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春节民俗文化手抄报
春节民俗文化手抄报
篇一:春节民俗文化手抄报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
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
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
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
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
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 贴”福”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
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
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
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 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
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
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
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
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
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
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鞭炮的
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
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
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
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
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
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
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
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
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
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
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
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
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
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
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
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
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
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
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娱乐活动通宵达量,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更多相关内容】
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手抄报的资料
元宵节和春节的来历,习俗
春节的来历民俗活动的手抄报
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春节民俗文化小报
春节手抄报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篇二: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 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
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 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 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 贴"福"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 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 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
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 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
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 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 岁,
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 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 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鞭炮的 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 人们恭敬地在
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 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 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 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
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 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 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 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 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 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 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 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 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 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
"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 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 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 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篇三: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精选)
春节习俗(手抄报精选内容)
中国的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时间相当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天空中就似乎弥漫了节日的气息。这种节日的气氛,在保持传统风俗较好的地方,甚至会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但欢度春节的高潮,应该说是自除夕始一直到上元之夜。除夕与
新年之际,意味着生命流逝的界碑,最容易引发诗人的生命意识,引发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所谓“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又值春风渐进之际,所谓“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也就最为容易引发寂寞情怀“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见中唐姚合《除夜二首?其一》)检索唐宋诗人的春节诗作,不惟可以通晓唐宋时代之春节民俗,而且可以审视诗人的心灵世界。 为何叫做除夕,光阴过去为除,《诗经?唐风?蟋蟀》就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除”最早的使用。朱熹解释说:“聿,遂;莫,暮;除,去也。”说当蟋蟀在堂的时候,一年之岁忽已晚矣。终岁劳苦,不敢少休,而当此除岁迎新之际,应该纵情欢乐,“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这也就是中国春节何以如此之长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
