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重庆名称的由来
重庆历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纪是周代封巴国首府。巴,是武王伐纣后封给姬姓的一个小国。巴就成为此地最早的名称。秦统一中国后,在此设置巴郡。到汉朝因其城紧靠长江,便改名为江州。在隋代又因其靠近嘉陵江,嘉陵江古称渝水,故又改称渝州。重庆称
宋朝年间,这里有个地方官名叫赵谂的准备谋反。宋徽宗杀了赵谂,认为渝州含义不好,于是下令改为恭州。意思是想让这里的人以后都恭恭敬敬地顺从赵家的统治。宋光宗继父位,先封自己为恭王,于1190年当了皇帝。他认为,先封王,后称帝,是
重庆是一个历史名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以江州(今重庆)为府,后几易其名(改渝州、恭州),为历朝重镇。南宋时,赵敦封恭州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于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1929年重庆正式设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并于同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改重庆为直辖市。1940年定为陪都。1949年重庆解放后,为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驻地,属西南行政委员会管辖。1953年3月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西南大区撤销,生态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重庆在中央实行计划单列,作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享受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呵呵
重庆历史悠久,公元前十一世纪是周代封巴国首府。巴,是武王伐纣后封给姬姓的一个小国。巴就成为此地最早的名称。秦统一中国后,在此设置巴郡。到汉朝因其城紧靠长江,便改名为江州。在隋代又因其靠近嘉陵江,嘉陵江古称渝水,故又改称渝州。重庆称
范文二:重庆各县区名称的由来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
重庆历史悠久,单从地名来讲,重庆主城及各区县的名字也都是各有特色的,每一个区县都有着非常
隽永的名字,词旨优美、意味深长。
重庆:
从意思来看:双重喜庆!
从结构来看: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千里广大,是为重庆!
三千多年前,巴人都江州(重庆),即江中之岛。以后又称巴郡,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
渝北:
重庆古称渝州(因嘉陵江古称渝水),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
江北:
以位于长江、嘉陵江之北得名。
渝中:
重庆古称渝州(因嘉陵江古称渝水),以位于重庆城区中部得名。
南岸:
以其位于重庆市区长江南岸得名。
巴南:
巴南区的前身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立国建都。秦代置巴郡,南朝齐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改称巴县并沿袭至1995年。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成立巴南区。“巴”由来,据《巴县志》:“巴之得名,以阆白二水曲折如巴字。”最初巴既是地名,又是族名。另一说,古代巴人崇拜蛇,巴字宛如蛇形,以此造字。
沙坪坝:
1939年建置重庆市沙磁区,1950年建置为重庆市第三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
据说南宋光宗在重庆即位当皇帝时,天上飞来九条龙,盘踞在一高坡上,后来这高坡就被人们称为“九龙坡”
大渡口:
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有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
璧山:
“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璧山,至德二年置县,因山为名”。还有一说:因境内有山形似玉璧,故名。
北碚:
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南川:
南川之名始于元世祖时期。南川者南江之别名也。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以南川之名名其发源县。
万州:
长江在蜀中的各支流汇集于此,东出夔门。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得名。杜甫有诗云“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奉节:
唐贞观23年,因旌表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奉公守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城夔州,不用多说,“长江三峡的起点”就够有意境)
云阳:
北周更县名为云安。宋开宝六年(973年)升县为军。宋熙宁四年(1041年)升云安监为安义县。八年(1075年)撤安义县,户口归属云安县。宋末,云安军废。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立云安军,属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军为州,名云阳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为县,名云阳县至今。因位于长江之北,古有“北阴南阳”、“水北为阳”之说,故名。
巫溪:
远在唐虞, 即以“巫”称。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升降”于巫山(巫溪沿岸诸山原本巫山),以采“百药”;巫咸民赖盐业而兴,“百谷所聚”。春秋时,巴联秦楚灭庸,得巫盐;战国时,
楚取巴巫盐立巫郡,后秦取楚巫郡立巫县。史载万顷池(今巫溪红池坝)即为春申君故居。
巫山:
以上古唐尧时代巫咸(尧帝的御医)而得名,春秋战国为楚国巫郡,秦汉改郡为县,时名巫县,距今2235年。
城口:
城口名缘山形地势。“据三省之门户名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旧志作者误以为城口毗邻陕鄂,实际不与湖北接界)
开县:
开县历史悠久,古属梁州之域。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216)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后因境内南河古称开江,州、县由此得名。(开县是中国的锦橙之乡,刘伯承、刘帅的故乡,重庆两个开国元帅~!)
