列人员对应的称号栏内要分别填写一次。
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指除国家级科技人才外由各中央企业重点掌握和联系的在职在岗科技人才。
2.中国科学院院士:指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从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中国国籍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中推荐并当选的院士。
3.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规定,从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中国国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中推荐并当选的院士。
4.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指根据中组部等四部门关于?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中组发[1984]3号)要求,以“在理论研究上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公认的;在生产、技术、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在专业工作中做出特别优异的成绩,并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为条件进行选拔,经人事部审核批准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给做出突出贡献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3+10+11) 甲1≥甲2 甲3≤甲(4+5+…+9) 甲3≥甲4 甲3≥甲5 甲3≥甲6 甲3≥甲7 甲3≥甲8 甲3≥甲9
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的通知?(中发[1990]10号)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选拔条件和规定程序,推荐上报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等人选,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进行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的人选。
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指根据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关于印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人专发[1995]147号)的有关规定,为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在各地、各部门推荐上报人选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报“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导小组批准的人选。
7.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指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任何一项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及以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8.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指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人事部?关于印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宣发[2003]26号)的有关规定,为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在宣传文化系统内选拔的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大的专业成就、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一批全面掌握**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
乙1≥乙2 乙1≥乙3
乙1≥乙4 乙1≥乙(5+6)
乙1≥乙7 乙1=乙(8+9+10+11) 乙1=乙(12+13+…+17) 乙1=乙(20+21+…+28)
第六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基本情况表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业单位中技能人才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一级岗位(高级技师):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级)的技能人员; 二级岗位(技 师):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级)的技能人员; 三级岗位(高级工):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的技能人员; 四级岗位(中级工):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四级)的技能人员; 五级岗位(初级工):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的技能人员; 普通工:指除上述五类人员以外的其他技能人员。
技能人才享受政府津贴:指政府为了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所设立的津贴。 技能人才享受单位津贴:指企业为了加大对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所设立的津贴。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7) 乙1=乙(5+6+…+10) 乙1=乙(11+12+…+16) 乙1=乙(17+18++…+22) 乙1≥乙2
1≥乙3 1≥乙4 1≥乙23 1≥乙24
乙乙乙乙
第七表 国有经济企业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参加培训情况
本表统计本年度内国有经济企业中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参加脱产培训的人数、人次、时间情况。本表由参训人员所在单位负责
一、指标解释
1.参加培训人员合计: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培训时间累加。
2.出国出境培训: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或批准,在国外(境外)正式培训机构的培训。
3.参加培训总人次: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人员的人次,一个人一年内参加几次培训,就作几人次统计。
4.工商管理(培训) :指对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进行的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经营战略、现代企业组织与管理、领导科学、市场营销、企业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开发、国际贸易、经济法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不含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培训。
5.适应性短期(培训) :指对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进行的建立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乙1=乙(3+4+5+6) 乙1≥乙2 乙7=乙(8+9+10) 表间校核式:
[七表,甲1,乙1]≤[三表,甲1,乙1]
统计。
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规则的培训及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适应性短期培训。
6.学历、学位教育: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由单位(个人)出资到高等学校进行提高学历、学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教育的培训。
7.党校:指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县级及以上党校的培训。
8.行政学院:指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各级行政学院的培训。
9.其他培训机构:指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管理干部院校、培训中心、普通高等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乙7=乙(11+12+13) 乙7≥乙1
第八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情况
本表统计本年度内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科技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参加脱
一、指标解释
1.继续教育:指对科技人才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含各类培训和学历学位教育。
2.参加继续教育人员合计:指本年度内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继续教育的仍按一人统计,但继续教育时间累加。
3.出国出境继续教育: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或批准,在国外(境外)正式教育机构接受的继续教育。
