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谈重庆市农民消费的变化
浅谈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庆市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一个转折点。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重庆市1997- 2011 年农村居民消费变化作分析。为优化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经过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个环节的运行而形成的, 是居民实现了的消费需求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收入增加,农民的消费观念也今非昔比,各种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消费正在悄然兴起。随时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于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居民消费水平, 研究市场供需, 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调整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
1、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历史状况
西部大开发和鼓励农业政策促进了重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1997~2011 年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从339.75 亿元增至615.65 亿元,增长了81.21%;人均生活消费从1733 元上升至2011 年的4615 元,增长了19.38%。但与重庆城镇居民相比, 农村消费水平明显滞后,在消费层次上相差两个等级。2011 年重庆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4.98%,而消费总额却只占居民总消费的17.93%,农村消费明显乏力。
22.1 消费水平逐年增长
消费水平的变化必然是因人均收入的变化引起,根据1997年至2011年的重
庆农民消费水平数据画出的折线图可看出,年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消费水平略滞后于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就全国水平来看,重庆市的农民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图1 居民消费散点图
2.2、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消费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经过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个环节的运行而形成的, 是居民实现了的消费需求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时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于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居民消费水平, 研究市场供需, 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调整产业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品分为八大类: 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 在下文中分别简称为: 食品, 衣着, 居住, 用品, 医疗, 交通, 文娱, 其他。在做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时, 考虑到1997 年重庆成立直辖市前后不同年份的统计数据在口径上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采用1997- 2011 年( 即重庆成立直辖市后) 共14 年的数据, 这就使整个研究更具有逻辑性与科学性, 使研究结果更有意义。
逐年增加,用品支出比例呈波动性,说明农民的手存现金并不十分宽裕、除满足一般日用品的支出外,对较高档的用品,并不是逐年递增。在住房支出中,从1997年至2011年总的金额是增加了,但是支出比例不稳定,农民以前的生活只能满足吃、穿,而随着中国政策的不断完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在满足吃饱穿暖外,开始转向改变居住条件,自己盖造新房。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也很波动。综上所叙,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医疗通讯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用品支出、衣着支出、住房支出、文化等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呈波浪式的起浮。从这里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逐渐由满足吃、穿、用为主的“生存型”消费, 逐步向“发展型”消费方式转变, 消费结构向高层次发展, 并日趋合理。
从总的变动速度来看, 1997- 2000 年消费结构变动度为26.07%, 年平均变动为8.69%, 2000- 2004年略有回落, 消费结构变动度为11.62%, 年平均变动为2.90%。以上两个时期消费结构变动度的变化情况反映了重庆直辖以来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医疗保健体制、教育体制等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向前推进,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使其各项消费支出增加, 各项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度整体呈现变化, 但是在后一时期消费结构变动度迟缓。 3、影响重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3.1农业机械落后
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农作物,机械的使用率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收入低自然消费水平就不高。本文选取了四川和贵州两个省与重庆比较,比较发现重庆农用机械总动力从直辖市以来增长缓慢,贵州省在1997年时与重庆市农用机械总动力差不多,但目前贵州省的农用机械总动力比重庆高很多。这说明,在重庆农用机械的普及率不高,这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2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来说仍然普遍滞后。不少地方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使部份具备消费能力的居民对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消费需求难以实现; 供水设施存在较大缺口,2008 年重庆还有近44%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直接影响了如洗衣机、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一些山区农村没有公路或者道路等级很差,导致居民出行不便、运输不畅,信息不灵;此外服务网点少、维修不便等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3.3、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愿望 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商品流通不够通畅。大多数农村个体商业经营规模小、层次低、经营品种少,多数大件商品只有去县城购买, 提高了农民的商品购买成本。由于农村地区市场分散,物流成本高,造成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少, 经营形式落后, 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 4、促进农民消费的建议 4.1、促进农民增收减负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近几年农民毛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加,但国家进行了粮食、棉花收购体制改革,并严格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之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农民纯收入增幅有限,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消费的发展。 4.2、建立农村消费信贷政策引导机制 一是政府政策引导。如美国专门成立了抵押贷款协会,鼓励贷款机构对低收入家庭发放贷款,并由政府担保;韩国对支持农民生产和消费的中长期贷款实行政府贴息;日本采取行政干预调节信贷消费市场等。二是国家立法保障。如美国颁布了《统一消费信贷法典》和《消费信贷保护法》;英国形成了以《消费信用法案》为核心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日本健全了涵盖整个消费信贷领域的相关法
规体系。三是提高社会福利。努力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和补助力度,提高农民消费信心。此外,亦可借鉴印度做法,在农村引入多种形式的小额商业保险,解决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农业灾害保险缺失问题。 4.3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
现阶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应着重抓好农田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农村电网、信息通道等建设和改造,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农村居民更广泛地参与信息交流,为居民消费配备良好的硬件环境。完善农村市场环境,一方面,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建立高效畅通的现代化流通渠道,以村、乡镇为基础积极发展适合农村消费水平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另一方面,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净化消费市场,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消费热情。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_廖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年12 月
[2]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_方红 安徽农业科学 [3] 对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_彭必源 农业经济2008/ 12
[4] 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魏凤娟 《中国物价》2009.08 [5]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 建议进行消费激励 《中国文化报》
范文二:基于GIS的重庆市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异
GSI基 于的 重 庆 市 道 路 密 度 的 空 间 分
异
1,2 2 1,2,,范科红李阳兵冯永丽
( 1( 40004;7 2( 40004)7,,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 : 2006 1 ? 166 ,摘要以重庆市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 年 重 庆 市 万 基 础 地 理 信 息 数 据 中 的 道 路 网 络 数 据 为 参 考 底 ,ArcGIS ,。图利用 的叠加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重庆市县域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在道路密度研究的
,( ) ,。,2006基础上对各县片区的路网密度分布差异从社会经济和地形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 年重庆市各区县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地带性重庆西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道
,、, 路网密度较高东北部的城口东南部的丰都等区县道路网密度较低揭示出重庆市道路密度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性部分区县的道路网密度较高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相对显著但尚未连接成面或完全均质化主要包括西部铜
、; ; 、、、梁片区东南的丰都等区县各区县不同等级道路密度空间分异也不尽相同与地形经济人口城镇用地的相
,,GDP 关性研究中发现重庆市道路密度分布格局与重庆的地势走向和地貌组成的地区分异大体吻合与各区县
,,。发展的空间水平基本耦合与人口的相关性密切并且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加速了城镇建设用地的外扩
: ; ; GIS; 关 键 词道路密度空间分异重
5721000, 0690( 2011) ,0 3036 5, 07: F: A: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庆
,16,17,。一个地区道路数量或路网便捷与否的常用量特征的重要参数本文选取道路密度为指标 ,1,,,度指标之一 为 道 路 网 密 度它 是 指 导 城 市 道 路 研究重庆市道路网络的空间特征以县域为研究单 、。。交通规则衡量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因 元探讨区域道路密度空间差异在评价指标体系
,,,,此分析和研究城市道路网的合理密度对于把握 构建上按道路等级通行能力的比例结合专家打
,,,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 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等级的道路赋
,。, ,,城市道路网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予不同的通行权重系数得到的道路加权密度能
。GIS 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的密度状况 不少学者致力于 空间分析在区域差异问题中
,应 用 的 研 究但 这 些 研 究 多 集 中在区域经济发 1研究区概况 ,2 : 4,,5,,6, 、、,展人 口 分 布土 壤 养 分等 方 面很 少 涉
2005,。。重庆简 称 渝位 于 四 川 盆 地 东 部 边 缘 及到道路网络道路网络是是空间运输得以实现
