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选证的载体上,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的生物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尤其是特殊功能的微生物) 的浓度,有利于微生物抵抗不利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缩短处理所需的时间。
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工艺方法也被称作" 生物增效" ,其适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化粪池、隔油槽、排水管、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工业废水…等。一般而言,针对特殊污染源,来自天然环境的微生物消耗很快、效率低下,即使有快速的繁殖能力仍不足以负荷。因此,生物增效的作业过程还是依循自然的方式,向目标添加定制的、具有已知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制剂(固定化微生物) ,处理效果则有明显的提升。
现在所研究的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吸附法
吸附法一般依靠生物体与载体之间的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共价键及离子键,两者间的屯电位,在微生物体和载体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常用的吸附载体有活性炭、木屑、多孔玻璃、多孔陶瓷、磁铁矿、硅藻土、硅胶、纤维素、聚氨醋泡沫体、离子交换树脂等。它是一种简单易行、条件温和的固定化方法,但用它固定的生物体不够牢靠,容易脱落。
2交联法
交联法又称无载固定化法,是一种不用载体的工艺,通过化学、物理手段使生物体细胞间彼此附着交联。化学交联法它一般是利用醛类、胺类等具有双功能或多功能基团的交联剂与生物体之间形成共价键相互联结形成不溶性的大分子而加以固定,所使用的交联剂主要有戊二醛、聚乙烯酞胺、表氯醇等等。物理交联法在是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适当改变细胞悬浮液的培养条件(如离子强度、温度、pH 值等) ,使微生物细胞之间发生直接作用而颗粒化或絮凝来实现固定化,即利用微生物自身的自絮凝能力形成颗粒的一种固定化技术。
3包埋法
在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中,以包埋法最为常用。它的原理是将生物体细胞截留在水不溶性的凝胶聚合物孔隙的网络中,通过聚合作用或通过离子网络形成,或通过沉淀作用,或通过改变溶剂、温度、pH 值使细胞截留。凝胶聚合物的网络可以阻止细胞的泄露,同时能让基质渗入和产物扩散出来。
包埋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
(l)天然高分子多糖类,如海藻酸盐、琼脂、明胶等I'3l ,其中以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应用最多,它们具有固化方便,对微生物毒性小及固定化密度高等优点,但是它们抗微生物分解性能较差,机械强度低,但是可使用交联剂进行稳定化处理,但活力和传质性能又会下降。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酞胺、聚乙烯醇(PvA)娜l 等。这类交联剂的突出优点是抗微生物分解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但是聚合物网络的形成条件比较剧烈,对微生物细胞的损害较大,而且成形的多样性和可控性不好。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载体结合固定化(吸附法)、交联固定化、包埋固定化和共价结合法,各种固定化方法和载体都各有特点, 见表1。其中,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方法以包埋法和吸附法最为常用。包埋法是将微生物封闭在天然高分子多糖类或合成高分子凝胶的网络中,从而使微生物固定化;其特点是可以将固定化微生物制成各种形状(球状、块状、圆柱状、膜状、布状、管状等) ,但包埋法制得的固定化微生物对传质有一定的影响。吸附法是将微生物细胞附着于固体载体上,微生物细胞与载体之间不起化学反应,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化条件温和、细胞活性损失小、载体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范文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前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上发展起来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游离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或酶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保留其固有的催化活性,并能被重复和连续使用技术[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本质是采用生物活性高分子载体固定、诱导和驯化出难降解有机物有特异性的特殊菌群,使微生物依据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次序分级排列,实现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加之载体的高分子效应的影响,创造出适宜微生物生存的微环境,提高微生物的耐受性。该技术的应用,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方法分类多种多样,目前在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 [ 2] 以及新近发展的无载体固定化方法[ 3] 。
1.1包埋法
包埋法是将微生物限定在凝胶的微小格子或微胶囊等有限空间内,同时能让基质渗入和产物扩散出来。凝胶聚合物的网络可以阻止细胞的泄漏,同时能让底物渗入和产物扩散出来。包埋法对微生物活性影响小、颗粒强度高,是目前制备固定化微生物最常用、研究最广泛的固定化方法[4]。
1.2吸附法
吸附法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水中是研究最早、应用较广泛、技术也较成熟的方法。在大多数生物膜反应器启动的早期,所应用的都是吸附法的原理。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离子吸附两类[5]。该方法操作简单,微生物固定过程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小,条件温和。但这种方法结合的细胞数量有限,反应稳定性和重复性差,所固定的微生物数目受所用载体的种类及其表面积的限制[6],同时微生物与载体之间吸附强度也不够牢固,故载体的选择是关键。
1.3 共价结合法
共价结合法是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功能团与固相载体表面基团之间形成化学共价键相连来固定细胞, 因此结合紧密, 稳定性好, 但是基团结合时反应激烈, 操作复杂、难控制。
1.4 交联法
交联法是通过微生物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基团的试剂反应,使微生物菌体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而达到固定微生物的目的[7]。使用该方法,微生物细胞间的结合强度高,稳定性好,经得起温度和pH 值等的剧烈变化。但是由于在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微生物细胞的活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适用于此类固定化的交联剂大多比较昂贵,因而其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
1.5无载体固定化
无载体固定化法又称为自固定化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在自絮凝颗粒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了微生物的适宜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微生物代谢之间的协调或者说有利于微生物之间生物信息的传递[8]。这种方法与其他的固定化方法相比,具有传质扩散阻力小,细胞颗粒整体活性高,固定化方法简单等优势,将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9]。此法一般不需使用人工载体或包埋剂,但所需固定化时间长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即属于微生物的自身固定化过程[10]。
2、 固定化载体
不同的固定化方法对固定化载体有不同的要求,理想的固定化载体应具有对微生物细胞无毒、传质性能好、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等特点。新型固定化载体的开发研究也是固定化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载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无机载体,如多孔玻璃、硅藻土、活性炭、石英砂等;有机载体,如琼脂、聚乙烯醇凝胶( PVA ) 、聚丙烯酰胺( ACAM) 凝胶等;以及将有机载体与无机载体结合组成的复合载体。则可结合它们各自的优点, 改进材料的性能。复合载体在降低成本、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3.1高浓度氨氮污水的处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活污水氨氮浓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使得氨氮达标,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微生物去除氨氮需经过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两个阶段。曹国民等[11]以PVA为载体,采用单级生物脱氮新技术,即利用一种固定化细胞膜两侧,分别与好氧的氨氮废水、缺氧的乙醇碳源接触,使固定于膜中的硝化菌将氨氧化为亚硝氮和硝氮,随后被同膜中的反硝化菌还原为氮气。该方法氨氧化的速率为单独使用硝化菌的2 倍。叶正方等[12]采用功能化大孔载体FPUFS,以载体结合法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菌群B350,所得固定化B350置于曝气池中构成一个有效容积为1500L的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氨氮为451mg/L的污水经处理后达0.285mg/L。
3.2 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处理
用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时,处理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降解这类物质的微生物世代期较长,而且难以在常规生物处理的构筑物中大量存在。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有目的地选择优势菌群培养,并将其固定到载体上,增加微生物的浓度,可以高效地处理这类物质[13]。Jo-Shu Chang[14]以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做载体固定假单胞菌,对自配含氮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与游离细胞系统相比,长时间运行也能保持较高的反应效率,且重复使用性好,更适合实际工业应用.
4、 结语
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要实现其实用化或工业化,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开发适合于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高效生化反应器亦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系,单一菌种无法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混合微生物固定化体系的研究与开发,筛选、构建高效、廉价、抗逆性强的高性能微生物,在反应器中建立混合菌群组成的微生态环境,使各种固定化微生物发挥协同作用,拓宽可处理污染物的种类,提高处理效率;可以看出,伴随着微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成为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
,1,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崔明超, 陈繁忠, 傅家谟, 等.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化工环保, 2003, 23( 5) : 261~ 264 ,3, 王里奥, 崔志强, 钱宗琴, 等.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重庆大学学报, 2004, 27( 3) : 126~ 129 ,4, 王建龙. 生物固定化技术与水污染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胡自伟,潘志彦,王泉源.固定化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9):19-23
,6, 沈耀良,黄勇,赵丹,等.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65-266.