有关春节的民俗,较早的记载见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其中的庭前爆竹,以次拜贺,进屠苏酒,插桃符等等,在唐宋诗词中都屡屡得见,而且还有许多新的补充,如初唐之际杜审言的《除夜有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描写了除夜的把烛迎新、宵阑见斗横之通宵不寐的守岁以及兴尽闻壶覆的射壶游戏等等。射覆是古代近乎占卜的游戏,在覆器下放置东西使人猜测,故曰射覆。猜谜语式的酒令,也被称为射覆;李商隐在《隋宫守岁》诗中说:“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燃起名贵的沉香,庭院中火炬灯烛照得一片通明,
举起玉液琼浆美酒,来祝贺新的一岁之开始。这些习俗,直到今天大多保留着。
唐人以“除夕”“元日”等春节为题目的诗作,当以白居易的为多。其中的原由,大抵是由于诗歌发展到中唐,原本以山水意象为主体的近体诗一变而为摹写日常生活的以文为诗,如同王国维所说“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说诗歌到了中唐,就像是春秋时代相互见面礼聘应酬的羔羊大雁一类的礼物(《礼记》:“凡贽,??卿羔,大夫雁。”)。这种说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初盛唐诗,近体诗刚刚形成,山水意象兴起,故作诗极为凝练,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中唐时代的韩愈、白居易等,以散文方式写诗,白居易又特别主张通俗晓畅,写诗近乎写日记,写书信,盖因诗体变革的初期,其意义往往更多在于冲决,尚未找到适中的方式,因此白居易的春节诗作,虽然数量极多,但却并不是太好。其中稍稍好看些的,如写于60岁的《除夜》:“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洋溢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生命仍然存在的恬然自得,是那种“七十期渐进,万缘心已忘”的闲适和“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三年除夜》)的惬意。写于49岁的《除夜》好些:“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吾前非。”特别是前两句,虽然仍然是个体化的语境,但因为
范文二:关于新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这篇关于新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是考研屋www.kaoyanwu.com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民俗文化
一、春节的来历:
"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 传说,有一种叫"年
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
","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花。烟花:又称"礼花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考研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考研人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考研辅助网 www.5730.net
范文三:成都民俗文化
姓名:周燕
班级:会展141
学号:814230146
成都民俗文化
成都,简称“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沃野千里,云蒸霞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别称“芙蓉城”。
语言文化:
成都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拥有北方方言的一些共同特征: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分阴阳,有阴平和阳平;没有翘舌音声母;有韵母ae比如“安”、“谈”(这本来只是“女音”,但现在年轻一辈男生也多有趋同)
和中国其他方言一样,成都方言早先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1980年代之后,随着成都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都和外界的交流急剧增多。受普通话的影响,成都方言相对稳定的状态被打破,语音开始经历一个明显变化的时期—向普通话的语音靠拢。另外,如果一个字在音系上显得孤立,则这个字更容易被北京方言同化,而如果一个字在音系上有一个强大的“系列”,则不容易向北京方言靠拢。究其原因,是因为後者更容易被人们发现其在四川方言中的规律,故更容易跟普通话保持区别。
服饰文化:
与大多数城市一样成都没有特别的服饰,主要是根据时代的不同穿着也跟着改变,但大都是南方服饰,现代都穿现代装。
建筑文化:
安顺廊桥,川大钟楼,塔子山九天楼,都算比较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稍微有点厚重感的可能要算金沙遗址博物馆。如果要现代化的建筑,那就要到天府新城去,有知名建筑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的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总部,青羊工业园旁边的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院总部大楼,在数码广场旁边有 知名建筑设计师斯蒂芬-霍尔为成都设计的来福士广场(2008年荣膺世界绿色环保建筑金奖,2008年国际新锐建筑奖项),此外成都市新建市立博物馆也非常新颖,获得了国外各大建筑设计网站和杂志的推崇和好评。
1安顺廊桥
信仰文化:
成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神崇拜、守护神崇拜、行业神崇拜、人格神崇拜等几个方面,龙神信仰、江渎神信仰、土地神崇拜、城隍神崇拜、马头娘崇拜、梓潼神崇拜、圣姑三夫人崇拜等。当然作为四川省会,成都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信仰也十分多的。
饮食文化:
成都位于四川在南方,所以成都人也是主要以米饭为主食。成都的特色美食最为出名的是成都鸳鸯火锅,它是两种汤分为辣与不辣,用太极图隔开,想象奇特让能不能吃辣的人也可以坐在一起吃,十分方便。麻婆豆腐颜色鲜而且红亮,吃起来又麻又辣,口感十分好,而且具有川菜的风味,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所爱,在全国广为流传。夫妻肺片,它是成都的最具风味的特色菜,实际上凉拌的牛肺片,由于最初制作的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夫妻,风味独特深受大家好评,由此而得名,一直延续至今。二姐兔丁在成都是大有名气的菜了,它的出名在于肉多而骨头少,并且去了兔子头,吃起来十分美味。
成都也有面食,最为出名的就是担担面,在成都算是最为出名的小吃了,担担面是手工擀制而成的面条,煮熟之后泼上猪肉末制成的菜,香味四溢,吃起来更是好吃。龙抄手更是有它的特别之处,皮十分薄采用新鲜的肉做成,再加上虽采用的汤十分鲜美,一直深受欢迎。还有荔枝巷钟水饺、韩包子、川北凉粉等。
节庆文化:
成都灯会: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为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表演,还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热闹非凡。
2武侯祠庙会
黄龙溪火龙节: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火龙灯舞源远流长,起源于南宋时期。其活动内容包括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听川剧座唱等。
成都花会:农历二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届时,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都会被运到青羊宫,进行展销。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天彭牡丹会:公历四月初至五月中旬,彭州市位于成都北部,古称天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牡丹花培育基地。为沿袭唐宋以来的民俗,彭州市于每年四、五月举办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之外,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会等。
都江堰放水节:清明节,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活动完整地复原了古代的祭祀仪式,由身着古装的水利官员朗读祭文,歌颂二王(李冰及其儿子)功德,然后举行放水仪式。
望丛祠赛歌会:农历五月十五前后,郫县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前后都要举办赛歌会,会场在望丛祠。参赛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新都桂花会:中秋节前后,新都桂湖桂花飘香时,又正是满湖荷花盛开时。桂花会期间,人们游园赏桂、参观文物书画展览,城内还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展销地方名小吃,举办富有方地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
