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解读《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解读《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2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云政办发?2016?144号,,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将之摆上十分重要的位臵~纳入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省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相对薄弱~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和矛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规划》在全面分析云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云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际~科学地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是一份内容涵盖大食品药品方方面面、体系较为完整、结构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规划》为切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
方向、勾画了蓝图、提供了依据。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四个部分~19条。
第一部分总结“十二五”期间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十三五”发展期间可能面临的机遇和形式。
第二部分提出“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的要求~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健全治理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为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部分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发展的五大主要目标和10大战略任务。
第四部分明确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
,一,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总体目标: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治理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到2020年~力争实现10大指标体系建设~以相
关工程达到五个发展目标。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药品安全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30项以上~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600项~有效期内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产品保持在2500个,制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个,制修订云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100个~提升医疗机构制剂标准100个~全面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全程可追溯水平显著提升。强化各类基础数据库、追溯系统建设~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高风险食品、大宗农产品、药品的全程可追溯。
——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用房达到国家标准,食品检验能力大幅提升~保健食品注册检验实现突破,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建成国家口岸药检所~取得生物制品批签发授权检验资质~建成中药民族药、食品药品安全评价国家级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常用医疗器械检验能力提升至50%以上~比“十二五”末提升30%,市级食品药品检验能力达到90%以上,基层具备快速筛查能力。食品检验量不低于4份/千人〃年~国家及省补充基本药物、高风险药品监督抽验全覆盖。
——执法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省、市、县、乡四级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机构基本装备标准化配备率达到90%~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执法个人终端实现互联互通。
,二,关于“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主要任务
一是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特殊重要性~食品药品安全被提升入健康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增强人民福祉的高度看待食品药品安全~实行党政同责~落实“四有两责”。二是通过10大体系建设~推进五大发展目标的实现~确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思路~以监管制度创新引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三是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加快以创新、资本为核心要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助推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基础~提升创新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层级比较清晰的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建立起一个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
(三)关于《规划》的实施保障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发挥主导作用~把推进实施《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摆在重要位臵~建立完善责任体系~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相关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
划实施评估等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臵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四、《规划》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规划》内容全面~结构合理。《规划》在全面分析云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云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际~科学地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是一份内容涵盖大食品药品方方面面、体系较为完整、结构科学合理的规划。二是《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地提出了“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治理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思路,明确了“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治理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视野开阔、观点正确~既具有创新性又符合客观实际。三是《规划》重点突出~操作性强。《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云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执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化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行业诚信体系、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共治体系等10大体系~并配套以实在具体的“十大工程”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份能够有效指导和推进实际工作的规划文件。
范文二:国务院发布“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
法制网记者 张维
经**总理签批,国务院今日发布《“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以下简称《食品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以下简称《药品规划》)。两个规划均在强化全过程监管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上作出全面部署。
制修订不少于300项国家标准
《食品规划》明确,到2020年,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部食品类别、品种。国家统一安排计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4份/千人。其中,各省(区、市)组织的主要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每年2份/千人。
农业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
.食品安全现场检查全面加强。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基本建成,实现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标准化、规范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实施网格化管理,县、乡级全部完成食品安全网格划定。
食品安全标准更加完善。制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评估转化农药残留限量指标6600余项、兽药残留限量指标270余项。产品标准覆盖包括农产品和特殊人群膳食食品在内的所有日常消费食品,限量标准覆盖所有批准使用的农药兽药和相关农产品,检测方法逐步覆盖所有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各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进出口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国际水平。
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4人
《药品规划》则明确,到2020年,药品质量安全水平、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药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批准上市的新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具有明显的疗效;批准上市的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分期分批对已上市的药品进行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289个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鼓励企业对其他已上市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
药品医疗器械标准不断提升。制修订完成国家药品标准3050个和医疗器械标准500项。
审评审批体系逐步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更加健全,权责更加明晰,流程更加顺畅,能力明显增强,实现按规定时限审评审批。
检查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托现有资源,使职业化检查员的数量、素质满足检查需要,加大检查频次。
监测评价水平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体系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评价制度不断完善,监测评价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评价率达到100%。
检验检测和监管执法能力得到增强。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达到国家相应建设标准。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
执业药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所有零售药店主要管理者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两个规划均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作为重要内容。
《食品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药管理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粮食法、肥料管理条例等立法进程。推动各地加快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制修订食品标识管理、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配套规章制度。完善国境口岸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药品规划》提出,推动修订药品管理法。修订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基本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配套规章制修订。根据药品安全形势发展和法律法规制修订情况,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基本建成科学完备的药品安全法规制度体系。
严格执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在两个规划中也均有体现。《食品规划》要求整治食品安全突出隐患及行业共性问题。重点治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使用工业酒精生产酒类食品、使用工业硫磺熏蒸食物、违法使用瘦肉精、食品制作过程违法添加罂粟壳等物质、水产品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等禁用物质、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完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研究破解“潜规则”的检验方法。
《药品规划》强调,加强国家级稽查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协调大案要案查处,强化办案指导和监督,探索检查稽查合一工作机制,初步建成全国统一、权威高效的稽查执法体系。加强各级公安机关打击药品犯罪的专业力量建设,强化办案保障。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出台药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的法律措施,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投诉举报体系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
严厉打击诱骗消费者购买
