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文明礼仪与国学
文明礼仪与国学
文明礼仪与国学篇一: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儒雅学生讲座稿
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国学精髓,学习国学经典。在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帮我完成一个测试,好吗,让我们用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两个人物,一位就是刚刚从这里走下去的团支部**林志杭老师,你认识与否,这不重要,短短的几句话,简单的几个日常动作,给您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请你大胆地用一个词语对他做一个评价好吗,(莘莘学子,谦谦君子,气宇轩昂,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温文尔雅,书生意气,谦恭礼让,风度儒雅,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绅士风度。。。。。。)另一位是我们八年三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李思思老师,不要用你们的目光去搜寻这位老师,闭上你们的眼睛,她就会浮现在你们的面前,请同学们也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对她做一个评价好吗,(秀外慧中,和声细雨,窈窕娴静,温柔多情,举止优雅,贤惠,
看这些行为文明吗,前几天,尹训堂副校长曾经在国旗下讲话时,非常生气地说:我们体育达标测试时,我们停留处,面巾纸四处可见,水瓶俯拾可得;上个月,我们八年级的同学因为“彼说长,此说短”闹起纠纷, 致使大打出手。虽然八年级,学习任
务重,但是老师们考虑到大家的学科较多,因此作业量尽量适中,甚至较少,可是每到一次假期休息回来,各科老师在收作业时常常比平时还要差,不做、只做一部分、抄作业等情况屡见不鲜,亲爱的同学们,这些行为现象与我们所说的价值观—请欣赏五三班同学带来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活动最后请大家欣赏幼儿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快乐一天开始了》《不上你的当》《 》
结束语:
赛小的校园,因国学经典的勃发而浪漫;
赛小的课堂,因国学经典的演绎而精彩。
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
传送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激荡着师生仰慕先哲圣贤的情怀,
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启迪。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经典滋润我们的人生,让书香伴随我们一路远行!
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华经典,绽放校园!
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演出;
感谢所有领导的出席;
感谢所有朋友的聆听;
赛金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礼仪”歌咏比赛至此结束。
范文二:国学礼仪名言与释义
国学礼仪名言与释义
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国学礼仪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最基础的纽带和规则之一。中华礼仪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中国五千年国学礼仪文化流传下来的关于礼的描述,充满了人们对于礼仪的思考与智慧。
《礼记》主要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学礼研礼的记录,包括礼仪制度的记载和礼学思想的阐发等多方面的内容。就其礼学思想而言,又包括礼的价值的说明、礼的发生与制作的论述、礼的相因与损益的探讨、情礼关系的分析以及乐论等内容。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不失色于人,指重视修身养性,经常保持气定神闲得姿态,无论仪容、应对都是庄重大方,有规律,不轻率;不失口于人,指说话谨慎,不寻人之短,不伤人之痛,也不讽刺挖苦。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人有礼貌,待人做事讲究礼节,说话恭敬文明,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与人相处和睦,不会伤害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否则,待人粗暴,说话粗鲁,无大无小,无长无少,难免与人发生矛盾,产生口角之争,甚至拳脚之斗。
3、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
4、以及其他一些关于礼的观点见解: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转》
首服既加,而后人道备,故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矣。《五经要义》
除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著作传记之外,诸子百家关于礼的理解也很多: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爱护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爱护;尊重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2、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
3、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
人没有礼节,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国家没有礼法,就会动荡不安。
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礼仪是一个社会的根本制度,廉耻是一个人的根本原则。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
俗语中关于礼仪的描述
1.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
说话态度和气,语言礼貌文明,会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温暖;说话态度粗暴,出言不逊,会让人心生怨恨,招来灾祸。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句感人的话让人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会让人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一句伤人的话,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会让人觉得心里冰冷。
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关于礼仪的记载是值得我们永世珍藏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其中的奥妙所在以及它们对我们现代社会的积极启示,让我们更好的完善和发展现代社会。
范文三:文明礼仪与国学
? ? ? ? ?文明礼仪?与国学
?篇一:
?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所?谓国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既?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国?学经典,?就是中华?文明最好?、最有价?值的书籍?,就是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经典?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形式?是哲学、?历史和文?学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一切文?学都是人?学。阅读?经典,就?是学哲学?、看历史?、欣赏文?学作品。?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总?之,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
? “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第一章? 不学礼? 无以立?
?