,7, 刘钧,周力.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净水技术,1998,1:35-39.
,8, 白凤武.无载体固定化细胞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2000,20(2):32-36. ,9, Loh K C,Chung T S,et al.Immobilixed-cell membrane
bioreactorforhigh-strengh phenowastewat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0,126:75-79.
,10, 陈秉娟,周倩,严莲荷。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2010 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11, 曹国民, 赵庆样. 新型固定化细胞膜反应器脱氮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189-193.
,12, 叶正方,倪晋仁,李彦锋,等。污水高效处理和资源化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2,10(4):332-337. ,13, 王广金,褚良银,杨平,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71
,14, Jo -Shu Chang. Decolorization of azo dyes with immobilized
Pseudomonasluteola[J].Process Biochemistry ,2001 ,36(9):757-763
相关文章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01-26 09:45
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
范文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齐水冰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攻关项目 第一作者齐水冰 1976年生
现为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在读硕士生
2002年 第 21卷 第 3期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引言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
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
复利用的方法 70年代后期
近年来则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
点
与水溶
液分离较难
保持了效率高
能纯化和保持高效菌种的优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何种载体
才能降低固化的成本 是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
泛应用的关键
及比较成熟的固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包埋
法 载体结合法
将游离细胞截留在形成的高分子材料
内
但底物 仍能渗入与细胞发生反应
微生物
本身不参与水不溶性胶网格或微胶囊的形成
应用广泛
并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 聚丙
烯酸酯
蛋白质等
结果表明
能高效降解浓度在 1000mg/L 以上的含酚废
水 2.2交联法
交联法是使用双功能或多功能的试剂与酶分子 进行分子间的交联固定化方法
所以酶的活性中心构造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
限制了其应用 陈陶声等 [2]
报道
来
吸附枯草芽孢杆菌的 再用戊二醛交联
用于连续水解造纸废水中悬浮微
纤维的胶态淀粉 2.3吸附法
又称载体结合法
化学或离子结 合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但所结合的微生物量有限
美国宾州大学培养从活性污泥
中分离出的优势菌丝孢酵母 和假单胞菌
再以化学手段结合到玻璃珠上
使固定酶活性可达游离细胞的
90%[3]
具有足够的机械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Us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齐水冰 罗建中 乔庆霞
广州 510080
着重介绍了常用固定化方法 影响因素 等3方面的
内容
稳定性好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能否开
发出成本低
且能使固定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强度和活度的载体及固定化方法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齐水冰
具有惰性 具备一定的容量
4
载体包括 2大类
硅藻土 石英砂等
聚乙烯醇凝胶
海藻酸钠
A C A M
无机载体常用于吸附法 无机载体常与包埋载体结 合 扩大孔径
吸附法中微生物与载体结合不
牢固
吸附数量不多
很少单独使用
而包埋载
体品种很多
3. 1天然高分子载体
天然高分子载体有琼脂
角叉莱胶等 传质性好
在厌氧条件 下易被生物分解 但机械性
能与化学稳定性差
以提高其稳定性
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冷冻 [4]
C 8H 8O
8
聚合度可从 80到
750不易被降解
二价以上的 为水不溶性
是海藻酸钠
经氯化钙溶液钙化后形成固定凝胶的重要依据 3.2合成有机高分子载体
合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 A C A M 聚乙酰
几丁酯
一般强度较好
包埋后对细胞活性有影响
粒度均一性和内部孔的结构
价廉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固定化载体之一
传质阻力大
实际常以 PV A 为主要包埋骨架
闵航 [5]等以 PVA 为主要包
埋材料的混合载体 以处理有机
废水 0.15%海藻酸钠 0.3%碳酸钙
中野 [6]报道
加入少量粉末活性炭可提高凝胶强度
难降解组分突然进入
处理系统的情况下 3.3载体的混合使用
实际中常将几种载体混合使用
Pai [7]用含 1%活性炭
1%湿菌体的海藻酸钙凝胶
效果比较理想
粉末活性炭
用于降解五氯酚
联合固定化体系更有
效
戊二醛
以海藻酸钠包埋固定
使固定细胞的机械强度
陈敏 [10]提出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
的固定化技术
结果表明固定微生物对废水温度
混合载体法有效地缓解了实际
固定化细胞成球难 活性易丧失等难题
1
2m g /
h
100m g /
h
表 1各种固定化细胞载体的性能比较
Tabel 1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inds of immobilized microorzganism carrier
性能
压缩强度
耐曝气强度
扩散系数 10
-6cm 2/s
3068较差 无 易
较便宜
角叉莱胶
0.8
一般 3.73
6.67
75
60好 较强 难
贵
PVA-硼酸 2.75好 3.4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齐水冰
4影响因素
4.1pH 值
p H 是影响固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Mallick [12]等对 pH
有机酸及二价阳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干质量 pH 在 6藻对
无机污染物的去除率最佳
徐容 [13]的研究表明
的吸附受 p H 的影响较大 5时
在 pH>5后
最佳 pH 值为 5另有研究表明
Nitrobacter agilis
装入流化床处理含 NO 2-的废水 [14]
但 系 统 对 酸 碱 度 比 较 敏 感
即使调 节 p H
也不能恢复活性 用固定化藻菌系统
处 理 含 酚 废 水
8. 5p H 对固定化小珠强度也有影响
小珠强度越差 10时
p
H 小珠可稳 定 30d 左右
温度高不利于颗粒形状的保持
环境温度应保持不高 于 2
0偏高的环境温度
可 能导致硬化不彻底而造成颗粒强度降低
当
温度降 到
20经 过 6d 的观察测定
但温度对提高包埋颗粒的最 高 T O C 降解率及 其 出 现 时 间 有 影 响 作
用
35对
固定化硝化菌而言
20氨氮的去
除效果较好
28固定化硝化菌硝化
速率很高 牛志卿 [18]利用紫色 非硫光合细菌降解活性艳红 X-3B 后指出
45自然细胞最 适温度为 30
45固定化 细胞最适温度一般和完整细胞一样
在 pH 为 7.0的条件下
40热稳定性也一样
以后 6
4.3载体及菌体浓度
载体浓度直接影响固定化细胞的性能
固定化小球的强度越大 使操作的 难度增加 对微生物的生长也 有影响
Botrvococcus braunnii 发现其生长速率略低于悬 浮自由藻 大小约为悬浮藻的 2.5倍 一般处理效率亦较高
对不同的载体和不同的处理对象
刘双江 [21]以不同的包埋剂和包埋量 结果表明 20以海藻 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放氢量
杨基础 [22]在不同海藻酸钠浓 度下固定双歧杆菌发现 细 胞的回收率有所增加 而体系的粘度大 幅度增加
5结语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稳定性强 能纯化并保持高效菌种 故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需繁杂的提酶过程
所以实际应用尚不多
廉价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开发
2
固定化微生物体系的选择
4
6参考文献
1Joshi NT.Immobiliz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for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p h e n o l . J E n v i r o n S c i Health,1999,34:1689
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 1988. 4蒋中华. 生物分子固定化技术及应用. 北京
1998.
5闵航. 聚乙烯醇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环境科学
514.
6中野.几种固定化载体的比较.水处理技术
3
42.
8Lin J R. Use of co-immobilization biological sys-tem to degrade toxic organic compounds.Biotechnol Bioeng,1991,38:273
1998,11:5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齐水冰
10
陈敏.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与微生物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对 水胺硫磷降解的研究.环境科学
314. 11黄霞.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
1
2201.
13徐容.固定化产黄氢霉废菌体吸附铅与脱附平衡. 环境科 学
475.
14
Tsai Yuli,Schlasner Steven M,Tuovinen Olli H.Inhibitor evaluation with immobilized nitrobacter agilis cells.Appl Envirom Microbiol,1986,52:1231
2000,
26:236
2000,21
:80
1997,
18
:18
1997,18:181992,13
:2
366.
