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辨析
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辨析
A
【爱恋 爱怜】都有喜爱义,不同在于:恋——依恋。多用于对情人、爱人、长辈,也可用于对故乡、母校。 怜——怜惜。多用于长者对幼者、强者对弱者,也可用于动植物。
【哀痛 哀恸】前者指悲伤、悲痛;后者指极为悲痛。
【暗淡 黯淡】前者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后者指心理暗淡,不明朗。
B
【把持 霸持】前者指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也指控制(感情等),如“把持不住内心的激愤”。后者指强行占据;霸占。如“霸持文坛”。 【包含 包涵 饱含】“包含”指里边含有,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
【报复 抱负】前者是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后者是名词,志向。 【报怨 抱怨】前者指报复怨恨(对别人),词义重;后者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词义轻。
【暴发 爆发】前者侧重发生得快,不必有尖锐的矛盾,多用于瘟疫、山洪、泥石流、发财等,后者则有激烈的冲突、浩大的声势,多用于革命、运动、火山、战争等。
【本意 本义】前者指人说话与做事的原本意思、想法、意图;后者指字词本来的意义,与比喻义、引申义相对。
【必须 必需】前者为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不单用,其否定形式为“尤须、不须、不必”;后者是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主要作定语,也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可单用,前能加“所”,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语。
【变换 变幻】前者指方向、位置、话题等的改变更换,发生变换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变换的发生一般是可以控制的(这一点与“变幻”不同),常带宾语,亦用于贬义;后者多指自然界或社会上那些没有规则、不可预期、难以控制的变化,一般不带宾语,也可用于人的心情、思绪等更为
抽象的事物。
【辨正 辨证 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辨证”指辨别症候(中医术语),辨析考证;“辩证”指合乎辩证法的(哲学术语)。 【秉性 禀性】前者指性格,如“秉性纯朴”;后者指本性,如“禀性难移”。 【病原 病源】前者指病因;后者指发生庆病的根源。
【不耻 不齿】前者指不以为可耻;后者指不与同列,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瞧不起)。
【不合 不和】 前者是不符合,不应该、合不来的意思,如“不合时宜、性格不合”;后者是不和睦的意思,如“感情不和”。
【不利 不力】 利:顺利、好处;力:尽力、得力。
【不止 不只】 前者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继续不停。后者同“不但、不仅”,常与“还有、甚至”等连用,表递进。
C
【灿然 粲然】前者指明亮,如“阳光灿然”。后者指鲜明发光,如“星光粲然”;显著明白,如“粲然可见”;笑时露齿的样子,如“粲然一笑”。 【苍茫 苍莽】 前者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后者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查访 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用于案情或政治色彩较浓的特定事件;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进行调查,用于民情或各种特定的人事。
【查看 察看】前者指检查观看;后者指仔细观察,其对象虽为普通事物,但观察的目的往往是要发现其中隐蔽的情况或与事物的本质相联系的线索(这一点与“查看”有所不同)。
【长年 常年】前者是一年到头、整年的意思,如“长年在野外工作”;后者是终年、长期、平常的年份的意思,如“常年积雪”。
【成才 成材】前者指成为有才能的人;后者指可做材料,喻指有才能的人。 【处事 处世】前者指处理事务;后者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 【处治 处置】前者指处分、惩治,如“严加处治”;后者指处理、发落、惩治,如“处置失当、依法处置”。
【传颂 传诵】颂:颂扬;诵:诵读,称道。
【窜改 篡改】前者的意思是文字上的改动,指成语、文件、古书等;后者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D
【大义 大意】义:道理;意:意思。
【淡泊 淡薄】前者是看得淡、不热衷之意,一般指功名利禄;后者是暗淡模糊之意,常指云雾、记忆、感情、兴趣、思想、味道等。
【地力 地利】前者指土地的肥力,即土地的肥沃程度,它决定土地的出产能力;后者指地理方面的优势或土地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 【电讯 电信】前者指利用电信手段传播的消息;后者指利用电话等无线电设备传递消息的通讯方式。
【订金 定金】前者是经过商讨而立下的预支金额;后者指购买或租赁时预先付给—部分钱,作为成交的保证。
【度过 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后者指由此岸到彼岸,用于江河湖海,也用于渡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兑换 对换】兑:换;对:互相。“兑换”用于凭票据或有价证券提取现金或按一定比例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E
【遏止 遏制 扼制】“遏止”着重于“止”,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多用于洪流、战争、进攻、暴动等较具体的事物;“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使不发作,多指自己
的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扼制”是控制、抑制的意思。
F
【发愤 发奋】前者着重指内心,下决心,立大志,力求强盛;后者指振作起来,奋发。
【法制 法治】前者为名词,有关法律制度;后者为动词,依据法律治理国家。 【反应 反映】前者指有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回应,又指事情发生后引起的意见、态度或做法,主要作名词;后者指把情况或意见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主要作动词。
【废止 废置】前者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多用于抽象事物;后者
指把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搁置一边,多用于具体事物。
【肤浅 浮浅】前者指学问、见识浅,理解不深,仅限于表面,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后者指浅薄,不扎实,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
【服法 伏法】前者指服从法院判决和药物的服用方法;后者指犯人已被执行死刑。(“服罪、伏罪”与此同)
【服帖 伏帖 伏贴】“服帖”指顺从、驯服,妥当、平妥,常用“AABB”式重叠;“伏帖”除“驯服、顺从”义外,还指舒适;“伏贴”指舒适,又指紧贴在上面。
【抚养 扶养】前者是关爱养育,指长对幼;后者是扶助、供养,用于幼对长或平辈之间。
【服膺 拊膺】前者指(道理、格言等)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后者指拍胸,麦示悲痛。
【复议 附议 腹议】“复议”指对已做决定的事再作讨沦;“附议”指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腹议”指嘴上没说出,心里有看法。 【富裕 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裕,一般指经济生活;后者指超过所需的数量,可用于财物、人员、时间、精力等方面。
G
【甘于 敢于】前者是甘心于,情愿;后者是有决心,有勇气(去做或去争取)。 【各别 个别】前者指各不相同,有分别;别致,新奇;特别(贬义)。后者指单个,各个;极少数,少有。
【工夫 功夫】前者一般指时间,可指占用或花费的时间,也可指空闲的时间,亦可用于“功夫”;后者是本领、造诣。
【工效 功效】工:工作;功:功能。
【功利 功力 工力】“功利”指功效和利益;功名和利禄。“功力”指功夫和力量;功效。“工力”指本领和力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 【共同 共通】前者指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后着也有“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之意,还指通行于或适用于各方面的。 【贡奉 供奉】前者指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进贡。后者指敬奉、供养。 【共事 供事】前者为在—起工作;后者为担任职务。
【沟通 勾通】前者指使双方相通;后者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 【故实 故世】前者指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出处、典故。后者指去世。 【雇用 雇佣】前者指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后者指用货币购买劳动力。 【贯穿 贯串】前者有穿过、连通之意,多用于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有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之意,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
