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加法的估算教案
《加法的估算》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思考,交流
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先估计数量再尝试简单的估算,体会什么是估算,并且通过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
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有多少个
同学。
2. 再猜一猜三年级大约有
多少人。 3. 二、三年级大约共有多少
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就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课 1. 教学例1 (播放课件)
(1) 看一看,你从图中了
解了哪些信息? (2) 猜一猜,大约要准备
多少支? (3) 议一议,要求大约要
多少支疫苗该怎样列式?
如果想到了方法,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比一比哪一组想的方法多。
(4) 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
算的方法。
(5) 认识“≈”号,介绍
“≈”号的读写,试
写“≈”号,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6) 初步练习:45页“试
一试”。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经历,体验,感悟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进行讨论,交流,探索、体会估算的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并且通过小组与小组的比赛,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多种算法,养成勤动脑,勤动口的好习惯。
2.教学例2
(1)同学们估算得真好,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课件出示:(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917个,再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470个,最后出现问题:两辆车一共大约装了多少个?) (2)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3)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算?
(4)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
(5)初步练习:46页“试一试”。
三、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 完成第46页课
堂活动,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
(2) 完成练习七第
1、2题。(先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四、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
谈话,交流
练习,讨论,交流
通过具体的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学生自己选择估算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互介绍自己的估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练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回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范文二:乘法的估算教案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关于估算,你知道些什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见过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估算的意义:是指未经过精确计算,借助原有的已知条件,对需要解
决的问题提出一种粗略的答案。
估算的作用:1.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
的范围。
2. 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如:去上街买菜估算花去的钱数;去超市购物,估计要用多
少钱;去旅游得带多少钱出门;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
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
又如何;公路部门对运输能力也要做好一定的估计,特别
是对节假日的运输能力更要做好提前估计,以做好充分准
备等等。。。。。。综上所述,我们日常生活中,个人也好、家
庭也好、企业也好都要做一些大致的预算,即估算。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
往大估
往小估
一个数往大估,一个数往小估
取一个中间数(例如:126×8≈ 129×8≈ )
估算的要求:1. 计算方便
2.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符合实际)
3.根据实际情况,要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2≈ 18≈ 687 ≈ 295≈ 348≈ 405≈
叙述:估算时常常将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因为能为计算带来简便,一般能用口算得出结果。
板书: 估算的要求 1.计算方便
(二)探究新知
提问:在解决问题时你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估算?
1. 探究有“大约”两字,却适合精算
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大约用了12小时,火车
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多少千米?
(1) 分析题意;
(2) 独立解决;
(3) 反馈汇报;(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的加以解释)
(4) 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其实处理一道应用题时,问题里有“大约”不一定就是要估
算,因为此题已知条件中的两个数据已经都是近似数,所以
此时精确计算能得出比较接近精确值的结果。
补充板书:2. 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
2. 探究没有“大约”却也适合用估算
(1)探究把因数估计的大些的情况
师:伴随着金黄的落叶,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请看例5 。
课件出示:例5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
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A . 分析题意
提问:“应准备多少钱?”这一问题中的“准备”是啥意思?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解决此题,你觉得一定要精算才行还
是估算也可以?(估算)
师:估算有个好处就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便捷的方法,算出
最接近准确值的近似数。希望你快速的解决此问题。
B .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C . 反馈解决方法并板书
介绍自己估算过程,并加以解释。
104×49≈4900 104×49≈5000 104×49≈5500
D . 选择合适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第一种算法一个因数没变,把另一个因数估小了,所以估出
的钱就小了,准备的钱肯定不够用。
第二种算法一个因数往大估了一点,另一个因数往小估计了,
所以准备的钱可能够用,也可能不够用。
第三种算法因为两个数都估大了所以钱肯定够用。
小结: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
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
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
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所以今天所学的乘法
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既能接近准确值,
又能符合实际。
板书: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符合实际)
师: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法,
而是将数据估计的大一些。
板书 :把两个因数都估大一些
(2)探究把因数估计的小些的情况
课件出示:估一估,鹰隼的最高时速可达298千米,6000千米的航
程它们能用20小时飞到吗?
A . 分析题意
B .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C . 探索估算的方法,哪种合适?
师:298千米的时速已经是最高了,它们还能飞出更高的速度来吗?
