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
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
3.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50mm。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50mm。 3.4.3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z”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过3mm。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
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
范文二:钢筋工程的验收要点
铁岭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培训讲义 钢筋工程的验收要点
2012年2月25日 王稔实
本讲座的目的:解决现场监理人员验收钢筋 如何验筋?
在验收钢筋时,主要检验构件中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
置;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钢筋的弯钩、锚固长度;构件的尺寸、标高、位置、保护层厚度;箍筋的间距、加密区范围;弯起钢筋、吊筋的弯起位置及角度等等。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钢筋的验收要点。不详之处,敬请谅解。 一、 钢筋进场时的验收。
钢筋作为“双控”材料,在进场时一定要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并做试件力学性能的检测。
(一)钢筋进场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1、每一捆钢筋均要有标牌,(有铁牌硬纸牌)将标牌上的炉号与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及生产日期相对照。
2、核对出厂质保资料上的数量是否大于进场数量。 3、钢筋内径的测量,钢筋内径应满足1.1-1表要求。
表1.1-1(单位:mm)
(I椭圆度要求、不应有裤线,成捆的钢筋不应有多头。)
4、出产地、钢筋强度等级、直径的核对。核对标识
通常钢筋上都会印有表示钢筋强度等级、出产地、直径的标号。钢筋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牌号带E的
钢筋,应在标牌及质量证明书上明示),HPB235通常没有编号,还有HPB300;厂名以汉语拼音的字头表示;公称直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 HRBF335, HRBF400, HRBF500。HRBF代表细晶粒热轧钢筋,f是英文“细”的(Fine)首位字母。C3,C4,C5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这是新规范规定的抗震钢筋,新规范从8月1日起执行。具体条文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拉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
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如:(1)表面标志为”3 BT 32”的钢筋表示:钢筋厂家名为北台,强度等级为HRB335,钢筋公称直径为32mm。
(2)表面标志为”4E LY 25”的钢筋表示:钢筋厂家名为凌源,强度等级为HRB400E,钢筋公称直径为25mm。
(3)表面标志为”4 TH 28”的钢筋表示:钢筋厂家名为通化,强度等级为HRB400,钢筋公称直径为28mm。
钢筋进场检验时应主要核对以上事项,如不满足要求,应不予进场,从而杜绝假冒钢筋进场用在工程上。其次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应平直、无损伤。
(二) 试件力学性能检测。
1、按照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说明: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实测值就满足本条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某些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钢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二、钢筋混凝土常用构件的钢筋组成。
如要验收钢筋,检查人员首先要熟悉图纸中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而且还要了解各构件钢筋的组成、各种钢筋的作用、放置位置。
钢筋混凝土常用构件有梁、板、墙、柱等,这些构件由于在建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所以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也不尽相同。
表2-1 梁、板、柱、剪力墙的钢筋组成
三、钢筋的强度等级、规格、数量、标示。(工程实体检查)
在检查中,核对构件所绑扎钢筋的强度等级、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相吻合,坚决不允许施工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检查中,还用注意钢筋上的标示,严禁施工方使用未经进场检验的钢筋。受力钢
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强度等级错误的现象。设计是HRB400钢筋,也就是所说的III级钢筋,但使用的是HRB335的II级钢筋。都是螺纹钢筋,怎么发现错的?就是看钢筋上的标志:4F25还是3F25。
四、构件的位置、标高、尺寸的校核。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过大的尺寸偏差可能影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使用功能。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表4-1)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表4-1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一)核对构件的位置、标高。
利用构件与轴线的位置关系,核对构件的位置。会同施工放线人员,根据已有的准确的相对标高及图纸设计要求,复查构件的标高。构件的位置与标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要构件均为受力构件,一旦位置出现大的偏差,构件将无法传递上部荷载,产生的后果很难预料,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层高对于建筑物也是及其重要的,受力构件标高的正确与否势必会影响结构的层高,如果在构件浇筑完混凝土后发现标高有错误,纠正补错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会耽误工期、影响工程进度。 (二)测量构件尺寸。
首先测量一下构件的放线尺寸是否与图纸所设计得尺寸相吻合。然后用尺子测量构件钢筋的截面尺寸,计算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重要,为了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实现较高的粘结强度,必须使混凝土包裹住钢筋的全部表面。从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叫做保护层厚度,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能起到以下作用:(1)对钢筋全表面进行有效握裹,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需要的粘合力。(2)保护钢筋免受侵蚀。钢筋锈蚀的后果不仅削弱钢筋截面,而且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当锈蚀严重时还会将混凝土膨胀。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
