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一年级一班数学课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年级一班数学课教学现状与分析
随着高效课堂的展开和期中考试的结束,我反思前期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耗时低效的现象,现做以分析:
一、老师方面:
1.我本人由于教学理念不新,有些教学方法陈旧,再加课堂语言缺少儿童化、趣味性、幽默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感召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对某些课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欠佳。低年级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有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学情,没有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设计与备课,导致了设计内容与学生实际成了两张皮。
3.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有时舍不得多花时间。在某些知识点上,有让学生体验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有让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但却性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敢多花过多的时间去等待学生。
二、 学生方面: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够。如:课前准备不够,上课学习时少这少那;课堂上听讲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跟不上教学进度;作业时书写潦草,书面不整洁。
2.学生的自信心不够。部分学生上课不敢发表自己的见建;对自己求得的结果不敢大声告诉大家;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缩手缩脚。有时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出现冷场现象。
3.部分学生的依赖性较强。由于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做“小皇上”的生活习惯,在家中的许多事情有家长包办代替去做,在学
习中也是如此。做作业时,自己懒得读一遍,想一想,坐享其成,等待别人的思考结果去分享,当一名守株待兔的先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范文二:一年级现状分析
一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陶培君
自接手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以来,发现人非常疲劳,最大的感受就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问其它数学教师也有同感。为什么都会觉得“教书”这碗饭越来越难吃?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我进行了一下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首先学生调查情况
1、“独生子”学生
现在独生子学生特别多,在近500名学生中有80%独生子女,学生家长非常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
2、学生在对待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家庭作业的态度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65%的同学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有90%的学生习惯听老师讲解,5%的优等生选择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流来完成。5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20%的同学有家长检查辅导。
3、学生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较差,对数学没有多大兴趣。
4、家长的态度
有70%的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学生的成绩,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情况,30%的家长老师很难与他们沟通,对学生漠不关心,说成绩差就由他们去 。还有家长被自己的孩子牵着鼻子走,任由自己的小孩回
家玩电脑。还有10以内加减法都不会的学生等等。鉴于以上各方面原因,导致教师教学非常吃力,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二、对教师的调查。(5位数学教师,包括我自己)
1、学生对数学的预习,你是怎样要求的?
五名教师都是没有要求预习的。主要原因是:一,数学不比语文需要读课文,认生字。数学预习后再上课就会缺乏新鲜感。二,学生属低年级缺乏预习的能力。
2、 学生之间在交流讨论时,你的行为经常是怎样的?
这项五名教师都做得很好,都是认真倾听、观察并参与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如何选择的? 都只是偶尔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适时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让学生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拓展的内容不在于知识的高深,而在于“活”即要关注知识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及学生的思维深度。在这方面,我们还需努力改进。
4、你喜欢哪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听课、评课、听讲座都是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都比较喜欢“结合课例相互研讨”,说明教师非常喜欢有内容,有参照并在活动中有机会发表见解的教研形式,那种理论性的讲座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可能略显“苍白无力”当下教师最关注的是如何实实在在地把课上好,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或研讨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培养”,“如何缩小学生学习间的差异”“数学教学中各种课型如何上”等。“听课”“评课”虽然是传统的教研形式,但很多教师不喜欢这种教研方式,可能是因为这种教研形式规模较大,而在评课时往往客套话较多,不能引起听者共鸣。
三、我们的教师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较以前的教学也有很大变化
1、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发生了变化。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从教师课堂
中看到,城镇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
教师不再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1)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照现有课堂教学现状,新课标的角色要求在我们老师课堂教学上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组织、营造和保持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能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行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能充分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等。
(3)创设“互动生成”的教学环境这一理念在部分课堂得到体现。课堂上师生互动多,学生表述多。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
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课堂上把师生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的关系。具体的说,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互动”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全体或小组),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教学活动。
3.善于倾听,学会赏识,乐于合作。
学会倾听,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接纳不同的意见,能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转化为自己成长之路上的养分;大部分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上课时首先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题,有意见要补充时,要等对方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我对你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请让我补充你的观点”等等。
学会赏识:如果说“学会倾听”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那么“学会赏识”则是皇冠上一颗崔灿的钻石。
乐于合作: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中快乐地成长。因而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在交往中合作、合作中双赢,是每个老师在施行教学中不可漠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成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一块“圣地”。要充分发掘
小组合作学习的道德教育资源,让小组学习成为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的基石,教师要讲究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4.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许多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和定律都是从大量客观事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教师注意呈现一些具有探索因素的生活情景,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密切结合。
四、对学校的建议
1、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评价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学校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的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内容转,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轮流安排教师进行外出听课学习,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有待加强
我们学校现在和农村小学一样,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完成作业不够及时,学生学业状况参差不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培优又要转差,教师感到操作起来很困难,能否把学生按好、中、差分班。
4、严格把关插班生和新生进班工作
学校每年的新生和插班生进校,看似采取了严格把关,实际上也只是形式而已。最终采取各种渠道都进班了,这些插班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比本班的差生还要差,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影响。
象一(7)班有一名学生还是弱智。前天听江老师讲正在上课时这名同学突然跑到跟前把她腿一抱,吓她一跳,林老师刚接班时也这样说,这样的学生能教好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让这样的学生失学,可以想其它办法。像这样的学生还大有人在。
以上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不足之处,望学校领导批评、指正。
