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实际利率法名词解释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基本信息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算法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编辑推荐>>2018初级会计金牌vip班 全网最高性价比 96%通过率!
范文二:会计基础名词解释-公司债券利率
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公司债券票面上载明的债券利息与券面金额之比。债券利率是公司衡量债券筹资成本的基本依据,也成为投资者确定投资与否的客观尺度。债券利率决策问题综合性强,十分复杂,确定发行债券的利率总的原则是既在发行公司的承受能力之内,尽量降低利率,又能对投资
)现行银者具有吸引力。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债券利率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银行储蓄和债券是可供投资者、居民选择的两种形式,一般都从收益高、风险小两个方面去考虑,由于债券资信不如储蓄,所以一般来说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现行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是公司债券利率的下限。(2)国家关于债券利率的规定。现行企业债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这是企业债券利率的上限。(3)发行公司的承受能力。为了保证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和债券发行公司的资信,需要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量入为出。投资项目的预计投资报酬率是债券的基本决策因素。(4)发行公司的信用级别。如果发行 社会知名度高,信用较好,则可相应于可相应降低利率,反之,则相应提高利率。(5)债券发行的其他条件。如果发行的债券附有抵押、担保等保证条款,利率可适当降低,反之,则应适当提高。(6)其他券种利率、债券市场行情、国家金融政策等。
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考研路上必备的网站----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范文三: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
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
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
利率市场化进程:
1、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时间 利率市场化举措
1996 年 6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月 1 日
1997 年 6 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 易利率 月
1998 年 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 10%扩大到 20%, 农村信 用社
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 40%扩大到 50%
1998 年 3 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月
1999 年 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 3000 万元以 上、5 年10 月 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 率的办法 1999 年 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 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 率的最高
可上浮 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2000 年 9 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 万美元以 上的大额月 21 日 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 年 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 动幅度;
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2002 年 3 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 行现行小月 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 率政策上的公平待
遇
2003 年 7 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 银行自主月 决定
2003 年 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11 月
2004 年 1 商业银行、诚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 107 倍,农月 1 日 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 2 倍,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0.9 倍不变
2004 年 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
10 月 29
日
2005 年 9 商业银行被允许决定除定期和活期存款外的 6 种存款的定价权 月 20 日
2006 年 8 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扩大至基准利率的 0.85 倍 月
2008 年 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 0.7 倍 10 月
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2013年7月,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作为资金要素的价格,在金融资源配置
中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其竞争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据成本覆盖风险原则,合理定价,实现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实现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更好地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影响:
利率市场化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机遇
1. 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如果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农户和小微企业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储蓄和存款所获得的收益将增大,因此会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并且存款利息收入增加也有利于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合理地配置资产组合。
2、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微型金融业务。每一笔贷款所隐含的风险系数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每一笔的贷款利率应该由贷款者和借款者谈判决定。利率市场化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化利率。从而优化客户结构,这些方面的改善又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开展竞争。农村贷款利率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村的信贷供给,提高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农户和小微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会降低。
3. 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改善。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增加,以及微型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必然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收入大幅增加,经营绩效有效改善。
(二)利率市场化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带来的挑战
1. 存贷款净利差收入减少。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会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成本,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会减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收入,最终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净利差收入减少, 而净利差收入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润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2. 利率风险增大。利率在受管制的状态下,波动幅度和范围都很小,且在可控范围之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的防范相对容易。利率放开后,利率波动会依据市场供求而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将增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有效防范利率风险,必然会增加防控利率风险的成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控制利率风险的能力较弱。 3. 存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利率市场化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风险程度、资金成本、目标利润等因素自主定价,竞争方式由以前的非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竞争,因此存贷款定价能力成为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能力较弱,进行存贷款定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信贷风险、资金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等因素,这将使其存贷款定价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应对措施:
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微型金融业务。