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当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时,粘结强度便不再增长,而且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很大的裂缝宽度并将减小构件截面的有效承载力。所以如若设计中没有明确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则在施工中应该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值,如表4-2
表4-2
注:(1)梁、柱中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板、墙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为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层厚度不应该小于10mm。
(3)保护层允许偏差:基础:柱、梁:,板、墙:。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实测点90%以上合格。
注:箍筋内径=构件尺寸-2倍保护层。工作实践中,遇到过概念不清楚的。把箍筋的外皮距构件外边做为保护层了。所以一定要清楚:主筋外皮距构件外边才是保护层!!!现场检查时,用尺量箍筋内径,然后加上2倍保护层=构件截面尺寸。
提问:有多少监理现场量过?得到结果是什么?
大部分都小。就是说保护层大。什么原因?好做活。我们监理就尽可能控制,不能差太多。
保护层的问题,偏差太大,影响到结构安全。柱:箍筋内包的砼减少,核心区变小,受力减弱。梁、板:受力计算变化。 五、钢筋连接的验收要点
当钢筋的长度不能满足混凝土构件的要求时,钢筋需要连接接长。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各种连接方法的特点如表(3.1)。
表3-1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的特点
钢筋连接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
箍筋加密区范围。
2、在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钢筋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
上接头。
3、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
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
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箍筋间距应加密。间距按搭接钢筋较小的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控制。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
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
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焊接、机械连接首先应当是检查操作工是否有证上岗。连接接头
的位置也是非常关键的,否则验收时发现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影响工期。下面分别介绍三种连接方式的验收要点。
(一)绑扎搭接
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
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LlE=ζLaE (抗震) Ll=ζLa(非抗震)
具体见附表一、附表二
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1)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Ll,凡搭接接头
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
大于50%;对板类、墙类及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3、粗细钢筋搭接时,按粗钢筋截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按细
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
(二)机械连接(种类:锥螺纹、直螺纹、套筒)
直螺纹:
1机械连接的钢筋丝头需要在钢筋连接前加工完成。钢筋丝头加
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加工滚扎直螺纹接头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
结束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钢筋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于钢筋轴线垂直,断头有
弯曲,马蹄现象的应切去,不得用气割下料。
补充:螺纹数25钢筋:11扣,28钢筋:12扣,32钢筋:13扣,
露出不大于2扣。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位置的注意事项:
(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
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互相错开。
a、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
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b、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
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Ⅱ、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
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Ⅲ、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
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3、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注意事项:
(1)钢筋连接件的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2.4-1的规
定中受力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小于15 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2)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
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3)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筒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
要求。带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靠,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4)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矩应符合表3.3-1的规定。扭力扳手的精度为±5%。
表3.3-1 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4、接头检验标准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的接头,
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的也做为一个验收批。对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当每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均达到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判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则此验收批判为不合格。