两个规划都注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食品规划》要求严格源头治理,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关,严格生产经营环节现场检查等。严格特殊食品监管。推进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制改革,完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目录,科学调整功能表述。制定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可用和禁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商业欺诈、诱骗消费者购买等违法行为。严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
《食品规划》还要求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监管。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网上监测能力建设。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完善网上交易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
《药品规划》则对研制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使用环节等均作出了规范。强调严肃查处药品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擅自改变工艺生产劣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生产经营企业购销业务人员网上备案与核查制度,严格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规定,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加强植入性等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法制网北京2月21日讯
范文三:阳春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阳春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水平,根据《阳江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阳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食品药品监管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监管要求,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两大主题,深入推进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社会共治发展格局,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全市食品药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实现新变革
根据机构改革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2013年12月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工
- 1 -
作。重新调整阳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为同级政府工作部门。设立春湾、潭水、三甲、合水、岗美、松柏、八甲、永宁了8个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派出机构。将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所承担的全部职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以及食品、化妆品强制检验职能、酒类流通监管职能整合到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至2015年底,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8个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均已挂牌并履行职能,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有人员编制66名(含工勤),实际到位52人,人员到位率达81.5%,在行政村和社区聘请了200名食品药品协管员,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相对集中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2.食品药品检测检验资源实现新优化
201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设立了阳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站,并于2016年阳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站已取得我省首个县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能够出具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水平逐步提高。
3.食药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市组织开展了药品“两打两建”专项整治及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保健食品打“四非”、化妆品“四打一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食品药品“三打两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2012年查处156宗食品药品
- 2 -
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款20.8万元,2013年查处129宗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款28.6万元,2014年查处195件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款56.4万元,2015年查处265宗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罚没款79.1万元。有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管理不断规范。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组织开展各类跟踪检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消除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强市场准入、风险监测、监管巡查,抓好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二是推行食品全过程可追溯制度。从2015年开始,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纳入质量追溯系统,逐步规范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目前,全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已经100%加入质量追溯系统。三是推进量化分级、“明厨亮灶”“城镇学校食堂灭C计划”等工程,抓好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我市应评定集体食堂267家,已评定量化分级A级7间、B级203间、C级41间,已达“明厨亮灶”标准的餐饮单位数共80家。四是启动药品流通网格化监管,通过组建市,局,、镇,所,、村,“两网”建设的协管员,三级监管网络。五是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在用器械设备的监督检查,规范持证企业的进货验收、索证索票、源头追溯、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六是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添加禁用物质和标签说明内容专项检查,整治以夸大宣传功能和利用公益讲座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行为专项行动。
- 3 -
4.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注重加强干部队伍人员素质的培养,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纪律地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学习培训工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相互学习的形式,积极鼓励干部开展深入调研,自主学习,多学多问,营造和谐的监管文化,提高监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简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做到办事透明、程序规范,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
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完善全市食品药品应急预案和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置办法,保障重大活动食品药品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食品药品社会共治格局逐步形成
部门合力不断加强。加强公安、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打假整治合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完善的重大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形成案件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机制,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管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宣传教育日益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市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加强与阳春电视台、阳春报等本地主流新闻媒体合作,
- 4 -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效动态宣传。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各类食品药品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工地和农村等。利用政务网站、主流媒体等载体,通过专栏刊登、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政策法规和监管举措,加强风险交流和风险预警。
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十二五”期间,市人大、市政协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提案,市食安委各部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及政协委员提案,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实现与市民服务热线“12345”的全面对接,与相关职能部门投诉举报热线形成合力,构建覆盖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网络。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全市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将以****关于“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为指导,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战略,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和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积极引导医药企业提升创新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
- 5 -
助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食品工业向中高端发展。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筑牢社会共治良好基础。
“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源头污染压力加大,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问题依然存在。食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药品产业链条更加复杂,带来新的风险隐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机构装备配备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日常检查、风险监测、预警交流等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普遍较弱,社会共治还需加强。目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仍然是政府监管为主,企业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行业自律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尚未充分激活,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为抓手,强化风险监管意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
- 6 -
理体系,力争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阳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至上。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以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根本,把保障饮食用药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饮食用药安全需要,努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问题,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食品药品安全发展的成果。
2.坚持创新引领。切实把不断创新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积极探索市场监管规律,加快转变监管思路,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法,加快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提升食品药品技术装备水平和科学监管水平。
3.坚持依法监管。切实把依法行政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本保障,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围绕构建完善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加快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规政策,有效增强法规政策之间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规范监管行为,实现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销售各环节的全程依法监管。
4.坚持部门联动。切实把部门协同监管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充分发挥部门在各环节、
- 7 -
