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现在,初中历史所涉及的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部分学生总是学不好,成绩不理想。这主要是态度和方法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来学习和端正学习态度。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可以帮你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就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
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1、选择题。历史考卷中的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直选法。依据题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在做题时,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题的选项逐一排除。③分析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思考确定选哪一个。
2、判断题。我们先要找出该题中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错误,该题就应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些。3、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大胆去做,不要有畏难情绪。其次,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按这个步骤
去做:①认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②看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快速浏览材料。③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做答。答案要简明扼要,不要展开讲。4、问答题。问答题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题意,弄明白要求回答什么。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努力,讲求方法,你们一定能学好历史,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范文二:搞定 思维导图 还在嫌初中历史难记?学霸一张思维导图直接搞定!
搞定 思维导图 还在嫌初中历史难记,学
霸一张思维导图直接搞定~
历史向来就是一门需要高强度记忆的学科,一旦记不牢,考试的时候就必然会考不好。
那么,历史是不是只能全部靠对着课本死记硬本呢,
当然不是~
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的,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叫思维导图。
下面,我就为大家展示一下,如何依靠思维导图来进行初中历史课本的记忆。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看见没,是不是很任性,初中三年的历史内容,基本全都在这6张图上了~这样记忆起来不就简单多了么,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就会问了,既然这种方法这么简单有效,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这种方法呢,
下面,我继续为大家讲解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关于思维导图的知识,你差不多也应该学会了吧,赶紧将这种方法教给你的孩子,让孩子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学习来记忆,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范文三:初中历史《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1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包含3课的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单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上承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应时代的召唤而走到中国政治前台的**,深入思考和总结了“**"的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的国情及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方位进行了科学分析,引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新运用,逐步形成**理论。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一步步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专题二:伟大的实践——改革开放
本单元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的格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为什么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从**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材料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以语言叙述或讲故事、看视频材料等形式展现历史,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材料、问题解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历史现象, 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问题、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纵横联系:前后对比改革开放的前后变化,明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 “两个凡是”的错误, 学生学习“**”后我国立法工作开展的情况,接受法制教育,形成一定的法制意识; 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理想;3. 认识到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不因人取言,不因人废言”的理性态度和健康情感;
3.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
4.认识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理论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摘录自《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1你知道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主题单
2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元问题
3你知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什么设计
贡献吗,
专题一:一步步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 课时)
专题划
专题二:伟大的实践——改革开放 (课分
内1课时+课外1课时)
其中,专题 二 中的活动 3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二 伟大的实践——改革开放
所需课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
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知识与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农村、城市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学会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理想
1. 农村改革试点在哪,采取什么方法,推广形成什么制专题问度,
题设计 2. 城市改革的重点和内容是什么,
3. 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1.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2.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
3. 常规资源:八年级历史课本、笔、纸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课内完成)
活动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起点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我选取了一段《小岗村的改革》的视频资料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 看完视频学生一定想知道更多的改革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第9
课《改革开放》,板书课题。
活动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的格局
(2)培养归纳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
(3)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人生理想
活动3.课堂导学
(1)出示自学提纲学生预习课文第一和第三子目,师生共同完成提纲的填写(采取学生个人答和齐答相结合的方式)
(2)农村和国有企业改革是本课重点,设置材料题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倡导团结协作) (3)节选歌曲《春天的故事》第一段,出示歌词,提出问题,导入对外开放这一子目的学习,学生预习第二子目。
(4)展示图片,学生感受深圳和上海浦东开发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伟大理想。
(5)观看《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生在图中找出五个经济特区,看图回答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达到记忆的效果。)
(6)利用歌诀快速记忆本课知识
活动4.当堂达标检测(8个选择题,1个材料题)
第二课时(课外进行社会调查)
活动1.提出任务:学生课外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访问村子里的老人,听老人们讲讲改革开放以前的故事,初步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活动2 回校后,学生自由交流,互讲听到的故事,再次感叹我们今天能吃饱穿暖多么的幸福呀!