(三)焊接连接
钢筋焊接方面钢筋焊接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电阻点焊、闪光
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埋弧压力焊。
1、钢筋焊接事前控制
(1)在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
试焊,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因此作为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尽量避免返工而造成浪费和影响工期。
(2)焊接接头位置注意事项同机械接头要求
2、焊接操作的控制
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按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规程操作。下面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剖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焊接时,应注意:
a、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b、焊接时,不得烧伤主筋;
c、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d、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e、检查焊接高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f、检查焊接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如果缺陷严重,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要求改善焊接工艺,消除不良现象。
G、帮条和搭接焊。I级钢筋4d,II级钢筋5d(双面焊.如单面焊增加一倍)焊缝高度0.3d,宽度0.8d。
(2)电渣压力焊只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筋的连接,不得在竖向焊接后横置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现场中遇到过在楼下搭台子接钢筋。长度都一样的,准备用于梁主筋。制止他们。
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b、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c、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秒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d、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e、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
f、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救措施 。
3、焊接过程检验
在焊接过程中,如果发现焊接性能不良时,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并要求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4、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质量检验时,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在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的同级别钢筋接头每三百个作为一批,不足三百个的接头仍作为一批,每批中随机切取三个接头做拉伸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安装。钢筋安装完成后,尚应认真检查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百分率是否符合要求,这是焊接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应重点检查。
六、钢筋间距、位置、长度;接头位置,连接长度。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规定。
表6-1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下面分别讲述梁(抗震框架梁)、柱(抗震框架柱)、剪力墙中钢筋的间距、位置、长度、接头位置,连接长度的验收要点。钢筋连接长度、接头位置除要满足第五项“钢筋连接的验收要点”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各构件相关的连接要求。
(一)梁(抗震框架梁)
1、框架梁端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纵筋非通长纵筋从柱边缘算起的延伸长度a0 值统一取为;当配置不多于三排纵筋且第一排部分为通长筋,第一排延伸至Ln /3处,第二排延伸至Ln /4处,第三排延伸至Ln /5处,当配置不多于三排纵筋但第一排全部为通长筋时第二排延伸至Ln /3处,第三排延伸至Ln /4处,当配置超过三排纵筋时,应由设计者注明的各排纵筋延伸长度a0 值进行施工。
2、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腹板高度配置构造纵筋,其间距宜不大于200mm。当梁侧面配置受扭纵筋,且其间距亦不大于200mm时,则不需要重复设置构造纵筋。
3、当梁侧面构造纵筋需要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150mm;相邻两根构造纵筋应交错搭接,间隔≥hb; 在构造搭接长度内应有一道箍筋与两根相搭接的侧面构造筋分别绑扎。
4、当梁侧面受扭纵筋需要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lLE;相邻两根受扭纵筋应交错搭接,间隔≥0.3lLE、≥0.3ll。见032G101的34页。
5、设计未注写时,当梁截面宽度≤350mm时,拉筋直径取6mm; 当梁截面宽度>350mm时,拉筋直径取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6、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即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上部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至少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1倍;各层之间的钢筋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两层纵筋直径较大者)。
7、当梁上部既有通常钢筋也有架立钢筋时,当梁上部通常钢筋与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直径相同时,可在跨中范围搭接,搭接长度为lLE;架立钢筋与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例题: KL117(15)
8400
此图是工程实例。请解释:
①各种数字代表的含义?
②1-1剖面,2-2剖面,3-3剖面都有多少钢筋?都是什么型号的? ③负弯矩筋长度都是多少?(在本跨内)
答案:第一问:
① KL117(15):框架梁117号,共15跨
②500×800:梁截面宽度:500,截面高度:800
③ 10@100/200(4):箍筋四肢箍;直径10;Ⅲ级螺纹钢。
≥2hb(梁截面高度)≥500两者取大值。本梁高0.8m×2=1.6m大于500,所以取1.6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第一根箍筋距柱边为50.
二—四级抗震,加密区为:≥1.5hb(梁截面高度)≥500两者取大值。本梁高0.8m×1.5=1.2m大于500,所以取1.2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第一根箍筋距柱边为50.
④4Φ25:上部四根为贯通钢筋,直径为25,Ⅲ级螺纹钢。
锚固长度C40为:34d=34*25=850,柱子截面为500,故应采用弯锚,直段长度≥0.4laE=大于等于340,弯锚长度15d=375.
