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一年级数学《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㈠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㈡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范文二:一年级数学分类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江口小学:李子琳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分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整理书包
我们同学书包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啊。怎样整理才能使书包变得整洁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动手整理。
2.学生动手整理。
3.小组内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4.汇报。
5.师:同学们整理书包的方法可真不少啊~现在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再把这些东西进行整理,请看~
二、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形状、颜色”)
可以怎样分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按形状来分一分,探索记录方法。
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学生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欢那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为什么,”
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汇报。
(2)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还可以怎么分,
学生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
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组织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3、在对比中体会。
师: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会的
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的第(2)题。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2.联系生活: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你还在哪见过分类现象,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 按颜色
范文三:一年级数学分类
《分类》单元教学设计 华景小学 孙甜甜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经入学以来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独自进行分类,一些基础较好、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已能够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在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4 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单一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分类。
老师用课件展示出一家商场里面,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课件,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二) 新知学习 【明确分类】
课件展示:(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售货员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一、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2.完成练习六第1至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第二节 《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课前教具的准备:预先把数学书第39页的“做一做”进行了改编,并用
彩色卡纸做成水果卡片。把原来同一形状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绿色的),改为同一形状,底色却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绿色、红色和黄色,另两种形状也各有三种颜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个大信封里,让小组长保管。
(二 )新知学习
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标准分类)
1.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水果卡片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不断地细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分铅笔等其它物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2.动手分水果卡片,初步体会到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前,老师应先提出具体的要求):
(1)分类前,每位同学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将怎样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组动手交流。
(2)当一个同学在发表他的想法时,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等他讲完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或对他的话进行补充。
(3)分好后,上来给大家汇报的小组,请选好自己组的介绍员,还要有一个同学配合拿卡片。
3.再次实践,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动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铅笔,这一次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后,教师统计分的方法,并请方法最多的小组上来汇报。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学生自己汇报,教师适当追问: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处。)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水果的下面画“○”
2.在会游泳的动物下面画“√”
3.把同类的圈起来。
【提高练习】
1、 把不一样的划去。
2.把不同类的涂上红色。
3.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拓展练习】
1.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
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范文四:一年级数学分类习题
一、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考查目的:学会把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
答案:第①小题:小花; 第②小题:蛋糕; 第③小题:西瓜
解析: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二、我会连。
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答案:蔬菜:辣椒、胡萝卜、白菜、南瓜、西红柿;水果:菠萝、葡萄、火龙果、草莓、香蕉。
解析:略。
三、整理卡片。
考查目的: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急速的巩固练习,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答案:第(1)小题:青蛙卡片4张,小鸟卡片5账,奶牛卡片1张;第(2)小题:正方形卡片3张,圆形卡片4张,三角形卡片3张。
解析:略。
一、分一分。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让学生自选标准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答案:这些物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铅笔刨、文具盒;另一类是生活用品,有梳子、毛巾、吹风机、镜子、牙膏、牙刷。
解析:虽然自定义分类标准比较抽象,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难度应不大。
二、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 )最多,( )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让学生直接根据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第(1)小题:猴子最多,熊猫最少。第(2)小题:18-9 = 9(只)。第(3)小题:略。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简单统计图,知道上面一行的动物和下面一行相对应的数是表示它的数量。
三、下面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情况。
(1)数一数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根据上面数出的结果涂格子。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个月什么天气的天数最多?什么天气的天数最少? ②比少( )天,比多( )天。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分类与整理,并改写成简单统计表,制成简单的统计图,最后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整理数据的方法,呈现数据的方式,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各种天气的天数分别是:
天。
解析:统计天数时要引导学生怎样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涂格子时要明确“每一格表示一天”。
一、想一想,填一填。 5天,3天,5天,9天,6
考查目的:利用直观图呈现用加法算式引出减法算式, 考查对加减法逆运算的理解, 同时学会利用“想加算减法”的一种退位减法。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在这只出现部分数字,只要求列出两道算式,让学生根据提示列式,为新知巩固奠定基础。这类习题与教材的上册一图四式相呼应,便于学生理解。
二、圈一圈,算一算。
考查目的:让学生结合直观图形先10个圈一圈,再算剩余数。让学生感受“破十法”的应用,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答案:略
解析:根据题意,先圈10个中的9个,剩余的图形与右边图形组成的数就是结果。
三、
11-9= 14-9= 15-9= 17-9=
11-1-8= 14-4-5= 15-5-4= 17-7-2=
考查目的:脱离直观图,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破十法”和“平十法”两种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带来的正确和快捷,以便自己在计算时选择熟练方法计算。
答案:第一行结果依次为:2、5、6、8;第二行结果依次为:2、5、6、8. 解析:根据上下两组算式,让学生比较,体会算法多样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看图列算式。
考查目的:让学生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学生看图列式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集合思想的意识。
答案:17-9=8 14-9=5
解析:题1用总数17去掉右边外面的9个,得到左边篮子里8个;题2用总数14枝减去右边外面的9枝就得到右边盒子里还有5枝。此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跳木桩。
考查目的:让学生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逐渐熟练新旧,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可结合白兔和灰兔两行的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答案:白兔的四道题结果依次为2、4、6、8;灰兔的结果依次为3、5、7、9。
解析:在计算的时候让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的变化规律。
六、解决问题。
电车里坐了18人,到前方站下车9人,车上还有多少人?