21刘双江.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豆制品废水产氢研究.环境 科学
144.
22
杨基础. 双歧杆菌固定化的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1996, 2
3
:35
收到修改稿日期
08
15
Cankemeier Ema, Louter A J H, et al. On-line Coupling 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tomic Emision Detection for Analysis of Trace Pollutants in Aqueous Samples. Chromatographia, 1995, 40(314): 119
1999, 27(2):
140
收 到 修 改 稿 日 期
12
14
John J Kilbane II. Extractability and subsequent biodegradation of PAHs from contaminated soil.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997, 104: 285秦煜民. H 2O 2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
中的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
5
4867.
17
Geerdink MJ. Microbial decontamination of pol-luted soil in a slurry process. Environ Eng, 1996, 122: 975
3
496.
责任编辑
杨泽生 200119
年均 S O 2浓度值 40
g /m 3
230
年均 TSP 浓度值 60
g/m 3
g /m 3
g/m 3g/m 3
120
年
均 P b 浓度值 0.5
g/m 3
WH O 的标准 总体上比中国国 家 2
级标准
商业交通居民
混合区
农村地区
P M 10
最严
其次为 T S P
W H O 推荐的标准明显低于中国标准
代替为 N O 2
据专家
分析 这 2项指标
和 W H O
推荐的标准大致相当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
本刊计划在第 3季度中
现向国内外广泛征集涉及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稿件 省级项目 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投稿 农村生活和生产 污染控制研究 农药使用及污水灌溉污染控制标准
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制及推广
禽畜渔养殖业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及案例 有机农 业
生物
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研究等
稿约
来稿请注明
稿酬从优
范文四: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1年39卷第20期广州化工
·3·
专论与综述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1
申婷婷,李小明,岳
1
秀,柳
1
娴,郑
*
12伟,曹建兵
(1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2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环境保护局,湖南花垣416000)
摘
要: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因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了环境保护及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角度,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方法,固定化机理,固定化特性及固定化技术的优越性;并简述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机理;应用;发展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
SHEN Ting -ting 1,LI Xiao -ming 1,YUE Xiu 1,LIU Xian 1,ZHENG Wei 1,CAO Jian -bing 3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082;2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Hunan Huayuan 416000,China )Abstract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became a key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due to its unique superiority.From the aspect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the basic methods of its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superior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mobilized granulation process were elaborated in the present work.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fiel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were also presented concisely.
Key words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immobilization mechanism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直接从固定化酶技术衍生而来,为完善和提高游离微生物体
往往存在菌体自然沉系性能而发展起来的。因在游离体系中,
在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菌体流失和固液分离难等问降困难,
题,必须借助于离心机或化学凝聚剂,增加了处理费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从而促进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它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菌体固定在载体上,的一项新技术,
避免菌体流失,提高菌体利用率,从而达到简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当时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主要用于工业发酵,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水污染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一些能持续快速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从而促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
[1-3]
。20世纪80年代初,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国内外开始应用
固定化生物技术来处理工业废水和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
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近年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受到物,
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成为了开发污水处理新技术的新热点。如今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及水处理领域的研究
[4]
热点,并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因此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方法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吸附法、
共价结合(偶联)法、交联法、包埋法、无载体固定法和截流[4-5]
。法
Fig.1
图1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1078128)。作者简介:申婷婷(1974-),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与工程。通讯作者:李小明(1966-),男,博士生导师,教授。
*
·4·
广州化工
表1各种微生物固定技术特性比较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ies
吸附法易弱高低适中低能小
介质截留法
适中强强低大低能小
无载体固定法
适中强低适中大高―较大
2011年39卷第20期
Table 1
性能制备的难易结合力菌体活性固定化成本适用性稳定性载体的再生空间位阻
交联法适中强低适中小高不能较大
共价键法
难强低高小高不能较大
包埋法适中适中适中低大高不能大
1.1吸附法
吸附法的原理是根据带电微生物与载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得以固定(物理吸附法)或者是微生物在解离状态下的静电引力、离子键合作用而使微生物得以固定(离子吸附法)。主要的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石英砂、活性碳、多孔陶瓷等。该法工艺简单,
[4]
易操作,但微生物附着不牢固,易脱落。
具体研究方向见图1以及各种固定化技术特性比较如表1所
[4-5]
。示
2
微生物固定化机理
1.2共价结合法
共价结合(偶联)法是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氨基、巯基、烃
基、咪唑基与载体表面的基团形成共价键,从而使它们之间的连
稳定性好,但是该法工艺较复杂,反应条件较难控接非常牢固,
[6]制。
1.3交联固定法
交联固定法是利用特殊功能的交联剂与微生物细胞表面的
使微生物得功能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结构,
以固定。但是,由于在交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激烈,对微生物的活力影响较大,另外,交联剂价位较高如戊二醇、双
因此该方法不利于普重氮联苯胺以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7]
遍推广。
图2固定化微生物与载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Fig.2Schematic structure between microorganism and
immobilization
supports
1.4包埋固定法
微生物包埋固定法的特点是,是将微生物细胞直接包裹在
操作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对微生物活性影响小,固定化载体中,
[8]
该方法在目前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使用包埋固定法时必须注意固定载体的选择,必须保证较好的传质性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且要强度高,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能,
包埋载体经济适用。在各传统方法中,除了单独使用外,目前应用
[5]
较多的是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如吸附-交联、包埋-交联等。
1.5无载体固定化法
无载体固定化法是基于微生物自身的絮凝作用而形成的固定化体系(如颗粒污泥)。在自絮凝颗粒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
不受固定载体的限制,适应性强,更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态环境,
只是所需固定化的时间较长,外有利于微生物代谢之间的协调,
界操作条件的变化对絮凝后的微生物影响较大,目前在环境工
[9]
程中的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6系统截留法
Fig.3
系统截留法也就是传统生物处理中的生物膜法,是利用半透膜、中空纤维膜、超滤膜等将微生物截留在其表面,促进基质
并可选择性地控制底物和产物的扩与微生物充分有效地反应,
散,但这种方法存在膜易污染、堵塞等缺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9]
并提高膜的耐受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该六大系列的
图3微生物固定化造粒流程图
Pelletization process of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10]
微生物固定化机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带电荷微生物细胞和带电荷的载体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2)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π电子亲和力等物理作用;
(3)微生物细胞表面的氨基(NH 2)、羧基(-COOH )或其他可反应基团与载体表面上的反应基团之间形成离子键;
(4)微生物细胞表面的氨基、羧基或苯环和载体表面上的羟基等形成部分共价键。另外,细胞表面的基团和载体也可以经
从而使它们之间形成共价键;化学修饰而接枝上去一些基团,
(5)包埋载体的孔径比细胞更小,因而将细胞保留在载体内,同时,底物可以进去,反应产物可以出来;
(6)通过微生物细胞的自絮凝特性进行固定;(7)通过中空纤维膜进行分子截留而达到固定。
固定微生物与载体之间的结构以及微生物固定化操作流程
[10]
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不易控制或成型难等问题,更好地优化其机械强度、抗微生物分解以及经久耐用等特点。
4.2调节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密度
将各种不同密度的无机颗粒或粉末、发泡剂、无烟煤、活性二氧化硅、石榴石等加入载体中,以调节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碳、
的粒径和密度等,同时也提高了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和稳定
比如在海藻酸钠或k -卡拉胶中加入聚乙烯醇(PVA )或光敏性,
[17]
性聚乙烯醇树脂以及二氧化硅(SiO 2)等,可有效调节微生物
以改善其在生化反应器中的流化特性和水固定化颗粒的密度,
力筛分特性。
4.3提高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传递性能
3
3.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应用