4.参加继续教育总人次:指本年度内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人次,一个人一年内参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乙1=乙(3+4+5+6) 乙1≥乙2 乙7=乙(8+9) 表间校核式:
[八表,甲1,乙1]≤[五表,甲1,乙1]
产继续教育的人数、人次、时间情况。本表由参加继续教育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加几次继续教育,就作几人次统计。
5.学历、学位教育: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由单位(个人)出资到高等学校进行提高学历、学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教育的继续学习教育。
6.高校、科研机构:指科技人才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高校、科研机构接受的继续教育。
7.其他继续教育机构:指科技人才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管理干部院校、培训中心等各类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
乙7=乙(10+11) 乙7≥乙1
第九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表彰、获奖和培训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年度技能人才获各类表彰人数:指本年度内获得各类表彰的技能人才的人数,技能人才的人数,一人获得两个以上奖项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在表内所列的“国家级”、一人获得两次以上表彰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在表内所列的“国家级”、“集团公司(省部)级”和“其它表彰”栏内要按实际次数分别进行填写。
2. 本年度技能人才在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数:指本年度内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的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乙1≤乙(2+3+4) 乙9≥乙10 乙5≤乙(6+7+8) 乙9≤乙15 乙9=乙(11+12+13+14) 表间校核式:
[九表,甲1,乙1]≤[六表,甲1,乙1] [九表,甲1,乙5]≤[六表,甲1,乙1] [九表,甲1,乙9]≤[六表,甲1,乙1]
“集团公司(省部)级”和“其它表彰”栏内要按实际获奖次数分别进行填写。
3. 本年度技能人才参加培训人数: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的技能人才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
第十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补充资料
一、指标解释
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者:指本单位在境外连续学习培训6个月以上或连续在境外工作1年以上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和科技人才,以及在境外连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乙1=乙(2+3+4) 乙9≤乙10 乙10≥乙11 表间校核式:
[十表,甲1,乙1]≤[二表,甲1,乙18] [十表,甲1,乙2]≤[三表,甲1,乙1] [十表,甲1,乙3]≤[五表,甲1,乙1] [十表,甲1,乙4]≤[六表,甲1,乙1]
续学习培训1个月以上或连续在境外工作半年以上的技能人才。
第十一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一、指标解释
1.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职业资格: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资格。职业准入资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建立的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实行注册管理。职业准入资格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法定条件规定的特定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属于行政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 甲1≥甲3
甲4≥甲5 甲1=甲(4+6+7+8) 甲1=甲(9+10+…+25)
[甲4,乙1]=[ 甲1,乙19]
[甲5,乙1]=[ 甲1,乙20]= [ 甲5,乙20] [甲6,乙1]=[ 甲1,乙21]
[甲7,乙1]=[ 甲1,乙22]= [ 甲7,乙22]
0=[甲9,乙20] 0=[甲14,乙20] 0=[甲15,乙20] 0=[甲16,乙20] 0=[甲22,乙20] 0=[甲25,乙20]
许可范畴。专业技术人员依据有关规定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等方式取得职业准入资格。职业水平认证资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水平认证考试取得的资格。
3.专业技术职务:指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序列,被聘任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乙1=乙(8+9+…+12) 乙1=乙(13+14+…+18) 乙1≥乙2 乙1≥乙3 乙1≥乙4 乙1≥乙(5+6) 乙1≥乙7 乙1≥乙(19+21+22)
0=[甲4,乙(19+20+21+22)] 0=[甲5,乙(19+20+21+22)] 0=[甲6,乙(19+20+21+22)] 0=[甲7,乙(19+20+21+22)] 0=[甲8,乙(19+20+21+22)]
第十二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专业技术人才:指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14+15)=甲(16+17…+31+32) 乙1≥乙2 乙1≥乙3 乙1≥乙4 乙1≥乙(5+6)乙1=乙(8+9+10+11+12) 乙1=乙(13+14+15+16+17+18)
表间校核式:
[十二表,甲1,乙1]=[十一表,甲1,乙1]-[十三表,甲1,乙1]= [十一表,甲1,乙1]-[十一表,甲2,乙1] [十二表,甲1,乙1]= [二表,甲3,乙18]
[十二表,甲H ,乙L]≤[十一表,甲(H-7),乙L] (H=16…32, L=1…18)
1≥乙7 乙
第十三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岗位工作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岗位工作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13+14+15)
乙1=乙(2+3+…+11+12) 表间校核式:
[十三表,甲1,乙1]=[十一表,甲2,乙1]= [十一表,甲1,乙1]-[十二表,甲1,乙1] [十三表,甲1,乙1]≤[三表,甲1,乙1]
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第十四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中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公开选拔:指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由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的领导干部。
2.竞争上岗:指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通过公开报名、考试答辩、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产生竞争职位人选,然后按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择优任用的人员。
3.越级晋升:主要包括由下一级副职直接晋升为上一级副职、下一级正职直接晋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3+4+…+12+13) 甲1≥甲2
乙1=乙(8+9+…+12) 乙1=乙(13+14+…+18) 乙1≥乙2 乙1≥乙3 表间校核式:
[十四表,甲1,乙1] = [三表,甲1,乙1];
[十四表,甲1,乙L] ≥[十一表,甲2,乙L], L=1…18; [十四表,甲1,乙1] ≥[十三表,甲1,乙1] ;
[十四表,甲H ,乙1] ≥[十三表,甲1,乙(H-1)], H=3…13
升为上一级正职的人员。
4.逐级晋升:指经任免机关任命,按照职务序列由低向高的逐级变动。注意: (1)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的和提高政治、生活待遇的不作晋升职务统计。(2)政治情况等,按干部晋升职务时的情况统计。
(3)在报告期内,晋升两次以上职务的,按最后一次晋升的职务统计。 提拔交流到其他单位任职的,由新单位按其晋升情况统计。
乙1≥乙4 乙1≥乙(5+6) 乙1≥乙7 乙1≥乙(19+20) 乙1≥乙(21+22)
第十五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参加培训情况
本表统计本年度内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参加脱产培训
一、指标解释
1.参加培训人员合计: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培训时间累加。
2.出国出境培训: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或批准,在国外(境外)正式培训机构的培训。
3.参加培训总人次: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人员的人次,一个人一年内参加几次培训,就作几人次统计。
4.政治理论:指对管理人员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4+5) 乙1=乙(3+4+5+6) 乙1≥乙2 表间校核式:
[十五表,甲1,乙1]≤[三表,甲1,乙1]
