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处理习题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处理习题
一、佳乐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2013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均为0万元。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只有在实际发生时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公司2012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3年3月30日完成,201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于2013年4月1日批准于2013年4月10日实际对外报出。
1、2013年12月1日佳乐公司已经出租的写字楼周围的市场价格比较活跃,佳乐公司决定对该写字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2011年初成本为6 8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2、2013年年1月20日接到A 公司破产的消息,A 公司欠佳乐公司的1000万元货款只能收回50%。佳乐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以前已被告知该A 公司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并已经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
3、2013年3月1日,佳乐公司发现2011年12月1日购买的固定资产300万,使用年限为10年无净残值,在2012年没有计提折旧费用。
4、2013年6月5日佳乐公司对B 公司的投资由于追加资本投入,从而占有B 公司6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从而投资的后续计量也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对丙公司的投资2012年年初账面余额为5600万元,其中,成本为5 000万元,损益调整为6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5000万
元。
5、2013年2月20日,佳乐公司发现在2012年12月31日计算女式衬衣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生差错,该产品的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为16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佳乐公司误将女式衬衣的可变现净值为1200万元。
一、
1、答案:
追溯调整分录
①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80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800×75%) ②借: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1 200(8000-68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 (120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1200×75%)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25(1500×10%)
贷:盈余公积 225(1500×10%)
2、答案:该事项属于日后调整事项。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1000×50%-200) 贷:坏账准备 300
②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
④借:盈余公积 33.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
3、答案: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贷:累计折旧 30
②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
④借:盈余公积 3.3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75
4、答案: 借:盈余公积 9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1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注:对B 公司的投资于变更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5、答案:
①借:存货跌价准备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 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盈余公积 45
二、A 公司2012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2012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
(1)2012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300万元。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3)当期取得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成本为4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市价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违反环保法规定应支付罚款120万元。
(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8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1)判断以上5个事项当中哪些事项产生的是永久性差异,哪些事项产生的是暂时性差异。
(2)计算该企业本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3)做出确认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三、启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7%。2013年度的财务报告于2013年3月31日批准对外报出。启明公司2012年7月销售给大安公司一批货物,货款800万(含增值税)。大安公司于10月份收到所购物资并验收入库。按照合同规定,大安公司应于收到所购物资后2个月内付款。由于大安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到2012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启明公司于2012年12月31日已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6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1500万元,其中740万为该项应收账款。启明公司于2013年2月8日(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收到法院通知,大安公司已宣告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启明公司预计可收回应收账款为80%。
要求:(1)编制补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2)编制调整递延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的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调整盈余公积相关会计分录。
范文二: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形。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上一直采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第四步,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根据上述定义的表述,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 (1)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 (2)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上述留存收益金额,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的利润或股利。例如,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增加了以前期间可供分配的利润,该企业通常按净利润的20%分派股利。但在计算调整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时,不应当考虑由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而需要分派的股利。 在财务报表只提供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比较数据的情况下,上述第(2)项,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即为上期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期初留存收益,可以从上年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获得;需要计算确定的是第(1)项,即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上期期初留存收益金额。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需要注意的是,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并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再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 例:乙公司原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由于采用新准则,按其规定,公司从20×7年1月1日起改用先进先出法。20×7年1月1日存货的价值为2 500 000元,公司当年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8 000 000元,20×7年12月31日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存货价值为4 500 000元,当年销售额为25 000 000元,假设该年度其他费用为1 2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20×7年12月31日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为2 200 000元。 乙公司由于法律环境变化而改变会计政策,假定对其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即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从20×7年及以后才适用,不需要计算20×7年1月1日以前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存货应有的余额,以及对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 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如下表所示: 公司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净利润增加了1 725 000元。其中,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 500 000+18 000 000-4 500 000=16 000 000(元);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 500 000+18 000 000-2 200 000=18 300 000(元)。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2)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其中,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规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对于以下特定前期,对某项会计政策变更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进行追溯重述以更正一项前期差错是不切实可行的: (1)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 (2)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管理层在该期当时的意图做出假定; (3)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大估计,并且不可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存在状况的证据(例如,有关金额确认、计量或披露日期存在事实的证据,以及在受变更影响的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这两类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
范文三:怎么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怎么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答复】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5 项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处理的计量基础.一般地,对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了财务报表项目应采用的列报原则.一般地,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当然,在实务中,有时列报项目的变更往往伴随着会计确认的变更或者相反.