各领域打击违法行为、保障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作用,推进部门间协同监管体系建设,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建立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5.坚持社会参与。切实把社会参与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强大力量。加快食品药品安全公众信息互动平台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互动监督推进全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意识,巩固全民参与、全力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逐步建立机制协调、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药品风险大幅降低,监管技术支撑大幅改善提高,社会共治格局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具体目标,
1.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管责任,加强全程风险控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到2020年,全市大中型餐饮企业、学校、机关单位集体食堂等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餐饮企业“明厨亮灶”率达100%,重大食
- 8 -
品安全事故处置率100%,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6%以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获证企业覆盖面达到100%。
2.药械化监管强力实施。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力度,强化风险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药械化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到2020年,对辖区内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化妆品批发经营单位、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抽验覆盖率、基本药物抽验乡镇覆盖面达到100%,继续保持无原发性重大药品安全事件,药品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达98%以上,医疗器械产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药械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网络立。
3.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监管执法人员按编到位率达95%以上,基层监管机构执法装备标准化配备率达到90%,专业技术执法人员比例达到80% 以上。扎实推进基层监管执法机构标准化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夯实食品药品监管基础,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4.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控制。建立健全“两法”衔接机制,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查处,快侦快办、严惩重处的严打机
- 9 -
制建立健全,对违法犯罪形成巨大震慑,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逐步减少。
5.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企业自觉依法依规经营,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和良好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产品追溯体系,应召回的问题食品药品100%召回。
6.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认知水平较高,食品药品科普宣教覆盖率达100%,公众普遍知晓食品药品安全基本知识、常见问题的情形和投诉举报渠道较“十二五”时期大幅提高。
7.群众总体满意度较高。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认可度大幅度提高,对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
8.食盐安全监管职能稳妥划转衔接。
9.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市的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将实施10重点工程。
,一,监管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按照国务院关于“四有两责”,确保监管部门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履行监管和抽检两个职责,的要求,加强监管
- 10 -
队伍建设,稳步提升监管队伍素质,使监管能力满足实际监管工作需要。一是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岗位设置。不断充实监管队伍,把好人员准入关,逐步实现监管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合理设置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岗位,使机构、岗位、人员与实际工作相适应。二是构建专业化的检查体系。食品药品各类检查员队伍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监管人员培训力度。落实干部跟班学习制度,提升监管队伍业务水平,统筹使用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以提升监管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力争做到人均培训不低于60课时/年。四是加强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侦办能力建设。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力争建立食品药品犯罪侦办队伍,加大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侦办、打击力度。
,二,行政执法装备改善工程。
落实省食品药品监督执法装备配置工作,按照“经济适用、满足需要、科学合理、适时更新”的原则,实施行政执法装备配置标准化建设,实现监督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监管执法专用设备配置率达100%。
,三,检验检测能力提高工程。
标准化配备检验检测设备,提高基础设施和仪器装备配备水平,使检验检测能力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十三
- 11 -
五”内,我市辖区完成配备1台食品药品快检车以及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站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四,监管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是推进监管工作电子化,提高监管效率。积极落实运用覆盖行政许可、日常监督检查、稽查执法、应急管理、检验检测、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管等方面的信息系统,推进移动执法终端在监督检查现场一线的应用。二是建立完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实时动态监管、正向跟踪和逆向追溯。
,五,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程。
加大监督抽检频次,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需要。根据风险监测结果、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投诉举报线索等,确定监督抽检重点,加大对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食品和原粮、米、面、油、蔬菜、肉、乳品、蛋、水产品等大宗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加强部门间监督抽检计划的协商、结果通报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抽检,提高抽检针对性和效率。
,六,检查标准化建设工程。
一是完善随机检查机制。推进“双随机抽查”,建立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监管人员名录库”和“监管对象数据库”,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实施细则,及时公开检查结果。二是推进落实监督检查
- 12 -
信息化。推进日常监督检查、稽查执法标准化操作系统的运用,将检查标准、检查表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等电子化,实现监督检查、稽查办案文书自动生成、自动流转。
,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工程。
一是坚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四公开”。凡符合公开条件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一律向社会公开,即“企业许可信息公开”、“企业日常检查信息公开”、“产品抽检结果信息公开”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通过信息公开,对违法违规者形成震慑,便于消费者比选取舍,用市场的力量扶优汰劣。二是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及时准确、沟通有效、公众满意”。
,八,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工程。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突出问题整治计划。二是每年开展全覆盖的专项整治。开展不留死角盲区的拉网排查,对易发、多发问题,多轮次反复整治,出现反弹苗头就打,发现重大案件和隐患,追溯源头,连根拔掉,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巩固“突击大扫除”成果,发现问题力求整体消灭。
,九,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规范化改造、监管工程。
一是提升改造食品小作坊。根据省、阳江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小作坊生产技术规范“必做清单”和“禁做清单”,分类指导小作坊升级改造达到标准和规范要求,对不愿改造或改造达不
- 13 -
到食品安全要求的小作坊实行强制退出。二是加强食品摊贩管理。要求食品摊贩在政府划定或指定的区域和时段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实施登记管理,并指导食品摊贩规范经营。三是改造提升一批小餐饮店。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制定小餐饮店经营规范和“必做清单”“禁做清单”,指导特色小餐饮店完善内部布局,做到整洁明亮、安全卫生、管理有序。通过实施“三小”治理工程,实现“提升一批、淘汰一批、基本达标”。
,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程。
一是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建立食安办、综治办、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城市管理执法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二是强化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的重要内容,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探索推行学校食堂“家长监督委员会”制度。三是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100%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达标。四是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监管。将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施监管全覆盖。加大食品抽检力度,严厉查处经营“三无”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无“三无”食品出售。
,十一,食盐质量安全监管。
- 14 -
定期开展食盐质量抽检,每年对食盐批发企业销售的食盐进行一次抽检,不定期对零售市场销售的,以及酒店、食堂等单位使用的食盐进行碘含量监督抽检,抓好食盐批发企业跨区域经营备案管理,确保食盐市场有序竞争。
,十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工程。
一是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应急预案,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响应机制,整合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数据,强化预警分析、舆情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风险交流机制,提高食源性疾病、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的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能力。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检验检测、人员救治、疾病防控等专家队伍和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提升快速检测、快速处置、快速救治能力。三是提高应急指挥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技术保障体系,配备应急指挥终端和应急执法终端设备,填平补齐疾控机构食源性疾病暴发应急检验装备。四是加强应急演练。以寄宿制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聚餐为重点,开展防范群体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演练和培训工作,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十三,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程。
- 15 -
一是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行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数据库,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等信息纳入数据库。二是完善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对监管对象失信行为进行分级分类,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确定监督检查频次。三是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将严重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建立和完善严重失信违法者的重点监控与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信用信息交流,将企业信用状况与市场挂钩,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建成我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100%的持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信用等级评价。
,十四,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
一是制定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大纲。针对学生、农民等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二是充分发挥各类媒介的作用,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监管部门政务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作用,定期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素养和基本知识知晓率。三是正确引导。鼓励和引导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新兴媒体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公益、科普宣传力度,向公众正确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监管政策及工作动态,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力争“十三五”期间,