的人数、人次、时间情况。本表由参训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5.专业知识:指对管理人员进行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以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6.学历、学位教育: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由单位(个人)出资到高等学校进行提高学历、学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教育的培训。
7.党校:指管理人员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县级及以上党校的培训。 8.行政学院:指管理人员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各级行政学院的培训。 9.其他培训机构:指管理人员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管理干部院校、培训中心、普通高等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
乙7=乙(8+9+10) 乙7=乙(11+12+13) 乙7≥乙1
第十六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单位编制总数: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2.本单位从业人员:指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本单位从业人员等于实有人员数与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之和。
3.实有人员数: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工作人员,含本单位在册正式人员和其他人员。
4.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实有人员数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与其他人员数之和。
5.其他人员: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中除正式在册工作人员之外,长期或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
6.本年度新进人员:指本年度内,本单位新招用的所有工作人员,含编制内和编制外、吸收录用和聘用的各类人员。
7.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二、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2=甲(3+12) 甲3=甲(4+11) [甲1,乙2]=[甲1,乙3] =[甲1,乙4]=0 [甲5,乙5]=[甲5,乙6] =[甲5,乙7]=0 [甲12,乙2]=[甲12,乙3] =[甲12,乙4]=0 表间校核式:
[十六表,甲4,乙1]=[三表,甲1,乙1]+[十一表,甲1,乙1]+[六表,甲1,乙1]-[十一表,甲2,乙1] [十六表,甲4,乙1]=[二表,甲1,乙18]
甲5=甲(6+7+8+9+10) 乙1=乙(2+3+4)=乙(5+6+7)
8. 已签订聘用合同: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不含劳务(人事)派遣人员。
9. 已签订劳动合同: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不含劳务(人事)派遣人员。
10.未签订正式合同: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尚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人员,不含劳务(人事)派遣人员。
11. 全额拨款: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12. 差额拨款: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13. 经费自理: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第十七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分专业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分专业基本情况,不包括在管理岗位上
一、校核关系 表内校核式:
甲1=甲(2+3…+82) 乙1=乙(2+3+…+15) 表间校核式:
[十七表,甲1,乙H]=[ 十二表,甲H ,乙1], H=1…15
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范文二:人才资源统计调查
一、 企 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统计表 (规模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服务业)
- 1 -
- 2 -
- 3 -
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 (规模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服务业)
- 4 -
- 5 -
- 6 -
三、高技能人才资源统计表 (规模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服务业)
- 7 -
四、重点领域人才资源统计表 (规模工业)
- 8 -
- 9 -
相关指标解释
企业经营人才 指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 管理 人才、 技术人才 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本科及以上 学历的人员; 技能人才 是在生产技能岗位工作, 具有高级工及 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员。
- 10 -
范文三:人才资源统计工作问答
人才资源统计工作问答
一、各地市问答
1、市、县的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在机关党政人才基本情况表(002表)中,统计到哪个级别?
答:按实际职级统计在相应的领导职务栏。
2、党委副书记或党组副书记没有其他行政职务的如何统计?
答:按相应级别的副职统计。
3、县法院内部竞争上岗当选为庭长,庭长在002表中按副主任科员统计,但为什么在003表中竞争上岗栏不反映?
答:因为审核要点规定,县、乡均不应出现通过竞争上岗担任“副主任科员”及以上职务的干部。
4、市长助理、县长助理如何统计?
答:按相应非领导职务统计。
5、006表中“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如何理解?
答:指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助理调研员及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干部。
6、县区、乡镇的武装部干部应不应统计?
答:县区武装部的干部属于军队管理,本表不予统计;但乡镇的武装部干部本表需要统计。
7、如何理解行政区划代码中的“市辖区”?
答:这是因为有些市,设有独立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不属于某一个县(市、区),没有行政区划代码。设在这一类开发区范围内的单位,以及这一类开发区所属的单位在统计时,其行政区划代码一律填相应的“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8、广州、深圳区的区委书记、区长按什么级别填报?
答:按副地厅司局级填报,其他职务干部类推。
如副省级城市干部的统计:
市级正职,统计为“副省部级领导职务”;
市级副职,统计为“正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正职、市直单位正职,统计为“副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副职、市直单位副职,统计为“正县处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的直属单位正职、市直单位中层正职,统计为“正县处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的直属单位副职、市直单位中层副职,统计为“副县处级领导职务”。
9、广州的镇都是正处级,如果按照正科级对待,会出现很多县处级和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如何统计?
答:是正处的按正处统计,需报说明,写清楚哪些镇。
10、有些县的林业局、旅游局是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上是事业法人)的,由组织部门还是由人事部门统计?
答:由人事部门统计。
11、市委组织部的组织员按照指标解释应该统计在相应级别的非领导职务栏,但如果该组织员还是干部科的科长,怎么办?
答:就高不就低,仍按照助理调研员来统计。也就是指标解释上明确规定的,我们严格套指标解释。(具体参见002表的指标解释)
12、一个单位变成两个的,比如,市经贸委变为招商局和贸易局。如何统计?
答:分别填报2份基层表,即招商局和贸易局各填1份,上年底数将2003年的本年底实有数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人为分成两半。
13、某地级市的法院副院长同时又是正处级审判员,如何统计?
答:按照副处实职统计。
14、乡镇林业站的人员属县林业局管理,事业编制,非独立法人单位,往年是统进事业,今年怎么统?还有国土所,人员属于乡镇管理,也是事业编制,非法人单位,往年统进事业,今年怎么统?
答:由人事部门负责,组织部门不统计。
15、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正厅),两院副院长或副检察长兼职党组副书记(正处级),如何统计?
答:市人大副主任(正厅级)按副地厅实职统计;市的法院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或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党组副书记按实际职级统计,如明文规定是正处的原则上可以统计进正处实职。注意区分:不要把市直单位副局长(正处级)统计进正处,应统计为副处。
16、街道办事处的正、副主任科员怎么统计?
答:按正、副主任科员统计。
17、某地级市公安局有三个分局,均是机关法人,人员属于市公安局管理,是否填报基层表,报给谁?
答:应填基层表,并报市公安局。
18、某地级市残联的机构类型属于社会团体法人。给谁统计?
