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重点)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提示1】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提示2】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3】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提示4】年数总和法的要点: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参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
基数不变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对比表:
【例题3·单选题】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设备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6.8 B.21.6 C.22.4 D.24
【答案】C
【解析】该设备应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90-6)×4/15=22.4(万元)。
【提示5】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
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折旧年度:从该资产计提折旧开始——12月后的时间
2000年3月31日购入固定资产100万,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
会计年度: 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
折旧年度: 2000年4月1日——2001年3月31日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2000.4.1——2001.3.31)计提的折旧=100×5/15
第二年(2001.4.1——2002.3.31)计提的折旧=100×4/15
会计上:2000年3月31日购入
2000年计提的折旧=100×5/15÷12×9
2001年计提的折旧=100×5/15÷12×3+100×4/15÷12×9
【例题4·单选题】某企业2011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案】B
【解析】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6/12+(740-20)×4/15×6/12=216(万元)。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重点)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①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累计折旧
②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③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④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⑤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四、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的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相关链接】固定资产的盘亏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因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固定资产处置的清理过程,而固定资产盘亏没有清理过程。企业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报经批准转销时,再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解释1】“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仅限于企业销售不动产(房屋建筑物)时才会发生。
【解释2】如果是处置的机器设备等动产,则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如为贷方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
【提示3】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题5·单选题】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2009年)
A.4 B.6 C.54 D.56 【答案】A
【解析】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 6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借:银行存款 56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贷:营业外收入 4
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加速折旧法的运用作者:赵培花 上传时间:2004-10-31 0:0
在采用日历年度制下,会计年度指从1月1日至当年的12月31日,而折旧年度是从开始计提折旧起,连续12个月的一段期间。在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先按照加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方法计算出年折旧额,这里的年是指折旧年度,然后按照12个月平均,再根据当期所经历的日历时间,确定本年度的折旧费用,而这里的年是指会计年度。
在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一致,那么只要按照公式,很好计算,但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那么在按照会计年度计提折旧时,应以怎样的思路来核算?本文拟就该问题以实例分析的形式做一简单介绍:
例题1:一企业于2003年4月1日购入固定资产原价为30万元,估计使用年限4年,估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第一年度折旧额为30×4/10=12万元。这12万元是指从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共计12个月应计提的折旧额,是折旧年度的概念;而2003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应为12×8/12=8万元,是会计年度的概念。同样道理,2004年折旧额(会计年度)的计算应为:第一年度折旧额由2004年负担的部分(12×4/12)+第二年度折旧额由2004年负担的部分(30×3/10×8/12)=10万元。
以后年度的计算依次类推。
例题1中讲解的是年数总和法,我们再来看看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题2:某企业于2003年9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是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个会计年度需要计提的折旧。
分析:
本题采用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虽然折旧的具体计提方法和上面例1年数总和法有差异,但处理思路是相通的。
本题中,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同。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40%,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1-40%)×40%,而企业2002年计提折旧包括第一个折旧年度的9个月和第二个折旧年度的3个月,以此类推……所以:
2001年应提折旧=20000×40%×3/12=2000元;
2002年应提折旧=20000×40%×9/12+(20000-8000)×40%×3/12=7200元;
2003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0%×9/12+(20000-8000-4800)×40%×3/12=3600+720=4320元;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最后两年是按直线法来计提折旧的,本题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是5年,2001年9月购入,从2001年10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到期日是2006年9月份底,最后两个折旧年度是2004年的10月份到2005年的9月份和2005年的10月份到2006年的9月份,所以:
2004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40%×9/12+(20000-8000-4800-2880-200)÷2×(3/12)=2160+515=2675元;
2005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2006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2880-200)÷2×(9/12)=1545元。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折旧计算难度加大了,但还是有规可循的,基本的思路就是先以折旧年度为期间,计算每一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再按照每一个会计年度所具体涵盖的期间段来分析计算相应会计年度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准确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进而影响到企业净利润的核算,对报表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报表有重大意义,所以企业在计提折旧费用时务必要严谨认真。
---------------------------------------------------------------------------------------------------------------------------- 在《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学习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会计期间与折旧期间不同会对折旧额有影响。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并不一定都是于年初开始计提折旧的,企业在计算折旧额时首先注意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二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如从2008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8年3月~2009年2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其次应当注意不同的折旧方法的计算,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即使折旧年度与会计年限不一致,这种方法下计算出来各期折旧额是一致的。
「例1」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 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分析」年折旧额=(300 000-5 000)÷10=29 500(元)。
