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多形性腺瘤
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 疾病概述
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腮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份外,还常有粘液、软骨样组织等。混合瘤好发于腮腺,其次为腭部及颌下腺。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手术前需要行CT 摄片检查,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腮腺手术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面神经,据报道,以下方法可以准确无误的在手术中寻找到面神经主干:以乳突前缘和鼓板后缘形成的切迹为标志,此切迹位于鼓乳裂的最下方,按腮腺手术常规作切口和翻瓣,将胸锁乳突肌肉前缘和腮腺后缘分离并后拉肌肉,将食指伸入切口内触摸切迹,在切迹周围及切迹内作分离直到清楚显露并能触及切迹为止,确定二腹肌后腹和腮腺后缘的位置,在乳突前内缘内侧近1cm 处,即茎乳孔的位置, 即可以寻找到面神经主干。注意分离不要过深,茎突应始终位于手术视野内。 症状体征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青壮年。肿瘤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肿瘤呈硬结节状,有时其中一部分发生囊性变而间有较软的结节。肿瘤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生长缓慢,可数年或十余年不发生变化。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 病理生理
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腮腺混合瘤虽为良性,但具有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如包膜有肿瘤细胞浸润,因此临床上将腮腺混合瘤视为“临界瘤”,即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该瘤可发生恶变,中的恶变率大约为3%-5%,病程
越长,恶变几率越大,病程15年后恶变率为9.5%,术后反复复发者,易发生恶变。
治疗方案
腮腺混合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术前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可在术前经腮腺管注入美蓝使腮腺染成蓝色,有助于识别面神经。若需切除腮腺深叶,应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并细致分离。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
范文二:腮腺多形性腺瘤090730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腮腺多形性腺瘤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01)
行 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 +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5年 6月第 1版)
1. 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
2. 肿块质地中等,呈球状或分叶状,周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3. B 超或 CT 显示腮腺内有占位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5年 6月第 1版)
1. 患者全身状况可耐受手术;
2. 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
3. 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 。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 ICD10:D11.001腮腺多形性腺瘤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2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
2. 凝血功能;
3. 血生化;
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
5. B 超;
6. 位于深叶者可做 CT (必要时作增强 CT 或 MRI 检查) 。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 2004〕 285号)执行。
2. 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一代类,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 手术内固定物:无;
3. 术中用药:除麻醉用药外无特殊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 2-4天