答:报组织部。
19、乡镇科员晋升为党委委员,如何统计?
答:在002表中统计在相当乡科级职务,但在003表中晋升不需反映。乡镇长助理晋升为党委委员,同样操作。
20、社科联以及科协“三定”方案为社团法人,但组织机构代码证是事业法人,由哪个部门统计?
答:报人事部门。
21、我省有部分地市的部分乡镇撤镇合并后,原镇长或书记未安排实职,给的是“主任科员”,但报表指标解释规定:“乡镇层次上不应出现”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那这部分干部怎么统,是否可以统计在“相当乡科级职务”栏?
答:可以。
22、乡镇的公安派出所如何统计?
答:不管是不是独立法人机构一律由县公安局作为其派出机构统计进县公安局。因为本表第一页填报说明中填报要求第五点第1条及第2条:县以上机关法人单位单独填报一套基层表,乡镇的党委和政府系统各自归并填报两张基层表。
23、 公安系统很多地方编制的干警现转为国家编制,市里面承认了,但省里面没有承认。统进去吗?
答:不统计。
24、 市委组织部的组织员按照指标解释应该统计在相应级别的非领导职务栏,但如果该组织员还是干部科的科长,怎么办?
答:就高不就低,仍按照助理调研员来统计。也就是指标解释上明确规定的,我们严格套指标解释。(参见002表的指标解释)
25、统一规定:007表中培训时间1天以上的才统计,半天的不统计。
26、市法院副院长同时又是正处级审判员。
答:按照副院长统计 。
24、 副省级城市干部的统计问题。
市级正职,统计为“副省部级领导职务”;
市级副职,统计为“正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正职、市直单位正职,统计为“副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副职、市直单位副职,统计为“正县处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的直属单位正职、市直单位中层正职,统计为“正县处级领导职务”; 市辖区的直属单位副职、市直单位中层副职,统计为“副县处级领导职务”。
25、 乡镇助理晋升为党委委员等统计在“相当乡科级职务”栏的职务时,不统计为晋升。
26、根据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干部职务名称表,地方各级领导班子不应出现非领导职务。如地级市不应出现“巡视员”、“助理巡视员”;县(市)不应出现“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乡(镇)不应出现“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
如:在乡(镇)担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一律统计为“相当乡(科)级职务”。
27、市残联共9人,全部事业编制,应按机关统计还是按事业单位统计?
答:如是机关法人,按机关统计,即使干部全部是事业编制。
28、乡镇的林业站(事业编制)人员属于县林业局管理,全是事业编制,且不是独立法人单位,人也不多,往年是统进事业,今年怎么统?还有国土所,人员属于乡镇管理,也是事业编制,非法人,往年统进事业,今年怎么统?
答:由人事部门负责,组织部不统计。人事部门会布置。其他站、所类推。
29、 离岗退养原则上可以当他已经退休,不要在减少栏反映,以后也不要在减少栏反映了。
30、 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正厅),两院副院长或副检察长兼职党组副书记(正处级)?
答:市人大副主任(正厅级)按副地厅实职统计;市的法院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或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党组副书记按实际职级统计,如明文规定是正处的原则上可以统计进正处。注意区分:不要把市直副局长(正处级)统计进正处,应统计为副处。
31、街道办事处的正、副主任科员怎么统计?
答:按正、副主任科员统计。
二、省直问答
1、某厅有一副厅长派往英国任领事,在该厅只占编制不占职务,如何统计?
答:暂定统计在副厅实职。
2、巡视组的干部分别由原单位统计,是否按照巡视组实职来统计。譬如组织部有两位副组长,是否就统计在“副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栏。另有一位组长,原来是组织部的巡视员,统计在“正地厅司局级”栏吗?
答:按实际级别。
3、国家领导人由哪里统计?
答:由中央统计。
4、因涉嫌严重违法行为,已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尚未开除的,一律作减少(“离开干部工作岗位”中的“其他”,第006表18列)统计;
5、工资关系在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的监事会主席(副厅),一律统计为“副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
6、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原则上按机关统计。
7、编制部门明确使用事业编制的机关,统计为机关。
8、参照(或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一律统计为事业单位。
如:各级党校、党史办、地方志、档案局等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统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中。
9、一个单位出现“双正职”的,统计为两个“正职”。如:某厅厅长和党组书记分设,该单位在填报机关党政人才统计表时,在“正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栏应出现2人。
10、部队转业干部晋升职务的,其“在下一级岗位工作年限”一律按其在地方的工作岗位(职务)计算。
11、省直机关工委:下属有一个学校,三个校长(1正2副),三个人均是机关编制,且在省直机关工委拿工资,1个副校长还兼任机关内某处助理调研员。
答:除了在机关内部兼任职务的统进机关党政人才基层表外,其它两个不统。 12、006表中最后1栏“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不包括离休干部数。
三、一般问题
1、合署办公或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机构如何统计?
答:以主要部门填报为主,填1份报表。如纪委(行政监察部门)只须纪委填1份报表。因为机关党政人才资源表不允许重复统计。
2、哪些单位是人民团体机关?
答:可以向人事局以及编办咨询、核对。
3、机关中的工勤人员需要统计吗?
答:不需要。
4、副处长(正处级)之类人员如何统计?
答:按“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统计。如该干部是本年度内变为正处级的,可以视之为“提高政治待遇”,在晋升职务表(003表)中也不需反映,这样避免晋升职务表与人才基本情况表中(002表)数据的不一致。
5、怎样才是晋升职务?