【灌注 贯注】前者指把液体浇进注入,比喻把心血、精力投入;后者形容精神注意力集中。贯:连贯,连续不断地。注:倾注、倒。
【光大 广大】前者的意思是使显豁盛大;后者的意思是宽阔、巨大、众多。 【国事 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较为具体;后者指国家大计,较为抽象。 前者的意思是使垦豁盛大;后者的意思
【裹胁 裹挟】前者是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后者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
【过度 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形容词;后者指乘船从河这边到河那边,比喻事物的发展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
H
【含义 含意】前者是(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后者是(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
【合计 核计】前者有盘算、商量;合在一起计算;总共的意思。后者有核算、计算的意思。
【合算 核算】前者指所费人力、物力较少而收效较大;后者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
【合拢 合龙】前者指合在一起;后者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起来。
【轰然 哄然】前者形容声响巨大;后者形容人声又多又大。 【宏大 洪大】前者指巨大、宏伟,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后者指(声音等)大而响亮。
【厚意 厚谊】前者指深厚的情意;后者指深厚的情谊。
【化妆 化装】前者是用脂粉等美容;后者是演员装扮成某种角色,泛指改扮、
假扮。
【涣然 焕然】前者指消散的样子,多用于成语“涣然 冰释”中;后者指光彩鲜明的样子。
【回报 汇报】前者指报告任务、使命等执行情况;报答。后者指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会合 汇合】前者是聚集的意思,多用于人的聚集相会;后者本指水流的聚集,也用于声音、意志、力量等抽象事物的聚集。
J
【激切 急切】前者指(言语)激烈而直率;后者指迫切、仓促。 【激剧 急剧】前者指激烈,多形容动作、言论或思想、精神;后者指迅速而剧烈,多形容动作或动荡不定的形势。
【及时 即时】前者是正赶上时候,不拖延的意思;后者是“立即”的意思。 【机体 肌体】前者是生命个体的总称;后者指身体,比喻组织结构。 【坚苦 艰苦】前者指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后者指艰难困苦,运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韧 坚忍】前者形容坚固有韧性,刚强不屈;后者形容(在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检查 检察】前者指为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翻检查考(书籍、文件等);检讨。后者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简洁 简捷】前者侧重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指说话、行文;后者侧重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简便快捷,指行为、做法等。
【交代 交待】前者指:?把经手的事情移交给接替的人;?嘱咐;?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或把错误、罪行坦白出来。后者的意思除了同“交代”?外,还指完结。
【交纳 缴纳】前者是交付之意,指的是向政府部门或公共团体交付;后者指按照法定义务或法律文件的规定交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截止 截至】前者是到某个时候停止,不带时间宾语,但可说“截止到X月X日”,作谓语或定语;后者指到某个时候为止,一定带时间宾语,不作谓语或定语。
【接受 接收】前者指接纳承受,多用于抽象事物,侧重主观想法;后者指收取、吸收,可用于人和物,侧重客观行动。
【接合 结合】前者是连接,使合在一起,多用于具体的条形物或片状物;后者指人或事物之间形成紧密关系,特指结为夫妻,多用于较复杂或抽象的事物。 【界限 界线】前者指尽头处、限度;也指两种事物性质上的区别,用于抽象事物。后者指两个地区和范围分界的线,或不同事物的分界,用于具体事物。 【经心 精心】前者指着意,放在心上;后者指特别用心、细心。
K
【考查 考察】前者指依据一定标准考核检查;查考。对象一般是人的学识技能或历史文献。后者指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研究来了解事物的真相或问题,对象大多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也可以是人的全面情况,如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等。
【扣压 扣押】前者指把文件、卷宗等书面材料扣留下来,压着不办;后者指依法拘禁犯罪嫌疑人或强行留置可疑 物品。
【苦楚 苦处】前者是痛苦的意思,多指生活上爱折磨;后者指所受的痛苦。 【宽敞 宽畅】前者是宽阔、敞亮之意;后者指心情开朗舒畅。 【宽待 宽贷】前者是宽大对待,对象为俘虏和投诚人员;后者是宽容、饶恕,对象为罪犯。
【宽洪 宽宏】洪:洪亮,指嗓音;宏:大,指度量。
【旷废 旷费】前者指耽误、荒废;后者指浪费。
L
【里程 历程】前者指路程,发展的过程;后者指经历的过程。 【力行 厉行】力:努力,尽力;厉:严格。
【利害 厉害】前者为名词,利益和损害;后者是形容词,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连接 联结】前者意思是(事物)互相衔接;使连接。后者意思是结合(在一起)。 【寥寥 了了】前者指稀少;后者指明白、清楚、懂得。
【邻近 临近】前者指靠近,附近(空间上接近);后者可用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二者有时通用,如“邻近(临近)太湖的一个村庄”。
【留传 流传】前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仅表时间上的沿袭,与之搭配的为具体物品,如房产、秘方等;后者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流失 流逝】流失:?自然资源或人工产品白白地流走或消失;?比喻人员的离开。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通常用来指时间。
M
【曼延 漫延 蔓延】曼延: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漫延:同“曼延”,侧重面积广,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蔓延:像蔓草那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火势蔓延”。
【勉力 勉励】前者有努力、尽力之意,形容词,常修饰动词;后者有劝人努力、鼓励别人之意,动词。
【牟取 谋取】前者指贪取,贬义词,侧重于用不正当手段捞取名利;后者是设法取得,中性词,适用范围比“牟取”广。
N
【赧然 赧颜】前者指难为情;后者指因害羞而脸红。
【拟订 拟定】前者是草拟、起草,侧重指过程(从无到有的创制),不强调最后的确定;后者是起草制定,揣测断定,侧重指过程结束,即草拟好。 【年青 年轻】前者指处于青少年时期有青春活力的,常用来形容青年人生机勃勃,富于旺盛的活力;后者除“年青”义外,还表比较起来年龄小,无明确的年龄界限。
P
【排除 排出】前者指去除、除掉,侧重于消除,不强调具体方式,用于抽象事物;后者指使出去,不保留,侧重于由内向外排走,用于具体事物。 【片段 片断】前者是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部分,多指文章;后者主要表示事物中的一点、一个画面或场景,不要求完整,多指生活经历。 【品味 品位】前者作动词时,意思是品尝或玩味;作名词时,着重指物品味道、风味优劣、质量特色等。后者是名词,原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现引申为对艺术品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Q
【乞求 祈求 企求】乞求:请求给予,含可怜的意昧;祈求:恳切地希望或
请求;企求:希望得到。
【其间 期间】前者是其中的意思,可指处所,也可指一段时间,一般不受其他词语修饰;可作插入语,可单用。后者指某个时期里面,特指该段时间,不单用。
【启动 起动】前者指开始工作;后者指离开原来位置。
【启用 起用】前者是开始使用,对象主要是印章、设备等客观物品;后者指重新任用退、免职人员,也漫指提拔任用,对象是人。
【启事 启示】前者指为说明某事而采用登报或张贴等方式公开发表的文字。启:陈述、说明,事;事情,事物。后者是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另有动词用法,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启:启发、开导;示:使人知道。 【墙脚 墙角】前者指墙根,喻基础;后者指两墙相接而成的角。 【清静 清净】前者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后者指没有外来事情打扰。 【情景 情境】前者是某个场合的情形与景象,多指具体场合或一时一地的情状;后者是境况,所指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