- 16 -
大部分公众做到“三知晓”,即 “知晓哪些是有毒有害食品”、“知晓哪些是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知晓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如何举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树立统筹协调、科学推进、改革创新的理念,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食品药品安全列为重点工作内容,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监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建立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依法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执法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纳入政府预算,确保资金高效、合规使用。在充分利用和合理培植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监管队伍培训等工作所需经费。
,三,加强法制保障。
贯彻落实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实施细则,严打重惩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对涉食品药品安全
- 17 -
行为监管不力、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依法从严追责。
,四,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本规划实施评估机制,适时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督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按规定建立完善。
- 18 -
范文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三五”工作规划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三五”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本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促进本市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用药安全有效,把我市建成食品药品最为安全的城市之一,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着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行政监督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应急体系建设、诚信体系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和监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强化安全的原则。始终把严格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围绕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着力支持做强做大食品药品产业集群。
2(坚持全面提高与重点加强相结合,突出基层的原则。把加强乡镇基层监管能力专业化建设作为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项目建设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向
基层倾斜,全面改善基层执法条件,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实现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3(坚持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督相结合,加强技术的原则。继续完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行政执法能力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信息化为重点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现行政监管与技术支撑协调发展。
4(坚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弘扬诚信的原则。着力构建监管部门为主导,企业和从业人员为主体,全社会监督和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立完善“黑名单”制度,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部门联动惩戒制度,加大失信成本。。
5(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注重联动的原则。监管部门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按照责任分工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建立统一权威的工作协调和联动机制,整合利用监管资源,联合执法,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各领域、各环节的全面有效监管的工作格局。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全面建立,适应新体制的工作机制基本完善;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得到完善和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大的提升;安全责任得到全面落实,食品药品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逐年减少,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达到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标准。
(二)主要目标
1、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满意率稳定在85%以上。
2、建立完善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XX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具有地级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依据法定标准,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对化药和中药全项检验能力达85%,对化妆品检验能力达50%,对食品、保健食品检验能力达75%。乡镇食品药品快检室对常用食品快检能力达100%。
3、食品抽检样品数达到件/千人口,覆盖各类上市食品类别;药品监督抽验覆盖率达到%。
4、全市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达550份/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数达110份/百万人。
5、全市年食物中毒事故率控制在4.5人/百万人口以内,确保不发生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
6、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率达到100,;
7、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信息入网率达100%,重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入网率达100%。
三、主要任务
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和健康权益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点,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为抓手,以强化检验检测、审评认证、风险监测和预警为支撑,以打假治劣为突破,实现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和平稳发展,实现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各界和群众共同参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1、建成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
保持市、乡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稳定发展,推进乡镇(街道)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18号)要求,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专业化建设,落实好乡镇派出机构的办公用房、执法装备和技术设备。投资3400万元,按照平均4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17个乡镇派出机构业务及辅助用房,购置执法用车等执法设施设备及操作台、留样柜、显微镜、紫外照度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冰箱等快检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科学界定各级监管部门的事权,明确划分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全面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
2、建立科学权威的技术支撑体系
重点推进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强化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改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条件。XX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增加投资5000万元,按照实验室
6000平方米,检验检测设施设备3000万元的标准建设,达到具有地级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标准。鼓励乡镇食品药品快检室强化快速检测水平。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机构建设,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
3、创新高效打击假劣食品药品的措施
完善以职能部门为主、多个部门协作的稽查打假协作机制,提高行政处罚力度,提升刑事责任追究效率。抓住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带有行业潜规则的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保持对违法行为高压严打态势。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鼓励普通公众及行业内部人士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明确举报奖励措施,加大对有效举报的奖励额度,切实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支持新闻媒体监督,推动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设立违法不良行为人禁止门槛,限制其从业资格。
4、建设全领域宽覆盖的信息化体系
积极推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向深层次、宽领域扩展,为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投资5000万元,建设全市食品药品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云计算”。整合行政运行、受理、检测、审评、认证、审批、稽查和预警数据信息,全面建成市、乡、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运行系统,实现与全省监管部门监管数据和情报同步
共享,加快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数据入网,食品药品市场主体有序使用。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基础数据的运用,研究开发普通群众能够便捷使用的食品药品安全查询和举报的平台。
5、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行政执法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突出加强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实施技术监督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培训检验检测、审评认证、预警监测专业人才。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
6、实行更为严格的药品质量监管
在药品研制环节。鼓励和引导药品研发生产企业申报3类以上新药,积极探索药品品种二次开发研究。
在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继续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飞行检查制度,实行生产经营企业重大质量安全缺项企业负责人约谈措施。
在药品使用环节。严格落实销售票据管理。发挥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把好合理用药关口。加强对网络销售药品等新生业态的监管。
7、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制定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规范,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建立应急药品供应数据库,制订应急药品保障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应急药品的有效供应。探索建立常用应急药品(如破抗)储备情况定期通报制度。
8、建立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信用记录建设,完善食品药品行业信用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推进信用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促进信用状况与市场挂钩,建立实施统一的“黑名单”制度,推动信用报告制度,形成市场倒逼企业守法经营的机制。探索建立诚信档案普通民众即时查询手段,强化企业诚信经营的意识。
9、打造示范典型城市和单位
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市创建活动。集中解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高的目标。2018年前,达到XX市食品药品安全县(市、区)标准,2020年前,实现建设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目标。推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单位的创建,明确建设标准和等级,鼓励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成效,提升管理品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平台,宣传示范单位先进典型,吸引社会眼球和消费者关注,促进守法经营企业的管理投入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快构建统一权威、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鼓励和调动各级监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监督,加快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二)坚持财政保障,确保投入。政府应根据监管实际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重点工程、重点任务、重点环节建设经费。根据事权划分科学测算本级经费投入的基数,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有钱办事、持续投入。