(一)积极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队伍建设,实现放开治理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面向社区居民、微小企业和社员吸收存款,主要服务社区居民、微小企业和社员的信贷需要。在社区和村庄的区域内爆发信用危机的概率较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设定必须能够覆盖资金的成本、贷款的损失和经营的成本。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要高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其要想达到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设定较高的贷款利率,因此, 有必要取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 (二)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一是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助于增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抗风险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退出的问题,并可以有效避免个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倒闭可能引发 的存款人信心下降和存款挤兑问题。因此,应把握时机,尽早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二是加强农村 信用体系建设,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 价、风险定价提供经验数据支撑。三是继续开展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辅导工作,加强 自主定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四是加强对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率行为的监管。同时,对民间 资本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必 须要打破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格局,当前最主要 的是对民间资本彻底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发 展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形成竞争性的
市场 结构,才能保证农村信贷利率水平趋于合理均衡 水平。
(三)不断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 理水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转变经营观念,不断完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权力制衡架构,建立符合小法人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 的贷款定价机制,不断提高其存贷款定价能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完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防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功与否,与其是否拥有一支责任感强、富有献身精神的职工队伍有较大关系。因此,应该努力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四)积极开展微型金融业务
借鉴尤努斯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的成功经验,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根据 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态势,不断改进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小企业和。三农。 等低端客户的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微型金融业务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努力满足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 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策略
(一) 完善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
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资金价格上,谁有定价优势,谁就占据竞争主动权。而成本是定价的基础,成本越低,定价的浮动空间就越大。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全面成本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保持负债稳定增长。一是适当增加活期存款与小额储蓄存款的占比,以减少存款利率上浮引起成本上升的影响。二是大力发展理财业务,不断完善各类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差异化理财服务体系。未来理财将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取稳定资金来源、实现资金体内循环的重要长效手段。三是强化负债业务基础建设,积极拓展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代收代付等业务,通过加大集约化运营力度,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二) 拓展中小客户,掌握利率定价自主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大客户竞争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小。要掌握贷款定价的自主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明确市场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大力调整对公客户结构,加快向中小客户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一是以打造专业、高效的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切实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风险容忍度和尽职免责机 制,切实提高贷款定价能力。三是继续强化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通过区域化、批量化的产品创新,形成农合机构特色化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更好的贴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三)加大中间业务培育和金融创新力度,有效对冲利差缩小影响
面对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缩小的不利局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必须要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努力扩大中间业务的收入,降低利差在利润中的占比,以减少利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将利润结构从利差收入为 主逐步过渡到多元化收入的结构。二是加快金融创新。积极开发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切实改变存、贷款单一的业务经营状况,分散和转移因利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四)探索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增强抗风险能力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波动更加频繁,利率走向更难预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尽快建立利率市场化管理体系。一是要把应对利率市场化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同步进行。建立完善法人治结构、明晰产权制度是农信社改革的重点,也只有以完善的法人治结构、健全的产权制度作保障,才能保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制
定贷款定价机制时的正确性和民主性,不会因人为控
制因素影响贷款定价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二是要
建立利率风险评价决策机制。重视对宏观经济金融
和货币政策信息的分析研究,提高对利率走向预测的
前瞻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灵活的贷款定
价决策机制。三是要建立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
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同业竞争程度,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分析预测市场利率变化并进行风险评估,为贷款定价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五)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提高贷款定价水平 利率市场化将直接考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能力,进而影响其生存发展能力。所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贷款定价机制在经营管理中的极端重要意义,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广泛征询意见、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一是形成至上而下的风险定价理念。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风险观,将风险定价指标纳入各类考核体系,并层层传导至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提高定价制度的执行力。二是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贷款定价管理制度和相应的配套政策,探索优化定价审批流程,促进定价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建立综合测算体系。兼顾成本、收益和风险,建立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价制度,综合考虑客户的筹资成本、运营收益和信用风险进行合理测算,确保科学性、基本稳定和灵活性。
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必然是不可逆的, 它犹如一把 。双刃剑。 , 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需要未雨绸缪, 迎难而上, 内外兼修, 积极应对。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 找准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