固定化微生物的优越性
微生物经固定化技术固载后,其活性或性能得到改善,使单
具位体积内的生物密度增大。固定化微生物同游离菌体比较,
[10]
有以下优点:
(1)增加了连续循环反应过程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发挥持续降解性能,避免了反应过程中的流失,并且可以用较简单的方法回收利用。
(2)增加了其稳定性。固定化的菌体可以延长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载体可以对菌体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外界体系中条件的影响,比如pH 、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有机溶剂、有毒物质等。
(3)更适合于工业生产中的连续化、自动化、过程控制,使工艺流程得以简化,便于调节。
(4)更有利于固定化细胞与产物的有效分离,改善了后处理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
(5)固定化微生物可以长期批量操作,无须将菌体从反应器中移出。使菌体更加适应处理环境,性能发挥更加稳定,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将各种多孔性物质或者可以溶出的物质添加到载体中,可
如通过用高空隙率的聚以改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传递性能,
酯短纤维(中空丝梢、棉丝、脱脂棉和绞纱等)、多孔材料(如海
海绵状物等、粉末活性炭)天然糖物质等来提高固定化微生绵、
物颗粒通透性,消除固定化微生物在颗粒中心部位的死区,使颗粒内外得到有效的疏通,利于微生物增殖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通气性、通水性以及有机物的扩散传递,从而充分发挥整个微
[10]
生物固定化颗粒的效能。
4.4减少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生物活性损失
在生物固定化过程中,固定化试剂和固定化条件是影响微生物细胞活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尤为重要。市村国宏等将微生物包埋固定在光敏树脂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般光敏剂感光速度慢、固定化操作时间长等缺点,从而减少了包埋微生物活性损失。另外,有研究者采用安全无毒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不饱和的聚酯树脂单体),先将菌体包埋成球,然后再用聚丙烯酰胺(PAM )包埋,避开了有
减少了微生物菌体活性的损失。角野立夫毒的丙烯酰胺单体,
等则通过在固定化载体中添加酯类或絮凝剂等来降低聚丙烯酰
[18]
胺包埋过程中的微生物活性损失。
4.5改善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强度
3.2固定化微生物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发展较快,已
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以应用到许多工业部门如食品发酵工业,
及生物传感器等,并取得了深入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用于生产乙醇、啤
[11]
酒、酸奶等;在环境保护中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在新能源开发中用于生产氢气、甲烷、生化电池、微生物电池等;固定化微生物还可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用于制作各种生物传感器。而随着固定微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逐渐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简单化、安全自动化、无污染等方向发展,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由此将推动其在废
[10]
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水处理方面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12-16]
。尤其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日本研究学者在PVA 包埋的过程中,添加酪蛋白、铝盐、铜
盐、铁盐等来提高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强度,而且活性下降[10]
小;岳奇贤等研究表明,加适量的活性炭、碳酸钙、氢氧化钙粉末,可以提高凝胶颗粒的压缩强度;添加二氧化硅,不仅可以定向调节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密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固定化微生
[10,18]
。物颗粒的压缩强度
因此,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果来看,虽然微
但依然在改善固定化生物固定化技术正逐步走向完善和发展,
颗粒的成型效果,调节固定化颗粒的密度,改善固定化微生物颗
减少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损失以及提高固定化微粒的传递性能,
生物颗粒的强度方面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固定化体系性能。
参考文献
[1]王里奥,崔志强,钱宗琴,等.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
J ].重庆大学学报,2004,27(3):125-129.的应用[
[2]Nagadomi H ,Kitamura T ,Watanabe M ,Sasaki ,K.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phosphate ,nitrate and hy-drogen sulphide in the synthetic sewage wastewater using porous ceramic
immobilize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J ].Biotechnol.Lett.,2000,22:1369-1374.[3]Takeno K ,Sasaki K ,Nishio N.Removal of phosphorus from oyster farm
mud sediment using a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Rhodobacter shaeroides IL106[J ].J.Biosci.Bioeng.,1999,88:410-415.
(下转第13页)
4微生物固定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目前虽然已经非常深入,但在固定方法和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所以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固定化技术的重要任务,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4.1改善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成型效果
在聚苯烯酰胺、聚乙烯醇(PVA )、光聚合树脂等中加入少量多糖物质,可以很好地解决它们在作为固定化载体存在的成型
[17]袁向前,.中国,杨峰,宋宏宇.氯化聚丙烯的光引发制备方法[P ]
101759823A.2010-06-30.[18]Joo -Hee Hong ,Dan Li ,Huanting Wang.Weak -bas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by amination of chlorinated polypropylene with poly-ethyleneimine at low temperatures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2008(318):441-444.[19]David N ,Walters ,slippery Rock.Universal primer [P ].US ,
7816418B2.2010-10-19.[20]Martz ,Jonathan ,James ,et al.Acid or anhydride grafted chlorinated
polyolefin reacted with monoalcohol and polyepoxide [P ].US ,4997882(A ).1991-03-05.[21]Sakata ,Inkusu ,Kabushikikaish.Modified chlorinated polypropylene ,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P ].US ,5430093.1995-07-04.[22]马向东,刘大壮,孙培勤.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J ].应
2008,37(4):385-386.用化工,
[23]Galia A.,De Gregorio R.,Spadaro G.Grafting of maleric anhydride
onto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Macromolecules ,2004(37):ide as a solvent and swelling fluid [J ]
4580-4589.[24]王学敏,刘大壮.酸碱滴定法测定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的接枝
.工程塑料应用,2009,37(1):52-55.率[J ]
[25]Tang H ,Martin D C.Microstructural studies of interfacial deformation
in painted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s (TPO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2,37(22):4783-4791.
[26]聂建华,程江.塑料涂料用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的合成与性能
[J ].电镀与涂饰,2009,28(12):53-56.[27]汤风,黄洪,陈焕钦.CPP /MMA/St三元接枝共聚胶黏剂的研制及
2005,14(2):1-3.粘接性能研究[J ].中国胶黏剂,
[28]汪长春,2005,包启宇.丙烯酸酯涂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50-251.[29]Technologies Inc.Aqueous based dispersions for polyolefinic substrates
[P ].WO ,0018827(A1).2000-04-06.[30]Huayi Li ,Haichuan Zhao ,Xiaofan Zhang ,et al.A novel route to the
synthesis of PP -g -PMMA copolymer via ATRP reaction initiated by
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43):109-118.Si -Cl bond [
[31]肖坤立,周晓东.CPP -g -GMA 对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涂装性能
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4):45-48.的改善[
[32]Eagan ,Robert Lee ,et al.Modified chlorinated carboxylated polyolefins
and their use as adhesion promoters [P ].US ,20060074181.2006-04-06.
[33]Herberts &CO GMB.Plastic primer coating of eva ,chlorinated poly-P ].US ,5412000(A ).1995-05-02.olefin and epoxy resin [[34]Kenji Kashihara ,Tetsuji Nishioka ,et al.Binder resin solution compo-.US ,7262247B2.sition ,coatings ,inks ,adhesives and primers [P ]
2007-08-28.[35]Keiji Urata ,Hideaki Mitsui ,Takayuki Hirose.Package of solid chlori-nated polyolefin modified with 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 and method of
storing the solid [P ].US ,20030134064A1.2003-07-17.
[36]Jong -Hoon Kim ,Sang -Jim Lee.Modified chlorinated polypropylene ,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blend for polyolefin [P ].US ,0119614A1.2008-05-22.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上接第5页)
[4]朱启忠.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应用(第一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
2009:1-15.版社,
[5]马明娟,.陈冬.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 ]
2007,19(17):117-120.江西农业学报,
[6]曹亚莉,田沈,赵军,等.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77-81.用[J ]
[7]杨勇,李彦锋,拜永孝,等.酶固定化技术用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J ].化学通报,2007(4):257-263.[8]卢学强,唐运平,隋峰,等.制革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J ].城市环
1999,12(6):22-24.境与城市生态,
[9]李闻欣,付强,马清才.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常见
.中国皮革,2002,31(9):10-13.问题及对策[J ]
[10]Kourkoutas Y ,Bekatorou A ,Banat I M ,et al.Immobilization technol-ogies and support materials suitable in alcohol beverages production :a
2004,21:377-397.review [J ].Food Microbiology ,
[11]Chen K C ,Wu J Y ,Huang C C ,et al.Decolorization of azo dye using
PVA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J ].J.Biotechnol.2003,101:241-252.