答:晋升职务是指经任免机关任命,按照职务序列由低向高变动。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或者提高政治、生活包括医疗待遇不作晋升职务统计。
6、同一干部在统计年度内交流多次的,如何统计?
答:在统计时做如下规定:一是某干部从甲单位交流到乙单位,又从乙单位交流到丙单位的,甲单位和乙单位分别统计;二是某干部先是单位内部交流,后又挂职锻炼的,或交流出本单位的,按后一种情况统计;三是某干部在本单位内部多次轮岗的,按最后一次统计。
7、机关中的事业非法人单位如何填报?
答:按照去年的统计口径执行。
8、填写机关党政人变化情况表(006表)中的“上年末总数”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必须与上年度 “本年底实有数”保持一致。
9、“视同法人单位的临时赋码”如何理解。
答:临时赋码工作由统计部门负责,此次经济普查已就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问题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必要时由组织部门负责与统计局协调。
10、在机关党政人才晋升职务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情况表(A003表)中,如年度内有军转干部晋升的,“在下一级岗位任职年限”如何计算?
答:在下一级岗位任职年限从地方算起,不要从部队算起。比如某军转干部在部队时1999年提为副团长,2001年由副团长转业地方工作,职务为主任科员,2004年他晋升为副处长或助理调研员,那么他在“下一级岗位任职年限”应从2001年算起。
11、在 “机关党政人才参加培训情况”( 007表)中,如本年度有新进军转干部参加培训的,如何统计?
答:如该军转干部是“乡科级”或“科员、办事员及其他”,填在“初任培训”栏;如是该军转干部到地方后,地方给他助理调研员以上职位的填在“任职培训”栏。
12、在 “机关党政人才参加培训情况”( 007表)中,培训时间为半天的,需要统计吗?
答:培训时间1天以上的才统计,半天的不予统计。
13、各单位派往澳门工委和香港工委的干部,如何统计?
答:不统计。
14、机关党政人才晋升职务、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免职、降职、辞职、受奖惩情况,以及机关党政人才变化情况,均统计2005年度内发生的情况,如何理解?
答:2005年的奖惩情况是统计本机关的干部在2005年度内所受到的奖励或处分情况。这些奖励或处分,有可能是针对本年度内的事项作出的,也有可能是针对往年的事项作出的,但都需要列入2005年的报表进行统计。
15、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如何统计?
答:原则上按机关统计。
16、编制部门明确使用事业编制的机关,如何统计?
答:原则上可统计为机关。
17、参照(或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单位,如何统计?
答:一律统计为事业单位。如:各级党校、党史办、地方志、档案局等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统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中。报人事部门。
18、一个单位出现“双正职”的,如何统计?
答:统计为两个“正职”。如:某厅厅长和党组书记分设,该单位在填报机关党政人才统计表时,在“正地厅司局级领导职务”栏应出现2人。
21、一些下属部门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但明确为机关非法人单位,是否作为基层单位报送?
答:原则上可以。
范文四:人才资源统计年报填报说明
××市二○○五年企业、事业单位
人才资源统计年报填报说明(提纲)
××市人事局
一、统计范围方面的变化情况:
1、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总数00人,较上年增长00人,增长0.0%;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较上年减少00人,减少了0.0%。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总数00人,较上年减少00人,减少0.0%;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较上年减少00人,减少了0.0%。
3、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地方税务系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药品监督系统、国家安全部门、新华书店系统、电力系统,全省已实行条条统计,统计的层次归属不变。
二、各表有关情况的说明
第三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
1、《事业表》中,甲5乙16“正高级职务”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
2、《企业表》中,甲5乙16“正高级职务”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
3、
第四表:《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1、《事业表》中,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数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或“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又是……
2、《企业表》中,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数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或“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又是……
3、
第五表:《增加、减少情况统计表》
1、《事业表》“上年末总数”为00人(其中,全民单位00人,集体单位00人),“本年末人数”为00人,较上年增长(减少)00人,增长(减少)了0.0%。增减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2、《事业表》本年度增加“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入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增加00人,××原因00人…
3、《事业表》本年度减少“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出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减少00人,上学00人,提前离岗休养00人,死亡00人,劳动教养00人,判刑00人,××原因00人…
4、《事业表》“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00人,主要为上年漏统00人(系××原因00人…),上年误统00人(系××原因00
人…),××原因00人…
5、《企业表》“上年末总数”为00人(其中,全民单位00人,集体单位00人),“本年末人数”为00人,较上年增长(减少)00人,增长(减少)了0.0%。增减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6、《企业表》本年度增加“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入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增加00人,××原因00人…
7、《企业表》本年度减少“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出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减少00人,上学00人,提前离岗休养00人,死亡00人,劳动教养00人,判刑00人,××原因00人…
8、《企业表》“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00人,主要为上年漏统00人(系××原因00人…),上年误统00人(系××原因00人…),××原因00人…
9、“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00人,其中:事业单位00人(应与《工资表》第十六表的退休干部数一致),企业00人。较上年增加00人,增减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10、
三、年报统计过程中的有关情况
(一)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二) 建议和想法
1、
××市人事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范文五:中央企业人才资源统计培训
中央企业人才资源统计培训
中央企业人才资源
统计培训
一
三
五
二
四
讲解目录
情况概述
填报说明
报表讲解
相关要求
情况概述
一、统计报表整体情况
企、事业单位 均需填写
企业单位
单独填写
事业单位
单独填写
合计
11张
1张
6张
18张
001表、002表、003表、004表、005表、006表、008表、009表、010表、
011表、015表
007表
012表、013表、014表、016表、017表、018表 情况概述
二、统计报表变化情况
删除报表情况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岗位工作情况 原13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
原16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分专业基本情况 原17表
新增报表情况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现16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情况
现17表
国有经济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情况
现18表
变化较大的报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现01表
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现02表
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情况 现08表