,7,,40 、( ,) 。的基 础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巨 大 的 推 动 作 年底 辖 个 区县 包 括 自 治 县县 级 市总 面 ,8,9,4 2 。,,8, 24 × 10km,。用目前对 道 路 网 络 的 研 究 中大 多 学 者 采 积约 是 中 国 面 积 最 大 的 直 辖 市 ,10 : 14,,, 用可达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对 于 道 路 密 度 重庆地势东 高 西 低其 中 山 地 丘 陵 占 土 地 面 积 的
; 指标的研究则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 89, 8% ,。平坝地区所占比重小特有的山城环境给 ,15,,。 大中尺度地 域而 以 省 级 行 政 区 等 小 尺 度 为 研 重庆市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自
。1933 1942 ,( ) 究对象的则较少 年成渝公路建成年汉汉中渝公路通
,, 重庆市山地较多而近年道路建设发 展 较 快,,、、车后一个以重庆为枢纽西连成都东接湖南北 ,,、因此研究其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可更好地为区 达陕西南 通 贵 州 的 公 路 交 通 网 络 框 架 已 基 本 形
、。。1949 ,域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规划提供依据道路密度是 成但至 年重庆解放时止全 市 公 路 通 车 里
,600k m,、道路生态影响的主要测度指数也是表征道路网络 程仍不到 不少路段还是晴通雨阻交通时
收稿日期: 2010, 05 , 18; 修订日期: 2010, 10 , 14 基金项目: 重庆 市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CSTC,2010BB0322 ) 、重 庆 师 范 大 学 校 级 基 金 项 目 ( 08XLZ12 ) 和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40361004资助) 。
60 。,断时续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多年的 建 设
,, 重庆市现己形成国道为主打高速为骨干包括省
、。 道县道 等 多 道 构 成 的 陆 上 公 路 交 通 网 络截 至
2006 3, 695 ×,年底重 庆 市 公 路 通 车 总 里 程 达 到 4 10km( 2, 820 ×) ,不含村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 4 10km,75, 8% 。占总里程比重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8,778 km,664 km,已达到 比直辖初期增 加 了 为
“”。 畅通重庆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008 文中的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 年重庆市统 ,18, ,2009计年鉴本研究采用的道路矢量数据是以 1 图 重庆市高等级道路网分布
1 ? 166 年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 万的重庆市道路网 Fig( 1 Distribution of high-grade transport twneork
, 络数据为参考底图参考遥感影像及地形图进行了
,修正其中道路网络数据包括公路网数据和铁路网 2( 2( 3交通道路权重
。,数据两部分对其采用圆锥投影进行配准校正再 ,在重庆市的交通网络内主要包括公路交通和
,,铁路交通在公路交通中道路类型比较多有高速 。1 ? 5 进行矢量化空间数据包括研究区域 万 地 形 、、4 ,公路国道省级道路和县乡道路 种铁路没有再 ,ArcGIS ,图利用重庆地形图在 中矢量化等高线转 。进一步分类考虑到不同类型运输线路的等级通 TIN,DEM,Zona Statstcs lii换为 再插值为 基于 工具 ,行 能 力 不 同给 不 同 类 别 的 道 路 赋 予 不 同 的 权
,21,22,。统计各县域的平均海拔高度 。, 重按照道 路 等 级 通 行 能 力 的 比 例结 合 专
,23,2, 2 研究方法 , 家打分采用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方 法 折 中 后 就 可 得2( 2( 1道路密度 , 到通行能力权重系数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专家的
。主观和偏好性针对重庆市各级道路通行能力和 道路密度是指一定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该地
,19,,对道路影响权重值的确定问题计算出的不同等级 , 区面积之比是 评 价 某 一 地 区 的 交 通 状 况 的 常( 1) 。道路因子的权重值表 ,20,。: 用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D= L/ A,i ( 1,2,3,,n)1)…( ? i i i
( 1) km /,Di ( 式中为 区 域 的 道 路 设 施 网 络 密 度 i 2 1 表 重庆市道路通行能力权重 km) ,L i ,A 为区域 的道路长度或节点数量为区 ii Table 1 Weights of road communication capacity in Chongqing City i 。域 的用地面积
道路类型 铁路 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 县道 ,,, 一般认为道路网密度越大交通联系越便捷
0( 30( 30( 160( 140( 1权重 ,,但密度过大会造成城市用地不经济增加城市道
,,路建设投资并且造成交叉口过多反而影响车辆
由叠加结果图层的属性表算出的每个区县的 ; ,行驶速度和干道通行能力道路网密度过小会使
,, 不同等级道路的长度分别除以各个区县的面积,,。车辆绕行增加居民出行时间造成道路交通拥挤 。就可以得到区县的道路密度若此长度乘以对应 2, 2, 2 叠加分析 ,的道路通行能力权重系数就可以算出每个县的加 叠加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权密度这样的密度考虑了不同等级道路实际的通
,行能力的高低能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的路网分布 。ArcGIS ,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在 环境中先
。ArcGIS Na- ( 状况通 过 软 件 提 供 的 自 然 断 点 法 将重庆市的公路网络数据层和铁路网数据叠加在 ture breaks,) ,把相似性最大的数据分在同一级差 ,( ) 。一起生成 道 路 网 络 数 据 图 层 线 状 图 层其 次 ,异性最大的数据分在不同级将重庆市县域道路密
5 ,度水平划分为 种不同的类型可以以地图的形式 ( ) 把重庆市行政区划数据图层面状图层和生成的
,道路网络数据图层进行叠加得到重庆市道路网分
( 1) 。布图图
4 ; ,“”2) 。( 联第 象限高低关联高观测值的区域单表达出来图
元被 2( 2( 4空间自相关分析
。 低值区域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空间自相关是测试空间某点的观测值是否与 3结果与分析 ,24,25,。 其相邻点 的 值 存 在 相 关 性 的 一 种 分 析 方 法
区域道路密度叠加分析 Moran 3, 1 指 数 是 用 来 度 量 空 间 自 相 关 的 全 局 指 ,26,2 ,由图 及叠加分析数据可看出重庆市多数县 ,标反映空间 邻 接 或 邻 近 的 区 域 单 元 观 测 值 的
2,27,。Moran :0( 2 km / km,相似程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域的道路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nn,。 部分县 区 的 公 路 里 程 较 大其 密 度 较 高重 庆 市珋珋W( x)x ) ( x)x ) ΣΣj i j i jii? 40 3 0 : 0, 1,个区县 的 道 路 密 度 中有 个 县 处 于 I( d) =( 2) n n22 2 km / km24 0( 1 , 0( 2 km / km ,; 间个县处于 间部SW ΣΣ ji i i?j 8 : 分区县的网络 密 度 高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其 中 个 n1 2 2 2珋 ( 2) = Σ ( x, x) ,x,S式中 i 表示在 处的属性 ii20% ) 0( 2 , 0( 3 km / km 1 ( ,县处 于 间个 县 处 于 i n2 0( 3 , 0( 4 km / km10% ; 的区县远远高于全间还有 ,。Moran' I ) 1,,值是空间 权 重 值的 取 值 一 般 在
,国平均水平道路交通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很高的 1,,0 0 ,,之间小于 表示负相关等于 表示不相关大
。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由道路密度和加权密度的 0 。Moran’s I 于 表示正相关其中全局 统计量
: 空间分布可以看出重庆市西部的主城区为道路密 是一
,、、度高值集聚区东北部城口巫溪及东南部丰都彭 , 种总体统计指标仅说明所有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
,水等县是道路密度低值区这从总体上揭示了重庆 。空间差异的平均程度为了全面反映区域空间差
,市道路网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道路网络 ,( 异的变化趋势还需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包
,发达的地区集聚于西部道路网络稀疏的地区则聚 LISA、G Moran ) 。、括 统计散点图方法进行分析
、; , 集在东北东南部且部分区县的公路网密度较高Morans I Moran ’本文选全局 和局部 散点
,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相对显著主要包括渝西荣昌县 。Moran 图来 分析道路密度的空间自相关 性其 中
、,片区渝东南的酉阳县片区但这些地区尚未连接 4 ,散 点 图的 个象限分别对应区域与其相邻区域之
,,( 成面内部 未 能 完 全 均 质 化并 且 覆 盖 面 积 小 表 间的
2) 。 4 1 : “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 象限高”,高关 联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区域包围
; 2 “”; 3 的空间联 系形式第 象限低高关联第 “”象限低低关
2 a) b)( ( 图 重庆道路网道路密度和加权密度
Fig( 2 Road deitny sandw eighed density of transport netwinor Ck hongqing
3, 2 Goba Morans ,llI’区域道路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空 间 关 系 判 相关分析中 的
别 准 Morans I ArcGIS ’,采用 指数在 中调用空
,则 选 取 多 边 形 一 阶 邻 接 关 系 得 到 道 路 密 度 的 间自
2 表 重庆市道路密度的分区差异
Table 2 Road deitny sof different areasin Chongqing
平均道路密度 区县名称 2 ( km / km)
、、、、城口县巫溪 县 县巫 山 县云 开、、、、阳县奉 节 县万 州 区梁 平 县垫 0( 151渝东北 、、江县丰都县忠县
、、、、酉阳 县秀 山 县石 柱 县黔 江 区 0( 155渝东南 、武隆县彭水县
、、、、江北 区南 岸 区渝 中 区渝 北 区 、、 、、北碚 区沙 坝九 坡大 坪龙渡口3 Moran 图 重庆市道路密度的局部 散点图 、、、、 巴南 区万 盛 区江 津 区合 川 区Fig( 3 Moran scattleorts pfor road deitnys in Chongqing 、 、、、永川 区南 川 区潼 南 县长 寿 区0( 245 渝西 、、、、 双桥 区铜 梁 县荣 昌 县涪 陵 区
、、璧山县大足县綦江县3, 3 不同等级道路密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 ,、由表 可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具有显著 中国西部 。,、 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均0( 197 ,27, 地区 ,与道路密度显著相关即在道路密度呈现空间集聚
,、效应的同时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也呈现出空间 Morans = 0, 709。'I 局 道路密度较大的空间正相关 。上的集聚效应但各类型道路密度集聚的区域不 , 特性表明重庆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
,尽相同铁路发达的地区集中于重庆主城区的沙坪 ,, 聚特征即道路密度高的县其周边区域的道路密
、、、,坝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中区个别县 ; ,。 度也较高道路密度低的县其周边道路密度也低
,、、、区稀疏的主要集中在北部城口巫溪开县巫山 Moran ,利用局部 指数公式计算重庆各县域道
; ,、 的个别区县高速公路分别在沙坪坝区九龙坡区Moran' s I ,路密度的局部 值得 到 县 域 道 路 密 度 空
( ) ,、、3 渝北区 发达以及城口巫溪开县 个地区邻 Moran 3 ) 。( 间分异状态的 散 点 图 图 重 庆 道 路 网
( ) 。,接处稀疏聚 集等 外 路 集 中 于 沙 坪 坝 区江 北 ,Moran 、络空间异质性通过 散点图 上 高 高低 低 两
。区和渝中区 ,类明显的空间分异区域体现出来并且位于第一象
-限内的高高集聚类型的区县比位于第三象限内的 4讨论 -。“”低低集聚类型的区县多其中属高高区的
4, 1 道路密度与地势分异的关系 ,区县 分布在重庆市西部的主城区及周边主要包括
ArcGIS 采用 提供的属性统计工具分析各县域 、、、、、渝中 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南
,,道路密度与平均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 19 。“”岸区 和江北区等共 个 区 县位 于低 低
( 2 ) 重庆市路网密度分布特征 图 与地形地貌的地 16 ,、象 限 的 区 县市共 个其中包括东北部的城口巫
( 4) 。-区分异图 大体吻合重庆华蓥山巴岳山以西 ,、。溪及东 南部的丰都彭水等县的周边地区其余
,; 的 丘陵地貌区为路网密度高值区华蓥山至方斗 “”。区县位于 低高象限
3 表 重庆市不同等级道路之间的相关性
Tabe 3 Correaton coeffcent of dfferent grade roaind Chongqng lliiiii
相关系数 铁路 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 县道 所有道路 ,,,,0( 4420( 563, 0( 366, 0( 304铁路 0( 702 0( 564 ,,,,,, 0( 6400( 160, 0( 113高速公路0( 589 0( 705 0( 889 ,,,,0( 537, 0( 4610( 5070( 432国道 , 0( 305 0( 474
0( 1470( 3700( 3610( 5820( 162省道 0( 101
0( 214, 0( 1130( 704, 0( 2580( 369, 0( 373县道 ,,,, 0( 3710( 4600( 2740( 7990( 709 所有道路 0( 603
: 0( 01 。( ) 注,,表示在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较高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道路密度较低地势相
。 对低平的渝西部道路密度较高