而且它们能以最高的时速连续保持20小时,中途不停歇吗?所以此时我们估算,是该往大估,还是得往小估。
板书:把因数往小估
D . 学生解答
(3)探讨乘法估算的方法
师:估算方法有这么多,那乘法到底应该怎样估算呢?
A . 全班讨论,再汇报
B . 总结:估算时,1. 计算简便(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
十的数)2. 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所以虽然方法很多,却没
有固定 3.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C . 板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总结:在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得大些,有的时候本来就是最
高极限,要长久保持的话,就要考虑周全了,留些余地,适当
的估小些才合情合理。还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使
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希望大家能做到灵活运用哦!
(三)灵活运用
1.请你来做小判官
(1)在任何情况下都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
(2)采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时,只需考虑计算方便。( )
(3)只要是估算,就一定要用“四舍五入”法。( )
(4)594千米可以估成590米,也可以估成600米。( )
(5)在估算需要带多少钱或准备多少东西时,一般都应把结果估大
一些。( )
2.笨笨计算了两道题,请你用估算的方法帮助他判断一下是否正确。 64×82=4758 209×19=2171 127×8=956
1. 为供水商人解决问题(教材第60页 做一做)
师:在这里他只要了解全年大概可卖多少桶,所以可以多估,也可以
少估,但要使结果尽量地接近精确值,所以可以把这两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来估算。
5. 学校准备购买16张办公桌,每张办公桌204元,张老师应准备多
少钱?
6. 王阿姨每分钟最多能打119个字,她1小时大约能打多少个字?
(四)全课总结
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
的。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估算的要求:1. 简便计算
进一法估算值接近精确值 去尾法(符合实际)
把因数都估大些根据实际情况,要灵活 把因数估小些运用估算方法
范文三:《除法的估算》教案
《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说明】
本案例是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例2及“做一做”、第17页练习三的第3、4题等内容来设计的。
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是除法的估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案例在例题、习题的编排、设计上作了以下安排:①估算问题取材于日常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②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③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案例设计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四步: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通过4个情境问题让学生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通过解答以上4个情境问题,了解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和面对具体情境的特殊方法)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第17页的第3、4题,补充题。)
四、课外作业。(写一篇关于应用除法估算的数学日记。)
【教学设计】
课 题:除法估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二及“做一做”,练习3第3、 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
的能力。
重点难点:估算的策略要灵活多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442米,今天来上学用了5分钟,小明平均每
分钟大约行走多少米?
(3)一瓶营养快线4元钱,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瓶营养快线?
(4)有182个月饼,如果每4个月饼装一盒,装完这些月饼至少要准
备多少个月饼盒?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
124÷3≈ 442÷5≈ 50÷4≈ 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让学生逐一说出上面4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从上面的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120÷3=40,每人大约运40箱。
生2:124=120+4,120÷3=40。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以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442÷5≈。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442≈400,400÷5=80,平均每分钟大约行走80米。
生2:442=400+42,400÷5=80,42÷5=8??2,80+8=88,平均
每分钟大约行走88米。
生3:442≈450,450÷5=90,平均每分钟大约行走90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小明的行走速度每分钟在80米~90米之间,当然以88米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瓶营养快线4元钱,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瓶营养快线?
②有182个月饼,如果每4个月饼装一盒,装完这些月饼至少要准备多少个月饼盒?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 、在解决问题①时,能将50估成60吗?为什么?
b 、在解决问题②时,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①中,只有5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5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月饼有182个,在考虑所需要盒子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盒子装完所有的月饼。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50÷4≈、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联系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第3、4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6辆车够。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日记内容:(1)举出2个生活中应用估算的例子。
(2)除法估算一般的方法是什么?举2个例子说明。
(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教学反思】
1、例2教学除法估算,是由主题图中运送茄子的情境引出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先自己估算,再进行交流。教师要尽量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①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如把124看作120,124÷3的估算结果是40;如果124先分成120+4, 先算120÷3=40,再算4÷3,最后结果是41。“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只是一个更精确些。”这句话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说出来。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价值。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在巩固练习中,可以多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在加大估算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
范文四:《除法的估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6除法的估算。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
教学目标:
①经历估算的过程,探索并总结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
②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教学策略选择
设计意图:
估算教学的意图简而言之不外乎两个方面: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本课中,我创设了走进校园的情景串,让学生围绕校园里发生的人、事等问题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估算意识的积累发展。
教学策略:
①从已知中学。虽然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已学的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学中,我没有另立门户,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统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
②在生活中学。创设体现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提高能力。
③在思考、讨论、反省中学。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分析、反思、比较各种算法,使学生能为每个问题提供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了解起点,创设情景。
1、揭示课题估算
2、提问: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求出大概数要用四舍五入是近似的......