情况概述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变化指标
(一)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仅企业单位填写。
(二)专业技术人才:指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1.包含在管理岗位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专业技术人才大于等于科技人才。
(三)年龄: 55岁及以上变为55岁至59岁和60岁及以上。
(四)硕士与博士:企、事业单位统计标准不同。
情况概述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变化指标
)其他等级人员:事业单位指标,指在册正式人员中尚未评定岗位等级(五
或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
(六)其他从业人员:事业单位指标,指除在册正式人员外的其他从业人员,包含管理人才其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其他从业人员、技能人才其他从业人员。
填报说明
一、关于中央企业人才资源统计报表
(一)定义:是反映中央企业人才队伍状况的统计调查表。
(二)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
1.包括中央企业及其在境内出资的独资、控股企业的人员(控股企业中参
股方派出的人员除外),以及向境内参股企业、境外出资企业
派出的人员,但
不含借调人员和返聘人员。
2.国资委监管的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港中旅集团、南光集团4家中央
企业按境内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统计。
填报说明
一、关于中央企业人才资源统计报表
(三)统计依据与分工
1.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的人员由所在公司统计;派往参股公司的人员,
由派出单位比照派出单位同类人员进行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
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
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
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4.外部董事、监事,由其任职单位按其职务进行统计。
(四)统计起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填报说明
二、关于基层单位与汇总单位
(一)基层单位,是指直接面对统计对象,并根据原始资料填报生成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基层表)的机构或组织。基层单位一般为法人单位,或
虽非法人单位但统计上视同为法人的单位。
(二)汇总单位,是指承担对基层单位报送的报表数据进行汇总任务的机构或组织。汇总单位一般也为法人单位,除自身可能直接承担一部分人才资源统计任务外,还要接收其所属基层单位或下一级汇总单位向其上报的统计数据。
(三)基层单位与汇总单位通过法人单位代码建立树状联系。
填报说明
二、关于基层单位与汇总单位
(四)汇总原理
报表讲解
一、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一)本表是完成整套报表的基础。各单位在接收下级单位报送的数据时,请单独对此表的每一项指标进行逐一核对检查。此表若填写错误,将严重影响统计汇总数据的准备性,使统计失去意义。
(二)单位名称: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并与本单位公章相一致。
(三)行政区划代码在进行汇总分析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务必准确选择填写。
报表讲解
一、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四)法人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单位颁发的
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1.各单位要分别填写本单位、上一级单位和集团公司三个法人单位代码。
2.各单位在接收下属单位基层表时,一定要认真查看其法人单位代码是否正确。
可以要求下属单位复印一份法人注册登记证,以便核对。
3.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本部在填写这三个代码时,“上一级法人单位代码”为空,
其他两个代码是相同的;集团公司二级单位在填写这三个代码时,“上一级法人单
位代码”和“集团公司法人单位代码”是相同的。
4.去年我们在统计过程中,为部分单位发放了一些代码,今年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还有企业需要的,请会后联系我们领取。原则上,临时代码只发到二级单位,只
有一级法人的中央企业,其省公司可以使用临时法人单位代码。
报表讲解
一、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五)行政区划代码在进行汇总分析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务必准确选择填写。
(六)登记注册类型:中央企业下属单位有集体企业类型的需要在上报时做书面说明。列出清单 。
(七)控制(控股)情况:仅由企业单位填写,事业单位不需填写。
报表讲解
一、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八)行业类别:今年行业类别有所调整,请注意填写。
1.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别。
2.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按照主要经济活动性质确定单位的行业类别。
3.事业单位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具体行业类别,无符合选项则选择“其他”。
4.若所属行业类别填选了s或t类,需要在上报时做书面说明。
)本企业上市情况:此项仅由企业单位填写,事业单位不需填 (九
写。如是集团整体上市,也就是集团公司所有资产上市,那么集团及下属的所有单位的“本企业上市情况”都应与集团公司填写一致。如是部分资产上市,上市公司及其下属的所有企业填写“本企业上市情况”是一致的。
报表讲解
一、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十)事业单位管理类型:若中央企业下属含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或非参公管理单位含有参公管理人员,需要在上报时做书面说明。
(十一)实行人员聘用制单位,是指员工普遍实行聘用制。
(十二)实行公开招聘单位,是指新进员工实行公开招聘。
(十三)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单位,是指按照原人事部文件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
报表讲解
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一) 管理人才包括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和党群工作者;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在管理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生产、服务等操作性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季节工、劳务工、短期合同用工等不予统计)。
(二) 各中央企业汇总报表时,要仔细核查各下属单位报表中的“上年末总数” 中的数据(特指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由于去年统计时此表专业技术人才不含在管理岗位上人员,这点需要特别注意)是否与2011年年底填报数据一致。
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光盘中整理的上年末专业技术人才数与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数其实是2011报表11表中的7>
报表讲解
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三)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仅企业单位填写,错统、漏统造成实有数与应有数不等的,其差额填写在该项中。
正确理解:上年末实有人数+本年增加人数-本年减少人数=本年末实有人数。但由于上年末实有人数的错统漏洞导致上年末实有人数不准,这时候就
需要“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进行调整,即上年末实有人数+本年增加人数-本年减少人数+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本年末实有人数,由于人社部事业单位报表要求去年数据的绝对准确,故要求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为零。
若此项出现数据,需对其进行说明。格式为: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共**人,其中,上年漏统**人,错统**人。
报表讲解
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四)本年度增加“其他”项中如果有数字,例如,由于有留学回国人员,或是整建制转入等原因,产生了数字;本年度减少“其他”项中如果有数字,例如,由于参军、死亡,或是整建制划出等原因,产生了数字,都需要做出说明。整建制转入或划出这种情况,一般都有正式的发文,在报送时,一定要注明发文单位和文号。
说明格式:?增加“其他”项共**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人,整建制转入**人(发文单位、文号);?减少“其他”项共**人,其中,参军**人,死亡**人,整建制划出**人(发文单位、文号)。
(五)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干部的总人数,是一个累积量。退休人数(w列)包含退休干部总数,退休干部界定依据为干部身份,退休人数与退休干部人数都包含离休干部。(企干二局联系的中央企业请注意此项数据要与上报的离退休干部报表数据相同,如不同需作说明) ?