此方法与平均年限法类似,如果工作量均衡,会计期间与折旧期间计算的折旧额一致。
(2)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2」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 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本月行驶3 000公里,要求计算该卡车的月折旧额。
「分析」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 000/300 000=0.1(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3 000×0.1=3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由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确定折旧率时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因素,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①由于每年的折旧额是递减的,因而可能出现某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所提折旧额小于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当这一情况在某一折旧年度出现时,应改换为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②各年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能小于预计净残值。避免这一现象的方法是在可能出现此现象的那一年转换为直线法,即,将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其差额在剩余的使用年限中平均摊销。
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采用简化的办法,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两年转换成直线法。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下计算出来的折旧额每期都是不同的,所以当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就不能直接将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出来的每期折旧额直接作为资产使用中的会计年度的年折旧额了。
「例3」华兴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2006年3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支付的总价款为86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3月31日,因调整经营方向,将该设备出售。
要求:计算该设备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分析」由于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同,本题中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出来的每年折旧额分别是:从2006年4月~2007年3月是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从2007年4月~2008年3月是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所以2007年的折旧额包括两部分:一是2007年的前3个月的折旧(即第一个折旧年度的后3个月的折旧额),二是2007年的后9个月的折旧(即第二个折旧年度的前9个月的折旧额)。
2006年应计提的折旧额=860×40%×9/12=258(万元)
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860×40%×3/12+(860-860×40%)×40%×9/12=240.8(万元) 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860-344)×40%×3/12=51.6(万元)
对于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也可以这样分析:
第一个折旧年度折旧额(2006年4月~2007年3月)=860×40%=344(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折旧额(2007年4月~2008年3月)=(860-344)×40%=206.4(万元) 那么,2007年计提的折旧额=(344/12×3)+(206.4/12×9)=240.8(万元)
(4)年数总和法是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的折旧额。
「例4」丁企业在2008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2008年和2009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分析」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年限的一年与会计期间的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8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2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8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12月,共9个月。
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折旧年限第一年,9~12月份属于折旧年限第二年,因此对于2009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9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
范文二:固定资产折旧
下列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器具、工具;
(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6)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企业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哪些?
1
范文三: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一) 单选题
1.在理论上,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不考虑其净残值的折旧方法是(D )。
(A) 平均年限法 (B) 工作量法 (C) 年数总和法 (D) 双倍余额递减法
2.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B )
(A) 闲置的房屋 (B) 经营性租入的设备
(C) 临时出租的设备 (D)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3.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A)。
(A)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B) 当月交付使用的设备
(C) 未提足折旧前报废的设备 (D)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4.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估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为(A )元。
(A) 15000 (B) 30000 (C) 10000 (D) 5000 ...
5.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率因素是(C )。
(A) 固定资产原价 (B) 预计净残值
(C) 预计使用年限 (D) 预计清理费用
6.某企业临时租入设备一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
(A) 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计提折旧 (B) 不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但计提折旧
(C) 不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只作备查登记 (D) 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7.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应提折旧额,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C)
(A) 规定的折旧年限 (B) 固定资产原值
(C) 实际净残值 (D) 预计净残值率
8、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是指( B )。
(A) 固定资产的原价
(B)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C)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但不得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D) 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9、2002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7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B )万元。
(A) 90 ... (B) 108 (C) 120 (D) 144
10、甲公司2006年6月19日购入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80万元,增值税额为30.6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07年应提折旧额为( C )万元。
(A) 65 (B) 60 (C) 55 (D) 50
11、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B )万元。
(A) 200.. (B) 240... (C) 300 (D) 360
12、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若该项固定资产在使用的第3年末,因技术陈旧等原因首次计提减
值准备,金额为其账面价值的10%,则该项固定资产在第3年末的账面价值为( D )元。
(A) 14400 (B) 15000 (C) 16000 (D) 18000
13、和平均年限法相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A )。
(A) 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B) 计提折旧的初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
(C) 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D) 计提折旧的后期,企业利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
(二) 判断题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在第一年计提折旧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B )
(A) F (B) T...