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各有哪几个?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
(1)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从原规定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
(2)坏账核算从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
(4)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应收款项从不计提准备改为计提准备;
(5)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6)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的解答二》规定: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所做的变更,应在首次执行的当期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7)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的解答一》规定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8)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常见的会计估计变更: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的与及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5)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6)债权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7)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8)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的改变。
范文四: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处理方法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处理方法分析
作者:杨利平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3期
[摘要] 企业遇到会计政策的变更,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未来适用法、追溯调整法等。本文简单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处理原则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逻辑,重点论述各种处理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 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选择原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10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4)13- 0017- 01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会计核算方法需要保持一贯性,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变化,核算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经济信息,因此需要采用正确的变更事项处理方法。 1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原则与选择逻辑
企业会计政策变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进行转变;另一种是变更会计政策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更可靠。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有些情形看似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是实际上并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如企业出租设备满足经营需要,此时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为经营租赁;企业当年又租入新的设备,则属于融资租赁;在这两个过程中,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并不相同,但是并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每期应该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更改,只有在国家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或者自行变更的情况下,才能改变原来使用的会计政策。现行的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企业应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依照国家相关法律变更会计政策包括两种情形:若是相关法律在更改的同时明确规定企业依照政策变更处理,企业就依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若是法律没有规定会计处理办法,可以采取追溯调整法。企业若是因为经济环境以及客观条件而变更会计政策,可以采用追溯调整法。在企业无法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积累影响数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应用
2.1 追溯调整法的应用
范文五:年度会计政策变更和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年度会计政策变更和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 编辑整理 : 支票打印软件 编辑 :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一、 年度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某公司 1999年 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 价款 150万元, 不考虑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5年,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公司所得税率 33%,所得 税会计处理采用债务法,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为直线法。该公司按照净利润的 10%提取法 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 5%提取法定公益金,中期不作分配。假设 2003年 1月 1日根 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 计差错更正》对该事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1、累积影响数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单位:元
年度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 直线法折旧额 所得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响 累积影响 数
200050000030000020000066000134000 20014000003000001000003300067000 2002300000300000000 合计 120000090000030000099000201000 2、 2003年 1月 1日账务处理如下:
(1)调整累积影响数
借: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201000
递延税款 99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0
(2)调整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3015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30150