【情谊 情意 情义】情谊: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侧重于友谊;情意:对人的感情,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情义: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
【驱除 祛除】前者指赶走、除掉(寂寞、偏见、烦闷、毒虫猛兽等);后者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
【权利 权力】前者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跟“义务”相对,侧重于“利”,指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是广大公民和集体中的成员都具有的;后者指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或个人、机构在职责范围的支配力量。 【权术 权数】前者指权谋、手段,多含贬义;后者指应变的机智。
R
【溶化 熔化 融化】溶化:?化学用语,指固体溶解;?冰雪等变成水。熔化:物理用语,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为液体,也叫熔解、熔融。融化:同“溶化”?。
【熔合 融合 融和】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固态金属熔化后合为一体;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和:和暖(天气融和);融洽、和谐。
S
【神志 神智】前者指知觉和理智;后者指精神智慧。
【审查 审察】前者指仔细检查核对,侧重于计划、提案、著作、个人资历等是否正确妥当;后者指详细、周密地验看检查,侧重于考察、观察,多用于环境、相貌、技法等。
【审订 审定】前者指审阅订正,侧重于修改订正,不包括最后的确定;后者指认真审查并作出决定或定论,侧重于决定,强调最后的确定。 【圣地 胜地】前者指只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后者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古迹。 【十足 实足】前者是纯净的,十分充足之意,侧重于成分纯,特别充分,常跟信心、干劲、风头、奴性,神气、理由等词搭配,后者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丝毫虚假成分在内的意思,侧重于没有虚假,常跟年龄、分量及数目搭配。 【实物 什物】前者指实际应用或真实的东西;后者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实行 施行】前者是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后者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
【实验 试验】前者指为检验某种理论、假说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重在实地验证;后者指为察看某种结果或事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重在试探观察。
【收益 受益】二者含义相通,都指得到好处,受到利益,但观察角度不同,甲使乙受益,乙便得到收益。“受益匪浅”是比较固定的习惯搭配,一般不说“收益匪浅”。
【受奖 授奖】前者是得到奖励;后者是颁发奖金、奖品和奖状。 【受权 授权】前者指接受国家或上级授予的权力处理某事;后者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代为执行。另:受命——接受命令或任务;授命——献出生命;下命令(多指某些国家元首下命令)。
【熟习 熟悉】前者指对业务或技术热练掌握,对象一般为学问、技术、技能、语言知识等;后者指知道得很清楚、详细,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包括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
【竖立 树立】前者多用于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旗杆、支架、高楼大厦等;后者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如榜样、旗帜、理想、信心、风气等。
T
【停止 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不再实行,宾语一般是动词;后者指因受阻而滞留,不能顺利地发展,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社会、生产、文化、学术、艺术、历史等,只能带补语,不能带宾语。
【统率 统帅】前者只能作动词用,意思是统辖率领;后者作名词用时,指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作动词用时,意思是统辖率领部队。
【同一 统一】前者指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一致、统一。后者指部分连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突现 凸现 凸显】突现:强调突然、时间,施动性强,主动出现;凸现:强调高于周围的,突出,侧重形态,被动性强,隐约表现;凸显:凸出显露,形迹明显,事物轮廓分明,
透明度大,与“凸现”比,效果程度不同。
【推托 推脱】前者指借故拒绝或推让,一般跟推托的理由搭配,侧重拒绝的行为;后者指推卸、开脱责任,多与责任、错误搭配,侧重拒绝的结果。 【蜕化 退化】前者指昆虫、爬行动物脱皮,比喻品质变坏,腐化堕落,侧重表示本质由好变坏,只用于人;后者指生物的种类或某器官逐渐变小,机能衰退,甚至完全消失,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的衰退。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W
【违反 违犯】前者是不符合法规、规章等,程度轻;后者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程度重。
【委曲 委屈】前者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曲调、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的,曲折;?曲意迁就,暂时忍让。后者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侮辱 污辱】前者使受损害,蒙受耻辱(人格、名誉),一般是当面的;后者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可指背后的。
X
【下泻 下泄】前者指腹泻,也指(水流)往下流,如“下泻不畅”“汇率下泻”等;后者指(水流)往下流或排泄。
【想往 向往】前者指希望,仰慕、思慕,后面常跟动词短语;后者指因热爱羡慕某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面常跟名词或名词短语。 【消失 消逝 消释】“消失”表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的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要用“消逝”。“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失、解除,还有消融的意思。
【心律 心率】律:节律;率:频率。
【心酸 辛酸】前者侧重指内心悲痛;后者多比喻生活经历艰难、痛苦,形容词。
【形迹 行迹】前者为举动和神色,着重指人的迹象、神情;后者为行动的踪迹,着重指去过的地方、路线等,中性词。
【须要 需要】前者是一定要,语义重;后者是应该有,语义轻。 【选集 选辑】前者指选录一人或多人的著作而成的集子,多作书名;后者指挑选并辑录,也指选辑成的书,多作书名,如《文史资料选辑》。 【学力 学历】力:能力,程度;历:经历。
Y
【淹没 湮没】前者指(大水)漫过、盖过;后者指埋没,词义较抽象,常与人才搭配。
【严正 严整】前者指严肃正当,常跟态度、立场、声明等词语搭配;后者指严肃整齐,多用于队伍,也指管理或书画布局严谨。
【一经 已经】前者表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后者表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一来 以来】前者指这样一做;后者表时间。
【异议 疑义】前者是不同的意见或议论;后者是令人怀疑的含义或道理。 【以至 以致】前者指程序、范围上延伸;上文情况的结果。后者用于下半句开头,表下文是上文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义气 意气】前者是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后者是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隐讳 隐晦】前者指有所顾忌,不愿说出,动词,侧重主观意图;后者是含义曲折不明显,一般指表达不清楚,侧重客观效果。
【盈利 营利】前者是取得利益,赚钱,中性词;后者是片面地甚至非法地追求利润,含贬义。
【幽美 优美】前者指幽静秀美,一般用来描写自然景物,使用范围窄;后者指美妙、美好,可用于自然景物,也可用于姿态、文学艺术等方面,使用范围广。
【优雅 幽雅】前者侧重于优美,可形容音乐、姿态、行为举止、处所等,适用范围大;后者侧重于幽静,一般仅形容景致、环境,适用范围小。 【幽远 悠远】前者是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后者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
Z
【增殖 增值】前者是增生、繁殖之意(殖:繁殖,指动植物产生新个体);后者是资产增加价值。
【侦察 侦查】前者是为查清敌情、地形和其他有关作战情况而采取的行动,是军事术语;后者指公安、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为了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而依法进行调查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措施,是司法术语,用于案件侦破方面。
