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的启示
欧洲一体化历程对东亚的启示
内容提要 在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上,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对于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以下几点:合作理念的确定、轴心国家的确立、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以及有效的制度约束。针对东亚经济合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在于中日韩的合作和地区利益分配中竞争和互补关系的有效协调。总之,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应该注重确立合作的理念,捐弃前嫌。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的成果。对东亚各国而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体化需要的是妥协-而不是对立。
关键词 一体化 欧洲 东亚经济
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战后,为了寻求欧洲的繁荣发展并避免重蹈战争覆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欧洲大陆上生根发芽。在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以及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努力倡导下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之后又发展为欧共体并在1992年建立了欧洲联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一体化的机制和框架下欧洲实现了可观的经济和政治效益,并且通过近期的“东扩”将合作的理念推广到欧洲的边缘地区,实现了统一大欧洲的梦想。在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探讨变得日益热烈的今天,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对于欧洲经验的思考和借鉴无疑会有助于我们认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
一、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
对于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绝非易事,也不是简单的几点就可以明了的。同时欧洲一体化仍然处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任何阶段性的总结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相对于酝酿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而言,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要漫长得多,所以前车之鉴不妨多多益善。相对于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的一体化程度最高,它所具有的超国家特征也是无可比拟的,综观欧洲一体化历程,我们尝试着作出如下的几点总结。
1(合作理念的确立
任何一种政治取向的形成都包含深刻的国际背景、历史传统和文化原因,但归根结底是一种理念的选择。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之初,相互合作的理念就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石。让?莫内在回忆录中写到:西欧各国应该把各自的努力化为全欧洲的共同努力,只有成立西欧联邦,才可能把共同努力变为现实。1951年4月18日由法、德、意、荷、比、卢六国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建立了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在运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将重要的战略资源统筹到一个共同的具有超国家性的高级机构下管理,而且将相互合作的理念植根于欧洲大陆,从而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动力。
欧盟成员国认定置身其中,而不是置之度外的原则,使得加入欧盟的成员国都愿意并且能够承担欧盟所制定的共同责任。这种合作和参与的态度是一体化顺利发展的观念基础。
2(轴心的确立——核心国家的紧密协调与合作
在欧洲一体化的内聚力中,必须充分估计法德合作的力量和价值。事实已经表明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和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先决条件,法德合作或法德联盟已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动力。关于这一点几
乎自戴高乐和阿登那以来的两国历届首脑都是一致认识的。早在1958年9月14日,戴高乐和阿登那举行两国首脑第一次会谈公报就宣布:“法兰西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紧密合作,是欧洲一切建设事业的基础。”1963年1月22日两国签订了《Elysée Treaty》(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法德联盟的思想,把联盟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德联盟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核心。从那时起到2003年的40年间,法德核心引领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创造了单一货币——欧元。从长远的角度看,在历史和逻辑会带给它们最终胜利的信条下法德合作总会找到缓和彼此矛盾的办法。
法德合作既有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基础,也有政治上彼此借重的需要。在一体化的整个进程中,法德双方的摩擦尽管不断,但法德轴心始终是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和革新的核心力量。如果法德两国在战后不能捐弃前嫌一致向前看,也就不会有欧盟的今天。正如伍贻康教授在《法德轴心与欧洲一体化》一文中所写:“回顾法德关系,证实了一个浅显的真理: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好好总结。”“法德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借重、利害与共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的战略利益,仍然高于它们的矛盾分歧。尽管法德间有竞争,为争夺欧盟主导权勾心斗角,但法德间的谅解、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和推进欧洲一体化,仍是它们关系中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一面。”欧洲一体化就是在分歧与不断的妥协中前进的。此外,法德在外交政策上的紧密协调也加重了彼此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最近就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问题上,法德一致的反战态度无疑为双方和欧盟的整体国际形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总之,法德合作是欧洲一体化前进的发动机,这一点毋庸质疑。
3(动力的确立——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
