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统计表的分类
(1)简单表: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主词罗列各单位的名称。如表1所示。
表1.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1999年3月
资料来源:《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5月。
(2)分组表:主词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的统计表,也称简单分组表,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
(3)复合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也称复合分组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
2.按宾词设计分类,可分为宾词简单排列、分组平行排列和分组层叠排列等三种。 (1)宾词简单排列:宾词不进行任何分组,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统计表上,如表4就是宾词简单排列表。
表4 1996~1999年台湾公债发行情况
单位:新台币亿元
资料来源:《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
(2)宾词分组平行排列:宾词栏中各分组标志彼此分开,平行排列。如表5就是宾词分组平行排列表。
表5 各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3)宾词分组层叠排列:统计指标同时有层次地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各种分组层叠在一起.
统计表的主词分组与宾词分组是有区别的:主词分组的结果使总体分成许多组成部分,它们需要用统计指标(宾词)来描述。宾词分组的结果并不增加统计总体的各组成部分,仅仅是比较详细地描述总体已有的各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主词分组具有独立的意义,而宾词分组从属于主词的要求,是为更详细地描述主词的数量特征而设计的。
范文二:统计表的作用
如果你得罪了老板,失去的只是一份工作;如果你得罪了客户,失去的不过是;是的,世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得罪:你给她脸色看,你冲她发牢骚,你大声顶撞她,甚至当 着她的面摔碗,她都不会记恨你,原因很
简单,因为她是你的母亲。
统计表的作用:
?能使大量的统计资料系统化、条理化,因而能更加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 ?利用统计表便于比较各项目(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便于计算(如有些计算表比用公式更简易、明了)。
?采用统计表格表述统计资料比用叙述的方法表述统计资料显得紧凑、简明、醒目,使人一目了然。
?利用统计表易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是否有遗漏)和正确性。
自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范文三:“统计表”的教学
统编教材第十二册“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教学内容,虽然没有提出过多的计算能 力和过高的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的要求,但通过搜集资料,分类整理数据,以及图表的制 作等活动, 能使学生受到生动的德育教育, 并且能在初步学习统计基础知识的同时, 培养 “重 视社会实践,重视调查研究”的意识。 “统计表”的教学,是初步统计基础知识的起始课,它 既不同于计算、应用题等教学,又与计算技能有一定联系,是实践性很强,应用极广泛的内 容,而且是下阶段制作统计图的依据。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克服重计算,重应用题解答,轻 统计表的倾向,按大纲和教材要求,切实教好。 “统计表”一节共4个例题,在结构上有其共 同点:1. 确定调查的内容 (学生身高, 考试分数, 男女生人数, 试验田播种的亩数等) 。 2. 收 集原始数据的方法(记录单的填写,直接记录法) 。3.数据的整理。4.数据的分类(栏目 的确定) 。5.统计表的格式要求与制作。例1、例2是单式统计表,以数据的整理为主;例 3、例4是复式统计表,以数据的分类为主。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统计知识的意 义(为科研、生产服务,是对客观事物的评估,为正确为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才是使学生了 解统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按有关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教学例1时,教师出示 原始数据后, 不宜过早也出现教材中已整理好的统计表, 而应先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你从手 中的记录单中可以看出哪些内容?” (学生的身高、谁最高、谁最矮、1.4米-1.5米的 人数??)之后再学习教材,看看教材是怎样整理数据并制成统计表的。这样能使学生进一 步明白,对调查内容应怎样取舍,对数据应怎样整理,才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从而加深学 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 教学例2前, 设问坡度可略高一些:“如果要了解我们班某一次数学测 验成绩,你打算做哪些工作?(了解每个同学的分数并做记录,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按 10分一段,数一致各分数段中的人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再对调查内容作 适当的取舍,并一起完成表头的设计和统计表的绘制。通过默读教材,使所学的知识清晰地 展现在学生眼前。例3和例4中“内容的分类” 、 “栏别的确定”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 解的难点。 它是从多项具体的内容中, 筛癣提炼出需要统计的内容, 并进行分类。 这些要求, 可通过阅读教材完成,教师既不能包办,也不能一带而过,应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 (表头的设计可由师生共同完成) 。 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逻辑分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般 来说,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进行调查和统计,他们是会很感兴趣的,除了完成教材中的有 关练习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各种有价值的统计资料。如,对捐献 给贫困地区儿童的衣服、文具,书籍统计,某个小组同学每人每月零花钱统计,各年级近视 人数统计等。
范文四:统计表的设计
4.8 统计表的设计
4.8.1 统计表的概念与构成
统计表是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用统计表表现统计资料能合理地、有条理性地、系统地排列和组织统计资料,使人阅读时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便于对照比较。统计表的构成可从形式和内容2个方面看。
表4-19 某市2005年年末各县区人口统计
1.