4, 2道路密度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 重庆市形成少数路网密集地区主要包括渝中
、、、。区九龙坡大渡口沙坪坝区和江北区等这些地
。 区同经济 集 聚 和 城 镇 体 系 有 较 高 的 空 间 耦 合 性
Excel Correl,利用 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 分 析 重 庆
2 ( km / km) GDP( ) 市各区县 道 路 密 度 与 万 元之 间
( 5) ,0, 01 的关系图 显著性水平在 上 的 相 关 系 数 0, 72,为 表明 道 路 密 度 对 于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较 强 正 4 图 研究区数字高程分区模型 。相关性这充分说明道路对重庆城镇密集区的社 Fig( 4 DEM distribution Model of Chongqing
。GDP 会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支撑能力经济 较高
,; 山之间的平行岭谷区路网密度较髙北部大巴山 。的区县其道路密度值也大说明经济发展也推动
,、、区中山山地及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巫山大娄山 ,。了交通建设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和武陵山山区为路网密度低值区总体上地势
5 GDP 图 重庆市高道路密度区县道路密度与 的关系
Fig( 5 Correlation between road dietyn asndGD P of districts with high road denitys of Chongqing City
4, 3道路密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建成区城市建成区呈定向扩展格局随着公路网
,。 络不断完善沿路伸展又成为主要方式采用单一重庆市西部路网密度极高且由主城区向外围,28,,1997 : 建设用 地 动 态 度来 定 量 描 述 研 究 区 、,递减渝东南和渝东北路网稀疏这与各区县的人
。口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趋同性以各区县道 2006 :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 X,Y,路网密度为自 变 量 人 口 密 度 为 因 变 量 建 立 U)U )( 1 b a 。,。回归方程经量纲转化消除单位不一致影响所 = K× × 100% ( 4) UT a:得回归方程
( 4) ,K ; U、U式中为动态度分别为研究初期和末 a b
; T 。K 期城镇用地的数量为研究期时段长当 为正2, 9282X )4795 3)Y = (
,,值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城镇用地呈增长趋势值越 R 0, 730,该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 为 表明道路 ,,( 4) 。大增长越快反之亦然表 。 网密度与人口分布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重庆市
, 人口密度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人口密1997 :200 6 4 表 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变化
,。, Table 4 Dynamic change olaf nd use for urban度中心最高为渝中区最低为城口县可见人口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 City ,、 分布与道路基础设施的联系非常紧密可达性便 1997 , 2001 2001 , 2003 2003 , 2006 年 年 年 。 捷性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2 8796730415490hm )变化总量( 4, 4 道路密度与城镇建设用地的关系 ( % )6( 348( 1210( 53 动态度 , 道路与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研究区在城市发
,, 展初期长江和嘉陵江是主要交通线城市建成区4 1997 , 2006 ,由表 可 以 看 出年 重 庆 市 城 镇 ; , 沿江呈带状分布铁路的出现使车站周围逐步形成用地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不断
,,。上升但增长速度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其中城 :参考文献 、镇用地面积绝对量增加最多的区县是渝北区合川
,1,Bureau oTfr ansportation Statistics,M,( Publication BTS99, 、; 区沙坪坝区和巴南区高于重庆市城镇用地增长
04( Washington,D( C( : U( S: Department Torfa nsportation( 、、、平均水平的区县有双桥区合川区江北区沙坪坝 1999( 、、、、、、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县潼南县铜梁县永川 ,2,(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 、、、。区大足县壁山县秀山县和万州区重庆市城镇 ( ,J,( 2007,26( 3) : 590: 598,间分析地理研究
,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这种地区差异 ,3,,,,, 徐建刚尹海伟钟桂芬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非洲经济格
J,, 2006,26( 5) : 771: 791,,,局经济地理 。与道路网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同向性
,4,, ,,,孟 斌王劲峰张文忠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
5J,, 2005,25( 4) : 393: 400,,,差异研究地理科学 结论
,5,, ),,杜国明张树文张有全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DEM 、、本文综合运用 分析叠加分析空间自相 J,, 2007,26( 2) : 383: 390,,,以沈阳市为例地理研究 GIS ,、关分析等 空间分析技术采用道路密度指标,6,,,,, GIS 谢花林李 波刘 黎 明等基 于 空 间 统 计 学 和 农 牧 交
——— 错 带 土 壤 养 分 空 间 特 征 分 析以 内 蒙 古 翁 牛 特 旗 为 例、GDP、,、、结合地形人口密度等因素科学直观深入
,J,, ,2006,20( 2) : 73 : 76,水土保持学报 : 地揭示了重庆市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7,FormanRT T,Spelirng D,Bissonette J A, RoadE cology: Sci- 1) GIS 叠加 分 析 工 具 展 示 了 道 路 密 度 的 宏 观 ence ando lSutions,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2002: : 、; 分异特征西部高东南部和东北部低中西部道路 34 ) 39, 2 0, 245k m / km,,密度为 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相 对8FormanR T T,Road ecoogy our gant on the andM, A,,l:il,,
CTE Dstngushed Speaker Seesr Lecture PresenteNd Ca tS tateiiii ,于西部道 路 密 度 过 高两 翼 的 道 路 网 密 度 约 为
2 Unversty2002,ii, 0, 15 km / km,60% ,仅为 西 部 的 且 低 于 全 国 和 西 ,9,, J,, , 周 俊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分析城市 。 部地区的平均值,2002,5( 1) : 38 : 45,轨道交通研究 2) DEM 分析揭示了重庆市道路密度总体空间 ,10, 金凤君,王娇 娥( 20 世 纪 中 国 铁 路 网 扩 展 及 其 空 间 通 达 性
,分异与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表现为浅山丘陵及平 ,J,( 2004,59( 2) : 293: 302,,地理学报
,11, Li Siming,Shum Yiman, Impacts of thet ionnaal trunk ihghway,、、 行岭谷区道路密度高山区中山及东南东北高山
system oaccn essibility in China ,J,, Journal of TransporGte og- 。山脉区道路密度普遍较低 raphy,2001,9( 1) : 39 ) 48, 3) ,全局空 间 自 相 关 分 析 表 明重 庆 市 道 路 密 ,12, , ,,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 ,Moran 度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局部自相关分析的 ,J,, 2005,60( 6) : 903: 910,,性地理学报
,散点图表明道路密度的空间差异性明显且不同等 ,13, ,, 吴 威曹有挥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 及
,J,, 2006,61( 10) : 1 065: 1 074,,。其演化地理学报 级道路密度的空间相关性也不尽相同
,14, ,, 徐 旭曹小曙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 及 ,GDP、此外文中研究了道路密度分布与 人口 ,J,, 2007,26( 1) : 180: 186,,其空间格局地理研究 ,、分布和城镇用地的关系达到了定量定性的描述 ,15, , ,,王法辉金凤君曾 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 。, 道路密度分布规律的目的由以上分析研究可知J, ,2003,5: 519: 525,,,研究地理科学 、GDP,道路与人口分 布尤 其 是 与 人 口 分 布 有 较 强 ,16, FormaRn T T,Alexande Lr E, Roads andthe ir major ceological 。,effect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tesmatics,1998,的相关性随着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区间
29: 207) 231, ,的时空距离显著缩短既为城市居民与企业间的经
,17, ,,,, ,J,, 李月辉胡远满李秀珍等道 路 生 态 研 究 进 展应 用 生 ,济活动联系提供了空间可达性条件又为实现城镇 2003,14( 3) : 447: 452,,态学报 ,空间扩张进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网络加 ,18, , ( 2008), M,, :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 ,速城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演变城镇用地沿 2008,,出版社
。路网向外扩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一研究对于把 ,19, , M,, ,,: 沈建武吴瑞麟城 市 道 路 与 交 通武 汉武 汉 大 学 出 版
2006: 104: 105,,社 ,握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制订科学合理
,20, Yue HongC hou, Exploring Spatial Analysis in Geographic Infor- ,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具有科学指导的理论及现实意 mation System,M,, USA: On WorPd ress,1997, 。, 义为了更全面的分析道路密度空间分异的原因,21, ,,, 乐 鹏王艳东龚健雅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扩展网络分 ,、以后的研究还可以从其它变量例如土地利用交 ,J,, ,2003,19 ( 4 ) : 33 : 析模型研究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 学 、、。通设施现状国家投资策略时间等考虑 36,
,22, ESRI( NetworkA nalysis Guide Redland,sM,( C A: Environ-depirvation andmo rtality in Scotland,J,( Social Science , Med-
mental Systems Researchti tuIntes,1995: 12 , 22(icine,2007,65: 1942) 1952, ,23, ( ,26, CliffA 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R,, London: Pion,1973: 7,曾 文徐世文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常规网络分析功能及 相
,J,( ,1998,23( 4) : 355: 35,) 17,关算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4, , J,,27, , J, ,,,,,,陈小勇安徽黄山青冈种群遗传结构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应纪来徐伟峰刘新萍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现状分析中
,2001,25( 1) : 29 : 34,,2006,17( 9) : 118: 119,植物生态学报 国科技信息
,28, , 10 ,,25, SanjeevS ,Helena T,RichardL ,et al, An exploratory spatial田光进庄 大 方近 年 来 中 国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时 空 特 征
data anyass approach to undtaenrdsng the reatonshp betweenliilii,J,, 2003,58( 5) : 651: 659,, 地理学报
Spatial Distibution of Road Density in Chongqing Based onG SrI
1,2 2 1,2FAN Ke-Hong,LI Yang-Bing,FENG Yong-Li
( 1,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o f