一?、礼仪辨?
?(一)诚? 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诚无物?。礼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失?去了真诚?的礼,就?是徒具形?式、毫无?意义的虚?礼。
? 《?中庸》:?中庸》》?。
? 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礼记?表?记》
? (二)?敬 礼者?,敬而已?矣。——?《孝经》? 敬是仁?爱的表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孔?子曰:礼?记?表记?》
?(二)敬? 礼者,?敬而已矣?。——《?孝经》 ?敬是仁爱?的表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孔子?曰》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 (三)?表达敬意?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孟子??离娄下?》
? (三)?表达敬意?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 诚敬之?心若立于?内,则必?然会通过?一定的形?体动作形?于外,令?对方真切?的感受到?。表达诚?敬的形体?动作很多?,其中鞠?躬就是中?国人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
?(五)学?有本末,?力行为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后是?约束言行?,谨言慎?行,为人?诚信。 ?
?
二?、诗礼传?家、忠厚?继世 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大戴礼?记?保傅?》 天子?无恩于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五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
? 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 ——?追溯礼仪?的源起 ?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 ?源起 ??祭祀说 ?
1?、训诂学?角度: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后?是约束言?行,谨言?慎行,为?人诚信。?
?
?二、诗礼?传家、忠?厚继世 ?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大戴?礼记?保?傅》 天?子无恩于?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五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
? 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 —?—追溯礼?仪的源起? 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 源起 ??祭祀说?
?1、训诂?学角度》?:
?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也。?”
? 3、考?古发现:?
?2-3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迹象?表明,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救?人。
? ??饮食男女?说
?1、饮食?:
? 认为饮?食的习惯?和规矩是?礼仪的本?源。(立?论不稳)?
?2、男女?:
? 男女有?别,也就?是婚姻制?度,儒家?提倡礼从?家庭开始?,然后才?扩大到社?会。 ? 男?女结合 ?夫妻关系? 家庭 ?传宗接代? 处理各?种关系 ?
3?、饮食男?女:
? 前两?者的综合? ?欲望?与环境矛?盾说
? 1、?饮食之争?
?2、婚姻?之争 总?之:
? 欲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需要一种?规则来解?决,这就?是礼仪 ??多元起?源及其他?
?1、天神?生礼说;?
2?、天经地?义说;
? 3、?生于理说?
4?、礼从民?俗说 第?三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漫?话古代五?礼 关于?礼仪的分?类,历来?说法甚多?。有五礼?、六礼、?九礼等说?法,我们?以《礼记?.王制》?中的六礼?为依据
?
? 一、?以吉礼敬?鬼神 ?? 吉礼:?礼记.王?制》中的?六礼为依?据
?
?一、以吉?礼敬鬼神? ? 吉?礼》也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
?(3)是?啊,学习?礼仪如此?重要,那?国学经典?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从?哪三方面?去做君子?,“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处】?出自《礼?记?表记?》 生答?,师总结?并板书仪?表庄重,?言谈谦和?,举止得?体。
?
? 二、?读《弟子?规》知礼? ?
? 1.?《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我们处世?的法宝。?它告诉我?们 仪表?应该这样?规范。(?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 易?解:礼记??表记》? 生答,?师总结并?板书仪表?庄重,言?谈谦和,?举止得体?。
?
? 二、读?《弟子规?》知礼 ??
? 1.《?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我?们处世的?法宝。它?告诉我们? 仪表应?该这样规?范。(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 易解?》又做了?什么要求?, ?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
?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将?要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字?,光说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 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谁还有?补充,师?总结:
? (?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学会?倾听,使?用敬语。?) ? ?一个人的?礼仪不光?表现在言?谈中,更?表现在举?止中。《?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在举?止中注意?这些 什?么。(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在?举止中注?意这些 ?什么。(?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餐桌礼仪?》、《相?处礼仪》?,请孩子?们自由发?挥,展现?你们的文?明礼仪。?请同学们?分别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谈感受?。
? 四、诵?经典,传?礼 孩子?们,从你?们的言谈?举止中老?师感到咱?们班的孩?子们真是?一群好礼?知礼懂礼?的孩子。?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餐桌?礼仪》、?《相处礼?仪》,请?孩子们自?由发挥,?展现你们?的文明礼?仪。请同?学们分别?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谈?感受。
? 四?、诵经典?,传礼 ?孩子们,?从你们的?言谈举止?中老师感?到咱们班?的孩子们?真是一群?好礼知礼?懂礼的孩?子。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道,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读了《唐?诗》才知?道何为精?华。请大?家一起来?表演唱《?读唐诗》?。
?
