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引用歌曲的诗句
被歌曲引用?的古诗词中?的诗句
1.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渐渐恨?之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2.《别亦难,.《无题》-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 (也) 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始干啊 相见难啊 别亦 (也) 难
3.《君莫攀》,敦煌曲子词?《望江南》
君莫攀攀我?太心偏 今日相见一?曲上青天 红红花开谁?家门前 恩爱一时间?
4.《新鸳鸯蝴蝶?梦》,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昨日像那东?流水 离我远去不?可留 今日乱我心? 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明朝清风 四飘流
5.《相思已是不?曾闲》,蜀妓《鹊桥仙》
怎奈后园花?枝又都高过?竹篱 叮风铃代替?了檐溜点滴? 相思已不曾?闲更那得功?夫咒你
6.《梅花三弄》,金代(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销魂梅花?三弄
7.《床前明月光?》,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8.《孔雀東南飛?》
幾千年來的?故事,竟不曾喚醒?猶豫地妳; 為什麼無可?奈何,『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9.《念奴娇》,北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的雪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0.《鸳鸯锦》,北宋(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月时? 花市灯如昼? 旧时天气旧?时衣 点点滴滴成?追忆。
11.《几度夕阳红?》,明代(杨慎《临江仙》
往事不能忘? 浮萍各西东? 青山依旧 几度夕阳红?
12.《庭院深深》,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堆积出这样?一句 这样一句 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
13.《月落乌啼》-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家家无火对?愁眠
东家没有米?和面 南家没有油?和盐
14.《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15.《看穿》,明代(唐伯虎《桃花庵歌》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是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6.《送伊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伊人温柔 我却牵不住?伊的手 背影已远走? 唯见长江天?际流
17. 《佳人曲》,汉代.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18.《情深深雨濛?濛》,南朝(李煜《望江南》,唐代(杜牧《江南春》 多少楼台烟?雨中 记得当初 你侬我侬 车如流水马?如龙 尽管狂风平?地起 美人如玉 剑如虹
19..高胜美《青青河边草?》,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边草? 悠悠天不老? 野火烧不尽? 风雨吹不倒?
20. .《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21. .《采莲曲》-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飞飘香袂空?中举
22. .《钗头凤》,南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23.《淡淡幽情》—独上西楼_?词牌:相见欢 [南唐]李煜词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4. 但愿人长久?_词牌:水调歌头 [宋]苏轼词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 今夕是何年?
25. 几多愁_词?牌:虞美人 [南唐]李煜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6. .《月满西楼》-宋代.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7.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28. .《好了歌》-清代.曹雪芹《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29. .《玉楼春》-南唐.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30. 《醉花荫》—《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31. 《人面桃花》—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是对人常?带三分笑
32.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33.《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是 很 遥 远 的 事 情 。
34.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35.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36. 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范文二:作文的诗句引用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王?勃》)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6(大自然?就是一口大?教室,那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看到?大海,就可?以学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阔胸怀;?我们看到大?山,就可以?学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崇?高思想境界?;我们看到?小溪,就可?以学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临沂中考?满分文《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
18(失?意时吟一曲?高歌向天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得?意时,“恰?似沧海巫山?,看遍浮华?万千,不屑?过眼云烟”?。成功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至凌?云处仍虚心?”;失败时?,有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
?