术后用药: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 (二代) 类, 用药时间 1天。 (十)出院标准 (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
1. 生命体征平稳;
2. 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
3. 伤口无明显唾液渗漏。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位于腮腺深叶的肿瘤不进入该路径。
2. 如肿瘤生长时间长,特别巨大(直径 >8cm) ,有生长迅速、疼痛或出 现面瘫症状等恶变倾向时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二、腮腺多形性腺瘤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腮腺多形性腺瘤(ICD10:D11.001)
行 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 +面神经解剖术(或部分腮腺切除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
范文三:恶性多形性腺瘤
恶性多形性腺瘤() Malignant change in pleomorphic adenoma约占涎腺肿瘤的1.5%,占涎腺恶性肿瘤的15%---20%。90%以上系由良性多形性腺瘤癌变所致,既具有典型的癌的特征,又具有良性多形性腺瘤的结构,故亦名“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 in pleomorphic
adenoma)。
临床特点:
? 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 生长迅速,局部有疼痛与麻木感,肿物因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发生在腭部者常形成溃疡,在腮腺者常侵犯面神经而致面 神经麻痹。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肿物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呈浸润生长,瘤实质在可见出血与坏死灶。
显微镜观察:
除见典型多形性腺瘤结构外,有典型的癌的特征:上皮细胞成分丰富,大小不等,核多形性,核染色质和核浆比增加,出现异 常核分裂象及瘤细胞侵入周围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其中癌类型可为典型的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等。
根据WHO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中心讨论结果,分为: 1.原位癌(非侵袭性癌):仅见局限性恶性病变区,未浸润周围组织。 2.侵袭性癌:浸润周围组织。
3.癌肉瘤(真性恶性混合瘤):具有癌和肉瘤结构。 4.转移性良性多形性腺瘤:原发瘤和转移瘤均为良性。 鉴别诊断:
多形性腺瘤
生物学特点:
与一般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相似,容易复发并可远隔转移至肺、骨、脑和内脏等,对其应进行根治性手术或佐以放疗与化疗。 原位癌手术完全切除后预后较好。
组织发生:
同多形性腺瘤,来自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较常见,约占涎腺上皮肿瘤的11%,占涎腺恶性肿瘤27%。 临床特点:
? 多见于中老年人,40-60岁为高发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 以腮腺和硬腭部多见,颌下腺,舌、口底等处高精亦可发生。发生于舌下腺者,应首先考虑为腺样囊性癌。
? 临床症状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易于早期浸润神经,可引起感觉异常、麻木和疼痛,发生于腮腺者,可导致面神经麻痹。 有时出现皮肤、粘膜溃疡等。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直径2-4cm,无被膜并向周围组织浸润,质硬,剖面灰白色,质均,偶见透明条索、 出血或囊性变。
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小,形态单一,核深染,似基底细胞。肿瘤细胞有两型,即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根据组织学结构分三型:
1. 腺样(筛状)型:肿瘤细胞排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
上皮团块,其间含有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呈"筛孔"状, 与藕的横断面相似此乃肿瘤肌上皮细胞产物蓄积的结果。 2(管状型:小导管样结构为二三列细胞所组成,内层为立方状衬里上皮,外层为变异的肌上皮细胞,形成真性腺样腔隙, 腔内含强嗜酸性、PAS阳性物质。
3(实体型:以实性上皮岛为特点。尚可见筛孔状或小条索结构。大团片中央可发生退变坏死和囊性变。此型较少见。
间质:结缔组织多少不一,常见丰富的透明样物质。 鉴别诊断:
基底细胞腺癌
涎腺导管癌
上皮-肌上皮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生物学特点:
侵袭性强,容易复发,有沿着或围绕纤维 (如胶原纤维、神经纤维)生长的倾向 ,还可直接或沿着上述纤维扩散至邻近的腺 组织和骨组织。淋巴转移少见,多见于颈部淋巴结。若瘤细胞侵人血管内,形成肿瘤栓子,经血行转移至肺和肝。 发生于大 涎腺者,其预后好于小涎腺者;形成管状、筛孔状结构者,好于小条索与实性结构者。
