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doc] 时人莫小池中水,万事不妨有自主
时人莫小池中水,万事不妨有自主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1,2期
时人莫小池中水,)
万辛不妨有自主(
浙江省宁渡市实验小学(315012)叶青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管老师还是家长,总把
孩子看作是一塘有待于开发的池水,不时地提醒他们
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甚至有时还手把手地进行操
作.其实,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都希望自己是一
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总而言之,应该是一潭潭各
有特色的池水.无论深浅大小,都应该是对着阳光,迎
着春风,自主欢唱的活水.当前,数学课程涉及的领域
很广泛,这些领域里既有可供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动
手操作的题材,也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
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自主需要,最
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一潭潭池水
展示出他们各自的风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作
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
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活动,数学意识,相
信他们的创造力,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呢?下面以
“用数学”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一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根据问题找信息.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课间喜欢玩什么游戏,
引入新课.
(电脑显示:很多小朋友在操场玩耍,有的在玩老
鹰捉小鸡,有的在拍皮球,有的在爬竿.最后定格在玩
老鹰捉小鸡处)
师:这群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呀?
生:老鹰捉小鸡.
师:看到上面这个游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人?(多抽几生)
师:大家都想到要解决”一共有几人?”这个问题
呀!(板书:一共有几人?)自己轻声的读一读.
师:要解决”一共有几人”这个问题,要找到哪两条
信息,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请每个小朋友想一想,写一
写.
一
44一
学生活动.
2.反馈评价.解决问题.
师:谁来汇报?先列出算式.
生A:1+9=10.(板书:l+9=10)
师:一共有10……
生:人.(板书:(人))
师:你找到了哪两条信息?
生A:我找到的信息是:当老鹰的有1人,当小鸡
的有9人.(老师手指板书”一共有几人?”提示)一共
有几人?
(板书:当老鹰的有1人,当小鸡的有9人)
师:请你连起来再完整的说一说.(生A再说一
遍)
师:为什么用加法算呀?
生:因为要求”一共有几人?”就是把当老鹰的1人
和当小鸡的9人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师:分析的真清楚,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B:2+8:10.(板书:2+8=10(人))
师:你找的信息是……?
生B:我找的信息是: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一
共有几人?
(板书: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3+7=10(人).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的有7人,一共有
几人?
(板书: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的有7人)
师:说的真好,请你领着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1
3.小结.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在解决”一共有几人”这一个
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信息,比如:当
老鹰的有1人,当小鸡的有9人;也可以选择男生有8
人,女生有2人;也有选择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
的有7人.知道了一共有1O人在玩老鹰捉小鸡这个
游戏.
(二)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1,2期
师:操场上还有一些小朋友又在玩什么呢?大家
看……
[显示:6人在拍皮球(拍白球有2人,拍红球有4
人),5人在爬竿(3人在上,2人在下)]
师:他们在玩什么呀?
生:爬竿,拍球.
1.小组合作.
师:让我们来开展四人小组活动.看上面的游戏,
先由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一个问
题,其他三个小朋友列出这个算式,再换另一个小朋
友.
四人小组活动.
2.反馈评价.
师:请你们选一种来说一说.大家仔细听,他们组
说的对不对,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l:我们是这样想的,拍自皮球的有2人,拍红
皮球的有4人,一共有几人?我们是这样列式的:2+4
:6.(板书:2+4=6(人))
生2:我们是这样想的,爬到上面的有3人,下面
的有2人,一共有几人?师:问问小朋友我们这样说,
你们能列式吗?
生2问全班学生.
学生回答:3+2=5.(板书:3+2=5(人))
师:他的列式和你们的一样吗?
生2:一样的.
师:你该怎么说呀?
生2评价.
师:哪一组是用减法来解决的呢?
生3:一共有l1人,爬竿的有5人.拍球的有几人?
我们是这样列式的:1l一5=6.(板书:ll一5=6(人))
教师请该生问问其他小朋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
问吗?
生3问全班学生.
一
个学生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生3:因为是求拍球的有几人,就是从11人里面去
掉耙竿的5人,所以用减法算.
3.小结.
师:你们真棒!通过观察刚才的游戏,选择不同的
信息解决了校园里这么多的问题.
课后反思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
念,变”呈现——接受”模式为”诱导——探索——发
现”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
一
,把问题设计的权利还给学生
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须学问,
只学答,非学问.”而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
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周到,每一个提问都反复斟酌,惟
恐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无法回答,出现”冷场”现象.
学生没有机会提问,也用不着提问,所谓问和答看似精
彩却始终不能融合学生内部的思维网络和需求.过分
强调预设和完美,导致课堂缺乏生气,缺乏对智慧的挑
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
到充分发挥.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愿意成为被动的接
受者,他们有着自主的意识,希望成为课堂教学舞台中
的主角.在本节课”根据信息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
设计了学生四人合作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视觉,
听觉等各种感官,使他们从观察到的不同信息中提出
问题进行解决,有的学生从拍球中寻找,有的从爬竿中
发现,也有的将两者联系起来.在这一反馈过程中,学
生展示的是自己的理解,感悟过程,训练的是思维,表
达能力.又如在第一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就请他问问
大家”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这样的提问,给在座
的每一位学生点了一盏思考的灯,有学生就从数学理
解的角度思考”为什么用减法算”,这既有利于面向全
体学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设计的
能力.
