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守住底线阅读答案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守住底线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守住底线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守住底线
张鹰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底线,尽管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底线各有差异,但不外乎“珍惜前程、珍惜家庭”,这是最普遍的底线。说白了,这根底线就是知耻之心,朱熹说过:“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有位当了局长的朋友对我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他的底线;不做让家人蒙羞、自己悔恨的事情,也是他的底线。他说给自己划条底线可维护尊严,尊严比生命更脆弱,没有的时候可以去追求,但一旦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
1
?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动人故事,古往今来并不少闻。相传南朝宋国的褚颜回,被山阴公主看中,任凭公主百般引诱挑逗,都无动于衷,公主不解地问:你的胡须坚硬如戟,怎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颜回严肃地回答:我虽不聪明,但还知道不能招之祸乱。明帝即位,褚颜回当了吏部尚书,当求官者意欲行贿时,褚颜回声色俱厉地告诫他:你凭实力应该得到官职,无需动用这块金饼;假如一定要给我,那我就不得不上报。
?他的底线就是做人的道德,就是廉洁公道,他用意志和智慧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为后人所传诵。正如杜甫所云:“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人生就像一场赛事,底线就是做人的规则。没有规则,比赛无法进行;没有规则,必会发生“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的憾事。而给自己划定行为的底线,就有了左右欲望的阀门、控制冲动的开关、走出迷津的路标。
?守住底线,就能抵御诱惑,无论诱惑的风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轻柔的还是迅疾的,都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守住底线,便拥有人生顺利的安全港口和事业成功的坚固堤岸。
——《思维与智慧》
21..本文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
22.文中第?自然段所说的“最普遍的底线”是指什么? (2分)
23.作者在第?自然段中列举当了局长的朋友的例子有何用意?
(3分)
24.试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25.第?自然段中说“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的憾事,请你列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3分)
26.你的人生底线是什么?结合实际阐述怎样才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4分)
守住底线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21. (2分)做人要守住底线。
22.知耻之心,即珍惜前程、珍惜家庭。(2分)
23. ?论证第?自然段提出的“最普遍的底线”的观点;?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结构严谨;?引出守住底线“可维护尊严,因为尊严比生命更脆弱”的观点,阐述了底线的重要性。(3分)
24.14.举例论证(1分)。列举褚颜回的事例论证了做人要坚守底线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分)
25. (3分)示例:成克杰、赖长青等人由于守不住底线,花天酒地、大肆挥霍、贪污公款,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最
3
后落得啷当入狱、身败名裂的下场
26. 示例:我的人生底线是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认真考虑这件事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三思而后与自己的底线相比较,不能超越底线一步,坚决守住底线
这篇“守住底线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4
范文二:守住底线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题。
守住底线
张鹰
①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底线,尽管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底线各有差异,但不外乎“珍惜前程、珍惜家庭”,这是最普遍的底线。说白了,这根底线就是知耻之心,朱熹说过:“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②有位当了局长的朋友对我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他的底线;不做让家人蒙羞、自己悔恨的事情,也是他的底线。他说给自己划条底线可维护尊严,尊严比生命更脆弱,没有的时候可以去追求,但一旦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
③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动人故事,古往今来并不少闻。相传南朝宋国的褚颜回,被山阴公主看中,任凭公主百般引诱挑逗,都无动于衷,公主不解地问:你的胡须坚硬如戟,怎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颜回严肃地回答:我虽不聪明,但还知道不能招之祸乱。明帝即位,褚颜回当了吏部尚书,当求官者意欲行贿时,褚颜回声色俱厉地告诫他:你凭实力应该得到官职,无需动用这块金饼;假如一定要给我,那我就不得不上报。
④他的底线就是做人的道德,就是廉洁公道,他用意志和智慧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为后人所传诵。正如杜甫所云:“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⑤人生就像一场赛事,底线就是做人的规则。没有规则,比赛无法进行;没有规则,必会发生“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的憾事。而给自己划定行为的底线,就有了左右欲望的阀门、控制冲动的开关、走出迷津的路标。