活动3.情感升华:通过这次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的社会调查,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理想。
1、准确掌握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格局等
重点内容 ;理解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树立了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的理想。
评价要2、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归纳、评价历史现象,多角度学点 习,把握历史。
3、学生代表语言表述流畅、清晰,富有感染力。
4、积极承担分配任务,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态度认真,
合作意识强。
专题二
范文四:初中历史《世界历史“两极下的竞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世界历史“两极下的竞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所需时间 共3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雅尔塔体系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立的局面。在两极局面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有力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东欧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在争取国家独立后,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杜鲁门主义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2、知道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3、归纳亚非拉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捍卫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不懈努力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学习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汇集、交流、分析,全面了解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
2、正确运用材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3、比较法,有利于找出事务之间的异同,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可贵。 2、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认识,了解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3、认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对应课标
1、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3、知道美国、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联合的趋势,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4、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进行的斗争。
1、冷战政策、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题单元 2、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问题设计 3、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进行改革的启示
4、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专题一:上述四个问题的探讨(1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围绕上述四个问题的相关解决(1课时)
专题三:链接中考题目,进行相关训练(1课时)
探讨下列四个问题:
1、冷战政策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一 2、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3、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进行改革的启示
4、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杜鲁门主义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2、知道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
1、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分工收集相关资料,学习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汇集、交流、分析,全面了解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
2、正确运用材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3、比较法,有利于找出事务之间的异同,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可贵。 2、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认识,了解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二战后,世界局势是怎么发展的呢,
2、世界格局是怎么演变的,
3、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专题问题设计 4、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进行改革的启示,
5、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一个
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依靠的是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教师制作的教学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下收集的相关资料。
3、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历史回眸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世界局势是怎么发展的呢,
环节二:感知课标
1、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3、知道美国、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联合的趋势,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4、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进行的斗争。 环节三:依据课程标准,紧扣课本,自己梳理知识,加强记忆。
环节四:知识线索归纳
环节五:围绕考点,小组探究:
考点一:冷战政策 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的实质 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点二: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2、对我们中国发展经济的启示,
考点三:苏、东的改革,比较苏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进行改革的启示, 考点四: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依靠的是什
么,
环节六:课堂小结,深化提升
1、掌握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归纳、评价历史现象,多角度学习,把握历史。 评价要点 3、语言表述流畅、清晰,富有感染力。
4、积极承担分配任务,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态度认真,合作意识强。
范文五: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主题设计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共4课时 课内3课时 课外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史的专题知识,其教学内容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经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做出了重要努力,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英勇顽强的抵抗住了国民党发动的全民内战、重点进攻、并通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彻底的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本单元共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重庆谈判与全面
内战的爆发,专题二:走向战略进攻,专题三: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本单元的重点是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本单元的难点是认识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的本质及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庆谈判,了解国民党发动全民内战的情况。 (2)、了解中共转战陕北的史实,知道中共粉碎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和拉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史实。
(3)、在学习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战役的决战情况并正确计算国民政府存在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有关史料探讨**三次电邀**去重庆谈判的用意,通过多媒体、历史资料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 (2)、结合教学地图分析中共转战陕北的原因及转入战略进攻的有利条件。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
(2)、认识**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及人民解放军坚韧、冷静、智慧的品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强烈情感。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知道重庆谈判,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 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主题单1、 **为什么要三次电邀**元问题去重庆谈判,
设计 2、 刘邓大军为什么要在1947年千
里跃进大别山,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三年内取得解
放战争的胜利,
专题一:重庆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
( 1课时)
专题二:走向战略进
攻 ( 1专题划课时)
分 专题三:国民党政权的崩
溃 ( 2课
时)
其中,专题 三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的
活动 二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
重庆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
题
一
所
需
课内1课时
课
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靠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内战全面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结合有关史料及学生创作的情景再现,探讨**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的用意,**冒
着巨大的风险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取得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在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民主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1、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的形势是
