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周长说课稿
本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学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知识。本课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能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的教学为下一步学习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三、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化曲为直”的思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等。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课件展示小蚂蚁作运动的场景,并让学生举起手来跟小蚂蚁一起运动,然后抽象出小蚂蚁的运动路线, 提出问题:小蚂蚁运动的这条红色路线是树叶的什么?你知道这条路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让小蚂蚁来告诉我们。(课件:我爬过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我会重点是强调一周的含义,学生们若把一周的含义理解了,接下来的一切问题都会顺理成章地解决。需要强调的是描边线的时候,从起点开始就必须在起点结束,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时候描成的图形也就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做封闭图形的周长。我会用及时用ppt列举一些图形和非封闭图形让学生区分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
形没有周长,并问为什么。从差生的角度出发,将概念细化地解释就是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二)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第二环节:“感知周长,理解概念”中,分别设置了3个活动。
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指一指图上各种花坛的一周,感知这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 活动二:然后再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本封面、课桌面、板凳面、铅笔盒面等等,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 活动三:描一描,让学生描一描文具盒表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言,描述对周长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引导探究,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只要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学生们自己就能测量出它的周长,但如果是圆形呢,这与学生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就会有冲突。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中测腰围来提醒学生,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思想方法,让学生活学活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思考与实践将难题解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让他们对数学更加的热爱。通过我个人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他们对数学痴迷。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1. 计算汽车走过的距离。
2. 大树一周的长度。(化曲为直)
(五)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
教师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上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范文二:《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与学情
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3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
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正确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具学具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教具:直尺、三角板、软尺、绳子、树叶、五角星、圆形、彩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三角板、软尺、绳子、树叶、五角星、圆形、彩笔。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
1、情境教学法;2、活动体验法;3、趣味练习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学中,要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将运用以下学法帮助学生学习:
1、观察操作法。2、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新知学习。
在开始教学前,我首先播放儿歌《两支老虎》让学生跟唱,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为后面的小结做准备。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我这样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的场景,让学生当裁判谁是冠军,提醒学生注意比赛规则是围绕操场跑一周,然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看出兔子违规了,原因是没有绕着操场的边线跑,从而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 第二环节: 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认识、掌握知识。因此,我通过以下三个活动让学生感知周长:
1、活动一:指一指
通过出示学生熟悉的篮球场,让学生用手指书空指出篮球场的周长,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
2、活动二:摸一摸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边线以后,让同桌合作用手指沿树叶、三角尺、文具盒课本等的边线摸一摸,让学生交流,教师强调:“起点在哪,终点也就在哪。”,然后相机出示周长的含义。
2、活动三: 描一描
在学生感知和体验周长之后,让学生在课本中选两个喜欢的图形,描出它的周长,加深对“封闭”和“一周”的体验。然后布置学生练习书本84页的第1题,让学生懂得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周长经验,亲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地把周长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教学难点。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测法
俗话说: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动手操作,探究测法”中,我设计了这四个活动:
1、猜一猜
我分别出示一个“
”,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图形的周长
长?在学生意见不一的情况下,让学生想到可以通过量一量验证一下,以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2、量一量
让学生挑出自己需要的测量工具,分小组合作测量自己喜欢图形的周长。
3、说一说
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展示了像课本这些直线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以及像树叶这些曲线图形可以采用软尺或绳测法来测量,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4、做一做
通过完成书本83页的做一做,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应用迁移,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布置了一个课外实践活动:测量头围、胸围、腰围。我首先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示范测量方法,然后布置学生回家之后和家长一起测量,并记录下来。
设计这一活动,是让数学回归到生活中,通过测量腰围、头围、胸围,既巩固了周长概念,也让学生在“玩”中用所学的周长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五个环节是:总结评价,知识升华
课的最后,我让学生回顾交流: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播放《两只老虎》的伴奏让学生按照歌词跟唱,帮助学生记忆周长的定义,也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中得到放松。
七、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体现了知识性与简洁性,突出了重点和难点,使本课新知一目了然。
范文三: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教师:张强
一、说课设计理念:
《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 “ 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 , 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这一系列活动,引 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测量方法, 在体验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 “ 做数学 ”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 的第三课时《认识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 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判断,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 理解周长的含义, 会指出并能 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获得直观 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操作中分析问题, 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的过程,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不同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五、说教学准备:
课本主题图、多媒体课件、相应的图形及测量工具等。
六、说教学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生 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本课教学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伊始, 我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各种形状的彩色图片创设情境, 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这一设计引起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唤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 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并进入积极的观察、思考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三步进行教学)
1. 仔细观察
2. 在这一教学层次中不是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 即让 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独立思考周长在哪里, 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感性材料, 最后再水到渠 成的揭示周长的概念, 理解认识了封闭图形。 接着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多个图形, 让 学生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 从而使学生加深认识, 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就是它的周
长。这种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实际。
3. 亲身体验
随着学生对周长认识的加深, 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物品的周长, 找到后用手摸一摸, 然 后和同桌说一说找到的周长在哪, 学生通过摸身边物体面的周长, 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 从 而拓展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建立了丰富的表象。再让学生上黑板前来指一指, 及时表扬。紧接着教师拿出钟面、盒子、树叶、手机等物品,让学生现场用手摸一摸。然后 动手找找自己身边的周长。
4. 动手操作