组织发生:
推测此肿瘤来源于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上皮-肌上皮癌 (epithelial-myoepthelial carcinoma) 又叫透明细胞癌。约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0.5%-1%。
临床特点:
? 多见于老年女性。
? 好发于腮腺,颌下腺及小涎腺少见。
? 肿物可呈结节状,质中等硬度,有时出现疼痛及面瘫,粘膜溃疡等症状。
病理特点:
肉眼观察:肿物呈圆形,略呈结节或分叶状,被膜不完整,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实质性,灰白色,可见坏死与囊性变。 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有两型,围成双层腺管样结构,管腔大小不一。 外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体大,胞浆透明。
内层细胞:导管上皮细胞,体小,染色深。
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穿行于瘤细胞片块间,使之分隔成叶状。包膜较完整,有时有肿瘤细胞侵入。
鉴别诊断:
多形性腺瘤
粘液表皮样癌
腺泡细胞癌
皮脂腺癌
生物学特点:
肿瘤呈浸润生长,有报告局部复发与远隔转移者,故本质上属恶性。但若手术彻底并佐以放疗,复发者少于l/3病例,远隔 转移更为少见。预后较好。
组织发生:
来自闰管上皮。
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较常见,约占涎腺上皮性肿瘤中占约12%,在恶性中约占30%。 临床特点:
? 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 好发于腮腺与腭部。
? 临床表现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者,生长缓慢,无痛肿大,但形态不规则;低分化者,生长迅速,且有疼痛与溃疡 发生,神经受累症状如面神经麻痹。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
高分化者:直径小于5cm,有部分包膜,切面实性,有部分囊腔形成,内含粘液。
低分化者:多无包膜,侵入邻近组织,境界不清。切面部分实性,质均,呈白色,或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状液体, 有时含血液。
显微镜观察:
实质: 瘤体由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所组成。 高分化者---粘液细胞>50%,表皮样胞及中间型细胞少,无异型性。 低分化者---粘液细胞<10%,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异型明显。 中分化者:介于两者之间。="">10%,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异型明显。>
间质: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可发生玻璃样变,常有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胆固醇结晶和异物巨细胞反应。还可见少量皮脂腺 细胞和嗜酸细胞。
鉴别诊断:
鳞状细胞癌
多形性腺瘤
含透明细胞的肿瘤:腺泡细胞癌 、肌上皮癌、甲状腺透明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
嗜酸细胞腺瘤
生物学特点:
意见尚未统一,多数人认为此瘤呈浸润性生长,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淋巴转移,偶见转移至骨、肺、脑等处。组织学分 级的不同,其转移率与5年生存率均不一样。如低度、中度、高度恶性的远隔转移率分别为2%、16%、35%。低度恶性者5年治 愈率为92%,中度、高度恶性者仅为49%。
组织发生:
推测此肿瘤系来自涎腺排泄管的储备细胞。腭部或口腔他处粘膜发生者除来自小涎腺外,也可能来源于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 细胞。
涎腺导管癌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其组织学表现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是好发于大涎腺恶性度较高少见的一种腺癌。
临床特点:
? 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
? 腮腺最常见,颌下腺次之,腭部等小涎腺亦有发生。 ? 肿块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易经淋巴和血运转移。 ? 发生于腮腺者常出现面神经瘫痪,发生在颌下腺者,可有舌麻木或舌运动障碍。局部疼痛或压痛,病变常较广泛。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 肿瘤呈圆形或呈结节状,坚硬,大小由数毫米至6cm,无包膜。剖面为灰白色或灰黄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偶见小囊腔形成。
显微镜观察: 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
可出现四种组织学形态:
?粉刺样:为实性癌细胞团块,中心坏死;