上部钢筋:水平间距为1.5d和30取大值:37.5,竖向间距为25与d取大值:25
下部钢筋;平行间距为25和d取大值:25;竖向间距为25与d取大值:25;
⑤G6Φ14:为构造钢筋,6根,每侧3根,直径为14,Ⅲ级螺纹钢,
搭接长度为:15d=14×15=210;锚固进支座;本题梁的hw≥450,构造钢筋间距应≤200; 本题梁宽>350,故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未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拉筋间距为400; ⑥ (+0.200):梁顶面标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0.2
第二问:
1-1剖面:有11+14+6=31根,为上部11根,一排7根,二排4根,直径均为25的,Ⅲ级螺纹钢,中间6根直径14的Ⅲ级螺纹钢构造钢筋每侧三根,下部14根,一排5根,二排9根,直径为25的,Ⅲ级螺纹钢
2-2剖面:有15+14+6=35根,为上部15根,一排7根,二排6根,三排2根,直径均为25的,Ⅲ级螺纹钢,中间6根直径14的Ⅲ级螺纹钢构造钢筋每侧三根,下部14根,一排5根,二排9根,直径为25的,Ⅲ级螺纹钢
3-3剖面:有4+14+6=31根,为上部4根,一排4根,直径均为25的,Ⅲ级螺纹钢,中间6根直径14的Ⅲ级螺纹钢构造钢筋每侧三根,下部14根,一排5根,二排9根,直径为25的,Ⅲ级螺纹钢 第三问:
Ln=8400-500=7900
左跨:第一排有7根钢筋,其中4根为通常钢筋,3根钢筋在ln/3处断开=2633;
第二排有4根钢筋,在ln/4处断开=1975
下部钢筋:第一排为5根直径25的通常钢筋
第二排为9根直径25的通常钢筋
右跨:第一排有7根钢筋,其中4根为通常钢筋,3根钢筋在ln/3处断开=2633;
第二排有6根钢筋,在ln/4处断开=1975
第三排有2根钢筋,在ln/5处断开=1580
下部钢筋:第一排为5根直径25的通常钢筋
第二排为9根直径25的通常钢筋
锚固:中间支座大于等于Lae且过中线5d,边支座如不够直锚,水平段大于等于0.4倍Lae弯起段15d。Lae为锚固长度。
(二)柱(抗震框架柱)
1、地上一层柱下端非连接区为≥ Hn /3单控值;所有柱上端非连接区为≥Hn /6、≥hC 、≥500mm“三控”高度值,应在三个控制之中取最大者使其全部得到满足。(箍筋加密区与此相同)
2、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3、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做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LaE(从梁底算起)。
4、梁锚柱:1.7倍Lae,从梁止皮钢筋算起。
(三)剪力墙
1、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在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当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llE,相邻竖向钢筋应交错连接,相邻钢筋搭接范围错开≥0.3llE;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搭接连接。当采用搭接连接时,三、四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竖向分布筋可在同一高度连接,搭接长度为llE(ll)。
2、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剪力墙水平钢筋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为llE(ll),上下相邻两排水平钢筋交错搭接,错开长度≥500MM。
3、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各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相邻竖向分布筋应交错连接,连接点距离结构层顶面或底面≥500mm;相邻钢筋连接点错开35d(d为最大纵筋直径)。
4、剪力墙竖直、水平钢筋及拉钩钢筋直径、间距按设计要求施工。
提问:水平钢筋在里还是在外?