范文四: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
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
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
和变异性,它依附着民众的生活、情感与信仰而存在,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也
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
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
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
旅游业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
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
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
富的金钥匙。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因为旅游活动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旅游者来说,他们进行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观重要的历
史古迹,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购买有特殊含义的纪念品、工艺品和礼
物,品尝精美的佳食,进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业和学习的探访等,这些大都是一种
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费,是一种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旅游资源
的文化意义直接相关,可以说,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主要是一种能够满足其心
理需求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以往单纯的追求风景,开始变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民俗文化。这表明,旅游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就需要用高品位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注
入鲜活的血液,打造出高规格的旅游名和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
带经济。为旅游输送新鲜的血液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作为旅游吸引物
和承载物的民俗文化,能激发旅游者的游览兴趣,使游览者感到亲切自然,新奇有趣,
回味无穷。旅游者亲身投入到浓浓的异域情调中,成为特定民俗环境的一员,从而达
到旅游主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审美等需求,并且在与当地
人民进行平等、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中,加强互相的了解和友谊
在中国旅游业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大都成为旅游热点。每个地
区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区特质的重要表现形
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各地区的各个生活层面,最能显示一个民风特点和文化
风貌的当属本地区或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中强烈
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的积淀,也是该地区特色最
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民俗文化旅游就是观光、体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传统,感受不
同文明、文化的传承,共同享受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魅力。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
性、传承行、集体性等特点,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说是探求传统特色审美价值的最佳形
式,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
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旅游可以说是当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颗闪亮的明
珠,它将以它那传统、神秘、迷人的风姿为我们展现中华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当使它历久弥新,不断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国内民俗旅游市场分析
一个人外出旅游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
指消费者要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客观条件是指消费者要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
入和适合外出旅游的合理的空闲时间结构,而且主客观条件的成立是以消费者身体状
况允许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那么即使可支配收入和闲
暇时间再多,他也不会成为旅游消费者。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的旅游动机包括娱乐休
闲、学习感受、躲避角色、美感交流四种。娱乐休闲是指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
动放松心情,从而感到轻松愉快的心境;学习感受是指游客在异域民俗环境中通过亲
身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从而得到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冲突的满足感;躲避角色是指旅
游者暂时脱离自己所居环境,去感受与现实生活习惯不同的民俗环境而带给自己逃脱
束缚后的那种轻逸的感觉;美感交流是指旅游者从所处的民俗旅游环境中得到真实的
审美刺激,在接受刺激的同时他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审美情趣
的过程。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对其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视之外,还应考虑以
下的一些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民俗文化的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
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
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业已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追求
时尚的现代生活,大多数民俗文化形态逐渐淡出入们的生活,成了人们逐渐遗忘的角
落,民俗发展后继无人,青黄不接,许多已经面临断线的危险。还有一些民俗旅游村
落在外界的影响之下,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掌握传统的民俗技艺的人
也逐渐减少。近期,河南大学做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他们组织了一个民俗文化
考察团,沿黄河流域先后走访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和商丘等地,在调查中他
们发现,“沿黄”民俗文化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许多人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
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又由于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在许多地区未被发掘,所以
在城市里,除了有一些公园会定期组织一些民俗节目表演外,而像道情、皮影戏等民
俗艺术,目前仅仅有少数老年艺人会表演,有些甚至已经完全灭绝。不难想象,长此
以往,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在我们的忽视之下消失殆尽。
尽管我们知道,民俗是发展变化的,同时民俗文化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健康、
不科学的成分,但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还是应当尽可能的做到,在认真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同时,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
