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八年级(下)古诗词
八年级(下)
闻雁 (唐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池鹤 (唐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 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 晒翅常疑白雪销。
转觉鸬鹚毛色下, 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 怅望青田云水遥。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题红叶[唐]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城中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范文二:八年级下古诗词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3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4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莫言:不要说。③赚得:骗得。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⑤拦:阻拦,阻挡。...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
6淮中晚泊犊头朝代:宋代作者: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注释①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
境内。②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
7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zx98.com
6.(1)答案:①用“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絢丽多姿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每点1分)
(2)答案:①诗歌描写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渔夫形象。②诗中渔夫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过着像鸥鹭那样的自由自在的生
活。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厌弃功名、鄙弃官场、流连山水甘心淡泊宁静、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每点1分) 8寿阳曲·远浦帆归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注释①浦:水边。②酒旆(pa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③两三航:两三只船。④航:船⑤着岸:靠岸...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
9作品内容编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件长袍。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长戈与短矛,与君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件衬衫。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铁矛和大戟,与君协助歼敌。
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套罩衣。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
铠甲与兵器,与君共赴国殇。
10《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亦作“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 《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
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11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⑾,犹有竟时⑿。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⒀,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⑴碣(ji?)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⑵沧海:大海。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⑶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⑷竦(sǒng)峙:挺立。“竦”和“耸”相同。
⑸“幸甚”两句:这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⑹鵾(kūn)鸡: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天鹅的大鸟。⑺鸷(zhì)鸟:凶猛的鸟。 ⑻镈(bó):古代锄类农具。⑼流澌(sī):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⑽蘴(fēng):古同“葑”,芜菁。藾(lài):蒿类植物。 ⑾神龟: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动物的代表。⑿竟:终了。 ⒀盈缩:指寿夭。盈,长。缩,短。[1]
12王安石的《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疾苦,怨愤。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
(2)这首使用什么样的抒情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 (3)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2分) (4)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5)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4分) (6)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淡你的看法。(4分) 阅读答案: 1、咏物。
2、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
3、根深叶茂,高大粗壮。(2分)
4、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3分) 5、孤寂(孤傲、孤高)、正直、虚心、顽强(不屈)、奉献等等。
6、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的形象来抒发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改革者却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答出
“托物言志”得1分,答出《孤桐》命意得3分) 注释
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弥:更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 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1-6]
卫地有一个姓束的人,所有世间东西他全都不爱好,他只喜欢蓄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姓束的人蓄养到了一百多只,住宅周围的老鼠都将要被抓捕完了。猫没什么吃的,饥饿了因而嗥叫。姓束的人每天买肉喂猫。猫生出来的子辈和孙辈,因为吃肉的原因,竟然不知道世间有老鼠;它们只要饿了就嗥叫,嗥叫就得到肉吃。猫吃完了,懒懒散散的样子,和悦快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以老鼠为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行走,有的老鼠还掉进了瓮中,读书人急忙从姓束的
人那里借了猫用来去除去鼠患。 狸狌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耸,眼睛鼓起显露在外面像黑漆一样贼亮,有红色的胡须,又吱吱地鸣叫,猫料想老鼠是奇怪的生物,沿着装有老鼠的瓮的边沿行走,不敢下去。读书人非常生气,把猫推到瓮中。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声嗥叫。过了很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其他的技能,咬它的脚,猫用力纵身逃出
1.举世之物:所有世间的东西。举,全。
2.咸无所好:全都不爱好。咸,都。无所,没有什么。 3.唯:只。 4.畜:畜养。