2.企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A )
(A) F (B) T
3.企业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B )
(A) F (B) T...
4.企业当月增加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均应计提折旧。(A )
(A) F (B) T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都需要计提折旧。(B )
(A) F (B) T
6、企业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预计处置时间。(A )
(A) F (B) T
(三) 复合题
一、某公司有一台电子设备,原价160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 000元,要求:
1)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
2)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年折旧额;
3)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
1,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时:
年折旧额=(160 000-5 000)/5=31 000(元)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2 583.33(元)
2,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时: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年折旧额=160 000*40%=64 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40%=38 4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38 400)*40%=23 040(元)
第四年、第五年: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38 400-23 040-5000)/2=14 780(元) 3,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时:
应计提的折旧总额=160 000-5000=155 000(万元)
年数总和=1+2+3+4+5=15
年折旧率依次分别为5/15,4/15,3/15,2/15,1/15 。
第一年,年折旧额=155 000*5/15=51 666.67(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155 000*4/15=41 333.33(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155 000*3/15=31 000.00(元)
第四年,年折旧额=155 000*2/15=20 666.67(元)
第五年,年折旧额=155 000*1/15=10 333.33(元)
二、某公司一固定资产原值 1 万元,预计净残值 400 元,使用年限 10 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该固定资产94年 1 月投入使用, 97年8月停止使用, 8月13日卖出,其间96年因大修理停用 2个月,问该固定资产售价为多少时才会盈利?
年折旧额=(10 000-400)/10=960(元)
月折旧额=960/12=80(元)
该固定资产94年1月投入使用, 97年8月停止使用
所以,所需计提折旧的月数=11+12+12+8=43
累计折旧=80*43=3 440(元)
97年8月13日卖出时,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10 000-3 440=6 560(元)
所以,该项固定资产的售价应该大于6 560才会盈利。
三、综合题
淮河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
(1)2004年8月6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9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63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125.29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363万元;支付安装费用615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薪酬为72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它相关税费。
(2)2004年9月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
(3)2005年末,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2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5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万元。
(4)2006年4月30日,公司决定对现有设备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力能力。同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5)2006年5月1日,以出包方式进行改扩建,预付工程款1500万元,均通过银行结算。
(6)2006年6月30日,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1560万元,差额通过银行结算。
(7)2006年7月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以银行存款支付200万元,试车形成的产品对外销售取得银行存款100万元。
(8)2006年7月31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改按新的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不变仍然为300万元。
要求:
(1)编制固定资产安装及安装完毕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04年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4)计算2006年更新改造前折旧额。
(5)编制有关固定资产改扩建的会计分录。
(6)计算2006年改建后应计提的折旧额。
1,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4 688.29
贷:银行存款 4 025.29 (3 900+125.2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63
领用原材料一批时:
借:在建工程 424.71
贷:原材料 36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1.71
支付安装费用和安装工人的薪酬时:
借:在建工程 687
贷:银行存款 615
应付职工薪酬 72
安装完毕后:
借:固定资产 5 800
贷:在建工程 5 800
2:年折旧额=(5 800-200)/10=560(万元)
月折旧额=560/12=46.67(万元)
2004年应该计提折旧的月数为3个月
所以,2004年的累计折旧额=46.67*3=140(万元)
借:制造费用等 140
贷:累计折旧 140
3,2005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5 800-140-560=5 100(万元),而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 500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 100-4 500=600(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4,2006年的月折旧额=(4 500-300)/(10×12-3-12)]=40(万元) ) 所以,2006年更新改造前折旧额=40*4=160(万元)
5,(1)借:在建工程 4 340
累计折旧 860 (140+560+16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贷:固定资产 5 800
(2)借:预付账款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3)借:在建工程 1 560
贷:银行存款 60
预付账款 1 500
(4)借:在建工程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5)借:银行存款 100
贷:在建工程 100
(6)借:固定资产 6 000
贷:在建工程 6 000
6,2006年改建后:
年折旧额=(6 000-300)*5/15=1 900(万元)
月折旧额=1 900/12=158.33(万元)
2006年改建后应该计提折旧的月数为5个月
所以,2006年的累计折旧=158.33*5=791.67(万元)
