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95周年。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伟大而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热与忠诚。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就是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因为爱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五四青年节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节日。我们生活在
1
一个靓丽而辉煌的金色时节,在这繁华遍地,阳光灿烂的时节里,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青春。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采。然而随着我们告别童年,在青春期一点点成长,越来越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担负,去实现我们各自的人生价值。歌德曾经说过:“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拥有青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充满活力富于热忱的心,去追求,前进,奋发,进取。青春珍贵,却也短暂,就像一颗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只要把握这一秒的擦肩而过,定能在夜空中留下绚烂的一笔。 说到青春,梦想是青春岁月里最必不可少的音符。有人说,十四五岁的我们正处在筑梦的年龄,没错,我们的青春梦有着无限的可能,它潜藏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而青春梦又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我想该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我们伟大祖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到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我们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青年人拼搏。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我们尊敬所有为社会尽着贡献的人们。回顾中国青年在整个世纪走过的历程,作为当代青年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精神的火炬,
2
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与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让青春梦的实现带动中国梦的实现吧。 正如歌声所唱:带着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朋友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青春的身影,前进吧,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美好的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我们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永远铭记——1919年5月4日那场轰轰烈烈的青年爱国运动。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做有为青年呢,**总理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学会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是总理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教诲,因为他不仅为青年人指出了实现青年之志的道路,也为我们弘扬五四精神,报效国家找到了方法。我们仰望星空,是因为星空很美,梦想很美。脚踏实地,是因为道路坎坷,圆梦艰辛。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那些既怀揣梦想又
3
务实肯干,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完美结合于一身的人,最终都成为灿烂银河中一颗颗闪耀的恒星~做有为青年,成栋梁之材是我们每一个少年心中的远大理想,可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靠的是什么,靠实力,靠真本领~有实力才有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勤奋学习,追求上进”。我们这个时段是最好的学习期。古语有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我们有精力,也有时间去奋斗,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现在勤奋学习,把该学的知识掌握好,自己才会有实力去竞争,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充实我的人生,才能更好地为国贡献。品德优良、团结友爱能突显一个人的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很小的事开始的。我们作为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任何小事都是大事。我们每天放学后把校园打扫干净,弯下腰,捡起脚下的纸;停住脚,拉起摔倒的同学;伸出手,拧紧滴水的龙头;讲出温馨的话语,指责不礼貌的举动。一起建设一个整洁、和谐、美丽的校园~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是一个人能做好事的前提,只有身体锻炼好,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效力付出。如果把理想比作胜利的彼岸,那么我们的身体就是驶向彼岸的小船;小船如果不结实,是无法接受风浪的考验的。我们要朝气蓬勃,活泼开朗,文武双全~每天课间,操场上总能见到我们奔跑的身影~运动会上,赛出我们高超的水平~为校园,为社会的服务,尽管交给我们吧~健壮的体格与坚强的毅力将永远属于我们~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同学们,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弘扬五四精神,做一个有为的青年~
“五四”文艺晚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青年朋友们:
今夜,灯光璀璨,夜空澄澈。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和巧一中全体师生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传承五四精神、展示青春风采”文艺晚会,旨在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丰富全县广大青年学子的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志存高远,健康向上的生活热情,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氛围、助威鼓劲。在此,我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青年朋友和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91年前,“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民族危难之际,是革命的中国青年用火热的青春激情和伟大的爱国壮举铸就了“五四”这一历史的丰碑。91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广大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奉献力量。91载风云变幻,广大青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中国的建设
5