欧洲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利益磨合与整合的过程,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得益于适时的利益切合点的选择。可以说欧洲联盟之所以在深化和扩大的道路上不断推进,是由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利益所产生的吸引力。“如果我们要建设欧洲,只有心照不宣的理性认识上的同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有成果。”欧洲一体化的成功推进得益于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在各方得益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法国和德国之所以能够就《舒曼计划》达成共识,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法德合作成功地将德国纳入和平框架,实现了法国制衡德国、维护地区和平的目的,同时也正如阿登纳所看到的那样:把德国与西部邻国的经济利益相融合,建立改善睦邻关系的可靠基础,有助于德国迅速改变在战后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处境,这符合德国的利益。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是一体化发展所必须借重的。回顾欧盟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选择,我们可以注意到不同时期的利益切合点的变换:煤钢共同体时期对战略物资的控制,经济共同体时期对生产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欧洲联盟时期对外交防务和司法内务合作的推进以及统一货币欧元的出台,阿姆斯特丹条约对欧洲公民权利的规定和对决策机制这一敏感问题的探讨,尼斯会议对决策机制的改革和东扩问题的规划,以及最近制宪会议对欧盟未来道路的探讨。每一次利益选择都切合了欧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成功地推动了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欧盟的发展战略采纳了新职能主义理念,即相信在一个经济职能部门中成功发展起来的合作将刺激其他部门特别是政治职能部门内进一步的合作要求,从而建立全面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说,欧洲一体化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从经济一体化入手,打好合作基础,用经济手段促进政治问题的解决。所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形势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向也就是找准共同利益的切合点是欧盟成功推进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所在。
4(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
欧盟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工具的实施,如共同贸易政策、共同农业政策、地区结构政策等等。在共同政策的顺利实施下,欧盟各成员国实现了稳定的政策趋同和经济增长。一体化的成功推进必须兼顾到各成员方的利益,由于各成员方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考虑到特殊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利益的平衡决非易事。欧盟的政策工具在兼顾地区间平衡发展并体现公平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
欧盟的地区发展政策使其在实现东扩前的4个较穷国家——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在1986-1996年的10年间,人均收入由欧盟平均水平的2,3增加到3,4。其中,爱尔兰最为突出,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83年是欧共体平均水平的64,,1993年增加到80,,1995年增加到90,。以上事实说明欧盟政策工具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制度约束的有效性——法治
欧盟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法制化道路,以国际条约作为一体化存续和发展的基础。尽管欧盟是建立在国家间条约机制的基础上,但欧盟显然已经超脱了传统的国际组织的性质,具有了明显的超国家性。欧共体超国家性质最突出地表现在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参与立法和由欧洲法院责成各成员国最高法院执行司法上。此外,欧盟发展过程中在基础条约中对其法律人格的确认,更加突显了欧盟的法治特征。欧盟法律体系广泛而深刻地作用于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欧盟之间以及欧盟内部。最近的欧盟制宪讨论又将欧盟在法制化道路上推进了一步。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
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也备受瞩目,如北美自由自由贸易区、东盟、南美洲共同市场等。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际力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但是,亚洲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却步履维艰,探讨欧洲一体化历程的实践意义就在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我们更清醒、客观地看待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1(东亚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多元经济特性决定了多种合作模式并存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台了诸多方案诸如“10+3”,“10+1”,新加坡-日本自由贸易区。总体上看,东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仍在探索中,其中不确定因素很多。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展较快,出现了多种合作模式,反映了该区域国家探索合作路径的急迫愿望,但最终的合作模式仍然不明朗。总体的状况是几条路径同时开展,有“10+3”机制,3个“10+1”机制,以及中、日、韩3方合作。
可以说目前东亚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它是在三个轮子的推动下前行的:一个轮子是“10+3”,即整个东亚范围的合作;第二个轮子是“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这方面的领导人会议与“10+3”同步进行;第三个轮子是东盟自身的合作和中日韩之间的合作。三个轮子一起转动符合东亚当前的实际,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真正的东亚合作机制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一个统一的体制框架之下。三个轮子的速度不一样,难免会造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如何在三种合作机制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模式是亚洲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东盟内部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中日韩之间的合作刚刚开始规划。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即东北亚合作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日本和中国是本地区内的大国,韩国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三方的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对于合作模式的探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学者们给出了诸多方案,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看“10+1”模式的可能性最大。3个“10+1”分别发展,在成熟的基础上实现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联合,最后变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3个“10+1”模式中最具有发展前景和动力的是目前的中国一东盟合作。在2001年的东盟外长会议和第五次东盟一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提出根据东盟一体化的需要和中国与东盟各自的优势,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确立中国与东盟之