一般设计上:基础部分水平钢筋在内侧,地面以上,水平钢筋在外侧。
(四)板中钢筋的分布、间距等均按设计要求施工。板位于同一层面的两向交叉钢筋何向在上何向在下,应按具体设计说明施工。
注:板的负弯距钢筋设置,用分布筋联接直径6、8的,间距小于300。一般在说明上写。
七、钢筋的锚固长度。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是靠它们之间的粘结实现的,因此受力钢筋均采用必要的锚固措施。基础是柱和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柱、梁是板的支座。只有伸往支座里是锚固,不是支座只存在连接不存在锚固。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算起。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见附表一。
各构件节点的锚固情况及长度详见03G101-1图集。下面介绍几个常用构件节点处的锚固要求。
(一)楼层抗震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构造
1、楼层抗震框架梁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端支座内的锚固长度:
(1)采用直线锚固时,锚固长度≥laE,且应≥0.5hc+5d。
(2)采用弯折锚固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柱纵向钢筋内侧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段应≥0.4 laE,弯折后的竖直长度应为15d。
(3)不得采用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时,用加长垂直段的长度补偿总锚固长度的做法。
2、楼层抗震框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端中间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aE,且应≥0.5hc+5d。Hc柱子截面。
(二) 剪力墙钢筋锚固构造
1、剪力墙连梁钢筋构造
(1)连梁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锚入剪力墙(墙柱)内laE、la且≥
600mm;
(2)剪力墙端部洞口连梁的纵筋弯锚,应伸至外侧纵筋内侧后弯钩,其直锚断长度≥0.4laE、≥0.4la弯钩长度≥15d(d为连梁纵筋直径)。
2、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伸入端柱≥0.4 laE 、≥0.4la 位置弯直钩15d(d为水平分布筋直径),且当直锚深度≥laE、≥la 时可不设弯钩。
3、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
(三)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
1、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
(1)顶层中间节点的柱纵向钢筋及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纵向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入顶层节点,其自梁底标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 (La),且柱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当柱顶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
(2)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做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 LaE(La)。(从梁底算起)
2、柱和墙插筋在基础主梁中的锚固构造。见表7-1
表7-1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四)板端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时,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伸入构件的中线;板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入支座≥120mm且≥板厚。当为HPB235光圆钢筋时,端部应设180°弯钩,其平直段长度为3d
八、箍筋加密区、加密段的长度及附加箍筋。
(一)柱(抗震框架柱)端箍筋加密
1、抗震地上一层和地下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柱下端≥Hn /3单控,柱上端Hn /6、≥hC 、≥500mm三控,取较大值。
2、2层以上框架柱的箍筋加密范围:柱上端和下端均为≥ Hn /6、≥hC 、≥500mm三控,取较大值。
(二)梁(抗震框架梁)端箍筋加密
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等级为≥2hb且≥500mm,二、三、四级抗震等级为≥1.5hb 且≥500mm。
(三)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配置箍筋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四)主、次梁交接处,需在次梁两侧的主梁截面上附加箍筋
箍筋加密间距8d(d为箍筋直径)且最大间距应不大于正常箍筋间距;当在箍筋加密区范围时,间距尚应不大于100mm。附加箍筋个数如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执行;如设计没有详细说明,应按图集中每侧加三个,次梁旁边第一个箍筋距次梁距离50mm。
九、钢筋弯钩的长度、朝向。
(一)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
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在钢筋加工时应注意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二)弯钩朝向
1、基础板
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2、柱子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3、墙
墙的钢筋网绑扎时,钢筋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如为双层筋时,钩向相对。
十、构件交叉处钢筋的排布
(一)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且应伸入圈梁内。
(二)梁、柱节点处的钢筋都应绑扎,柱箍筋在外,梁箍筋在内。
(三)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框架梁与框架柱的宽度相同,或者框架梁与框架柱一侧相平的情况,这时框架梁中的最外侧纵向受力钢筋应从框架柱外侧纵向钢筋的内侧穿过。如设计无具体图示,按下列要求布置:
1、框架梁外侧纵向受力钢筋按弯折1/6的坡度从框架柱外侧纵向钢筋内侧通过。
2、在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长度范围内配置钢筋网片,两端伸入正常保护层内不小于LaE(La)。
3、增配的钢筋网片水平和竖向钢筋为Ф6@200
范文三:钢筋隐蔽验收内容
钢筋隐蔽验收内容
1. 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 50mm 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 20mm 以上, 不得并在一起。