范文四:固定资产折旧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会计实务中,处于更新改造中的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处于大修理中的固定资产的需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方法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的要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一)平均年限折旧法
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总在一年以上,且在折旧年限内仍不变更其物质形态,所以转作工程和产品 成本的损耗价值,在固定资产未曾废弃以前,也就不易作精确的计算。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资料 把多少价值转给或转移到它帮助形成的产品中去,要根据平均计算来决定,即根据它执行职能的平均 持续时间来计量。”
①“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种劳动资料,例如某种机器,平均能用多少时间。假 定这种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只能持续6天,那末它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 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一切劳动资料的损耗,例如它们的使用价值每天的损 失,以及它们的价值每天往产品上相应的转移,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的。”
②由此可知,固定资产 的损耗价值,一般是依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期间的工程和产品成本中,每年的折旧额,是由固定 资产价值除以使用年限算得。这种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期间工程和产品成本的 方法。叫做“平均年限折旧法”或“直线法”。
在计算折旧额时,要考虑到固定资产废弃时还有残值。例如房屋在废弃时,尚有砖木可以变价,机械 设备在废弃时,废铜烂铁也有一定的价值。又在拆除固定资产和处理这些废料时,也要发生一些拆除 清理费用,这些清理费用,也是企业使用这项固定资产所必须负担的费用。因此,在计算固定资产折 旧额时,除了预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外,还须预计净残值(即预计残值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 值)。即先从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减去预计净残值,再除以预计折旧年限来计算折旧。固定资产年折旧 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价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额=—————————————— 预计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折旧年限
式中预计净残值率是预计净残值占固定资产价值的百分比,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一般固定资产 的净残值率在3%一5%之间,企业如规定低于3%或高于5%的,应报主管财政部门备案。
在日常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来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折旧额 与固定资产价值的百分比。固定资产折旧率通常是按年计算的。在按月计算折旧时,可将年折旧率除 以12,折合为月折旧率,再与固定资产价值相乘计算。固定资产平均年限折旧法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100% 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 =————————————————×100% 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价值 1-预计净残值率 =———————— ×100% 预计折旧年限 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价值 ×月折旧率
上述折旧率是就某项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叫做“个别折旧率”。除了按个别折旧率来计算固定 资产折旧外,还有采用分类折旧率来计算折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按固定资产类别(指折旧年限大致 相同的同类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类应计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根据各分类该个别折旧率计算出来的折旧额的总和 折旧率 =————————————————————————————————————X10O% 该类应计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价值的总和
分类折旧率的计算一般根据历史资料。用企业过去几年内各年计提的各类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总 和,除以各该类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总和求得,分类折旧率可由财政部门规定颁发企业执行, 也可由企业自行确定后报请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施工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要按月进行、在采用平均年限折旧法时,月份内增加和减少 的固定资产,理应按照实用天数计算折旧。但是这样计算手续甚繁,事实上难以办到。为了简化计算 手续,折旧可以根据月初的固定资产价值计算,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以不提折旧,月份内 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要计提折旧。这样,企业在每个月计算应提折旧额时,就可以上月的折 旧额为基础,加上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减去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后求得、在采用 分类折旧率计算折旧的企业,可按各类固定资产的月初价值计算。
每月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方式 租入和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除房屋、建筑物外,对未使用、不需用固 定资产、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以及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固定资产都 不提折旧。但对季节性停用、理停用的固定资产,仍应照提折旧。
(二)台班折旧法和行驶里程折旧法(工作量法)
按照平均年限折旧法计算折旧,对那些在年度内经常使用的固定资产来说,是非常合适的。这 种方法的优点.除了计算简便外,还巾于折旧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提取,因而每年每月提取的 折旧额相同,这样就可使单位工程或产品成本负担的折旧费的大小,同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密切联系 起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高,完成工程产品多,单位工程或产品成本分摊的折旧费就少。这就有利于 促使企业关心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加强企业经济核算。
但对某些流动性较大、不是经常使用的大型施丁机械,如果也按这种方法计提折旧,则在机械工作 台班较多的月份,该月工程成本负担的折旧费就较少;反之,在机械工作台班较少的月份,该月工程 成本负担的折旧费就多,使工程成本的负担很不合理。所以需要采用与这些机械使用特点相适应的 “台班折旧法”,将这些机械的折旧费按照工作台班直接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在采用台班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又有如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机械设备价值和预计折旧年限内工作台班数,计算每一台班折旧定额,然后根 据工作台班折旧定额和实际工作台班计提折旧。机械设备折旧年限内台班折旧定额和月折旧额的计算 公式如下:
机械设备价值X(l一预计净残值率) 台班折旧定额=———————————————— 预计拆旧年限内工作台班 月折旧额= 台班折旧定额X月工作台班