首先, 围绕怎样给黑板上的彩色图形测量周长的问题师生交流。 然后让学生运用周长的 知识, 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周长, 明白不同图形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以及不同的测量方法。 通过算一算图形的周长, 使学生感受周长的计算方法, 并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简单的计算 方法。最后学生汇报测量、计算的情况:估计有三种情况:①用细线套在图形上,再把细线 拉直用直尺量细线的长度②把图形在直尺上滚动③量出各条边, 再把各条边相加。 从以上三 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滚动小 实物可以, 大实物、 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 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组成该图形各 条边的长度, 把各条边相加得出该图形的周长。 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 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
这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 不同的方法计算周长提高了学生 的创新能力,从而也为下节课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三)拓展延伸
创设和谐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全员参与, 一起来看多媒体课件中演示的趣味数学小问题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蜗牛兄弟赛跑) ,通过动画片一样的情景吸引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我 让他们动脑筋来讨论,交流,最后汇报。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同时教 师提出希望。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选一些你喜欢的物品,找到他的面去测量它的周长,量好后填在这样的表格里。 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善于 探寻新知和动手实践的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范文四: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周长的认识》。
一、说教材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说学生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
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周长测量上,特别是周长概念的建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组织交流、点拨释疑、
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六、说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图形、不同形状的物体、直尺、卷尺、软尺、线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预计用时3分钟)
(二)、 借助实例,认识周长 (预计用时14分钟)
(三)、 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预计用时16分钟)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预计用时10分钟)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预计用时2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讲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从前有一位老爷爷在自己家门前开垦了三块地,种了一些农作物,并且长的非常旺盛。有一天,一些牲畜来搞破坏了,可把老爷爷急坏了。同学们,你们能帮老爷爷想想办法吗?(学生动脑筋想并发表见解:最后,制定出最佳方案----在每块地的周围安上护栏) 。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块地需要安多长的护栏呢?
师:如果我们知道每块地一周的长就可以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周长,感知周长的意义。根据图示教师激励学生给这一周的长度取个名字,然后自然揭示课题-----周长。
【设计思路:运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二)、 借助实例,认识周长
1、描一描
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筐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组织学生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把这个图形描下来。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描的。(师引导: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要首尾相接)板书:一周
【设计思路:通过描周长的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与认识。】
2、指一指
多媒体出示游泳池的图片。让学生指一指游泳池池口的一周的边线在哪里呢?(指名学生上台指)
师小结: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
师:树叶一周边线的长,你找到了吗?(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学生说)
3、找一找、摸一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下面我们来找一找周长,好吗?比如我们的黑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黑板面的周长(师指黑
己身边一些物体的周长(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板演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老师一样也找出一些自
【设计思路: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操作活动中建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从生活事例入手,指一指黑板、课本等的周长的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谈话:同学们找的可真多。物体面的周长我们会找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你能找到吗?那咱来试一试。(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一起指;在这里出示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让学生来指,教师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不是封闭图形,它是没有周长的。)板书:封闭
4、说一说
师提出:结合以上的实例,你能说一说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 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师指着图形提问:我们怎样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有多长呢?(生:测量)
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小组派代表上台选图形及工具。
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选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
在这里,教师出示三种有代表性的图形让学生来展示交流(长方形、圆形、多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好的想法教师要给于肯定,体现最优化策略)
【设计思路: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测量出图形的周长,会促进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经历做出来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巩固练习
教师谈话:我们刚才学会了测量并计算周长,下面我们来帮助老爷爷计算一下防护栏的周长,好吗?(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已知数据口头计算)
2、应用拓展
师:看来呀,同学们学得都非常的好,下面我们就来轻松一下,去看看小青蛙和小猪它们在干嘛?(出示课件:去花园散步)
小青蛙和小猪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晚饭后,它们约好去花园散步,小青蛙说,我想沿着左边的图形走一周,小猪说它想沿着右边的图形走一周,那么它们谁走的路线长呢?
师:支持小青蛙的请举手,支持小猪的请举手,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们积极发言,发表想法。
最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得出:它们走的路线一样长。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用结合,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你发现了吗? (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八、说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直尺量
圆形:用线先围再量
多边形:平移法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范文五: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周长的认识》。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具准备、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说学生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的周长,实践操作能力则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开发的。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周长测量上,特别是周长概念的建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故生活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六、说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测量表、不同形状的图形、直尺、线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动作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教师围绕讲桌转一圈,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出示具体实物让学生生摸一摸、指一指、说
一说,初步感知周长。
(二)、借助实例,认识周长
1、指一指
出示教课书让学生指一指课本封面的周长。指导学生边指边说。
2、描一描
首先让学生从学具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组织学生用水彩笔把这个图形的周长描一描。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描的。 3、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在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找一找生活中具体事物表面的周长,比如我们的黑板,课桌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去说。【设计思路: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操作活动中建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从生活事例入手,指一指黑板、课本等的周长的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一起指;在这里出示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让学生来指,教师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不是封闭图形,它是没有周长的。
4、说一说
师提出:结合以上的实例,鼓励学生能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师板书:围绕封闭图形一周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具体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为花坛修筑护栏,这时引导学生动脑筋想想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发表见解。师:怎样才能知道每块地需要安多长的护栏呢,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求需要多长的护栏就是求每个花坛的周长。让学生初步认识周长,感知周长的意义。
(四)、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师提问:我们怎样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图形的周长。合作之前,老师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组选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在这里,教师出示四种有代表性的图形让学生来展示交流(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扇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给予评价。【设计思路: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测量出图形的周长,会促进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经历做出来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本环节通过学生选字答题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你发现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