2. 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 即位移过大要求按 1:6调整, 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 不垂 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 50mm 。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 50mm 。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 30mm 。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 50mm 。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 50mm 。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 45d , 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 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 墙体立 筋 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 -中 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 2mm 。 250mm 、 300mm 、 350mm 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 248m m 、 298mm 、 348mm 。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 1mm ,如保护层为 1 5mm , Φ12水平筋,长度为 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 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 1米,每段墙 2个或 2个以上,要求同一 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 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 300mm ,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 600mm×600mm ,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 135。。
2.9.2平直部分为 10d ,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 5d 且 10cm 控制。即大于 Φ20以 10cm 控制,小于 Φ20以 5d 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 135。,平直长度为 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 。
3. 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 10mm 。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 50mm 。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 50mm 。
3.4.3相邻绑丝呈 “ 八 ” 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 “z” 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 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 =板厚 -保护层 ×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 15mm ,梁筋 25mm ,偏差不能超过 3mm 。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 600mm ,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 200mm ,小于 300mm 时,板筋应弯曲绕管 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
范文四:钢筋验收注意内容
检查钢筋
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矩形底板上下筋错位问题
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力矩较大。 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之下。
2 现浇柱下端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任意弯折问题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 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 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
(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6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3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造成节点
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4 梁柱中主筋绑扎搭接头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钢筋的长度,施工图是按构件全长示意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的限制,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施工人员不按规范要求规定加密箍筋。在隐蔽验收发现时,通常楼板钢筋已扎好,为了加补几只箍筋,返工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应增写该项规定,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 梁中吊筋位置问题
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设计一般均加设吊筋。但常因施工人员不重视,造成吊筋的纵向位置及设置高度不准确,致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到主梁上部受压区,而造成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斜裂缝。
6 主梁、次梁、板在支座处弯起钢筋设置错误问题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是:
(1)板的负筋外露,次梁负筋的保护层严重减薄;
(2)板的负筋全露,次梁负筋外露。
影响了钢筋的可靠锚固,削弱了节点强度。主要原因是钢筋翻样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翻样时在确定主梁弯起钢筋时,错误地按主
梁高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厚度计算,即h=梁高-2×25=梁高-50mm。此时,若主梁负筋直径中心至板上表面距离为1/2d+25mm(设钢筋直径d=Φ25时,则为25/2+25=37.5mm),小于构造规定的≥55mm,势必造成支点处次梁、板的负筋突出板面。要解决此问题,在钢筋翻样时应进行施工前的预控交底。 7 双向板中的受力筋位置问题