?乳头状:增生的肿瘤上皮向明显扩张的导管腔突出呈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心结缔组织不明显;
?筛孔状:在扩张的导管内癌细胞呈筛孔状排列; ?实性型:扩张的导管癌细胞充塞形成实性团块; 以上四种组织学形态可在同一肿瘤中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 瘤细胞较大,为立方形或多边形,界限清楚,胞浆嗜酸性。胞核大为卵圆形,浓染,常有一个或更多的核仁,核异形性明显, 核有丝分裂象较多。细胞顶浆分泌现象常见。
鉴别诊断:
嗜酸性腺癌
实性型腺样囊性癌
乳头状囊腺癌
转移性睑板腺癌
生物学特点:
涎腺导管癌为高度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
组织发生:
涎腺导管癌来源于小叶间导管及排泄管。
腺泡细胞癌 (Acinic cell carcinoma)
是涎腺恶性肿瘤中较少见者,仅占腮腺全部肿瘤的1%,3%,颌下腺则更少见。
临床特点:
? 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和中年以上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 绝大部分发生于腮腺,小涎腺则多见于唇、颊部。 ? 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触之较软,有时出现疼痛和反复增大与缩小病史。
病理特点:
肉眼观察: 肿物呈圆形,有包膜,但不完整。剖面呈黄白色,有少量纤维间隔,质地较软,类似于正常涎腺组织。有时见出 血、坏死和囊性变。
显微镜观察:
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大小一致,多具有特征性的嗜碱性颗粒状胞浆,似正常腺泡细胞。颗粒PAS染色阴性。无颗粒的 细胞也可存在,甚至可成为肿瘤的主要成分。瘤细胞胞核小而深染,偏心位,核仁偶见,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多排成片块 或腺泡状,并具有分泌功能。
形态学上有五种生长方式:
实体型---因缺乏导管系统,分泌物积聚形成多少不等的细胞间隙。 微囊型---间隙增多,可形成典型的网格状结构。
乳头状囊型---间隙汇集在一起,残存的上皮条索围以血管和结缔组织中轴,形成乳头状囊性外观。
滤泡型---细胞间隙含大量PAS染色阳性物质,似胶样物,像甲状腺肿瘤。
透明细胞型---肿瘤片块中细胞胞浆空泡样变而全部透明。 间质:存在一定量淋巴组织,有时形成淋巴滤泡。另可见到层板状之钙化结构---砂样小体。
PAS或抗淀粉酶抗体免疫组化反应阳性均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肌上皮癌或上皮-肌上皮癌
肾透明细胞癌
甲状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生物学特点:
一般生长缓慢,呈浸润性生长,不仅包膜内有瘤细胞侵人,包膜外亦可见小的瘤结,故手术不彻底容易复发。因其为低度恶 性,发生在腮腺者,可考虑保存面神经。对放疗不敏感。远隔转移少见,有转移时亦多见于局部淋巴结。
组织发生:
推测闰管上皮细胞为腺泡细胞癌之组织学来源。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polymorphous low-grade adenocarcinoma) 少见,又称小叶状癌、终末导管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临床特点:
? 发病年龄23-79岁不等。
? 均发生在口内小涎腺,好发于腭部,通常位于硬软腭交界处。 ? 肿物为无痛性包块,固定或半固定,一般不形成溃疡。 病理特点:
肉眼观察:肿瘤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
显微镜观察:主要表现为细胞学上的一致性,组织学上的多样性。 瘤细胞为小至中等大小,形态规则,胞浆微嗜酸,核圆或卵圆形、淡染、无明显异形性,核分裂象少见(10个高倍视野分裂象 少于5个)。
其组织学表现可以是实性胞巢、丝带样条索、筛孔状结构、小梁状、管状、微囊、乳头等,这些结构常常以不同比例合并存 在。
有时瘤细胞可呈透明状或嗜酸性或粘液化生,还可环绕残余的腺泡、神经、血管等形成同心圆状结构,偶见管内钙化。
间质:常呈玻璃样变或粘液透明样变。
鉴别诊断:
腺样囊性癌
生物学特点
预后良好。肿瘤生长缓慢,转移率约10%,仅限于区域淋巴结。 组织发生:
推测此肿瘤来自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乳头状囊腺癌 (Papillary cystadenocarcinoma)
约占涎腺肿瘤的2%,常发生于涎腺导管上皮。
临床特点:
? 男女比约为2:1。
? 以腮腺多见,颌下腺和腭部次之。
? 生长缓慢,病期较长,肿瘤境界不清,活动性差。 ? 多为无痛性肿块,但有近期加快和疼痛史,可出现自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生于小涎腺者可出现溃疡。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肿物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大小不等,剖面呈粉红色、棕红色、灰白或黄白色,可为实性或有大小不等的囊腔, 腔内容物为豆渣样物或数色量不等的粘液。有的肿瘤切面上可见出血坏死灶。肿瘤无被膜或被膜不完整。
显微镜观察:
该瘤特征为囊腔及囊内乳头状突起。腔内布满乳头。乳头内为狭长的纤维性轴心,也有不含纤维轴心而全由瘤细胞构成者。 乳头被覆立方或低柱状细胞。可见粘液分泌细胞。
间质:结缔组织为粗大胶原纤维束,部分呈玻璃样变。其间有程度不等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肿瘤不仅侵犯被膜及周围 腺体,还可侵犯肌肉及神经,并可见血管内瘤栓。