[12]Yang F ,Yu J.Development of a bioreactor system using an immobilized
white rot fungus for decolourization ,Part II :Continuous decolourization tests [J ].Bioprocess Eng.,1996,16:9-11.[13]Palleria S ,Chambers R P.Characterization of a Ca -alginate -immobi-lized Trametes versicolor bioreactor for decolourization and AOX reduc-tion of paper mill effluents [J ].Bioresour.Technol.,1997,60:1-8.[14]Marwaha S S ,Grover R ,Prakash C ,et al.Continuous biobleaching of
black liquor from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using an immobilized cell system [J ].J.Chem.Techno.Biot.,1998,73:292-296.[15]Zhang F M ,Knapp J S ,Tapley K N.Development of bioreactor sys-tems for decolorization of orange II using white rot fungus [J ].Enzyme
Microb.Tech.,1999,24:48-53.[16]Chang J S ,Chou C ,Chen S Y.Decolorization of azo dyes with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luteola [J ].Process Biochem.,2001,36:757-
763.[17]陈铭,周晓云.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J ].水处理技术,1997,23(2):98-102.[18]黎刚.固定化技术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5):45-
48.
范文五:微生物肥料的包埋固定化研究_韩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4) :999-1005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收稿日期 :2011-12-15接受日期 :2012-04-06
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CARS -14-土壤肥料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2011BAD16B12) 资助 。 作者简介 :韩梅 (1964— ) , 女 , 辽宁昌图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微生物肥料应用基础及农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
Tel :024-88487155, E-mail :hanmei1126@126. com 。
*通讯作者 Tel :024-88487155, E-mail :hanxiaori@163. com
微生物肥料的包埋固定化研究
韩 梅 , 李天华 , 彭 帅 , 魏 冉 , 韩晓日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
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科学施肥观测试验站 , 沈阳 110866)
摘要 :为了克服单种材料包埋的不足 , 提高微生物肥料包埋颗粒的综合性能 , 本研究以海藻酸钠 (SA ) 配合聚乙烯 醇 (PVA ) 为包埋剂 ,
并添加适宜辅料 , 对复合菌体 (根瘤菌–解磷菌–解钾菌 ) 进行包埋固定化 , 以包埋操作及颗粒 综合 性 能 等 为 指 标 , 筛 选 出 较 优 的 包 埋 材 料 组 成 为 :SA3. 0%-PVA (2. 5% 3. 0%) -辅 料 (SiO 24. 0%-CaCO 30. 3%) 。 在此条件下 , 操作性和成球性较好 , 所得包埋颗粒呈规则球形 , 直径为 3mm 4mm , 机械强度为
53. 4 59. 6g /g, 包埋率为 91. 4% 94. 3%, 经过 72h 增殖培养颗粒的活菌数达到 1011
cfu /g, 增殖 500余倍 , 活菌释
放率达到 90%以上 。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 包埋 ; 固定化 ; 海藻酸钠 (SA ) ; 聚乙烯醇 (PVA ) 中图分类号 :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05X(2012) 04-0999-07
Immobiliz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in small spherical particles
by embedding
HAN Mei , LI Tian-hua , PENG Shuai , WEI Ran , HAN Xiao-ri
*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High Efficient Use on Soil and Fertilizer Resources /
Experiment Station of Northeast Maize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Shenyang 110866,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embedded particle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s with the single material and to further improv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of them , the sodium alginate (SA ) with polyvinyl alcohol (PVA ) and appropriate auxiliary materials was used as main embedding materials in this study.The immobilization was studied by embedding the composite bacteria including rhizobia ,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dissolving bacteria into some small spherical particles.The embedding operation and grai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were acted as indexes in this study.The optimum embedding material concentrations and ratios are SA 3. 0%-PVA (2. 5%-3. 0%) ,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SiO 24. 0%-CaCO 30. 3%) .Under the conditions , operability and sphericity are both better , the embedded particles are in regular spheres which diameters are from 3mm to 4mm , mechanical strengths are from 53. 4g /gto 59. 6g /g, and the embedded rates of bacteria are from 91. 4%to 94. 3%.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in particles reaches 1011cfu /gwhich is increased 500times more than that of fresh embedded particles after 72h proliferation culture , and the releasing rate of viable bacteria is more than 90%to total viable bacteria in particles.
Key words :microbial fertilizer ; embedding ; immobilization ; sodium alginate (SA ) ; polyvinyl alcohol (PVA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8卷
微生物肥料可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 , 减少其大
量施用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 微生物肥料常见的剂型
或为发酵后收获的菌液 , 或以草炭为载体制成的吸
附菌剂 , 两种剂型在制备上比较方便 , 但均存在许多
不足 , 如菌剂施入土壤后 , 菌体直接暴露在开放的 、
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土壤环境下 , 引起大量菌体
死亡 , 若使活菌数短时间内增殖到一定水平 , 不易达
到 。 包埋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细胞固定化技术之
一 , 是将微生物包埋在富含营养 、 对外部环境相对
封闭的颗粒中 [1], 对内部的微生物来说 , 颗粒形成
了一个微环境 , 对外部环境起缓冲作用 , 颗粒的微环
境有利于微生物增殖 , 易于形成优势菌群 , 有利于人
工接种微生物的存活和与土著菌的生态竞争 [2-3]。
包埋材 料 主 要 有 海 藻 酸 钠 (SA ) 和 聚 乙 烯 醇
(PVA ) 。 SA 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水 , 粘度较低 , 在
溶液中可与 Ca 2+、 Ba 2+、 Fe 3+等离子作用 , 通过形
成多个配位键而交联成内部孔隙大小均匀的球形颗
粒 。 作为交联剂 Ca 2+效果要好于其他离子 , 且成本
低 , 应用较广 [4-5], SA 包埋法主要用于药物 、 食品和
生物发酵 [6-7]。 PVA 在加热条件下可缓慢溶于水 ,
粘度较高 , 在溶液中能与硼酸反应 , 通过形成单二醇
型共价键而交联成多孔凝胶颗粒 , PVA 包埋法主要
用于废水处理 [8-10]。 最近有报道在包埋主料中 , 适
量添加辅料 , 如 SiO 2 和 CaCO
3
等 , 利用辅料难溶于
水的特性 , 可以破坏部分网状结构 , 使得颗粒内部的 孔隙变大 , 增加颗粒的通透性和传质性 , 提高细胞释 放率 , 同时还可以提 高 颗 粒 的 机 械 强 度 [1-12]。 目 前 , 微生物的包埋仍以单一材料的包埋为主 , 但每种 包埋法均存在包埋颗粒综合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 , 如 SA 包埋法易于操作 , 成球性好 , 但机械强度较 低 , 成本较高 , 而 PVA 包埋法操作难度大 , 成球性较 差 , 易粘连成片 , 且容易吸水膨胀 , 但机械强度较高 , 成本低 。