间的重要合作领域。把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信息通讯和相互投资等五大领域确定为新世纪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二是建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10年后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人口20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0亿美元的市场潜力巨大的贸易区。三是加强政治互信与支持。此举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河,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合作轴心的不确定
东亚区域内三个主要经济强国中日韩间的合作问题始终将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东亚诸国中,日本实力最强应该无可争议,因而它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态度与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东亚合作的进程与成败。但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限制了其对东亚经济的带头作用;日本在诸多问题上不负责任的态度与做法则增加了东亚其他国家对与它合作的担心与疑虑。此外,日本长期以来实行的脱亚入欧的对外发展战略使其轻视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根据欧洲的经验,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大国的倡导与推动,深入合作才能成功,如果只有一个核心大国,缺乏其他大国的制衡,就很容易造成合作组织为一个大国服务的状况。有鉴于此,中日韩三方如果加强合作就能够具有类似于法德在欧洲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它们至今缺乏足够的信任,在现实中还对对方加以防范与遏制,这就使未来东亚自由贸易区内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
与中韩关系的发展相比,中日政治关系发展滞后,可能成为中日韩加深经济合作的最大障碍。所谓“中国威胁论”无非也是对中国可能出现的主导地位的担忧,这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日本政治**化与其利用东亚地区经济活力来恢复经济的要求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在这一问题上东亚各国应该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孕育巨大潜在经济利益的所在。对于这一点,已经被富有远见和头脑的政治和经济精英看到,例如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尤纪夫认为:“日本人更应该看到中国的发展为日本提供了机遇。”索尼公司会长出井申之认为:“?中国威胁论?是过虑,日本应该有?利用中国?的魄力。”
从现实环境和条件看东亚合作的关键是中日合作。但是,中日之间的真正信任尚未建立。同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日本会在美日联盟与东亚深化合作之间摇摆(尤其是政治安全合作方面)。因此,如何在推动东亚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东北亚国家之间,其中主要是中日之间的合作,从而在中日之间培育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日本是建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但它的居高临下式的傲慢以及它的经济的低迷使之远离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领导核心。要不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先行一步,日本恐怕还要继续徘徊。日本的确担心中国抢在其之前成为东亚一体化的主导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虽然离不开政治问题,但政治问题毕竟不是主流,各国的目标应该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而不是力争在区域合作中主导他国。
(2)东亚国家间竞争与互补关系的解决是确定一体化利益格局的关键
由于东亚区域内务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存在高低四个层次: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亚洲四小龙)、正在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以及刚刚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国家(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从而导致在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较大。
东亚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还不是一个内需主导型的市场,东亚各国大部分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有较大依赖。尽管目前东亚内贸已有所增长,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内
需,而是服务于区外市场或提高对区外产品的竞争力。一旦东亚自由贸易区启动,一些国家将不得不面临“贸易转移”的损失。此外,日本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双重结构”:一方面拥有竞争力仍很强的汽车、家电、机床等出口型制造业;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十分缺乏竞争力的纺织、食品加工等面向国内的制造业以及流通等国内服务业,后者长期受到国家保护,效率低下,惧怕对外开放,成为日本同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领域”。比如,日本政府对农业的基本政策是“原则封闭,例外开放”,农业问题将成为日本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大难题。日本一新加坡协定之所以能较快实现,就因为这个协定对农业问题涉及很少。这种基本的结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推进自由贸易区。所以如何解决东亚经济合作中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是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巨大现实问题。
由于国土、人口、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日韩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积极发掘这种互补性,扩大和加深三国经济合作,对三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迄今中日韩经贸关系已取得很大发展,但三国经济合作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在若干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亚洲中经济体的竞争可能会有所增强,但是如果竞争双方能在同类产品的差别化上下功夫,找准市场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市场。同时,竞争还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通过这样的竞争,中国与亚洲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将取得双赢,共享经济繁荣。