【正规 正轨】前者为形容词,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后者为名词,正常的发展道路,故“走上正轨”不能写作“走上正规”。 【支使 指使】前者是命令人做事;后者是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志哀 致哀】前者指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侧重纪念性;后者指到现场向死者及家属表示哀悼。
【制订 制定】前者是创制、拟订,其对象可以是方针、法律、方案,条例等,侧重于事先商讨订立,尚未形成定案;后者是规定、确定,其对象常为重大的纲领、方针、政策、法律、
法令、路线、章程,也可以是学习计划、比赛规则等,侧重在确定,不轻易变
动。
【制服(伏) 治服】前者指用强力压制使驯服;后者指兴修水利、改造山河。 【质疑 置疑】前者是提出疑问,质问;后者指怀疑,多用于否定,有辩论、申辩之意。
【中止 终止】中:中间;终:全部、最后。
【专程 专诚】前者是专为某事到某地;后者指特地(表示非顺便)。 【作客 做客】前者是寄居在别处之意,书面语;后者是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范文二:容易用错的70组近义词
容易用错的70组近义词
1(暴发 / 爆发 二者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使用范围不一样。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如“暴发户”;?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暴发瘟疫”。
爆发:?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爆发”;?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运动、力量、情绪等,如“爆发战争”“爆发政变”“怒火终于爆发了”“爆发力”等。
2(本 / 该 作为指示代词,“本”一般指说话人自己方面,如“本校”指说写者自己所在的学校,“本书”指说写者自己的书,“本国”指说写者自己的国家。“该”是旧时公文用语,指上文说过的人或物,如老师向用人单位介绍一名学生,可以说“该生??”。应当注意:
?“本”所限制的名词或者是“本”所指的人或物的所在,如“本市”“本单位”“本世纪”;或者是由“本”所指的人或物主管、制作,如“本书”“本文”“本法规”;或者是“本”所指的人或物的身份、属性,如“本人”“本官”。“本病”“本习惯”“本脾气”等一般不说。
?“该”一般不用于修饰时间名词、专有名词,如不说“该日”“该《新华字典》”;“该”也不能用于指代多数。下面例句中的“该”就使用不当:
*2月20日,河南的三家大报体育版,都刊发了新华社2月19日的一则电讯,报道了国家女篮新教练班子走马上任,该报在刊载新教练班子中,均有“54岁的女将军姜天宝”。
?“本”和“该”不要混用。下面例句中的“本词典”“本版”应该换成“该词典”“该版”:
*《牛津英语词典》是著名的《牛津英语大词典》的节缩本。本词典初版于1933年,本版为第三版。
3(必须 / 必需 “必须”是副词,多用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性的词或短语。例如:“时间到了,我们必须马上出发。”“明天你必须早点来。”它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或“不必”。
“必需”是动词,多用在名词性的词或短语前面。例如:“房间中只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用品。”“必需”常和“所”“的”连用,例如:“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4(标明 / 表明 “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使人知道某事,“标”即“标记”的意思,如:“着重号用来标明句中需要强调的地方。”“表明”指表示清楚、显露,多用来指某种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感情、态度、决心等)显露出来,如:“这件事表明我们的制度还很不完善。”
5(不只 / 不止 “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表示除所说的外,还有进一步的情况,表述的是语意上的递进,其后要有与之呼应的“而且”“并且”“还”等词语。例如:“他们现在不只不愁吃穿,而且还比较富裕。”“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大坝拦截的河水不只能灌溉农田,也能用来发电。”“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大笑不止”“叫好不止”“血流不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不止一次”“不止九十岁”“不止百人”“受欢迎的,不止这种童话”。
6(灿然 / 粲然 “灿然”和“粲然”都有“明亮”的意思,表示这一意思
的时候可以通用,但“粲然”有书面色彩。另外,“粲然”还有两个意思:一是表显著明白。例如:“用心良苦粲然可见”“是非曲直粲然分明”。二是形容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例如:“粲然一笑”。“灿然”没有这两个意思。
7(斥责 / 叱责 二者都指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由于所含的语素不同,二者也稍有区别:“叱责”强调大声叱呵,强调声音大,“斥责”没有这个意思。
8(词典 / 辞典 在现代汉语中,“词”指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相当于英文的word,“辞”指言语、文辞等大于词的语言单位。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只收词的工具书用“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收释比词大的语言单位的工具书用“辞典”,如各种文学鉴赏辞典;二者兼收的,视二者所占比重而定,以词为主的,用“词典”,以辞为主的,用“辞典”;在一般叙述,不确指的时候,如概括性地说“语文cí典”“知识cí典”,用“辞典”。
(窜改 / 篡改 “窜改”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9
章、古书等。如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书上有些比较可靠的民间歌谣,虽然不多,但很可贵。因为它是第一手的资料,不是经过窜改的。”“篡改”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如巴金《“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
10(带 / 戴 “带”指随身拿着、携带,“戴”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作为单音词,“带”和“戴”还是容易区分的,例如:“你带校徽了吗,带了就把它戴上。”
难以区别的是由它们构成的相关的合成词,例如“佩带”和“佩戴”。一般说来,“佩带”指把枪、刀、剑等武器插或挂在腰部,如“进出王宫不许佩带武器”;而“佩戴”则只表示把徽章、符号等挂在胸、臂、肩等部位。“感恩戴德”“爱戴”中的“戴”是“拥护、尊敬”之义,不能写成“带”。
11(的 / 地 / 得 有人说结构助词“的”“地”“得”现在可以混用了,可以都写成“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的”“地”“得”在说话的时候,是一样的,都读为轻声的de。“的”“地”“得”的区分是书面上的。例如:“这是一次愉快的会见。”“他愉快地会见了外国客人。”“会见进行得很愉快。”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的”“地”“得”将定语、状语、补语区分开来,在书面上分别是三种语法成分的标志,有利于我们迅速、清楚地读懂意思。所以,区分“的”“地”“得”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应该继续这样做。
这三个词一般还是好区分的,只有个别时候容易混淆。例如在“进行了热烈de讨论”中应当用“的”还是用“地”,应当用“的”。因为“进行”是句子的谓语动词,后面的“讨论”是宾语中心,“热烈”是用来修饰“讨论”这个中心语的,是定语,所以应当用“的”。在“他们热烈de讨论了这个问题”中,“讨论”是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的“热烈”是修饰谓语动词“讨论”的,是状语,这里的de应当用“地”。
12(登陆 / 登录 “登陆”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从水域登上陆地”。例如:“部队已经登陆了”“台风明天早晨登陆”。现在“登陆”也比喻商品等打入某地市场。例如:“这款新式服装已经在北京登陆。”“登录”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登记”。例如:“登录作者姓名”“登录患者住址”。二是指在电脑应用中进入要访问的站点。例如:“欢迎登录中央电视台网站。”“如果想了解详细情况,请登录我们的网站。”应当注意,不要把“登录网站”中的“登录”写成“登陆”。
13(度 / 渡 “度”“渡”只是在“过”这个义项上不容易分辨。一般说来,“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假”“度日如年”“虚度年华”“虚度光阴”“欢度春节”;“渡”的对象是空间,尤其是江河湖海等水域,如“远渡重洋”“横渡长江”“渡过黄河”。另外,“过渡期”“渡过难关”用“渡”不用“度”,僧尼劝人出家的“度人”“剃度”“超度”“普度众生”用“度”不用“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慈航普度”,虽然有“航”,习惯上仍然用“度”不用“渡”。