范文三:引用诗句的作文
引用诗句的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常用诗句,绝美引用
常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常相知。——曹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
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
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书到用时方
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篇二:高分作文中引用较多的现代诗文
高分作文中引用较多的现代诗文
01、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感谢》汪国真)
02、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快乐都陪伴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旅行》汪国真)
0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热爱生命》汪国真)
04、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汪国真)
05、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选择》汪国真)
06、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飞
鸟集》泰戈尔)
07、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飞鸟集》泰戈尔)
08、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飞鸟集》泰戈尔)
09、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飞鸟集》泰戈尔)
10、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泰戈尔)
11、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飞鸟集》泰戈尔)
12、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飞鸟集》泰戈尔)
1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冰心)
1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上)
15、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裴多菲)
1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1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18、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
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0、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卞之琳)
21、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鲁迅)
2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藏克家)
2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海子)
24、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泥土》)
25、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土》)
2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二、
高分作文中引用较多的古代哲理名句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
舒。(《菜根谭》)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
9种开头方式助你高考作文夺高分
万事开头难,但开好了头也就成功了一半,下面的9种方式肯定能助我们中、高考生一臂之力。当然,写好了开头还只是开始,
其后的主体部分、结尾等仍需我们智慧的大脑、生花的妙笔和美观的文字,写就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文。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中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S_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篇三:满分作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满分作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记叙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请看2008年中考满分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
中得到了快乐》)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王勃》)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
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会说他不是一位千古难求的民族英雄,(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遍地野花芬芳》)
12(在通往山顶的过程中,我会尽情的享受那鸟语花香,细水长流;会坐在石阶上,享受“清泉石上流”快感;会体会那“人闲桂花落”的闲情;会聆听那“时鸣春涧中”的天籁之音;会享受
在那崎岖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享受“万花丛中一点红”,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惬意。(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一路风景》)
13(当年华流过,在每个时光的间隙中享受听雨的惬意。或是“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干净,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柔美,或是“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潇洒,都是一种纤尘不染的天籁之音。(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4(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5(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6(大自然就是一口大教室,那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看到大海,就可以学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阔胸怀;
我们看到大山,就可以学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崇高思想境界;我们看到小溪,就可以学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临沂中考满分文《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18(失意时吟一曲高歌向天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得意时,“恰似沧海巫山,看遍浮华万千,不屑过眼云烟”。成功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至凌云处仍虚心”;失败时,有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一)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03年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
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
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04年福建考生《照海
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二)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a href=“http://www.bdfqy.com/yong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父鼋嵌壤唇 徊讲 鲋髦迹 蜗笊 环 硇裕荒?苍僖运臻 摹安皇堵 秸婷婺俊笔战崛
摹,酃廴 模 〉胶么Φ囊 谩?度牍诺涫 剩 ?a href=“http://www.bdfqy.com/zhel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范文四:常引用的诗句
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引用者:尼克松 (美国第37任总统)
背景说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在祝酒词的最后引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的句子:“Chairmanhas written: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and alwaysurgently;the world rolls on,time presses。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hour!(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在赢得全场掌声后,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This is the hour,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people。(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更为前句增色。而此时,是中美中断了20年的联系逐渐恢复正常的时候,两国渴望接触,这句诗词的恰当引用,准确地表达了他希望中美邦交正常化的迫切心情,赢得了满堂彩。
二、“今世褦襶(nàidài)子,触热到人家。” ——(晋?程晓《嘲热客》) 引用者:卡特 (美国第39任总统)
背景说明: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卸任后,在1981年8月24日来到北京。当是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此诗出自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摇扇髀中疾,流汗正滂沱。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其中“主
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这两句,很符合卡特的身份:已经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啊。
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引用者:里根 (美国第40任总统)
背景说明:1984年,好莱坞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在国家主席举行的欢迎晚宴上,里根在祝酒辞中说:“Many centuriesago,Wang Po, 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wrote,?Although we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having a goodneighbor。?(很多年前,一个叫王勃的中国诗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用古诗来表达中国美国虽然隔着太平洋,但是中美还是像邻近朋友一样。
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经》)
引用者:里根 (美国第40任总统)