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对外关系的重点在东亚,因而如果就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形成共识,中国将在富裕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发挥积极作用,充当它们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不仅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将改变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格局。
三、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历史永远不会重复,历史的规律却常常重复。综观欧洲一体化五十多年来的历程,我们可以寻找到诸多的成功经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反观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新视角。在分析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之后,结合欧洲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1(东亚国家应加强信任、争取共赢
过于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区域利益,只想有所得而不愿有所失,这种狭隘的“国家利益观”也影响着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协调好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关系,是区域合作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中日韩三国间存在着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敏感政治问题,所以东亚各国首先应该意识到要捐弃前嫌,加强信任,确立合作理念。
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以东亚经济体之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为最显著特点的。80年代开始,日本在东亚倡导实施了“雁行战略”,率先将国内成熟化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而后四小龙又将其成熟化的产业转移到东盟各国和中国。雁行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日本与东亚国家的双赢局面,并且加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渐崛起和日本经济的持续不景气,雁行战略开始发生变化,日本逐渐失去了其“头雁”地位,中国在雁行架构中的地位提前,成为带动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总形势下,亚洲经济却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区域内的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东亚经济奇迹是东亚国家携手创造的,所谓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就是东亚经济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所以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推崇的是这种合作精神。
2(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可以考虑走机制化道路
欧盟的顺利启动并取得长足进展与欧洲各国在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历史悠久的合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反,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则无此条件。东亚可称得上是最具多元化的地区之一,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潜在热点如果爆发必将影响东亚经济合作。所以,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可以考虑走机制化道路,即用有约束力的国家间条约巩固一体化成果。亚太经合组织的开放性模式虽然促进了南北合作和对话,但它的软约束性也是不容回避的。领导人承诺如果不上升为条约,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随环境变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经济一体化要使资源的配置跨越国界,经济和技术的合作跨越国界。跨国界经济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要求国家交出部分决策权,由共同机构去行使。一体化意味着部分主权的让渡和国家利益的模糊,这与区域内部极端利己的民族国家倾向背道而驰。尽管东亚地区多数成员对一体化的期待殷切,但历史上积怨又一时难以解决,因此东亚的经济一体化更应该强调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的成果。对东亚各国而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体化需要的是政治妥协,而不是政治的对抗。
3(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顺利发展的保障
各主权国家之所以会参加国际组织,让渡主权,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利益。国家在经济学意义上也类似于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典型的利己主义。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欧盟能够在一体化道路上走得如此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适时的利益切合点选择。所以,东亚经济合作也应该着重于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但目前东亚经济合作的难点也在于如何寻找共同利益。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都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东亚各国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忽略了区域内贸易的巨大潜力。从理论上讲,5亿人口的东盟是个共同自由贸易区、拥有共同的电子产业基地,其综合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2,3。就经济实力排序,日本第一、中国第二、东盟第三,三者如果实现竞争中的合作,密切三方经济关系,最终能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组成共同市场,那么这将对三方都有利。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让三方走到一起还有许多政治和经济障碍,所以中国和东盟先行一步,对于带动三方合作具有巨大的利益示范作用。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看,日本与中国之间的互补关系尤其强,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益处也最大。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日本与新加坡反而先行一步,签订了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协定,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与经济效率的理论没有关系,而是尽量避免反对意见的政治理论被摆在了优先位置。这就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所言:“政治上越容易做到的,经济上的好处就越少,相反,经济上的好处越大,产业调整及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规模越大。