与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91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广大青年只有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奉献青春和智慧,才能不辱使命,大有作为,才能无愧于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巧家迈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县委、政府坚持 “围绕一条主线,主攻两个重点,推进三化进程,实施四大工程,培植五大产业”的“12345”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抓机遇,促发展,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回顾过去,成绩令人振奋;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今天的巧家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关口。随着装机容量由1405万千瓦提高到1600万千瓦、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即将进入筹建,出滇入川重要通道——巧蒙公路全线贯通,昭巧二级公路全面动工建设,丽-攀-昭铁路有望途经我县,巧家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在座的广大青年朋友们将是巧家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新希望、生力军。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
6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全县广大青年朋友要做到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立雄心壮志,涌万丈豪情,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以敢为人先的气概,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走入社会,学以致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放飞梦想,让青春飞扬,一起度过这个激动人心的青春之夜。
最后,预祝晚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广大青年朋友节日快乐,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7
范文二:关于五四运动的思考
90年前,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爆发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 ——“ 五四 ” 运动。这既 是一场彻底的、 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也是一场高张 “ 民主与科学 ” 大旗的思想启蒙运动。今天,在国力日益强盛、政治走向民主、文化不断繁荣的背景下,纪 念 “ 五四 ” 运动 90周年,反思 “ 五四 ” 精神的影响,探究其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 “ 五 四 ” 精神在当代青年中的价值定位。
(一) “ 五四 ” 精神的实质内涵。首先要厘清 “ 五四 ” 的时间界限问题。放在中国思想发展 史的长河中来考量, “ 五四 ” 时期并不是仅指爆发 “ 五四 ” 运动的 1919年, 而应该是从 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始,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止。 《新青年》的 编者和读者是青年, “ 五四 ” 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青年, 组建 “ 新民学会 ” 、 “ 觉悟社 ” 、 “ 改 造社 ” 等著名社团的也是青年,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多数还是青年。 “ 青年者,人生之王, 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 (李大钊语)整个 “ 五四 ” 时期,青年思潮激荡着社会思潮,青年 精神改变社会精神,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 “ 五四 ” 青年节。
关于 “ 五四 ” 精神, 研究者见仁见智。 诸如 “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 、 “ 科学与民主 ” 、 “ 人文启蒙 ” 、 “ 奋斗与牺牲 ” 、 “ 探索与创造 ” 、 “ 思想解放 ” 、 “ 反传统 ” 等等。但真正能够起统 领作用的当属 “ 爱国主义精神 ” 、 “ 民主与科学精神 ” 。
范文三: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
?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 ?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95?周年?。?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伟大?而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热与忠?诚。?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力量?,他?们勇?敢地??游行示威??不怕军警?的镇?压和?逮捕?。这?股力?量,?就是?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因?为爱?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五四青?年节?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而?辉煌?的金??色时节,?在这?繁华?遍地?,阳?光灿?烂的?时节?里,?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青?春。?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采?。然?而随?着我?们告?别童?年,?在青?春期?一点?点成??长,越来?越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担负?,去?实现?我们?各自?的人?生价?值。??歌德曾经?说过?:“?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拥有??青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充满?活力?富于?热忱??的心,去?追求?,前?进,?奋发?,进?取。?青春?珍贵?,却?也短?暂,?就像?一颗?流星?。虽?然转??
瞬即逝,?但只?要把?握这?一秒?的擦?肩而?过,?定能?在夜?空中?留下?绚烂?的一??笔。 ?说到青?春,?梦想?是青?春岁?月里?最必?不可??少的音符?。有?人说?,十?四?五岁的?我们??正处在筑?梦的?年龄?,没?错,?我们?的青?春梦?有着?无限?的可??能,它潜?藏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而?青春?梦又?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我??想该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我们?伟大?祖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到?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我?们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青年?人拼?搏。?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我?们?尊敬所?有为?社会?尽着??贡献的人?们。?回顾?中国?青年?在整?个世?纪走?过的?历?程,作?为当?代青?年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精神?的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与?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让青?春梦?的实?现带?动中?国梦?的实?现吧?。? ?正如歌?声所??唱:?带着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朋友?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青?春的??身影,前?进吧?,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美好?的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
?