14(对 / 对于 二者作介词时,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物,一般说来,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如“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对”的用途更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例如“对孩子负责”“他对我挤挤眼”“他对领导很恭敬”中的“对”,表示“向”“朝”“对待”,不能换成“对于”。
15(而后 / 尔后 从意思上说,“而后”主要指“然后”,强调在某事或某种情况之后,例如:“确有把握而后行动。”“先作一个详细的计划,而后逐步施行。”“先想出几个人物,而后再构思他们的故事。”
“尔后”是“从此以后”的意思,强调从某一定指事件或情况以后。“尔后”中的“尔”表“这、这样”。“尔后”可以作定语,例如:“尔后的行动,要听他指挥。”“尔后的变化更令人目不暇接。”“而后”不能作定语,以上两例中的“尔后”都不能用“而后”替换。
“尔后”可以单用,例如:“尔后,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尔后,这里再也不怕夏天的洪水了。”“而后”不能单用,以上两例中的“尔后”都不能用“而后”来替换。
(法制 / 法治 “法制”表“法律制度”,而“法治”表“根据法律来治16
理”,跟“人治”相对。“法制社会”是说“有法律制度的社会”;“法治社会”则指不是“人治”的社会,而是“依法来进行治理的社会”。“法制观念”是指“遵守法律的意识”;“法治观念”则指“不是依据长官意志,而是依据法律来进行治理”的观念。
17(反映 / 反应 “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例如:“这件事反映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把情况告诉有关的人或部门,例如:“有意见要及时向领导反映。”
“反应”的用法也可归纳为两种:?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例如:“你这样骂他,他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她怀孕了,反应很强烈。”?化学反应,例如:“原子反应堆”“这两种物质放在一起会慢慢起反应的。”
18(分 / 份 “分”(fēn)做量词时表示整体(10份)中占的数量。例如:“七分成绩,三分缺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谋一分私利,对人民就减少一分感情”。“份”(fan)作量词时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例如:“共五份”“每人一份”“俩份材料”“三份午餐”。
19(分辨 / 分辩 “分辨”是区分、辨别的意思,例如:“要学会分辨麦子和韭菜。”“分辨是非的能力要逐步提高。”“自己要慢慢学会分辨好人跟坏人。”“分辩”是指辩白,是“为了消除误会或者回答别人的指责而说明事实真相”。例如:“不能光让你批评别人,也要让别人分辩。”“经过他的分辩,大伙儿才知道了事情的真实经过。”
20(工夫 / 功夫 “工夫”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指时间,如“学雕刻很费工夫”“他整天忙,没工夫玩儿”;?某些方言里指时候,如:“我上学那
工夫,学校里还没有课桌哪~”“功夫”指:?本领、造诣,如“他的字很有功夫”;?武功,如“功夫片”“中国功夫”。这两种用法的“功夫”不能写作“工夫”。
“功夫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语句中,一般用“功夫”。
21(勾通 / 沟通 “勾通”指勾结串通。例如“内外勾通,侵吞公款”。“沟通”表示使彼此相通。例如“沟通南北”“沟通信息”“沟通感情”。“沟通”是中性的,“勾通”是贬义的;“沟通”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勾通”只用于人。
22(国是 / 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事、国策,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多用于书面语中,有庄重、严肃的风格色彩,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如:“国是如此,丈夫何以家为~”(《老残游记》十二回)“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它的使用范围比“国是”广,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用,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如:“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红楼梦》十八回)“关心国事”,也可以作定语,如“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
23(合龙 / 合拢 “合龙”指“两端同时施工的桥梁或堤坝等工程,最后在中间接合”。例如:“大坝今天合龙”“大桥胜利合龙”。“合拢(lǒn,)”有两个意思,一是闭上、合上,例如“两眼合拢”“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二是收拢、聚合,例如“双手合拢”“几股人流合拢到一起”。“合龙”仅用于堤坝等工程,“合拢”可用于各种事物。
24(宏大 / 洪大 “宏大”用来指规模、气魄等巨大、宏伟,例如:“新建的博物馆巍峨高耸,气势宏大。”“这一规划高瞻远瞩,气魄宏大。”“洪大”用来指水势、声音等。例如:“水势洪大”“怒潮洪大”“鼓乐声洪大”。
(化妆 / 化装 “化妆”是指美容,用化妆品来修饰面部。“化装”是指25
为了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而修饰容貌。“化装”不仅指面部,还包括形体。
另外,“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没有。例如,可以说“他化装成农民,躲过了敌人的盘查”,但不能说“他化妆成农民,躲过了敌人的盘查”。
如果是指修饰面部的工作室,要写成“化妆间”;如果是给演员进行全身装扮的工作室,则应当写成“化装间”。同样,只管修饰面部的师傅,应当称为“化妆师”;如果是装扮全身、帮助演员扮成某个角色的剧组工作人员,则应当称为“化装师”。
26(环球 / 寰球 “环球”有两个意思,一是环绕地球,例如“环球飞行”。二是全地球、全世界,例如“环球经济现状”。“寰球”跟“环球”的第二个意思相同,只是具有书面语色彩。
27(会合 / 汇合 二者都表示聚集,但“会合”指人、队伍,如:“明天我们在哪里会合,”“两支队伍会合后继续前进。”“汇合”指水流、气流等,例如“千万条小河的水汇合成了大海”。
28(简洁 / 简捷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洁”和“捷”上,“简洁”侧重指“干净整洁、不啰唆、不拖泥带水”,指说话或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他的文笔很简洁”。“简捷”侧重指快捷,有两个用法:?简便快捷,如“这种做法倒是够简捷的,只是不知效果如何”“他发明了一种更简捷的操作方法”;?直截了当。
29(俭省 / 减省 “俭省”是形容词,意思是节俭,不浪费财物,例如:“过日子很俭省”“俭省度日”。“减省”是动词,意思是减少、节省,例如“减省手续”“减省开支”。
30(截止 / 截至 “截止”表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表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从用法上说,两者有明显区别。“截至”后面要带时间词语。例如“截至目前”“截至昨天”“截至5月13日”“截至本月底”。“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截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例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售票将在本月底截止”。因此,可以说“截至目前”,不能说“截止目前”。但是,可以说“截止到目前”,因为“截止到”相当于“截至”。
另外,可以说“截止日期”。这种说法跟上面说的情况不同,“日期”不是宾语,这里的“截止”是定语,“日期”是中心语。
31(界限 / 界线 二者都能表示不同事物的分界,在这个义项上二者可以互换。不同之处是:“界限”还有“限度、尽头”之义,如“他的贪心仿佛没个界限”。“界线”还能表示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事物的边缘,如“河的这一边是我们的辖区,你们不要跨过这个界线”。
(经心 / 精心 “经”是用、通过的意思,“经心”是动宾式合成词,是32
在意、留心、用心的意思,如“漫不经心”“做事不经心”。“经心”的侧重点是“留意”“放在心上”。
“精”是“细”的意思,“精心”是偏正式合成词,是细心、特别用心的意思。“精心”经常用在动词前面起修饰作用,如“精心制作”“精心治疗”“精心培育”“精心护理”。
33(聚积 / 聚集 “聚积”读jùjī,“聚集”读jùjí。二者都有“凑、集”的意思,但“聚积”的侧重点是积累,指一点一点、由少到多地积攒,如“多年来,他聚积了大量钱财”;“聚集”的侧重点是集合、集中,指由分散到集中,如“场上聚集了很多人”。
34(考查 / 考察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例如:“考查干部的工作成绩”“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察”指实地观察了解。例如:“考察国外水利工程”“考察环保产业现状”。两者的目的和对象都不相同。
35(扣押 / 扣压 “扣押”指拘留、拘系,对象可以是人或物。“扣压”指扣留下来不予办理,对象多是信件、材料。
36(类同 / 雷同 “类同”是指两个或若干事物大致相同。例如:“类同的产品放在一起。”“雷同”指的是不该类似而类似,含有贬义。例如:“这些小说情节雷同,不受读者欢迎。”“类同”则不含贬义,是中性的。
37(摹本 / 模本 “摹本”是指临摹或翻刻的书画。例如:“这不是真迹,是后人的摹本。”“模本”指供临摹用的书画的底本。例如:“临摹之前,要仔细观察模本,做到心中有数。”“摹本”跟“模本”的意思恰好相对立。