? 五、小?结,寄语? 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愿你们?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祝你?们会学有?所成,才?华横溢,?高雅光彩?。下课。?篇三: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道,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读了《唐?诗》才知?道何为精?华。请大?家一起来?表演唱《?读唐诗》?。
?
? 五、小?结,寄语? 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愿你们?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祝你?们会学有?所成,才?华横溢,?高雅光彩?。下课。?篇三》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文化。中?国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语:
? 礼是?孔子一生?学问的根?本。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诚于?“敬”而?形于“外?” 。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者,敬?人也。礼?者,敬而?已矣( ?yǐyǐ?)。(易?解:
? 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已”为动?词,止,?完结。)? 中华民?族 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在古代?,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民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 以?符合礼仪?的规范 ?为美德,?以至于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心里?钦羡之余?,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几位?大思想家?:
? 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坦?布尔、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伏?尔泰认为? 孔子礼?仪中 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要求欧?洲人面对?中国文化?要做到三?点:
? 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为了传?播孔子文?化,现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4?65所孔?子学院和?713 ?- 2 ?-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12月,?在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代表?们一致通?过,决定?于今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因为?2017?年9月2?8日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看来,孔?子文化已?被全世界?的人们认?可和推崇?。孔子的?代表作是?《论语》?,以及带?有儒家思?想的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儒家,?弘扬和渲?染的是“?人道”,?重在规范?思想道德?,引领言?谈举止,?用有形的?各种条框?去要求人?,指引人?,最终将?人塑造成?文明守纪?,谦逊有?礼、有一?定道德素?质与涵养?的“有形?”的个体?。大家知?道,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荀子说?:论语》?,以及带?有儒家思?想的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儒家,?弘扬和渲?染的是“?人道”,?重在规范?思想道德?,引领言?谈举止,?用有形的?各种条框?去要求人?,指引人?,最终将?人塑造成?文明守纪?,谦逊有?礼、有一?定道德素?质与涵养?的“有形?”的个体?。大家知?道,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
荀子。荀子说??》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
?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那么何为?“礼”,?简言之:?
?礼者,敬?人也。 ?
?
二?、“礼”?之重要。?
? 从大处?来说,(?明朝)宋?濂(文学?家,政治?家)对明?太祖说:?
?“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PP?T)”他?认为,为?国之君,?“用礼义?修养身心?,邪说就?不会乘机?而入;用?教育教化?百姓,祸?乱就不会?兴起。”?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和谐了?,稳定了?。
? 从个?人来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这里?的“礼”?是礼貌的?礼。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喜?欢你,没?有礼貌,?没有人喜?欢你。(?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况且中国?本来就是?个礼仪之?邦,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PPT?)”简单?的六个字?,却含义?深刻。这?六个字孔?子是说:?
?“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书?育人了。?“人而无?礼,罪莫?大焉。”?人没有礼?,是最大?的罪过。?
? 故事二?:
酒 店? 老 板? 与 无? 赖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 ?
板?说 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 笑过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小?品:
? 《主?角还是配?角》朱时?茂,陈佩?斯) 启?示之一:?主角还是?配角》朱?时茂,陈?佩斯) ?启示之一?》中说:?
? - 4?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途径?有三:
? ?
(?一)长辈?的管教(?约束、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也就是说?,长辈要?尽职尽责?,扶孩子?走上一程?。
?
? (二)?孩子的自?我成长。?虽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年?少不学习?,是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记住这样?一句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 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共?同成长。?做一个“?心心相通?”游戏。?家长一组?,孩子一?组,背对?背(略)?(达成共?识-心心?相同,不?同—服从?于另一方?)
? 1、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个笔。 ?
?
2?、PPT?出示部分?描述性词?汇。
?
? 3、?A.孩子?自我评价?,家长评?孩子。(?生活、学?习中最大?的一条缺?点) B?.家长自?我评价,?孩子评家?长。(生?活、学习?中最大的?一条缺点?)
? 4、A?.孩子写?出:
? 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
? 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家长写?出:
?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
? 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B.家?长写出:?