5.狸狌,野猫,这里是指猫。 6.家东西:泛指住宅周围。 7.且:将要。
8.尽:完,没有。 9.嗥(háo):野猫吼叫。
10.日市肉啖之: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指喂。 11.若:及,与。
12.以啖肉故:因为吃肉的缘故。以,因为。啖,吃。故,原因,缘故。 13.但:只,仅仅。 14.辄:就。
15.食已:吃完。
16.与与如也:原指走路慢腾腾的样子,这里形容懒懒散散的样子。 17.熙熙如也:和悦快乐的样子。 18.南郭:城南。 19.士:读书人。
20.病:以??为祸患。 21.堕:落,坠落。
22.假:借。 23.以:用来。 24.去:去除(鼠患)。
25.耸:高起,高耸。 26.突:突出,鼓起。 27.露:显露,暴露。 28.如漆:像黑漆一样(贼亮)。 29.鬣(lia):这里指老鼠的胡须。 30.磔磔然:指老鼠吱吱鸣叫的声音。 31.意为异物也:(猫)料想(鼠)
是奇怪的生物。意,料想。为,是。异,奇特,奇怪。
32.怖:恐惧,害怕。 33.甚:很。
34.久之:过了很久。久,很久。之:凑足音节,不译。35.度(duó):估计。 36.啮:咬。37.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掷,腾跃。奋,猛然用力。[3] 。[1-6]
捕鼠是猫的天职,明宋濂的《狸狌》却写了畏鼠之猫。狌身如狸、貌似虎,是野生的猫,卫人束氏却偏偏喜好畜养。文中说,南郭有士患鼠,某次一鼠堕入米缸中,他急借束氏畜养的一头狸狌,携之回家,要它入瓮捕捉。“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鼠无论怎么大,总不如猫,何况狸狌又是形体大者,竟然对之“怖甚”,被它啮足,只得奋力跳出陶瓮。鼠跌入后跳不出来,足见鼠体既不如狸狌之硕,鼠力亦不及远甚.[2-6] 第一段:写一个姓束的卫国人喜欢养猫,多达上百只的猫将四周的老鼠吃得精光。 第二段:写城南有个读书人因家中老鼠为患,想借束氏的猫来灭鼠。 第三段:写猫遇老鼠之后的种种表现。[2-6] 4主题思想编辑
文章选自明人宋濂[lián]的寓言体散文集《龙门子凝道记》,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说明抽象 深刻的寓意,十分耐人寻味。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文言字词、知识的能力基础,因此学生 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掌握关键字词,理解全文内容。同时,现今许多学生 都是优越的条件下长大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因此在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 白父母过度的溺爱、生活条件过度的优越,会使人缺少磨炼,生存能力日益下降甚至丧失。[2-6]
(1)告诉人们过分的享受、过度的溺爱,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2)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使人意志消磨,减弱生活能力,最后变成一个又馋又懒又虚弱的废物。(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作者简介 宋濂(作者)
宋濂(1310~1381)生于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①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品味: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贪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这些词句充分表明了狼的贪婪与凶恶。 ②一狼径去,其
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品味:狼又是非常狡诈的。当屠户由妥协退让转入防御斗争时,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极点!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品味:屠户的“奔倚”“弛担”“持刀”与狼的“眈眈相向”,描绘出了两者之间的相持阶段,表现了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和狼的不甘罢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品味:这一部分写了两个场面,分别写屠户怎样杀死第一只狼和第二只狼。当屠户自卫防御时,两只狼互相配合,企图用假象来欺骗屠户,达到“攻其后”的目的。但是屠户没有受骗,也抓住恶狼假寐这一有利时机,“暴起”杀了第一只狼。屠户“转视积薪后”,发现第二只狼正在打洞,立即“自后断其股”,又杀死了第二只狼。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让故事在两只狼全被击毙的高潮中结束。这样既写出了狼的狡诈,又暴露了狼的愚蠢。而屠户当机立断的“暴起”,敢于斗争的“刀劈”,表现出他的勇敢机警与果断抉择。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品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又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死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课文全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止,通“只”,只有。〕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缀,这里指紧跟、跟随。〕
〔点评〕本段写屠户遇狼。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晚归”,说明路上行人稀少,正是恶狼出没之时。“止有剩骨”说明担中的“剩骨”不足以饱狼。“途中”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暗示屠户孤立无援。“一屠”遇“两狼”,力量对比悬殊。“缀行甚远”,预示狼的恶意和贪婪。作者一开始就突出了矛盾的尖锐性,创造了紧张的氛围,扣人心弦。从而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并为情节发展提供了线索。
屠惧,投以骨。〔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扔给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从,跟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敌。〔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
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点评〕本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惧”说明屠户对狼的本性缺乏认识。“投”“复投”,说明他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并驱如故”说明了狼的贪婪无厌。情节发展到这儿更增添了紧张的气氛,屠户的性命依然危险。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窘(jiǒng),无路可走的境地。这里指危急。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顾野有麦场,场主职薪其中,苫蔽成丘。〔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并用草苫禾堆覆盖成小山似的。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积薪,堆积的柴草。苫(shàn),盖上。〕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乃,于是、
就。弛(chí),放松,这里指卸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眈眈(dān dān),注视的样子。〕
〔点评〕本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大窘”“恐”写出了屠户的紧张急迫,在走投无路的形势下,只好采取御故措施。“顾”“奔倚”“驰担持刀”一系列的动作,写出屠户的当机立断,迅速占领有利地势,说明屠户已经认识到狼的凶残的本性,做好与狼搏斗的准备。“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户和狼之间的冲突已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面前。少(shǎo)时,一会儿。犬,像狗似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久,很久;之,没有实在意义。瞑(míng),闭眼。暇(xiá),空闲。〕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暴,突然。毙,杀死。〕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洞,打洞。其,指柴堆。隧,从隧道的意思。〕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尻(kāo),屁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屠户人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股,大腿。〕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寐(mai),睡觉。盖,原来。〕