38(牟取 / 谋取 “牟取”指设法得到(名利)。例如:“这些商贩非法牟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牟取”的对象仅限于名或利,而且含有贬义色彩。“谋取”不含有贬义,是中性词语。“谋取”的对象比较宽泛,可以是名或利,也可以是其他内容。例如:“他努力为当地人民谋取幸福的前景。”
39(譬喻 / 比喻 在现代汉语中,“譬喻”跟“比喻”的意思一样,都是指“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在文言作品中,“譬喻”还有劝喻的意思。例如《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中说:“叔公丘大胜,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
40(片段 / 片断 “片段”指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生活、经历等),例如:“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从小说中选择两个片段。”
“片断”也有这个意思。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表示这个意思时“片段”
是主条,所以最好用“片段”。另外,“片断”还有“零碎,不完整”的意思,例如“片断记忆”“片断经验”。
41(品位 / 品味 “品位”是名词。“品”指等级,“位”指位置,“品位”是个联合式合成词。“品位”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两个:?指官吏的品级,即官吏在官阶上的位置,这个用法现在不常见;?指物品的质量、艺术作品达到的水平,如“高品位矿石”。
“品味”可以作动词和名词。“品”指辨别好坏,“味”指味道、滋味,“品味”是动宾式合成词。“品味”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三种:?品尝,如“他呷了一口酒,细细品味”;?体会、玩味,如“他反复诵读这几句诗,慢慢品味”;?鉴赏力、审美力、风格(英文中的tɑst,),如“他的朋友都是很有品味的”。
42(启用 / 起用 “启用”是说“开始使用”。例如:“新建的火车站已于昨日启用。”“今天开始启用新的公章。”“起用”指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免职的人员,也泛指提拔任用人员。例如:“起用有经验的退休人员是个办法。”“要大胆起用年轻干部。”“启用”的对象是物,“起用”的对象是人。
43(气 / 汽 “气”“汽”都可以指气体,但所指气体有自然状态与非自然状态之别。“气”指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如空气、氧气、煤气等,它们在自然状态下都是气体形态,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变成液态或固态。“汽”则指非自然状态下的气体,即液体或固体受热后变成的气体,如“窗户上蒙着厚厚的水汽”。“汽车、汽船、汽艇、汽灯、汽笛、汽缸、汽碾”中的“汽”都与蒸汽有关。
“气锤”指利用压缩空气带动锤头的锻锤,“汽锤”则指利用蒸汽产生动力的锻锤。
“气轮机”是利用高压的燃烧气体推动叶轮转动,“汽轮机”则是利用高压蒸汽推动叶轮转动。
44(墙角 / 墙脚 “墙角”指方向不同的两面墙相交接而形成的角,也指墙角所在的地方。“墙脚”是指墙的下面接近地面的部分,也叫“墙根”,可用来比喻某种起基础作用的人或事物。
“挖墙脚”是比喻从基础上破坏或拆台。例如:“我们不能暗中拉走人家的业务骨干,挖人家墙脚。”“现在撤资,不等于挖墙脚吗,”应当注意,“挖墙脚”不能写成“挖墙角”。
45(去除 / 祛除 “去除”是指除去、除掉。例如“去除污渍”“去除顾虑”。“祛(qū)除”指除去、除掉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例如“祛除腰肌劳损”“祛除忧郁”“祛除晦气”。
46(权力 / 权利 “权力”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例如“国家权力”“权力机关”。二是指个人或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权,例如“法院才具有审判的权力”“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例如:“要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
47(融化 / 溶化 / 熔化 “融化”一般指冰雪变成水,还用于一些比喻用法,如“我整个的身心都融化在那醉人的乐曲中”。
“溶化”指糖、盐等固体物质均匀分布在某种液体中成为溶液,如“把白糖放在水中,让它溶化”。
“熔化”指固体物质加热后变成液体,如“再硬的铁也会熔化”。
48(申明 / 声明 “申明”是动词,表示郑重说明,往往含有解释或辩白的意思。例如“申明自己的理由”“申明我方立场”。
“声明”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作动词时用来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公开宣布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等。例如:“我国政府严正声明”“声明该团体的主张”“有关单位已声明作废”。“声明”有时也用于个人的公开表态。例如:“我声明,对这件事情,我事先是完全不知道的。”“声明”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例如:“刚发表的联合声明”“他们的声明已经登了出来”“关于外交事务的声明”。
就作动词而言,“申明”侧重“郑重说明”,“声明”则侧重“公开表明”。
49(审订 / 审定 “审订”指审阅修订,例如“审订书稿”。“审定”指审查决定,例如“审定计划”。“审订”侧重于修改、订正,不强调最后确定;“审定”强调最后决定。
50(施行 / 实行 “施行”有两种用法。?相当于“实施”“执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发生效力,例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指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例如:“医生决定给他施行心脏搭桥手术。”“实行”是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这个计划难以实行”“要想强国必须实行改革”。
51(实验 / 试验 “实验”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实际验证活动,多用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相关的词有“实验室”“实验员”“实验课”。“试验”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进行的测试、检验,相关的词有“试验田”“试验品”。
52(书写 / 抒写 “书写”指写,例如“书写工整”“书写规范”。“抒写”指抒发描写,例如:“他尽情抒写了此时此刻的情怀。”“书写”侧重指用笔写的具体动作,搭配对象多是看得见的事物,如文字、文稿、条幅、标语、牌匾等。“抒写”侧重指抒发和描写,搭配对象多是抽象的感情、感受,如情怀、感想、豪情、壮志等。
53(通信 / 通讯 狭义的“通信”就是通过书信交流信息,所以机关、部队担任传递公文信件的人叫“通信员”。写信时信封上所写的地址叫“通信地址”。广义的“通信”指沟通、交流信息。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如“通信卫星”“通信电缆”“通信枢纽”“数字通信”等。部队上有一个兵种,就是“通信兵”。
“通讯”有两个意思:?利用电码传递信息;?一种详细而生动地报道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报社、通讯社、电台邀请的为他们提供消息的非专业人员叫“通讯员”。
54(危害 / 为害 “危害”作动词时表示严重损害、破坏。例如“吸烟危害健康”。作名词时表示“造成的灾害”。例如“台风的危害可不小”。“为害”只作动词,表示造成祸害和损害。例如“为害一方”。
“危害”是联合式合成词,侧重于使受破坏、危及。“为害”是动宾式合成词,侧重于造成损害。
55(为(wai) / 为了 “为了”表示某种目的,例如:“为了把山里的农产品运出去,必须赶快把路修好。”“为了做好工作,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为(wai)”的用法比“为了”多。常见的有:?表“给、替”,引入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公务员要为民服务。”“明天开始为山区送电。”?表原因,相当“因为”,例如:“人们都为取得决赛权而高兴。”
56(违反 / 违犯 “违反”侧重于“不符合”,指与既定的法规等不一致;“违犯”侧重于不遵守、触犯,语意较重。“违反”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法规,也可用于一般的规章制度;“违犯”适用范围较窄,一般多用于党纪国法、政策
法令等重大方面。
57(无上 / 无尚 应该写“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还是写“人民教师无尚光荣”呢,
“无上”和“无尚”音义完全相同,是一组异形词,意思是最高、没有超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只收“无上”,不收“无尚”。所以,建议采用“无上”这一词形,写成“无上光荣”。
58(无须 / 无需 “无须”跟“无需”都有“不用”的意思。但两者也有区别。
“无须”是副词,“无需”是动词。“无须”还有“不必”的意思,例如:“无须害怕”“无须过虑”“无须操心”。“无需”还有“不需要”的意思,例如:“无需耍手腕”“无需费大力气”“无需先期投入”。所以,当表达的语意侧重“不必”时,用“无须”;侧重“不需要”时,用“无需”。
(相 / 象 / 像 “相”常用来指人的外貌或姿势、样子。例如:“吃相”59
“福相”“亮相”“面相”“站相”“长相”“装相”“坐相”“可怜相”“狼狈相”。“相”指物体时,多表比较具体的外观。例如:“月相”“星相”“食相(指日食、月食的情况)”“照相”“照相机”。