(三)坚持权责一致,分级负责。按照事权划分原则,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权责,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落实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部门市场监管责任和属地政府的领导责任。
(四)坚持严格监管,公正透明。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公开、公正、透明执法,保障市场主体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规范合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市场秩序。
范文五:钦州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食品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全市食品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广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审批、核准食品药品安全建设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基本现状
第一节 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市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促发展、加
,1,
强监管保安全、提升能力打基础”为总体思路,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较好,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明显向好
“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和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等专项行动,推进“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共查处“四品一械”案件1331件,罚没款1702.9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 20余起。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投入明显增强,中央、自治区及市本级财政共投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22918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44%。药品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抽验、全过程监控、全项目检验得到有效落实,保健食品、化妆品风险控制体系初步建立。食用农产品、“四品一械”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有效保障了我市食品药品安全。
二、监管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四有”,有责任、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属地管理责任,改革食品药品安全垂直管理体制,实现市、县两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重组。2013年底,按照自治
,2,
区统一部署,整合食品药品治理体系,推进食品药品检验等直属机构划转改革,组建了市和灵山县、浦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履行原职能的基础上,从质监、工商、卫计等部门划入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管理体制由垂直管理改成分级管理。新成立钦南区、钦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钦州港分局,负责钦州港区、三娘湾管理区、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市各镇,街道,和钦南区丽光华侨农场均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成立了市、县区、镇,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市、县区全部完成对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调整到位率100%。成立了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明确机构和人员,加大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工作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部完成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酒类管理、屠宰监管职能和人员划转,市、县区、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三、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健全
出台了《钦州市食品安全工作信息管理办法》《钦州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奖励办法,试行,》《钦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管理八项制度》《钦州市农资经营“信誉”管理制度》《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钦州市公安局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等规章制度,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性规章制度得到完善,并清理了不适应形
,3,
势发展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文件。健全了黄瓜皮、仙草露、水牛奶、香荔等特色农业产品的标准体系,74个种植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09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3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261家水产畜牧规模养殖场、15个水产畜牧养殖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3个水产畜牧产品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地理标志产品8个,。
四、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市、县区、镇,街道,三级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网格。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人员等643人为监督员,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网格613个,形成了县区、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网格。推行以分级分类为主的餐饮日常监督管理,评出餐饮单位A级76家、B级2736家、C级444家,参与量化分级达到持证率100%。稳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13家药品生产企业完成新版药品GMP认证,113家药品经营企业完成新版GSP认证。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监测体系逐步完善。成立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品数量由2011年的0批次增加到2015年的3214批次,设立不良反应监测机构3个、监测网点119个,统筹实施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7355份,完成率122.1%,检验检疫进出口食品、化妆品303批次,共
,4,
计1158万吨。到2015年,年抽检总样本量18848个,达到4份/千人标准。
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搭建了全市“四品一械”电子监管平台,衔接国家级电子监管平台、自治区级电子监管平台和县级电子监管平台,实现国家、自治区、市、县电子监管平台资源共享,实现了全市“四品一械”质量安全动态监管。
五、行政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施食品药品许可网上审批,建设镇级网上审批窗口,各县区均已开展网上审批工作,灵山县、浦北县100%延伸到镇级。深入开展行政许可“五快”,快受理、快考核、快审核、快上报、快下达批件,服务,完成受理行政审批许可6400多件。2013年开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到2015年,共受理投诉举报775起,接受咨询600多起。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精神,出台《钦州市促进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加快审批机制改革,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受理窗口”,主动服务新药注册,为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和鼓励新药研发和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推动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支持发展食品药品现代物流,完善生产经营促进体系。
六、交流合作平台逐步扩大
不断深化食品药品领域交流合作,推进与健康产业的深度对接。建立“一站式”审批的绿色通道新机制,推动本地兼并外地药品生产企业3家、扩建药品生产企业4家、新建药品生产企业1
,5,
家,推动60家食品生产企业入驻钦州。引进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到钦州开展医药、大健康及养老理念的健康房地产、旅游合作。深化泛珠三角区合作成果,与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北海、防城港、玉林、海口市等签订《粤桂琼三省九市食品药品稽查协作协议》,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基层监管执法力量薄弱、经费装备不足,食品药品认证审评、检验检测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等技术支撑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技术支撑乏力等问题有待解决。
二、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在组建新机构的过程中,监管队伍与监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人员数量偏少、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监管手段相对落后,风险防控过程控制水平亟待提高。
三、监管制度机制尚需完善
日常监管、部门联动、应急处置等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工地食堂及其周边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待增强,远洋捕捞和食品进口的输入性风险管控有待加强。
,6,
四、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强
在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扶持政策存在没有完全反映市场需求、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在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引领性、专业性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产业集聚度、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优惠政策力度有待加强。
第三节 面临形势
一、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部署,提出党政同责、“四个最严”工作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高药品质量,建设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食品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从源头上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坚决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到实处,市委、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二、新常态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健康中国2030”、“健康广西2030”、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了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全民健康的新高度。新常态下,新特高效优质是民众期盼,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将更加敏感,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期望,保障食品
,7,
药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如何通过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创新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需求和促进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各级政府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深化改革期待多元监管服务
从供求关系上看,市场对品质优良的食品药品有巨大需求,食品药品产业发展规模将更大,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其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创新、资本为核心要素的供给侧改革将有力助推食品药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基础,提升研发和制造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监管体制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当前,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还处在机构重组期、职能调整期、体系磨合期阶段,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港口、园区快速发展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出新的要求,监管队伍特别是专业人才紧缺,监管手段、技术支撑、经费保障等存在不足,地方性法规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共享共治机制还需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同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五、监管问题日趋复杂需强化社会共治
随着食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监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
,8,