⑥守住底线,就能抵御诱惑,无论诱惑的风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轻柔的还是迅疾的,都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⑦守住底线,便拥有人生顺利的安全港口和事业成功的坚固堤岸。
(选自《思维与智慧》)
1.本文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文章第③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人生底线是什么?结合实际阐述怎样才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2分)做人要守住底线。
2.(3分)举例论证。列举褚颜回的事例论证了做人要坚守底线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4分)答案开放。示例:我的人生底线是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认真考虑这件事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三思而后与自己的底线相比较,不能超越底线一步,坚决守住底线。
范文三:《守住底线》阅读答案
守住底线
张鹰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底线,尽管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底线各有差异,但不外乎“珍惜前程、珍惜家庭”,这是最普遍的底线。说白了,这根底线就是知耻之心,朱熹说过:“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有位当了局长的朋友对我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他的底线;不做让家人蒙羞、自己悔恨的事情,也是他的底线。他说给自己划条底线可维护尊严,尊严比生命更脆弱,没有的时候可以去追求,但一旦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
?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动人故事,古往今来并不少闻。相传南朝宋国的褚颜回,被山阴公主看中,任凭公主百般引诱挑逗,都无动于衷,公主不解地问:你的胡须坚硬如戟,怎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颜回严肃地回答:我虽不聪明,但还知道不能招之祸乱。明帝即位,褚颜回当了吏部尚书,当求官
1
者意欲行贿时,褚颜回声色俱厉地告诫他:你凭实力应该得到
官职,无需动用这块金饼;假如一定要给我,那我就不得不上
报。
?他的底线就是做人的道德,就是廉洁公道,他用意志和智
慧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为后人所传诵。正如杜甫所云:“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人生就像一场赛事,底线就是做人的规则。没有规则,比赛
无法进行;没有规则,必会发生“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
”的憾事。而给自己划定行为的底线,就有了左右欲望
的阀门、控制冲动的开关、走出迷津的路标。
?守住底线,就能抵御诱惑,无论诱惑的风是温暖的还是寒
冷的,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轻柔的还是迅疾的,都能扬起生
活的风帆,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守住底线,便拥有人生顺利的安全港口和事业成功的坚
固堤岸。
——《思维与智慧》
21.(本文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nbs
2
p;
22.文中第?自然段所说的“最普遍的底线”
是指什么? (2分)
3
23.作者在第?自然段中列举当了局长的朋友的例子有何
用意?
(3分)
&nbs
4
p;
24(试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5
25.第?自然段中说“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
的憾事,请你列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 (3分)
&nbs
6
p;
26(你的人生底线是什么?结合实际阐述怎样才能守住自己
的人生底线?(4分)
&nbs
7
p; &nbs
p; &nbs
p; &nbs
p;
参考答案:
?21. (2分)做人要守住底线。
22.知耻之心,即珍惜前程、珍惜家庭。(2分)23. ?论证第?自然段提出的“最普遍的底线”的观点;?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结构严谨;?引出守住底线“可维护尊严,因为尊严比生命更脆弱”的观点,阐述了底线的重要性。(3分)
24(14(举例论证(1分)。列举褚颜回的事例论证了做人要坚守底线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分)
25. (3分)示例:成克杰、赖长青等人由于守不住底线,花天酒地、大肆挥霍、贪污公款,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最后落得啷当入狱、身败名裂的下场
26. 示例:我的人生底线是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认真考虑这件事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三思而后与自己的底线相比较,不能超越底线一步,坚决守住底线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8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9
范文四:守住底线阅读答案 守住“创造性阅读”的底线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守住“创造性阅读”的底线”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守住“创造性阅读”的底线
作者:吴锡芳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3年第06期
创造性阅读渐渐成了教学时尚,似乎课堂上没有“创造性”阅读就不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就落伍了;似乎创造得越新颖越离奇越反传统就越有创意,越能体现创造的精神。在这繁华的背后可能还需要一点冷思考。
1
一、肆意盲目的创造