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更无法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民俗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社会文化构成,它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
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艺等,
其内容非常庞杂聿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开发对象的了解,并精心选择
开发内容。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与客源地文化习俗差异越大,越能够产生吸引力,
所以,在选择开发项目时,应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开发效益的问题
作为一项产业的旅游业,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旅游
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开发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经济效
益,要通过吃、住、行、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顾赚钱,
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文化内涵的体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
平衡,才是我们进行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选择恰当的经营管理制度,其次应注重开发
地区的区位特征。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注重开发区域的可进入性和环境
状况,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使景点构成产品组合,优
化投资效果。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组合状况
首先,要处理好单一景点与成片的旅游区之间的关系。一个孤立景点的市场吸
引力不大,可进入性也不强,应尽量组合成旅游线路进行开发。其次,要开发一个理
想的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应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游客
从景和物中真正了解文化和乡情,使旅游活动更丰富、更真实、更有意义。 最后,旅游购物也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部分。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
弹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游中,由于民俗旅游商品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
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具有纪
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
品应当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这些
必将为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提供强大的支持。
民俗文化之旅,在继承和发展中为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文化旅游将开启民俗
文化崭新的篇章,民俗文化将托起现代旅游产业的朝阳。
范文五:浅谈民俗文化
浅谈民俗文化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清新区浸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庞怀凤
【内容摘要】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厚实基础 , 它在生成与演化过程中 , 对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产生诸多作用和影响。 目前生物教学要真正实现生物学 “人文教育”的价值, 关 键在于将生物学知识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如何吸纳与利用民俗文化 , 这不仅民 族传统文化能否流传下来的事情 , 也直接影响着生物课堂。本文就生物教学与民俗知识的 相互作用进行探究 , 从民俗文化与生物教学的关联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总结与 生物教学相关民俗文化在教学中应用的知识 , 服务于生物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 民俗文化;生物教学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一般认为生物学教育 只是生物知识的教学,很少考虑到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联合起 来,与社会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往往遇到的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 和综合能力的欠缺,对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缺乏 应有的知识和重视。其实生物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的 民歌、民谣、成语、谚语、口诀、顺口溜等都为生物学的教学提供 广阔的素材,而这些知识里有很多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民俗文化的 一部分,它们属于民俗学范畴。在推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 养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外来文化的传入、大众传媒的兴 起等原因,在基础教育的人文教育领域出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 象,因此为了传承这些知识,将成语、农谚等民俗学知识融入中学 课堂,也使得生物教学课堂有趣生动。
一、民俗文化与生物教学
民俗即民间风俗,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 承的生活文化 [1]。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条
1
件下不断形成、不断循环后方才沿袭、传播和演变下来。从民俗的 定义来看,生物学与民俗学从来就是紧密联系的。法国学者塞比纳 [4]在对民俗学进行的分类结果昭示得更清楚,他将其分为四类,即 天与地、海洋与江湖、动物与植物、人类与史实,不难看出他已经 将民俗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了,这些都是民众所熟悉的,与民 众生活、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口头民俗学 语言就有很多是耳熟能详的谚语、成语、俗语、歌谣,而这些大部 分是描述生物的生活、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如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儿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民俗语言 容易将深奥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 变枯燥为有趣, 使学生易学易懂。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也使生物学越来越 受到重视, 但由于某些因素, 学生、 家长不太重视生物学这一学科。 特别是学校的课程中,生物的比例小及其他科目的考试压力大,很 多学生都认为生物是次科,学不学都无所谓。因此为了让学生对生 物产生好奇心,能主动的去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教师应该在生物 教学中,更多的利用民俗文化中的一些生的有趣的知识去引导学 生。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而言,兴趣远比考试重要。 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 生物课堂首先要激 起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对生物科学产生兴趣,而生物课的最 大特点是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民俗 学里许多与生命现象、本质或规律有关的俗语,它们具有简练、富 有幽默感、广为流传等特点,在课堂适当穿插辅助教学,能达到把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复杂生理过程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
的效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常寥寥数语,却妙 趣横生。
二、生物教学中的民俗文化