“象”不用于表人的外貌或姿势、样子,一般指比较宏观、抽象的事物。例如:“表象”“幻象”“迹象”“景象”“气象”“天象”“现象”“意象”“印象”“万象更新”。
“像”则指对外观模拟的作品。例如“画像”是对人外观的模拟作品,再如“录像”“人像”“摄像”“神像”“塑像”“图像”“肖像”“绣像”“影像”。
60(萧萧 / 潇潇 “萧萧”是拟声词,用来模拟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的声响。“潇潇”是形容词,形容雨急风骤的样子或小雨飘落的样子。“潇潇”总是跟雨水有关,“萧萧”总是跟声音有关。例如:“马鸣萧萧”“竹林萧萧”“风雨潇潇”“秋雨潇潇”。
61(压 / 轧 应该写“被汽车压了”还是写“被汽车轧了”呢,应该写“被汽车轧了”。
“压”(yā)指从上往下施加重力、压制、抑制。以下词语中要用“压”:“压场(chǎng)”“压担子”“压低”“压价”“压惊”“压境”“压垮”“压力”。
“轧”(yà)指滚压或排挤。下面的词语要用“轧”:“轧场(cháng)”“轧棉花”“倾轧”。
“压”在多数情况下读yā,只是在“压板(跷跷板)、压根儿、压马路”中读yà。
62(淹没 / 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例如:“小村子被洪水淹没了。”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例如:“风雨声淹没了他的呼救声。”
“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如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但没有人请他作自传赚钱,所以姓氏也就湮没了。”“湮没无闻”不能写成“淹没无闻”。
63(一齐 / 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如:“学生们一齐站起来。”“他们一齐喊‘再见啦~’”“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一同,如“我跟你一起去”,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同一个处所,如“我们住在一起”。
64(以至 / 以致 “以至”表示沿着前面说的意思,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继续向前推进一步,有“甚至”的意思。例如:“一遍不懂,就看两
遍、三遍以至更多遍。”“制定计划不光要考虑到今年,还要考虑到明年、后年以至10年、20年后的情况。”“考察应当不止于一个村庄,可考察几个、十几个以至数十个。”
有时,人们也说“以至于”,意思跟“以至”相同。例如:“向下挖了三尺、五尺以至于十几尺,也没找到水。”
“以致”则表示由于前面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不好的结果。例如:“他打球时用力过猛,以致把韧带拉伤了。”“有的干部工作作风粗疏,不深入调查研究,喜好凭主观判断制定工作计划,以致计划脱离实际,造成重大损失。”
“以至”有时也表某种“结果”,但这种“结果”跟“以致”所表示的“不好”的结果很不一样。这种“结果”是由于时间的延长、数量的增加、程度的加深、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等引发的。实际上,是对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变化达到某种程度的一种外化、形象的反映,也是对某种程度的进一步强调。例如:“他用心写生,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也不理会。”“形势发展十分迅速,以至很多人感到惊奇。”
总的说,“以至”是强调程度深,紧跟的话语或者说明“深”到什么地步,或者交代因为“深”而导致的某种结果;“以致”是强调原因,指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了不好(或不如意)的结果。
65(原形 / 原型 “形”是形状、形体、面貌,“原形”就是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如:“妖怪终于现出了原形。”“经过一番清理,这些出土的瓶瓶罐罐终于现出了原形。”“型”是模型、样式,“原型”就是原来的模型,特指文学、影视作品塑造人物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如:“听说她就是阿诗玛的原型。”
66(增值 / 增殖 “增值”是经济方面的词语,指增加价值。例如:“原料变为产品才能增值。”“这类收藏品正在增值。”“本市的房地产一直在增值。”“增殖”多用于生物方面,表示增生或繁殖的意思。例如:“这片草原上的牛羊迅速增殖。”
67(侦查 / 侦察 “侦查”指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为了侦破案件而进行调查,如“立案侦查”“侦查走私案”等。“侦察”一般用在军事方面,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如“侦察兵”“侦察敌情”。
68(终身 / 终生 “终身”和“终生”都指人的一生,但意思各有侧重。“终身”多就生活、处事方面切身的事情而言,有时专指婚姻大事。例如:“终身受益”“终身受用”“终身大事”“终身之计”。“终生”多就事业而言。例如:“终生奋斗”“终生钻研”“终生写作”。
69(捉摸 / 琢磨 “捉摸”读zhuōmō,是猜测、预料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句,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
“琢磨”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uómó,一个是zuómo。读zhuómó时,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对玉器等的雕琢、打磨。例如:“这是用蓝田玉琢磨出的动物造型。”另一个意思是指对文章等的反复加工。例如:“文章初稿完成了,但有待琢磨提高。”读zuómo时,表示反复思索。例如:“对这个难题,他琢磨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70(作 / 做 “作”和“做”在许多方言里读音不同,但在普通话里读音相同,读音相同是“作”“做”难辨的原因之一。
表示下面两个意思,用“作”:?起,如“振作”“日出而作”“枪声大作”“作息时间”“发作”;?作品,如“著作”“习作”“杰作”“佳作”“力作”“成功之作”“游戏之作”。
表示下面三个意思,用“做”:?制造,如“做椅子”“做家具”“做衣服”“做布娃娃”;?用为,如“这个房间做卧室,那个房间做书房”“剩下的秸秆可以做肥料”“这些药瓶也可以做水杯”;?结成某种关系,如“做朋友”“做对头”“做亲戚”“做同事”。
表示“写”的意思,一般用“作”,如“作诗”“作曲”“作画”“作文”“作序”,也有人偶尔用“做”,把“作诗”写成“做诗”,这样不是很好,因为“作曲家”不宜写成“做曲家”,“作文”也不宜写成“做文”,所以最好统一用“作”。
表示“从事某种活动”“假装”“当作、作为、充当、担任”这几个意思,有时用“做”,有时用“作”,大体来说,“做”和“作”有两点区别:?“作”常常充当语素,构成其他合成词,如“认贼作父、以身作则、作废、作陪、作准”,而“做”多以单词的形式出现,如“做官、做老师、做媒人、做演员、做父母、做主人”;?“作”构成的词语书面语色彩浓,许多词语是由“作”构成的,如“作孽、作恶、作威作福、作茧自缚、自作自受、作态、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装聋作哑”,而“做”构成的词语口语色彩浓,如“做东、做活儿、做买卖、做生意、做梦、做礼拜、做生日、做鬼脸、做样子”。
范文三:容易混淆的近义词教学反思
容易混淆的近义词教学反思
庄浪县卧龙乡石山小学 苏安政 邮编:744605
近义词在教学应用上往往使我们觉得很难把握,学生认为只能靠运气。近义词辨析时,我们应首先注意阅读上下文,对容易混淆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进行比较、辨析,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表达效果更鲜明、更生动。
1、分辩 分辨 “分辩”是辩白解释消除别人的误会或者回答别人的指责而说明事实的真相。例如:“你不能连珠炮似的训斥别人,给人有分辩的机会。”“分辨”就是辨别、区分的意思。例如:“小学生要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2、考察 考查 “考察”是指实地观察、了解;“考查”是指用一定的衡量标准,查看并评定。例如:“上级领导来学校考察‘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上级领导来学校考查领导班子。”
3、片段 片断 “片段”是指在文章、戏剧、生活、经历等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片断”和“片段”的意思接近,但“片断”它含有零碎、不完整的意思。例如:“‘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妈妈写的她‘童年时代的片断记忆’很精彩。”
4、违犯 违反 “违犯”是指不遵守、触犯党纪国法、政策法令等重大方面的法律条文。适用范围较窄;“违反”是指不符合既定的法规以及本系统的规章制度。“违反”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例如:“王某违犯了《刑法》第x条被判刑了。”“小学生不能违反学校‘安全制度’。”
5、做 作 这两个词在普通话里读音相同。“做”有制造、用为、某种关系和干某种活的意思。例如:“我学会了做衣服。”、“这个房间可以做书房。”、“我可以和小丽做朋友了~”、“我做梦也想做演员。”;“作”有起、作品、写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例如;“农民叔叔都是日出而作。”、“这是我的佳作~”、“这首歌作词作曲是谁,”、“你不要装模作样,要以身作则。”
练一练 根据上面5对近义词,选择填空
1、局长()学校领导班子,还随便()了《图书角》的建设进度(考查 考察) 2、小学生不能()《小学生守则》,更不能()《刑法》。(违反 违犯) 3、他大声训斥,我没有()的机会。我以后要学会()是非。(分辩 分辨)
4、小花()梦想也想成为()曲家。(做 作)
5、老师给我们读了她童年时的()回忆,里面节选了《童年》的()。(片断 片段)