3、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走,看有什么需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4、我校是个半寄宿制学校,有住校生289人,走读生251人,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学校大概共有学生多少人?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汇报各种计算方法,教师课件显示这些方法。
5、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图片播放走读生午餐的餐厅和学生公寓)251人分6排就餐,289人分住20个寝室,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比较,归纳方法。
1、探索解决每排大约坐几人?(围绕下列建议进行)
建议:
①先安静地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记下来。
②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③选出组内最好的方法,准备汇报。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预计):
①252≈300③252≈2506≈5
300÷6=50250÷5=50
每排大约坐50人。每排大约坐50人。
②252≈240④252≈250
240÷6=40250÷6=41...4
每排大约坐40人。
[备选]如果学生提出260÷6等方法,要组织讨论,以明确其与250÷6思想方法相同而不必板书。
3、比较: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提出喜欢第一种,第二种都予以肯定
[备选]若学生以最接近实际结果为由提出第四种方法最好,可以通过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怎样?组织讨论。
4、总结:估算时不仅要好算,还要尽可能接近准确数。
三、联系实际,合理估算。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每个寝室大约住几人?。
2、学生汇报(预计有两种方法):
①289≈300②289≈280
300÷20=15280÷20=14
每个寝室大约住15人。每个寝室大约住14人。
3、引发思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
小结: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
4、(1)改题: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
(2)组织讨论:用280÷20=14估算为什么不可取?
(3)小结: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
三、巩固知识,灵活应用。
1、比一比,谁算得更快?
①2004年12月31日全校师生去距离学校2750米的瑞安广场冬游,同学们每分钟步行90米,从学校出发后,约()分钟到达。
②教师口述:在冬游现场,每个同学发到了这样一张倡议书(课件显示倡议书) 他告诉大家我们的结对学校湖岭镇三小孩子们窘困的生活情况,估一估这张倡议书共有()个字。 在学生提出首先得知道每行多少字、有几行以后,出示每行32字,23行学生估算。 ③在倡议书的倡议下,2005年2月26日我校12个班共捐资11362元,平均每班大约捐资()元。
2、比一比,谁算得更合理?
信息①2005年2月28日,政教处王老师带了40张佰元币准备给湖岭镇三小的孩子们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先买运动鞋,批发价每双9元4角,买110双要付出()张佰元币。 信息②2月29日,王老师把剩下的7533元分装在11个红包内,准备送给11个特别贫
困的孩子,每个红包最多放()张佰元币。
信息③2月30日,4位老师带着学生代表70人前往湖岭镇三小。至少要租()辆面包车?(课件中面包车上写有限载20人字样。)
[备选]如果出现每辆车多坐5人租3辆的答案,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学生代表看了同龄人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后,回来向全校同学号召: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尽一切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课件出示)
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即找准了建构本课知识所需的学习起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了一个根基。
加法估算起到引入情景与复习的双重作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展解读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加强各种算法的比较,减少重复,沟通各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方法背后的方法,达到闻一知百的效果。
既尊重学生的想法,又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从而学会倾听、比较、完善创造。
既巩固方法,又引出新问题。这样从同一学习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不同的需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他们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说法的理解。 呈现学生经历过的手拉手活动图片,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些需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切身地体验了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而且现实背景中的具体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情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使课堂绽放异彩。
范文五:乘法的估算教案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
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教学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目标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点,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乘法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时间
1课时
安排
课后
小结
备注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关于估算,你知道些什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见过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估算的意义:是指未经过精确计算,借助原有的已知条件,对需要解
决的问题提出一种粗略的答案。
估算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
的范围。
2.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如:去上街买菜估算花去的钱数;去超市购物,估计要用多