GIS Application Research,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bsac Transportis bonds and dbgres of geospata and oscoeconomc actvtes, Based on the roadetw norkAtrt:i-ili-iiii of Chongqing,spatial discrepancy of regional road ednsity distribution wasi nvestigated using the ArcGIS seurppo- sition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a nalysis, Furtherm ore,correlation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dstrbuton dfferences of the roade ndsty of eachc ountes and dstrcs was made from ctoheno mec,terran,iiiiiiiiii and use of urbanco nstructon and the edsty of popuaton, The ersuts showedth at the sapta dstrbuton ofliilil:iliii road ednsity in thec ounties and idstricts of Chongqing in 2006 haso bvious clustering feature,sand showedtw o obvious areas feature,tshe westernare a,Yuzhong,Sandbar,Jiulongpo's road ednsity is high,while the north- east of thecity in Chengko,usoutheasternin Fengduis low,which revealed the unablanced nature of roaden dsity in Chongqing; the roade dnsity in partly counties is high,which was bo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su rrounding are- a,but they have not been connected as a necotmwporkete yor h omognezed,ncudng the westernTon ganglliilili area,southeast of Fengdu and otcheroun ties; the sap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dfferent grades of roaden dsity is not the same; and throughtu dsies of correlation analyses between roadden sity and terrain,economy,population density,the land use for urbancon struction,those are found that theistr ibdution pattern of the roaden sidty in Chongqing generally is spatial co-relationship with its terrain andt opography,agrees with the GDP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f each couninty C hongqing City,and accelerates thee xpansion of urbanco nstruction land outside,
ey wods: road ednsity; spatial distrubition; GIS; Chongqing CityKr
file:///D|/我的资料/Desktop/新建文本文
档.txt
Appliance Error (configuration_error)
Your request could not be processed because of a configuration error: "Could not connect to LDAP server."
For assistance, contact your network support team.
file:///D|/我的资料/Desktop/新建文本文档.txt2012-07-12 20:42:52
范文三:关于重庆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调研报告
12-10-11 作者:刘雨兰 编辑:【共建频道】中国人民大学--校方人员
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然而,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重庆市自2008年提出“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重大建设战略以来,重庆市的道路交通便出现了极大的改善。近年来,虽然重庆市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攀升,但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正切实缓解,“畅通重庆”的战略目标正在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本次寒假返乡,我就重庆市交通道路问题进行了调研。我主要通过实地察看、查阅相关资料、抽样调查等方式,对主城区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首先,我在五个重要路段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各20份,共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对象主要为青年人和中年人,其中包括司机和路人。对问卷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基本上都对重庆市的交通状况较满意,并明确表示道路拥堵状况有较大改善。
同时,我们也客观地看到重庆市交通道路问题还存在着待改善和提高之处。通过实地查看体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拥堵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圈周边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是市内交通最拥堵的路段。主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地区,内环以内主要干道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时间主要出现在8:00~9:00、17:45~18:30,拥堵路段及交叉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商圈周边。目前老城区重复的公交线路较
多,高峰时期在车站停靠的公交车排成了长龙,形成“公交列车”,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也不方便市民乘车。
以沙坪坝区为实例,交通现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 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核心区内路网密度较低,其中:主干路密度严重低于国标,次干路、支路密度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由于干道之间缺乏必要的道路联系,过境道路单一,形成了“六箭穿心”的道路网格局。现有各交叉口中大多数没有采用渠化措施,主要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通行能力严重不足,交通延误严重,成为主要的堵点。其他区在道路网络、标准、密度上也存在类似问题,节点拥堵现象较严重。
二 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不高。没有大容量轨道交通,公交站场、停车港严重不足,公交线路过密,公交车辆行驶缓慢,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在三峡广场周边的22个公交车站中,有14个车站为路边停靠,8个车站为划线式停靠站。沿路停靠的公交车辆占用了核心区宝贵的道路资源,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剧了核心区的交通负担。核心区停车泊位3030个,数量不足,泊位周转率低,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诱导标志。人行天桥、地道严重不足,人行过街与车流交通矛盾很大,人车混行、人车抢道、乱穿公路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三 是交通组织安全性很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核心区内交通单循环的实施,提高了部分路段的单向通行能力,但也增加了相当多的绕行。在单循环中,由于没有发达的支路系统,致使单循环系统安全性极差。一旦单循环中发生交通
事故或者有车抛锚占道,将造成整个单循环系统瘫痪,使得核心区交通无法正常运转。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意识淡漠,不规范的行为对道路的通畅行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意向和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原因的分析后,我对解决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总结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 规划城市交通的路网结构,改善交通设施。尽可能考虑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对过于密集的商贸区进行交通影响评析,通过调整规划等措施分流疏导,逐步使城市功能区划趋向合理、科学。调整改造目前的道路结构,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条件拓展道路通行容量以缓解道路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对车流进行分流缩短通行时间;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新建联接通道,使主要街区形成路网结构,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及维护的投资,在明确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主体的前提下,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可靠,努力为市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 对现有停车场位进行整顿优化。尽可能开放部分单位内部停车场供社会使用,允许按规定收取停车费用;鼓励集体和个人办经营性的停车场,并根据情况增设停车场位;交警部门对停车位重新调整,对易发生拥堵的路段削减路旁停车位数量。在重点路段应限制在高峰时段车辆停放,或限制部分车型、部分时段停放;规范摩托车、自行车及其他车辆的停放。同时,整顿取缔占道经营行为及马路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可通过提高中心区停车收费标准等方式控制流量。
三 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强力优化秩序管理交通组织。在通行时间上划定高峰时段,限制外埠车辆、货运车辆进入重点拥堵路段;科学组织勤务,严查严管高峰时段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强超抢会、随意停车、调头等违法行为,确保通行秩序的规范、通畅。从不同路段的特点出发,适时采取单向通行、禁左、禁行、禁停等措施,减少堵点,增加主干路的通行能力。增加专业交通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引进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争取4至5名从事交通管理专业人才投入到交通管理工作当中,推进交通管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主干道、十字路口等交通节点由交巡警指导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报告路况,接受群众求助。
四 发展公共交通。在问卷调查中超过60%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首选。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道路使用管理上落实百姓优先、公交优先的原则。同时,保证公交线网布局合理,路段停靠衔接、换乘方便,吸引广大市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摩托车和电动车保有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公交”体系,增加车辆,增加线路,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市民和公务员乘坐公交车辆,减少私家车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五 增强市民交通意识。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将其纳入城市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内容,明确电视、电台、报社、学校、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宣传责任,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措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社会公众与交管部门间的信息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推进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通过这次寒假返乡调研,我对重庆市的道路交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畅通重庆”的战略目标落到了实处、切实造福了重庆市民。对于所有现代化大都市而言,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品质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我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畅通重庆”工程的稳步推进,重庆市的交通品质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加良好的交通环境。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
范文四:重庆市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规范的通知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规范的通知
(渝交委安〔2011〕5号)
各区县(自治县)交通局(委)、渝中区建交委,市运管局、交通执法总队:
《重庆市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规范》已经2010年第九次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市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规范
二○一一年一月十日
附件:
重庆市道路客运安全生产规范
1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进一步规范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所称“安全生产”是指道路客运企业为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而进行的安全生产工作。
本规范所称“企业车辆”是指以车辆行驶证登记的企业名称取得道路运输证的客运车辆。 3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登记的、取得从事道路客运资格的道路客运企业(不含农村客运企业)和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场(以下简称“企业”)。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4 基本要求