范文三:(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木瓜初级小学 李敏
我班共有13名学生,全部参加考试,总分1129,均分86.8,及格人数13人,及格率100%,90分以上有5人,优秀率38.5%。虽然这只是一次书面的教学评估检测,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班数学科教学总体情况良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能较灵活地进行数学运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把目光更多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为此,现将本次期中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应该掌握的知识情况,编拟考试题。
二、试卷分析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覆盖面广,难易适度。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2、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和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3、试题全面并具针对性。试题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用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记录评价与试题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题型新颖多样,图文并茂。体现了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这一基本理念,也体现了数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口算题
此题共有20道小题,除个别学生粗心大意外,其余失分较小。
2、第二大题:填一填。
此题除个别学生失分外,多数学生都做对,得分率较高。
3、第三大题:选择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平时学生会做,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1题:“猴子有20个苹果,蓝猫可能有多少个?”由于试卷质量一般,学生不能清晰看出蓝猫的苹果小,但筐子大小相同。都选择答案23个。因此失分较大。
4、第四大题:仔细观察。
此题出错也较多,在做的过程中,少部分学生有马虎、不认真的现象,未能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5、第五大题:解决问题。
此题共有三道大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这些题都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都很感兴趣。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读题、理解、分析题意的能力较差,掌握知识比较死
板,不会变通,特别是学生对题目中的数理逻辑不理解。第1题只有5名学生做对,其他学生都失分。除了以上几道题失分较多外,其它题学生都完成得较好。
四、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5、学生对计算还存在马虎现象,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6、部分学生简单问题复杂化,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五、改进措施
1、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严格指导,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习惯;不要教教材,不要死学书本知识、不要只帮助学生完成书上习题;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4、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
5、重视过程,培养能力。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6、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总之,本次考试题检测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暗示今后的教学方向。以上是我对本班学生此次期中测试情况做的分析,不当之处,请指教。
范文四:一年级学习现状分析
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简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还不了解,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
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准确。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规范书面语的开始,
对 母语学习的兴趣也由此萌发,因此,这一学期的启蒙 教育将对学生以后的语文
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双基”掌握情况:
在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的自律性差。虽然都上过幼儿园,接受过一定的教
育教学,但有的还不够规范。特别是拼音与写字方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有
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交流,虽然在学习上有些困难,个别同
学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的不断督促。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是家里的“小
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本学期将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
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
2.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
使学生受益终身,大部分都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的学习风气良好。
能按时上学,课堂上能注意听讲并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
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有部分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较差,回答的
声音偏小,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够好。
3.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于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因此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有以下几方面:
(1)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养成习惯的黄 金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
学生的练习,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由短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过渡到长时间保持
正确姿势,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对于书写姿势
正确,自己工整美观的学生,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树立为典型。作为班级
的榜样,这样更有说服力,长期以往,其他的学生就能从中收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练字。
(2)勤动手的习惯。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尚在起步阶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久下去,“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快乐中逐步形成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教学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同学应该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的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习惯。由于一年级孩子本身人知面窄,他们不认为自己知识的缺乏,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在一年级可以上家长每晚给孩子讲小故事,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每天晚上都有听故事的习惯,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范文五:一年级小组合作现状分析
一年级小组合作现状分析
傅家实验小学 张宁
开学两个半月了,一年级的各项工作都有了进展。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还刚刚起步,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思考。
一、一年级小组合作的现状。
(一) 学生方面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知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这充分体现了一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丁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对于他们实施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
课堂中,教师的巡视,并未很好地担当合作学习“引导——参与”的角色,只是蜻蜓点水地接触部分小组,起到维持班级小组交流秩序的作用。
二、一年级小组合作的改进措施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怎样进行操作,需要示范指导。
(二)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可以从两人开始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
1、小组内一定要先定好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
2、其他组员在回答或者朗读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倾听。
3、在小组活动时要顺序进行。
4、针对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也许学生还不懂明确的责任,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能干的组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并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中,要强调一下组长的职责,并不断表扬做的好的组长,哪怕有一点做的好都要提出来进行表扬。
(四)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三、一年级小组合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在今后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小组合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应该非常积极。上课走神的、做小动作的明显要减少。回答问题要活跃,主要是学困生的能力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就得给孩子提供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要让孩子到达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012.11.1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一年级一班数学课教学现状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