利率市场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银行目前稳定获得利差收益的现状, 导致银行间竞争加剧。农村金融市场也将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而竞争日益激烈, 为此, 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差异化定位、 特色化经营的思路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 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 “服务三 农. 、 服务中小、 服务地方” 的经营方向, 依托农村,拓展城镇, 把 “三农” 和中小客户作为发展重点,与大中型银行实行错位竞争, 培育适合自身特点的客户群体。
(二)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人, 存贷利差将逐步收窄, 银行通过规模扩张来增加盈利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将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由单纯 。做大做强。 向 。做优做精。 转变, 由追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 为此, 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 优化考核体系, 建立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 督促基层营业机构转变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三) 调整业务结构, 加强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初期将导致利差缩小, 这给长期依赖利差收人的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 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行业务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丰富业务品种,实现经营机构和收益结构多元化。 一是切实改变目前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合理匹配。 在抓好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 加大银行卡业务、 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 努力扩大代理业务范围。 二是努力调整信贷结构。 克服偏好大企业、 大项目的信贷冲动,突出支农支
小重点,优先满足涉农客户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推进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三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能力。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深化在信用建设、 抵押担保机制、 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范围,丰富业务品种。
(四)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 化大背景下,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加大,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发生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为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 信用风险仍占主导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防范风险工具等多方面的原因,利率风险管理尚未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为此, 必须把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融人风险管理体系中,根据利率变化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率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是建立合理的存贷款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 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对存贷款的定价权,这对其风险管 理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此,农村金融机构要对历史信贷数据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根据自己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自己的风险定价模型。 同时,还需要改变成本核算的思路和方式,由现行的综合成本核算模式转向单一产品成本核算模式, 即根据某一产品的投人成本、 风险高低、 收益预期等因素来定价,体现投人与产出相平衡、 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 确保收益能够覆盖风险。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否成功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利率长期管制的环境影响下, 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利率风险意识,缺少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等专
加强对从业人员业知识,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完善激励机制,的业务培训,提高相关知识储备,强化风险意识。 同时,还要制定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积极引进 高素质、 专业化的人才,增加行业竞争的筹码。
范文四:利率市场化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国内商业银行要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加大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发展中间业务。
一、利率市场化的最新进程与趋势
(一)利率市场化最新进程及特点
1.“利率新政”。2012年6月8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性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到
1.1倍。这一政策实现了存款利率双向浮动,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被视为“利率新政”。
2.非对称式调息。2012年7月6日,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非对称降息下调0.25和0.3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9月16日以来首次非对称式调息,并再度将贷款利率下浮区间由基准向下0.8倍扩大到0.7倍,视为利率市场化的再度深化。
3.贷款利率全部放开。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只剩下最关键、最艰难的一步,人民币一般性存款利率上限全部放开。
(二)利率市场化未来趋势
利率市场化实质是由资金供求双方按市场状况自由定价,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机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目前央行下发《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启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提上日程,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意味着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放开,最终将实现完全放开,银行业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将全面形成。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利差收窄对经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1.存贷利差政策性收窄0.27~0.35个百分点。2012年两次降息导致存款利率下调0.15~0.23个百分点。2012年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一年以内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上浮8~9%,而中小银行基本全部上浮到顶。以代表性的存款结构及挂牌利率测算,2012年两次利率下调后,央行基准平均下调0.29个百分点,四大行的挂牌利率平均下调0.23个百分点,而中小银行挂牌利率平均下调0.15个百分点,分别比人行基准利率少下调0.06和0.14个百分点。 表1 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表(单位:%)
注:四大行指工、农、中、建行。
2012年两次降息导致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50个百分点。2012年央行贷款利率下调比较均衡,除1年期外,其余贷款利率都下调0.50个
百分点。
表2 人民币贷款利率调整表(单位:%)
2.多数商业银行净息差逐年下降。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影响,多数商业银行净息差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中小银行由于存款利率全面上浮,净息差下降更为明显。
根据2013年年报,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在69%~82%之间,说明利息净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五大行净利息收入增速已由此前普遍的20%以上下滑至10%左右,其中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仅净息差上涨的中行净利润增速出现回升。
表3 近3年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情况表(单位:%)
数据来源:各商业银行年报。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3.商业银行下属分行的经营行为同时受内转价格调整影响。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实行全额计价(FTP),在FTP模式下,分行层面同时关注总行资产负债的转移价格是否同步调整,只要分行存款净利差(存款转移价格-存款付息率)、贷款净利差(贷款收益率-贷款转移价格)不变,外部利率的变动(如付息率的提升)在政策上就不会对分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如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总行转移价格不可能完全冲抵市场利率的变动,分行也将承担更多的利率风险,进
而对分行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二)资金波动频繁导致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资金趋利性日趋强烈,利率水平较小波动就会影响银行客户的行为,社会资金将更频繁、更大规模地在银行间、资本市场间以及货币市场间流动。银行总体流动性缓冲区将受到更大的挤压,加大了准确预测现金流、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难度,给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三)市场化基准利率定价运行需要较长的过程