这种方法,在预计折旧年限内工作台班比较接近实际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预计折旧 年限内工作台班往往难以符合实际,而且这些机械设备的台班折旧费往往较高,施工单位在可以用其 他机械设备代替时,就不愿加以使用,这样,就会使提取的折旧基金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 产。因此,一般只宜对少数在特殊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才加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额的前提下,按年度施工任务确定当年机械设备 的工作台班的计划数,算出该年度内每一台班应提取的折旧定额,年中按折旧定额预提折旧,年末按 年度实际折旧额加以调整。年度台班折旧定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机械设备价值 (1-预计净残值率) 年度台班折旧定额=————————————————— 年度计划工作台班预计折旧年限
按照这种方法计提台班折旧,不但能使提取的折旧保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进行(因为预计折 旧年限总比预计整个折旧年限内工作台班比较容易接近实际),而且能使工程成本负担的折旧费与机 械设备的利用情况联系起来,即年度内机械设备利用台班越多,每个台班的折旧费越少,有利于促使 施工单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
对于汽车等运输设备,可按“平均年限折旧法”按月计提折旧,也可采用“行驶里程折旧法”按 行驶里程计提折旧,即根据汽车价值、预计净残值率和预计折旧年限内行驶里程来计算单位里程(即 每公里)折旧额,然后根据各月实际行驶里程和单位里程折旧额来计提折旧。汽车折旧年限内单位里 程折旧定额和周折旧额的计算 公式如下:
车辆价值X(1一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里程折旧额=—————————————— 预计折旧年限内行驶里程 月折旧额= 单位里程折旧额X月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折旧方法外,施工企业对那些技术进步较快或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 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在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折旧法来计提 固定资产的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净值(原值减累计折旧)乘以折旧率来计算折旧额的折旧计 算方法。随着固定资产净值的逐年减少,各年计提的折旧额也逐年递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 算固定资产折旧时的折旧率和折旧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2 年折旧率=—————X100%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X月折旧率
又按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固定资产折旧 年限到期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折旧法
年数总和折旧法也叫年限合计折旧法,它是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各年可使用年限相加之和为分 母,以各年可使用年限为分子来计算各年折旧额的折算计算方法。采用年数总和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 折旧时的折旧率和折旧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 年限折旧率=—————————————— ×100%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X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折旧法都属递减折旧法。采用这两种折旧方法的理由,主要是考 虑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它的效率或收益能力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它的修理费用要逐年增 加。为了均衡固定资产在折旧年限内各年的使用费,固定资产在早期所提的折旧额应大于后期所提的 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提取折旧的确认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生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企业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1)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复核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则应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并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企业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所作调整也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复核
企业应定期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如果因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而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应在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报经批准后改按新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编辑]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收筹划
随着纳税人法律意识的提高,税收筹划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并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即在符合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使企业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以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从法律上讲,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依法进行税收筹划也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下面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为例进行税收筹划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而提取折旧是补偿固定资产价值的基本途径,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其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一、折旧年限确定的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直线法或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出来的。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税法规定按分行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而企业财务制度虽然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出了分类规定,但仍有一定的弹性。由于折旧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的成分,这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值,因前期增加折旧额,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的递延缴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例1、某高科技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会计制度规定预计使用年限为5-8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0%。
按8年折旧期计提折旧,则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00-8000)/8=24000(元)则节约所得税=24000 ×33%=7920(元)。
如果企业将折旧的年限定为5年,则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00-8000)/5=38400(元),则节约所得税=38400 ×33%=12672(元),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后者对企业更为有利。但当税率发生变化时,企业延长折旧年限也可以节约更多的税负支出,
二、折旧方法确定的税收筹划