本文作者在前期工作中 , 从多株肥料用菌中筛 选出无拮抗的根瘤菌 、 解磷菌和解钾菌各 1株 , 进 行了混合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 以及尝试了用单一 种类的包埋材料包埋微生物菌体 , 在此基础上 , 本文 探讨以 SA 配合 PVA 为包埋剂 , 综合二者优点 , 并添 加适宜的辅料 , 对根瘤菌 -解磷菌 -解钾菌的复合菌 体进行包埋固定化 , 以提高包埋菌剂的综合性能 , 为 增 加 微 生 物 肥 料 对 农 业 生 产 的 贡 献 提 供 理 论 指导 [13-14]。 1材料与方法
1. 1供试菌株
根瘤菌 (Rhizobium sp.) R12, 解磷菌 (巨大芽孢 杆菌 Bacillum megaterium ) S7, 解钾菌 (胶质类芽孢 杆菌 Bacillum mucilaginosus ) C1, 均由沈阳农业大学 微生物学研究室保藏并提供 。
1. 2培养基
活化培养基 :R12用 YMA 固体培养基 , S7用牛 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C1用解钾菌固体培养基 。 液体 混 合 培 养 基 :甘 露 醇 10g , NaCl 0. 1g , K
2
HPO
4
0. 5g , MgSO
4
·7H
2
O 0. 2g , NaCl 0. 1g , KCl
0. 2g , CaCl
2
·2H
2
O 0. 1g , Rh 溶液 4mL , CaCO 3
5. 0
g , Ca
3
(PO
4
)
2
5g , 蒸馏水 1000mL , pH 7. 0 7. 2,
121? 灭 菌 20min 。 其 中 , Rh 溶 液 的 组 成 :H 3
BO 4 5. 0g , Na
2
MoO
4
5. 0g , 蒸馏水 1000mL , pH 3. 0。 固 体混合培养基为在液体混合培养基中添加 2%的琼 脂粉 , 灭菌制成 。
1. 3其他材料及试剂
包埋剂 :海藻酸钠 (SA ) 和聚乙烯醇 (PVA ) , 为 化学纯试剂 , 用前取一定量分别溶于一定体积热水 中 , 121? 灭菌 20min , 冷却至约 35? 使用 。
交联剂 :CaCl
2
·2H
2
O , H
3
BO
3
均为分析纯 。 用 水稀释成一定浓度溶液 , 121? 灭菌 20min 。
辅料 :SiO
2
, CaCO
3
均为化学纯试剂 , 用时与包 埋剂加在一起灭菌 。
包埋颗粒制备器 :医用注射器及 8#针头
1. 4湿菌体的制备
取 R12、 S7、 C1的保藏菌种 , 分别在 YMA 固体 培养基 、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解钾菌固体培 养基上进行三区划线 , 28? 培养 , 待长出菌落后 , 挑 取单菌落分别在各自相应的斜面培养基上划线 , 于 28? 下活化培养 3d ; 将活化后斜面培养物用 100mL 无菌水制成均匀菌悬液 , 分别接入 45mL 液体种子 培养基中 , 于 28? 、 180r /min培养 3d , 制备种子 ; 按 10%的接种量 , 以 S7-R12-C1顺序接种 , 期间 间隔 12h , 取种子液接入液体混合培养基 , 28? 、 180r /min培养 3d , 以 5000r /min离心 20min , 获得 湿菌体 。
1. 5SA -PVA 浓度及配比的初步确定
于 35? 下 , 以 SA 的 2. 5%、 3. 0%、 3. 5%和 PVA 的 1. 0%、 2. 0%、 3. 0%分别一一组合成 9个 浓度配比 , 配制 10mL 溶液 , 称取湿菌体 1. 0g , 加入 以上不同浓度配比的包埋剂溶液 , 于恒温磁力搅拌
0001
4期 韩梅 , 等 :微生物肥料的包埋固定化研究
器上振荡混均 , 用 8#针头注射器按照一定的速度均
匀滴加到 20mL 含有 3. 0%CaCl
2
的饱和硼酸溶液
中 , 交联 24h , 滤出颗粒 , 先后用生理盐水和无菌水
洗涤 10次 ; 称 取 1. 0g 颗 粒 于 YMA 培 养 液 , 于
28? 、 180r /min, 增殖培养 72h 。 测定颗粒内活菌
数 , 剩余颗粒置于无菌水中 , 4? 保藏 , 备用 。 每个处
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1. 6颗粒机械强度和传质速率的测定
颗粒机械强度测定方法参照参考文献 [15]。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颗粒传质速率的测定方法参照参考文献 [16]。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1. 7颗粒活菌数 、 增殖倍数及包埋率的测定
称取新鲜包埋颗粒和经过增殖培养的颗粒各
1. 0g , 分别于 0. 2mol /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 , 定容至
10mL , 以旋涡式振荡器充分振荡至颗粒完全溶解 ,
使菌体全部溶出 , 用稀释平板法于 28? 培养 3d , 菌
落计数 。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各项
指标按下式计算 。
颗粒活菌数 (cfu /g) =(一定稀释度的活菌数
? 稀释倍数 ? 菌液量 ) /颗粒重
增殖倍数 =增殖后颗粒活菌数 /增殖前颗粒活
菌数
包埋率 (%) =被包埋在颗粒中的活菌数 /总活
菌数 ? 100
1. 8SA -PVA -辅料包埋颗粒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 , 选择包埋效果较好的 SA
-PVA 浓度及配比的组合为主料 , 添加辅料 4. 0%
的 SiO 2 和 0. 3%的 CaCO
3
[13], 于 35? 下配制成溶
液 , 121? 灭菌 20min , 冷却至 35? , 取湿菌体 1. 0g , 加入包埋剂溶液中 , 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混均 , 后续 操作同 1. 5。 每个处理均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考察 SA -PVA -辅料包埋过程的操作性 、 成球 性 , 测定包埋颗粒机械强度 、 传质速率方法同 1. 6、 1. 7, 颗粒内活菌数 、 增殖倍数 、 包埋率方法同 1. 8,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比较添加辅料 前后的操作性 、 成球性 、 机械强度 、 传质速率 、 颗 粒内活菌数 、 增殖倍数 、 包 埋 率 、 释 放 活 菌 数 等 差异 。
包埋颗粒活菌释放率测定 分别称取制备 5d 的包埋颗粒 1. 0g , 于 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 28? 下 60r /min振荡 3h 4h , 系列稀释 , 在固体混 合培养基上涂布 , 28? 培养 3d , 菌落计数 。 然后将 颗粒从试管中取出 , 无菌水清洗 , 转移到有少量无菌 水的试管 中 , 4? 保 藏 。 依 此 方 法 分 别 在 10、 15、 20、 30d 时测定释放活菌数 。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结果取平均值 。
活菌释放率 (%) =颗粒释放出的活菌数 /颗粒 中总活菌数 ? 100
2结果与分析
2. 1SA -PVA 浓度及配比的初步确定
表 1 表 3为以 SA 和 PVA 混合材料为包埋剂 按照一定的浓度及配比对复合菌体包埋的颗粒基本 性能 。 由表 1可以看出 , 操作性 、 成球性和机械强度 同时较 好 的 SA -PVA 浓 度 及 配 比 有 4个 组 合 : SA3. 0%-PVA2. 0%, SA3. 0%-PVA3.0%, SA3. 5%-PVA1.0%, SA3. 5%-PVA2. 0%。 此外 , 从表 1还 可以看出 , SA 对成球性和操作性的影响大于 PVA , PVA 对机械强度的影响大于 SA , 因此 , 成球性和操 作性主要决定于 SA , 机械强度主要决定于 PVA 。 颗粒的传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菌体在颗粒内 移动的难易程度 , 是否可以占据和利用颗粒内部有 效空间 , 以及菌体从包埋颗粒内释放到颗粒外的难 易程度等 , 因此 , 与颗粒菌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关系较 为密切 。
表 2可见 , 5min 前颗粒的传质速率均为 0, 5 min 后颗粒的传质速率开始上升 , 5 15min 期间颗 粒的传质速率上升较快 , 15min 后上升幅度减缓 , 至 30min 全部达到最大值 1. 0。 颗粒的传质性随着 SA 和 PVA 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 且 PVA 浓度低者不 管 SA 浓度高低 , 颗粒的传质速率均较高 , 可见颗粒 的传质性主要取决于 PVA 的浓度 。 总之 , 所设的各 处理在传质性方面基本能满足实际需要 。
表 3可见 , 在 4个不同浓度配比中 , 包埋颗粒在 YMA 培养液经过 28? 、 180r /min、 72h 的增殖培 养后 , SA3. 0%-PVA3. 0%中的活菌数较新鲜包埋 颗粒中活菌数增加 580. 8倍 , 单位质量颗粒中的活 菌数达到 64? 1010cfu /g, 说明 SA3. 0%-PVA3. 0%形成的颗粒内部微环境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 , 且其包埋率也最高 , 达到 93. 5%。 总之 , SA 和 PVA 的浓度及配比对于颗粒的基本性能影响较大 , 二者 的浓 度 及 配 比 应 适 中 。 初 步 确 定 SA3. 0%-PVA3. 0%作为基本浓度及配比做进一步的包埋 。 100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8卷
表 1SA -PVA 包埋颗粒的操作性 、 成球性和机械强度
Table 1The operability , spheric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SA 浓度 Concentr.of SA (%)
PVA 浓度
Concentr.of PVA
(%)
操作性
Operability
成球性
Sphericity
机械强度 Mechanical strength (g /g)
2. 51. 0难 Difficult 差 , 易粘连 Bad , easy adhesion 27. 6c 2. 52. 0难 Difficult 差 , 易粘连 Bad , easy adhesion 33. 4b
2. 53. 0难 Difficult 较差 , 易粘连 A little bad , easy adhesion 47. 7a
3. 01. 0较难 A little difficult 较好 , 少量粘连 A little good , a little adhesion 36. 0c 3. 02. 0易 Easy 较好 , 无粘连 A little good , no adhesion 43. 8b 3. 03. 0易 Easy 好 , 无粘连 Good , no adhesion 54. 3a 3. 51. 0易 Easy 好 , 无粘连 Good , no adhesion 40. 2c 3. 52. 0易 Easy 好 , 无粘连 Good , no adhesion 49. 5b 3. 53. 0易 Easy 较差 , 有拖尾现象 A little bad , tailing 58. 6a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level.