从分工利益的经济角度讲,中日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最为可取,但在政治上最难实行。”如何在减少相互摩擦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是东亚经济一体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现在亚洲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竞争力来自相互合作。为了推动亚洲区内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由于传统上对开放经济的信奉以及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创伤,亚洲已经认识到需要结合国内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领域的改革,推动区域、区域间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作为所谓一体化的国际生产网的一部分,亚洲的生产网已经逐步建立。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结合国内的自然禀赋,致使该网络创造更多的国内研究开发以及发明设计的利益内在化。全球化已经成为巨大的变革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加快亚洲的制度建设。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法德煤钢合营设想为开端,发展到今天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客观地说,东亚经济合作的困难远大于欧洲各国,因此,真正把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各经济成员耐心而务实的努力。
范文二:欧洲一体化对中国的意义
2012年08月25日 22:38:39
分类:时论酷评
这是个举世瞩目的日子——1957年3月25日,这一天法国、西德、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6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罗马条约》被视为欧盟的“出生证明”,这一天也就成了欧盟的法定“诞生日”。其实,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应该追溯到“舒曼计划”的形成及实施。1950年5月9日,时任法国外长的罗伯特·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设想,为促进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石。西欧6国在“煤钢共同体”基础上创建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性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其后的50余年时间里,欧洲一体化经历了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展阶段,并实现了由经济共同体向政治共同体的延伸。
欧洲一体化对欧洲自身的意义大致有这么几点,首先,在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其次,在政治上,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了,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图谋。再次在文化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最后,在安全上,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可能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欧洲一体化对于中国,尤其是关于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基础的欧洲法的研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更是多层次的。
当然,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欧洲一体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一体化的欧洲具有一大、二多、三强的特点。面积大,成员国增至25个,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占欧洲大陆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人口多,总人口4.5亿,超过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总和;经济实力强,国内生产总值约10万亿美元,与美国旗鼓相当,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并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际联合体;扩大后的欧盟地缘战略地位也得到明显加强,其边界向东拓展2000公里与俄罗斯接壤,北连波罗的海,南临地中海。如此之大又如此先进的一体化欧洲,无疑对我们这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有巨大意义。具体说来,起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在政治上,欧洲的一体化不仅为欧洲国家间的长久和平提供了基础,还为冷战后多极世界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里斯本条约》生效后,相关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更会使欧洲国家在国际政治,以及科研和太空发展领域用统一的声音和力量在原有的大国政治格局中发挥有效制衡作用。同时,《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将接替欧共体与其成员国共同作为WTO成员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基于此,欧盟将不再仅仅是中国外贸和投资上的伙伴,以及在能源及原材料和部分加工领域的竞争对手,还将是其他经济政策领域的合作伙伴。而这些合作关系既可能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对话及合作项目由各方共同积极推动的,是在各种项目下在竞争政策,招投标政策,农业政策等方面;也很有可能是基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中国企业对于欧洲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而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欧盟单方面制定的政策要求,例如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公共卫生等方面。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一国际间的规制竞争本身是全球化的一种必然,是国家之间的一种制衡和中和;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洲议会权利的扩张将使得欧盟的有关经济政策制定变得更加透明,这也就为以欧洲市场为出口或者投资目标的中国企业创造更多机会跟踪相关政策的发展,及早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用符合欧盟标准的质量而非仅仅低价来赢得市场的尊重,从而使“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实现飞跃。另一方面,因为边际成本的考量,追求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中国企业,为了将“欧标”产品通过在国内市场推广来扩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就会转化为推动中国相关政策、标准的革新。而这也便恰恰成为中国和欧盟间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动力。