范文四:容易译错的句子
容易译错的句子
1. Do you have a family?
正确译文:你有孩子吗?
2.It"s a good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
就算是最好的父亲, 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儿子.
3.I have no opinion of that sort of man.
我对这类人很反感.
4.She put 5 dollars into my hand,"you have been a great man today." 她把5美圆塞到我手上说:"你今天表现得很好."
5.I was the youngest son, and the youngest but two.
我是最小的儿子, 但是我还有两个妹妹.
6.The picture flattered her.
她比较上照.
7.The country not agreeing with her, she returned to England. 她杂那个国家水土不服, 所以回到了英国.
8. He is a walking skeleton.
他很瘦.
9.The machine is in repair.
机器已经修好了.
10.He allowed the father to be overruled by the judge, and declared his own son guilty. 他让法官的职责战胜了父子的亲情,最终宣布儿子有罪.
11.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你在胡说八道.
12.You don"t begin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mean.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don"t begin :决不
13.They didn"t praise him slightly.
他们大大地表扬了他.
14.That"s all I want to hear.
我已经听够了.
15.I wish I could bring you to see my point.
你要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呢.
16.You really flatter me.
你让我受宠若惊.
17.He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有他没他结果完全不一样.
20.The monk is only not a dead man.
这个和尚虽然活着, 但跟死了差不多.
21.A surgeon made a cut in the patient"s stomach.
外科医生在病人胃部打了个洞.
22.You look darker after the holiday.
你看上去更健康了.
23.As luck would have it, he was caught by the teacher again. 不幸的是, 他又一次被老师逮个正着.
特. 24.She held the little boy by the right hand. 她抓着小男孩的右手.(这里"by" 与"with" 动作主语完全相反.) 25.Are you there? 26.If you think he is a good man, think again. 如果你认为他是好人,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27.She has blue eyes. 她长着双蓝眼睛. 28.That took his breath away. 他大惊失色. 29.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 两人成伴, 三人不欢. 30.The elevator girl reads between passengers. 开电梯的姑娘在没有乘客时看书. "between"="without":相同用法:She modeled between roles. 译成:她不演戏时去客串下模31.Students are still arriving. 学生还没有到齐. 32.I must not stay here and do nothing. 我不能什么都不做待在这儿. 33.They went away as wise as they came. 译文:他们一无所获. 34.I won’t do it to save my life. 译文:我死也不会做. 35.Nonsense, I don’t think his painting is any better than yours. 译文:胡说,我认为他的画比你好不到哪去. 36.Traditionally, Italian presidents have been seen and not heard. 译文:这个总统有名无权. 37.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译文:迟到总比丧命好. 38.You don’t want to do that. 译文:你不应该去做。 39.My grandfather is nearly ninety and in his second childhood. 译文:我祖父快90岁了,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来做. 40.Work once and work twice. 译文:一次得手, 再次不愁. 41.Rubber easily gives way to pressure. 译文:橡胶很容易变形.
范文五:容易错翻的句子
Do you have a family?
你有孩子吗?
It ’ s good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
就算是最好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
I have no opinion of that sort of man
我对这类人很反感
She put 5 dollars into my hand :you have been a great man today
她把 5美元塞到我手上说你今天表现的很好
I was the youngest son ,and the youngest but two
我是最小的儿子,但是我还有两个妹妹
The picture flattered her
她比较上照
The country not agreeing with her ,she returned to England 她在那个国家水土不服,所以回到了英国
She is a walking skeleton
她很瘦
The machine is in repair
机器已近修好了
He allowed the father to be overruled by the judge ,and declared his own son guilty
他让法官的职者战胜了父子的亲情,最终宣判儿子有罪
You don’ 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你在胡说八道
You don’ t begin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mean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吗
don ’ t begin :决不
That ’ s all I want to hear
我已近听够了
I wish I could bring you to see my point
我要怎么说你才能明白
You really flatter me
你让我受宠若惊
He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有他没他结果完全不一样(他起决定性作用) You cannot give him too much money
你给他再多的钱也不算多
The long exhausting trip proved too much 这次旅行旷日持久,我们都累倒了
The monk is only not a dead man
这个和尚虽然活着,但更死了差不多
A surgeon made a cut in the patient’ s stomach 外科医生在病人的胃部打了个洞
You look darker after the holiday
你看上去更健康了
As luck would have it, he was caught by the teacher again 不幸的是,他又一次让老师逮了个正着
She held the little boy by the right hand
她抓着小男孩的右手 (这里的 by 与 with 动作主语完全相反) Are you there? =Do you follow me?
If you think he is a good man, think again
如果你认为他是好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She has blue eyes
她长着双蓝眼睛
That took his breath away
他大惊失色
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
两人成伴,三人不欢
The elevator girl reads between passengers
开电梯的姑娘在没有乘客时看书
Between = without相同用法:she modeled between roles 译为:她不演戏时去客串下模特
Student are still arriving
学生还没有到齐
They went away as wise as they came
他们一无所获
I won’ t do it to save my life
我死也不会做
Nonsense , I don’ t think his painting is any better than yours 胡说,我认为他的画比你好不到哪去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迟到总比丧命好
You don’ t want to do that
你不应该去做
My grandfather is nearly ninety and in his second childhood 我祖父快 9o 岁了,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来做
Work once and work twice
一次得手,再次不愁
Rubber easily gives way to pressure
橡胶很容易变形
If my mother had known of it ,she’ d have died a second time 要是我妈妈知道了,她会从棺材了爬起来的
It ’ s a best deal since the sliced bread
这是有史以来的最好的解决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