会计上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作设法和加速折旧法。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权。(但选择加速折旧法须经批准,并且选择之后不能任意变更)出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应当科学合理。
不同的折旧方法表现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计入各会计期或纳税期的折旧额会有差异,进而影响到各期营业成本和利润这一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在直线法下,计入各期的折旧额相同,从而使各期之间的损益相对均衡;在加速折旧法(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前期折旧多而后期折旧少,从而使企业前期利润减少而后期利润增加。造成各纳税期利润波动较大。当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的情况下,虽然各种折旧方法总的看来影响纳税的金额相同,但加速折旧法同直线法相比,加速折旧法滞后了纳税期,可收到延缓纳税的好处。
例2、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该企业年利润(含折旧)如表所示。该企业所得税适用33%的比例税率。
下面分别运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企业每年的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企业所得税
年度 未扣除折旧的利润 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第1年 90000元 17028元 13860元 12804元
第2年 90000元 17028元 20196元 17028元
第3年 80000元 13729元 20592元 17952元
第4年 70000元 10428元 17292元 18876元
第5年 73590元 73590元 73590元
合计 85000元 15378元 1650元 6930元
由本表可见,虽然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的量是一致的,均为73590元。但是,第1年,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应纳税额最多。总之,运用加速折旧法,开头二、三年可以少纳税,把较多税款延迟到以后年份缴纳,相当于从政府那里取得一笔无息贷款。这对一些新办企业初期缓解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是很有利的。
三、加速折旧对企业经营者的影响
企业采用什么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利润率和适用所得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损耗总是要补偿的,只是不同折旧方法所补偿的时间早晚之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由于不同折旧方法造成的年折旧提取额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如果是实行累进税率,采用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增加了企业所得税的支出,致使经营者可以支配使用的经营资金减少,一部分资金以所得税的形式流失,而采用直线法则可以为企业节税提供可能。
例3、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10万元时,使用期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该企业10年内未扣除的年利润维持在20万元。如果国家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即应税所得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18%征收;超过3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的按27%征收;超过10万元的按33%征收。
采用直线法时计算如下:
年折旧额=(110-10)/10=10(万元)
扣除折旧后的年利润=20-10=10(万元)
年应纳税额=(10-3)×27%+3×18%=2.43(万元)
税负水平为:2.43/10 ×100%=24.3%
当采用加速折旧法实行5年折旧期时,则前5年每年提取折旧20万后利润为零。纳税所得额也为零。后5年年利润额均为20万元,则:
年应纳税额=(20-10)×33%+(10-3)×27%+3×18%=5.73(万元)
年税负水平为:5.73/20×100%=28.65%
用10年平均后5年的纳税额,则年平均纳税额为;5.73×5/10=2.865(万元)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直线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比采用加速折旧法要轻一些。这是因为直线法使折旧额摊入成本的数量平均,所以税负较轻。而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5年,使后5年的利润比前5年多,适用较高的所得税率所致,使企业纳税负担加重。尽管如此,很多企业仍乐于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仍可为企业服务,却没有占用企业资金,这项秘密资金的存在给企业未来的经营亏损提供了避难所,也给经营者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因此,加速折旧对企业经营者是有利有弊。就企业经营来说,加速折旧与延缓折旧对企业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是税收筹划应该考虑的问题。
[编辑]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清查明细表
编制单位: 基准日: 金额单位:元
序号 项目 数量 购置日期 使用年限
(年) 残值率 帐面值 清查调整后值 应调整本年
计提折旧额 应调整累计
拆旧额 备注
账面原值 本年计提
折旧 账面累
计折旧 账面净值 原值 本月应
计提折旧 本年累计
折旧 累计折旧 净值
一、房产
01
02
03
04
二、设备
01
02
合计
[编辑]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一、通用设备部分
通用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运输设备 6~12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6、电子计算机 4~10年
7、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8、工业炉窑 7~13年
9、工具及其它生产用具 9~14年
10、非生产用设备 18~22年
11、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专用设备部分
1、冶金工业设备 9~15年
2、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 12~20年
输电线路 30~35年
配电线路 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 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 20~25年
3、机械工业专用设备 8~12年
4、石油工业专手设备 8~14年
5、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 7~14年
6、电子仪表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 5~10年
7、建材工业专用设备 6~12年
8、纺织、轻工专用设备 8~14年
9、矿山、煤炭及森林专用设备 7~15年
10、造船工业专用设备 15~22年
11、核工业专用设备 20~25年
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12、自来水 15~25年
13、燃气 16~25年
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
1、生产用房 30~40年
2、受腐蚀生产用房 20~25年
3、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15年
4、非生产用房 35~45年
5、简易房 8~10年
建筑物
6、水电站大坝 45~55年
7、其它建筑物 15~25年
参考文献
范文五:固定资产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1.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一 致,那么只要按照公式,很好计算,但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 致,按照会计年度计提折旧时,应怎样处理?例如某企业 2001年 9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是 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 预计净残值为 2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个会计年度需要 计提的折旧,应如何计算?