(1) 总标题。统计表的名称,写在表上端中部。如表4-19的总标题。
(2) 横行标题。横行各组的名称,写在表的左方。表4-19中有5个各县区名称。
(3) 纵栏标题。纵栏各指标的名称,写在表的上方。表4-19中有4个指标名称。
(4) 指标数值。列在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的交叉对应处。
2. 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大部分构成。
(1) 主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各单位或各组别的名称。
(2) 宾词。统计表所要说明的统计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主词列在横行标题的位置,宾词列在纵栏标题的位置。有时为了编排合理和阅读方便的需要,宾词和主词可以互换位置。
4.8.2 统计表的分类
1、按作用分,广义的统计表有调查表,汇总整理表,分析表三种。调查表是用于登记、搜集原始资料的表格;汇总整理表用于表现统计汇总整理结果的表格;分析表是用于统计定量分析的表格,通常是整理表的延续,即在整理表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分析指标的栏目。
2、按统计数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数列表、变量数列表、时间数列表、空间数列表,相关数列表,平衡数列表。这些类别的统计表可参阅本章各节所列的统计表。
3、按分组情况不同,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凡总体未经任何分组,仅罗列各单位名称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简单表;凡总体仅用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称为简单分组表。凡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称为复合分组表。
4.8.3 统计表的设计
设计统计表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
1.统计表形式的设计
(1) 统计表通常都应设计成由纵横条交叉组成的长方形表格,长宽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过于细长、过于泛短和长宽基本相等的方形表,均不符合美观原则,应尽量避免。
(2) 统计表上、下两端的端线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表中其他线条一般应以细线绘制。但某些必须用明显线条分隔的部分,也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统计表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
划线,采用不封闭的“开口”表式。
(3) 统计表各横行如需合计时,一般应将合计列在最后一行,并在合计之上划一细线。各纵栏如需合计时,一般应将合计列在最前一栏。
(4) 复合分组列在横行标题时,应在第一次分组的各组组别下后退一、二字填写第二次分组的组别。这时,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就成为第二次分组各组小计。若需进行第三、四次分组,可按此类推。
(5) 复合分组列在纵栏标题时,应先按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分别列为各大栏,再按第二次分组的组别分别将各大栏分列为各小栏,并在各小栏前加列一小计栏。余者按此类推。合计栏(行)仍列在最前一栏。复合分组的第二次以后的分组如果没有必要列出所有组别时,应在所列出的组别前注明“其中”字样,以表示只列出了部分组别。
(6) 统计表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可按栏次编号。习惯上对非填写统计资料的各栏分别以(甲)、(乙)、(丙)??的次序编栏,对填写统计资料的各栏分别以(1)、(2)、(3)、
(4)??的次序编栏。各栏统计数字间有一定计算关系的,也可用数学符号表示其计算关系。有些横行较多的表,也可同样编行号。
2. 统计表内容的设计
(1) 统计表的总标题应当用简练而又准确的文字来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以及资料所属的空间和时间范围。
(2) 统计表的主词和宾词之间必须遵守相互对应的原则,以便表明统计表中任一指数值反映的量所属的社会经济性质及其限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
(3) 统计表各主词之间或宾词之间的次序,应当按照时间的先近、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编排。某些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联系,如先有计划、后有实际、才有计划完成相对数;上期结余、加本期收入、减本期支出、等于本期结余数,等等,则应根据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合理编排。
(4) 指标数值的计算单位应按下述方法表示:当表中所有指标数值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应将计量单位写在表的右上方,当同栏指标数值采用同一单位计量,而各栏的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应将计量单位标写在各纵栏标题的下方或右侧,并用半圆括号括起来。当同一横行用同一计量单位,而各行的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可在横行标题后添列一计量单位栏,用以表示横行计量单位。
3.统计表制表技术要求
(1) 文字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数字应填写整齐、数位对齐。
(2) 当数字为0时要写出来,某格中不应有数字时,要用符号“一”表示出来,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值小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当某项数字资料可免填时,用符号“X”表示。统计数字部分不应留空白。当某些数值与上、下、左、右的数值相同时,亦应填写该数值,不得用“同上”、“同左”等代替。
(3) 对某些需要特殊说明的统计资料,应在表下加注说明。
(4) 统计表填写经审核后,制表人和主管人都应签明,并加盖本单位公章,以示负责。
范文五:简单的统计表
“简单的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8页例2及做一做,第31页第6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感知简单统计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 果。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3张小白纸、26张表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由课前播放的《爸爸去哪儿》音乐谈起,引出例题例2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不同标准下的不同分类
(1)出示例2
要求:给这些人进行分组。
(2)小组交流。
要求:?小组中商量是怎么分组的。
?数一数,每组各有多少人?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3)小组展示。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板书:按男、女分:
(4)我们来看看他们小组是怎样纪录的:先横着来看,第一行纪录着什么呢?用笔在纪录结果“男、女”下画一条线,第二行纪录了什么呢?竖着看,第一列纪录着男的有6人,第二列呢?(边说边画 3条竖线。)看!我们画出来一个表格。为了让看表格的人知道第二行的数字表示什么,我们要在前面再加一条竖线,并在数字的前面一列写上“人数”。
2.引出课题:简单的统计表
3.学生完善记录结果,制成统计表。
4.展示不同分法。
5.(预设)还可以这样分:课件出示。
按左、右分:
6.小结经历统计过程
板书:分类----数数-----填数
7.观察2个统计表,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和相同的 地方?
小结: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给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1)交流要求: ?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全班汇报。
2.完成课本p31第6题。
(1)小组合作填表,展示。
(2)观察统计表,合作完成问题。
(3)全班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整理自己的书包,并根据里面的实物进行分类,把分类结果制成一份简单的统计表格。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统计
分类-------------数数-------------填数
按男、女分:
分类的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按大人、小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