二,把个性张扬的机会还给学生
在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中,忽视个性教育是一个
最为突出的问题.”一言堂”,”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
式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使他们的思维得不到
拓展,个性得不到张扬.教师总是用一条或明或暗的
线操纵着教学的演进,限制着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属于
学生自己的解题策略.本课第一个环节”从问题出发
找信息”中,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听课者也大多认为
只有一个答案.却不料看似简简单单,学生却拥有了
无穷的思考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这样的问题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
选择权利.不同的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要解
决”一共有几人”这个问题,所找到的信息自然也不同.
正因为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信息,学生的回答才会如
此多样.而在拍球,爬竿情境的观察时,有学生选择了
用加法,也有选择用减法,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不同的人
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允许每一个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的火花
才会不断地闪现,个性才能得到创造性地发展.
三,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这堂课里,教师十分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如:
?--——
45?-———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1,2期
提高计同I算教学的
有效性: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226401)李海峰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
量题目的训练来形成学生的计算技能,这使得学生对
计算产生”敌对”情绪,计算正确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
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
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
识,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
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
导作用.学生虽然活跃起来了,但由于课堂上缺乏必
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
率偏高,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
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提
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编者语: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经常发生”机械重复,
大量题目的训练”这类教学现象,过去发生过,现在也
还是发生着,将来也不能避免.这种教学现象的发生
往往与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关,与考试制度有关.
与传统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过去的学校也反对这
样的教学,教得好的教师也不是这样子教学的.
处理好小数点的位置,这同样也是笔算教学的重点.
在例1的教学中,我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
计出结果,让学生对理解笔算方法提供支持,再让学生
主动的探究笔算方法,联系已有的知识探究小数点的
位置,从而主动构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中,我先出示标有长,宽数据的平面图,让学
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再相机提出求房间
面积的问题,列出算式3.6×2.8.学生列完算式后,就
会迫不及待的算起来.我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
用算你知道这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吗?”学生沉思
了一会儿,纷纷举起手来,得出以下几种答案:?面积
大约在6,12平方米之间.?面积大约在9平方米左
右.?面积大约在1O平方米左右(3.5×3或4×2.5).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
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能很快估算出房间的面积
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个估算过程是很有必要的.首
先,帮学生复习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
法.其次,为学生正确探究出小数点变化规律打好了
基础,从而为学生主动构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
在研究中学习.l供了支持.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
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
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老师应
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主动的获取
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学中,学生已
经熟练掌握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在自主探
索,研究学习中掌握.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如何
接下来,我马上提问:”这个房间的面积到底有多
大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马上想到用竖式计算得
出精确的结果,然后提醒学生对照估算的结果,得出房
间的面积是l0.O8平方米.最后,我让学生计算”试一
试”中阳台的面积(2.8×1.15),对照例题的计算过程,
出示以下三个问题:?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
小数?积是几位小数??”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
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通过比较,你发现积
“大家仔细听,他们组说的对不对,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要提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你该夸夸他呀!,’
……一
句话却蕴涵着无限的期望,希望在点滴的渗透
中,让学生能学会评价他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同时,在评价中学会学习.
学生就是一潭池水,有了阳光的关爱,他便金光闪
闪;有了春风的抚慰,他便渡光粼粼;有了雨丝的滋润,
他便涟漪层层.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学生
?--——
46?--——
全面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坚持以学生为主
体,尊重每一个学生,坚信他们掌握知识的潜力,相信
学生可以调整自身的行为,相信他们能正确地评价自
己;在课堂上创造条件让学生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
决问题,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思想.学会了自主的学生,
才能如雨后的春笋节节高升;拥有了自主的学生,才能
如天边的云霞斑斓绚丽;掌握了自主的学生才能如破
浪的巨轮,开辟崭新的世界.
