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地形与地势的区别
地形与地势的区别
地形特征指的是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的特征,它的描述一般从海拔、地势变化(X高X低)、地表起伏(大或小)、典型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岩溶地貌、流水沉积地貌)及组成结构、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几个方面表达。其解题依据为图中信息如等高线、河流流向等,设问要求一般为描述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地势特征指的是该区域地表的变化趋势,它是地形特征的一部分,一般只需要描述X高X低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时刻在变化着。此外,还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七大洲的地形各具特色,欧洲、非洲、南极洲地形较为单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平,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南极洲地面多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地形组合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组合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亚洲地形最为复杂,其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海底地形大体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盆三部分。海底地貌类型复杂,有很深的海沟 面积广大的洋盆,以及绵延的海岭等。世界最深海沟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那海沟,最高的山是喜玛拉雅山。 地势: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不同地势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人类对地势的利用表现在工程水利、建筑和军事等许多方面。 中国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从中国地势阶级示意图看,
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渐降低,可以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广阔的近海大陆区,这里水深一般不足200米,岛屿星罗棋布。 地貌: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
范文二:地形图与地势图的区别
地形图:就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也就是平面图)
通常将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称为地物,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
将地标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陡崖,冲沟等。 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地势图:是着重表示地势起伏和水系特征与分布规律的专题地图。地貌一般采用等高线和地貌符号配合表示,也有的采用分层设色法、晕渲法等表示。能清晰显示山川大势,区分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反映黄土、岩溶、沙漠、火山等地貌形态的特点。功能 地势图强调表现地面的高低起伏、倾斜程度及其区域对比关系,以及与地势密切相关的海岸河流与湖泊等水系物体的分布和形态特征,清楚显示出制图区域山河分布的脉络体系、结构形式、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并适当表示其表面覆盖的土质与植被。此外还表示一些重要的居民地、交通线与境界线等社会经济要素。目前地势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及三者组合。地势图上的等高线一般要密于同比例尺的其它普通地图,反映地形特征常采用不同的辅助等高线,且经常采用适当的地貌符号加强某些重要的微地貌形态和特种地貌形态的表示。为提高易读性,常在等高线基础上。
范文三: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三)
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综合组:袁茂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十四大地形区的分布。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
显著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识图的习惯;培养学生辨别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勤
于动手制作表格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显著特点。
难点:三大平原的形成。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室磁黑板上贴一张巨幅《中国地形图》,讲台上放三幅表格图和一根教棍。
二、温故而知新,导入新课:
三、授课:
1、介绍我国十四大地形区。我国有十四大地形区,它们是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2、逐一了解知道这十四大地形区的分布及其显著特点。
(1)四大高原
提问:四大高原指的是哪四大高原? 展示四大高原表格
(2)四大盆地
提问:四大盆地指的是哪四大盆地? 展示四大盆地表格
提问: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几级阶梯?
(3)三大平原
展示三大平原表格
三大平原都是冲积平原。东北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形成,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4)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提问: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位于我国地势的几级阶梯。
四、解答课后复习题。
范文四: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地势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1.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系。
3、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1.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2.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从资源、农业、交通、人口等角度考虑) 有利:1.地形类型丰富,使气候、植物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旅游、矿产、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不利:1.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不利于开发,经济文化落后,多地质灾害
2.平原比重小:可耕地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管理带来困难。城市密度大
中国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3. 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
范文五: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地形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和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法、填图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流程
让学生对我国地
播放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视频短形有一个感性的情境 看图片思考各属于哪种地形。 片)。 认识,同时激发爱导入
国热情。
课件展示:
培养分析资料的1.地势的概念。 学生分析诗词所包含的地理信息。
能力,培养使用地 探究 形图提取有用地2.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观察地图及动画,小组合作讨论我国地势特地势 理信息并对这些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点,画出我国地势示意图。 特点 信息进行加工和时复西归”。
总结的能力。
3.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并沿我国东西
向(北纬36?)地形剖面。
1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
分析出我国的地势特点,并画一张简略地势
示意图吗,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课件展示:简略地势示意图
读图并合作完成表格: 课件展示: 培养读图、合作能
力。
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图及“中国 地形 主要 海拔 地形”图。 表格利于知识归类型 地形区
纳,清晰。 第一级 小试 2.展示各阶梯的地形及分界山脉表格。 阶梯
对三级阶梯内部 分界线: 身手 的地形区有一个指导学生读图填表格。 第二级 形象的认识。 阶梯 3.展示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景观图片。 分界线:
第三级 阶梯
承转 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
过渡 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课件展示。
研究课题:
?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
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 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 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 研究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组:?题;B组:?题;C组:?题),各小初步掌握评价地 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理事物的基本方 小组观点。 法。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
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
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
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达标 在空白中国轮廓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并注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反馈
2
课程小结: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几个方面都有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寻找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复杂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一、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两个特点:
1、 参与性: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体现的一种方式,在
本设计中,我尽量提供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参与、
表现。
2、 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
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才能完成预计的学习目标。(体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
设计中学习资料来源广、涉及教材、地图册、网络以及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注重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