表 2SA -PVA 包埋颗粒的传质性
Table 2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SA 浓度 Concentr.of SA (%)
PVA 浓度
Concentr.of PVA
(%)
颗粒的传质速率 (mm 3/min)
The mass transfer rate of embedded particles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2. 51. 00a 0. 42a 0. 73a 0. 87a 0. 99a 1. 00a 2. 52. 00a 0. 37b 0. 69b 0. 83b 0. 94b 1. 00a
2. 53. 00a 0. 33b 0. 65c 0. 74c 0. 91c 1. 00a
3. 01. 00a 0. 39a 0. 69a 0. 84a 0. 95a 1. 00a 3. 02. 00a 0. 33b 0. 67b 0. 76b 0. 89b 1. 00a 3. 03. 00a 0. 27c 0. 61c 0. 72c 0. 89b 1. 00a 3. 51. 00a 0. 37a 0. 66a 0. 78a 0. 90a 1. 00a 3. 52. 00a 0. 31b 0. 61b 0. 72b 0. 87b 1. 00a 3. 53. 00a 0. 26c 0. 59b 0. 70c 0. 86b 1. 00a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level.
2. 2SA -PVA -辅料的包埋颗粒性能
2. 2. 1操作性 、 成球性和机械强度 由表 4可以看 出 , 辅料的添加提高了包埋颗粒的机械强度 , 但对操 作性和成球性影响不大 。 在添加辅料的 3个处理 中 , SA3. 0%-PVA3. 0%-辅 料 的 包 埋 颗 粒 较 SA3. 0%-PVA3. 0%的 包 埋 颗 粒 机 械 强 度 提 高 9. 8%, 当将 PVA 降至 2. 5%时包埋颗粒机械强度较 SA3. 0%-PVA3. 0%仅下降了 1. 7%, 可见 , 添加辅 料可以适当降低 PVA 的浓度 , 而几乎在不影响其他 性能的情况下颗粒机械强度得到很大提高 , 而 PVA 浓度为 2. 5%时 , 颗粒仍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 一 般地 , 机械强度在 50g /g以上均可满足实际需要 。 2. 2. 2传质性 由表 5可以看出 , 添加适量的辅料 可以明显提高颗粒的传质性 。 添加辅料的颗粒在 5 min 时的传质速率分别为 0. 27和 0. 33, 而未加辅料 的颗粒此时的传质速率为 0, 直到 10min 才有传质
2001
4期 韩梅 , 等 :微生物肥料的包埋固定化研究
表 3SA -PVA 包埋颗粒的活菌数 、 包埋率和培养 72小时后的增殖量
Table 3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and embedded rate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amount after 72h cultivation
SA 浓度 Concentr.of SA (%)
PVA 浓度
Concentr.of
PVA
(%)
新鲜包埋颗粒中的活菌数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embedded in the fresh particles
(? 108cfu /g)
包埋率
Embedded
rate
(%)
增殖后颗粒中的活菌数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in particles after proliferation
(? 1010cfu /g)
增殖倍数 Proliferation multiples (times )
3. 02. 08. 1c 87. 5d 2. 1c 24. 9c 3. 03. 011b 93. 5a 64a 580. 8a 3. 51. 013a 92. 9b 4. 8b 35. 9b 3. 52. 08. 5c 89. 3c 0. 75d 7. 5d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level.
表 4SA -PVA -辅料包埋颗粒的操作性 、 成球性和机械强度
Table 4The operability , spheric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auxiliarymaterials
包埋材料 Embedding material
操作性
Operability
成球性
Sphericity
机械强度 (g /g) Mechanical strength
SA 3. 0%-PVA3. 0%易 Easy 好 Good 54. 3b
SA 3. 0%-PVA3. 0%-(SiO 2 4. 0%-CaCO
3
0. 3%) 较易 A little easy 好 Good 59. 6a
SA 3. 0%-PVA2. 5%-(SiO 2 4. 0%-CaCO
3
0. 3%) 较易 A little easy 较好 A little good 53. 4c
SA 3. 0%-PVA2. 0%-(SiO 2 4. 0%-CaCO
3
0. 3%) 较易 A little easy 较好 A little good 48. 9d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level.
表 5SA -PVA -辅料包埋颗粒的传质性
Table 5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auxiliary materials
包埋材料 Embedding material
颗粒的传质速率 (mm 3/min)
The mass transfer rate of embedded particles
0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SA3. 0%-PVA3.0%0a 0c 0. 27c 0. 67c 0. 75b 0. 89b 1. 00a
SA3. 0%-PVA3.0%-(SiO 2 4. 0%-CaCO
3
0. 3%) 0a 0. 27b 0. 49b 0. 78b 0. 88a 0. 99a 1. 00a
SA3. 0%-PVA2.5%-(SiO 2 4. 0%-CaCO
3
0. 3%) 0a 0. 33a 0. 64a 0. 70a 0. 87a 1. 00a 1. 00a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level.
出现 ; 加辅料的两个处理的颗粒传质速率达到或接 近最大值所需时间仅为 25min , 未加辅料的颗粒传 质速 率 达 到 最 大 值 需 要 30min , 达 到 最 大 值 相 差 5min , 且 SA3. 0%-PVA2.5%-辅料的传质性最好 。 2. 2. 3颗粒活菌数 、 包埋率 、 增殖倍数 由表 6可 以看出 , 新鲜包埋的颗粒活菌数在 109cfu /g左右 , 经 过 72h 的增殖培养后 , 活菌数提高到 1011cfu /g, 这 方面是液体剂型和吸附剂型菌剂很难达到的 , 而活 菌数是微生物肥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 从表中数据可 见 , 添加辅料有利于菌体增殖 , SA3. 0%-PVA3. 0%增值 倍 数 由 无 辅 料 的 580. 8提 高 到 有 辅 料 的 598. 0, 同时 , 包埋率也从 93. 5%提高到 94. 3%。 2. 2. 4活菌释放率 包埋颗粒释放的活菌数直接影 响微生物肥料的实际效果 。 从图 1可以看出 , 三条 300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18卷
曲线变化趋势一致 , 在每个时间点上添加辅料的 2个处理的活菌释放率均高于未加辅料的 SA3. 0%-PVA 3. 0%, SA 3. 0%-PVA3. 0%-辅料的包埋颗粒 活菌释放率最高 。 可见 ,
添加辅料对菌体释放起到 较大作用 , 其原因可以推测是由于辅料的添加 , 改善
网状结构的通道 , 更有利于菌体通过通道释放出颗 粒的缘故 。 这个结果与传质性结果一致 ,
传质性越 好 ,
包埋颗粒释放菌体越多 。 表 6
SA -PVA -辅料包埋颗粒的活菌数 、 包埋率和培养 72小时后的增殖量
Table 6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and embedded rate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auxiliary materials ,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amount after 72h cultivation 包埋材料 Embedding material
新鲜包埋颗粒中的活菌数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embedded in fresh particles
(? 109cfu /g)
包埋率 Embedded rate (%) 增殖后颗粒中的活菌数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in particles after proliferation
(? 1011cfu /g)
增殖倍数 Proliferation times SA3. 0%-PVA3.0%1. 1a 93. 5b 6. 4a 580. 8b SA3. 0%-PVA3.0%-(SiO 24. 0%-CaCO30. 3%) 1. 0ab
94. 3a
6. 1b
598. 0a
SA3. 0%-PVA2.5%-(SiO 24. 0%-CaCO30. 3%)
0. 9b 91. 4c 4. 8c 526. 3c
注 (Note ) :同 列 数 据 后 不 同 字 母 表 示 处 理 间 差 异 达 到 5%显 著 水 平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the 5%
level.