背景说明:仍然是1984年,在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欢迎晚宴的第二天。也许他觉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较浅显,还不够减轻中国主人对他这个老牌右翼保守分子的疑虑,里根在这天中国总理晚宴上的祝酒辞中加了一句加大互信力度的话:“…let us be of the same mind。 And as a saying from?The Book ofChanges? goes,?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their sharpnesscan cut through metal。?(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
经》中一句话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明代?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
引用者:老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
背景说明:老布什总统1989年春访华,在祝酒辞里,老布什说:“There's a Chinese proverb thatsays:?One generation plants a tree;the next sits in itsshade?(有一个中国谚语这样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此称赞中国人正在栽种改革之树,而且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
六、“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引用者:老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
背景说明:还是在老布什总统1989年访华的那个欢迎晚宴上,在引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后,老布什提到他和芭芭拉在中国旅行的难忘经历,特别是杜甫的老家四川。老布什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where we relished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couldalmost hear the poet Li Bo's description of ?the monkeys who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stopping。?(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描述)”,似乎在暗示中美关系已经冲破重重阻力破浪前行。
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篇》
引用者:克林顿 (美国第42任总统)
背景说明:1998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的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
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上,克林顿的讲话也带有厚重的历史感:“Let us give new meaning to the wordswritten in the ancient Book of Rites, what you call the Li Shi: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让我们给《礼记》这本历史古书的文字赋予新的意义: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
克林顿所说的“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是《礼记》的《礼运》篇第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孟子?万章(下)》
引用者:克林顿 (美国第42任总统)
背景说明:1998年克林顿参观完西安后,在北京的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的思想”,他所引述的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A good citizen in one community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the community; good citizens of the world will befriend of theother citizens of the world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孟子这段话出自《孟子?万章(下)》,读来相当绕口,大意是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也就是说,伟大的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很愿意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交朋友。这样的话从美国总统口中
说出来,当然让中国人十分受用。
八、“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夏书》) 引用者:小布什 (美国第43任总统)
背景说明:小布什文采不高,口齿不清,但是也咬文嚼字地引用过中国古诗词。
2005年11月,在访问中国之前小布什在日本京都发表了关于民主与自由的重头演讲。在演讲的最后,他说:“Thousands ofyears before Thomas Jefferson or Abraham Lincoln,a Chinese poetwrote that,?the people should be cherished,the people are the rootof a country;the root firm,the country is tranquil? (在托马斯 ?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这句话出自《尚书?夏书》中的“五子之歌”,原文是“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尽心下》)
引用者:奥巴马 (美国第44任总统)
背景说明:在2009年7月开幕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奥巴马引用了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并解释说,美中两国的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他说,双方都应注意随时维护这条道路,即便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时候,也不要让这条
道路被荒草埋没。
奥巴马这段讲话的英语原文是:“Thousands of years ago,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said:?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if used,becomes a path in ashort time,but,if unused,becomes blocked by grass in an equallyshort time。?”。
十、“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引用者:奥巴马 (美国第44任总统)
背景说明: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四楼宴会厅发表演讲,他谦虚地说自己的中文远不如中国年轻人的英文,演讲期间他说:“Consider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future。(?温故而知新?)”奥巴马借用《论语》中这句名言来阐述中美关系,意在说明中美之间30年建交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但总体上是顺利的,富有成效的。
可见,美国历届总统在访华的期间引用中国古诗文已经成了不成文的惯例。
范文五:【doc】《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左传》里引用到的《诗经》诗句
《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左传》里
引用到的《诗经》诗句 2011&12~号下旬刊又敖贸
《诗》亡然后《春秋》作
论《左传》里引用到的《诗经》诗句
产待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说过"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诗》亡然后《春秋》作".即面对当时"礼崩乐坏"道德衰退 的局面,孔子欲通过寄寓褒贬于史书之中,建立善恶是非 的标准,重新振起道德的基础.
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过"六经皆史",按这个标准. 《诗经》也可以算是一部历史,其中的民族史诗便是其中 代表,当然,《诗经》的历史的性质自然不如《春秋》强.然 而,从其中体现的思想来看,两者还是相承接的. 所谓《诗》亡之说,并非指《诗》这个文本消失了,而是 《诗经》中所蕴含的思想——即当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已 经基本沦丧,所以孔子才觉得有必要作《春秋》来确立善 恶真伪.《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书,很难读懂,而《左 传》是比较权威的综合解释《春秋》的书.《左传》不仅从历 史的角度对《春秋》加以补充,而且在思想上力求解释《春 秋》"微言大义".而在这两方面,都引用了不少有关《书》, 《诗》,《易》这些儒家经典作品,其中尤其以引用《诗经》为 最多.
至于作为解释《春秋》的左传,为何要引用很多《诗 经》里的诗句,而且《诗经》不少诗句都是在有道德总结性 质的"君子日"里被提及,这就体现了《诗经》与《春秋》两
者在思想方面有很多共通的思想和共同的价值观. 《诗经》虽然是一部诗歌总集,但是却溶哲学,历史, 社会,思想于一炉,单单就诗论诗,往往体现不出《诗经》 的深刻含义.或者让人以为其风格只是单纯的"温柔敦 厚"而已.然而并非如此,我们从后来南宋思想家朱熹的 《诗集传》和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诗广传》都能看到《诗 经》思想的高深.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体现了"大道之 简"的经典.而当《诗经》里的诗句被运用于《左传》时,就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能发现《诗经》的思想价值. 经典的融会贯通往往是其中思想的融会贯通,在这 样的贯通中,能够探求并发现他们各自的价值,从而有新 的理解,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左传》在引用《诗经》时,有时不是《诗经》的本意,属 于引申发挥或者断章取义,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如 隐公元年在评价颍考叔时用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此 语出自《大雅?既醉》"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原意指君子是孝子而嗣子又是孝子.他们的孝可谓源源 不竭的,是一家从上到下都是孝子的意思.而在《左传》里 的意思却有了变化,即颍考叔作为孝子,他身上的孝道感 化了庄公,这样就扩大了这句诗的对象.还有不止是扩大 而是整个词义变化的,如隐公三年,宋宣公把位子传给了 弟弟没有传给儿子,在对这一事件评价中引用了《商颂? 玄鸟》"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在《诗经》里,对"受命"的 "命"的解释是"天命"即"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就是 说殷受了统一天下之命.而在《左传》中,"受命"的含义已 经变化成受兄终弟及的命令的意思.有借用情境进行引 申的.如《召南?行露》里的"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在诗中 是说露水多不敢夜行,《左传》里却是表示小国家应该有 所畏惧,量力而动的意思.还有的意思和《诗经》里完全相
反,如《左传》中孑L子在评价一位因谏诤君主不要和夏姬 淫乱而被处死的官员时,用了《诗经》中"民之多辟,无自 立辟"这句话,而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句的解释是人民 既然有很多邪僻,怎么又可以自己也邪僻?但《左传》里这 位官员的行为不仅不邪僻而且很正直,还被昏君处死了. 那么孔子的话就应该理解为这位官员的行为反而促成了 君主那伙人新的邪僻,大概属于批评这位官员头脑糊涂 洋小说中出现这种人物活动模式,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 于下海经商的理解和想象.但归根结底,小说还是围绕着 下海取宝这一理念来生发的.