?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写出:
? 希?望家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奋斗、?努力地目?标:
? 成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故事?四:
? 长大?后我要成?为我爸爸?一样的人?(李兴醇?) 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目前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他人)?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为了?不辜负彼?此的期待?,为了即?将成为的?淑女和绅?士,我们?回想提醒?,互相约?束,共同?成长,好?吗,为什?么我又提?倡共同学?习呢,家?长形象的?自我提升?对孩子的?潜移默化?非常重要?。(侯贺?东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故事)?全家共学?《弟子规?》,教育?原则一致?,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原则?一致。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一个家?庭,父亲?、母亲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有共?同的原理?原则教孩?子。就比?如说吃饭?,我们夹?菜的时候?,要先 ?- 5 ?- 给谁?先夹啊,?爷爷、奶?奶。
? “?夹菜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嘛~常常?如果母亲?都先给孩?子夹,夹?了三年五?年,爷爷?奶奶也夹?,这个时?候孩子就?变成小皇?帝,小公?主了,就?很难教了?。你看《?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弟子规?》,教育?原则一致?,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原则?一致。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一个家?庭,父亲?、母亲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有共?同的原理?原则教孩?子。就比?如说吃饭?,我们夹?菜的时候?,要先 ?- 5 ?- 给谁?先夹啊,?爷爷、奶?奶。
? “?夹菜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嘛~常常?如果母亲?都先给孩?子夹,夹?了三年五?年,爷爷?奶奶也夹?,这个时?候孩子就?变成小皇?帝,小公?主了,就?很难教了?。你看《?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教育?原则一致?,教育效?果就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弟子??规》中的?经典语段?吧~
? 四、?“礼”之?经典:弟?子规》中?的经典语?段吧~
? 四?、“礼”?之经典》?中的经典?语句呢,?因为《弟?子规》这?本书是清?朝的李毓?yù秀李?夫子所作?。他把历?代的家规?家训进行?了整理,?而且用三?字一句的?形式整理?出来,作?为社会上? 普及的? 孩子做?人的教育?读本。《?弟子规》?总共10?80个字?,它的许?多内容出?自历代的?大经典。?比如李夫?子就把《?礼记?曲?礼》里面?很多内容?选出来,?写进《弟?子规》。?《曲礼》?里面有讲?到:弟子?规》这本?书是清朝?的李毓y?ù秀李夫?子所作。?他把历代?的家规家?训进行了?整理,而?且用三字?一句的形?式整理出?来,作为?社会上 ?普及的 ?孩子做人?的教育读?本。《弟?子规》总?共108?0个字,?它的许多?内容出自?历代的大?经典。比?如李夫子?就把《礼?记?曲礼?》里面很?多内容选?出来,写?进《弟子?规》。《?曲礼》里?面有讲到?》里是怎?么讲的:?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篇四?:
?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礼仪的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礼?仪的 养?成活动计?划 实验?小学 二?年级20?17.2?篇五:
? 诵?国学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诵国学?经典 学?文明礼仪? 做儒雅?学生 —?—初二中?“五五双?轻”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
范文四:国学礼仪与个人修养
《国学礼仪与个人修养》
主讲:高荣
《课程对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希望提升个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享+演练
《课程收益》
1. 了解礼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相关的礼乐、礼服、礼器等基 础知识;
2. 了解国学中的礼仪之道;
3.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4. 掌握说话艺术与交谈技巧;
5. 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礼仪。
课程背景: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绝不逊于经济、政治、军事的力量;缺少强势文化的跟进,耀眼一时的物质文明走不了更远。在“孔子学院”之外,中国需要更多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符号”走向世界。
欢迎走进温爽老师的《国学礼仪与个人修养培训》课程,共同感悟国学文化的内涵!