鉴别诊断:
乳头状囊腺瘤
涎腺导管癌
乳头状甲状腺癌
生物学特点:
WHO认为乳头状囊腺癌属低度恶性肿瘤。但据国内资料分析,其生存率明显低于腺泡细胞癌和粘液表皮样癌,而与癌在多形性 腺瘤中相近似。应归为中度恶性肿瘤。
组织发生:
同乳头状囊腺瘤,来自排泄管之储备细胞。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因在发病年龄、部位、临床症状、生物学表现等均有其共同特点,而对其各自之组织病理学改变,则分别予以讨论。
临床特点:
? 以老年男性多见,高度恶性者亦见于儿童。
? 主要发生在腮腺和颌下腺,腭部等小涎腺亦可发生。 ? 肿物生长迅速,常有疼痛、麻木等神经受累症状,发生在腮腺者可出现面神经麻痹。
? 肿物因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质硬,有囊变时触诊有波动感,表面皮肤、粘膜常出现溃疡。
? 肿物无包膜,向周围肌肉、颌骨及其他组织内浸润生长,因此境界不清。
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
面呈白色或间以黄色坏死区,并可见出血灶和小囊腔形成。 显微镜观察:
1(腺癌(adenocarcinoma) :又称非特异性腺癌(adeno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adenocarcinoma,NOS)
是指具有程度不等的腺性分化,又不能归入某一特殊类型的癌瘤。 由于肿瘤分化的差异,瘤细胞形态不一,异形明显,核分裂常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很少形成腺腔,粘液少 见。
间质:成分多少不等,多者与硬癌相似;少而细胞多者,可称为软癌。 2(涎腺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原发于涎腺的鳞状细胞癌。,而非指皮肤或邻近部位鳞状细胞癌转移 到涎腺者。
肿瘤细胞的形态及结构与其他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相同:中高分化者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无粘液细胞,亦无腺管样结构。 3(未分化癌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它包括小细胞癌 (small cell carcinoma)和伴淋巴间质的未分化癌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stroma),后者呈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小细胞癌:与肺小细胞癌一致。癌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少,核浓染,核分裂象常见。该细胞排列成片、成巢或带状, 中心部经常出现肿瘤细胞坏死。
伴淋巴间质的未分化癌:胞体大,细胞呈合胞体聚集,泡状核,核仁明显。肿瘤伴丰富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鉴别诊断:
鳞状细胞癌需与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坏死性涎腺化生、转移癌或包含在淋巴结内之鳞状细胞癌鉴别。
生物学特点: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其恶性程度除高于涎腺恶性肿瘤外,在它们本身亦有依次增高的趋势,如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 较低,未分化癌为高度恶性癌,鳞状细胞癌则介乎二者之间。 组织发生:
1(腺癌---可能来自闰管储备细胞。
2(涎腺的鳞状细胞癌---推测来源于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3(小细胞癌---来自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
范文四:多形性腺瘤病情分析
多形性腺瘤是一种混合性肿瘤,大多数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这种肿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平时的时候,无论是触碰还是触摸,会传染给别人,所以大家并不要太过担心,那么我们了解一下该如何治疗。
[多形性腺瘤病情分析]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
疾病诊断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多形性腺瘤在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涎腺区的慢性淋巴结炎 耳前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的慢性炎症也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但常有感染来源,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肿块常为多个,有时大时小的消长史,抗感染治疗常可奏效。
2.淋巴结结核 颌下及耳后淋巴结常见,逐渐增大,可有消长史,抗结核治疗后可缩小,肿块可为多个。极少伴有全身其他系统结核或结核病史,也无明确的特异性化验检查指标,故单个淋巴结肿大时极易误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了,多形性腺瘤,首先呢这种肿瘤是绝对不会出现传染的,而且,对于治疗也是起到非常好的功效特别是现在随着医学的发达,对于种种就可以完全治疗。