考查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出算式。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8-9=9 15-9=6
解析:题1结合生活中坐车的情境,用原车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题2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情境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用总数15条减去吃掉9条,就是剩下的6条。让学生理解求比原来少的数一般的计算方法。
考查目的:让学生读懂信息和问题,根据理解,通过画出直观图帮助解决,发现其中的规律。此题与教材中的思考题相似,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答案:9个
解析:10个中间有9个间隔,能摆9个圆。此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次进行理解,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范文五:一年级数学《分类》教案
《分类》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P38-39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初步感知分类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支,水果图片,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各种学具(小棒、圆片、三角形、小正方形、数字卡片)杂乱地摆放,说说怎样整理?
(各种学具投影,让学生感受物体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2.揭示分类。
⑴导语:小朋友们看到东西这么乱,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师? 谁来说说好的方法?再请小朋友上来帮助老师摆一摆。
表扬:真聪明,你真能干,是老师的好帮手,谢谢你!
其他小朋友同意这样摆放吗?这样看起来就整洁多了,我想用小棒或者数字卡片,一下就可以都找到了。归归类摆放整齐真漂亮方便!
⑵揭题:像这样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我们叫做分类,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发现分类。(欣赏商店插图,感受物品分类摆放整齐的意义),分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本领。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一当管理员分分东西?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单一标准的分类
(1)导语:刚才很多小朋友都想帮老师归类摆一摆,下面老师请大家动手帮一个大忙,老师要用很多小花作为奖励,可是风一吹,不同颜色的小花都混在一起了,你可以帮助老师把他们都分分类吗?(同桌一组,信封中有3种花各3朵,合作完成) 引导:动手分一分,你可以分成几类?是怎样分的?
(2)学生反馈汇报:预设回答:分成3类,红花、黄花、蓝花
规范语言:我按照花的颜色分成3类,一类是红花,一类是黄花、一类是蓝花。 同桌互说,全班说。
(3)小结:刚才我们按照一个标准花的颜色把花分成了3类。
过渡语:谢谢大家帮老师这么大一个忙,等一下在课上表现好的小朋友,认真学会分类这项本领的小朋友,老师就把小花奖励给他。
刚才我们学会了按照一个标准分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检验一下小朋友是不是都会分类了。闯闯第一关。
(4)练习:
第一关:请小朋友圈一圈,把同类的东西用大圈圈起来。(完成作业纸第1题) 反馈:第1题帽子分一类,第2题水果分一类。
展示学生作业点评。(表扬:真棒,可以当管理员了。)
过渡语:看来小朋友们太聪明了,老师的难题一点也没难倒大家。下面闯闯第二关。 第二关:火眼金睛
请小朋友找出每一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2.多种标准分类
(1)分铅笔
老师这里有好多小朋友的铅笔,我们来分一分铅笔,你能马上想出怎样的分法。你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交流汇报:按颜色分,按铅笔种类分,按有没有橡皮头分。
小结:我们每天使用的铅笔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但每一次分的时候都必须按同一标准把所有铅笔都分完。
(2)分图片
老师给每组同桌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片,你能帮助老师把他们分分类吗?
明确要求:先独立观察,你想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几类。再与同桌交流,一个小朋友边分边说,另一个小朋友边听边判断。
汇报小结:这些水果图片可以按图片形状,图片底色,图片上的水果种类分类,分的标准不一样,分的结果也不一样。
三、 拓展提高
1作业纸第3题,说一说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类。
2现在小朋友都会分类了,还想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班的小朋友分一分类?
3欣赏生活中分类的现象,超市图片。
四、 课堂回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顾什么是分类,可以按统一标准分类,可以多种标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