听某老师讲苏教版(必修)曹文轩的《远方》,老师带领学生对文本作了深入的解读后,实施课堂拓展:请你用一幅画画出你的“远方”有什么,如果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乍看这很新鲜,语文课也可以创新为绘画了,可是学生画出的“远方”又是什么样的呢,森林、树木、河流、太阳等等。我不知道这样的“创造”有什么目的和深意。而通过深入地读文章,我们知道这种“远方”是画不出来的。失去了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和本质性这一重要前提,学生可不必由文本的整体性出发而是从其中的某一点出发,节外生枝大做文章,创造一个另外的意义结构。这样盲目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
二、颠覆传统的创造
颠覆传统的理念,以为传统的就是落后迂腐的,在具体教学实际中表现出“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定式。不是有“班门弄斧”吗,我可解读为“有勇气有胆识”,不是有“近墨者黑”吗,我来个“近墨者未必黑”。
这无疑是多角度的思考,也是极具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学
2
生的很多说法无疑也是“现代版”的,杜十娘已不是那个文学史中为了纯洁高尚的爱情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了,她变得如此的理性,如此的冷静,如此的现代,如此的现实。在这荒谬的“反弹琵琶”中,不但曲解了一个崇高的形象,那些道德和形象中凝铸的民族精神也被肆意地涂改。如果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来关照,实在不知道我们的学生能从中得到什么,
三、任意随性地创造
有一次听《祝福》一课,有学生这样评价祥林嫂:祥林嫂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她明知山里有狼还让她的儿子剥豆子,祥林嫂对阿毛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祥林嫂也是自己悲剧的制造者。这种批判是任意的,泛立场的,没有中心没有立场,没有出发点也没有归属,没有丝毫价值和意义。
面对以上种种,要守住“创造性阅读”的底线,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一、关于浅阅读与深阅读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3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4
范文五:守住阅读教学底线
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
初春,桂林,我们不期而遇。是夜,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右手斜插胸襟,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
他问:“老贾!你信不?”
“你不说,我咋信?”我期待他发表高见。
“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
“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说,“你讲的,我信。”
老于所说虽有过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学的岂不是“哑巴汉语”?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老于的过激言辞,表明他对当前某些语文课堂的忧虑。
……
说是“老于的忧虑”,其实,也是我的忧虑。
是什么让当今中国小语界的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如此忧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朗读)”。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在九所乡镇中心小学作过一个调查,一篇课文用两三个课时学完了,能正确流畅地读完全文的只占10%左右,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还结结巴巴地读不通课文。老于的语气可能真的有些过激,但内容没有丝毫夸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小语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成为大家共同的忧虑。
早在1985年,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就得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结论:“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唯一且重要”足以说明朗读在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案,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都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说,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任务,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正如二位大师所言:“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因此,学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是阅读教学不容突破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大面积失守,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这一点毋庸置疑,更令人心痛!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的底线缘何失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少学校和老师虽然也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真正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的必成目标加以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第二,长期以来,语文考查重笔试轻口试,甚至有笔试无口试,这样的考评机制也直接影响了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一个班六七十人司空见惯)给守住这一底线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扪心自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守不住,夫复何求?那么,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下,如何才能守住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呢?