当然海洋即使在当代,依然是一个蕴藏了无数宝藏 的宝库,下海取宝这一文学主题当然也并不是中国古典 文学所特有的.然而这个主题在海洋小说中被一遍遍地 演绎,正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样拥有对于 海洋的探索精神.所以中国的海洋文学同样具有生动的 海洋趣味和深远的海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如安,钱张帆.中国海洋文学导论.宁波服装职 业技术学院,2002.12.
『2]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5.4.
42
f3]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4]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
『5]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6]夏秀瑞,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3. [73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三).洪武二十年七月乙巳. [8][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二十九).
[9]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下册). 济南:齐鲁书社,1983.
[10][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卷十二?开互市.
『l1]夏秀瑞,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北 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3. 『12]李渔着.李忠良点校.无声戏.中华书局,2004.7. 『13]万明.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社会变迁.郑和下西 洋研究文选.1905-2005.
文教贸料2o11年12月-g-TCJ-~1j 不知道远离恶人的意思.这样,就和《诗经》所指的意思相 反了.有的引用属于比喻性质,如《氓》中的"女也不爽,士 贰其行,士也罔及,二三其德"在《左传》中则被鲁国的季 文子用来比喻晋国乎取忽与朝三暮四的外交政策不讲信 义,失了小国对他的信心.有的属于象征性质,如襄公十 五年引用了"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句本为妇女思念丈 夫的诗句,而在这里用贤人象征丈夫,用周行大道象征行 政机构.也有将本是同义的诗说成正反两种意义的.《诗 经》为了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常常重复一些意思大致相 近的句子,比如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和"赳赳武夫,公 侯腹心"就是这样的类型,而在《左传?成公十二年》却把 这两句意思大致一样的诗解释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赳 赳武夫,公侯干城"被解释成公侯为德政是为人民造福, 是人民的干城:但"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却被解释成公侯 为了一己之欲,罗致武夫作自己的打手,发动战争,致民 生涂炭,是取乱之道.《左传》的着重点似乎就在"干城"和 "腹心"上了,属于倾向性很强的断章取义.有用两句出处 不同而且不一样意思的诗来说同一个人物的.如文公二 年一位武将与统帅不和.他不是选择发怒作乱.而是一怒 之下作为先锋打败敌人而死在战场.《左传》用了《小雅?
巧言》里的"君子如怒,乱庶遄阻"和《大雅?皇矣》里的"王 赫斯怒,爰整其旅".前者是说君子对小人发怒,在《左传》 里被引申为对自己的行为发怒.后者指周武王愤慨暴政 率领军队,在《左传》这里成了这位武将在发怒后集结军 队攻打敌人.
将《诗经》里的含义,断章取义,《左传》需要的语境 里作出新的解释很多见.然而就是这样的形式多样的断 章取义,使得《诗经》与《左传》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新的 联系.