范文四: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问题
历史与评论
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
会组织起到连接国民党和工人的桥梁作用。五四前夕,国民党人汇聚上海,成立了各省同乡会,作为发挥革命力量的桥梁。新型工人组织与帮口、帮会的联合,也是国民党发动工人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华工党是五四时期与国民党有关的上海工人运动组织,在水木作、漆业、印刷业、机器业、铁路等行业中有重要影响力,其领导人韩恢既是国民党人又是青帮首领。五四前后上海工人运动颇为活跃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朱卓文,既是洪门首领之一,又是中华工党创始人之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国民党等爱国政治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基础广泛的传统社会组织加入到五四运动中,激发其革命性,来发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各阶层民众参加运动,这是五四运动的群众性的重要表现。
一些进步的工商业资本家不仅在罢市斗争中发挥着作用,在罢工运动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工人“此次罢工据说有些简直是资本家命令罢的”(邓中夏语)。在上海大罢工中表现突出的求新机器厂工人的罢工,得到求新机器厂经理朱志尧
等的支持。上海厚生铁厂厂主朱卓文也大力支持本厂工人参加大罢工。
上海工人罢工与学生运动也有密切联系。五四运动中,上海复旦大学校工组成中华工界联合会的第一个分工会,并联系各学校校役组建中华工界联合会总会,与上海五四运动的核心复旦大学学生团体联系紧密;中华工业协会骨干李大年是归国留日学生,在上海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中都发挥着作用,等等。这一切说明,在五四期间上海的罢工中,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合。
1919年,是中华民族在存亡危机面前,各种革命
和爱国力量汇聚而迸发的年代,国内各爱国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都积极加入到民族救亡的爱国运动中,由此而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等革命高潮的到来。与此互为表里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使民族性、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逐渐有了自己思想上、组织上的主心骨,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作
者: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00875
!!!!!!!!!!!!!!!!!!!!!!!!!!!!!!!!!!!!!!!!!!
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问题
杜继文
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按说在我国大陆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近30年来又确实成了问题。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革命的忏悔者和传统文化的护教者,他们认为,五四运动及其代表的近现代文化思潮把传统文化摧毁了,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文化根基被中断了,以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处,在强大的外来文化侵入下,造成民族的生存危机,社会的不安定。他们提出挽救的方案不太一样,多数主张尊孔读经,有的主张独
尊《道德经》,还有的主张扶植佛教、道教。二是某些“全盘西化”论者,包括所谓“文化基督徒”。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先天就具有缺陷,愚昧落后是它的必然;他们提出的挽救之道,也不一样,其中有一种主张,是要将中国文化基督教化,亦即基督教化中国,“中华归主”。
号召回归传统,儒化中国,或高唱上帝入主中华,基督教化中国,看起来这是绝对对立的两种观点,但却有一个共有的前提:在对当代中国思想文
历史与评论
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
化形势的判断上,持悲观以至绝望态度,认为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上是一片混乱,中国人民已经失去文化归属,处在“精神空虚”、“信仰危机”中。我个人对这个前提和两种主张都不以为然。
然不能设想脱离传统而任性驰骋,但影响他们观念更剧烈的则是现实。传统表现为思维中的习惯力量,而现实则推动思维不断更新。这种更新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方面来自对异质文化的借鉴。因此,就民族文化的整体而言,它既是传统的连续,也有中断性的更新,它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延续,而且是一种向上的发展;它不是轮回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地从点到面的逐步扩大,从初级向高级的不断进步。
任何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民族,都不会读着一本经,守着同样的教条,抱着不变的观念,封闭自足地存活下来。有些学者只看到某些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在信仰上表现的一体性,完全忽视了这些宗教随着相应社会的演化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即以基督教来说,它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从非法地位上升到全民必须信仰的国教,从统一的教会到一分为三的分裂,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基督教自身,而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及不同阶级和集团的不同利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在国内是很著名的,它讲的其实是“宗教改革”逼使基督教不得不随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而改变它的信条,以适应在新的国家体制和新的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由此形成了与天主教对立的所谓“新教”。遗憾的是,在中国某些文化人读来,这本书成了证明基督教是足以产生新的经济体系的宗教,这如同今天有人出钱要求证明基督教产生了科学一样荒谬。他们同样忽略了资本主义强制基督教改变形态,尤其是强制性地改变政教合一的体制,使得近现代科学、哲学、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纷纷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基督教统治下分化独立出来,从而将西方文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为世俗人文主义和无神论的发展打开了不容堵塞的豁口。至于有些民族和地区,重新打出他们传统的宗教旗帜,似乎在向传统回归,但只要认真地进行客观研究,就不难发现,在这旗帜下面簇拥着的是世俗的利益诉求,以及与这利益诉求相应的已被翻新了的教义,即使最保守的原教旨主义也不例外。
一