课程大纲:
第一讲:解读“礼仪之邦”的礼乐文化
1.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
2. 礼的核心——敬
3. 乐的核心——和
4. 传统礼仪与人文奥运——礼乐背后蕴藏的文化精神(赏析08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
5. 对孔子学院走俏海外的思考
第二讲:国学思想对礼仪的影响
1. 先有此“孝”才有彼“笑”——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2.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国学中的仁爱思想是一切礼仪行
为的基础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学中的忠恕之道与心态调整
4. 从《三字经》中读懂现代古今礼仪文化
第三讲:中国式以貌取人与最古老的语言
1. 第一印象,永久的印象——以貌取人是本能
2. 《水知道答案》的启示——相由心生
3. 着装的品味取决于个人的文化品位
4. 云想衣裳花想容——着装的原则与规范
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饰物的佩戴
6. 从中医的视角看体态对内脏的影响
7.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古今谈
8. 中外手势大比拼
9. 距离产生美——空间礼仪
10. 什么才是真正的眉开眼笑?——眼神与微笑
第四讲:谈吐文雅,言之有“礼”
1. 音由心起——用声音传递感情,语气、语调、语速的训练
2. 言为心声——语言的作用和态度
3. 谈出来的情谊——选择能走进他人内心的话题
4. 看孔子与学生们的语言对答魅力
5. 学会赞美别人
6. 幽默的力量
第五讲:透过细节看社交
1. 孔子是“社交明星”
2. 人际关系的彩虹桥——介绍与称谓
3. 五花八门的见面礼——握手等礼节
4. 社交场上的身份证——名片礼
5.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从鸿门宴的座次谈起
6.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
7.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礼尚往来
范文五:国学与礼仪教学资料定稿
国学与礼仪
一、国学与礼仪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世界素来享有盛誉,博大精深的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可以很好地拯救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迷失,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礼仪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把国学经典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少年儿童传统文化修养,与文明礼仪修养的认识,把“读经典”,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当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二、课程开发背景
郑州市高新区百炉屯小学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百炉屯村,是一所农村小学,本校的办学理念是“促全面发展 育阳光少年”,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独特潜能,让每个孩子张扬其个性,使他们心中都充满阳光,从而积极向上成长,个个都成为阳光少年。但因为学校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而且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平日里忙于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很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很不好,兴趣爱好也很少,同时学校认为一年级是孩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点,这是孩子各种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开设国学与礼仪这门课程,这门课程选取国学经典中与时俱在的精华部分,对学生进行国学的浸透与熏陶。通过书籍和礼仪的教导,让孩子懂得自立和懂礼。使6—7岁的孩子,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使他们表达能力增强,性格更加开朗,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诵读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片段,会诵读一些儿歌和讲一些故事。
2、我会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片段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学国学、爱国学的好习惯。
2、我能从国学中学习一些基本礼仪,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学生。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基础课程, 具体内容见下表: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性原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吸取百家之长,突破那些束缚学生个性、阻碍学科沟通和开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毫无意义的“教学规则”,构建灵活、高效、有序的教学规范。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培养其能力。
合作性原则;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
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活动性原则: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趣味性原则:通过有趣的情境模拟,教会学生礼仪知识,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做文明人。
灵活性原则:教师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2、课程实施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进行国学与礼仪互动活动。
(2)教师教学方式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引导点拨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二)课程评价
为确保 “国学与礼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性,实现课程目标,建设成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课程评价遵循人本化和多元化原则。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1)过程性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和学校领导随机进行推门听课。通过听课,教师填写《 “国学与礼仪”课程实施教师评价反馈表》对课堂各环节实施评价。
(2)终结性评价:学期末,学校组织人员从 “国学与礼仪”指导方案、学习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领导评。校长室、德育处等都要参与到评价中去,给教师作出等级评价,并且组织国学朗诵与礼仪活动进行评比。
“国学与礼仪”课程实施教师评价反馈表
丁
国学与礼仪课程教师综合评价表
备注:90以上为“甲”,80—89为“乙”, 60—79为 “丙” ,60分以下为“丁”。
2、对学生的评价。借助读写绘作业,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项目,再由教师综合整理、结合课堂表现给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学生、家长、教师的评价均主要采用等级表示。
国学与礼仪课程学生综合评价反馈表
教
备注:90以上为“甲”,80—89为“乙”, 60—79为 “丙” ,60分以下为“丁”。
五、课程案例
好的环境助我成长
学习目标
1、 我会朗诵、背诵《三字经》,知道《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我会读懂《三字经》,知道其中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8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到“贵以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8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8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学生思考问题:
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孝敬父母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
1、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懂得感恩,要学会感恩(重点)
2. 我能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又因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
4、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关爱使我们更亲近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2. 我知道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内容
1. 《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
2. 结合句子, 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 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头的" 三才" 和" 三光" ,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1.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2. 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注:" 易" 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 三才。"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三、总结:
体能突出 新闻特色 全面发展
“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