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皆有兄弟]12
[人皆有兄弟]12
篇一 :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凿 古来注疏皆以司马牛为桓魋弟,因桓魋为乱而有此忧。《左传?哀公十四年》: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讨之。未及,魋先谋公,请以鞍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鞍七邑,而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公知之,告皇野曰:“余长魋也,今将祸余,请即救。”司马子仲曰:“有臣不顺,神之所恶也,而况人乎,敢不承命~不得左师不可,请以君命召之。”左师每食,击钟。闻钟声,公曰:“夫子将食。”既食,又奏。公曰:“可矣。”以乘车往,曰:“迹人来告曰:‘逢泽有介麇焉。’公曰:‘虽魋未来,得左师,吾与之田,若何,’君惮告子,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与之乘,至,公告之故,拜,不能起。司马曰:“君与之言。”公曰:“所难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对曰:“魋之不共,宋之祸也,敢不唯命是听。”司马请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子颀骋而告桓司马。司马欲入,子车止之曰:“不能事君,而又伐国,民不与也,只取死焉。”向魋遂入于曹以叛。六月,使左师巢伐之,欲质大夫以入焉。不能,亦入于曹,取质。魋曰:“不
可。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将若之何,”乃舍之。民遂叛之。向魋奔卫。向巢来奔,宋公使止之,曰:“寡人与子有言矣,不可以绝向氏之祀。”辞曰:“臣之罪大,尽灭桓氏可也。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后,君之惠也。若臣,则不可以入矣。”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而适齐。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与之他玉而奔齐。陈成子使为次卿,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适吴,吴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坑氏葬诸丘舆。 传注以为左师巢“向魋兄巢”,子颀、子车“向魋弟”,而司马牛亦“向魋弟”。解《论语》者皆以此为司马牛有兄弟之证,其所忧者兄弟“行恶,死亡无日”。或以为是桓魋等或奔或死后事,而非忧“死亡无日”。
关于司马牛的事迹,《论语》三见。6,10、11-3以及此处三章。
从这几章的记载看,孔子对于司马牛是非常欣赏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集解]郑曰:“牛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我为无兄弟。”
[唐以前古注]皇疏:为其兄桓魋有罪,故己恒忧也,所以孔子前答云君子不忧也。此所忧之事也。亡,无也。牛兄行恶,必致残灭,不旦则夕,即今虽暂在,与无何异,故云“我独亡”也。
[朱子集注]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俞樾《群经平议》:“失”当读为“佚”。……“敬而无佚”与“恭而有礼”对文,无佚中言敬有礼中言恭也。若过失则敬与恭皆不可有,
不可专属之敬矣。
[集解]包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缪播云:死生者所禀之性分,富贵者所遇之通塞。人能令养之以福,不能令所禀易分,分不可易,命也。能修道以待贾,不能遭时必泰,泰不可必,天也。天之为言自然之势运,不为主人之贵贱也。
[朱子集注]盖闻之夫子。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胡氏之说太过穿凿、臆断,总有贬低孔子弟子语的嫌疑。从文中看,所谓“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是闻之于孔子。
度 这一段话本身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究竟司马牛是因为忧桓魋为乱而说无兄弟,还是因为本身孤苦无兄弟;二是子夏之闻。篇二 : 论语?人皆有兄弟?第三百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我摘上全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出作者对于李白政治不得意,充满愤激情绪,但此诗句对人生仍然是积极浪漫、乐观豪迈的,这种“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精神和王勃的诗,我看可以。可惜王勃、李白生的太晚,子夏、司马牛是看不到这些的。
关于司马牛为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的说法,我很怀疑。虽然主流的意见如此,但仍然证据缺乏,关于这种史实的考证,是史学家们的事。我只说我的感觉:一、如果《左传》桓魋诸兄弟为乱而败,其余兄弟相随而动,惟牛凄然孤立,流离无归,归到孔子门下,有着如此一番经历,《史记》、《论语》应该有记载,因为如此一个特殊的例子,实在应该写一下,该牛实在是牛叉,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弟弟,和兄弟们如此相悖,典型的伯夷、叔齐式人物啊。二、“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这话说的太怪了,千古难寻,就算是论语简约,明明有好几个兄弟,却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想来不是孔门的风格,除非改为“人皆有兄弟,我犹亡”。
好了,我现在搞不清楚司马牛到底是不是桓魋的弟弟,如此我们只做一般的理解,把司马牛当做一颗真正的独苗来看。古代不搞计划生育,无论贫富都讲究多子多福,大多数人都是兄弟成排,如果有谁只是独苗一颗,反而是个例。自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无后,是指无后代男孩,这样你这一支人家就绝户了,是很让人忌讳的事。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家族观念非常强,孔子的思想也是立足于这种家族、宗族基础上的,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一个独生男孩,在那样的社会,的确是一件不幸运的事情,别人都是前呼后应的一大家子,有了困难一起上,有了好处一起分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光杆司令一个,滋味是很不好受的,甚至要受人欺凌的。这点我有经验,既便是在今日之中国农村,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搞了这么多年,这种现象、观念仍然是存在的。更何况司马牛这个人“多言而
躁”,言多必失,噪而不安,这样的人既不受欢迎,又无兄弟捧场,估计其内心是比较痛苦的。造成他痛苦的原因主要在性格上,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归结到是自己独苗一颗上,才满面忧愁地对子夏说:“别人都有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一听,得了吧您哪,不是这么回事,虽然你是独子,多言而躁,我们同学们平时也让着你,可你怎么不想想自己的过错呢,把自己的不得意归结到爹妈没给你多生两个兄弟上,愚蠢啊~所以子夏发挥从孔子处学来的功夫,启发他说:“死生听之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是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待别人词色恭谨,合乎礼节”,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改掉你的毛病,按照我启发你的去做,“又何必忧虑没有亲兄弟呢,”
而后期的儒家,极力主张将司马牛是桓魋的弟弟,也有着一定的心里预期,别忘了还有桓魋害孔子的事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记入述而篇第七,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对待这样一个要害孔子的人的兄弟如此之好,可以显示孔子及其弟子以德报怨的美德。