〔点评〕本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一狼径去”,另有图谋;“犬坐于前”,牵制屠户,更见出狼的狡诈。“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气氛似有所缓和。“暴起”“刀劈”“毙之”,屠户不为假象迷惑,抓住时机,当机立思敢于斗争,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到这儿并未让人松口气。“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已深刻认识到狼的本性,变得警觉。“一狼洞其中”终将狼的本性暴露无遗,再点狼的狡诈阴险,“乃悟”说明斗争使屠户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认识。
到此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交待了故事的全过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黠(xiá),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只。〕 〔点评〕这是作用发表的评论,画龙点睛,揭示故事的主题。尽管狼很狡猾,但是与人斗智,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范文三:八年级下古诗词
1、十五从军征
八年级下 古诗词
汉乐府
两汉 作者: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kuí)持作羹(gēng)。
羹(gēng)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ē)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 王磐 喇叭 ,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6、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9、渔家傲 宋代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范文四:八年级下开学古诗词默写竞赛
东 莞 外 国 语 学 校 2015--2016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初 二 古 诗 词 默 写 竞 赛
班别: 姓名: 分数:
一、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100分)
1. 巴山楚水凄凉地,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转朱阁, ,照无眠。不应有恨, ? , ,此事古难全。 , 。 (苏轼《水调歌头》)
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其五)》)
6. 金樽清酒斗十千, 。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其一)
7.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
得, 。俄倾风定云墨色, 。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长夜沾湿何由彻! ,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散入珠帘湿罗幕,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中军置酒饮归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10. 亭亭山上松, 。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刘桢《赠从弟》)
1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 弃我去者, ,乱我心者,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 ,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15. 天街小雨润如酥, 。 ,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无题》李商隐)
16.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
17.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18. 碧云天,黄叶地, ,波上寒烟翠。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追旅思, ,好梦留人睡。 ,酒入愁肠, 。 (范仲淹《苏幕遮》 )
1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望西都, ,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范文五: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古诗词默写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古诗词默写
一、理解性默写
1.《望江南》中写出了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
3. 《望江南》 中充分体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诗句是:, , 。
4. 《虞美人》中表现将抽象事物具体化,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 无穷无尽的诗句是 , 。
5.《虞美人》中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衬托出被囚心境的语句是
, 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 ” 两句表现了后禅院环境清幽的特点,蕴含人生哲理。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更显环境的清幽。
8.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 诗句是:, 。
9.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山间水畔景色、寓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10. 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 “ 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 ” 。 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 《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 。
11. 辛弃疾的词句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有着异 曲同工之妙。
12.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 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13.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 ” 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14.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15.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写出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 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16、《渔家傲 ·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 是 : , 。
17、范仲庵《渔家傲 ·秋思》中从感受角度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
,从听觉角度渲染凄凉悲壮气氛的语句是 : 。
18、《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19《天净沙秋思》写出自己流落天涯,有家难回的语句是,
20、《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
,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2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的意境相似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