4.1 企业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应当全面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的条件,按不低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 企业应主动接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按行业管理部门核准、许可的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公司化经营和管理。
5 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1 企业应建立各层级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工作任务,形成层级清晰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5.2 建立健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做到工作机构、人员、责任、设施(备)、经费“五落实”。
5.3 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5.3.1 企业应根据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辆总数小于50辆的企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配备不低于3人;车辆总数大于(含)51辆、小于(含)99辆的企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配备不低于5人;车辆总数大于(含)100辆的企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配备不低于7人。
5.3.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运输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持证上岗。
6 安全生产职责
6.1 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一岗双责的体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分管业务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6.2 企业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根据行业管理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岗位构成,明确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定关键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7 安全经费管理
7.1 依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不低于营业
收入0.5%的标准提取安全费用。
7.2 安全费用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以及应急救援演练支出;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7.3 按规定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8 从业人员管理
8.1 驾驶员管理
8.1.1 驾驶员应具有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和《营运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重庆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驾驶经历。
8.1.2 企业应对拟聘用驾驶员的从业经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当面审核和现场测试,考核合格后依照劳动合同法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
8.1.3 企业建立驾驶员考核录用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招聘合同、有关证照审查及复印件、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及考核成绩(含试卷)情况、奖惩记录等。
8.1.4 企业建立驾驶员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驾驶员的运行安全状况和驾驶适应性进行不间断的考核,定期通过驾驶员交通违法、肇事信息查询平台查询驾驶员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处理驾驶员违反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并记录在案。对经考核确认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驾驶员,应及时解聘或调任其他工作。
8.1.5 企业建立行车日志制度。运行400公里以上的客运线路应建立行车日志制度,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始发站、中途停靠站、终点站、停车时间、天气和道路状况,以及行车中发生的车辆故障、隐患、事故等。行车日志由驾驶员负责填写,企业应定期审核。
8.1.6 企业应安排适应营运线路要求数量的驾驶员,保障驾驶员安全驾驶。连续行驶2小时以上、4小时以内,应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双层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公里/小时。单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长途营运客车必须配备2名以上的驾驶员。市内客运班车、包车和旅游客车不得在22时至次日5时始发,并在24时前结束运输任务。超长线路
客运车辆行驶时间超过22时的,应落实固定或临时途中休息站,安排长途驾驶员落地休息。严禁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在三级及以下山区道路通行。
8.1.7 企业应监督驾驶员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安全驾驶。
8.1.8 驾驶员应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熟知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8.1.9 企业应按季度将聘用或解聘的驾驶员的信息报送当地运管机构备案。
8.2 乘务员
8.2.1 乘务员应经企业培训后上岗,具有安全乘车及识别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基本业务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基本的医疗抢救和事故逃生常识。
8.2.2 乘务员应维护行车中的乘车秩序。
9 客运车辆管理
9.1 客运车辆应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等有关规定,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证照齐全有效。
9.2 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应达到二级以上车辆技术状况等级标准;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车辆应符合《营运客车类型划分等级评定》(JT/T325-2004)标准的高中级客车,达到一级车辆技术状况等级标准。
9.3 车辆维护
9.3.1 企业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车辆维护制度。车辆技术档案应记载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任意更改。
9.3.2 日常维护应在每日发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进行,由驾驶员负责对车辆进行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9.3.3 营运车辆应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要求,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汽车维修厂负责实施一级、二级维护。一级、二级维护周期以行驶里程为
依据,对于不便用以行驶里程来统计的,可用行驶时间间隔来确定维护周期。
9.3.4 各级维护必须按规定的项目进行,不得漏项和减项。
9.3.5 严禁非法改装、拼装车辆,报废车辆不得过户或转卖。达到国家报废标准规定的营运客车,应按时办理报废、注销登记,并及时交售给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回收解体,不得将报废车辆出售、赠予或者以其它方式转让给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拆解。
9.4 企业在注册地应拥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于车辆统一停放和日常维修)基地,在注册地以外的经营发生地,应设立专用场地,作为企业回场待班车辆的统一停放和日常维修工作场所。
9.5 车辆运行管理
9.5.1 企业应设立独立的车辆调度机构,对企业车辆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9.5.2 客运班车应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途经站点上下旅客,不得站外上客或揽客。客运包车不得搭乘合同外的旅客,严禁客运包车途中上下客。
9.5.3 长途客运线路应制定途中服务站安全管理措施,建立长途班车中途休息管理制度,指定中途休息点和司机交接班点。
9.5.4 进站营运车辆必须严格遵守《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交公路发〔2008〕2号)的相关规定,发车前自觉接受安全例检,并按要求利用车载电视向乘客播放安全提示片。未按规定进行车辆二级维护或安全检查不合格的车辆不得出站运营。不具备发车例检条件的,企业应督促驾驶员做好发车前的例行检查。
9.5.5 企业车辆在每日收车后,应返回企业生产基地或企业规定的其他场地统一停放。
9.5.6 根据不同营运线路,企业分别提出线路各路段路面情况、行驶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安全行车手册,对危险路段进行标注,供司乘人员参考。对于新开通线路,应进行道路运行安全状况踏勘,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严禁在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道路上开行客运线路。
9.5.7 企业应建立营运车辆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机构,并与行业管理部门监控中心进行
联网。客运车辆应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逐步安装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企业应配备足够的专职监控人员,对运行的车辆实行全程监控。
9.5.8 企业应根据营运车辆运行线路和营运车辆、从业人员的状况,建立健全GPS 监控管理制度,落实GPS 监控责任制,确保车辆运营时车载终端各项功能均处于正常工作状况。对超员、超速、超时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GPS 监控信息要及时处理,并将违规信息及处理结果打印存档,作为企业内部对营运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安全考核的依据。
9.6 企业应及时掌握极端天气下的路况信息,及时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督促驾驶员严格执行特殊天气驾驶操作规程,谨慎安排车辆运行。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应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停班或调整线路。
9.7 在批准的途中非等级站点上下旅客时,乘务人员应在驾驶员的配合下,加强对上车旅客携带行包的“三品”检查。
9.8 营运客车应按规定配备三角木、灭火器等的安全行车设施设备。全封闭营运客车应配备足够的安全锤。行驶冰雪、泥泞等易滑道路的客车应配备防滑设施设备。 10 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
10.1 客运站应按《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交公路发〔2008〕2号)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配备与发班数量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安全工作职责。
10.2 客运站的安全生产条件应符合《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 200-2004),二级(含)以上客运站要按照规定配备并使用安全检查设备,三级及以下的客运站在客运班车发班期间应负责对旅客随身行李和行包进行检查。
10.2.1 一、二级客运站的安全检查设备应设在旅客进入候车区的必经通道处,并按旅客流量配备引导、检查人员,对旅客行包进行逐一安检,发现可疑物品时,应要求乘客主动开包接受检查。乘客不接受检查的,应拒绝其乘车。
10.2.2 客运站下客区、候车区、待班区、发班区分开,车辆进出口独立,人员通道与车辆通道有效分隔,车辆进站限速标志、地面运行及停车标识、标线设立明显。
10.2.3 客运站应在明显的位置设立安全公告和标识,配备广播和影视设备,按行业部门要求向旅客宣传安全乘车知识,明示标定禁止携带危险品的种类、品名和限制携带危险品
的数量,使旅客自觉遵守规定。
10.3 客运站按《安全标志》(GB2894-1996)和《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及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消防器材,放置合理;预留消防通道,人员、车辆疏散通道;用电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10.4 客运站应配备与作业班次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中一级站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 人,二级站不少于2 人,三级站不少于1人。
10.5 客运站应按《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及要求》的规定,对出站(场)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客运车辆安全锤配备达不到要求数量的,应当场予以有偿配备,客运车辆GPS 车载终端不能正常使用的,不得办理报班手续。
10.5.1 车辆安全检查采取人工检查或者仪器自动检查的方式,逐步配备车辆安全自动检查系统,实现仪器自动检查。
10.5.2 二级以上客运站应设立专用的车辆安全检查场所,配备检台或地沟、千斤顶、空压泵,轮胎气压表等工具器材。
10.5.3 车辆安全检查人员应了解汽车检查流程和检查标准,具有检查技术,熟练掌握检查技术和使用检查设备,具备规定的汽车维修技术等级。
10.6客运站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与公安部门建立报警联动机制,并为公安机关驻站提供必要的条件。
11 企业承包经营安全管理