完善职能,构建由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协同治理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享共治体系。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和“两个建成”的战略目标,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公共安全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各方面、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凝聚社会合力,推进社会共治格局构建,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即“双安双创”,为契机,实施“八大工程”,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事业和食品医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促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把保障饮食用药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饮食用药安全需要,努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问题,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食品药品安全成果。
二、坚持创新引领
把不断创新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积极探索市场监管规律,加快转变监管思路,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法,强化科学监管理念,加快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食品药品制造技术装备水平和科学监管水平。
三、坚持依法监管
把法规体系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本保障,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围绕构建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快制定更切合我市实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法,规范监管行为,实现对食品药品各环节的全程依法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
四、坚持部门联动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工作机制,把部门协同监管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充分发挥部
,10,
门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推进部门间协同监管体系建设,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开创食品药品安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五、坚持城乡共管
把统筹城乡的公共安全工作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原则,积极探索监管城乡一体化新模式,统筹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检测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快农村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监管能力,确保农村饮食用药安全。
六、坚持社会参与
把社会参与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强大力量,加快食品药品安全公众信息互动平台建设,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以监督推动全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监管意识,形成全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四有两责”“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落实到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基层监管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明显加强,监管技术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努力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1,
“十三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主要指标
1、治理体系建设方面
,1,“四有两责”落实到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县区、镇,街道,绩效考核、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所占权重不低于3%。
,2,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的基础设施、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适应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发展要求,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移动执法实施率95%。
,3,农产品、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镇,街道,监管机构有独立办公室、检测室,力争试点建设独立办公楼。市、县区、镇,街道,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基本装备标准化配备率达到80%。
,4,县区、镇,街道,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完成网格划定100%。
,5,力争2017年11月前通过自治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验收,2018年12月前完成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18年10月前,灵山县、浦北县完成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2、行政执法与技术支撑方面
,1,监管执法队伍满足工作要求。食用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基本满足监管工作需求。职业化食品药品检查员队伍按照自治区相关标准基本建成。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干警队伍按编制配备。
,2,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和灵山、浦北县食品药品检验所建成投入使用,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国家相应建设标准,检验检测项目覆盖基本品种。市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改建完成并获资质认定。钦南区、钦北区建立食品安全快检中心。镇,街道,食品安全快检室基本建成并正常运转。各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所快筛快检设备配置率、使用率达到100%。
,3,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市、县区两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类别安全风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县区级监测报告覆盖率达到100%,药品定期安全
,12,
性更新报告评价覆盖率达到100%。分类分级应急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联动指挥中心,大数据预警平台,基本建成,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初步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率达到100%。
3、食品安全方面
,1,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按照要求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产品基地面积,高效、安全的农药占比提升到75%及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及以上。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市级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实施覆盖率达到100%。重点食品、特色食品的主要品种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本建立。城区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基本建成。
,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食用农产品,种植业,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7%及以上,水产畜牧产品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7%及以上,主要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3%及以上。
,3,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4份/千人。其中,主要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每年2份/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3%及以上。辖区内所有获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现风险分级管理100%,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良好规范实施率不低于80%,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100%。
4、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方面
,1,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市级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机构、队伍基本建立,审评审批能力达到自治区的要求,国家基本药物抽检覆盖率达到100%,市生产的药品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达到96%。
,2,执业药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执业药师数量基本实现6人/万人口。所有零售药店主要管理者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
导合理用药,药师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3,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推进治理体系建设
一、完善党政同责体制机制
按照中央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强化各级政府及各监管部门的责任。建立和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落实“四有两责”责任
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四有两责”,采取措施,加强基层建设,做到基层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在县区开展综合协调机构试点,推行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专干,推进市场监管从“撒网式监管”向“精准监管”转变。加强对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整合监管队伍和技术资源,建立部门间协商机制,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实现多部门监管平台融合,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落实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食品药品监管属地责任,建立健全监管服务机构,确保全面监管到位、服务到位。
三、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生产经营作业规范化实施,督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依照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遵循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支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22000或GMP、GSP等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推进流通企业物流、储存等装备的现代化,
,14,
强化对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推行食品药品企业安全承诺制,组织企业开展安全承诺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环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大对食品药品企业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和更严厉的惩处,综合运用行政、民事、刑事等手段,提高其违法成本。
第二节 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一、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与制度体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公正监管、综合监管、审慎监管。做好相关文件清理工作,确保符合治理现代化要求的食品药品安全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健全食品经营许可审查、检查巡查、问题食品后处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
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标准规范
鼓励和支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标准。推动校企联合、所企合作,加大对特色食品和药品优势品种安全、技术、检测方法等标准有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地方特色食品和中药品种安全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接轨工作。加强保健食品标准备案管理,实现保健食品标准备案与质量监管的有效衔接。
,15,
三、加强全过程依法治理
严格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逐步淘汰无残留限量标准和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兽药及其制剂。严格落实农药兽药登记和安全使用制度,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实行畜主、动物贩运经纪人和畜禽防疫信息“三实名”。推进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摸清土壤污染分布情况,开展污染耕地分级分类治理。
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关。对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相关产品、食品经营,不含销售食用农产品,依法严格实施许可管理。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保健食品管理,强化“放心粮油”供应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生产经营环节现场检查。科学划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检查。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所有生产经营者,重点检查农村、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重点对象,冷链贮运等重点环节,以及中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大力推进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实时监控工作。