忠县:
为纪念战国时期为保城池而自刎的巴国巴蔓子将军(忠州人),唐贞观八年(634年)置忠州,以意怀忠信为名。(忠县出了三个大忠臣:战国巴蔓子、三国严颜、明末秦良玉。不辱其名!)
梁平:
西魏元钦二年(553),置梁山县,以境内高粱山为名。解放初,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遂以境内有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梁平是平原,有小成都之称~)
石柱:
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开始建县,因县城南宾镇东部万寿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而得名。(石柱是个好地方~《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发源地,明末秦良玉在石柱任土司,抗清剿匪、保境安民。忠、丰、石三地老百姓至今仍然怀念她)
垫江:
“垫江”地名的由来,历史悠久。早在巴国时已有垫江之名。秦国在江洲设置巴郡,下辖有垫江县(今合川市合阳镇),是“垫江”作为县名之始。(垫江县已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酆都(丰都):
因境内有平都山,东汉始设县称“平都县”。隋朝时,隋文帝巡游到此见江中有一沙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非常喜爱。于是将沙洲赐名为“丰稳坝”,将“平都县”改称为“丰都县”。(历史上著名的鬼城,神曲之乡~)
彭水:
隋置彭水县。因彭水得名.彭为鼓声,黔江峡水澎湃之声似彭,因名。1983年改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之驴》的“黔”是指古代“黔州”即今四川“黔江”流域(据彭水县作协主席,黔中文化研究先行者蔡盛炽的观点,“黔之驴”的“黔”当指今之彭水。唐代之“黔驴”不是贵州驴。)#p#副标题#e#
黔江:
邑有黔江,自思州发源,凡五百余里,与岷江会于涪州之东,水常湛然流底,以其出于黔州,呼为黔江。县以江命名。
酉阳:
因县在酉水之阳,故名。1983年改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湘行散记》里经常提到酉水啊~《黄杨扁担》里面唱的“柳州”其实是“酉阳”,方言的缘故,都说酉州的姑娘好哇~~个个姑娘会梳头啊~~”)
秀山:
因境内秀美山峰"高秀山"而得名,乾隆元年(1736年)以邑梅、平茶、石耶、地坝四洞疆域并割酉阳东南境石堤、打妖、宋农、晚森等土司据地,始置秀山县(县治今中和镇)。
长寿:
唐代武德二年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
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一说长寿山独平衍曲折,形如寿字而言,取以名县。
涪陵:
因乌江古名涪水,巴国君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涪陵是重庆之前的巴国故都)
武隆:
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一统志》载:今核桃乡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万盛:
1955年1月21日,由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及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个镇6个乡及綦江县
青年乡、建设乡、金灵乡(包括南桐煤矿、东林煤矿区域),建立重庆市市辖区重庆市南桐矿区。1993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
綦江:
綦江(河流)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县因綦江为名。
江津:
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津”就是渡口。(开国元帅聂荣臻的故乡~!)
铜梁:
因县城东铜梁山而得名。其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小陈楠的故乡。这座铜梁山在合川,因为铜梁以前归合川管辖。)
合川:
合州“以涪江自梓、遂州来,至州南与嘉陵江合流,因名合州”。今合川区亦取涪江与嘉陵江合流之意。合川古名垫江(原为亵江,取嘉、涪二江在城北鸭咀的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并沿袭至今)。(其实合川是三江合流的宝地:嘉陵江、涪江、渠江。钓鱼城就位于三江合流之处,神奇的英雄之城!)