其次,在经济上,欧盟单一市场与规则的实行,使得中东欧国家的市场透明度与统一性大为提高,同样有促进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出口和投资的一面。同时,中国与不少中东欧国家有着传统友好关系,中国企业到欧洲发展可凭借这种关系,先到中东欧国家找到立足点,再向整个欧盟市场扩展。因此,欧盟扩大可能更方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入国际竞争。欧盟扩大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欧盟民众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这将会转而扩大欧盟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欧盟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后新成员的对华政策,必然要纳入到欧盟的对华政策框架之中。这将会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欧盟扩大也有不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一面。欧盟的市场准入标准很高,中东欧国家入盟后,势必要向欧盟的高标准看齐。这意味着中国某些产品对欧洲出口的门槛提高了。再者,欧盟的对华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出口有负面影响。而中东欧国家入盟后,也势必会执行欧盟的反倾销政策。此外,欧洲一体化给世界带来的还不仅仅是多极政治以及经济政策从竞争走向融合,还有欧洲人自己引以为豪的“欧洲模式”。倘若将这种“欧洲模式”仅仅理解为取消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或者建立共同的组织机构的话,那么似乎在世界的许多角落已经能够听到对此种模式的回应了,例如在东南亚、在非洲、在南美,以及在或龃龉不断的自由贸易区或者那些正在坎坷中前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但实际上,“欧洲模式”的根本并非是“关税同盟”,而是深植于欧洲法中的“内部市场”理念,即:各成员国通过缔约承诺遵守共同的经济宪法来制约成员国对跨国经济往来的保护主义干预;通过设立欧洲法院使货物流通自由,服务贸易自由,人员迁徙自由(含企业开业自由)和资本流通自由的保障得以诉讼救济;通过建立共同的竞争政策,农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经济政策促进内部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法律的趋同与协调避免成员国间借助规制竞争扭曲市场竞争。从而,用开放且富于自由竞争的“内部市场”来回应全球化,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需求和人口老龄化给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带来的挑战。
总之,欧洲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欧洲一体化既给了中国对抗美国的机会,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对手。
(文章原创于2009年7月)
范文三: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影响及启示
欧洲一体化欧洲的影响及启示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目对
摘要
当今世界的主依然是和平与展区域集化是全球化的重要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步
之一,区域集化中以欧洲一体化先。目前来看,任何一个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独的欧洲国家在无法在模上与巴西或者中国的新体相匹,因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而,整个欧洲必整合一体,才能因模效而在争力方面得到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化强
对对对 对对:欧洲一体化利与弊解决策
一、欧洲一体化状对对
欧洲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后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践。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从最初的欧洲煤共同体始,到欧洲盟的形成,欧洲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一体化不断取得突破。欧洲一体化的生和展是多因素合力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作用的果,但最初的愿望是而朴素的,即了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避免欧洲各国的争。欧洲各个国家在史和地理上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相互交,但期以来却是乱和争不断。欧洲共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同体生后,就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了多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国家要求加入,欧洲的其他和政治也与其建立了密切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系,有些的功能逐入欧盟。欧洲一体化的成功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使欧洲了和平和展的目。当然,在欧洲一体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化的程中,也了曲折甚至后退,但在共同的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利益推下,挫折化展的力。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二、欧洲一体化欧洲的利与弊对对对对对对对
,一,欧洲一体化欧洲的有利影响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1、增了欧洲的整体力强题题题题
1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一的增了盟的信心,欧盟机构又一强
体化提供了保障,加聚合力强题题;有助于促争,提高企模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效益,化源配置,提高效率:随着企成本的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降低也有助于增加欧盟内部消者的福利。最促成欧洲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
题题题题题题一大市的建立。
2、提高了欧洲的政治地位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区域一体化是一股大的国力量,它不有利于上的盟,强而且有利于区内成国之成政治上和事上的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大盟,他一致外,强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采用一个声音,往往能得一放大的效果。
,二,欧洲一体化中存在的题题
1、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存在冲突题题题题题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在欧洲一体化的漫程中,充了国家利益与集
体利益之的矛盾,即是存在着放大的民族主同整个集的利益之争。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欧洲一体化面的困境,与当前国政治、形也是分不的。在全球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化加速展、国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欧洲国家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它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的状况不比不上美、日等其他达国家,而且展速度更于一些新的展中国家。它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棘手的社会。去曾推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增起明效的一体化措施,似乎已不那灵。老成国的展速度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低于新成国,欧元区国家的状况反不如非欧元区国家,而最峻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的又恰恰是一体化的始国。欧盟主要大国在无一不是题题“题题”题家家有本念的。