一、落实硬性指标,确保朗读时间
要想收复和保住朗读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是前提。而在“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这一严峻形势下,必须严格落实硬性的时间指标及与之相应的明确要求。
1.课前预读一刻钟——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所谓预读,就是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预先读课文,要求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力求做到“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讯学斋规》)。这样的预读时间下限是“一刻钟”,也就是最少要读一刻钟,每个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各自预读的时间。总之,通过预读要把课文基本读顺、读通、读熟,从而真正实现“书不读熟不开讲”。
2.课中练读一刻钟——做到“让读成为主旋律”
“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显性标志,“琅琅书声”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一刻钟,也就意味着语文课堂上应有近乎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必须把教师讲的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课文,力求做到“诵数(多次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
3.课后回读一刻钟——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
回读是指学完课文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是对课堂练读的补充和巩固,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和提升,也必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正如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回读一刻钟不动摇,鼓励学生经常回读,反复回读。
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这些硬性指标,一篇教学两课时的课文,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就基本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的要求。这无疑为我们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依托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特大班额下,一位语文教师带六七十个学生比比皆是,这的确为全面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介书生,我们无力改变班额的大小,但我们可以变大为小,化多为少,把一个大班分成“六人左右,好中差搭配”的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根据这样的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1.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在40分钟的课堂上,全班范围内的指名朗读只能让少数学生得到锻炼,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当众读书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很大一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当众表达的愿望和激情,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和“听众”。而在建立了学习小组之后,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组内当众读书,从“观众”变成“演员”,从“听别人读”变成“读给别人听”。这不仅能够克服学生不愿朗读的惰性,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表达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张扬个性,提高朗读水平。 2.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交流互动中进步
传统的指名朗读后的交流评价是“一对众”的相互关系,即一个学生“读”,全班同学“评”,结果是要么缺乏互动,要么流于形式。而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当一个学生读完之后,其他同学就可以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成功之处,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分享;不足之处,大家引以为戒并帮助纠正和完善。这样的交流互动方便快捷,及时有效,有时甚至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紧紧依托学习小组开展朗读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研讨的权利,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组内达标。这无疑为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优化指导策略,提高朗读质效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上,教师的朗读指导呈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表层技巧的机械化指导;二是放任自流,情不达意的放羊式指导。因此,要想改变学生朗读低水平重复的现状,就必须优化朗读指导的策略。
1.大声为孩子朗读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经常为孩子朗读的老师,他的班级学生的朗读及阅读能力远比其他班级高得多。所以,他在他的著作《朗读手册》中对老师和家长呼吁: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大声朗读课文给孩子听。从时间上讲,可以安排在课始,也可安排在课中,还可安排在课尾。从内容上说,可以读整篇课文,也可读一段、一句,甚至可以读一个词语。总之一句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堂上,教师入情入境、绘声绘色地大声范读一定会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打动孩子的心,引发孩子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大声地朗读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朗读渴望,而渴望朗读比任何一种朗读技巧指导都更有效!所以说,教师大声读书在朗读指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上,“为孩子大声读书”被忽视和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在大声读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让孩子边听边默读或小声跟读,从而发挥大声朗读的最大功效。
2.引导孩子用心朗读
美妙悦耳的歌声缘于发自内心动情的歌唱,同样,动人心弦的朗诵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真情流淌。没有情感参与的朗读是苍白甚至呆板的。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投入真心,融入真情,入境而读,动情而读。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描绘的情景,身临其境,入境而读。苏教版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描写了巴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及衰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课文的3和5小节分别描写了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日大瀑布的“生命垂危”。怎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呢?首先,我让孩子们读读这两小节并展开想象,在自己的大脑中出现“飞瀑图”和“消亡图”。接着,播放视屏展示大瀑布的雄姿,出示图片展现大瀑布的枯竭,通过对比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最后,分别选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和悲惨凄凉的二胡演奏《江河水》给两小节配乐朗读。这样,音乐画面,情景交融,孩子们身临其境,伴随大瀑布一起奔腾、咆哮、哀叹、伤心,朗读课文自然就情深意切,真挚感人。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如果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觉得什么东西不容易讲清,那么请选择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能把课文中蕴含的信息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将学生带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他们在语言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3.鼓励孩子广泛朗读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曾撰文指出:朗读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行为。2006年的“柏林国际文学节”上,他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会。德国人甚至将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翻译成德文在学校、在社区图书馆朗读……
由此,我想我们应该鼓励并引领孩子进行广泛的朗读:可以读唐宋诗词,可以读童话寓言,可以读新闻报道,甚至可以读读歌词、广告语。一句话,凡是可以朗读的、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视野。也许有人会说,课文都读不好,还去读什么课外读物?殊不知,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大声朗读无疑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提升,坚持不懈的广泛朗读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反之,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取得阅读教学大面积的丰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并以之为基点深化小语课程改革,让小学语文教学在“琅琅书声”中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