少钱;去旅游得带多少钱出门;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
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
又如何;公路部门对运输能力也要做好一定的估计,特别
是对节假日的运输能力更要做好提前估计,以做好充分准
备等等。。。。。。综上所述,我们日常生活中,个人也好、家
庭也好、企业也好都要做一些大致的预算,即估算。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板书)
去尾法
往大估
往小估
一个数往大估,一个数往小估
取一个中间数(例如:126×8? 129×8? ) 估算的要求:1.计算方便
2.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符合实际)
3.根据实际情况,要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2? 18? 687 ? 295? 348? 405? 叙述:估算时常常将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因为能为计算带来简便,一般能用口算得出结果。
板书: 估算的要求 1.计算方便
(二)探究新知
提问:在解决问题时你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估算,
1.探究有“大约”两字,却适合精算
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大约用了12小时,火车
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多少千米,
(1) 分析题意;
(2) 独立解决;
(3) 反馈汇报;(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的加以解释)
(4) 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其实处理一道应用题时,问题里有“大约”不一定就是要估
算,因为此题已知条件中的两个数据已经都是近似数,所以
此时精确计算能得出比较接近精确值的结果。
补充板书:2.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
2.探究没有“大约”却也适合用估算
(1)探究把因数估计的大些的情况
师:伴随着金黄的落叶,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请看例5 。
课件出示:例5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
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A( 分析题意
提问:“应准备多少钱,”这一问题中的“准备”是啥意思,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解决此题,你觉得一定要精算才行还
是估算也可以,(估算)
师:估算有个好处就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便捷的方法,算出
最接近准确值的近似数。希望你快速的解决此问题。 B(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C( 反馈解决方法并板书
介绍自己估算过程,并加以解释。
104×49?4900 104×49?5000 104×49?5500 D( 选择合适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第一种算法一个因数没变,把另一个因数估小了,所以估出
的钱就小了,准备的钱肯定不够用。
第二种算法一个因数往大估了一点,另一个因数往小估计了,
所以准备的钱可能够用,也可能不够用。
第三种算法因为两个数都估大了所以钱肯定够用。
小结: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
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
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
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所以今天所学的乘法
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既能接近准确值,
又能符合实际。
板书:估算值要接近精确值。(符合实际)
师: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法,
而是将数据估计的大一些。
板书 :把两个因数都估大一些
(2)探究把因数估计的小些的情况
课件出示:估一估,鹰隼的最高时速可达298千米,6000千米的航
程它们能用20小时飞到吗,
A( 分析题意
B(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C( 探索估算的方法,哪种合适,
师:298千米的时速已经是最高了,它们还能飞出更高的速度来吗,
而且它们能以最高的时速连续保持20小时,中途不停歇吗,所
以此时我们估算,是该往大估,还是得往小估。 板书:把因数往小估
D( 学生解答
(3)探讨乘法估算的方法
师:估算方法有这么多,那乘法到底应该怎样估算呢, A( 全班讨论,再汇报
B( 总结:估算时,1.计算简便(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
十的数)2.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所以虽然方法很多,却没
有固定 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C( 板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估算方法
总结:在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得大些,有的时候本来就是最
高极限,要长久保持的话,就要考虑周全了,留些余地,适当
的估小些才合情合理。还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使
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希望大家能做到灵活运用哦~ (三)灵活运用
1(请你来做小判官
(1)在任何情况下都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 (2)采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时,只需考虑计算方便。( ) (3)只要是估算,就一定要用“四舍五入”法。( ) (4)594千米可以估成590米,也可以估成600米。( ) (5)在估算需要带多少钱或准备多少东西时,一般都应把结果估大
一些。( )
2(笨笨计算了两道题,请你用估算的方法帮助他判断一下是否正确。
64×82=4758 209×19=2171 127×8=956
1. 为供水商人解决问题(教材第60页 做一做)
师:在这里他只要了解全年大概可卖多少桶,所以可以多估,也可以
少估,但要使结果尽量地接近精确值,所以可以把这两个因数用
“四舍五入“法来估算。
5.学校准备购买16张办公桌,每张办公桌204元,张老师应准备多
少钱,
6.王阿姨每分钟最多能打119个字,她1小时大约能打多少个字,
(四)全课总结
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
的。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
情况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估算的要求:1.简便计算
进一法 2. 估算值接近精确值
去尾法 (符合实际)
把因数都估大些 3.根据实际情况,要灵活
把因数估小些 运用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