在一些工程的质量检查中,发现一些施工人员误认为双向板既是双向承重,则两个方向的底板钢筋可以任意设置,因而把短边钢筋置于长边钢筋之上。事实上双向板当两个方向跨度不同时,短向跨度所承受的荷载要在50%以上,大于长向跨度承受的荷载。所以,对于板底的钢筋,
短边方向的受力筋应置于长边方向受力筋之下,
而板面钢筋则应相反设置。
8 钢筋接头问题
8.1 钢筋接头位置
规范要求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
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
8.2 吊车梁中的对焊位置
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中,经设计单位认可,纵向受力筋也常使用对焊接头。施工人员往往忽视规范对其的特殊要求,即应除去对焊接头处的毛刺和卷边。
由于毛刺和卷边的存在,造成钢筋接头处的应力集中。吊车梁是直接承受动力重复荷载的,在重复应力作用下,“疲劳”裂缝就会先从应力集中的对焊处开始。裂缝随荷载的变动时开时合,久而久之,当承受不住负荷时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应用砂轮在接头处进行纵向打磨,使其光滑平整。
9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焊接及强度要求问题
受力预埋件是根据所在构件的不同受力情况,经计算确定的,施工不当,同样会造成质量事故。
(1)直锚筋焊接间距施工误差较大,件受力主筋内侧,而是在混凝土保护层内,影响预埋件的可靠锚固。
(2)直锚筋与锚板,不按规定做“T”型焊接,任意改用其他焊接,增长焊缝后,在施焊中由于锚板受热不一,造成板表面变形,影响锚板均匀传力。
(3)直锚筋的“T”型焊接接头不做强度试验。
规范明确规定:“T”型焊接接头,既要作外观检查,又要进行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级钢筋接头≥350MPa。 2 级钢筋接头≥490MPa。
工程上对受力预埋件既不做隐蔽验收,又不做强度试验,危险
范文五: 钢筋验收注意内容
检查钢筋
数量和间距, 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矩形底板上下筋错位问题 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力矩较大。 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之下。 2 现浇柱下端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任意弯折问题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 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 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
(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6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返工难度又较大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3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造成节点
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4 梁柱中主筋绑扎搭接头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钢筋的长度,施工图是按构件全长示意的。但在施工
绑扎搭接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施中,因钢筋长度的限制,当采用
工人员不按规范要求规定加密箍筋。在隐蔽验收发现时,通常楼板钢筋已扎好,为了加补几只箍筋,返工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应增写该项规定,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 梁中吊筋位置问题
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设计一般均加设吊筋。但常因施工人员不重视,造成吊筋的纵向位置及设置高度不准确,致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到主梁上部受压区,而造成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斜裂缝。
6 主梁、次梁、板在支座处弯起钢筋设置错误问题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是:
(1)板的负筋外露,次梁负筋的保护层严重减薄; (2)板的负筋全露,次梁负筋外露。
影响了钢筋的可靠锚固,削弱了节点强度。主要原因是钢筋翻样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翻样时在确定主梁弯起钢筋时,错误地按主
梁高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厚度计算,即h=梁高-2×25=梁高-50mm。此时,若主梁负筋直径中心至板上表面距离为1/2d+25mm(设钢筋直径d=Φ25时,则为25/2+25=37.5mm),小于构造规定的?55mm,势必造成支点处次梁、板的负筋突出板面。要解决此问题,在钢筋翻样时应进行施工前的预控交底。 7 双向板中的受力筋位置问题
在一些工程的质量检查中,发现一些施工人员误认为双向板既是双向承重,则两个方向的底板钢筋可以任意设置,因而把短边钢筋置于长边钢筋之上。事实上双向板当两个方向跨度不同时,短向跨度所承受的荷载要在50%以上,大于长向跨度承受的荷载。所以,对于板底的钢筋,
短边方向的受力筋应置于长边方向受力筋之下, 而板面钢筋则应相反设置。
8 钢筋接头问题
8.1 钢筋接头位置
规范要求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
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8.2 吊车梁中的对焊位置
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中,经设计单位认可,纵向受力筋也常使用对焊接头。施工人员往往忽视规范对其的特殊要求,即应除去对焊接头处的毛刺和卷边。
由于毛刺和卷边的存在,造成钢筋接头处的应力集中。吊车梁是直接承受动力重复荷载的,在重复应力作用下,“疲劳”裂缝就会先从应力集中的对焊处开始。裂缝随荷载的变动时开时合,久而久之,当承受不住负荷时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应用砂轮在接头处进行纵向打磨,使其光滑平整。
9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焊接及强度要求问题 受力预埋件是根据所在构件的不同受力情况,经计算确定的,施工不当,同样会造成质量事故。
(1)直锚筋焊接间距施工误差较大,预埋件安装时,锚筋不是置于构件受力主筋内侧,而是在混凝土保护层内,影响预埋件的可靠锚固。
(2)直锚筋与锚板,不按规定做“T”型焊接,任意改用其他焊接,增长焊缝后,在施焊中由于锚板受热不一,造成板表面变形,影响锚板均匀传力。
(3)直锚筋的“T”型焊接接头不做强度试验。 规范明确规定:“T”型焊接接头,既要作外观检查,又要进行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级钢筋接头?350MPa。
2 级钢筋接头?490MPa。
工程上对受力预埋件既不做隐蔽验收,又不做强度试验,危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