【解答】首先应明确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的区别:
会计年度是从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 而折旧年度是从开始计提 折旧的月份起共 12个月,例如 2002年 6月 20日,购入固定资产, 金额为 15万元, 5年折旧期,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那么第一个折 旧年度是从 2002年 7月 1日至 2003年 6月 30日,第一个折旧年度 的折旧额为 15×5/15=5(万元),而该固定资产 2002年折旧额为 15×5/15×6/12=2.5(万元)。
针对问题中的例子: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同。 第一个折旧年度 应该计提的折旧为 20000×40% ,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 20000×(1-40%)×40%,而企业 2002年计提折旧包括第一个折旧 年度的 9个月和第二个折旧年度的 3个月,以此类推……
所以:
2001年应提折旧=20000×40%×3/12=2000(元);
2002年应提折旧=20000×40%×9/12+(20000-8000)×40%×3/12=7200(元);
2003年应提折旧=(20000-8000) ×40%×9/12+(20000-8000 -4800)×40%×3/12 =3600+720=4320(元)。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最后两年是按直线法来计提折旧的, 本题 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是 5年, 2001年 9月购入,从 2001年 10月份 开始计提折旧, 到期日是 2006年 9月份底, 最后两个折旧年度是 2004年的 10月份到 2005年的 9月份和 2005年的 10月份到 2006年的 9月份,所以:
2004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40%×9/12+(20000-8000-4800 -2880-200)÷2×(3/12)=2160+515=2675(元);
2005年应提折旧 =(20000-8000-4800-2880-200)÷2= 2060(元);
2006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2880-200)÷2×(9/12)=1545(元)。
【例题】某企业 2004年 2月 1日购入待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 价款 1500万元,增值税税款 255万元均尚未支付。为安装此设备购 入价值 50万元的专用物资一批,增值税税款 8.5万元,签发商业承 兑汇票一张结算该物资款,票面利率 5%,期限 6个月。安装工程于 3月 1日开工, 领用所购入的全部专用物资。 另外还领用企业生产用的 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 1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分配 工程人员工资 20万元,企业辅助生产 车 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 5万元,安装工程到 2004年 9月 20日完成并交付使用。原先领用的
工程物资尚有部分剩余,价值 2.34万元,可作为本企业库存材料使 用,该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该设备估计可使用 10年,估计 净残值 11.86万元,该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业务将增加该企业 2005年度折旧费用金额为()元。
A.3511580
B.3515380
C.2956576
D.3510934
【答案】 D
【解析】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1500+255+50+8.5+10×(1+17%) +20+5-2.34=1847.86(万元);
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1847.86×2/10=369.572(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额=(1847.86-369.572)×2/10= 295.6576(万元);
2004年度的折旧额=369.572×3/12=92.393(万元);
2005年度的折旧额=(369.572-92.393) + 295.6576×3/12= 351.0934(万元)。
平均年限法
年限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 /原价) /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题目: 2012年 3月 31日,家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 改良,改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 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已 使用 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 出包工程款 96万元。 2012年 8月 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 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 均法计提折旧。 2012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为()万元
解析:2012年 8月 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3600-3600/5×3+96=1536万元
2012年 1-3月应计提折旧 =3600/5/12/×3=180万元, 2012年应计 提的折旧 =1536/4×4/12=128万元
故 180+12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