范文二:《陋室铭》中的对偶
《陋室铭》中的对偶
服装定制 http://www.tocoz.cn/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句子的修辞手法。《陋室铭》中,大量运用了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全文以比喻开篇,两个比喻形成对偶,然后由喻体导入正意。山、水两个比喻完全是映衬烘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主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两句用工整的对偶,描绘渲染室外景、室前物,表现了居室主人的德之纯、品之洁。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的“鸿”与“红”谐音,与“白丁”相对,这是一种特殊的对偶法――假借字音的借对。这个对偶句写居室主人所交往的,都是一些不同凡俗的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调素琴,阅金经”两句运用对偶手法,从正面肯定地说居室主人的爱好和生活状态。后两句则同时运用对偶和借代手法,从侧面体现居室主人的志趣。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借“诸葛庐”“子云亭”的典故来比况自己的陋室,用古代有才德的人来比况自己的才德。这两句在对偶上也很有特色,诸葛亮用姓,扬子云用名,工整对偶之中,又有错综的变化。
即学即练
1.找出下面诗歌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滁洲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下面的句子与“梨花院落溶溶月”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服装定制
范文三:《陋室铭》、《爱莲说》中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中考试题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这劳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B)(一)见原文????????????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选自《论语》)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不堪:无法忍受。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斯是陋室 斯: (2)惟吾德馨 德馨: ...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
交友之妙境。
8.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原文回答)?体现
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见原文???????????????????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
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
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
之,客始不能
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 往来无白丁( ) (2)妻子不觌( )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
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来表达。
《爱莲说》练习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________________ ...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格。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香远益清( ) ②陶后鲜有闻( ) ..
(3)不蔓不枝( ) (4) 亭亭净植( ) ..
5.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
表明了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参考答案:
答案:`1、(1)出名、2)大 (3)使??扰乱 (4)身体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
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A 5.(1)这 (2)品德高尚6.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
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7.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8.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 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91)没有什么学问的人(2)
妻子和儿女 10. (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信乎其似巢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 (3)宜:应当2.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
听说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4.①更加 ②很少 3)长枝节 4)立 5、略 6.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贪
慕富贵(意思对即可) 7.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
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8、以“菊之爱”、“牡丹
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
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9,C
2004-2011年《陋室铭》《爱莲说》
中考习题真题汇编
2004(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
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共3分)
2008重庆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
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
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答案: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
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
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
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
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
姓。
2008年厦门市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
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
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
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
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
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
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
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
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
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
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答案:6.唐 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4分,每空1
分)
8. C(3分)9.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
呢?”
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
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
精神品质?(3分)
答案: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
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
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
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爱莲说》中考集锦
一、蚌埠二中(09安徽省)
文言文阅读(20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
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
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答案: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 (3)宜:应当
2.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河北省(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
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案:
7(1)却(可是,但是)
(2)通 (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三3. 湖州市(09浙江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8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 可爱者甚蕃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
答案:
17 . (共3 分,各1 分)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③ 少
18 , ( 2 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19 . ( 3 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 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襄樊)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答案: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武汉)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答案;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二)2008年泉州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三)2008重庆市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
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四)2008年厦门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 )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五))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六)2008年海南省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 (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 l )香远益清 益: ( 2 )亭亭净植 植: ( 3)陶后鲜有闻 鲜: ( 4)宜乎众矣 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
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八)(广西百色卷)200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九)(山西卷)2007年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0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间( ) (2)亭亭净植( )
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十)(江苏泰州卷)2007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 (2)日上日妍( )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
句子:
启迪:
(十一)2007武汉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
(3)陶后鲜有闻( ) (4)待到山花烂漫时(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十二)湖北鄂州市2007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十三)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 (十四) 未知省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十五) 未知省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答案
(一)2007河南省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
6.唐 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4分,每空1分)
8. C(3分)9.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三)2008重庆市
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四)2008年厦门市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五))2008济宁市
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六)2008年海南省
19 、D 本题2分。20 、( l )益― 更(更加) ( 2 )植― 立(树立) (3)鲜― 少 (4 )宜― 应当(应该,当然) 4 分.每小题1 分,写错字不给分。21. ( l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本题4 分。每小题题2 分。“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 . 5 分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题2 分,意思对即可。
(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八)(广西百色卷)2007
9、①多 ②长枝蔓 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九)(山西卷)2007年
4、(1)简陋的房屋 (2)立或树立 5、D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7、C 8、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十)(江苏泰州卷)2007
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1)洗,洗涤。(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4.本题2分。
(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本题3分。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
(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
(十一)2007武汉市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十二)湖北鄂州市2007年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十三)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十四) 未知省市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十五) 未知省市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范文四:《陋室铭》中考题大全
22 陋室铭
山不在( )高,有仙则( )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 )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
( ),阅( )金经。无丝竹( )之( )乱( )耳,无案牍(dú)之( )劳(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手法。并以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一,(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选自《论语》)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1
范文五:[指南]陋室铭中考试题
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12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共3分)
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出名;水不在乎深,有龙(居住)就能显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屋子,但好在屋子的主人品德高尚。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有学问的人,往来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扰乱身心的华丽的乐声,没有使身体劳累的官府公文。(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年代出处及作者 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诗人,哲学家,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本文选自《全唐文》.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著,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理清晰,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内容及注释与翻译 (1)名:出名,闻名(2)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3)灵:灵验(4)惟、馨: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5)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 有学问的人。 (6)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7)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 (8)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9)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10)案牍,劳形: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11)乱耳:乱,使……扰乱。(12)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13)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14)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之”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比喻意义:“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 “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
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二、(4—7句):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从容淡定;第七句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的写法(2)反向立意的构思
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刘禹锡诗集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doc]时人莫小池中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