图 1
包埋颗粒的活菌释放率
Fig.1
The rate of releasing viable bacteria of embedded
particles with SA -PVA
3
讨论与结论
综合各项测试指标 , 本研究中包埋复合菌体的
材料组成为 SA 3. 0%-PVA(2. 5% 3. 0%) -辅料 (SiO 24. 0%-CaCO30. 3%) 时较为适宜 , 所得包埋颗
粒呈规则球形 ,
直径约为 3mm 4mm , 见图 2。 本研究得到的包埋颗粒经过增殖培养有效活菌 数达到 4. 8? 1011cfu /g以上 ,
活菌数较胡小加等 [11]
用 SA 包埋植物促生菌所得的包埋颗粒提高了
3
图 2
包埋颗粒成球情况
Fig.2
The state of embedded particles
倍 。 王里奥等 [16]
分别用 SA 和 PVA 将活性污泥包
埋成颗粒 ,
SA 球和 PVA 球的颗粒传质速率达到最 大值所需时间分别为 25min 和 45min , 本文 SA -
PVA -辅料的包埋颗粒 , 其传质性与 SA 球接近 , 远 好于 PVA 球 。 由于具有较高的活菌数和较好的传 质性 , 本文的包埋颗粒释放的活菌数 30d 时达到 1011cfu /g, 较胡小加等细菌包埋颗粒释放的活菌数 提高了 2个数量级 。
综上所述 , 利用混合材料包埋微生物制成颗粒 菌剂 , 在综合性能方面 , 较单一材料的包埋可以有较
4001
4期 韩梅 , 等 :微生物肥料的包埋固定化研究
大改善 。 以适宜材料对微生物包埋固定化 , 对于解 决人工接种微生物施于土壤后的存活和与土著菌竞 争问题 , 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 今后在微生 物肥料颗粒菌剂的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中 , 可以从 微观角度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王新 , 李培军 , 巩宗强 , 等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J ].农业环境保护 , 2001, 20(2) :120-122.
Wang X , Li P J , Gong Z Q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immobilized cell technology [J ].Agro-Environ.Prot., 2001, 20(2) :120-122.
[2]Vong P C , Dedourge O , Guckert A.Immobil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labelled sulphur in relation to soil arylsulphatase activity in rhizosphere soil of field-grown rape , barley and fallow [J ].Plant Soil , 2004, 258:227-239.
[3]Wu Z S , Zhao Y F , Imdad K aleem et al .Preparation of calciumealginate microcapsuled microbial fertilizer coating Klebsiella oxytoca Rs-5and its performance under salinity stress [J ].Eur.J.Soil Biol., 2011, 47:152-159.
[4]Liu C H , Wu J Y , Chang J S.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bacterial fertilizers from modified calcium alginate capsules [J ].Bioresour.Technol., 2008, 99:1904-1910
[5]王康 , 何志敏 .海藻酸凝胶性质对蛋白质扩散的影响 [J ].化 学工程 , 2004, 32(5) :53-56.
Wang K , He Z M.Eff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alginate gelon the release of protein from alginate beads [J ].Chem.Eng., 2004, 32(5) :53-56.
[6]何荣军 , 杨爽 , 孙培龙 , 等 .海藻酸钠 /壳聚糖微胶囊的制备 及其应用 研 究 进 展 [J ].食 品 与 机 械 , 2010, 26(2) :166-169, 173.
He R J , Yang S , Sun P L et al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sodium alginate chitosan microcapsules and its applications [J ].Food Mach., 2010, 26(2) :166-169, 173.
[7]李超敏 , 韩梅 , 张良 , 等 .细胞固定化技术 — 海藻酸钠包埋法 的研究 进 展 [J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 2006, 34(7) :1281-1282, 1284.
Li C M , Han M , Zhang L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sodium-aliginate immobilized cell technology [J ].J.Anhui Agric.Sci , 2006, 34(7) :1281-1282, 1284.
[8]孙少晨 , 林永波 , 寇广孝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水 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06, 31(4) :95-97.
Sun S C , Lin Y B , Kou G X.Study on entrapp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J ].Environ.Sci.Manag., 2006,
31(4) :95-97.
[9]肖美燕 , 徐尔尼 , 陈志文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研究进 展 [J ].食品科学 , 2003, 24(4) :158-161.
Xiao M Y , Xu E N , Chen Z W.Research of the entrapping immobilized cell technology [J ].Food Sci., 2003, 24(4) :158-161.
[10刘建红 , 王雷荣 .海藻酸钠 、 聚乙烯醇包埋固定化技术对紫 色非硫光合细菌脱氢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安全与环境 工程 , 2009, 16(3) :54-56.
Liu J H , Wang L R.Impact of the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with sodium alginate and polyvinyl alcohol on th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of purple non-sulfur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J ].Saf.Environ.Eng., 2009, 16(3) :54-56.
[11]胡小加 , 江木兰 , 张银波 .固定化植物促生菌的存活性研究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4, 26(3) :54-56.
Hu X J , Jiang M L , Zhang Y B.Research of the immobilization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 survival [J ].Chin.J.Oil Crop Sci., 2004, 26(3) :54-56.
[12]柴立元 , 唐宁 , 闵小波 , 等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 处理含铬废水 [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5, 36 (6) :965-970.
Chai L Y , Tang N , Min X B et al .Treatment of chromium wastewater by immobilize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containing activated sludge [J ].J.Cent.South Univ.(Sci.Technol.) , 2005, 36(6) :965-970.
[13]Cunningham C J , Ivshina I B , Lozinsky V I et al .Bioremediation of diesel-contaminated soil by microorganisms immobilised in polyvinyl alcohol [J ].Int.Biodeterior.Biodeg., 2004, 54:167-174.
[14]刘蕾 , 姜灵彦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特性研究 [J ].环境科学 与管理 , 2008, 33(6) :56-58, 75.
Liu L , Jiang L Y.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 of bio-immobilized [J ].Environ.Sci.Manag., 2008, 33(6) :56-58, 75.
[15]陈芳艳 , 梁林林 , 唐玉斌 , 等 .聚乙烯醇 /累托石复合载体固 定菲降 解 菌 的 研 究 [J ].工 业 水 处 理 , 2007, 27(11) :19-23.
Chen F Y , Liang L L , Tang Y B et al .Research on immobilization of phenanthrene-degrading strains by complex carrier of polyvinyl alcohol and rectorite [J ].Industr.Water Treat., 2007, 27(11) :19-23.
[16]王里奥 , 催志强 , 袁辉 , 等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甲醇废水的 包埋条件优化选择 [J ].重庆大学学报 , 2005, 28(6) :113-117.
Wang L A , Cui Z Q , Yuan H et al .Conditions of imbedded immobi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anol wastewater by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J ].J.Chongqing.Univ., 2005, 28 (6) :113-117.
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