上一篇文章:[五湖四海皆春色的下联]对联题请问”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最佳下联是什么
下一篇文章:[老师的真面目在线阅读]9( 阅读下面选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
范文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③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⑥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⑦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⑧,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⑨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⑥端:开端,起源,源头。⑦我:同“己”。⑧然,同“燃”。⑨保:定,安定。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读解】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 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范文三:人皆有炫耀之心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人皆有爱美之心。”另有一句至理名言,虽不常被人提起,却一点也不输于前句,那就是:“人皆有炫耀之心。” 有人向公众提问:如果在同一公司,干着相同的事情,你是愿意自己拿年薪5万元。同事拿2.5万元呢?还是愿意自己拿 10万元,同事拿25万元呢?结果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人们之所以不选高薪,原因便是在与同事的比较之下,有了优越感,也就是那一颗炫耀之心在作怪。 据外国媒体统计,中国是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对名车豪车的消费。很多人购买名车豪车,并不是为了出行方便,完全是将车子当成了一种身份的标签。因为开着名车豪车出行,可以更多地炫耀自己。事实上,很多人都背负着高额贷款,或者沉重的债务,但因为那一颗炫耀之心,人们依然乐此不疲。 其实,炫耀之心也不止是今人所特有,古人也有之。据唐人何延之在《兰亭记》中记载,唐太宗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几乎珍藏了王的所有墨宝,唯独没有《兰亭集序》。当唐太宗得知《兰亭集序》藏在王的第七代孙王智永的弟子辨才的手里时,便下诏让辨才献出来。可辨才却谎称没有。 唐太宗不甘心,便派监察御史萧翼智取。萧翼对书法很有研究,所以便故意与辨才接触,与他讲书法,辨才以为遇到了知己。 一天,萧翼故意拿一些王羲之的作品向他炫耀,辨才一时兴起,便取出《兰亭集序》向萧翼炫耀。萧翼马上夺了《兰亭集序》,并向他出示了唐太宗的诏书。辨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不久便积郁去世。可见,炫耀之心害人不浅。 另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位大盗,盗取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而被政府通缉。大盗只得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但是,不久之后,大盗竟然投案自首了。原因不是荒岛上吃住不方便、生活艰苦,而是因为自己守着一个宝贝,却没法在人前炫耀。
范文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是孟子提出的四心。
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还是如苟子的看法天生邪恶,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即便是哲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学者们往往也莫衷一是,各执一端。但是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 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范文五:人皆有同理心
李朝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4日 ? 第?07 版)
长篇报告文学《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获得了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
去年6月初,当我来到邢台市平乡县东辛寨村孟杰盲人学校时,我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
这是全国第一所由一位盲人创办起来的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而且这位盲人自己并没有上过一天学。走进这所学校,我没想到一个盲人办的学校居然能够办成如此规模和气派。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学校里读书的盲生既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七八岁的小孩,年龄参差不齐。然而,这87名在校生竟然无一例外地,每个人都是整天乐呵呵的,似乎不知道世界上忧愁和烦恼为何物。我感到困惑不解:这可都是一群永远生活在没有光明、只有无尽的黑暗里的人们,然而,他们的心态为何能够如此地开朗乐观呢?
当我走近这一群盲人,同他们近距离接触、交流和生活时,我又有了更多的新发现。我发现,他们是同我的孩子一样的孩子,对外来的陌生人、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善意。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所有费用全免,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只要愿学,学校就管教,一直到教会学成毕业。最难得的是,学校招生不设任何门槛,只要你有残疾证和身份证,就可以来校注册入学。于是,盲人学校里就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幕: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陪着自己的孙子求学;一家3个盲人:40多岁的父亲、十几岁的儿子和女儿成为了同学;十几岁的漂亮女孩毕业后留下来,当起了一名特教老师……
这些盲人很幸福,很快乐,因为有他们敬爱的校长穆孟杰管他们吃喝,管他们教育,管他们生活,而穆校长的梦想只有一个:不要让盲人成为社会的累赘家庭的负担,要让每一位盲人成才,自强自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于是,247名盲人相继毕业,在社会上找到了工作,生活能够自理,能够依靠自己养活自己,有的还娶妻生子,有的甚至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
这是一个个人间奇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当代传奇。在这里,我被感动了。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一种崇高的力量。我相信人心是相通的,每个人彼此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是同胞兄弟,我们是一个整体。这是我,从盲人穆孟杰身上感受到的人生道理。
穆孟杰,曾经因为目盲而被所有的学校拒绝,于是他便发愤要为盲人创办一所学校,让他们免遭自己当年的困厄,让他们的生活共享阳光和蓝天。通过数十年的流浪卖艺、苦心经营,他做到了。他真诚地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影响了数百位盲人的人生,改写了他们不幸的命运,因此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报告文学。