报表讲解
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六)其他
1.关于转岗,比如由技能人才岗位转为管理人才岗位或科技人才岗位,由管理人才岗位或科技人才岗位转为技能人才岗位,引起人才数量增加或减少,请在相应的“其他”项里进行统计,并在上报数据时予以说明。
2.有个别单位外部董事数量发生变化的,请在增加或减少的“其他”项里统计,并在上报数据时予以说明。
? 3.下属法人单位统计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比如某个单位整体划转的),或因撤销、破产等原因已不复存在的,今年统计时,需由其原上级单位代为填报基层表(仅填报001表和002表)。在002表中上年末总数=本年度减少中的“其他”项,其他都填0。
4.解聘与解除合同概念相似,可就填写解除合同项。
?
报表讲解
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
(七)重要勾稽关系
[rc002][u1]=[rc002][u5]+[rc002][u6]+[rc003][
[
[rc002][u2]=[rc003][
[rc002][u3]=[rc011][
[rc002][u4]=[rc011][
[rc002][u5]=[rc006][
[rc002][u6]=[rc018][
报表讲解
三、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与(二)
(一) 关于兼职的问题:由于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者、党群工作者三种职务交叉任职和兼职情况较多,为防止重复统计,我们设计了职务优先级对照表。
第一层级
董事长
总经理
党委(党组)书记
第二层级
副董事长
副总经理
党委(党组)副书记
第三层级
董事
党委常委(党组成员、党委委员)
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导职务的,按所担任职务中较高层级职务进行统
计;层级相同的,按经理人、党委(党组)负责人的优先顺序(如上表箭头所示)进行统计。
报表讲解
三、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与(二)
(二)例子
?比如某人同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按董事长统计在甲4“内部董事”内,在“经理人”和“党委负责人”里就不用统计了;某人同时担任总经理和党委书记,按总经理统计在“经理人”内,在“党委负责人”里就不统计了;
?某人同时担任副董事长和总经理,按总经理统计在甲9“经理人”内;某人同时担任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按副董事长统计在甲4“内部董事”内,在“经理人”里就不统计了;
?某人同时担任董事和副总经理,按副总经理统计在甲9 “经理人”内;某人同时担任董事和党委常委,则按董事统计在甲4“内部董事”内,在“党委负责人”里就不用统计了。
报表讲解
三、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与(二)
(三)对于“内部董事”,除职工董事外,只要是本企业员工担任董事职务的(不论专职还是兼职),都应在该项中予以统计。与是否兼任经理层成员、党委(党组)负责人没有关系,也不存在优先统计的问题。
(四)对于“内部兼职董事”,仅指经理人和党委(党组)负责人中兼任副董事长或董事的人员。甲5中应统计下列人员:总经理或党委(党组)书记兼任的副董事长、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党组)副书记兼任的董事。
如果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或党委(党组)书记的,在甲4“内部董事”中予以统计,在甲5不予统计;副董事长兼任副总经理或党委(党组)副书记、党委常委(党组成员、党委委员)的,在甲4“内部董事”中予以统计,在甲5不予统计;董事兼任党委常委(党组成员、党委委员)的,在甲4“内部董事”中予以统计,在甲5不予统计。
报表讲解
三、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与(二)
(五)一人同时在两个企业担任董事,每一个企业在统计时都要把他统计进去
(六)对于“监事”,除职工监事外,只要是出资人任命或推荐任职的监事,不管是否是本企业员工,也不管在本单位或其他单位兼任什么职务,在填报本表时均应纳入统计范围。两条原则:
1.只要是出资人任命或推荐任职的监事,都要统计在“监事”栏里;
2.如果监事兼任本单位其他职务了,在经营层和党群工作者里就不统计了。
报表讲解
三、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一)与(二)
(七)事业单位在填写这两张表时,把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统计到“经营管理人才”中,其中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人员统计到“经理人”中;
把从事党务、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老干部等工作的人员统计到“党群工作者”中,其中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人员,统计到“党委(党组)负责人”。
(八)重要勾稽关系
[1]=[2]+[8]+[12]-[5];[2]=[3]+[7];[3]=[4]+[6];
[rc003][X1]>=[rc011][X2] //X=b,c,d,e,f,g; 管理人才数应大于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数
报表讲解
四、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基本情况
(一)国家级科技人才:指本单位在职在岗且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的所有人员。
1.仅统计在职在岗人员(院士要全部统计)
2.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专家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也予以统计
3.同时符合甲4、甲5、甲6、甲7、甲8、甲9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的,在相应栏中分别统计,但在甲3中只统计一次、不重复统计。
4.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与国家级科技人才不能重复统计。
报表讲解
四、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基本情况
(一)重要勾稽关系
[1]=[3]+[10]+[11];
[3]<=[4]+[5]+[6]+[7]+[8]+[9];
[3]>=[4];[3]>=[5];[3]>=[6];[3]>=[7];[3]>=[8];[3]>=[
9];
[rc005][
报表讲解
五、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基本情况
(一)值得注意的是: [1]=[4]+[5]+[6]+[7]+[8]+[9]+[10],并不含[11](也就是其他从业人员),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这人的总计指的是在册的技能人才。
(二)企业单位不填其他等级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
(三)以上情况与表012与表013相同。
报表讲解
六、国有经济企业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参加培训情况
(一) 不要混淆人数与人次。“参加培训人员合计”是指本年度内
参加培训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培训时间累加。
(二) [rc007][