目前商业银行资金定价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央行基准利率、企业与银行间存贷利率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其中央行基准利率是银行定价的基础,企业与银行间存贷利率基本都是在央行基准利率上下浮动,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调整也基本与央行基准变动保持同步。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央行可能不再公布基准,商业银行需要重新构建定价体系,以真正代表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对客户定价。目前银行在资金市场已建立了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贷款基础利率(LPR)为基准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定价体系,但从实践来看,Shibor从2007年1月4日推行以来,商业银行主要用在同业客户和理财产品等定价,基本没有运用到一般客户层面。而贷款基础利率(LPR)从2013年10月25日正式运行以来,由于合同签订日与实际提款日有一定时间差,绝大部分客户不愿意接受这期间LPR(银行报价)变动的市场风险,商业银行LPR定价很难得到客户认可,实际操作中以LPR为基准
的贷款定价极少。
(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在利率严格管制时期,利率调整频率小,可预期性强,存贷款利率曲线的走势比较稳定,各家银行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基础较弱。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后,利率波动频率较快、幅度较大,期限结构变得更复杂,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中不同到期日和重定价特征部分的利率风险可能不能相互抵消,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加,能否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利率风险将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五)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将面临考验
利率管制时期,各家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比客户关系”和服务质量。利率市场化后,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存、贷款这种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的利率定价就会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竞争将进入更加激烈、残酷的价格“白刃战”,这背后比拼的实际上是各家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一些适应能力较强、应对措施有力的商业银行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打破现阶段的竞争格局,整个市场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
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商业银行要迅速转变观念,跳出对高利差的依赖,主动做好准备,从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内外部定价、提升服务能力、深挖中间业务收入、利率风险管理等几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加快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利率风险首先表现在利率的波动上,其次表现在利率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最后表现在利率变化影响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价值,最终影响权益价值,利率风险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目前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和工具主要为:利率风险边界、全额资金计价、风险定价、授权体系、准备金、经济资本和对冲等,系统化、流程化不足,还难以满足全面利率市场化需求。应加快制定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决策机制,逐步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积极推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最终实行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
(二)采取多种策略,增强流动性管理
一旦利率市场化完成,商业银行将会面对完全自由的金融市场,对于流动性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来管理流动性,包括存款客户、投资者、产品、市场、货币、投资者关系、融资和处置资产等方式形成的债务多元化。需要定期评估其担保和非担保的融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在变化的环境中所面临资金流动性风险。
(三)把握市场动态,建立快速响应的市场变化的灵活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客户定价需求更加多样化,包括更加细化的期限利率、不同规模利率挂钩、计结息条款多样化、基准利率多种选择等。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灵活、高效、规范、电子化的价格管理及审批体系,丰富价格管理手段,提升价格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实时计算的价格计算引擎,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支持多维度多层次的灵活定价。同时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和动态价格执行评估机制,能全面总结并快速调整策略。
(四)建立价格合理、反应灵敏的内部资金定价机制
商业银行大部分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是在下属分行层面进行的,因此兼顾总分行之间、资金来源部门和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是商业银行的利率政策得以落实的重要环节。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波动频繁,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下属分支机构客户选择和工作积极性,灵敏合理的价格才能有效引导分支机构合理吸收和运用资金。
(五)加快产品创新,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弥补利差缩小所带来的效益较少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根据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2013年年报,中收占比为47.31%(其中投资经纪服务、
投资银行收入占比43%),美国摩根银行和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在40%以上,而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20%左右。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加大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发展中间业务。
范文五:利率市场化原因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不是目的,首先我们不是为改革而去进行改革的。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利。市场经济学说告诉我们,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学说则将利率看作最重要的价格。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资金作为一种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功能。利率升高时,储蓄收益增加、投资和消费收益减少(因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减少,经济过热就会缓解。当资金需求过淡,资金市场供大于求,供给方又会降低利率,从而激发资金需求再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随之兴旺。
在现代经济中,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过货币来表现,货币流向引导资源的流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实物系统的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人民因此享受了比改革前多得多的福利。但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仍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经济运行的实物系统与货币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实物系统价格绝大部分已经实现市场化的条件下,货币系统的资金价格即利率客观上也有了市场化的需要。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在于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将面临的新形势。加入WTO意味着我们承诺按国际通行规则管理经济,虽然对中国金融市场我们仍然可以实行一定的利率管制,但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大大增加了我国货币和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很有可能我们会在与其的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利率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实际上某种程度已经自由化的现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对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率仍然管制过于严格,中资金融机构过于缺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进行竞争的经验,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这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利率管制的弊端开始显现:造成了经济的低效和失衡,经济的低效和失衡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利率管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的“瓶颈”。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