严格网格化监管。科学划定县区、镇,街道,区域内食品安全网格,合理配备监管协管力量,做到定格、定岗、定员、定责。建立健全责任包干、信息管理、上下联动、社会协作、协调处理、
,16,
宣传引导、考核评价等制度,有效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到2020年,县区、镇,街道,100%完成食品安全网格划定。
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监管。加强互联网食品经营网上监测能力建设。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完善网上交易在线投诉和售后维权机制。
严格食品相关产品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违法广告,做好盐业改革衔接,通过安全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对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实施生产许可,逐步形成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以风险监测和抽样检验为验证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严格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实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进出口企业信誉记录制度,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大力加强境外体系检查。完善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定进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和风险监测计划。
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实施企业关键人员履职考察,推进国家级哨点医院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档进位,加大对高风险、特殊药品以及问题多、举报多、抽检不合格报告多等企业的高频率监管,督促企业依法生产,切实有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冷链运输贮存质量监管。开展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诚信动态标识管理,加大特殊药品及其复方制剂、疫苗配送企业的专项检查,
,17,
鼓励发展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药品配送城乡一体化网络。按照“十三五”深化医改要求,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药品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货款。
加强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医疗器械突出问题整治、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眼镜店、外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扩大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执行落实情况飞行检查。抓好开展功能饮料类保健食品、化妆品染发剂产品和面膜类产品的专项整治。
四、严厉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食品安全突出隐患及行业共性问题。重点治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食品制作过程违法添加罂粟壳等物质、水产品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等禁用物质、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整合食品安全监管、稽查、检查队伍,建立以检查为统领,集风险防范、案件调查、行政处罚、案件移送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专业力量建设,强化办案保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证据互认、证据转换、法律适用、涉案食品检验认定与处置等协作配合机制。
第三节 狠抓“双安双创”工作
国家、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即“双安双创”,是我市“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18,
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固本强基,着力开展钦北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钦南区、钦州港区、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展系列创新试点。灵山县、浦北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创建工作中抓重点、破难点、造亮点,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食品安全示范街、食品生产,含种植、养殖,经营示范单位,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逐步构建起源头防范、全程监管、纵横辐射、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系统性、源头性、地区性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双安双创”工作深入开展。
“双安双创”工程
1. 钦北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钦南区、钦州港区、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展系列创新试点,灵山县、浦北县创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 食品药品基层所规范化建设项目。
3. 食用农产品“三品一标”提升项目。
4. 食品“三小”综合治理项目。
5. 食品集中产业园区试点建设项目。
6. 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工作站建设项目。
7. 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项目。
8. 系列示范创建带动项目。
9. 餐饮服务明厨亮灶项目。
10. 扶持现代配送企业食堂集中配送试点项目。
11. 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19,
第四节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一、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深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制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市级重点检验检测机构,县级基本检验和特色检验机构、城区快检中心和镇级快检平台三级检测体系,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科学分工,提高效率。定期进行检验检测信息的汇总发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开放度。加强现有检验机构的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提高检验能力。严格资质认定,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和公正。把食品安全现场检测与实时监控结合起来,提高监管成效。
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
1.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能力提升项目。
2. 市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改建和资质认定项目。
3.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国家燕窝及营养保健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
4. 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项目。
5. 城区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建设项目。
6.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食品药品认证审评中心建设项目。
7. 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项目。
8. 城区屠宰检疫便民项目。
二、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预警能力
搭建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联动指挥中心,大数据预警平台,,建立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平台,覆盖各县区及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推进风险预警交流工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防控监测运行机制。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基础数据库、食品药品安全分析预警信息报送系统,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预
,20,
警监测与检测评估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加强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介入、早处置。依托各系统OA专网、政务外网、短信、媒体、专报等发布平台,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公布常态化。
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
1. 食品药品安全联动指挥中心,大数据预警平台,项目。
2. 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执法电子监管信息化项目。
3.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
4. 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归集中心云系统项目。
5.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据库项目。
6.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7.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提升项目。
8.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化平台建设项目。
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事故报告、新闻发布等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设施建设和应急装备配备,充实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专业知识数据库,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快速反应、快速平息。
四、深化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安全风险防控
实施自治区提高药品与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行动计划,逐步提高药品与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覆盖面和标准水平。重点推进药品与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综合改革,强化药品监管服务,完善药品可追溯手段,强化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药
,21,
品从实验室到病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完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管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监管,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环节高风险品种的监督检查。加强化妆品监管,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美容美发行业产品抽检力度,重点打击利用免费体验、讲座、网络销售、“地下和场外”销售等手段兜售违法产品的活动。
第五节 夯实人才队伍体系
一、强化各级监管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活动,围绕“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监督能力”,提升市、县区、镇,街道,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的综合治理能力。市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重点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县区、镇,街道,两级监管部门重点提高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强化各级领导的“治理边界”理念,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政府治理现代化。
二、强化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需求为依据,以提升监管能力为核心,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教育方式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为手段,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建设一支适应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的行政监管人才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和内部调配,使系统各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专业监管人员数量不少于监管人员总数的60%。改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打击队伍专业、年龄结构,使食
,22,
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检验、法学等专业行政监管人员的比例较“十二五”时期提高10%以上。引进和培养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专职专业人才。县区公安机关比照市公安局设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基层从业人员准入、培训和管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基层监管人员在职培训,配齐行政监管队伍数量。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建设,发挥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作用,促进行政执法人员提升专业水平。探索构建监管与被监管对象的技术人员互相交流学习机制,提高监管服务专业效率。加强食品药品执法队伍的监管文化建设,构建体现工作特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文化。