11.1 本规范所称“承包经营者”系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道路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的意见》(渝府发〔2008〕136号)规定的,承包企业车辆但经营期限未到期的承包经营人。
11.2 企业应对承包经营人的经营资格和能力进行审查,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将承包经营车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承包经营者、承包经营车辆及从业人员。
11.3 企业应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承包经营者,监督承包经营者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
11.4 企业对承包经营车辆的运输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发生运输生产事故的,由企业承担责任。
12 其它安全生产制度
12.1 会议制度。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针对重特大事故或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应召开专题分析会。
12.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2.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12.2.2 驾驶人员每月安全教育培训不少于1次,每年教育培训不少于20学时。
12.2.3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安全基本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行车经验、岗位操作技能、安全救援措施、职业道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12.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2.3.1 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检查,针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方面的缺陷,制定报告、改进和复查的工作程序,以保证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2.3.2 企业的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项目、内容、要求和具体计划。根据安全检查计划,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线路应进行重点检查。
12.3.3 根据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结果,对所检查出的隐患进行专项检查,制定整改措施,做到整改措施、责任人、资金来源和整改时限“四落实”,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12.4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档案。安全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完整、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4.1 安全生产制度汇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
12.4.2 安全会议记录。召开的安委会、安全例会有会议议程、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会议记录、会议签到册,议定事项等。
12.4.3 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包括安全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对象、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的方式和培训的时间等要素。
12.4.4 安全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及地点、检查情况、检查意见、跟踪督查的情况等要素。
12.4.5 从业人员档案。包括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乘务员及其相关资料等要素。
12.4.6 事故档案。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事故教训、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处理情况、事故快报表、月报表及年度统计表等要素。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要求一案一档,资料齐全,其他等级的事故可以建立事故台帐。
12.4.7 车辆技术档案。包括购车日期、出厂合格证、技术参数表、购车发票复印件、正侧面照片、保险、道路运输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复印件、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资料、车辆类型等级划分资料、车辆修理及主要零配件更换记录等要素。
12.5 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当法律法规更新或变更、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新管理的要求、经营状况发生改变或企业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企业应及时补充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行驶和日常管理操作的相关制度,以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12.6 企业应逐步实行安全管理档案和记录电子化。
13 风险管理和事故处置
13.1 安全风险管理
13.1.1 企业应具备与其经营规模和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责任赔偿能力,并按规定足额投保承运人责任险、车辆损失险、乘座险和第三责任险等车辆安全保险,可以采用安全统筹行业互助形式,提高企业安全工作和抗风险的能力。
13.1.2 企业应按规定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应报运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备案。
13.1.3 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分析工作。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和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等来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13.1.4 企业应将风险分析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3.2 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置
13.2.1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和组织机构,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应急救援演练。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应急响应的时间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应急通讯保障、应急车辆和设备的储备、应对处置措施等内容。没有条件建立应急救援机构的,要设立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13.2.2 发生道路运输事故后,驾驶员、乘务员应以迅速将发生事故的车号、班次、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事故原因等向当地公安交警和所属企业报告,同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尽力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企业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事故现场,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应迅速到场。
13.2.3 企业接到发生人员死亡、车辆燃烧或者其他影响较大的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企业注册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13.2.4 道路运输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车辆的运行线路、车牌号、车型、道路运输证号、核定人数、实载人数;驾驶员姓名、从业资格证类别及证号;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其中重伤人数);事故初步原因。
13.2.5 道路运输事故处理完结后7日内(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企业应写出事故处理报告和整改措施,报企业注册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13.3 企业的行车安全考核指标控制
13.3.1 班车客运及旅游客运行车安全考核指标控制:责任事故(同责以上)率不高于0.01次/车,责任事故(同责以上)死亡率不高于0.004人/车。
14 公交客运企业、出租客运企业、公交站场参照执行。
15 本规定自二○一一年二月十日起实行。
发布部门:重庆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10日 实施日期:2011年02月10日 (地方法规)
范文五: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
PL A T EAU M E T EO ROL O GY
() 文章编号 : 100020534 20030220173206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
1 2 3刘 德,李永华,何卷雄
( 1 . 南京气象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44 ; 2 . 重庆市气象台 , 重庆 400039 ;
)3 .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系 , 江苏 南京 210093
) (摘 要 : 利用重庆市长年代气温及降水观测资料 , 用 M HF 墨西哥帽函数小波方法分析重庆市夏季气
温及降水的时间 —频率的多层次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具有明显
的阶段性 , 且降水变化较气温更复杂 ; 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以 3 年周期振动最强 , 而降水变化则
以 10 年周期振动最强 。 + : P426 . 61 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A 关键词 : M HF 小波 ; 多时间尺度 ; 变化特征
可以显示出变化的时间位置 , 它还具有数学意义上 1 引言 的严格的突变点诊断能力 。由于小波分析对信号处
在气候诊断中 , 我们常使用 Fo urier 变换研究 理的特殊优势 , 目前在气候序列的时频结构分析中
1 ,12 气候序列不同尺度的相对贡献 , 对时间序列计算功 已有较多的应用。本文采用常用的墨西哥帽 率谱 , 从而产生各个相应频率上谐波的平均振幅和 ( ) 函数 Mexican Hat Functio n , 简称 M HF小波分析 位相 。而实际时间序列中隐含的谐振分量并非是确 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及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定性的周期振动 , 往往是瞬时变化的“准周期”, 因 而及其突变特征 , 这对于短期气候预测具有十分重要
) ( 传统的 Fo urier 功率谱分析并不能真实反映时 间的意义 。
2 M H F 小波分析方法简介 序列中的频谱结构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 尤其对于 非
( 平稳时 —空依赖信号特征 , 经典的 Fo urier 功率 ( ) 设有时间序列 f t 及一组由参数 a , b 构成的
( ) 母小波 g a , b , t , 其形式为 ) 谱 , 包括最大熵谱分析就显得无能为力 。由于气
1 b t -候变化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周期性 , 气候变化在 ( ) ( )( ) = g , 1g a , b , t a a 时域中 存 在 多 层 次 时 间 尺 度 结 构 和 局 部 化 特 征 ,
( ) 式中 a > 0, b 为实数 , 分别称为尺度参数 、平移 Fo urier 分析因不具有局部化 、多层次和多分辨的性
( ) ( ) 因子 。由 f t 与 g a , b , t 的 卷 积 构 成 小 波 变 质而不能客观地反映气候变化的多层次规律 , 也就 换 , 又称子波变换 无法诊断出气候变化的内在层次结构及有效地提取 ? 1 t - b ( ) ( )) ( ) (f t d t , 2 T a , b= g g 不同层次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 ? a - ? a
( ) 小 波 分 析 wavelet analysis也 称 多 分 辨 分 析 , 上式的意义在于 , 将一维时间函数展开为一个二维 是近几年国际上十分热门的一个前沿领域 , 被认为 ( ) () 参数空间 a , b, 从而形成一种能在时间 或空间是 Fo urier 分 析 方 法 的 突 破 性 进 展 。它 不 同 于 () 坐标位置 b 和尺度 时间周期或空间范围a 上具有 Fo urier 分析基础上的功率谱 , 而是以一种小波变换 ( ) 变化的小波系数 T a , b的一种度量 。上式的离 g
方式产生一系列“瞬时”波谱信号估计 , 详细而准确 地散形式为
收稿日期 : 2001209217 ; 改回日期 : 2002201204 揭示出时间序列中瞬时频率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
基金项目 :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气候异常基本规律及形成原因研究”资助 即小波变换不仅可以给出气候序列变化的尺度 , 还 ( ) 作者简介 : 刘德 1957 —, 男 , 四川武胜人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天气气候预测研究. E2mail : L YHCQ @163 . co m
n Δ it - b1 理方法如下 : ( ) Δ(Δ( )) ( ) T a , b= t g f it , 3g ? a i = 1 a 设资料序列为 Δ其中 t 为取样间隔 ; n 为样本量 。 ( )8 ( ) ( ) ( ) ( ) X t = { X 1, X 2, ?, X N } , 小波方差为 式中 N 为样本长度 。向前延伸 N 个资料 2 ( ) 4 ( ( ) ( ) ) V a r a= T a , b, g ?( ) ( )X - t = X t + 1
() () ( ) 母小波函数 g t 必须满足条件 5、6: ( ( )) t = 0 , 1 , , N - 9 ?1, ? ( ) ( ) gt d t = 0 , 5 向后延伸 N 个资料 ? - ?