一个个都有些自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不暇,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去
推一体化,而且也使得它就欧盟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自身建
求并达成必要的妥题题题题题题更加不易。
2、的速度题题题题题题题快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的速度快就好似撕裂了整个欧洲,形上
的大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并非事上的大,反而会加重欧洲盟的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力。意味着欧盟要平衡部和西部之在
力和体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制、文化和行理念上存在的巨大差
异。和两德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一以后的情形相似,平衡需要和大
量的本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投入。但除此之外,最要的是欧盟套机构和体系在大到25国乃至30国以后仍能正常运作。一般地,模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越大,达成一
致的度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越大,耗的源也越多。因此,使机
构改革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更加迫。事上,通大来促深化,
2
在欧盟超国家机构面上,是平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抑成国之利益争的
一有效手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段。但从一体化建自身来看,并
不是越大越好。欧盟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极通深化改革来适第5次大的题题题题题题需要,
着眼点是其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略利益。然,大了的欧盟是欧洲大
题题题题展、和平和民主的一次机遇。
三、解决策对对
加欧洲一体化强强步思想普及,化一体化理念,一欧盟机构题题题题题题题
的作用,减少并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一消除成国之的隔,鼓励相步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落后的国家的帮扶,一上的相等,密系。莫步
内方法,欧洲化,新功能主,政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府主皆可成欧洲一
体化的重要理题题题题基。
参考文献
[1]题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宗豪欧洲一体化程:史、状与启示【M】四川 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白英瑞,康增奎 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题欧盟:一体化理与践【M】北京管题题题题题题题理出版社2002年
[3]题题 特科特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M】周弘北京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范文四: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影响及启示
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影响及启示
目录
摘要 ........................................................................................................................................... 1
一、欧洲一体化现状 ............................................................................................................... 2
二、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利与弊 ........................................................................................... 2
(一)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有利影响 ............................................................................... 2
1、增强了欧洲的整体经济实力 ..................................................................................... 2
2、提高了欧洲的政治地位 ............................................................................................. 2
(二)欧洲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 3
1、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 3
2、东扩的速度过快 ......................................................................................................... 3
三、解决对策 ........................................................................................................................... 3
参考文献 ................................................................................................................................... 4
摘要
当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步骤之一,区域集团化中以欧洲一体化为先驱。目前来看,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国家在无法在规模上与巴西或者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相匹敌,因而,整个欧洲必须整合为一体,才能因为规模效应而在竞争力方面得到强化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 利与弊 解决对策
1
一、欧洲一体化现状
欧洲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从最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到欧洲联盟的形成,欧洲一体化不断取得突破。欧洲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最初的愿望是简单而朴素的,即为了避免欧洲各国间的战争。欧洲各个国家在历史和地理上相互交织,但长期以来却是战乱和纷争不断。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了许多国家要求加入,欧洲的其他经济和政治组织也与其建立了密切联系,有些组织的功能逐渐纳入欧盟。欧洲一体化的成功使欧洲实现了和平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当然,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也经历了曲折甚至后退,但在共同的利益推动下,挫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二、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利与弊