(3) 2003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调整。 ①在 2003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 目 “ 年初数 ” :累计折旧调增 300000元,递延税款调减 99000元,盈余公积调减 30150元, 未分配利润调减 170850元。②在 2003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目 “ 上年 数 ” :管理费用、所得税项目不调,年初未分配利润调减 170850元 . 显然,该事项发生时间 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期间,因此,还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对尚未报出的 2002年度报表相关项目的年末数和年初数(上年数)进行调整。
二、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一)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第 1季度承上例,假设该公司按规定应披露季度 报表。 2001年 1季度,根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其他条件不变。用追溯调 整法进行 2001年度的会计处理。
1、累积影响数计算结果见表 2:
表 2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单位:元
年度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 直线法折旧额 所得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响 累积影 响数
1季度 12500075000500001650033500 2季度 12500075000500001650033500 20003季 度 125000750005000016500 33500
4季度 12500075000500001650033500
合计 50000030000020000066000134000 1季度 1000007500025000825016750 2季度 1000007500025000825016750 2001 3季 度 10000075000250008250 16750
4季度 1000007500025000825016750 合计 4000003000001000003300067000 合计 90000060000030000099000201000 2、 2001年 1季度账务处理如下:
(1)调整累积影响数
借: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134000
递延税款 66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0
(2)调整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201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20100
(3) 2001年 1季度的报表项目调整。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 2001年第 1季度,所 以在公司披露的第 1季度财务报表中就应当对上年度末 (即本年度初) 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 进行调整,对上年度第 1季度利润表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①在 2001年第 1季度资产负债 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目 “ 年初数(2000 年 12月 31日) ” :累计折旧调增 200000元,递延 税款调减 66000元,盈余公积调减 20100元,未分配利润调减 113900元。②在 2001年第 1季度利润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目 “ 上年累计数(2000年 1月 1日至 3月 31日) ” :管理费用 调增 50000元、所得税调减 16500元。注意,本例题不存在利润分配表的调整问题。
会计报表附注应做如下披露:基于管理用设备更新较快,本公司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 定, 自 2001年 1月 1日起, 对其由原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改为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并已按照国家规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了会计处理。 2000年度比较报表 相关项目的数字已经作了调整。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对 2001年年初留存收益的累积影响数为 -134000元,其中,该项会计政策变更使 2000年年初留存收益调减 0元(包括调减 2000年 年初未分配利润 0元) ,使 2000年度第 1季度和 2000年全年度净利润分别调减 33500元和 134000元。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对 2001年度第 1季度损益的影响为:使 2001年第 1季度 净利润减少 16750元,未分配利润减少 16750元。
(二)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第 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
承上例, 假设该公司按规定应披露季度报表。 2001年 3季度根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 和法计提折旧,用追溯调整法进行 2001年度的会计处理。
1、累积影响数计算结果同表 2.
2、 2001年 3季度账务处理如下:
(1)调整累积影响数
借: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167500(134000+16750+16750)
递延税款 82500(66000+8250+8250)
贷:累计折旧 250000(200000+25000+25000)
(2)调整利润分配(由于公司在中期没有分配,所以只需调整利润分配的年初数) 借:盈余公积 20100
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20100
3、 2001年 3季度的报表项目调整。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 2001年第 3季度, 所以
在公司披露的第 3季度财务报告中应当对上年度末 (即本年度初) 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进行 调整, 对上年度第 3季度利润表、 上年度年初至第 3季度利润表、 本年度年初至第 3季度利 润表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
(1)在 2001年第 3季度资产负债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目 “ 年初数(2000年 12月 31日) ” :累计折旧调增 200000元,递延税款调减 66000元,盈余公积调减 20100元,未 分配利润调减 113900元。
(2)在 2001年第 3季度利润表中,应调整的相关项目 “ 上年同期数(2000年 7月 1日至 9月 30日) ” :管理费用调增 50000元、所得税调减 16500元:“ 上年累计数(2000年 1月 1日至 9月 30日) ” :管理费用调增 150000元、 所得税调减 49500元:“ 本年累计数 (2001年 1月 1日至 9月 30日) ” :管理费用调增 50000元、所得税调减 16500元。本例题不存在 利润分配表的调整问题。
会计报表附注应做如下披露:基于管理用设备更新较快,本公司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 定, 自 2001年 7月 1日起, 对其由原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改为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并已按照国家规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了会计处理。 2000年度比较报表 和本年度以前中期有关会计报表的数字均已经作了调整。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对 2001年年初 留存收益的累积影响数为 -134000元,其中,该项会计政策变更使 2000年年初留存收益调 减 0元(包括调减 200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0元) ,使 2000年度第 3季度、第 1至 3季度和 2000年全年度净利润分别调减 33500元、 100500元和 134000元。与此同时,该项会计政 策的变更还使 2001年度第 3季度净利润减少 16750元, 使 2001年第 1至 3季度净利润减少 50250元(其中使第 1季度净利润减少 16750元,使第 2季度净利润减少 16750元)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处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