? )( ( )X t + N X N + 1 - t = 3 (( ) g t ) d t ?, ( 6 ) gt < +="" -="" (="" )="" (="" ),="" 2="" ,="" n="" .="" 10="" t="1" 3="" (="" )="" (="" )="" 式中="" g="" t="" 为="" g="" t="" 的共轭函数="" 。="">
( ) 墨西哥帽函数 M HF的表达式为 3 夏季气温变化分析 2 t1 2 -2 ( )( ) g t = 1 - t e 重庆市沙坪坝站气温观测资料始于 1924 年 。 π 2本文选取沙坪坝站 1924 —2001 年共 78 年夏季平均 ( ) ( )? < t="">< +="" 7="" 气温距平作为对象="" ,="" 研究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的变="" ()="" (="" )="" 联合="" 3式和="" 7式="" ,="" 从而得到小波变换结果="" 。="">
化特征 。 小波变换实际上是将一个一维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两
图 1a 是重庆市沙坪坝站 1924 —2001 年夏季平 个方向上展开 , 这样就可以对气候系统的时间 —频
均气温距平序列及多项式拟合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 率结构作细致的分析 ,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出 ,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以来 , 重庆市夏季平均气 为了减小边界效应 , 目前在小波分析中最常用
温大体上经历了 4 个变化阶段 , 即 20 世纪中期到 的处理方法是将资料向前和向后各延拓一个样本长
40 年代前期的相对偏暖期 , 40 年代中期到 50 年代 度 , 变换后再将前后延拓部分舍弃 。具体的资料处
() ( )图 1 沙坪坝夏季平均气温距平 a及其小波变换 b 、c
图 1a 中的实线为气温距平序列 , 虚线为多项式拟合曲线 ; 图 1b 中的虚线为负等值线 ,
实线表示小波变换系数为零或正等值线 , 等值线间隔为 0 . 1
() ( ) Fig. 1 The mean temperat ure ano maliesaand t heir wavelet t ransformsb ,cduring summer in Shapingba . Solid line in Fig. 1a is temperat ure ano malies , dashed line is polyno mial fit ting curve. Dashed lines in Fig. 1b , c are negative isotimic , solid lines show t hat t he wavelet
t ransformatio n coefficient is zero or positive isotimic , isotimic interaval is 0 . 1
2 期 刘 德等 :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 175 前期的偏冷期 ,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前期的偏暖 , 它们是 1943 年以前的偏暖期 、 历了五个变化阶段
1943 —1957 年的偏冷期 、1958 —1975 年的偏暖期 、 期 , 而 70 年代中期开始至今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
1976 —1997 年 的 偏 冷 期 、1997 年 后 的 偏 暖 期 , 总 体 偏 冷 , 但 在 9 0 年 代 有 一 个 气 温 回 升 阶 段 。从
1943 年 、1958 年 、1976 年及 1998 年是突变点 。对 图 1a 中还可知 , 20 世纪 30 年代是夏季气温最暖的
于更 小 时 间 尺 度 来 说 , 则 更 为 复 杂 , 周 期 性 也 较 时期 , 80 年代则是最冷的时期 。
弱 。从图 1b 、1c 还 可 以 看 出 , 在 重 庆 夏 季 最 暖 的 下面利用 M HF 小波变换对气温序列进一步作
30 年代 , 其低频和高频振荡都一致反映 出 偏 暖 的 ( ) ( ) 多时间尺度分析 。为计算需要 , 先按照 8, 10
特征 , 而在最冷的 80 年代 , 低频振荡和高频振荡都 式将资料向前和向后各延拓一个样本长度 , 变换后
一致为偏冷的特 征 。从 近 几 年 的 夏 季 气 温 变 化 来 再将前后延拓部分舍弃 。波的最大周期取资料长度
看 , 其较大尺度变化处于减弱的偏冷期 , 而较小尺 的 1/ 3 。
度的变化处于偏暖期向偏冷期的过渡 , 更小尺度的 图 1b 为沙坪坝站 1924 —2001 年夏季平均气温
变化则为偏冷期向偏暖期演化 。另外 , 从气温变化 距平变化的 M HF 小波变换结果 。
的能量来说 , 其较小时间尺度变化的能量是十分强 (从图 1b 图 1c 为尺度 1,5 区间 , 等值线间隔
大的 。 ) 为 0 . 2可以看到 , 图的上半部分等值线相对稀疏 ,
( ) ( ) 通过 4式计算小波方差 图 2可以看出 , 在 () 对应较长尺度周期的振荡 低频振荡, 而下半部分
1924 —2001 年整 个 时 间 域 内 , 重 庆 市 夏 季 平 均 气 ( 等值线相对密集 , 对应较短尺度周期振荡 高频振 温变化以 3 年及 26 年左右周期振动最强 , 说明重 ) 荡。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的各种时间尺度周期变 庆夏季气温变化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比较明显 。 化在时间域中的分布有差异 ,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
以来 , 重庆市夏季气温的各个时期的主要振动周期
是变化的 。最强的几个振动中心 , 分别在 30 年代
前期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前期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初以及 90 年 代 中 期 , 其 周 期 大 致 为 3 , 6
年 、2,3 年 、6,8 年及 2,3 年左右 , 即图 1b 、1c 图 2 沙坪坝夏季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的 M HF 小波方差 中几个正等值线中心 。也就是说 , 周期在 3 , 6 年 Fig. 2 The M HF wavelet variance of mean temperat ure 左右的振动 , 在 30 年代前期最显著 ; 周期在 6,8 ano malies during summer in Shapingba 年左右的振动 , 在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初期最显
著 , 而周期在 2,3 年左右的振动 , 则在 50 年代后 4 夏季降水变化分析
期至 60 年代初以及 90 年代中期最显著 。由此可 重庆市沙坪坝站降水观测资料始于 1892 年 , 见 , 不同尺度周期信号的强弱在时 —频域中的分布 选取沙坪坝站 1892 —2000 年共 109 年夏季降水距 具有较强的局部特征 , 可能是由于影响气候变化的 平百分率作为研究对象 , 其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如 诸如海温 、太阳活动 、积雪等因子信号强弱在不同 图 3a 所示 。
阶段存在差异以及气候系统内 在 的 非 线 性 作 用 所 ( ) 由图 3a 中 多 项 式 拟 合 曲 线 虚 线可 以 看 出 , 致 。 自 1892 年以来 , 重庆市夏季降水大致经历了四个
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表现出不同的年际及年代 变化阶段 : 20 世纪初期以前的相对少雨期 , 其后至 际尺度变化 。由于 M HF 小波变换系数的零点对应 30 年代初期的相对多雨期 , 3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 于气温变化的拐点 , 于是小波变换系数的零点位置 中期的相对少雨期 , 70 年代后期至今的 相 对 多 雨 对应于重庆市夏季气温变化的突变点位置 , 由此可 期 。与图 1a 相比 , 大体上可以看出 , 重庆市夏季多 以诊断出不同时间尺度上变化的突变点位置 , 从而 雨期大致对应偏冷期 , 而少雨期对应偏暖期 。利用 得出多时间尺度特征和规律 。对应于 16 ,26 年时 M HF 小波变换进一步对重庆市夏季降水作多时间
() ( )图 3 沙坪坝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序列 a及其小波变换 b
图 3b 中虚线为负等值线 , 实线表示小波变换系数为零或正等值线 , 等值线间隔为 0 . 05
() ( ) Fig. 3 The p recipitatio n ano maliesaand t heir wavelet t ransformsbduring summer in Shapingba .