在生物教学的每个环节里,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都可以把 相关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如在讲“人的由来”时,可以借鉴东方 神话——女娲造人和西方神话——上帝造人或者引用史诗 《阿细人 的先基》 [3]记载的彝族男神阿热和女神阿咪共同创造人类的神话, 这里特别指出汤普森 [4]将神话的母题分类得出很多与生物相关联的 索引,又可根据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将一些故事贯穿于 课堂中,如民间故事里的《蚯蚓和虾》讲述两种动物身体特征的来 历,目的是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除了了解生物的结构特点外,还 能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那些民俗文 化做一个归纳,也能从中看出民俗文化对生物教学有哪些影响。 (一 ) 生物教学与物质民俗学
人类在将自然资源转变成文化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需求、价值 观和信仰融入到创造中去,那种以传承的物质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我 们称为物质民俗学 [3],它的对象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如建筑、饮食、美术和服饰等。而物质民俗文化对生物教学的影响 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饮食习俗与生物教学。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重 要的位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传统饮食结构以粮食为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就形象的道出各地饮食的不同。如 在讲到“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则可以通过对南北的 饮食民俗对比,欧美国家与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对比,从中让学生
3
掌握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等,或者在其教学中也可以引用一些饮食习 俗的谚语如“人是铁,饭是钢 , 一餐不吃饿得慌”等谚语强调三大 营养的重要意义。其次是服饰民俗与生物教学。服饰风俗可以贯穿 于“皮肤”这一章节,强调皮肤的功能首先和服饰一样具有保护的 作用,然后可以链接到“动物的行为——求偶行为” ,指出人们装 饰自己的很大部分为了在异性面前展示“美” ,尤其在少数民族服 饰更能体现,这些都可以作为趣味导入。建筑民俗学在生物教学也 有应用,如建筑的功能里提到人建造房屋是为了抵御天气和自然环 境对人体的危害,这一点可以与目前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启发学生 思考生态破坏程度日趋严重。
(二 ) 社会民俗与生物学教学
社会民俗是指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 涉及的各种关系 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行为的方式 [5 ]。从古代就有“子酷 肖其父”的说法,我们的祖先很早认识到遗传因素对后代的影响, 极为重视优生,所以很多优生的原则成为我国民间尊行的习俗,如 “同姓不婚”实际是指较近的血缘亲属不能结婚,在讲到“人类遗 传病与优生”可以运用这些习俗去反驳某些地方的“亲上加亲”的 习俗。岁时节日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是农业社会生 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 生产性节律相应 [4]。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流传着很多与之相关的谚语。 如在讲到植物水分代谢的水肥重要性时的“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 粮” ;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同时的“掏金难买五月旱,六月 连阴吃饱饭” ;讲蝗虫发育时“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 、 “开春
4
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讲动物行为时的“九月九燕飞走,三 月三燕来钻”等等,目的是让学生对风俗习惯有所了解,才能对身 边的事物进行辩证分析,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辩证的思 想,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 ) 口承语言民俗文化与生物学教学
口承语言民俗文化即口头民俗学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 民俗事项,主要包括神话、故事、谚语、谜语、俗语、民谣等 [2]。 语言民俗学在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最为突出,如郭加林老师的《妙语 在生物学教学的妙用》就列举大量与生物学有关的成语、俗语、顺 口溜等,这里着重从谚语、成语、歇后语、顺口溜、口诀等方面来 阐述语言民俗学在生物学教学的运用。而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 为流传,言简意赅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 验的规律性总结 [3]。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性) 、 “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 (食物链的捕食关系) 、 “大树底下好乘凉” (蒸腾作 用吸收了热量, 并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 “树怕伤皮, 不怕空心” (植 物的运输途径)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条件反射)等脍炙 人口的谚语,如果把这些谚语运用在课堂上,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 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成语较谚语更加简单, 它多是四个字组成, 能抓住事物或现象 的本质特征,语言浓缩精炼而寓意深刻。如讲到“动物行为产生的 生理基础”时可以借鉴引用以下成语:飞蛾扑火(趋光性) 、打草 惊蛇(非条件反射) 、舐犊情深(本能) 、鹦鹉学舌(模仿) 、谈虎 色变(条件反射) ,能让学生更好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
5
行为, 又如植物的向光性的 “红杏出墙” 、 动物繁殖的 “破蛹化蝶” 、 营养繁殖的“落叶归根” 、种间斗争的“鸠占鹊巢”等等,这些精 炼语言,形象生动不仅加强学生的理解,方便记忆,更能体现生物 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讨论与结论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 ,生物学教学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去 创新改革 , 生物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知识的教法是一种生物学教学观 念的更新 , 又弥补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空白的遗憾。民俗文化与生 物学渊源深远 ,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更 积极地探求知识 , 在课堂中适当增添民俗学知识 , 将其作为活跃元 素 , 一则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 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是民俗文化贴 近生活 , 来源生活 , 产生于民众 , 尤其是口头语言民俗文化具有诸 多的优点,方便学生的理解与领悟 , 学生对繁杂的知识便于梳理和 记忆 , 还提供学生对知识想象的空间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 总之教 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因地制宜 , 因人而异 , 运用这些民俗文化知识要 营造良好的氛围 ,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注释 ]
[1]钟敬文主编 . 民俗学概论? M ?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2-5
[3]王娟 . 民俗学概论? M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9-209
[4] 江帆 . 生态民俗学? M ?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4
[5]石应平编著 . 中外民俗概论? M ? .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7
[参考文献 ]
[1]郭加林 . 生物学歇后语摘编? J ? . 生物学教学 ,2006(8):53
6
[2]任立增 . 成语与生物学知识? J ? . 中学生物教学 ,2003(2):37
[3]许玉霞 , 李成双 . 巧用口诀记忆生物学知识? J ? . 中学生物教学 ,2003(12):29 [4]王旭雁 . 巧说妙记? J ? . 生物学教学 ,2003(3):18
[5]仇宝军 . 中学生物教学中农谚资源的引用? J ? . 中学生物教学 ,2005(11):34 [6]唐国华 . 俗语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妙用? J ? . 生物学教学 ,2005(11):68
[7]王立军 , 郑成森 . 顺口溜识记昆虫中几个目的特征? J ? . 生物学教学 ,2006(9):80 2011年 4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