范文五:【疾病名】多形性腺瘤
【疾病名】多形性腺瘤
【英文名】pleomorphic adenoma, mixed tumor
【缩写】
【别名】混合瘤;mixed tumor;pleomorphic adenoma
【ICD号】D11.9
【概述】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mixed tumor)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r),因肿瘤中含有肿瘤性上皮组织、黏液样组织或软骨样组织,组织学形态呈显著的多形性及混合性,故命名为多形性腺瘤或混合瘤。肿瘤仅来源于上皮组织,黏液软骨样组织系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形成,因而,“混合”一词意指组织形态学的多样性,而不表示其组织来源。
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或称混合瘤(mixed tumor),临床和病理通用。后一名称是1874年Minssen 提出,当时认为这一类型肿瘤并非发生自一个胚层。现代研究充分证明所谓混合瘤完全是上皮发生来源。混合瘤一名之所以现仍沿用完全由于其简单,并反映其上皮样和结缔组织样生长的特点。多形性腺瘤一名是1948年Willis 提出,反映其组织病理形态的多样化。1972年WHO 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采用这一名称。
有人曾据镜下表现将其分为数种亚型,但意义不大。因为多形性腺瘤在同一肿瘤中各个部位有不同表现,分切的某一部位也难以反映肿瘤的全貌。另外已做分型的研究报道表明在预后上也没有什么不同。
【流行病学】
多形性腺瘤系涎腺肿瘤中最常见者。据国内6所口腔医学院校口腔病理教研室11947例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统计分析,多形性腺瘤6194例,占51.8%。占良性肿瘤(7053例)的87.8%。多形性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2~1∶1.5。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肿瘤多位于面神经浅层及腮腺后下极。根据Rauch 等统计的4245例多形性腺瘤,腮腺占84%,下颌下腺占8%,小涎腺占7%,舌下腺占0.5%。
【病因】
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多形性腺瘤是大、小涎腺中占首位的良性肿瘤,根据国内外很多研究报道表明:多形性腺瘤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70%;占所有颌下腺肿瘤的40%~60%,而舌下腺则极少见。患者年龄以30~50岁居多,20岁以下者少见。据美国陆军病理研究所资料,在4911例有详细年龄记载的病例中,10岁以下者仅占1%,20岁以下者仅占5.9%。女性稍多于男性。
多形性腺瘤临床呈现无痛、缓慢性生长肿块,绝大多数系无意中发现,因此很难确切断定肿瘤生长的起始期。若从发现日计算起,时间短者数日或数周,长者数年或数十年。现今以发现后3~5年,缓慢生长增大并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为主诉就诊者居多。腮腺发生的多形性腺瘤多以耳垂为中心生长,肿瘤小者触诊表面光滑并具明显的活动度,稍大者(直径在3cm 以上)可扪及表面不光滑的小结节;巨大者则可见肿瘤表面皮肤凹凸不平,呈明显的结节突起。面神经功能,即使瘤体巨大也不受影响。约10%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于面神经深面,即通称的腮腺深叶组织,偶有咽部异物感而就诊或系常规体检时发现软腭膨隆,进一步检查后才确认的。深叶肿瘤即使体积巨大也不影响开口。
小涎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一侧硬腭后部、软硬腭交界处。据解剖学研究此处是小涎腺最密集的部位,而在两侧前磨牙连线以前的硬腭黏膜下无腺组织。我院89例小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腭部者74例,占83.1%;其次为颊及上唇部。Waldron等分析426例小涎腺肿瘤,发生于腭部者占54%;上唇占18%;颊黏膜下占11%。颊黏膜下和唇部者肿瘤一般在1~3cm直径,活动。但发生于腭部者无论其大小,触诊肿物较硬,活动性小甚至不活动。这是因为腺体位于黏膜下直接和骨膜相连的纤维组织间隔中,一旦腺体发生肿瘤则由于这些纤维组织的限制而使其动度受限。硬腭黏膜较厚且韧,也是不易扪及动度的因素。肿瘤表面黏膜完整,颜色正常。但若黏膜受压变薄则呈浅蓝色,触诊肿物较软。若适为肿瘤囊性变部分则可扪及波动感。
腮腺或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表现为术区皮下1个或多个结节、串珠或呈葡萄状,小者如绿豆粒样,大者如黄豆或更大。单个或彼此分开的多发灶,肿块常可活动,但大多数因局部瘢痕的关系,动度甚微或随瘢痕组织一起整块组织活动。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1.肉眼观 多形性腺瘤大小自数毫米直径至十几厘米不等。肿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或结节状。肿瘤可有结缔组织包膜包绕,但厚薄不一。在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厚薄亦可不同。有的包膜不完整,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连。剖面根据肿瘤细胞结构不同,可有不同表现:上皮细胞成分较多时,呈实质性,灰白色,质地较硬。黏液样组织丰富时,质地较软,并有许多黏液。软骨样组织较多时,呈浅蓝色,半透明,质地较硬。有时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腔,内含无色透明或褐色液体,偶见小片区域出血。肿瘤的包膜与瘤体之间黏着性较差,极易剥脱。采用剜除术时,极易将剥脱的包膜遗留在术区,造成术后复发。复发性肿瘤常呈多灶性,肿瘤体积及数量很不一致,小的仅粟粒大小,可多达数十、上百个。