(一)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有利影响
1、增强了欧洲的整体经济实力
单一的货币增强了联盟的信心,欧盟机构又为实现一体化提供了保障,加强经济聚合力;有助于促进竞争,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随着企业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增加欧盟内部消费者的经济福利。最终促成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2、提高了欧洲的政治地位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股强大的国际力量,它不仅有利于经济上的联盟,而且还有利于区内成员国之间结成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强大联盟,他们一致对外,“采用一个声音说话”,往往能获得一种放大的效果。
2
(二)欧洲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在欧洲一体化的漫长进程中,充满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即是长时间存在着放大的民族主义同整个集团的利益之争。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是分不开的。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欧洲国家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它们的经济状况不仅比不上美、日等其他发达国家,而且发展速度更远逊于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它们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棘手的经济社会问题。过去曾经对推动经济增长起过明显效应的一体化措施,似乎已不那么灵验。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远低于新成员国,欧元区国家的经济状况反不如非欧元区国家,而经济问题最为严峻的又恰恰是一体化的创始国。欧盟主要大国现在无一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个都有些自顾不暇,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继续推进一体化,而且也使得它们就欧盟自身建设问题寻求并达成必要的妥协更加不易。
2、东扩的速度过快
东扩的速度过快就好似撕裂了整个欧洲,形态上的扩大并非事实上的扩
大,反而会加重欧洲联盟的压力。东扩意味着欧盟要平衡东部和西部之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行为理念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和两德统一以后的情形相似,平衡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资本投入。但除此之外,最紧要的还是欧盟这套机构和体系在扩大到25国乃至30国以后仍能正常运作。一般地说,规模越大,达成一致的难度越大,耗费的资源也越多。因此,东扩使机构改革问题更加紧迫。事实上,通过扩大来促进深化,在欧盟超国家机构层面上,是平抑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仅从一体化建设自身来看,并不是越大越好。欧盟积极通过深化改革来适应第5次扩大的需要,着眼点是其战略利益。显然,扩大了的欧盟是欧洲大陆实现发展、和平和民主的一次机遇。
三、解决对策
加强欧洲一体化思想普及,强化一体化理念,进一步发挥欧盟机构的作用,减少并进一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隔阂,鼓励对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的帮扶,进一步实现经济上的相等,紧密联系。莫内方法,欧洲化,新功能主义,政府间主义皆可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3
参考文献
[1]邓宗豪 欧洲一体化进程:历史、现状与启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白英瑞,康增奎 欧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3]贝亚特科特 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M】周弘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4
范文五: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 示
作者:王雅丽
来源:《商情》 2014年第 28期
【摘要】东亚加快探索和推进经济一体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在东亚地区的必然显 现,也是东亚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计划的政策选择,欧洲作为当今经济一体化最成 功的案例,无疑可以为东亚成立经济一体化提供经验,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形 成的历程并总结其特点,并分析东亚国家的特点,从而为东亚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意 见。
【关键词】欧洲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欧盟是全球目前最为成熟、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建立的最初目标是通 过采取建立关税联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等政策手段,达成一个共同的市场。
一、欧洲一体化存在的缺陷
在 08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暴露了欧盟内部存在的缺陷和弊端。
(1)过度扩张,资格不够。欧洲一体化作为一个开放的进展过程,无论是深化还是扩大 尚未完善,主权让渡的有限性、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加大了应对冲击时的调节难度。从欧洲一体 化的扩大来看, 2004年以来欧盟迅速东扩,纳入了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 12个中东欧国家,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成员国一体化的深化速度,且无论是危机前的帮助转型还是危机中的出手 相救,均代价不菲。在经济上,被迫按发展水平实施 “ 多速欧洲 ” 战略(即允许成员国按经济发 展水平高低实施核心和外围国家分步走),这更加大了欧盟层面的协调难度。以希腊为例,由 于该国起初的经济等各项指标难以达到欧盟的准入标准, 2000年,高盛集团为希腊政府量身 定制了 “ 货币掉期的交易 ” ,从而使希腊从账面上看符合了欧盟的准入标准,但却为后来欧洲爆 发的危机埋下了隐患,从而也就说明了,欧盟过于盲目的扩张自身领土,以获取联盟内的各项 利益,但却忽视了新加入国家的经济水平。
(2)欧洲经货联盟中货币一体化的最大软肋在于,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分属管辖范围、 目标不一的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冲突和错配的概率极大,两个主体执行效率 均受损失。对欧元区国家来说,其首要目标是本国经济景气,再向欧洲央行让渡了货币主权 后,形成政策跛脚,尤其是在遭受外来冲击时无法独立使用汇率政策等来应对,只能更加倚重 财政政策,容易造成赤字和债务负担普遍超标,危机刺激政策使债务更加凸显。后危机时代如 何通过增税减支等来平衡巨额赤字和债务,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欧洲央行来说,其单一 目标是平抑通胀,维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而非各国的经济景气,尤其是当各国经济景气状况不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欧洲一体化对东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