新中国建国60年特别是近30年以来,中华民族取得政治独立,经济上高歌猛进,人民物质生活富裕宽厚,社会整体太平稳定,以及思想上自由活泼、文化上丰富多彩,不但是1840年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未曾有过,即使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走在前面的。这一点,上述两类学者大都并不否认。但他们的意见是:经济固然富裕了,可精神贫困了;思想文化是多样了,人们却无所适从了。这里隐含着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当前现实的中国存在,似乎没有进到他们的眼里,映入他们的头脑;在他们的言论里,只是一团昏暗,除了西化或儒化,无可救药。因为他们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知道中国人民在执政党的领导下究竟在干着什么事业;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忘记了,当前的中国,乃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与中国实际密切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历史和现状都在证明,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具有吐故纳新、自我更生的内在机制,所以始终蓬蓬勃勃,充满活力;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依然是引领我国社会当前和未来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一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继承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基础上,持续指导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先进思想;以此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发扬和提升了维系我们民族世世代代得以统一和生存的传统精神,吸取和包容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从而把中华文化推向了现代化的高度,使我们古老的民族焕然一新。把鸦片战争以来的历次改革和革命,归结为传统文化的灾难,至少是一种认识上的失误,思维上的偏颇。
我不是文化主义者,不主张用文化解释文化,更不赞同用文化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必不可免地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变革。人们固
历史与评论
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
二
考察我们的文化历史,评价我们的传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站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制高点。只有站在当代我们民族发展的高处,才能更科学更准确地评价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才能更准确更科学地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我在一次发言中讲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令我感触最深也是最具时代特色的思想,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二者是互补的,不但是实践的,也是理论的。我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始终贯穿着在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精神,大体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日新日日新”(包括“维新”和“革命”)这种对自己的传统敢于反思与革新,敢于吸取异质文化作为自己的养料,不封闭、不排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为本”,在君民关系上主张“民为贵”,这区别于西方的上帝决定论及视人民为“羔羊”、人人天赋“原罪”的宗教文化基础,而成为中国民主传统的源泉;第三,“大一统”与“和而不同”,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承认和维护各民族平等和个性自由之统一,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机制,这与同属古代封建社会的西方传统有天壤之别;第四,“大同”与“平等”、“均富”的思想,自古至今,一脉相承,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顽强的、坚不可摧的理想。
我认为,十七大报告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作更深层的认识,使我们评估五四运动有更准确的尺度。
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紧密相关。在当时的条件下,五四运动的本质只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科学则是支持和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的基本途径。反帝反封建是五四运动的否定方面,特别反映在文化批判上,同时它又蕴含着肯定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不可或缺。这里只讲三点:
第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两大“革命”,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非常巨大。“文学革命”主要指“白话文”和“大众语”运动,其中也包括“文字改革”。这个“革命”也可以称作文化大普及运动,它把读书识字、获取知识的文化权利,从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中解放出来,为劳动大众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提供了条件,也把历来作为“劳心者治人”的工具,变为了“劳力者”避免被“治于人”的重要手段。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它也是对劳动大众的历史大发现,使知识为最广大的劳动大众服务成为进步文化人的自觉———由此促成了反映劳动大众的需要、情感和政治诉求的“革命文学”,以及在城乡工农中的普遍开展的以识字为中心的“大众教育”。
第二,对儒家“礼教”的清算。这一清算的实质,是要把我们的民族从封建主义的文化统治下解放出来,所以历史学家多把它看作是中国的启蒙运动,与西方之从宗教文化统治下解放在性质上是相近的。斥责五四是对传统文化的断裂,拒绝正视它的启蒙作用,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只要粗略地考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五四批判、清算的着重点是封建主义势力,以为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扫清障碍,而不是全面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它主要是政治批判,不是学术研究。
鲁迅被认为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代表,他遭受的谴责最多,对他的丑化和辱骂似乎还成了眼下的一种时髦。但是,只要当真翻翻他的著作,他对传统文化的关切,从《嵇康集》、古小说与传奇的整理到《中国小说史》的编撰,从信笺的搜集到碑文的收藏,大概至今也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他有一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很能反映他所以批判礼教的原因,同时具有为孔子正名辩诬的性质,那些非鲁者不妨也去看看,俾使在捍卫传统的时候,不要回到慈禧太后时代,与徐桐大学士为伍,
三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念,即“科学”与“民主”。严格地讲,这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理念,贯穿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国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要它创建和发展近现代科学,建立西方的民主制度,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就此而言,科学与民主同传统文化的长短无关,与民族特性的优劣无涉,倒是与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与评论
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GXLLZX
更不要回到袁世凯、孙传芳、张宗昌那里,继承他们的衣钵。当年作为殖民地的香港和正在侵华的日本,都是热衷于尊孔读经的,不妨也可以作为全面认识鲁迅的一面镜子。这说明,对于孔子的尊重和礼敬,是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意涵与政治趋向的。鲁迅最致命的“罪状”,恐怕是提倡青年少看或竟不看中国书。这个主张可谓反传统达到极致了,但奇怪的是他的自题像中却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字句,死后又被当时的文化界奉为“民族魂”。这其中的道理,是应该很好想想的。