潼南:
该县设置于梓潼镇,归潼川府(原治四川三台,后移至泸州)辖,地居府南,因名潼南。(潼南为杨尚昆同志的故乡)
双桥:
双桥区由两个镇组成,双路镇和通桥镇,一个街道办事处(龙滩子街道),“双路”、“通桥”各取一字,故名双桥。1975年从大足分离出来的独立区。因为复杂的经济原因,与重汽有关。
永川:
一说,山川阔远,因名永川县。另有一说,因县治有三河汇流(今三岔河),形如篆文“永”字,永川故名。(意境深远~~~与大足、荣昌同为“棠城”“海棠香国”。唐《百花谱》: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土人珍为佳果。古昌州辖永川、大足、昌元【今荣昌县】、静南四县,永川于776年置县,是昌州最大的县,后静南792年撤县并入永川、大足、荣昌。)
大足:
大足县始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界内有大足川。(与永川、荣昌同为“棠城”“海棠香国”。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的洞窟石刻类遗产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选,重庆两个世界遗产之一。)
荣昌:
“唐乾元中于此置昌州及昌元县,今名洪武四年改,以介于荣州也”。当由荣州、昌州二地为名(与永川、大足同为“棠城”“海棠香国”)
(编辑:)
范文三:名称的由来
西域历史地名教学中的音韵学运用
—从岑参诗中的西域地名谈起
西域历史地名的语音变迁涉及对音及古今音变化问题 ,需要利用音韵学知识来厘清其演化脉络 。 作者通过对唐代岑参边塞诗中记录的一些地名的语音变迁作简单梳理,分析声、韵、调的变化对历史地名语音的影响 ,可以对历史地名的教学和研究起到参考作用。中国历史地理书籍众多 ,历代官私都有编著 ,据不完全以把入声字的辅音韵尾都记录出来 , 造成和唐代地名用字完全。
西域史地典籍受当时语音状况的影响 , 所保留的地名变体颇多 。 有些地名前后之间的语音联系较为明显 ,如《新疆识略 》中所记 “色尔奇布 ”和 《西域图志 》中所载 “色尔启布 ”,两者实为同一地名 ,现代汉语中 ,“奇 ”与 “启”唯声调不同,可凭表面联系来推测,还不需要专业知识加以判断,。而有些地名的语音联系则较为复杂 ,不易分辨 ,如 《汉书〃西域传》:“五曰高附翖侯,治高附城。 ”“高附”即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两个地名以现代汉语读之 ,相去甚远 。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音韵学知识 , 以便在历史文献教学过程中进行很好的解读 :汉代语音属于上古音系统 ,“高 ”古音见bul],与“高附”两字上古音的组合比较接近。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一生两次游历西域 ,入幕安西 、北庭都护府,写下了60余首写实性很强的边塞诗。 其中所记录的70余处西域地名 , 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地理颇有益处。 现以岑诗中的部分唐
代地名为例,结合音韵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分析西域史地文献中的地名语音变化 。
一、入声字的影响
就传统音韵学而言 ,唐代属于中古音系 ,其声调分为平上去入。 元代以后,入声字派入三声,逐渐消失。 至于明清时期, 入声字则除了在诗歌中应用之外 , 已不在共同语中使新疆鄯善县“辟展”乡。 “昌”和“展”今读声母不同。 在中古音系中 ,“蒲昌 ”之 “昌 ”在 《广韵 》中是昌母阳韵 ,“辟展 ”之 “展 ”在《广韵》中是知母狝韵,属于两个不同的声母。 两者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上古音到中古音的声母变化来说明 :清代古音学家钱大昕曾提出“古无舌上音”之说,即“知彻澄”三母上古归入 “端透定 ”三母 ;黄侃又提出 “照三归端 说 ,即 “照 ”组三等字 ,“章昌船书禅 ”母在上古归入 “端透定 ”母 可推,“昌”和“展”的上古音系中发音部位相同,旁纽双声,声母相同。“蒲”在 《广韵 》中是並母模韵 ,今读为pú,看起来与 “辟 ”声母相同 ,与韵母存在差别 。 实则不然 ,还要从声母变迁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成书于宋仁宗时期的 《集韵 》和 《广韵 》一样 ,都属于中古音系其中记载了 “蒲 ”有另一发音 ,並母铎韵 ,入声字 ,读为bò,白各切,韵母拟音为[ɑk],用于地名。 並母为浊声母,中古音转到现代汉语语音所遵循的 “浊音清化 ”原则是 “平送仄不送”[8]P116:並 ”为 “帮 ”组字 ,双唇音 ,平声字 (今一 、二声 )读送气音p,滂母 ;仄声字 (今三 、四声及入声 )读不送气音b,帮母 。“辟”《广韵》並母昔韵,入声字,声母本应读b,因是入声字 ,故今音转为p,《集韵 》中 “辟 ”字仍有一音作帮母麦韵 ,读bó,博厄切,韵母拟音为[覸k]。 [ɑ]、[覸]都是低元音,区别在于舌位前后问题,音近可以旁转。因此 ,“蒲 ”、“辟 ”中古音同属 “並 ”母,清化后为 “帮 ”母 ,宋代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记此地名为“宝庄”,“宝”在《广韵》中是帮母皓韵 ,可以看出 此地名原读 “帮 ”母 ,至明代陈诚《西域行程记 》读此为 “必残 ”, “必 ” 《广韵 》帮母质韵 ,仍为“帮”母。“辟”字在《广韵》中有滂母昔韵(pi)、帮母昔韵 (bi)两音。而“辟展”之“辟”应读“帮 ”母 ,“昔 ”韵拟音 [ǐεk],入声 。 前文已提及,入声字在变迁过程中,先以[-揲]结尾,后主要元音与韵头合并为 [i],韵尾 [k]脱落 ,遂音由bo转为bi再与 “辟 ”的pi音相混,故至清代,对音则用“辟”作记录。