怎样的,
专
2、抗战胜利后,左右中国前途的有题
哪三种势力,
问
3、****内战的方针已经确题
定,那内战有没有马上爆发, 设
4、**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 计
5、重庆谈判后,**为什么还敢
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
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1、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重庆谈判》、《建国大业》。 2、相关网站:http://video.baidu.com http://v.ku6.com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
http://gbjc.bnup.com/eduresource.php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谈判桌上的较量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人民:结合课文112页插图《抗战胜利后,各地群众在平毁碉堡》思考战后人民的渴望。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113页右下角插图,回答抗战胜利后,左右中国前途的有哪三种势力,
?国共两党:出示三则材料并设问: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国共对中国未来持哪两种态度,
?美国:结合课本小字内容,思考作答
?其他:中国民主同盟的态度。结合课后材料阅读。 过渡:****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那内战有没有马上爆发,
2、重庆谈判前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力量。
出示三则材料,创设情景,由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截然不同的目的。并设问:?**的内战方针既然已经确定,为什么三次电邀**,?人们为什么说**出行重庆是“弥天大勇”, 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至113页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如果**不去,**就可以把内战的责任推到中共身上;如果**去了,可以诱使中共交
出军队和政权,同时借和谈之机争取调兵遣将、部署内战的时间。
?**选择去重庆谈判,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过渡: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重庆谈判的经过。
3、重庆谈判的结果
设问:谈判过程中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谈判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3页,回答问题。
过渡:《双十协定》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重庆谈判结束后,**很快撕毁《双十协定》、加快内战的步伐。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二:全面内战的烽火
1、设问:重庆谈判后,**为什么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3、人民解放军如何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
活动二:共同探究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945年**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称赞**的行动是“弥天大勇”,你同意柳亚子先生的评价吗,为什么,
活动三: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要点。
1、能够独立完成本单元基础知识的
归纳整理。
评2、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归纳、评价价历史现象,多角度学习,把握历史。 要3、语言表述流畅、清晰,富有感染点 力。
4、积极承担分配任务,参与小组学
习讨论,态度认真,合作意识强。
专
题走向战略进攻
二
所
需
课内1课时
课
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转战陕北、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2)、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线,千
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得的序幕。
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旧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采取的正确战略、战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在分析全国战局变化得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陕北战场的和山东战场的情况。
(2)、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指出我军的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的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的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专1、 **的重点进攻的目标是哪
题里,人民解放军又如何粉碎国民党问的重点进攻的,
题2、 中共中央为何转战陕北, 设3、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有计 利条件有哪些,
4、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积极意
义,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1、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挺进中原》、《建国大业》等
3、相关网站:http://video.baidu.com http://v.ku6.com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http://gbjc.bnup.com/eduresource.php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在**发动内战后,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的全面进攻的?
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被迫转向重点进攻。他的重点进攻的目标是哪里,人民解放军又如何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的,
活动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看书理清中共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转向战略反攻的线索。
2师生共同分析中共转战陕北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得导言中提出的问题中共中央为何
转战陕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主要原因是敌我力量的悬殊。并简要介绍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中共中央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付敌人的进攻,从而引导认识:保卫祖国的首府和指挥中心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面对10倍于己的得敌人,决不能硬打硬拼。因此中共中央采取了诱敌深入、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 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战情况。
学生看书总结,并结合地图介绍。个别学生介绍完后,其他学生补充。最后通过多媒体资料使学生直接的感受当时的情况
4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中共中央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5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师简单分析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状况,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必然性和条件。结合地图知道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部分,思考课本的相一想问题。
结合地图,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或相互介绍,了解千里
跃进大别山的情况,内容围绕突破黄河天线、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这一主要线索展开。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体会其意义。
活动三、总结展示、共同提升
有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1、自主学习能把基础知识找出并识
记。
评
2、合作探究时小组内部讨论发言积价
极热烈,能够主动表达展示自己的要
观点。
点
3、对所学知识形成了系统的认识,
并得到升华。
专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题
三
所
需
课内1课时
课
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三大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助理作战的情况。
(2)、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空间概念。在老师帮助下,学生回顾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大战役时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
专
题
1、三大战役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 问
2、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题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设
计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
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1、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大决战》、《建国大业》、《开国大典》等 3、相关网站:http://video.baidu.com http://v.ku6.com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
http://gbjc.bnup.com/eduresource.php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1学生读书根据查找的资料分析决战前的敌我力量对比情况 2分析我军和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有利条件。
3了解辽沈战役的概况:
时间、指挥、参加作战的部队、结果,战略意义。
4强调辽沈战役歼灭敌人4万多。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活动二、大军合力战淮海
1让学生说出总前委领导人。
2学生讲述淮海战役的经过,分析淮海战役战略意义 3了解人民群众支持淮海战役。
活动三、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学生概括本目的主要内容叙述平津战役的经过。
学生看挂图三大战役示意图,找出人民解放军歼灭敌人的地区。 教师补充线打两头后去中间的原则。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争取北平的和平解放,来加深对北平和平解放的理解。
活动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1学生简单介绍三大战役的概况,国民党**家和平骗局被戳穿的有关情况。
2教师通过挂图,让学生讲解渡江战役的战线,感受人民解放战争的豪迈壮举。
3让学生读**的《人民解放战争占领南京》这首诗。进一步增强感受。
4学生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存在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对本课作进一步的总结。并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让学生自制三大战役的表格。
评1、自主学习能把基础知识找出并识记。 价2、合作探究时小组内部讨论发言积极热烈,能要够主动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
点 3、对所学知识形成了系统的认识,并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