2.光镜所见 多形性腺瘤的组织结构复杂,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或各个多形性腺瘤之间均有不同的组织像。但构成多形性腺瘤的主要成分为腺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黏液、黏液样组织及软骨样组织,这些组织形成导管样结构、黏液样组织及软骨样组织、肌上皮片块等基本结构,有时可见鳞状化生。根据上皮细胞和基质所占的比例,可以分为细胞丰富型及间质丰富型。一般而言,细胞丰富型易于发生恶变,几乎一半以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病例来自细胞丰富型多形性腺瘤。因此,对于此型肿瘤,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警惕恶变的可能。相反,间质丰富型较易复发。
3.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 在阐明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发生上有很大意义,特别是确认肌上皮细胞及其作用,但在一般常规诊断上则非必需。多形性腺瘤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可以呈现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肌动蛋白(actin)、波形蛋白(v imentin)、上皮膜抗原(E M A )、癌胚抗原(CEA )等均呈阳性反应。王洁等对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电镜研究观察表明,在上皮区内被标记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为矮立方形、梭形或多边形。胞核椭圆形,有凹陷或切迹,核膜较厚,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这些细胞位于导管周围或成片存在,彼此间或与腺上皮间以桥粒相连。在黏液样区域被标记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排列稀疏,呈三角形、星形或多边形,胞核不规则,核膜较厚,核仁明显,细胞质多突起,突起间彼此以桥粒相连。王洁等明确认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是多形
性腺瘤主要增生的肿瘤细胞,黏液样区域部分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细胞质中富含胶质纤维蛋白和波形蛋白中间丝,具有早期软骨样细胞改变。因此,肌上皮细胞在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司徒镇强等在研究涎腺及涎腺肿瘤细胞中间丝的分布特点表明了涎腺肿瘤的上皮发生来源,并应用HH F (鼠抗人肌动蛋白抗体) 进行研究观察,发现在正常涎腺组织除血管外,仅有肌上皮细胞对其呈强阳性反应。在8例多形性腺瘤中有7例呈HH F 阳性反应,表明肌上皮细胞在其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电镜观察多形性腺瘤中的浆细胞样或梭形细胞内的桥粒、肌动微丝、基板等有助于明确肌上皮细胞在其发生方面的重要关系。
【其他辅助检查】
位于腮腺深部的肿瘤,作造影后C T 及动态增强C T ,可明确肿瘤的位置,肿瘤与颈内动、静脉的关系以及排除腺外肿瘤。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大多数病例可作出初步诊断。 位于腮腺深部的肿瘤,作造影后C T 及动态增强C T ,可明确肿瘤的位置,肿瘤与颈内动、静脉的关系以及排除腺外肿瘤。
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疼痛或出现面神经麻痹现象,则提示恶性变。但有的肿瘤生长速度快慢不均,可突然生长加快。因此,不能单纯根据生长速度来判断有无恶变,而应结合其他表现综合考虑。
【鉴别诊断】
多形性腺瘤在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涎腺区的慢性淋巴结炎 耳前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的慢性炎症也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但常有感染来源,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肿块常为多个,有时大时小的消长史,抗感染治疗常可奏效。
2.淋巴结结核 颌下及耳后淋巴结常见,逐渐增大,可有消长史,抗结核治疗后可缩小,肿块可为多个。极少伴有全身其他系统结核或结核病史,也无明确的特异性化验检查指标,故单个淋巴结肿大时极易误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腮腺多形性腺瘤采取简单的剜出术,复发率高达20%~45%。本世纪40年代以后采取分离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复发率在3%以下。因此这一术式已被认为是腮腺肿瘤切除的标准术式。