三、古韵母的变迁
岑参西域诗中录有战事诗数篇 ,其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中提到了 “播仙 ”这一地名 ,李志敏认为唐代的“播仙”即是“鄯善”之音转,指代“鄯善人的部部族”。启元年(886)十二月廿五日书写沙、伊等州地志 》(斯0367)中云“且末郡,上元三年改幡仙镇 ”知,[11]P157“播仙”又称“幡仙”。今音来看,“播”读bo,“幡 ”读fan,差别较大 。 中古音系中 ,“播 ”过韵 (戈部 ),拟音为 [uɑ],“幡 ”元韵 ,拟音为 [ǐ耷],韵母韵》非母元韵,与“幡”的中古音韵母相同。“幡”《广韵》敷母元韵。 “仙”《广韵》心母仙韵 。 “鄯、善”《广韵》均为禅母狝韵。“狝、仙”除了声调不同外,属于同一个韵部。 且“元”韵与“仙”韵都是三等韵,同属“山”摄,语音上的以把入声字的辅音韵尾都记录出来 , 造成和唐代地名用字颇显不同。岑参西域诗中4次提到 “赤亭”这一地名 。 如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 ,火山五月云更厚 。 ”敦煌文书 《西州图经 》中即有 “赤亭道 ”的称呼 ,可知 “赤亭 ”为唐代地名。如《新疆识略 》作 “齐克腾木 ”,《辛卯侍行记 》作 “七克腾 ”,今地名为新疆鄯善县七克沁镇。低后元音ɑ滑向高后元音u,属于前响复元音韵母,又为平声,发音长远,音近于“喀”[kɑ:]。 “附”古音並母侯韵,拟音为[bǐwo]。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到“古无轻唇音”,中古音中唇
齿音 “非敷奉微 ”是从上古音 “帮滂並明 ”中分化出来的,即现代汉语f声母,在上古时期 ,读为b、p。 故 “附 ”的读音略同于“剖”,缓读则音近“布尔”。今喀布尔读为[`kɑ:bul],与“高附”两字上古音的组合比较接近。李启文对 《古今韵会举要 》韵部进行归并 ,发现入声字在消失的过程中 ,其韵尾先变化为喉塞音 [-揲](中古汉语零声母影母即喉塞音,发音近于[i])。 因此,“黑”《广韵》晓母德韵,拟音为[x藜k],今普通话读音为hei,韵尾[k],变为[-揲],再变为[i]。 “海”在《广韵》中是晓母海韵 ,上声字 ,主要元音与黑”相近,今天上海话中的“海”仍发为[hE][i],与今音“黑”韵尾相同。 由此可以窥见,“羊黑”变为“洋海”的过程。“赫”在《广韵》中是晓母陌韵,入声字。 “格”在《广韵》中是见母陌韵,②“见、晓”属于牙喉音 ,可以通转 。 “赫、格”所属的“陌”韵,拟音为 [ek],韵尾与 “黑”同,主要元音都属于央元音。 [8]P41因此,“洋赫”、“英格”与“羊黑”一样,入声韵尾脱落变化,变成了今天的“洋海”。
二、古声母的变迁
岑参诗 《经火山 》中出现了 “蒲昌 ”这一地名 ,即今天的唐“赤亭”在清代史地文献《西域同文志》称“齐克塔此外,韵母的变化还存在于不同语言的翻中 ,前文所提到的“赤亭”和“蒲昌”即存在这一问题 :“亭”和“昌”的韵母与“塔木”、“展”的韵母皆有不同。 “展”狝韵,属于仙部 ,拟音为[ǐεn],“昌 ”阳韵 ,拟音为 [ǐa耷],两字主要元音一为不圆唇前半低元音、一为不圆唇前低元音,舌位相近。 岑仲勉在《吐鲁番一带汉回地名对证 》中指出 ,回纥译汉语的对音 ,往往将后鼻音[耷]促收为前鼻音[n],故“昌”后鼻音和 “展”的前鼻音在对音中声音相近 。 两字韵母可以通转 :“亭 ”青韵 ,拟音[ie耷], “塔木 ”为 “tim”或 “tam”。 [a]、 [e]一为不圆唇前低元音 ,一为不圆唇前半高元音 ,舌位相近 ,加上唐代于阗译金刚经,[n]、[m]鼻音通转颇多 。韵尾混同的现象 , 在对音中是较为常见的 。 这样 ,“昌 ”与“展”、“亭”与“塔木”的韵尾变化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6 “
[2]
范文四:福建名称的由来 “福建”名称由来
“福建”名称由来
名称由来
“福建”之名乃因境内有福州、建宁(建瓯)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以后,历经变易,自清代置福建省至今。福建省有”七闽”、”八闽”之别称,习惯称”八闽”。所谓”八闽”,是因为元代行中书省制,置福州、建宁、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等八道(府),因而得名。
闽越国
福建在古代原为越族人居住区。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善于驾舟行筏、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秦在福建设置闽中郡(有名无实);前202年,汉朝刘邦封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为闽王,封福建为闽越国。无诸在武夷山城村修建闽越王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派大军灭闽越国,焚燬城池宫殿,举国迁往遥远的江淮内地。西汉末年在今福州设东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浙
1
江绍兴一带)。
六朝时期
三国时期,福建属吴,开始有少量汉人移居福建,遂设置建安郡,出现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城镇——晋安(即福州)。晋及梁时期,建安郡先后分设为晋安、建安、南安三个郡。汉人移民有8个姓氏较多:林、黄、陈、郑、詹、邱、何、胡。 隋朝废三郡置泉州,后又改为建安郡。