Dashed lines in Fig. 3b are negative isotimic , solid lines show t hat t he wavelet t ransformatio n
coefficient is zero or positive isotimic , isotimic terval is 0 . 05
采取与计算气温相同的方法 , 首先对资料进行前后 征 。
从图 3b 还可以看到 , 重庆市夏季降水也表现 延拓 , 变换后将延拓部分 舍 弃 。计 算 结 果 如 图 3b
所示 。 出不同的年际及年代际尺度变化 , 且较气温变化复
从图 3b 可以看到 , 图的上半部分等值线相对 杂 。对应于 36 年时间尺度 , 夏季降水主要经历了
( ) 稀疏 , 对应较长尺度周期的振荡 低频振荡, 而下 两个较大时间尺度的多少更替 , 它们是 1963 年以 半部分等 值 线 相 对 密 集 , 对 应 较 短 尺 度 周 期 振 荡 前的少雨期及 1963 年以后的相对多雨期 , 1963 年 () 高频振荡, 这种等值线的疏密分布与图 1b 较类 是突变点 。对应于 30 年时间尺度 , 夏季降水则主 似 。同样可以看出 , 重庆市夏季降水的各种时间尺 要经历了四个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 , 即 1913 年以 度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中的分布有差异 , 19 世纪 90 前的少雨期 、1913 —1930 年的多雨期 、1931 —1971 年的少雨 期 、1972 年 以 后 的 多 雨 期 , 1913 、1931 、 年代初期以来 , 重庆市夏季降水的各个时期的主要 1972 年是突变点 。对应于 20 年时间尺度来说 , 夏
季降水也主要经历了四个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 , 即 振动周期是变化的 。存在最强的几个振动中心 , 分
1905 年 以 前 的 少 雨 期 、1905 —1934 年 的 多 雨 期 、 别在 20 世纪 10 年代中后期 、50 年代中后期 、80 年
1935 —1977 年 的 少 雨 期 、1977 年 以 后 的 多 雨 期 , 代前期和 90 年代中后期 , 其周期大致为 9,11 年 、
1905 、1935 、1978 年是突变点 。对 10 年时间尺度 2,3 年 、3,7 年及 3,4 年左右 , 即图 3b 中几个正 来说 , 相对更为复杂一些 , 主要经历了六个变化阶 等值线中心 。也就是说 , 周期在 9,11 年左右的振 段 , 它们是 1907 年以前的少雨期 、1907 —1926 年 动 ; 在 20 世纪 10 年代中后期最显著 , 2,3 年左右 的多 雨 期 、1927 —1945 年 的 少 雨 期 、1946 —1962 的振动 ; 在 50 年代中后期最显著 , 3,7 年左右的 年的多雨期 、1963 —1980 年的少雨期以及 1980 年 振动 ; 在 80 年代前期最显著 , 3,4 年左右的振动 ; 以后的多雨期 , 1907 、1927 、1946 、1963 及 1981 年
2 期 刘 德等 :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 177
图 4 沙坪坝夏季降水变化的 M HF 小波方差
Fig. 4 The M HF wavelet variance of p recipitatio n ano malies during summer in Shapingba 是突变点 。从图 3b 可以看出 , 重庆 20 世纪初期以 , 气 温 变 化 位 相 超 前 于 降 水 , 以后 位 相 差 不 超
过 9 0?。 前的少雨期 、20 年代的多雨期均表现为 比 较 一 致
的高频和低频振荡 , 而 30 年代到 70 年代的相对少
雨期多表现为高频和低频振荡的不一致 。从近几年
的夏季降水变化来看 , 其较大尺度变化处于减弱的
多雨期 , 而较小尺度变化则处于相对多雨期向少雨
期的过渡 。另外 , 重庆市夏季降水变化的能量特征
与气温类 似 , 其 较 小 尺 度 变 化 的 能 量 是 十 分 强 大
的 。
() () 同样通过 4式计算小波方差 图 4可以看出 ,
1892 —2001 年整 个 时 间 域 内 , 重 庆 市 夏 季 降 水 变
化以 10 年周期振动最强 , 说明重庆夏季降水的年
代际变化最明显 。 5 气温与降水的尺度变化关系
通过比较图 1b 与图 3b 可以看到 , 在整个时间
域上 , 小波系数分布大体上是反相的 , 表明气温与 () ( ) ()图 5 时间尺度为 22 年 a、11 年 b和 3 年 c 降水变化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 , 即偏暖期对应降水 () () 的降水 实线和气温 虚线的变化趋势 的偏少期 , 而偏冷期则对应于降水的偏多期 。具体 Fig. 5 The change tendencies of p recipitatio n 到不同的时间尺度上 , 其对应关系又有所差异 。 ( ) ( ) solid lineand temperat ure dashed lineo n
() ( ) () 22 a, 11 band 3 cyear time scales 图 5a 、b 、c 分别为 22 、11 和 3 年尺度时气温和
降水小波系数的变化 , 从不同时间尺度来看 , 降水 6 结论 变化和气温变化位相大致相反 , 即呈干暖 、冷湿结 通过对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 M HF 小 构排列 。但两者位相并不是严格相差 180?, 从较大 波分析 ,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
() ()时间尺度 图 5a 、b来看 , 降水变化的逆位相滞后 1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
阶段性特征 , 相对于 30 年时间尺度而言 , 夏季气温 ( ) 于气温变化 ; 从较小时间尺度 图 5c来看 , 其不同
表现出 1966 年以前的偏暖期及 1966 年以后的相对 阶段的位相差异比大时间尺度复杂 , 如对 3 年尺度 偏冷期的更替 ; 相对于 36 年时间尺度 , 夏季降水则 来说 , 在 1924 年以来的整个时间域上 , 其降水变化 表现出 1963 年以前的少雨期及 1963 年以后的相对 与气温变化总体表现为位相大致相反 , 但在一些阶 多雨期的更替 。相对于更小尺度而言 , 气温及降水 段则不然 , 如在 40 年代中期 , 降水变化与气温变化
( ) 害天气J . 高原气象 , 1997 , 16 1: 63 - 72 更替表现得更为复杂 。
2 邓自旺 , 林振山 , 周晓兰. 西安市近 50 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 ()2 1924 —2001 年时期内 , 重庆市夏季气温
( ) 尺度分析J . 高原气象 , 1997 , 16 1: 81 - 93 变化以 3 年 、26 年左右周期振动较强 ; 1892 —2001 3 尤卫红 , 段旭 , 杞明辉. 连续小波变换在云南近百年气温和降 年时期内 , 重庆市夏季降水变化以 10 年左右周期
( ) 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J . 高原气象 , 1999 , 18 1: 47 - 54 杨振动较强 。 4 辉 , 宋正山J . 华北地区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析 J . 高原 ()3 从重庆市近几年的夏季气温变 化 来 说 , ( ) 气象 , 1999 , 18 4: 496 - 508 5 其较大尺度变化处于减弱的偏冷期 , 而较小尺度的 姚 建 群. 连 续 小 波 变 换 在 上 海 近 100 年 降 水 分 析 中 的 应 用 变化处于偏暖期向偏冷期的过渡 。从重庆市近几年 ( ) J . 气象 , 2001 , 27 2: 20 - 24 6
的夏季降水变化来看 , 其较大尺度变化处于减弱的 林振山. 气候建模 、诊断和预测的研究 M . 北京 : 气象出版
社 , 1996 . 136 - 186 北京 : 气 7 丁裕国 , 江志红. 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 M . 多雨期 , 而较小尺度变化则处于相对多雨期向少雨 象出版社 , 1998 . 278 - 283 期的过渡 。 北京 : 气象出版 8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 M . ()4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不同尺度周 社 , 1999 . 106 - 113 期信号的强弱在时 —频域中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局部 9 尤卫红. 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分析和预测的多种技术方法 特征 。 研究M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1998 . 26 - 42
()5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能量均是 10 谢庄 , 曹鸿兴 , 李慧等. 近百余年北京气候变化的小波特征 较小尺度变化的能量十分强大 , 而较大尺度变化的 ( ) J . 气象学报 , 2000 , 58 3: 362 - 369
11 能量则相对较小 。 章芳 , 苏炳凯. 我国北方干旱化趋势的预测 J . 高原气象 ,
( ) 2001 , 21 5: 479 - 487 ()6 在整个时间域上 , 气温与降水变化有比 12 张存杰 , 谢金南 , 李栋梁等.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 较好的对应关系 , 即偏暖期对应降水的偏少期 , 而 ( ) 影响J . 高原气象 , 2002 , 21 2: 193 - 198 偏冷期则对应于降水的偏多期 。
参考文献
1 尤卫红 , 傅抱璞 , 林振山. 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与 8 月低温冷
Wavelet Analysis of Variat ions of Summer Temperature
an d Prec ipitat ion in Chongqing
1 2 3 L IU De, L I Yo ng2hua, H E J uan2xio ng
( 1 . N a nji n g I nst i t ute of Meteorology , N a nji n g 210044 , Chi na ; 2 . Meteorological Observ atory of Chon gqi n g ,
)Chon gqi n g 400039 , Chi na ; 3 . Depa rt ment of A t m os p heric S ciences of N a nji n g U ni versi t y , N a nji n g 210093 , Chi na
Abstract : U sing t he air tempeart ure and p recipitatio n of t he past lo ng years in Cho ngqing and M HF wavelet met ho d , t he tempo ral2f requency multi2time scale variatio ns and jump feat ures of summer temperat ure and p re2 cipitatio n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variatio ns of summer temperat ure and p recipitatio n in Cho ngqing co ntain o bvio us staggered feat ures. The variatio ns of p recipitatio n are mo re co mplex t han t hat of temperat ure . Three2year perio d2o scillatio n of mean temperat ure variatio ns is t he st ro ngest , and ten2year perio d2 o scillatio n of p recipitatio n variatio ns is t he st ro ngest .
Key words : M HF wavelet ; Multi2time scale ; Variatio n feat ures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谈重庆市农民消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