第三,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影响了国民党的左转,一直左右着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大格局的变化。在判断当前中国的文化形势时,无意地忽略或有意忽视正在指导我们发展方向的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而要回归过去,或者西化中国,或者异口同声地倡导宗教救世,这是颇为反常的。发出这类声音的,情况复杂,其中有的是对过去从事的革命事业表示忏悔,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或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失去信心,有些则基于某种动机,不安于我们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成就,而大多数是对于转型期的困惑。不论
如何,文化教育界应该有所回应,以便在多种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中,让读者有客观评审和自主选择的余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化、历史和实际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人民本位基础上的,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的宗旨,与西方某些国家把宗教作为立国之本,让人民把侍奉上帝作为根本理念是对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历史上的众多社会制度,都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梯,西方国家的某些思想家则把资本主义视为终极完善的社会制度,永远不会改变,二者的不同是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集中体现在“八荣八耻”上,与以上帝的旨意为道德的最高准绳、将全部伦理建立在唯利是图的基础上的道德观,也是完全相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理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提升了中国的传统。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00732
!!!!!!!!!!!!!!!!!!!!!!!!!!!!!!!!!!!!!!!!!!
坚持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张守民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革命主力军的伟大力量。此后,一批先进的知识青年开始“往民间去”,并在深入工农群众的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政治立场,成长为忠诚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英勇奋斗的先锋战士。1939年,**在延安青年举行的
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作的讲演中,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为我国青年指出了“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他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1](P566~567)
**是结合当时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面临的时代课题阐述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的。在讲演
范文五: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
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
五四新文化运动自发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直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情绪化”的产物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登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他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帝制复辟。而与政治倒退相伴随的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诬蔑辛亥革命以来“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命令全国“尊崇孔圣”。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孔教会、孔道会、宗圣会等尊孔复古组织。这些组织与北洋军阀相唱和,攻击辛亥革命,谩骂民主共和,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袁世凯的所谓文庙祀孔、天坛祭天不过是恢复帝制的前奏:“武圣”张勋与“文圣”康有为更是联手导演了一出复辟的闹剧。既然反动的政治总有腐朽的文化为之张目,那么捍卫共和、反对倒退,就势必要痛击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对封建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思潮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抨击君主专制、纲常名教,提倡民权、自由、平等,这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进一步批判封建的纲常名教,指出如果不“扫荡三纲,荡涤五伦”,中国就不能“挹自由之空气,振独立之精神,拔奴隶之恶根,救民众之悲运”。他们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孟,提出“圣人革命”,否定了“圣人”和“圣学”的绝对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纲常名教、反对孔教,与辛亥革命党人对待纲常名教和孔子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是一脉相传的。由此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把五四运动说成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情绪的宣泄”、“非理性感情在起作用”,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他们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对新文化的提倡,是在经过对社会现实、思想文化状况的严肃思考后作出的抉择。这种抉择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对现实的客观回应。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传统最主要的内容,是反对孔教,批判封建纲常名教,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宽阔的眼界和宏伟的气魄,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文化层面,而且是要救国,要“再造中华”。尽管《新青年》标榜“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事实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并没有脱离政治。新文化运动就是由尊孔复古、帝制复辟的社会现实引发出来的。正如陈独秀所说:“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批评“旧思想”的针对性是很鲜明的。他们集中反对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列入宪法,指出孔教是维护专制制度的,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
李大钊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陈独秀也强调说:民主共和重在平等精神,孔教重在尊卑等级,“若一方面既然承认共和国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他们还指出,尊孔是为了复辟帝制,“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