唐宋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称),始出现福建名。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先为王氏的闽国,后来为南唐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宋朝置福建路,统辖六个州(福州、建州、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与两个军(邵武军、兴化军)。1278年(元朝至元十五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省会迁福州。宋元时期,泉州发展成国际著名的港口,市内形成大批外侨(主要是阿拉伯人)定居的居留地”蕃坊”,当年留下的清真寺一直保留至今。 明清
明朝置福建布政使司后,又改路为府。宋代的六州两军以及后来改称为八个路或八个府的区划建制(“八闽”的由来)。在明代,倭寇(日本海盗)经常骚扰福建,政府宣布海禁,福建正常的海上贸易受阻。明末1645年7月19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福京天兴府)登基,年号隆武。1646年10月6日被清军俘虏。此后,郑成功(国姓爷)先后以厦门和台
2
湾为基地继续抵抗清军大约40年之久。 清代,增设了福宁府和龙岩州、永春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随后大批汉族从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移居台湾。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单独设省。清朝时福州是与琉球国贸易的规定口岸。
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厦门和福州辟为通商口岸,向外国商人开放。1902年在厦门还开辟了鼓浪屿公共租界。在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1883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袭击了马尾军港。1895年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得以收回。福建还是近代西方传教士人数最多也最活跃的省份。
清朝以后
辛亥革命后,历届政权均设置福建省。
1933年,19路军兵变,福州成为中华共和国临时首都。
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铁路(直到1956年建成鹰厦铁路),因而阻碍了该省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联系。
1949年国共内战后, 福建省分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实质管辖,双方的行政区划中也都设有福建省。本条目为符合中立原则,将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观点,之后再依据中华民国观点加以说明,特此志之。
3
www.zxnjjj.com
www.cjdztx.com
www.jnxdx.com
www.wxkl365.com www.sh-chengqi.com www.yxhjchina.com www.yzjwbz.com www.shengzesmt.com www.tengdayj.com www.wxshengkai.com
4
范文五: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名称,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他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名称。但是在古时?候,中国这个词?语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当时大禹的?儿子启在安?邑建都,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夏县?禹王一带。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当时,夏朝的先民?自称“华夏”,也简称“华”或“夏”。至今我们海?外同胞称为?“华侨”也是有据可?依。从字义上讲?,“华”有美丽的含?义,“夏”有盛大的意?思。连起来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词。
华夏族人称?其边境少数?民族为“蛮”“夷”“戎”“狄”,自称“中国”。此时“中国”的“中”字,代表天下之?中,也有美好的?含义。像山东河南?一带的方言?“中”,还有这个意?思。“国”的含义是城?、邦,中国就是美?好的城邦,中央之城,中央之邦。“中国”的概念就是?天下之中最?美好的城邦?。这时,“中国”所指的地域?,仅仅是中央?之城。到了周朝,“中国”所指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周公所著《尚书梓材》记载:周天子得天?下,分封诸侯,上告祭天,“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句话中“中国”一词就是指?周朝统治下?的全国。中国由中央?一城扩展到?包含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以后,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又把不属于?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者?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一名才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