其次,将《诗经》里的诗句作为外交辞令是《左传》的 特色之一.春秋时期诸侯林立,自然也少不了对外交往, 而担任外交任务的往往是善于辞令的贵族.这些贵族在 外交时喜欢引用《诗经》,并常常将之断章取义,在特定 的场合,赋予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一般来说,他们都不 喜欢直接表达,而是经自己的意思委婉的通过特定的诗 句表达,让对方来领悟,总之,这需要双方都有一定的理 解力.如襄公二十七年晋国的赵孟请郑国的大夫赋诗言 志,子展赋《草虫》里面有"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就是把 赵孟比作君子,赵孟明白后表示不敢当.而子产赋《隰 桑》意在"既见君子,其乐如何"赵孟回答说:"武请受其 卒章"即"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表 示自己希望得到子产的教诲的愿望.另外.在外交中赋 予《诗》中的一些章句以政治含义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如 襄公十九年季武子到晋国访问,赋《黍苗》里的"苋艽黍
",季武子的意思就是"小国之仰大国,如百 苗,阴雨膏之
谷之仰膏雨焉",希望作为小国的鲁国能够得到晋国的 照顾与保护.
诗言志.《左传》中尤其注意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 语,认为这些都表现了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性格.甚至预示
此人的命运.同样是襄公二十七年赵孟和郑国大夫用《诗 经》交流完毕后,文子就告诉叔向说其中一人语言不当. 预示其没有好的命运,而其余都是数世之主.因为其余人 的语言得体.而他的依据就是——诗以言志.
诗不仅用来观察人物志向,判断人物命运,在《左传》 中,用《诗》时候也要强调礼义,这也是《左传》的一个主要 思想.如襄公四年,叔孙豹到晋国外交,当乐工演出《文 王》时他不拜,演出《鹿鸣》时他三拜,别人问他理由,他说 《文王》是两君相见的礼仪,他不敢接受.《鹿鸣》中提到 "我有嘉宾"所以他拜谢晋君对鲁君的善意,《四牡》中有 "岂不怀归,王事靡盟"所以他拜谢晋君对于自己这个使 节的慰劳,《皇皇者华》中提到"咨诹""咨谋""咨度""咨 询"等词.他认为这使他获得了教益,所以三拜.相反,那 些无礼之人,《左传》就要谴责他,乃至用《相鼠》这类讽刺 人没有礼义的诗进行讥讽.
《左传》里择取的一些重要章节从侧面显示了对《诗 经》的推崇.襄公二十九年吴国的季札到鲁国观乐,对《诗 经》中的《周南》《召南》《国风》《雅》《颂》都做了概括和系 统性的评价,尤其是通过《诗》的外在形式而深入其本质 的深层的内核,体现了对《诗经》中蕴含的高尚道德的推 崇,而记叙这件事的浓墨重彩也表现了《左传》对《诗经》 里的崇高道德的肯定.
在《左传》中,人物往往用《诗经》来判断自己的所作 所为是否得当.也就是说,《诗经》在当时是具有某种提供 道德依据的经典.如楚庄王在大胜晋国后,表示要发扬武 德,穷寇勿追,就引用了《诗经》里《周颂》里赞颂周文王和 周武王的数句诗作为其理论依据.表达了他追求文武之 道的志向.至于引用《诗经》中的文字作为道德格言的更 是很多,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僭不滥,
不敢怠皇,命以多福","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 聿怀多福"等,这样的道德格言还有很多,大都是要人们 怀有敬畏之心,以德行作为根本的意思.
《诗经》在《左传》中也有被用来当作军事思想或理论 来指导战争的,如宣公十二年有人就以《诗经》中"元戎十 乘,以先启行"即以十乘先行.突犯敌军作为理论获得了 战争胜利.
战国时期思想家苟子说过:"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 心".就苟子的观点来看,《诗经》与《左传》的思想共通性 和两本经典对于道德的共同坚持,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在 礼崩乐坏道德逐渐衰退的时局下.孔子对典籍进行了全 面的整理,整理了《诗经》,写作了《春秋》,目的是通过对 典籍的整理与生成,挽救那个时代日益滑坡的社会道德.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当《诗经》 里提倡的道德被人抛弃,而沦为只是一种文本的本身的 时候,孔子就想通过创作的方法,试图接续《诗经》的道德 属性,提出一种他力求的适合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诗 经》在《左传》的引用表明,无论是作为引申的发挥或是作 为道德判断的标准,两者都体现了一种先后承续的道德 观.可见《诗》在当时作为道德教材虽然被社会抛弃,但是 《诗》的影响深入了《左传》,在《左传》中,《诗》重新获得了 活力.而作为解释《春秋》的《左传》,在记叙中的引用很多 《诗经》的章节,从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春秋》与《诗经》 两者之间的相通性与继承性
参考文献:
[1]朱熹注.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第一版.
[2]诗广传.王夫之着.中华书局,1964,第一版
[3]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着.中华书局,1990,第二版. [4]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