三、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建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职业化、专业化的专职检查员队伍,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标准化。加快全市食品药品检验监测机构整合调整,推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扩项,解决检验检测力量不足问题。重点引进培养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不良反应监测、认证审评、信息监控等专业的紧缺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支撑体系中领军人才的培养,增强检验检测、审评和认证检查队伍技术能力,实现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强化食品药品企业家队伍建设
加快食品药品企业家团队建设步伐,建设有政治地位、有成长平台、有队伍梯次、有政策扶持、有发展动力的企业家队伍,
,23,
营造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深化与东盟食品药品企业家交流合作,培育和打造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开拓进取、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的食品药品企业家队伍。强化企业家队伍培养的多元平台。力争搭建切合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实际的“经营管理人才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培养工程基础性平台”“企业家成长拓展性平台”,促进企业家引导企业优化升级。
食品药品安全人才工程
1. 食品药品安全专业人才引进项目。
2.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层队伍提升项目。
3. 食品药品安全专业队伍建设项目。
4.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项目。
5. 检验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和强化培训项目。
第六节 完善社会共治机制
一、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
围绕行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规划社会共治机制,增强企业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行业组织的市场参与治理水平,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由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向多主体主动参与、多要素共同作用的协同治理转变。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统一管理,建立网格化监管运行工作制度、激励机制及考核办法,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营造良好的共治共享氛围。
,24,
二、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
推行食品药品安全受权人制度,严格落实产品召回、下架退市制度,增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实施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鼓励和指导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食用农产品重点品种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的全程追溯。严格落实食品交易场所开办者、食品展销会等集中交易活动举办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产品安全管理责任。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食品药品安全追溯工程
1.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2. 重点特色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3. 餐饮企业电子台帐试点建设项目。
4. 食品药品安全远程视频监管系统建设项目。
三、建立治理激励机制
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组织、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NGO,、媒体等社会组织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奖励制度,畅通网络、手机投诉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快速反应的举报反馈机制。发展食品药品基层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拓展社会共同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引
,25,
导第三方机构的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在行政许可服务、食品药品检验、合规性检查、日常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强有力的专家咨询队伍,利用区内外高校师资资源,建立由药学、法学、食品、医学等专业人才组成的高水平、专业化、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库,促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专家委员会、志愿者队伍“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四、建立健全自律守法诚信体系
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管理,倡导成立食品安全诚信联盟,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认定,实施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健全质量诚信报告、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与信息披露使用、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等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典型,培育食品药品安全诚信文化,构建严格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局面。
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工程
1.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建设项目。
2.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示平台项目。
3. 食品安全二维码经营信息公示平台项目。
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发挥专家学者在科学决策、科学宣传和风险应对中的作用,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月、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食品药品安全基本知
,26,
识知晓率,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投入,打造全媒体、立体化安全教育平台,健全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工程
1. 食品药品安全宣教平台建设项目。
2. 食品药品企业与行业培训教育项目。
3. 中小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教育项目。
4. “三微一端”动态内容宣传教育项目。
5. 经常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项目。
第七节 创新产业发展体系
一、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监管、政府服务作用,激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创造活力,推进食品医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强财政政策扶持,重点支持食品药品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重点装备自主化、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食品药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及自主品牌建设等项目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区域特色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创新。引导金融部门有效支持中小食品药品企业中短期融资。强化园区政策扶持,奖励本地龙头企业创立国际、国内驰名的品牌,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优质食品药品品牌。结合实施《广西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强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高新区健康食品药品企业和项目引进服务工作,加快开展浦北县、钦北区土壤和农产品硒资源调查,以项目
,27,
为依托,引导企业参与富硒农产品、富硒食品开发利用,打造富硒产业,积极引进开发大蚝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大蚝产业,依托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清真食品产业园、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国际医药创新园等项目,推动健康食品药品产业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提升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的服务与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综合改革,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行预约服务,优化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食品药品重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创新药物研发生产等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随到随审,全程跟踪、全程指导。有序下放风险程度较低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监督执法,提高服务效率,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上下衔接工作。
三、营造公平有序的商务环境
完善食品药品产业集聚园区配套服务体系,促进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区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食品药品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构建产、学、研互动网络与合作机制,搭建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食品药品资源有序合理流动。健全市场化运作的食品药品专业第三方服务体系,促进钦州高新区食品药品技术产品的研发及提高成果转化率。严格履行市场监管服务职能,把监管服务延伸到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高新区,设立服务工作站,服务队伍进驻园区,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监管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8,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食品药品生产龙头企业、大型食品药品零售连锁业、专业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
四、营造区域协作服务环境
把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合作,帮助食品药品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深化与东盟、港澳台医药领域交流合作。配合自治区与东盟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有关合作,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重点推进生物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中医康复等行业的国际对接,着力推进与周边省市产业合作,构建国际国内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新格局。
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促进工程
1. 钦州市海产品深加工项目
2. 钦州港生物医药港建设项目。
3. 钦北区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
4. 灵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5.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医药国际创新园项目。
6. 浦北、钦北富硒资源食品开发利用项目。
7. 大蚝深加工项目。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细化分解规划任务,建立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明确建设任务分工和进度安
,29,
排,按照党政同责原则,地方党委、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理顺部门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管治理体系,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各领域、各环节的全程有效监管。
第二节 完善政策措施
加快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通行惯例相衔接、与改革开放和公众饮食用药安全需求相适应的食品药品安全政策、管理办法和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规范研究,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大决策的听证、论证制度。落实和完善行政问责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强化基层执法队伍的法律法规培训,规范审批程序,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第三节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年度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环节抽样检验检测和专项整治、执法办案工作,支持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信息化建设,加强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高效合规使用。
,30,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教,定期举办“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密切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五节 严格监督考核
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治理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年度评估、中期考核和专项评估,确保各项监管工作和规划建设任务落实到位。鼓励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与规划实施情况和日常工作的监督,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绩与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
,31,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解读《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