报表讲解
七、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情况
(一) “参加继续教育人员合计”是指本年度内参加继续教育的科技人才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继续教育的仍按一人统计,但时间累加。
(二)表间勾稽关系
[rc008][
//参加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数应小于等于专业技术人才总数
[rc008][
参加培训在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数应小于等于在管理岗位的专业技//
术人员总数
[rc008][
//参加培训科技人员数应小于等于科技人才人员总数
(三)相比去年,科技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一个细分。
?
报表讲解
八、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基本情况
(一)职业资格: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资格。
(二)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包括两类人员,一是指单位已经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本人取得任职资格,但未聘任技术职务的人员。二是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尚未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三)正高级职务人员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或年龄在35岁以下的需报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工作职务等) 。
(四)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工艺美术人员和政工人员职务序列中没有设正高级职务。
(五) [rc011][
?
报表讲解
九、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情况
(一)本表专业技术人才含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如果本单位未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可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归类:正高级职务归入“高级岗位四级”,副高级职务归入“高级岗位七级”;中级职务归入“中级岗位十级”;初级职务归入“初级岗位十三级”。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归入“其他”。
注意:如果本单位未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可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归类:正高级职务归入“高级岗位四级”,副高级职务归入“高级岗位七级”;中级职务归入“中级岗位十级”;初级职务归入“初级岗位十三级”。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归入“其
他”。
?
报表讲解
十、国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情况
(一) [rc013][
(二)以下情况需注意审核,核实后报送人员名单,包括单位、姓名、性别、学历、年龄等项:
1.“部级正职”/“部级副职”栏出现数据。
2.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或年龄在40岁以下的“厅级正职”人员。
3.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厅级副职”人员。
?
报表讲解
十、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留学回国人员基本情况
(一)本表只统计留学回国的中国人(含已经加入外国籍的中国人),不包括外籍来华人员。
(二)本表中留学国别指回国前最后一个学习的国家。
?
报表讲解
十一、国有经济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一)再次强调:若此表反应中央企业下属含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
业单位或非参公管理单位含有参公管理人员,需要在上报时做书面说明。
(二)参公事业单位仅填写此表第三行,且不参与甲栏分行业统计。
(三)在填写上年末单位总数(个)时,请根据表格中自动计算出的
数据选择行业填写。
?
报表讲解
十一、国有经济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四)勾稽关系说明
表内校核式:
[j]>=[l]+[m]
[b]=[c]+[d]+[e]
[1]=[4]+[5]+[6]+[7]+[8]+[9]+[10] 表间校核式:
[rc016][j1]=[rc013][
c011][
[rc016][j1]=[rc002][u1]
[rc016][j1]=[rc018][
rc018][
[rc016][l1]=[rc013][
[rc016][l1]=[rc002][u1]-[rc002][u6] [rc016][l1]=[rc018][
?
报表讲解
十二、国有经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情况
(一)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单位才填写此表。
?
相关要求
一、填报要求
(一)各基层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
数据完整、准确。特别要注意审核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
确等。
(二)各单位上报的报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三)企、事业单位按照报表要求填写对应报表。
?
相关要求
二、报送要求
(一)纸质文件。
1.通过采集软件将整个集团层面的2012中央企业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共18张汇总)表打印出来,加盖公章报送。
2.统计报表中有关问题的说明。例如35岁以下正高级;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或年龄在40岁以下的“厅级正职”人员;人员发生明显变化的等情况都需要做说明,需要说明的问题我已经在PPT标红。
(二)相关电子文件。含报表电子版文件、问题说明电子版文件、统计汇总生产的数据包,刻录光盘之后连同纸质版一同上报。
?
相关要求
三、报送时间
各中央企业必须按照上报时间要求,分别在2013年月日至日之间,将统计报表、电子文档及统计报表有关问题的说明,报送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
企干一局联系的企业报送到企干一局人才处
联系人:王绥德,电话:63192456
企干二局联系的企业报送到企干二局综合处
联系人:高农伍,电话:63193888
?
培训PPT将于12月28日下班前上传至.yotop4>#ff66ff'>,大家到时可以去下载。
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们明天上午分组讨论时再为大家逐一解答。
Thank you!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人才资源统计报表指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