然而在英国有些作者认为采取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肿瘤及腺叶切除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程度不等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 re y s y ndrome)等不良后果,主张在剜出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如A rmitsted 等报告76例原发性多形性腺瘤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经5年以上随诊仅1例复发;
Mc Ev ed y 报告73例仅2例复发;另有8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经再次局部手术切除后放射治疗,随诊8~12年无复发。同样在英国也有很多医生反对这种作法。如S te v en 和Ho b sle y 分析72例初诊的腮腺多形性腺瘤,采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经1~15年随诊(平均4年)无1例复发,也无永久性的面神经麻痹,F re y 综合征虽有发生,但很少引起患者注意,当向患者阐明发生原因后也无积极治疗要求。我们认为首次合理的术式是治愈的关键,反对简单的剜出术或在这种术式治疗后加用放射治疗。但有些情况,如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体积很小,可以在确认面神经分支情况下,将肿瘤及瘤周部分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剜出术后复发常见,处置上也颇为棘手。原手术区瘢痕的多结节及其和面神经的密切关系使再次手术的术式颇具争议。有些主张将所有肿瘤结节、瘢痕组织及粘连的面神经全部切除;也有主张全部切除腮腺保存面神经,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P ior k o w s k i 等的一篇关于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治疗分析报道:共58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随诊5~25年(平均10年)。采取的术式有保存面神经的全腺叶或浅叶切除、全腺叶或浅叶切除及部分面神经分支切除、全腺叶及面神经切除、单纯切除肿瘤结节等。结论是没有某一术式优于另一术式,每一种都有术后复发,全组再复发率为14%。牺牲面神经、在正常组织内大块切除后行面神经移植的手术虽可达到根治性目的,但术后畸形和功能障碍往往为患者难以接受。按P ior k o w s k i 的观察,因绝对难以防止再复发,保守性的处治仍为不少学者所主张。S amson 等对21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采取次全腮腺切除保存面神经并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平均为
50.5G y (50~67G y )。17例肉眼所见切除干净而镜下见肿瘤残存,经2~11年随诊(平均5.9年)仅1例再复发。另4例肉眼所见即未切净,放疗后有3例复
发。曾经提到放射治疗预防不恰当的术式所发挥的作用值得怀疑,特别是在有肿瘤残存的情况下有可能促使恶性变。在S te v ens 和Ho b sle y 分析的28例复发性混合瘤中有4例恶性变就与术后放射治疗有关。
对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具体情况来处置。例如以前对剜出术的单个复发性结节主张作局部切除而不作解剖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理由是有可能将临床上尚未表现的微小瘤灶切破而造成新的种植。文献上提到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再次复发,其间隔时间较首次复发缩短,原因是肉眼不可见的小瘤灶增殖表现出来了。早年曾遇1例行剜出术后单个复发病例,因认为首次手术非标准术式,于是采取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以期根治;7年以后复查原术区又出现多个复发结节,不得不牺牲面神经全部大块切除(图1)。不主张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只是对那些分离保存面神经可疑有瘤细胞残存或无再次手术机会者给予放射治疗。多次复发会不会造成恶性变?综观文献除给予过放射治疗者有极大的可能性外,一般是极其少见的。恶性变涉及病理组织的诊断,必须有明确的癌灶存在方可成立
。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可采取颌下腺及肿瘤切除。无论在腮腺或颌下腺,防止肿瘤包膜破损和瘤组织外溢是最重要的原则。一旦发生,必然产生种植性复发。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处理原则如前述。
唇、颊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可采取包膜外切除术。腭部者可自骨面掀起将其切除。小涎腺多形性腺瘤采取这种术式很少复发。
【预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